NO。10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犹豫再三,终于把乾隆皇帝拉上了榜单。这个自称“十全老人”,一辈子笔墨风流,胜迹无数,文治武功皆可圈可点的皇帝在天有知的话,肯定会灭了我九族。康乾盛世那会儿如果流行排行榜什么的,乾隆皇帝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死死的盯着“大清第一才子”的宝座。
众所周知乾隆爱写诗,但写得确实不怎么样,问题是人家老人家还相当的自负,把几个典故平仄对仗,堆砌起来就成了无数首律诗。中国上下五千年,当过皇帝的哥们成百上千,其中除了几个还没学会走路就玩完的儿皇帝外,恐怕没几个文盲吧?可人家乾隆爷就是个性,非要作出万把首诗来,来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向天下宣示他老爷子真的是个知识分子。鄙人以为,乾隆皇帝诗作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他以皇帝身份所写的一些诗有着非常重要历史研究价值,是对那个时代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毕竟在那几十年里,只有他一个皇帝嘛。
乾隆皇帝还有一大嗜好,就是喜好题字。树长的奇怪了他要题,房子建好了他要题,哪个重要人物死了,或者娶媳妇了他还要题,逢年遇到什么天降祥瑞了,乖乖,他更要先吟后题。这也罢了,他还要在古人的诗画遗作上露一把脸,故宫收藏的无数历代遗传下来的诗作,几乎就没他没有题字的。更要命的是乾隆老爷子的艺术鉴赏力确实不滴,他题字的那些字画无一不是收藏价值最高的。就说展子虔的那副《游春图》吧,本来酣畅淋漓,自然潇洒的一副画,他老爷子非要在远山之后标上自个儿的大名,让今人看了简直哭笑不得。
综上所述,乾隆皇帝确实是个有才情的皇帝,否则,他不可能专拣精华来糟蹋。故,排名第十。
才情指数:☆
NO。9 清世祖爱新觉罗玄烨
我这个排行榜只有十个人,他爷孙俩就占了两位,幸好二老都作古了,否则肯定又被牛钰,马钰什么的大骂“潜规则”了。清朝一脉皇帝,大多比较勤学向上,特别是入关后的几位皇帝,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比一浪“风骚”。一般说来,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的繁荣是相辅相成的,清朝的文化集大成时期就发生在康,雍,乾三朝。而这三朝的皇帝,却也对得起那个时代,虽不至于吟诗作画处处“老子天下第一”,但和前朝相比,他们爷三的皇帝确实做得有声有色。
康熙皇帝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从年幼登基,到少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粉碎准噶儿的分裂企图,止住了沙俄的东进野心。把中国地图打开,可以说康熙爷是从鸡爪子打到鸡屁股,又从鸡屁股打到鸡脑袋,等于把中国重新翻了个个儿。光说这不行,今天讨论的不是治国的本事,而是皇帝们的情商。康熙皇帝的书法绝对在他孙子之上,其笔法刚劲有力,笔触之下,入木三分。康熙皇帝的勤奋也是古今皇帝之少有,从五岁入书房读书,每读必诵,从不自欺欺人,甚至到了过劳咯血的地步。遗憾的是,康熙似乎也没给后人留下什么脍炙人口的佳作来,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才情名词,因为他读书不是为了写诗的,而是“体会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如果他每天也用大量的时间在御花园里瞎琢磨,恐怕他给我们留下的就不是那个雄鸡的版图了。
此外,康熙之所以上榜的理由还有二。一,他是中国皇帝中第一个学外语的。还有一个是末代皇帝溥仪。二,他是中国所有皇帝中唯一一个懂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
综上所述,康熙皇帝的才情指数绝对不会低。大家想啊,老爷子文能吟诗作画,武能打架斗殴(注:据他老人家自己说,一辈子打死了N头熊,N头虎,N头狼,可见其打架功夫也绝对是一流的),而且学贯东西,兼通中外,英语过八级,哪个少女同志不以他为偶像,我非代表组织上狠狠批评她不可。
才情指数:☆☆
NO。8 隋炀帝杨广
历史上死后谥号“炀”的有两位皇帝,但给别人谥号炀,但死后也被别人谥号炀的皇帝只有一个,那就是隋炀帝,而被他称为炀帝的陈后主陈叔宝同志却很少被人称为陈炀帝。
隋炀帝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名气,原因很多。其一,他老爹又是篡权又是夺位,北向突厥称臣,南派大军灭了陈国,忙活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建立一个横跨万里,威震天下的大隋朝,却在杨广同志的带领下,不下二十年,便走向了灭亡。其二,杨广同志好大喜功,南征北战,三伐高丽,建东都,开运河,把人力用到了极至,恐怕连秦始皇再世也弗叹不如。其三,杨广同志又是个小有才情的知识分子。他的名篇《饮马长城窟行》“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后人认为“颇有魏武之风”。
从他的这首诗看来,那时的隋炀帝可谓英姿飒爽,雄心勃勃。鄙人之所以把他抬上才情榜,不仅仅是因为他这首诗,而是敬佩他的远见,无论是东都的营造,还是运河的开通,包括征高丽,无一不是流芳千古的伟业。只不过,他操之过急,民力用到了极限,于是物极必反,树种多了没看好,失火烧了自个儿屁股。雄才大略和野心勃勃其实只有一线之隔,刘彻灭了匈奴,虽然落了个国库空虚,可后人看了解气,谓之雄才大略。而隋炀帝因为家底没有刘彻厚,但心却比刘彻还大,于是落了个败家子的名声。其次看两个人早期的性格,政治手段,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说隋炀帝卑鄙也好,但没办法,在那个时代不卑鄙就当不了皇帝,刘彻有个卑鄙的老母,杨广的老母独孤皇后同样是太子的老母,虽然不至于卑鄙,于是干脆光明正大地废了自个儿的大儿子。
本来他可以排名更靠前点的,但有两个原因,让他只能排第七名。一是这丫太他妈狂了,自己诗写得好也就算了,但只要碰到诗比他写得还好的大臣,一定要找借口杀掉。乖乖,要是鄙人不幸做了你的臣子,凭俺这才情,岂不早与阎王对戏去了?其二,这哥们当年能在塞外带兵巡逻,后来天下大乱了,干脆躲在深宫不出了,还自暴自弃地摆弄他那个脑袋对萧皇后等一干妃子说,“多好的脑袋啊,不知道被谁拿了去!”听听,幸亏不是我儿子,否则铁定被他气死。
隋炀帝留下来的诗作不多,这和他亡国之君的下场有关,即便有佳作留下,但后来统治者为了诬蔑他,也多不承认是他之作。后人如刘宋鲍照,梁沈约,唐李白都曾提到的《白马篇》,据信,正是炀帝之作。
才情指数:☆☆☆
NO。7 南朝梁元帝萧绎
妖童媛女,荡舟心语;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 。。。《采莲赋》
天才!真TMD天才!鄙人把他列为第六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首《采莲赋》。能写出这样的靡靡之音来,不亡国才怪!所以同志们啦,鱼与熊掌真的是不能兼得的啊,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处处开鲜花,行行做状元。李白自诩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依我看来,其政治才能不过尔尔,连在一个藩王手下都不能自保,如何能驾驭整个国家?看看萧绎同志,当皇帝不过三年,就被西魏陷了江陵,落了个遇俘被杀的下场。
萧绎同志不是没有奋斗过,他老爹萧衍作了一辈子秀,到头来活活饿死,眼看家败国亡,我们的萧绎同志奋力拼杀,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了。可惜他积蓄了力量不是想着先复国,而是把可能对自己皇位有威胁的几个哥哥弟弟杀了个干净。火并后,被北方的西魏来了个“渔翁得利”,不知道萧绎死的时候有没有醒悟一点?一个篱笆还有三个桩呢,单枪匹马,岂不自寻死路?哥哥不是不可以杀,弟弟也不是不可以杀,但杀要分个时机嘛,放龙椅的地儿都没有,就想着做上龙椅后的事儿了,不失败才怪。
萧绎善绘佛面、鹿鹤及景物写生,以及善画外国人物形象。尝画《圣僧像》,萧衍为之题识。又画《宣尼像》,并自书赞。时人谓之“三绝”。萧绎在当时文化圈的地位相当于现在余秋雨啊,金庸啊,总的来说,他当皇帝之前,是个好诗人,好画家,当了皇帝后呢,既不是诗人了,也不是画家了,连皇位都丢了。除了采莲赋,流传至今的还有一幅宋朝摹本〈职贡图〉。价值很高。因为内容是二十五个外国使臣的形象。同志们想啊,仅仅一个南朝小国,就有二十五个附属国家,可见,咱们中国当时确实不是一般的强。
鉴于萧绎同志在言情诗方面的出色造诣,以及对我国古代史研究的卓越贡献,特将其排在第七位。
才情指数:☆☆☆☆
NO6 南朝梁武帝 萧衍
萧衍是萧绎的爹。其实我不说大家也应该猜到,他们都姓萧嘛。把萧衍抬到榜上,是萧衍同志自己努力的结果,组织上对他关注不够,提拔不够,以至于大部分同志不了解他。现在,我把萧衍同志的生平简历公布一下。
萧衍,男,中国佛教理事会南朝分会主席,(生于公元464—549年)。萧衍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为佛教事业的光大付出毕生心血的一生。他的精神是高尚的,他的行为是光明正大的,他的光芒将是万丈的,他的脚印更是我们前进的向导。萧衍同志同时是许多诗人名作的灵感来源,比如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源于萧衍同志的大兴佛教。所以,萧衍同志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诗歌的进步与发展。
萧衍同志的才情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对经学和史学的研究。曾撰〈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孔子正言〉等二百多卷。但没流传下来。撰〈通史〉,用以替代〈汉书〉等以后的几部断代史,并自诩,“书若成,众史皆废”。但没流传下来。虽然如此,但我们通过这几本书响亮的名号也可以看出我们萧衍同志绝非一般人可比。
二,对佛学的研究。萧衍同志对佛学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对佛经的注释和理解上,而是创造性地把道家的“无”和儒家的“礼”糅合了进去,是佛教中国化的开山鼻祖。可以说,若没有萧衍同志,佛教与其他外来宗教的命运并不会好多少,正是因为他的努力改造,才符合了中国的国情,从而沿着有中国特色的方向发展。众所周知的观世音菩萨,就是在这个时候变得性。不但如此,萧衍同志还非常重视理论与实际统一,曾数次“出家”为僧。不过国不可无主,皇后更不可做寡妇,于是凑了亿万银子又把他一次次赎回来。
三,文学造诣。中国自古以来有就物以类聚的传统,如果聚在一起的人都很优秀,于是就会起个很响亮的名头。比如竹林七贤,江南八怪之类。萧衍同志因为他在文学方面的出色造诣,跻身当时最著名的“竟陵八友”行列。萧衍极其喜好乐府诗,其大部分诗作便是这种体裁。著名的有《芳树》、《有所思》、《临高台》,其中有许多都脍炙人口。如《襄阳蹋铜蹄歌》中,“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写的缠绵悱恻,迤俪动人。郑振铎老人家就说,萧衍的乐府诗最为娇俏可爱。
能在如此多的方面集大成者,萧衍不可谓不出类拔萃。可惜,才子皇帝永远摆脱不了的规律就是得此失彼。他一生可谓极尽仁慈,身边的大臣即使造反,他也舍不得杀,还流着泪去感化他。不过,不要忘了他的谥号“武”,外人谁要得罪了他,萧同志一定灭了他九族。后来因为他越来越耽于佛事,大权旁落,落了个被困饿死的下场。不过他也算值了,活了86岁,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是仅次于乾隆的。
才情指数:☆☆☆☆☆
NO。5 魏文帝曹丕
很多人对曹丕当皇帝都不服气。首先他没有他老子曹操的霸气。想当年曹操金戈铁马,气吞草莽,数年之间便灭袁绍,征西凉,伐乌桓,逐刘备,戏孙权,统一了大半个中国。曹操从白手起家,到打下万里江山基业,可谓英雄一世。只可惜,他死要面子,生的时候并没有坐上皇位。曹丕当然更没有他弟弟曹植的才气。杜甫说李白的文章有魏晋风骨,而曹植就是风骨的风骨。那么为什么当皇帝的偏偏是曹丕呢?这究竟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大势所趋?
首先,他命好。不是孔融的儿子,也不是弥衡的儿子,而是曹操的儿子,因为他是曹操的儿子,所以注定要不同凡响。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做的好,不如老爸好,亘古不变的真理。
其次,还是命好。他弟弟曹冲死得早,否则,怎么也轮不上他。
再次,继续命好。他的师傅是荀攸,还有个司马懿,不折不扣的政治高手。曹植的师傅杨修同样名满天下,却有“鸡肋”之嫌。这人啦,非常怪,可真是什么样的鸟栖什么样的林。曹丕天生阴险,果真配了一个阴险集团军。荀攸倒也罢了,一般只教教应对之策,司马懿却包藏狼子野心,像只狼一样躲在暗处,不到猎物出现,绝对不会现身。曹丕耳濡目染,不混蛋才怪。
曹丕本人呢,也得分两个阶段来讨论。当皇帝之前,那是个人,而且是个“超人”。文章,书法,剑术都是有口皆碑的。他老弟曹植口吟什么“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还做着游侠梦的时候,曹丕已经是江湖著名的玉面公子了。一首“燕歌行”潇洒淋漓,再加上他著的〈典论〉,更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说他老爹和老弟的成就主要在艺术和色彩上,而他的文学成就则是技术性的。
他对知识分子非常重视,经常跟他们一起聚聚会啊,喝喝酒什么的,关系搞的不错而且有一段时间他似乎真的忘了皇位的诱惑,竟想真的做个文人了不过,历史毕竟是历史,他自己嘴里这么说,谁也不晓得他心里怎么想的但不管怎样,文章能做到那地步,脑袋已经不是一般的聪明了况且他还是古今第一文武双全的皇帝,跟他有得一比的是清朝的雍正,不过从诗词文章上比,后者差远了
曹丕当了皇帝后,心理就变态了兄弟一个不留,甚至在他的逼迫之下,诞生了一首千古悲凉之作,"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哎,作孽啊当什么劳什骨子皇帝呢,一家人和和气气多好啊还是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哥哥爱弟弟
文章写的太好了,就不适合做皇帝曹丕同样是个例证,看着孙权刘备鹬蚌相争,以为可以坐收渔利,结果错失了统一的大好良机统一战争向来是先易后难,曹丕老人家不知道脑子灌了多少水,非要拿孙权先开刀当年他老爹都说生儿子要生孙仲谋这样的,你曹丕有多少能耐跟人家斗我推测,可能是被诸葛亮吓破了胆,或者是心虚,想着自己篡了汉,就给汉留点香火。鬼知道他老人家怎么想的。
才情指数:★☆☆☆☆
NO4 唐玄宗 李隆基
历史上有个逃脱不了的怪圈,但凡多情的皇帝,老百姓就会遭殃俗话是这样说的,爱江山不爱美人不过,用这句话形容唐玄宗有点文不对题,我敢说他老人家既爱江山又爱美人否则,他儿子在灵武登基,他不会气得说不出话来话又说回来,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开元盛世的玄宗皇帝,却被儿子变相篡了位,还被手下逼着杀了情人,男人做这份上,哎,不是一个丢脸可以形容的了
很多皇位继承人在登基之前都会借助文章来粉饰自己,而在登基之后便鲜有雅兴了李隆基是个例外,他当皇帝之前似乎没表现出对文艺的爱好,可是当了十来年后,突然就成了梨园曲艺的开山鼻祖
这跟李隆基的身世不无关系李隆基自己不是太子,他老爹虽然当过皇帝,可今非昔比,自己还得夹着尾巴做人,哪顾得了他李隆基小时候经常谦虚地称自己"阿瞒",意即小人物,傻子武氏家族的那帮蠢货还真信了,忘了历史上还曾有一个鼎鼎大名的曹阿瞒李隆基前后处在武氏政权和韦氏政权的高压之下,连个喘气的机会也没有,更别谈什么闲情逸致,诗词歌赋了中宗李显被自己老婆女儿毒死,成了历史上最可怜的皇帝,睿宗李旦同样的懦弱无能,看着太平公主在他头上撒尿也不敢有所作为于是,李隆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几翻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再加上太宗一朝所开创的基业,而后来的政变也多发生在贵族之间,没有对生产力基础造成冲击,于是玄宗的基业由此扶摇直上,开创了空前绝后的盛世鸿图
男人嘛,有钱了就喜欢嫖个娼,纳个妾什么的皇帝更不用说了,国家太平,四方朝贡,皇帝在宫里闲得无聊,于是就*欲滋生正好,他儿子寿王娶了个漂亮媳妇,就是众所周知的杨玉环杨大美人。李隆基虽然色性不小,可是老公公爬灰的事儿,即使在唐朝那样开化的社会,也是难以启齿的。不过,李隆基跟常人不同,他是皇帝。皇帝至高无上,天下一切都属于皇帝,包括自己儿子的老婆。在高力士的一番陈词下,李隆基于是坚定了信念:你寿王李瑁,既是我的儿子,又是我的臣子,论亲你要尽孝,论公你要尽忠,所以你得把你老婆让给我。可怜个李瑁,怒不可,愤不得,终于郁郁寡欢,一命呜呼。
中国四大美人未必就真的美如天仙,他们之所以名留千古,不过是因为他们被皇帝玩弄得最为尽兴。关于他们的文章多了,于是就自然漂亮了。事实上,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皇帝也脱不了这个俗儿。杨玉环到底有多美,我们也只能联想去了,不过要想获得皇帝欢心,必有两样功夫上乘不可。一是床第功夫,再者便是诗歌才情。漂亮是共性,但漂亮也是惰性,时间长了一样会视觉疲劳,只有在个性上下工夫,皇帝才不会对你厌倦。杨贵妃之所以受宠,与她的能歌善舞,通晓音律不无关系。因为皇帝也好这口子啊,两人得有共同话题才能“天长地久”嘛。
那个谁,白居易的《长恨歌》把二人歌颂的多么恩爱缠绵,什么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原作连理枝。二人的爱情一开始就是龌龊至极的,杨玉环从寿王妃,变成太真道士,再变成杨贵妃,中间还和安禄山勾勾搭搭,这翻经历让我再怎么往好的方面联想,也粉饰不了对她的厌恶。唯一可以传为美谈的是,二人一个作曲,一个编舞,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估计是最为华美的舞蹈。对了,还有几个编剧,李白就是其中之一。唐玄宗把他招到朝廷,就是给杨贵妃填词的。
鉴于二人留传于世的风流韵事太多,还有传说中的许多名曲,暂且把李隆基排在第四位吧。(白话:李隆基年轻的时候风流潇洒,年老后窝囊的实在可怜。特别是在遇到杨玉环后,跟一山野村夫没什么两样。他给自己儿子带绿帽子,他自己头顶上也没闲着,不比他儿子少。最后除了曲子越作越好,其余简直一无是处)
才情指数:★★☆☆☆
NO。3 陈后主陈叔宝
越往后写,越不忍动笔。后面的几位皇帝,没有一人不是当世英才,而且个个都是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大才子,可惜风流不该指文章,玉树不能对女人,作了皇帝就要有皇帝的责任,整日莺歌燕舞,吟诗作对,荒废国事,任用奸佞,到最后国破家亡,客死他乡。
前面写隋炀帝的时候提到过,历史上有两个炀帝,一个是杨广,一个就是陈叔宝。后者的谥号是隋炀帝给的,只不过后来的史学家是唐朝的笔杆子,刻意让隋炀帝难堪,于是天下便多知道隋炀帝,而少有人知陈炀帝了。
历史就是奇怪,有的人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弑兄杀父的事经常发生,有的人却把皇位当成副业来经营,于是历史便多了许多惋惜,也多几分无奈。陈叔宝便是这样一人。自幼长于妇人之手,不知天下大势,更不知所承之责。隋军兵临城下时,告急文书未曾开拆就被丢在床下,甚至忘却了一个皇帝起码的尊严,所以当隋军杀入宫中,他才会与张贵妃孔贵妃三人抱作一团躲在井里,以致隋文帝对一国之君如此不顾体面而大吃一惊。也许陈叔宝并不是“无心肝”,他只是从来就把自己当作一个风流才子,一个诗文骚客,亡不亡国,无所谓,皇帝的体面,更是无所谓的了。他被缚往隋国,表现的比刘禅更不可思议,主动向文帝求一官职,谓,“召之方便”。如此之语,让人哭笑不得。
仔细一琢磨,能把皇帝所能享受到的东西全部享受到,而又不用承担皇帝的责任,到头来还能保全性命的皇帝,恐怕未有出陈后主之右者。他一好色,于是有张,孔,龚等美人相伴。特别是张丽华,十岁便被陈后主相中,而且有意栽培,终于成为一代“靓”妃。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陈后主还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教育家。史载,丽华吹弹歌舞,一见便会,诗词歌赋,寓目即晓。未成年之时,后主常常将其抱坐在膝上,拂其后背,对其可谓“给予厚望”。
在这样的靡靡之音色下,陈叔宝不堕落恐怕就不可思议了。至于作出“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这样的亡国之音就更不足为奇了。
才情指数:★★★☆☆
NO。2 宋徽宗赵佶
太祖赵匡胤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戎马一生打下来的基业,最后却被“几块石头(花石纲),几个盗匪(农民起义),一次偷猎(金灭辽,然后趁势南下)”就输了个精光。
和陈后主一样,赵佶同样享受了皇帝可以得到的所有享受。不同的是,赵佶自幼聪明,心地也算善良,知道百姓疾苦,多少也有几分家国社稷之念,最后被金国俘了去,也不至于狼心狗肺地忘了故国之思。
从陈后主,到宋徽宗,无不是帝制的悲剧,本来可以流芳百世的人物,结果却遗臭万年。后人对他们除了嘲讽外,多是同情,不像桀纣那样,一昧地批评,原因就是爱才之心,人皆有之,不忍,不愿。
宋徽宗当了二十五年皇帝,正是宋朝到了积贫积弱极点的时候,社会矛盾愈演愈烈,民变时有发生。天朝气数已尽,本来就在苟延残喘了,经“花石纲”那么一闹,再加上小人当政,更加剧了灭亡速度。《水浒传》中说他“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在治国上,他昏庸腐朽,重用奸邪,实属庸碌之才;在外交上,他软弱无能,屈辱忍让,最后当了俘虏;在生活上,他挥霍无度,穷奢极欲,他笃信神灵,多次向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光问道,以求长生不老之术,还自号为“教主道君皇帝”。身为国君,还偷鸡摸狗,从皇宫挖了一条地道直通妓院,去私会名妓李师师。宋徽宗还喜欢踢球,爱好古玩玉器等等。”《水浒传》虽然是小说,但其所述大多有迹可寻。
如果不是后来被囚在黑龙江,恐怕赵佶死也不会明白做皇帝的责任。前半生极尽奢侈,后半生又极度潦倒,狼狈,巨大的反差让这个曾经风流皇帝精神彻底崩溃,终于在九年后客死他乡了。初被葬在河南,后来宋金签订协议后被运回杭州,谥号,“徽宗”。
历史上很多有才情的皇帝,大多只表现在一时的风流上,如陈叔宝,乾隆等,对于文学,艺术的后世影响并不长远。像曹丕之于文学批评,唐玄宗之于曲艺,宋徽宗之于画院,都是有深远影响的,直至今日仍是如此。文学和艺术的生命力就表现在这个方面,不追求一时的轰动,而在于经久不息,为世人接受。
赵佶在政治上确实碌碌无为,昏庸不堪,但是他的文学成就却非常惊人。中国历史上美术学院的最早雏形便是赵佶主导成立的画院,他自己还发明了“瘦金体”书法,在书坛上独树一帜,小有地位。至于书画作品,更在香港,欧洲的拍卖行上创下了华人作品之最。
套用一句影视台词,“卿本佳人,奈何为帝?”
才情指数:★★★★☆
NO。1
我先不写他的名字。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情的一位皇帝。他的作品脍炙人口。他最后因为他最出名的一首词而丢了性命。没错,他就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人公,南唐后主,李煜。
不管你是否有文学修养,我想,只要读过李煜的这首《虞美人》,恐怕未有不为之动容的。鲜少有诗词能像虞美人这样,把作者如此鲜活地带进读者的脑海里,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此真实。
因为这首词,忘却了他的诸般不是,甚至国破家亡也可以原谅。他信手拈来的文字,胡乱地组合了一下,就把心中的苦闷一古脑地诉说了出来。他很天真地,很认真地想着故国的楼阁,我坚信,他绝对没有卷土重来的勇气,甚至想也没想过。他只是个诗人,只会听天由命。他不懂政治,他之所以想念他的国家,是因为他怀念那里的自由,而此刻他却像笼中鸟一样,呆滞地看着窗外的天空,任羽毛渐渐脱落。
李煜是个彻头彻尾的弱者,政治头脑几乎等同与一个三岁顽童。宋朝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还幻想着太祖仁慈,赐他一块安隅之地。后来作了俘虏,最宠爱的小周后屡屡被太宗强留宫中,他既不敢怒,更不敢言,只是欲哭无泪。甚至连思念故乡也不允许,那心中的惆怅,是何等的凄惨?如此,读者再读那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心中可有感慨?
清沈雄在《古今词话》中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正是李煜国破家亡的命运,才塑造了他文坛宗师的地位,其后的宋词无不受他的影响。至于其清新工丽之言,更是空前绝后,可以说,以是绝唱了。再品一首《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才情指数:★★★★★
文题就是文章的标题,它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很重要也很独特,或是起着限定题材范围、指明描述对象或议论中心的作用,或是直接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表明作者的主张,或是通过形象化的用语,象征或是暗示文章的思想内容。 因此,才有“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这一说法,意思是标题是文章的精华和灵动所在,“题好一半文”说的就是取标题对于文章成功的重要性。文亦如人,如果“长着一双美丽明亮的大眼睛”,明眸善睐,顾盼生辉,那定能使整篇文章增色,给阅读者以美感,吸引其阅读的兴趣。 拟标题六字诀:明确、简洁、新颖 好的标题应该明确、简洁、新颖,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明确,是指标题要能够准确鲜明地揭示文章写作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云山雾罩,使人不明就里,如坠五里雾中。简洁,是指标题要简练干净,不宜过长或拖泥带水,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新颖,是指标题与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其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窠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读文先读题”,这是阅读规律,说的是标题的重要性;“一看就着迷”,这是写作追求,表明的是好标题产生的阅读效果。好的标题就应该有先声夺人、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独特魅力。标题要让读者一见钟情,就要在其中增加有效信息,最有效的信息是包含思想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有用信息,如课文《“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用伦琴偶然发现X光线时发出的惊奇呼叫的作为标题,突出了伦琴偶然发现时的惊喜之情,文题新颖、醒目,也体现出作者对伦琴“发现精神”的肯定的情感倾向。这是选择最有特点的事实进入标题的内容,从而使标题充满吸引力。 高考高分作文《为了释怀的铭记》仿用鲁迅的名作《为了忘却的记念》,令人印象深刻。标题既是活用,又能点明“铭记”与“忘记”的对立统一关系,体现出作者过人的智慧。开头一段就表明了这层关系:“鲁迅先生为“积习”所感召,写下《为了忘却的记念》,在试图让一切过去,向前迈进的途中又重拾那不会过去的疤痕,挥挥衣袖的释怀需要气度,而铭记则需要勇敢。年与时驰,如今我们务必怀揣的,正是这为了释怀的铭记。 ”既交待标题的由来,又点明中心,可谓一举而多得。这是善用模仿,借“名”出位,使标题含蓄,有韵味。 2010年高考高分作文《舍小利以谋远》以文言化的表述形式使标题简洁明了,《放宽网眼,让学术长大》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使标题生动形象,《滋养文化的 “活鱼”》灵活运用标点符号使标题灵动别致。这些取题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 标题的四种基本写法 标题常见的写法有四种:一是用明确的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如课文《人因为思想而伟大》、《唐诗过后是宋词》等。二是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如课文 《简笔与繁笔》、《谈白菜》、《爱因斯坦与艺术》等。三是用提问式。这类标题用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课文 《今天我们如何阅读经典》、《我们为什么会感到愉快》等。四是用形象化的语句。如《世间最美的坟墓》、《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当然,还可以用写副标题、列小标题的形式增加文题的新颖性。 如2009年高考作文题,可以以多种方式拟题。可以是观点即文题,《成就源于独特》、《特立独行故我在》、《给文化一个支点》、《创新方可别有韵味》、《统一源自参差之美》;可以以论题为题,《“一”与 “二”》、《个性与大流》、《传承与创新》、《模仿·借鉴·创造》、《清流与活源》,几个概念的相互联系清晰呈现,含蓄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两种方式达到了明确、简洁的要求,但新颖性不够。我们还可以用问句的方式拟题,《路在谁的脚下》、《硬币岂只两面》;更可以用形象化的语句拟题,《卿本佳人》、《莫让浮云遮望眼》、《板桥的 “拿来主义”》、《让个性绽放》、《让个性穿行于生命》、《有心莫共花争发》、《行走在孤独的康庄大道》,这些题目诗意浓厚,意境丰富,富有哲理;还可以借助特殊的表述方式来拟题,如《创新≠非主流》等。这些文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大增强了吸引力。 再如一篇题为《理想,你现在还有吗?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桃之夭夭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桃之夭夭作文1家边有一块小草地,上面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每当春姑娘来临,大地就似铺上了五颜六色的地毯。桃花在风中舞蹈,将花草播撒到我的心田,分外娇艳。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烟花三月,她在这最美的时节,给予世界缤纷,给予人世光明。我向着桃花缓缓走去,淡粉的花瓣在我眼中生机勃勃,分外美丽。我忘记了一切,只记得这朵桃花。她是那么纯洁,那样妩媚。不是浓笔重彩,繁花似锦,也不是如此艳丽,如此繁多,就是普普通通,不加修饰,不加装点。纵使香飘千里,那香味也是淡雅清香。
我缓缓走着,远望那桃树,风阵阵吹过,花朵在空中舞动,使我想到了一句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是呀!面对春风,它随风飞舞,漫天摇动,闪着淡粉的光,在空中忽隐忽现,在黑夜中如同闪亮的明星,给人们“照”亮前进的道路。
桃花,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美丽,也是回忆。小时候,我最爱在家边的草地玩,也最喜在桃树下游玩嬉戏。那时的桃花对我而言,又是玩具。在花开时,花给予我活力,凋零时,花给予我快乐,那一朵朵桃花随风而落,如此随意如此简单。来了,为了装点世界;去了,为了滋润大地。
我缓缓走着。青枝绿叶,淡白浅红摇曳着的桃花,我赞美你美丽却更显高贵。桃花,我赞美你淡雅而轻飘香味。我伫立凝望着,望着那一个个嫩黄的、嫩粉的、嫩红的桃花,如同少女的笑容,没有任何的掩饰与遮盖,没有任何的污秽与恶浊,直达我的内心,让心灵盈满温暖与回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在风中摇曳,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阵阵清香,盈满心间。
桃之夭夭作文2卿许何人也,白衣绝绝?清而绝冷,妖而不艳,是为倾城绝色,十里桃花色,半点泪伶仃,此去经年,情难两全。捻亦尘香,素手繁华,不负蒹葭负桃花。
又是一笔春风如酒柳如烟,又是一笔墨染成殇碎流年。尤记得,你的一袭白衣碎尽芳华,抚指素琴,一弦弦抚尽心头,转瞬,回头,你已默然不在灯火阑珊处,几经相思,望断离愁。岁月激荡过的涟漪波澜不惊,你我尚未洗尽大雪铅华,便已韶华不复。独倚栏杆,遥望相思阙歌,笙箫声声叹,宁为倾城红颜醉,不为倾城红颜碎,何物解相思,欲语泪先流。锦瑟云妆,初见时,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再见时,白衣染墨,伶仃无依。卿本佳人,奈何经不起流年碾碎,尘香碎尽了彼此的风华,褪尽忧伤中的淡淡茗雅,韵一曲临安,舞一支霓裳,想你白衣风华浪淘沙。
舌尖上搁浅的曼妙,是想为你舞尽最后一曲倾国倾城?陌上烟雨的离殇九歌,是否还在低吟浅唱,诉说着我那浅浅柔柔的相思?岁月不经过千般沉淀,何来的那悠久厚重的醇香,感情不经过流年错落,何来的惊鸿一瞥时的一笑嫣然?凝眸处,红袖哀伤因谁起,凝指间,一支风华因谁醉?有人说:你我的羁绊敌不过似水的流年。也许,人世间总会有几个如我这般的痴人吧!如若少了这般痴缠,也就少了那叫苏倾城似的女子吧?
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人生如斯,浮生如斯!多少往事欲说还休,婉转的笔墨写不下当时的辛酸无奈。秋风过,冬霜阵,千娇百媚,何处不想当年风光?看,是谁坐在菩提树下,细数着一圈一圈的流年落花?柔柔的相思,妖娆了谁的胭脂繁华?浊一壶清酒,行走于世间,看缘起缘灭,布衣青衫,三尺青锋随风逍遥。
还是那袭白衣,还是那片桃花,负了蒹葭也负了桃花。
桃之夭夭作文3白云青山外,幽谷一线间。水失山色淡,令奴心未安。奴名唤夭夭,家住桃花边。世代居于此,流落人世间。
君言夭夭年纪小,只明山色未晓人间愁怨事多少。夭夭泪潋链,执君之手,何苦知那俗事将心扰。君言不如意,山色虚无不如十年寒窗一举功名好。夭夭不敢视君目,君目已忘桃花山上春来早。夭夭何尝盼堂皇。君意夭夭不明了。
月下叶露湿,枝动鸟惊鸣。遥听风扶树,疑似金步摇。
夭夭辞君难,却知君意坚。明日别君后,几时能相间。著我旧时袍,镜前三四量,而中细银铛,山前别君去,望君已悲伤。
誓不忘。君轻言。吾名如若入皇榜,必迎夭夭桃树前。与吾共赏花开花谢,与卿共忆往昔桃花永不别。
不忘君之言,涕泪已沾裳,夭夭何尝盼堂皇,君意夭夭不明了。
君去三年未曾返,念君不知何以堪,夭夭寻君入皇城,却不知君已何处往。忽闻锣鼓响,君已为官马上骄,夭夭既见君,喜极泪湿衫,难奈车马涌,夭夭心难安。君著红装袍,未见夭夭只闻民声好,夭夭未曾驻君心?君意夭夭不明了。
夭夭寻君去,见君步纤纤,君言迎夭夭,为何忘此言。
君见夭夭色顿变,摇头叹息世道艰,未忘夭夭与吾言,必迎夭夭桃树前。
自君离别后,时光已三年。君言入皇榜,君意已实现。风烛易灭秋叶易别,何需待到三年后,夭夭寻君前,君才言誓言永不变。
卿不信吾?
誓言美却难实现,君心奴心难成线,君只言功名利禄好,君心夭夭难明了。君心无夭夭,奴何必不忘与君言。当年君自离别,夭夭心已伤半。今日君之无视奴,奴心已死,何必再提旧时言。君言如若君名入皇榜,必迎奴于桃树前,桃花三开又三谢,不见君迎夭夭来,君何言不忘君之言?
夭夭愿回桃花山,与君相忘永不返。
卿既如此,吾又何言?吾若忘誓言,卿之亦悲哀,卿言吾食言,吾心何以堪。
去兮散兮誓言成空矣,桃花树下女子刻此于石,时光难回三年前,君言与奴忆桃花,为何奴却永住桃花边。君可否倚窗斟酒忆桃花树下夭夭永不变?
桃之夭夭作文4“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闻着那幽幽的花香,听着风儿在树林间穿梭嬉戏,轻点着水面,与波影相映成趣,心中好不自在明朗。
河畔边,用手拂过长长的柳枝,嫩绿的柳叶亲吻着我的手指,久久不愿离去。远处的水雾朦胧,光线在水滴间梦换地舞蹈,红色的倩影在眼帘晃动,我走近,想去发现,去追寻,但依旧很轻,怕惊动了那可爱的精灵。
更近些,那花一朵一朵、一簇一簇、一枝一枝,好不活泼热闹,沾了露水的花,像初恋女孩子脸上的绯红,怀着一丝心悸,偷偷地绽放属于自己的天地。花在风中轻轻摇曳,等待着为她写诗的才子,那不是在墙上题“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崔护,但也是风度翩翩的少年郎。他望向身边的女孩,眼神中自然地流露的爱意,就像四月的阳光,毫不掩饰,而那女孩欣赏着桃花,眼中的光就像男孩看她的模样。
男孩见女孩喜欢,便想摘取赠与,手已经搭在花枝上,仿佛随时都会扼杀那花儿,眼见即将流逝的生命,我伸手想去制止。快呼之欲出之际,“别”我听到她先开口了,随之她又把男孩拉过来,“那花就让它在那呆着吧,挺好的。”话不惊奇,但那女孩盈盈的笑,比刚才的花更艳丽,胜过人间四月天,她看向男孩,眼中的光芒就像小女孩看见粉红的棉花糖一样真挚。
河水中两人的倒影,被落下的花瓣一点点抹去,余香仍留在身旁。
这河畔不知会有多少花树被扼杀于散步的恋人之手,但至少没有眼前的这枝消散,四月天更加明朗、美好。
那枝花在微风中摇曳,低吟着古人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作文5我想我这一生中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景色了,那一株桃树在细雨中绽放一生中最为绚丽的时刻。
那是清明后的一周,我和父亲回乡扫墓。恰好那天下着细雨,微微的雨随风贴近你的脸,麻麻的,溜进你的衣服中,伞也挡不住,这是春入骨髓的时候,遍地的新绿,远处茅屋,田地,池塘,都被织入了一袭绿锦缎之中,远远就看见奶奶家的屋子,及旁边那满目的桃红。这是一株桃树立在屋子的旁边不远的田埂上,正是它的季节,高高低低,浅浅深深,开满了一树满艳的花,印在这一幅烟雨乡村图中。已是老态龙钟的枝桠上,遍布了朵朵娇媚的桃花,被雨水洗得更为夺目了,艳若桃花不过如此。花瓣被雨水敲打,辗转反侧的飘下,陷进了泥水里,一阵风过,它颤颤下起了一场花瓣雨,“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花瓣同水珠一起落下,铺的满地,煞是好看。
满树的桃花,在我很小的时候见过它的花,稀稀落落,清清淡淡的颜色,不若这样的辉煌,那么它穷尽一生的力气,都使在这一刻啊!自我有记忆时起,它便立在那里,矮小的很,我爬过它低低的枝干,摘过它青涩的果子,只是从未留意过它开花的样子,或许在它的一生中有无数次这样的盛开,但是谁留意过,又有谁看到了,只有它自己知道罢了,间或鸟儿知道。
我那时正从城里来,觉得我看到的这幅图画将我随身带来的烦躁,变将深秋的草叶,自然而然的凋落了。后来听说,那株桃树死了,如同我的孩提时代一样消逝在时间流里,如今已是物非人非,“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只是在我的心里一直还映着它依旧立在田埂上,在蒙蒙的微雨中,盛开着,对我展现着永远不改变和永远无法触及的美丽。
桃之夭夭作文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爱神赐予世人象征爱的诸样鲜花。桃花,是那样的娇弱可人。作者用自己独特的感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安意如是一位画家,用桃花蘸满新鲜的露珠,绘出一幅绝妙的人间写生;安意如是一位歌手,用如清风般的嗓音将真善美流入我们的心窝……有时候,我觉得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更像是一位温婉的古典女子。她的文笔有一股明媚的气质。
她擅长借助一个事物展开解读,她此次,从与桃花有关的诗句中寻找灵感,然后有感而发写就成书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精华,它包含了从古到今的形容桃花的古典诗句、典故。加上安意如自己的解读和见解。从大自然中一朵美丽而寻常的东西透露出人生哲理与时代的意义。安意如主要是想营造出一种意境之美,因为桃花看颜桥就是面若桃花的男子。从秦朝清朝,所有桃花的心理都把它打包变成一本书。包括现代人能经常看见的话剧,**。这就是中华民族对桃花的理解,随了岁月的变迁。安意如的文字很美,某些词确实用得精妙,譬如“自诗经初嫁,到秦汉飘摇,唐之明艳,宋之清丽,明清秾艳流俗。桃花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繁花开谢,绵延不绝。桃花与桃花互相遮蔓,轮回。”“桃之简静、桃之轻灵、桃之凄婉、桃之淹媚、桃之贞烈。美到极处,便成苍凉。”为什么是桃花,是怎么样的桃花,桃花为什么这样红。初读此书,我心中包含了这么多个疑问。
细细品尝,眼前就浮现了桃花的意境。其实,每个女生心目中都有这样温婉浪漫的场面,只是安意如描绘了出来。我有时候就这么幻想那么一大片桃花的美景。安意如说:“其实桃花是自然中最明媚的,是凡尘中最美丽的容颜,是朋友间最真挚的情谊,是人世间最纯洁的爱恋,是天下最令人神往的地方,也承载着红颜易逝、青春不返的无奈。”大自然,生生不息,圣洁有心。我甘愿做一朵桃花,在初春的脚步中怒放,让世人见证我的风采。
桃之夭夭作文7诗经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妖媚而不失清丽,浓烈而不失随性。她尽情地沐浴在日光下,享受着大自然的爱抚。她是天之骄女。看!她的脸柔软而富有光泽,水灵的如婴儿滑嫩的肌肤,轻轻一点就仿佛会渗出水来,惹人怜爱。她的身体闪耀着光芒,那是未经世俗沾染的纯洁模样。
青春如桃,美丽而绚烂,自由而洒脱又是一个春暖花开时分。而与我,却又是无聊的一日。
我走出家门,那一树桃花便撞进我的眼帘。它长得很高大,听奶奶说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
那一株桃的枝叶繁茂,花开满了枝头,仿佛一个个可爱的小姑娘再争着抢着拔得头筹。风一吹,沙沙——沙沙,很动听,那是大自然的交响曲。我被她迷住了心神,坐在门前的石凳上,望着那一树浓烈、鲜活的桃花,心不由的荡漾,只是不免又多愁善感起来:花无百日红,太阳终究会落山。那一树火红的保质期又能有多长呢?
思及此,我的内心便被恐惧和孤寂填满。我望着那一树火红,呆呆地出神。那模样,仿佛在做最后的诀别。“呵呵!”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传来。我回过神,原来是她:怡。她悠闲地踱步过来:“我们去玩吧!”忽然,她转过头看见那一树桃花,便马上蹦了过去,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好漂亮的花!”不久,她又跑了回来,拉起我的手在树下转圈,肆意的大笑着。我很羡慕她,因为她似乎从来没有烦恼,每天都能开怀大笑。
看着她无所顾忌的张狂笑容,我问出了心中疑惑:”你为什么每天都那么开心?”
她走近一枝桃花,仰起头去观察:“没有什么,只是我想,开心得过一天也是过,不开心得过一天也是过,反正都要过日子,干嘛给自己找罪受?”
听了她的话,我豁然开朗。生命就像这株桃花,虽然终究会谢,但为什么不轰轰烈烈地开一场,给世界留下美好的回忆?花虽无百日红,但终究美好过。美好过,也就了无遗憾了。
桃之夭夭作文8人间四月,芳菲初尽,只留得一片翠绿依旧。林荫小道旁的桃树在阳光下亮得耀眼。噫,好一个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这个四月天里,我们笑着,如此灿烂。
你说你不会放弃,不管是在灿烂春季,还是在凄凄秋日,珍惜盛开的每一分,每一秒,而且要让桃花开得灿烂,开得妖艳。是的,我永远记得,就算荆棘再利,道路再险,我,永远不会放弃。我笑着回忆。
是入春时分,物理一再换老师令我忐忑不安。终于,该来的还是都来了,为考试迫在眉睫,我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我抓破了头,脑子里是气愤,是无奈,更多的,是绝望。并不出意外的,你来了,手中拿着作业,拉起我无力的手,轻声说:“走吧,出去看看。”
穿过无人的操场,我们来到了学校的另一端。太阳并没有被云层遮住,红着脸,洒下温柔。我半眯着眼,抬头望向淡蓝色的天空,有时候天空般,没有一朵云彩、一点想法在脑海里漂浮。
“上帝真是可笑,让人悲也不是,乐也不是却又在悲与乐之中沉浮。”你用手抚过我皱成一团的眉,微笑着说:
“不管怎样,要坚强!”
说着,我目光投向身边的桃花树。不得不说,入春的桃花,甚是好看。尾端白胜雪,而花瓣却红如胭脂,令人心生陶醉,阳光照耀下,它迷惑着我的眼,将我带入另一片沉沦。恰如繁星点缀,诸多花骨朵被镶进一片青葱的绿,如梦境般,美好得不可思议。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应该是我能想到的最好形容的词了。
你见我看得入迷,笑着问我:“你知道他们能变成如今这般美好的模样,盛开之前经历了些什么吗?”
我悄悄立下誓言,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开得漂亮!
而今,我拿着物理试卷,笑得灿烂,一定要学会面对,不管情况如何。
好一个灿烂桃花,好一个桃之夭夭!
桃之夭夭作文9傻子还没傻去之前,是个铁匠。傻子曾在铁匠铺里对傻子说,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穿着一身铁甲,走起路来,哐啷哐啷,像个铁打的战神。
——《乌蒙山记》
在很偏僻的乡村里。有一个会爬树的傻子。大家谁也不理他,由着他一树又一树地奔波。桃花树,镇村之宝。待旧风归去,新风又起时,漫村粉嫩桃花绽开,美得妖艳。
大家都爱赏花,这漫村的花虽是年年皆有,可偏偏是艳而不腻。
傻子会躲起来。每至花开正盛时。
我看见他躲在荒废许久的田地中,他在杂草后抽泣。手里捏着一瓣早已泛黄的桃花瓣。眼泪将花瓣压弯,却没有好看的闪烁。我给了他块手帕。“离别总是难过的。”不知怎么就脱口了。我不知道傻子为什么会哭。
晚上回家吃饭时,随口和父母提了几句,父亲不知怎么就叹了一口气;而母亲则拿出了冬天余下的艾叶,让我跨火盆,嘴上念些令人不解的碎语,颇有几分傻子的风范。
桃花开始耷拉了下来。如同人们赏花的兴趣。我发现,傻子回来了,眼睛肿得只剩一条缝。
傻子不说话,只是呆呆地看着桃花树。没有眼泪,可能是流干了吧。因为他的那些缝隙里明明容满了哀伤。恍惚间,我忘记了傻子傻了,他好像只是在目送着好友。
桃花谢了的时候,傻子好像疯了。
他抓住每一个人的肩膀,不停地晃着。嘴里不停念着:“我听见桃花落的声音了。”可是,见着我,却是极为和善地点点头。
是下一年春天。
桃花依旧夭夭,依旧灼灼其华。傻子依旧躲了起来。我无意又走到了那一处荒田。在杂草间,我依稀见到了傻子,没有抽泣,只有喘息。不知为何,他手腕溢血成流。我慌了神,赶忙撕了衣上的布条要去抑止。傻子摇头了。他是笑着的。眼神落在手上。我将手打开,是我的那块手帕。
里头,是那泛黄的桃花瓣。
我认得它,即使它早已腐化。因为我的眼泪落在上头,将它压弯,却没有刺眼的闪烁。
“桃花夭夭”之时已去,“灼灼其华”之日已逝。
我好像听见桃花落的声音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