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画怎么上色 三种水粉画上色的方法分享

水粉画怎么上色 三种水粉画上色的方法分享,第1张

这里提供干画法湿画法等五种上色方法,请参考!

一、干画法和湿画法

水粉画中,干画法一般是指厚涂重叠的方法。此法可以反复地画,一遍不行再画一遍,表现对象比较充分、深刻,也宜于初学者掌握。这种厚画的画面,类似油画的效果,有浑厚之感。湿画法是以薄画为主,发挥水色渗化的效果,着色遍数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纸,具有水彩画湿润流动的意趣。当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湿结合会增强表现力。

二、并置和重置

并置是笔触在画纸上并列摆置,着色遍数较少,开始用色即厚一些。如强调二度空间的画面。先用毛粗暴色线勾一下轮廓及结构,添色时用并置的方法把颜色摆上去,压出色线。 重置是一种叠色的方法,以色点、色线、色块进行重叠着色。作画大都是重置与并置结合运用,以利充分地表现对象。

三、干湿变化的掌握

颜色干湿变化是水粉颜料的特性之一。将颜色涂在画纸上,湿时感觉比较恰当,干后才会发现变淡变灰一些。不了解这一特性往往给着色带来被动。掌握这一特性,事先预计干后的效果,可避免后加之色成为不协调的“补钉”。 作画时,应从薄到厚进行着色。先厚画再薄涂干湿变化大;先薄画,逐步减少用水画厚,干湿变化不明显,较易掌握。修改画面时也适合厚涂。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围涂一点清水,修改的部分干后就会自然统一。

四、色彩的衔接。画面需两块颜色衔接要自然,从明到暗要过渡圆润,色彩要衔接恰当。方法有三:

1、利用湿画,使明色与暗色、此色与彼色,由于水的作用交互渗化,这样效果会自然而柔润。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画一遍。

2、在两色之间用中间明度的颜色画上去,虽有明显笔痕,远看过渡自然。

3、两色衔接生硬之处,可用其中一色在邻接处干扫几下,增加过渡的色阶。也可用笔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处轻扫几下,使两色衔接处从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过渡层次,转折即会自然。

五、用笔 笔色在纸面上运动,出现笔痕,即谓笔触。一般通过画面中的笔触可以看出画家大致的作画顺序和怎样用笔来塑造对象的,用笔不是目的,是一种表现手段,许多画家的笔法是有所区别的,有的大笔纵横,有的小笔点绘。哪一种笔法好呢?怎样用笔才对?应该从表现对象的目的着眼,根据不同物象的不同结构、不同质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于表现。要从表现对象出发,为表现形体结构和色彩,灵活运用涂、摆、点、勾、堆、扫等各种笔法进行描绘。

以上。

作水彩、水粉画,与作其他绘画一样,都要注意方法和步骤,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回复到整体,使作品逐步达到深入和完善。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即落幅、素描稿、上色、深入刻画、调整完成。在上色顺序上,一般是从大面积的色彩或从画面主要物体开始较好,这样对于确定一幅画面的基调,保持全画大体关系的正确,是有好处的。也有的作者习惯从浅色或者像画油画那样先从深的部分开始,也各有各的长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的作画习惯来决定。着色时要注意计划性,如画面上某一部分需要待底色将干未干时加色,另一部分必须待底层颜色全部干后再上别的色,这都要“成竹在胸”,一步步地进行,这对于刻画对象的不同特征,表现物体的空间感、质量感,是有很大帮助的。

水彩、水粉画的技法是比较多样的,但大致不外乎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所谓干画,即少用水的意思,并非不掺水而仅用颜料干擦,作画时要待前一层颜色干后再涂上第二层色,层层加叠,前一层色与第二层色有较明晰的界限,所以也有称之为多层画法。干画法落笔应力求肯定、准确,以求表现明确的形体以及各种层次和体面的转折关系。干画法应注意的是:在底色未干时不要急于覆盖,以防止底色泛上来;且颜色覆盖的次数也不宜太多,覆盖大多或颜色堆得太厚,会使色彩变灰、变腻。干画法不太受时间的限制,便于从容作画,较易掌握,对于初学者锻炼严格的造型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但干画法不易发挥水色流动的特色,运用不好会产生干涩、生硬等弊病。

湿画法是利用水分的溶和,使两块颜色自然地互相接合的一种方法,作画时趁前笔颜色涂上还未干时,接上后笔,使笔与笔之间的衔接柔和,边缘滋润。湿画法用来表现光滑细腻的物体,画远景、物体的暗部和反光部也都比较适宜。湿画法要注意掌握水分的多少和下笔的时机,该用多少水,底色湿润到什么程度把颜色画上去合适,都要很好地研究。此外,在底色已干而尚需作湿接时,可先用清水在局部湿润后再把颜色画上去,或颜色画上后用干净的笔蘸水在色块边缘轻刷一下,也可以达到湿画法的效果。

在水粉画中,于画法以厚涂较多,湿画法以薄涂较多,而所谓厚或薄,也都是相对的,要根据特定的对象和作画的立意,灵活采用相应的表现方法。许多作者往往将干、湿两种画法交替使用,干湿并呈,厚薄有致,有些地方用较多的水分加以渲染、渗化,有些地方则以色块的覆盖或并置,从而达到画面多样的统一,使作品更趋完善。《浦江之春》就是干画与湿画结合运用的示例。

这里分别介绍几种采用干画法和湿画法完成的人物和风景作品,在处理手法上有的以块面为主地表现对象,有的则以线与面结合的方法表现对象,可供初学者作画时参考。

干画法,采用水粉厚涂的方法,表现人物面部的起伏变化,笔触明显,画面效果强烈。

湿画法,以水彩薄涂为主,颜料里水分比较多,色彩渗化流动比较明显,并以线面结合处理的方法,使画面主体更为明确。

以干画为主,水彩与水粉并用的方法,在造型和设色上采用一些装饰性的效果,以表现出对象雄浑壮丽、奇风异彩的特征。

采用水彩湿画的方法,天空、远山、水面等,都是借重色彩渗化的方法来表现的,使画中景物微妙、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达到表现出雨后渔场那种苍茫烟润的气氛。

水彩、水粉画除了以上两种主要技法之外,尚有以画面的素描稿为基础而敷以淡彩的方法。如广为流行的铅笔水彩。钢笔水彩、木炭水彩等,也是深受群众欢迎的表现形式。这种方法一般适宜于表现精细的物象,作者先用素描工具画出对象的轮廓、形体结构、黑白关系等,然后加上透明、鲜亮的大块色,使画面既严谨又活泼,从而产生特殊的美感。这类作品,由于能充分表达出对象形与色两方面的特征,而为许多作者搜集创作素材、记录生活所经常采用的方法;建筑方面的效果图、舞台美术的服装、造型、布景等设计图,也大都采用这种素描与色彩相结合的方法。在制作顺序上,一般是先画好底层的素描,然后再在上面设色,也可两者反复进行(木炭水彩,可先喷胶将木炭素描加以固定后上色,也可任其木炭粉末与水彩颜料自然融化。两种方法,各得其妙)。其中,钢笔水彩为防止墨水渗化而污脏画面,也有在水彩色涂底后再在其上施以钢笔的线条。钢笔水彩的墨水以绘图墨水为宜,除黑色外,也可参用其他颜色的墨水。

此外,在运用材料、工具以充分、完善地描绘对象方面,还有许多具体的技法可供选用:

浸纸法。即把画纸置放清水里,浸泡后取出乘湿作画的方法。这种方法容易取得色彩滋润光泽,用笔流畅的效果。由于画面色液自然地渗化,因而所描绘的物象含蓄、生动,有一种类乎在生宣纸上作画的特色。

浆彩法。即在色彩中调入或稠或稀的浆糊的一种画法,它的特点是用笔流畅,色液较厚而不渗化,并有助于更好地表现形体和运用笔触。浆彩法所绘制的作品,色彩丰富鲜丽、造型明确有力,它具有油画的某些优点而仍充分体现出水彩画的长处。

洗涤法。是指在已画过的地方经过洗涤而取得所需要的效果。这种方法也可用作修改和调整画面。大面积的洗涤可借用海绵,有的局部还可用吸水纸把洗下的色液吸除。

留空法。是指画面中留出那些空白和明亮部分的方法。其中有的采用“飞白”的方法,即在作画用笔中不经意地留出空白点;有的在上色前,在需要的部位用蜡或油画棒画出空白的点、线;有的则在画就的画面上趁颜色将于未干时,用小刀或笔杆“刮”出所需的空白,如表现树干、浪花、须发、玻璃或金属的高光等,有良好的效果。

以上这些方法的运用,只有通过实践的摸索,才能逐步达到得心应手,而产生理想的效果。

水彩、水粉画是色彩画的一种,要用色彩来塑造形象。关于色彩运用方面的知识,可参阅本书油画部分的章节,这里便从略了。

水彩和水粉画的材料工具也基本相同,两者是可以通用的,所不同的是,其颜料的成分有所区别,水彩含少量胶质,透明性较强;而水粉则含粉质较多,具有覆盖力,许多作者往往同时兼用两类颜料作画。在画水彩时,个别亮部特别是小面积的白色或淡色,也间或参用白粉(也有的习惯于留出纸的空白,或用水洗出画面亮的部分),而作水粉画时,也常常借用水彩颜料,以增强画面某些部分的透明度,特别是在描绘物像暗部色彩时,深色的水彩颜料其效果较之水粉色更佳。

作水彩、水粉画的纸张,以质坚而紧、吸水适度、不渗化的白色纸张为宜(但也有为了表现特定的内容,而采用带色的纸张作画的)。吸水太快的纸,颜色不易流畅;太光滑的纸,颜料不易附着而随水流掉。常用的水彩、水粉画纸,有粗纹、细纹的各类绘图纸、水彩画纸。作水粉画时,为了衬托出色彩的鲜亮,也有用白卡纸、白版纸作画的。各种纸的质地不同,表现的效果也有所差异,各人可根据自己作画的习惯选用。作比较大幅的画时,应事先将纸裱在画板上,以避免皱折,作起画来既能保持平整,且易于流畅地尽兴表现。

画笔,常用的有羊毫或狼毫制的扁平笔和圆笔两种,以有弹性而蓄水量大者为好。笔的大小,要以画幅大小而定,一般作画时备有不同型号的画笔三、四支就够了,另外可备勾线笔和涂大片色用的底纹笔各一支。

其它如调色盒、盛水用的水盂、画夹、画板、画架等工具,均无一定规格,可按实用的原则,自行选用。调色盒用以盛装挤出的颜料,分格陈列,颜料应以深浅和冷暖的程序安放,一般次序是:

白、柠檬黄、中铬黄、土黄、桔黄、朱红、大红、深红、玫瑰红、赭石、熟褐、橄榄绿、草绿、群青、普蓝、青莲、黑。

调色盒内附有供调颜色用的平板。在调色时,如出现过于混杂或不洁白现象时,应将调色板上遗存的颜料用水洗清,另行配置新调的颜料;如在室内制作大幅的作品时,可用瓷盆或玻璃(下贴白色的纸张)来调配颜色。

此外,有的作者作画时还借助刮刀、丝瓜筋、海绵、蜡笔等辅助性工具,以表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如画面中水的闪光、细小的枝干、雪花等不易空出的地方,常用小刀刮出,效果很生动。蜡笔也用于不易空出的局部与细印,由于蜡笔的油性与水不能结合留出自然的空白,着色时便可大胆落笔,不受拘束。用海绵和丝瓜筋吸去画面上部分未干的颜色,可产生滋润和浑厚的效果。用丝瓜筋在画就的水粉颜色底层上拍打,可以产生苍劲和光影斑驳的特殊效果。当然,这类辅助性工具只能适当使用,特别初学者开始以尽量少用为宜。

一、用 水 法

 学生对水粉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稍作了解后,学生就可以开始画水粉画。画水粉画的关键之一是用水。适当地用水可以有效地塑造形体,表现色彩。用水不成 功,一副画就不成功。水粉画是用水调和粉质颜料作画的画种,该颜料里含有胶质,加水稀释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画水粉静物一般情况下用水要尽量少,要惜水如 金。水和色要协调,色多水多,色少水少。

 笔头以颜色为主稍蘸水即可,用完一种颜色,笔头要用水洗净,用吸水布挤干笔头,再上色,后蘸水,以免弄脏下一笔色,初学者养成此习惯很重要。

 表现较轻、薄、透的物体时水要略多,水多色少易灰脏,画时新鲜,水干后泛色、颜色变浅、变灰、无质感。水少色多易干、枯、涩,表现不出质感、光泽,不利于色彩衔接。亮部色稍薄,运笔快,利用白纸底色,一次成功用色,色彩漂亮而干净,灰暗部水要少,颜色要多,效果才显厚重。

 二、调 色 法

 调色是水粉画色彩能否表现丰富的关键。调色不当画面会出现生、灰、脏、乱、火、菜(色彩假)等现象。一般说来,在掌握用水的技巧后,做画时把任何一个物体的色彩分析出色彩层次,逐层逐步表达出来。主要物体和物体亮部宜画厚,次要物体及背景宜画薄。

 要使画面和物体色彩丰富,调色的技巧是:将颜料在调色盘上摆开,在该物体固有色周围逐一添加其他颜色,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某一色彩系列,表现出丰富的色彩体系。

水粉画

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这一点,它与水彩画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画也可以画出水彩画一样的酣畅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没有水彩画透明。它和油画也有相同点,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而与油画不同的是,油画是以油来作媒介,颜色的干湿几乎没有变化。而水粉画则不然,由于水粉画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湿变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现力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水彩画的特点是颜色透明,通过深色对浅色的叠加来表现对象。而水粉画的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如果在有颜色的底子上覆盖或叠加,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加法,底层的色彩多少都会对表层的颜色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它较难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经验的画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这种特性来表达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艺术魅力。

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调色

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得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著。这使水粉画调色不容易做出正确的估计。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

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视的。水,主要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白色的使用

水粉画调色时白色的使用和油画相似,用的比一般颜色要多。调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纯度,在画近处、实处和高光处时,多调用白色,有助于形体的塑造,使其鲜明、结实和突出。关于调色、水和白色的使用,还需要和用笔以及整个画面色彩的干湿、厚薄结合处理结合起来考虑,要从表现不同对象的需要出发,做到有变化而统一。总的来说,初学时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多的用水,不敢用鲜明厚实的色彩来塑造形象,造成画面缺乏色彩对比、形象单薄。另一种是过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当地用水的好处,而使画面“粉气”、滞闷。这两种毛病的产生,有的是与初学者先接触过水彩画或油画有关。先画过水彩画的,要防止第一种过多地用水的毛病。先画过油画的,则要避免第二种过多地调用白色的毛病。至于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与作者的个人爱好、技法特点有关。爱用薄画法、湿画法作画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而爱好厚画法、干画法作画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则较多。

用笔

由于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用来作水粉画,因此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并且是在借鉴油画。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的。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

“平笔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

“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

“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

“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这种笔法用得较少,较难掌握,初学时不宜过早效仿)

此外,水粉画也吸收了油画的刀画技法。可用油画刀作画,也可用自制竹刀作画。水粉画在吸收其它画种的用笔技法时,必须从水粉画的特点、性能出发,目的是为了丰富水粉画的技法,增强水粉画的表现力。一般在画虚处、远处和暗部、阴影时,笔触要模糊些、平些、颜色薄一些,以增加虚远感。而在画近处、实处和亮部时,笔触则要显露些、颜色要厚一些,以增强其结实、突出、明晰的效果。当然这些都需要从整幅画的处理意图出发,运用不同的笔法。笔触也有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一幅画的用笔也要有变化而统一,形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

衔接

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变化显著,又加之用水,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渗化和容易产生水渍,因此熟练地掌握好衔接技巧,对于画好水粉画关系很大。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

所谓湿接,是邻接的色块趁前一块色尚未干时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或是两块相邻的颜色碰接上。或是一块颜色中趁湿点入其它颜色,让其渗化。再或在笔头的不同部位分别蘸上几种不同的颜色,画到纸上时利用笔肚的水分,让其自然化接。

所谓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块颜色。

所谓压接,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第二、三个色块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接上去时,是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一块色应有的形。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接上去的颜色)的盖色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

覆盖

所谓覆盖,就是在已画的色层上再画上一层或数层颜色。覆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使画面色层重叠,厚薄有变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二是一种修改方法。水粉画颜色的盖色力是比较强的,但又各有差异,加上作画时调用清水,覆盖时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盖的色层)泛起,产生水渍,造成色彩污浊。有时又故意用很薄的颜色覆盖,让底层色透露出来。这些具体效果都不容易估计,所以要掌握好覆盖技巧也并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水粉画的性能材料及作画工具

关于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色彩。对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确的把握物体的色相。

由于固有色在一个物体中占有的面积最大,所以,对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讲,物体呈现固有色最明显的地方是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素描调子中的灰部,我们称之为半调子或中间色彩。因为在这个范围内,物体受外部条件色彩的影响较少,它的变化主要是明度变化和色相本身的变化,它的饱和度也往往最高。

范例1 A 《苹果与梨》(单个物体练习演示) A-1 通常我在画水果时,因为柠檬黄没有覆盖能力,所以利用柠檬黄颜色的透明性,先用柠檬黄薄涂一层打底,此目的是为了把握水果颜色的纯度与明度。 A-2 从物体的暗部入手,用固有色加深颜色先画出物体的暗部,再用纯度较高的颜色画出固有色。 A-3 在亮部加上一些浅**,形成苹果的调子关系。 A-4 画出投影,提高苹果亮部的明度。注意亮部要偏冷。 A-5 画出梨子的暗部与半调子。 A-6 用笔锋扫暗部反光。在梨的亮部加上少许柠檬黄和白色,使亮部冷一些。用尖头笔画出梨和苹果把。 A-7 加强梨的暗部。在苹果的亮部再做进一步塑造,使苹果的亮部色彩更丰富一些。 A-8 完成以后的苹果和梨。

范例2 As《苹果、梨、桔子》(单个物体练习演示)(说明)不同的水果呈现不同的固有色彩。

[ 小技巧] 固有色摆在中间调子上。 [妙点子] 冷颜色是浮在固有色上面的,它很微妙,切忌过冷,应与苹果的固有色保持联系。水粉画静物写生的着色步骤水粉画易于修改,初学者往往思想松懈,缺乏严格的方法步骤。应当每一步都不马虎潦草。有了严格的训练,才能进步得快,否则欲速则不达。

(1 )起稿开始象画素描一样,先用铅笔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损坏纸面,影响着色效果。接着用颜色定稿,根据静物的色调,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线可略重一点,并可用定稿

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为下一步的着色作铺垫。造型能力强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线起稿,不示明暗,直接着色。

(2 )铺大色调定稿之后,迅速地观察一下整体色调和大色块关系,做到胸有成竹,尽快地薄涂。此刻不要考虑形体与笔触,根据新鲜的色彩印象大胆挥洒,造成画面的色彩环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后,就急于具体刻划。应进一步调整大色块的关系,使色彩之间的关系和总的色调,与实际感觉相吻合。

(3 )具体塑造在大关系比较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具体塑造,从画面主体物着手,逐个完成。集中画一件物体干湿变化易于掌握,也易于塑造其受光与背光不同面的色彩变化。此时眼睛要随时环扫周围,从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顾此失彼。要看该物体与背景和春他物体的关系,掌握分寸,细节可留下一步刻划。这一遍色用色要适当加厚,底色的正确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画面的色彩层次。

(4 )细节刻划对琐碎多余的细节固然可省略,但对表现物象特征与质感的重要细节应加强刻划,画龙点睛。细节要综合到整体之中。最后的笔触最为重要,它将不被覆盖而显露给欣赏者。

(5 )调整、完成画室外一幅静物写生,作为基本练习一般以八小时为宜,力求深刻准确。熟练之后三、四个小时也可以表现得比较充分。作画时间较长,眼睛容易疲劳,色感容易减弱,具体刻划又容易忘记整体。在写生接近完成的时候,恢复一下第一印象,检查一下画面:在深入刻划时是否有些地方破坏了整体,局部和细节的色彩有没有“跳出”画面,还有没有其他毛病。检查后,调整、修改、加工。错误之处,如画得太厚,要洗掉再画,直至完成。水粉画中干和湿的技法应控制到什么程度?有哪些应用范围?水粉画运用的干湿技法,主要指调色时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

干画法:就是说水少粉多的意思,这种画法多采用挤干笔头所含水分,调色时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颜料成一种膏糊状,先深后浅,从大面到细部,一遍遍地覆盖和深入,越画越充分,并随着由深到浅的进展,不断调入更多的白粉来提亮画面。干画法运笔比较涩滞,而且呈枯干状,但比较具体和结实,便于表现肯定而明确的形体与色彩,如物体凹凸分明处,画中主体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细节刻画。这种画法非常注重落笔,力求观察准确,下笔肯定,每一笔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体与色彩关系。干画法也有它的缺点,画面过多的采用此法,加上运用技巧不当,会造成画面干枯和呆板。但干画法的色彩干后变化小,对于练习色彩收效较大,也容易掌握。

湿画法:此法与干画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画及国画泼墨的技法,也最能发挥水粉画运用“水”的好处,用水分稀释颜料渲染而成。湿画法也可以利用纸和颜色的透明来求得像水彩那样的明快与清爽。但它所采用的湿技法比画水彩要求更高,由于水粉颜料颗粒粗,就要求湿画时必须看准画面,湿画部位一次渲染成功,过多的涂抹或多遍涂抹必然造成画面灰而腻。但这种画法运笔流畅自如,效果滋润柔和,特别适于画结构松散的物体和虚淡的背景以及物体含糊不清的暗面。如发挥得当,它能表现出一种浑然一体和痛快淋漓的生动韵味。它的色彩借助水的流动与相互渗透,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制造这种湿效果,不但颜料要加水稀释,画纸也要根据局部和整体的需要用水打湿,以此保证湿的时间和色彩衔接自然。有关湿画法的控制及实际操作运用,上述画法步骤中已讲得很多,不再一一细述。

水粉画干湿画法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基本上如前所述。要特别说明的是:干画法与湿画法的分界是以画笔含水量的多少来决定,一般人认为用粉及用色多了,画得厚了,就是干画法,这不准确,因为必须是粉多、色多、水少才成为干画法。也有人认为粉少、画得薄就是湿画法,这也不确切,只有稀释颜料用水多的情况下才能成为湿画法。因此,可以说有粉多的干画法,也有粉少的干画法。与此相反,湿画法也有粉多湿画法和粉少的湿画法。但不管干也好,湿也罢,仍然以粉使用之得当为佳,这样才不失水粉画的特点。干画法和湿画法,二者在作画时应交叉运用,只是根据画面实际需要,有的湿画法运用多一些,有的干画法运用多一些。如果一幅画用水过多,全部采用湿画法来处理画面,就容易造成失控,使物体松散,并失去色彩光泽。同样,全部采用干画法,靠堆积的颜色和白粉不断加厚画面,就会出现死板、干裂和颜色脱落的情况,画面也难以长期保存。

总之,干、湿画法只有根据作画步骤,由湿到干、由薄到厚的顺序合理运,才能发挥干、湿技巧的最佳效果。这是一般的作画过程所遵守的原则,真正运用还要在实践中根据画面要求灵活掌握。水粉静物画技法第一步:这种平摆浮搁的构图给人的感觉很自然,也是一种构图形式。单色起底。用色要注意,造型要准确。第二步:这是一幅紫颜色的画面,紫色不易反复画。第一遍的颜色要争取画准确,使下一步能有一个好的基础。黄与紫是强对比色,通过玻璃盘的灰紫色;把两种对比较强的颜色连接起来,把粉紫色衬布上的梨和桔子的暗部色画得偏桔偏暖、形成对比,很有颜色感、瓷瓶和瓷碗的反射能力较强,在背光的暖颜色加了紫色的成分,使整体颜色处在变化统一的色彩气氛中,很响亮鲜明。第三步:用干画法表现塑造桃子的质感。用小笔调一下的黄绿色,画出桃子的微妙变化;如背光、反光、倒影、桃子之间的缝隙。而粉紫衬布上的黄梨颜色调得很饱和,水分适当。如浅黄加白至中黄过渡到桔加绿,在颜色湿的时候进行衔接,笔触含蓄,表现出梨的光泽质感和韵味。花瓶受光部分的花纹可画虚些,偏蓝紫味。而转折部画的实些,背光带绿味。这一步要注意画面的虚实、强弱、冷暖变化。第四步:这一步是收口工作,要求准而精、一定要整体观察。影响整体关系的地方要毫不犹豫改掉,如花瓶背光的调整,调普蓝加熟褐画出背光里的花纹变化,边缘处调点紫色,明度与后边的衬布接近,使之边缘线含到背光里面,空间感比原来要好多了。桃子之间的关系有些过实,缝隙过重可带点暖色减弱些。玻璃酒杯的边缘用小笔细心画出细线,提出质感、粉衬布靠里边一些地方加了些冷灰色。白碗里的梨边缘也带了几笔。前后形成色彩的透视变化和画面的整体协调感。使画面更完整。第五步:调整画面,细部的地方,大体的画面要处理好,杂乱的东西要除去。

水粉画的着色方法:水粉画颜色有较强覆盖能力,但也不能毫无顾及地随便乱涂,它有自己一定的着色方法和步骤。

从着色顺序方面有如下几种:

1、从整体到局部水粉画是色彩画的一种,它同水彩、油画一样,都是从画大色块入手。整体着眼和从大体入手是我们的作画原则,大色块和大片色,对画面色调起决定性作用,应首先画准组成画面的主要色块的色彩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塑造和细节刻划。

2、从深重色到明亮色明亮色多是厚涂,一遍遍薄涂亮不起来。先画深重色,容易被明亮色覆盖;相反,一般是先画面积较大的深重色(包括暗部和明部和重色),予以确定画面色彩的骨架。逐步向中间色和明亮色推移。以明亮色为主的画面,还是要先涂明亮的大色块,颜色稍薄一点,局部小面积的深重色后加上去。如果中间色为主,作画时先涂中间色,运用并置的方法,分别向面积较小的暗色的明亮色画过去。方法不是死的,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3、从薄涂到厚画薄涂即用水稀释颜料,如同画水彩画,根据总的色彩感觉,迅速地薄涂一遍,造成画面整体的色彩环境,尔后逐渐加厚,深入表现。薄涂比较正确的地方要善于保留,使画面色彩有厚有薄,以增加色彩有层次和厚重的效果。水粉画颜料不象油画、丙烯颜料附着力强,可随意画厚。水粉画的厚涂要厚的适当,过厚容易龟裂脱落,所以较厚而不准的颜色应洗掉再画。

具体着色的技法应掌握下列几种:

(1 )干画法和湿画法在水粉画中,干画法一般是指厚涂重叠的方法。此法可以反复地画,一遍不行再画一遍,表现对象比较充分、深刻,也宜于初学者掌握。这种厚画的画面,类似油画的效果,有浑厚之感。湿画法是以薄画为主,发挥水色渗化的效果,着色遍数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纸,具有水彩画湿润流动的意趣。当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湿结合会增强表现力。

(2 )并置和重置并置是笔触在画纸上并列摆置,着色遍数较少,开始用色即厚一些。如强调二度空间的画面。先用毛粗暴色线勾一下轮廓及结构,添色时用并置的方法把颜色摆上去,压出色线。

重置是一种叠色的方法,以色点、色线、色块进行重叠着色。作画大都是重置与并置结合运用,以利充分地表现对象。

(3 )干湿变化的掌握颜色干湿变化是水粉颜料的特性之一。将颜色涂在画纸上,湿时感觉比较恰当,干后才会发现变淡变灰一些。不了解这一特性往往给着色带来被动。掌握这一特性,事先预计干后的效果,可避免后加之色成为不协调的“补钉”。作画时,应从薄到厚进行着色。先厚画再薄涂干湿变化大;先薄画,逐步减少用水画厚,干湿变化不明显,较易掌握。修改画面时也适合厚涂。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围涂一点清水,修改的部分干后就会自然统一。

(4 )色彩的衔接画面需两块颜色衔接要自然,从明到暗要过渡圆润,色彩要衔接恰当。方法有三: a、利用湿画,使明色与暗色、此色与彼色,由于水的作用交互渗化,这样效果会自然而柔润。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画一遍。b 、在两色之间用中间明度的颜色画上去,虽有明显笔痕,远看过渡自然。c 、两色衔接生硬之处,可用其中一色在邻接处干扫几下,增加过渡的色阶。也可用笔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处轻扫几下,使两色衔接处从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过渡层次,转折即会自然。

(5 )用笔笔色在纸面上运动,出现笔痕,即谓笔触。一般通过画面中的笔触可以看出画家大致的作画顺序和怎样用笔来塑造对象的,用笔不是目的,是一种表现手段,许多画家的笔法是有所区别的,有的大笔纵横,有的小笔点绘。哪一种笔法好呢?怎样用笔才对?应该从表现对象的目的着眼,根据不同物象的不同结构、不同质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于表现。要从表现对象出发,为表现形体结构和色彩,灵活运用涂、摆、点、勾、堆、扫等各种笔法进行描绘。

水粉色彩纯度与明度的局限性

水粉画在湿的时候,它颜色的饱和度和油画一样很高,而干后,由于粉的作用及颜色失去光泽,饱和度大幅度降低,这就是它颜色纯度的局限性。

水粉明度的提高是通过稀释、加粉或含粉质颜料较多的浅颜色来实现的。它的干湿变化非常之大,往往有些颜色只加少许的粉,在湿时和干时,其明度就表现出或深或浅的差别。由于水粉画干后颜色普遍变浅,所以,运用好粉是水粉画技术上最难解决的问题。而含粉的色彩又恰恰是水粉画的魅力所在,它使画面的颜色充满水粉画特有的“粉”的品质,而出现特别丰富的中间色彩。

水粉画颜料的个性差异

水粉颜料大部分颜色是比较稳定的,如土黄、土红、赭石、桔黄、中黄、淡黄、橄榄绿、粉绿、群青、钴蓝、湖蓝等等。但是,水粉颜料中的深红、玫瑰红、青莲、紫罗兰等颜色就极不稳定,容易出现翻色,不易覆盖。水粉颜色的透明色彩种类较少,只有柠檬黄、玫瑰红、青莲等少数几种颜色,要画好水粉画就必须充分掌握水粉各颜料的个性,了解它的受色能力的强弱、覆盖能力的大小、色价的高低。这些问题都要通过不断实践,做到熟能生巧。

作画工具的选择

现在市场流行的水粉笔不外乎三大类——羊毫、狼毫及尼龙毛笔。羊毫的特点是含水量较大,醮色较多,优点是一笔颜色涂出的面积较大,缺点是由于含水量太大,画出的笔触容易浑浊,不太适合于细节刻画。狼毫的特点是含水量较少,比羊毫的弹性要好,适合于局部细节的刻画。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进步,市面上大量流行尼龙毛笔,在选择尼龙毛笔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它的质地,要软且具有弹性,切忌笔锋过硬。过硬笔锋的笔往往很难醮上颜料,在画面上容易拖起下面的颜色,使覆盖力大为降低。在选择笔的形状上,不同的种类都选择一些,如扁头、尖头、刀笔等,以备不同场合,不同题材的作画之需。

颜料最好使用正宗美术用品生产厂家生产的锡管装的专业产品,它膏体细腻,色彩较饱和。切勿被廉价的劣质产品所迷惑。在纸张的选择上,应选用有纹理的优质水彩画纸作画,吸水性不能太强。有些劣质的纸张,不但吸水还吸颜色,使颜色干后发黑,用这样的纸张作画,画面的颜色难以明快亮丽。

水粉画绘画技巧

 在绘画学习中水彩画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绘画,下面我为大家讲述水粉画的一下绘画技法以及一些绘画技巧,希望对你的绘画学习有所帮助。

基础水粉画教程技法

 一、厚涂法

 厚涂法也就是干画法,一般使用色度较浓厚,我们在这点上可以利用水粉的可覆盖性来使用颜料,进行不断的修改塑造,完整形体,有点相似于油画。

 多数会采用浓厚的画法表现出质地的完整形体,如:干枯、厚重、粗糙等,绘画时要注意,水分的原料是粉质性的,颜色如果较厚的话,修改太多次,底色就会泛出来,画面就会显现“脏”“腻”的感觉。

 如果是干画的话,使用笔的效果就要一笔笔放上画面,不要反复擦、蹭。干画方法其实很容易掌握技巧,较为适合初学者的使用表现法。

 二、薄涂法

 薄涂法也就是湿画法的简称,这是一种近似于水彩的画法,颜色使用会较少,用笔的水分会多一点,在开始创作画品时要先把纸打湿,还未干的时候将颜色铺上,利用水的渗透晕染开,让颜色与颜色自然融合,表现出给人一种形体之间柔和滋润的衔接点,来达到这种效果。

 一般这种画法很适用于体现出水分的质地光滑面或者是流动的实物展现,例如:水果、云朵、流动的溪水等。

 三、干湿结合法

 不等同于同一物体的质地相组合到一起,需要很多不同的方法来体现。

 1一整幅的作品中,不相同的质地物体要用不相同的干湿法来塑造形体。

 2表现物体的前与后空间时,后面依次所画的物体遍数要减少,如果颜色水分较多,前面的物体可以反复调整,颜色比较浓厚。

 3所画物体暗面色彩要轻薄,明亮面可以颜色厚重一些,适当添加。

水粉绘画的技巧

 一、用 水 法

 学生对水粉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稍作了解后,学生就可以开始画水粉画。画水粉画的关键之一是用水。适当地用水可以有效地塑造形体,表现色彩。用水不成 功,一副画就不成功水粉画的绘画技巧技法水粉画的绘画技巧技法。水粉画是用水调和粉质颜料作画的画种,该颜料里含有胶质,加水稀释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画水粉静物一般情况下用水要尽量少,要惜水如 金。水和色要协调,色多水多,色少水少。

 笔头以颜色为主稍蘸水即可,用完一种颜色,笔头要用水洗净,用吸水布挤干笔头,再上色,后蘸水,以免弄脏下一笔色,初学者养成此习惯很重要。

 表现较轻、薄、透的物体时水要略多,水多色少易灰脏,画时新鲜,水干后泛色、颜色变浅、变灰、无质感。水少色多易干、枯、涩,表现不出质感、光泽,不利于色彩衔接。亮部色稍薄,运笔快,利用白纸底色,一次成功用色,色彩漂亮而干净,灰暗部水要少,颜色要多,效果才显厚重。

 二、调 色 法

 调色是水粉画色彩能否表现丰富的关键。调色不当画面会出现生、灰、脏、乱、火、菜(色彩假)等现象。一般说来,在掌握用水的技巧后,做画时把任何一个物体的色彩分析出色彩层次,逐层逐步表达出来。主要物体和物体亮部宜画厚,次要物体及背景宜画薄。

 要使画面和物体色彩丰富,调色的技巧是:将颜料在调色盘上摆开,在该物体固有色周围逐一添加其他颜色,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某一色彩系列,表现出丰富的色彩体系。

 三、具体做法:

 1、以画面主要色调及主要色为主,选定固有色,如红、黄、绿等任一颜色做首选色。

 2、画任何一个物体,选定固有色后,将该色颜料在调色盘上摆 开,在其周围逐一相加,调出系列色相。如苹果——选调**,用来画半明部,亮部在黄、的基础上加少量白色粉,高光可先适当空白,画明暗交界线在固有色上加普 兰和少量的紫,使黄苹果从明到暗为浅黄、黄、中黄、绿黄、深黄等系列。这样色与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适当运用可表现丰富的色彩及体积感。注意要表达出 苹果的三大面和五调子。

 3、用笔颜色的厚薄要区别对待,一般要遮盖白纸为宜,亮部、半明部宜略薄,利用白纸底衬亮色块,使色彩明快;明暗交界线、暗部宜画 厚重;亮部、半明部色相不准要待干后用较干色,也可厚画。

 4、色彩成系列中,颜色相加,种类不宜多(易脏),忌量相同(易灰)和反复搅拌(色不新鲜),白 与黑相加应一点一点加入适可即止,不要一下子加入较多(易脏)。

 5、如调出色相不明确或与邻近笔触差距太大的色,属脏色,应洗净笔头,重新调,一幅好画以 没有脏色为宜。任何颜色都有自己深浅不同的色相,脏色使画宜灰、闷、无质感。 三、用 笔 法用笔造型时主要要注意方向、块面和速度。用笔速度要有轻重缓急,排列色块笔触的方向等要从物体的结构和表现需要出发水粉画的绘画技巧技法美术高考。块面要看被画物体具体位置和被画快面大小而定。用笔时要根据物体体积规律,因势象形

用笔基本技法有:

 1、摆:

 调出厚薄适度的颜料,看准被画部位,轻起轻落,稳准的铺排到位,速度略慢。

 2、刷:

 用大号笔或底纹笔,含较多的颜料和水快速铺开大色调关系(切忌反复平涂可适当留白)此笔法宜画背景或衬布和主要、较大块面物体的底色。

 3、嵌:

 用小笔侧锋看准要画部位,用笔将色按到位后,再向后快速提起,宜画细部及投影面积不大,着色较浅或较深的地方。

 4、勾:

 与嵌相似有按勾与挑笔分别,主要用于画细部。

 5、揉:

 两色并排过渡地方过于生硬或对比明显,可适当配色或含少量水,于其间来回轻力揉动,使颜色衔接自然,过渡丰富耐看。

;

铺底色用大刷子,铺底色一定要稀薄,干的快,而且不会形成肌理厚度,再创作过程也好堆色,如果你再创作是纵向线条你可以尝试横向铺底色,不需花费过多时间,一遍过,也可不铺。

底色根据你画面的色调而定,你是暖色调,你底色可以选暖黄,冷色调你可以选择紫灰色。水粉是水性颜料,覆盖性一般,时间久,底色会慢慢渗透到画面上一些,加之有些地方可能涂抹不均匀,出现飞白等状况,会露出底色,也会呼应你的色调。

并非所有底色都一样,我在这里假定你是要完成艺考或者兴趣班的基础绘画,抛开肌理、综合材料的因素,底色是根据你的需要自行定的,并无硬性规定,但是像红色是属于较难遮盖的颜色,不建议底色铺,主要的色彩倾向抓住就可以了。

  第一阶段:讲授色彩基础理论知识阶段

  对于已接触过色彩的大一学生,辅导教师也有必要向他们讲授色彩的基础知识,如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情感特征及其象征意义、色彩的配合与表现、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空间层次与主调关系、色调的常见类别。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以后就可以安排以下几种练习。

  练习1:在8开的水粉纸上画上红、黄、蓝三笔三原色,然后依次画上用三原色调配出的三种间色橙(红+黄)、绿(黄+蓝)、紫(红+蓝)和三间色相调而成的复色,如黄灰(橙+绿)、红灰(橙+紫)、蓝灰(绿+紫)。这作业看似简单,但可以锻炼学生准确的色彩调配能力和对不同色彩的感觉能力。

  练习2:在8开的水粉纸上分别用深红(原色)、绿(间色)、蓝灰(复色)由少到多地加白做以2×2厘米为一格的明度推移作业,至少应有十格明度变化。作业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明白,无论是原色还是间色和复色加入不同量的白粉调配后都可以提高其明度和降低其纯度,并且可以锻炼学生色彩明度和纯度上的过渡能力、为日后用色彩塑造形体打下一定的基础。

  练习3:在8开的水粉纸上分别用柠檬黄(原色)、紫色(间色)、红灰(复色)由少到多地加灰色或黑色做以2×2厘米为一格的纯度推移作业,至少应有十格纯度变化。作业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明白,无论是原色还是间色和复色加入不同量的灰色或黑色后都会减弱原先的明度和纯度。

  练习4:在8开的水粉纸上做从红到绿、从黄到紫、从蓝到橙的三组色相转换作业,要求色相之间衔接自然。作业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懂得调配色彩与色彩之间的邻近色、中间色、类似色和同类色,并把握它们之间微妙的色相转换变化,为以后用丰富的色彩塑造形体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安排学生临摹优秀水粉范画阶段

  通过上述4张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懂得色彩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并使他们对原色、间色和各种丰富的复色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和初步的印象。如果此时就让学生直接写生,往往效果不太理想,学生无法画出丰富的色彩、无法画出既存在对比又需要协调的色彩关系、无法用色彩塑造出物体结实的体积和丰富的质感、无法把握和营造和谐统一的色调,画面往往就出现火、粉、脏、花、腻、平、板的常见毛病了。故此,我认为教师应为学生安排一个色彩临摹阶段的过渡,因为临摹毕竟是“站住前人的肩膀上成长”,起点高,眼光跟着高,自然就可以帮助学生少走甚至不走弯路!所以教师应为学生挑选一些适合其能力的、色彩丰富、色调明确、用笔肯定、塑造形体方中见圆的优秀范画。在学生动笔临摹之前,教师还应先向学生讲解优秀范画的成功之处和可取之处。例如,其构图的特点、用色的原理、用笔的技巧、画面艺术处理的方法等等,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为下一步的实物写生打好基础。教师可先安排以下三种练习。

  练习1:暖色调优秀范画临摹练习。学习目的:感受色调,体会暖色调的心理感受,分析其构图,研究其用色的原理和用笔的技巧。学习要求:构图美观,调色准确,色调和谐统一,画面效果与范画一般无二。

  练习2:冷色调优秀范画练习。学习目的:感受色调,体会冷色调的心理感受,分析其构图,研究其用色的原理和技巧。学习要求:构图美观,调色准确,色调和谐统一,画面效果与范画一般无二。

  练习3:灰色调优秀范画练习。学习目的:感受色调,体会灰色调的心理感受,分析其构图,练习各种丰富灰色(指复色灰)的调配,提高学生对灰色的感觉和调色能力。学习要求:构图美观,调色准确,色调和谐统一,画面效果与范画一般无二。灰色调优秀范画临摹练习建议可多安排几张,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避免用色上的生、燥和火气的毛病,使学生调配的色彩变得丰富、漂亮和沉着起来。

  第三阶段:水粉静物小色稿写生阶段

  在学生临摹完以上三种色调的水粉优秀范画,且具有了一定的画面效果后,辅导教师就可以先摆放以下几种色调的静物,交叉让学生用16开的水粉纸做小色稿写生练习,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之内。这里要强调的是:为什么要学生用16开这么小的纸去写生呢?一来因为总会有一些学生在用8开纸构图和抓形阶段嫌纸太小、会把一部分物体冲出画面,故此偏偏用再小一倍的纸让其在上面构图作画,并且不得有任何物体冲出画面,使其明白画画构图不在于纸的大小而在于构图时各物体之间的正确比例,只要比例正确,哪怕一张邮票大小的纸上也可以画上一座高山和一条河流及艘艘渔船,这样就可以在训练学生色彩感觉的同时,继续锻炼和巩固学生的构图能力;二来因为学生刚接触写生时用小开纸画小色稿,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写生过程中钻入局部出不来,而更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大的色彩感觉和组织画面的能力,以及对整体色调的把握和塑造物体用笔上的概括能力。而事实上因为画面太小,学生就是想钻局部也会因为画面物体太小难以下笔而不得不概括用笔地去处理色彩和体积,从而培养学生的色彩大感觉和用笔的高度概括能力。

  第一种色调练习:暖色调静物小色稿写生练习。写生目的:感受色调,体会暖色调造成的心理感受,训练构图能力,培养对色调敏锐的大感觉能力,锻炼用色的准确性和用笔的概括性以及对整体色调的把握和营造能力。作业要求:构图合理美观,物体色相对比明确且用色丰富协调,塑造形体用笔方中见圆、概括有力,画面色调和谐统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种色调练习:冷色调静物小色稿写生练习。写生目的:感受色调,体会冷色调造成的心理感受,训练构图能力,培养对色调敏锐的大感觉能力,锻炼用色的准确性和用笔的概括性。作业要求:构图合理美观,物体色相对比明确且用色丰富,色调和谐统一,塑造形体用笔概括、方中见圆,画面效果响亮,既有对比又能调和且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第三种色调练习:灰色调静物小色稿写生练习。写生目的:感受色调,体会灰色调造成的心理感受,训练构图能力,培养对不同色相灰色敏锐的感觉能力和调配能力,锻炼用色的准确性和用笔的概括性。作业要求:构图合理美观,色相对比明确,用色丰富协调;塑造形体用笔概括、方中见圆,画面色调和谐统一,既有对比又能调和并具有一定个性的艺术处理。

  第四阶段:常规色彩训练阶段

  我国各类高等美术院校的学生色彩绘画练习,大多用4开、2开或全开的纸,我认为应先安排学生用8开和4开规格的纸做一段时间的色彩静物写生练习较好,使学生不管画何种类型的静物,都能用这种规格的纸熟练而美观地构出图形。特别是学生已经过小色稿写生练习阶段后,再用8开或4开的纸来构图,再复杂的静物都能合理而美观地画出来。在这个练习阶段,还应以训练学生大的色彩感觉为主,主张学生用大笔铺大的色彩关系,用笔干脆肯定,塑造形体用大笔方中见圆地概括性地去塑造;色彩上以把握物体色相对比、冷暖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和补色对比为主。要求画面色调明确,色彩丰富协调,色彩关系准确生动,用笔轻松自如,画面应具有一定个性的艺术处理。

  第五阶段:造型复杂、具有表现静物写生训练阶段

  在教师无论摆设何种色调的静物,学生都可以准确生动地表现出一定的画面效果时(即已达到了第四阶段的学习水平),教师就可以安排一组造型较为复杂、质感和色相对比丰富且具有一定表现性的静物,让学生用2开或全开的纸做长期作业写生练习。要求构图合理美观,物体造型和透视准确无误,画面色调明确,色彩丰富协调,色彩关系准确生动,用笔轻松自如,对不同物体的质感表现得准确生动而细腻,画面色彩感觉好,空间感强,且具有一定的写实效果和艺术性。

  第六阶段:默写训练

  此阶段教师可以用默写(画)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色彩感觉和对水粉静物写生掌握的程度。默写(画)内容可以用命名不同色调的静物穿插进行。可以默写(画)整组静物,也可以摆上一两块衬布然后要求默写(画)主体物和水果;亦可摆上主体物和水果要求默写(画)一两块衬布,或者摆上一两块衬布和水果要求默写(画)主体物等等。形式不一一逐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辅导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默写(画)的题目。

  最后一个阶段:主题性绘画练习

  教师在完成了以上六个阶段的教学并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后,就可以经常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创作意味的主题性绘画练习。这个阶段的目的是稳定和提高学生的色彩感觉和色彩艺术的处理和表现能力,最终为学生今后更深层次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色彩功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2320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9
下一篇2023-11-19

随机推荐

  • 美颜玉妆护肤品怎么样

    美颜玉妆护肤品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显示,它们拥有优质的配方,有效滋养肌肤,提升肌肤的弹性和光泽,有助于改善肌肤的状态,使肌肤更加紧致,使肌肤更加水润。此外,它们还能有效抗衰老,抗氧化,修复受损肌肤,延缓肌肤衰老。玉姿颜七件套的顺序是洗面

    2024-04-15
    1057500
  • 超补水保湿的护肤品

    超补水保湿的护肤品  超补水保湿的护肤品,想拥有好的肤色,好的皮肤,找到一款好用的适合自己的护肤品是至关重要的,有些护肤品如果不适合自己可能会导致过敏,所以在选择的时候我们要很慎重,下面会大家推荐超补水

    2024-04-15
    54900
  • 妮维雅中性、混合型的洗面奶为什么洗了之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啊?

    任何一种护肤品都不能100%保证适用于每一个人的过敏有可能是最近气候的问题或者你的抵抗力下降机体就会发生反应的也有可能是皮肤压根不能用这种产品,如果总是过敏最好能去医院做下过敏源的测试,以后就清楚含什么成分的东西不能碰了所以呢,如果不舒服建

    2024-04-15
    54800
  • 美容店一个套盒的利润

    美容店一个套盒的利润大约在70%左右,这是根据相关专业人士透露得出的结论。当然,具体利润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套盒的成本、销售价格、市场需求等等。一般来说,美容店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定位,选择合适的套盒产品,并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在销

    2024-04-15
    43000
  • 十大平民防晒霜?

    今天我们就直奔主题说说我用过,觉得效果不错但是价格有比较平民的几款防晒霜。1、百雀羚水嫩精纯防晒百雀羚这款防晒含有多种珍贵草本精粹,它将红景天、积雪草、亚单身等融合,可以在抵御紫外线和光老化问题的同时去修复肌肤的暗沉感,让晒斑和晒伤彻底拜拜

    2024-04-15
    44000
  • 请问一下护肤品的使用顺序,我有洁面乳,爽肤水,益纳其尔的芦荟胶膏,黄瓜精华,SK-ii的洁面乳

    护肤品的使用顺序如下:1 洁面:这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使用适合自己肤质的洁面产品,彻底清洁面部。2 爽肤水:使用爽肤水可以起到二次清洁和收缩毛孔的作用。将爽肤水倒在化妆棉上,轻轻擦拭肌肤。3 芦荟胶:芦荟胶可以放在晚上使用,能够深

    2024-04-15
    37200
  • 佰草集的护肤品怎么样?

    佰草集适合什么年龄佰草集护肤品适合18-35岁年龄使用,它有新七白、御五行、新玉润、水凝悦泽、肌本清源、平衡、悦溢彩、太极、新恒美、润泽兰蕴美这些系列,每个系列适合的年龄段是不同的。如果有抗氧化抗皱和抗衰老功效的适合25岁以后用,美白和保湿

    2024-04-15
    425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