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罐前注意事项 + 魏 ◆◆赫娜朵联 创 w Ζ у Ο Ο ① ① Ο ( 后 5 位 是 数 字 )
1.拔罐治疗室应宽敞明亮,空气 流通、室温适宜,要注意患者保暖,并防止晕罐。
2.根据病情与施术要求,选择适当体位与罐的规格,充分暴露应拔部位,有毛发者应剃去,拔针罐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选好体位,嘱患者体位应舒适,勿移动体位,以防罐具脱落。
4.老年、儿童与体质虚弱的患者施罐数量宜少,留罐时间宜短,否则难以承受。初次接受拔罐者,除应消除其畏惧心理外,拔罐数量与时间也宜少宜短,待适应后复诊时再酌增。
(二)施罐中注意事项
1.施罐手法要纯熟,动作要轻、快、稳、准。拔多罐数量宜少,罐间距离应适中,过远影响疗效,过近易痛易落。
2.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观察其局部和全身反应。拔罐后一般有下述三种反应:
(1)患者感觉拔罐部位紧束、酸胀、温暖舒适或有凉气外出,罐内肌肤突起,呈红疹或紫斑样变,为正常反应。
(2)患者感觉吸拔部明显疼痛或烧灼、麻木,多为吸拔力过大;若患者毫无感觉,多为吸拔力不足。均应启罐(取下)重拔。若重拔后,上述情况依旧,则应考虑罐具规格、吸拔部位、施罐方法、负压大小,以及疾病性质、患者体质等因素的影响。
(3)拔罐期间,如患者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胸闷心慌,甚至晕厥、脉细弱等晕罐征象,应及时启罐,并参照晕针处理。
(三)启罐方法
启罐亦名起罐,即将吸拔牢稳的留置罐取下的方法。
1.一般罐的启法 一手握住罐体腰底部稍倾斜,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按住罐口边缘的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空隙,空气进入罐内,则罐自落。切不可硬拉或旋转罐具,否则会引起疼痛,甚至损伤皮肤。
2.抽气罐的启法 注射器抽气罐、空气唧筒抽气罐,向罐内注入空气,罐具即脱。
3.水(药)罐的启法 应防止水(药)液漏出,若吸拔部位呈水平面,应先将拔罐部位调整为侧面后再启罐。
(四)效应观察
1.治疗效应 启罐后吸拔部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瘀块,或兼微热痛感;通称罐斑或罐印,是属正常反应,1~2日即自行消失。
2.病理反应 罐斑如显水泡、水肿与水气状,提示湿盛或寒湿。若水气色黄为湿热;水泡呈红色或黑色,示久病湿盛血瘀。罐斑色深紫,示瘀血为患。罐斑色深紫黑触之即痛、伴身热,系热毒瘀结。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为虚寒证。罐斑微痒或出现皮纹,多系风邪为患。罐斑或血泡色淡,多属虚证。拔针罐后,血色深红为热,青色为寒凝血瘀。以上反应应结合临床而综合分析。
(五)善后处理
启罐后,应用消毒棉球轻轻拭去拔罐部位紫红色罐斑上的小水珠,若罐斑微觉痛痒,不可搔抓,数日内自可消退。如出现小水泡可任其自行吸收,不需处理;水泡较大,应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涂上龙胆紫。若出血应用棉球拭净。若皮肤破损,应常规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其上。若系拔罐治疗疮痈,启罐后应拭净脓血,并常规处理疮口。
处置停妥后,嘱患者休息片刻才离开治疗室,并嘱次日或2、3日再作治疗,视病情与反应而定。
种草莓的意思就是把吻痕留在某人身上的意思。
吻痕,因为颜色发红,形如草莓,所以被称为草莓印。专业的名称叫“机械性紫斑”。
情侣或夫妻的身上可以见到(较多流行于八零以后的年轻情侣、夫妻之间)。例如在颈根部,因用力过猛而留下吻痕。因为看起来跟草莓形状有点像,颜色也像,因此被叫做种草莓。
扩展资料
草莓印消除
用手按摩,草莓印其实是因为亲吻的时候,吸的太用力了,局部出现淤血所致。既然是淤血,那么按摩就可以缓解症状。不妨用手按着草莓印的地方,慢慢揉,注意只揉几下是不会消失的,要连续做一段时间才有效果。
用热水敷,首先可以取干净的热毛巾,泡在热水里一会,然后按住草莓印的地方进行热敷,因为热水可以刺激血管舒张,达到让血流通畅的目的。
用粉底盖掉,如果上面两个方法都不可以快速消除草莓印,那么说明草莓印已经很深了。那么有个办法就是在化妆上想办法,用液体粉底涂抹草莓印,然后擦上和肤色相同的粉底。
怎么刮痧拔罐
怎么刮痧拔罐,在现实生活中,拔罐是从中国很久以前的古代传下来的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而刮痧也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民间常用治病方法,下面一起来看看怎么刮痧拔罐。
怎么刮痧拔罐1刮痧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民间常用治病方法。它适用于中暑、感冒头痛,关节酸痛、消化不良或寒气腹痛等病人。
刮痧的操作比较简易,用镍币、铜钱蘸烧酒,油或水在病人体表的一定部位轻刮即可,民间常用中指、食指夹捏或扯提病人的皮肤,故又称为扯痧、提痧、捏痧或扭痧。
刮痧所取的部位,通常是眉间(眉心),太阳穴、鼻梁,颈后陷窝处,、喉头两侧、背部胸椎两侧、前胸、臂弯或腿弯等处,刮时一般由上而下,直至局部皮肤出现条状红斑即可。
刮痧时,应注意观察病人表情,捏扯不宜用力过重,以免损伤皮肤;如发现病人有不良反应,宜即停止刮痧,并适当处理。
拔火罐
拔火罐也是中医和民间常用的治病方法。它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胃痛、腹痛、风寒感冒、跌仆伤筋、血瘀气滞等病人,但对消瘦、抽搐的病人,或患有皮肤病、血管浅表,毛发从生之处,和孕妇的腹、胸、乳部,以及病人心前区,肿瘤及淋巴结核等部位均不宜使用。
拔火罐的操作,通常是用镊子夹住烧着的酒精棉球在罐内很快地烧一下,即取出。此时罐内气体已稀薄,可立即将罐罩在应拔的部位。因罐内压力已减小,受外界大气压的作用,火罐常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此法虽较安全,但要注息下面一些事项。
第一,选择火罐时,一般对体质强壮的青壮年或体质尚好的新得病者可选用大火罐;对体质不良的老弱妇幼或久病患者,宜用小火罐。肌肉丰满处用大罐,肌肉浅薄处用小火罐。
第二,拔罐的部位,应选择在病痛处。
第三,治疗中,病入最好取卧位,以防晕倒。
第四,治疗持续时间,一殷以10~15分钟为宜,但必须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才拔罐。
第五,拔罐时,不要强行用力,以免损伤皮肤,而须先按压一下罐口边缘的皮肤,待空气进入罐内后,火罐即自行松脱。
怎么刮痧拔罐2刮痧拔罐原理
刮痧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来指导,通过刮痧器具和相应是手法并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反复刮动,使皮肤出痧从而达到其活血化瘀,排毒祛湿。拔罐则是通过产生真空,打开身体的毛孔,将身体里面的“垃圾”吸附出来,减少体内的湿气和寒气,使人血气畅通,身体强壮。
刮痧拔罐后背部颜色怎么判断
1、刮痧背部颜色判断:鲜红色的痧代表体内虚火旺,青色的痧代表代表身体气虚,紫色的痧代表体内有寒气和湿气,而黑色的痧代表的是体内有寒症。
2、拔罐背部颜色判断: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而罐印灰白,多为虚寒或湿邪。
刮痧拔罐要注意的问题
1、拔罐一般一次不超过一个小时,一个月之内不超过三次。
2、体内有炎症及出血性疾病者不适宜拔罐
3、拔罐后最好24小时后再洗澡,刮痧最好是3小时后洗澡。
4、刮痧后喝一杯热水,注意防寒保暖。
刮痧和拔罐是中医常用的疗法,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也不是包治百病,所以不能盲目的去刮痧拔罐。而且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去治疗,不能随便去一些无证诊所,无证医师那拔罐刮痧,不然可能会加重病情。
怎么刮痧拔罐3背部刮痧和拔罐哪个好
刮痧和拔罐都是中医治病保健的特色方法,对于这两种方法很多人都认为它们的功效是一样的,其实二者虽然看起来功效一样但还是有区别的。这两个传统方法各有适用范围。简单来说:病邪在表,刮痧好;病邪在里,拔罐好。如果不好判断表里,可以先刮痧,再拔罐。排毒应该是刮痧较好些,也可以配合中医辨证用中药进行治疗。
拔罐要注意什么
1、罐拔完了以后,在背部来回多揉搓几下,使淤血的地方肌肉得到放松,直到皮肤发热。然后在背上盖一块毯子,不要着凉了。家里有条件的话,可以买那种里面夹了红豆的毯子,用微波炉加热了盖在背上,效果非常好。
2、拔罐以后八小时之内千万不要洗澡,因为拔过之后的皮肤细胞处于张开状态,洗澡势必会把大量的湿气带入体内,适得其反。当天最好不要吹风、吹空调,跟洗澡的原理是一样的。
3、拔罐以后尤其要注意睡觉时床单的卫生及干湿状况。因为此时皮肤处于很脆弱的状态,要是床单不够卫生和干燥,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背部刮痧要注意什么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刮痧时,应避免风直吹刮拭部位。
2、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3、刮痧后尽量不要喝酒或吃辛辣食物,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腻食品。
怎么刮痧拔罐4拔罐和刮痧可以同时进行吗
拔罐和刮痧几乎都是放在一起的,但却是两个独立的方法~既然都是拔罐刮痧,大家都知道的是,刮痧和拔罐的效用是差不多的,都有去掉自己体内的寒气,解除自己的疲劳效用,但是拔罐和刮痧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拔罐是将一个容器里面的空气烧完,然后将不透气的容器扣在皮肤上,将体内多余的湿气和水分从毛孔中硬生生的扯出来,是一种物理学的作用。
而刮痧则是将精油刮进体内,起到一个滋养经脉,活血化瘀等功效,而刮痧和拔罐差不多都是同时进行的,不仅可以一起做,而且拔罐和刮痧因为方法的不一样,所以总是会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而拔罐和刮痧同时的进行还能起到一点的互补作用,是非常好的,所以,大家拔罐和刮痧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虽然现在的拔罐非常的受人追捧,好处也非常的多,但是也不能避免的有些坏处。
拔罐的好处
1、通过拔火罐,可以将身体里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排除邪气,让人精神百倍。
2、因为身体的经络、穴位和五脏六腑都是相连相通,所以通过外接的吸力,会刺激身体表面的穴位,进而通过筋骨经络,使得人体内部器官得到相应的调理,让人气血畅通,强身健体。
3、对于人体局部的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等症状,拔火罐也有一定的功效,长期定期进行拔火罐,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
4、现在,很多美容、瘦身的店铺,也开始研究和推出,通过拔火罐减肥的方法。
拔罐的坏处
1、拔火罐的时间和间隔,一点要好好把握,有的人因为享受这个过程,就经常拔火罐,结果把自己的皮肤搞的很糟糕,引起感染,而且造成皮肤重度瘀青。
2、对于某些带有炎症或者本身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来说,拔火罐不但无助,甚至会造成更强的破坏性后果。
3、拔火罐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切忌不要洗澡,不要着凉,否则无病也会引起疾病,更有甚者加重病情。
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就是拔火罐,很多人身体出现疾病都选择拨火罐进行治疗,当然也有些选择拔火罐养生,那么拨火罐都有什么好处呢?有什么坏处呢?拨火罐可以减肥吗?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拔火罐的一些好处和坏处。
好处:
一、治疗疾病和养生的原理
1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另外,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
3帮助体内废弃物的排出
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加速排出。
二、可疗疾病
[呼吸系统适应症]
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水肿、肺炎、胸膜炎。主穴:大杼、风门、肺俞、膺窗。
[消化系统适应症]
急性及慢性胃炎、胃神经痛、消化不良症、胃酸过多症。主穴:肝俞、脾俞、胃俞、隔俞、章门。
急性及慢性肠炎。主穴: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
[循环系统适应症]
高血压。主穴:肝俞、胆俞、脾俞、肾俞、委中、承山、足三里。重点多取背部及下肢部
心脏供血不足。主穴:心俞、膈俞、膏肓俞、章门。
[运动系统适应症]
颈椎关节痛'肩关节及肩胛痛、肘关节痛。主穴:压痛点及其关节周围拔罐。
背痛、腰椎痛、骶椎痛,髋痛。主穴:根据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拔罐。
膝痛、裸部痛、足跟痛。主穴:在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用小型玻璃火罐,进行拔罐。
[神经系统适应症]
神经性头痛、枕神经痛。主穴:大椎、大杼、天柱(加面垫)、至阳。
肋间神经痛。主穴:章门、期门、及肋间痛区拔罐。
坐骨神经痛。主穴:秩边、环跳、委中。
因风湿劳损引起的四肢神经麻痹症。主穴;大椎、膏肓俞、肾俞、风市,及其麻痹部位。
颈肌痉挛。主穴:肩井、大椎、肩中俞、身柱。
腓肠肌痉挛。主穴:委中、承山及患侧腓肠肌部位。
面神经痉挛。主穴:下关、印堂、颊车,用小型罐,只能留罐6秒钟,起罐,再连续拔10次到20次。
隔肌痉挛。主穴:隔俞、京门。
[妇科方面的适应症]
痛经。主穴:关元、血海、阿是穴。
闭经。主穴:关元、肾俞。月经过多。主穴:关元、子宫。白带。主穴:关元、子宫、三阴交。盆腔炎。主穴:秩边、腰俞、关元俞。[外科疮疡方面的适应症]疖肿。主穴:身柱、及疖肿部位,小型罐面垫拔。多发性毛囊炎。主穴:至阳、局部小型罐加面垫拔。下肢溃疡。主穴:局部小型罐加面垫拔。急性乳腺炎。主穴;局部温开水新毛巾热敷后,用中型或大型火罐拔,可连续拨5~6次。
拔火罐的坏处
虽然人们都说中医保健方法副作用小,但是仍然不可避免有副作用存在,拔火罐也是如此,拔火罐的坏处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容易给皮肤造成伤害,传统拔罐是要用火的,容易烧伤皮肤,虽然现在有的拔罐方法已经避免皮肤直接与明火接触,但是仍然对皮肤有一定伤害;二是拔罐之后皮肤毛孔舒张,如果不注意防风防寒,容易造成风寒入侵人体,引起感冒等疾病。
如何避免
临床实践告诉我们;造成火罐烫伤的主要原因是酒精用的过多,滴在罐内皮肤,烫起一片血泡;火焰烧热罐口,容易叫罐口烙伤圆圈。留罐时间过长,容易拔起白水泡。前二种是真正烫伤,后一种不是烫伤。那么能不能避免火罐烫伤呢能,完全能够,但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1)涂水:在拔罐地方,事前先涂些水(冬季涂温水)。涂水可使局部降温,保护皮肤,不致烫伤
(2)火焰朝罐底:酒精棉球火焰,一定要朝向罐底,万不可烧着罐口,罐口也不要沾上酒精
(3)留罐时间短:缩短留罐时间,不要过长,过长容易吸起水泡,一般3~5分钟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0分钟。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确定拔罐者的体质。如体质过于虚弱者就不宜拔罐,因为拔罐中有泻法,反而使虚者更虚,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2孕妇及年纪大且患有心脏病者拔罐应慎重。因孕妇的腰骶部及腹部是禁止拔罐部位,极易造成流产。在拔罐时,皮肤在负压下收紧,对全身是一种疼痛的刺激,一般人完全可以承受,但年老且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这种刺激下可能会使心脏疾病发作。所以此类人群在拔罐时也要慎重。
3局部有皮肤破溃或有皮肤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4拔罐时不易留罐时间过长(一般拔罐时间应掌握在8分钟以内),以免造成起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应尽量避免起泡所带来的感染几率)。
5若在拔罐后不慎起泡,一般直径在1毫米内散发的(每个罐内少于3个),可不用处理,自行吸收。但直径超过1毫米,每个罐内多于3个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6注意罐子的清洁。如1人应专用1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次后应对罐具进行1次清洗。以防止感染。
7 儿童是否适用于拔罐,目前没有系统性研究,因儿童皮肤娇嫩,且发育未完全,拔罐前需要咨询临床中医师,确保安全。
8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9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止燃着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罩要准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病人的皮肤。
10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造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11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
12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13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14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15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的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对于拨火罐我们需要简单的进行了解,其实拨火罐是有很多好处的,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养生,当然拨火罐的坏处也是有一些的,可能对皮肤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可能造成身体着凉发生感冒,因此大家要注意。
对于拔火罐这样的作用机制研究,还有很多科学问题尚无法解答,但在针对某些症状,拔火罐确实是有效的。传统上把拔火罐定义为一种充血或郁血疗法,说它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认为这种治病方法可以“逐寒祛湿、拔毒泻热、行气活血”,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例如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拔火罐治疗的科学内涵,目前有几种推测:(1) 机械刺激作用,拔罐的负压作用于皮肤,刺激皮下的神经、肌肉、血管,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起到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的作用,从而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2) 负压效应,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局部溶血现象,这对机体局部的免疫细胞是一种良性刺激;(3) 温热作用,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增加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造成了局部轻微的炎症反应,以应对外界的不良刺激。(4)帮助解除或减缓肌肉损伤后已经形成的肌筋膜粘连,从而有效地改善血管循环,改善肌肉组织内物质代谢和代谢产物的输送,并可能影响到所关联的神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以及器官(如胃肠)的功能。
- 拔罐法 -
概述
拔罐法是借助热力或其他方法,排除罐中的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具吸着在皮肤上,引起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罐法又叫吸筒法,古代称为角法,在我国晋代已开始应用。拔罐要用罐具,罐具的种类很多,如竹罐、陶瓷罐、金属罐(铜罐、铁罐)、玻璃罐、抽吸罐等。现代,以玻璃罐和抽吸罐使用最广。
器具药物
这里仅介绍临床上常用的火罐法和抽气罐法。
(1)火罐法:属于传统方法,它利用燃烧时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具吸着于皮肤上。分为投火法、闪火法、贴棉法及架火法四种。
投火法:用蘸有95%浓度乙醇的棉球(注意,不可蘸得太多,以避兔火随乙醇滴燃,烧伤皮肤)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扣在所选的区域。扣时要侧面横扣,否则易造成燃烧的棉球或纸片烧伤皮肤。
闪火法: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统一圈,立即抽出,将罐扣在施术部位上。
贴棉法:将二厘米见方的乙醇棉片贴敷于火罐内壁底部,点燃后迅速扣于穴区。
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如青霉素瓶盖),上置一乙醇棉球,放在穴区,点燃后,扣以火罐。
上述各法中,以闪火法和架火法最为安全,用得较多。但闪火法要求动作熟练,否则火罐往往不易拔紧;在闪烧时不可烧燎罐口,以免烫伤皮肤。架火法吸力虽大,然而操作较为繁琐。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熟悉的方法运用。
(2)抽气罐法:这是现代发展起来的方法。它由两部分组成。一为抽吸器,一为不同型号的带有活塞的塑料罐具。操作方法为:先将罐具放在所拔穴区,抽吸器插入罐顶部的调节活塞,以手指反复拉动的方式,将罐内气体排出,至所需的负压后,取下抽吸器。取罐时,只要将罐顶的塑料芯向上一拔即可。抽气罐法不用火力而用机械力,不仅不会造成烫伤等意外事故,而且还可根据病人体质、病情及部位调节吸拔的程度。很有推广价值。
操作方法
大约有以下几种。
(1)留罐法:为最常见的吸拔形式。是指罐具吸着之后,停留5~20分钟再取掉。面部及皮肤比较娇嫩的部位,留罐时间宜短,肌肉丰厚的部位可长一些。一般以局部显现红润或瘀斑为宜。注意,留罐时间太长施术部位会出现水泡,可涂以龙胆紫药水,必要时加以包扎,多在数日内吸收结痴,不留瘢痕。留罐法适于火罐治疗的各种病症。
(2)闪罐法:是指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局部潮红或出现瘀斑为止。多用于局部麻木和生理功能减退的病症。
(3)走罐法:又称为推罐法。多用于病灶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先在该部位擦上一层凡士林或植物油脂,选择罐口光滑的玻璃罐(多选中等型号),将罐吸上后,左手紧接扣罐部位上端的皮肤,使之绷紧,右手拉罐向下滑移,达到一定距离后,再将左手按紧下端皮肤,右手拉罐向上滑移。如此进行上下或左右反复推拉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本法常用于腰背部肌肉劳损等病症。
(4)刺络拔罐法:也有称絮刺法。拔罐前,先在穴区用消毒三校针或皮肤针点刺或叩刺,然后拨罐留罐10~15分钟。去罐后,拭去血迹。本法适用于各种扭挫伤及疼痛固定的肌肉疾病。
适应病症
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痛、扭挫伤、感冒、胃痛、腹痛、头痛及疮痈初起等。
注意事项
高热、抽搐、痉挛等病症,以及肌肉瘦削、有毛发及骨骼凹突不平的部位,都不宜拔罐。
拔罐是我国流传了多年的调养身体的方法,有不少的人感觉自己身体内湿气重了,就会去拔罐。感觉拔完会轻松许多。虽然不少人会去拔罐,但是拔罐后,罐印颜色是代表了什么呢?
我们知道,有些人在拔罐的时候,皮肤上的颜色会特别的深,颜色特别的紫。而有的人拔罐后,皮肤上的颜色就非常的浅。有的人认为是和体质,以及身体状况有关,有些人认为颜色深和体内的毒素多和湿气重有关,其实并不是这样。
我们要知道,拔罐是通过加热罐子内的温度,从而在罐子内形成负压,使得罐子能够紧贴在皮肤上。而皮肤受到压力和高温的影响,皮肤表层的毛细血管就会出现破裂,而渗出血丝,从而才有红色印记的形成。所以拔罐拔出的红色印记就是毛细血管破裂后的渗出的血丝。
不同的人拔出的红色印记深浅不同,其实和体质没有多大的关系,更多的和拔罐师傅的手艺有关。有的拔罐师傅手比较轻,拔罐的时候不会把罐内的空气释放的太多,皮肤受到的压力稍微小,一般毛细血管破裂的也就少,颜色也就轻。有的师傅手比较重,拔罐的时候会把罐内的空气释放的差不多,罐内的压力大,淤血会多,颜色也就会越深。有时候拔罐的时间长了,皮肤受到的压力大了,拔出的颜色也就越深。
并且不同的人,血液的颜色有稍微的不同,有的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稍微高一点,血液的颜色也会稍微暗一点,拔罐的颜色也就重一点。但无论拔罐的颜色深还是浅,只要拔出了水泡就要注意,说明罐内的温度没控制好,温度太高,皮肤被烫伤了,被烫出了水泡。
所以拔罐的颜色,并不能代表什么,并不说明体质不好,或是身体不好。偶尔拔拔罐也就是缓解下身体的不适,减轻些体内的湿气,并不能够改善体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