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红,俗称洋红,是一种陶瓷粉彩用颜料。
胭脂红:
陶瓷粉彩用颜料。俗称洋红。呈淡玫瑰色,光亮透明,主要用于花头或人物服装的洗染,彩烧温度范围很窄,对彩烧温度的要求,基本以它为标准。
胭脂红釉创烧于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庆、光绪等朝均有烧造,其中以雍正朝产量最大,质量最精。它是一种以微量金(Au)作著色剂、在炉内经800℃左右焙烧而成的低温红釉。
由于这种红料是从欧洲转入,故被称为「洋金红」或「西洋红」,而西方多称之为「蔷薇红」、「玫瑰红」。又由于这种红釉颇如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之色,故又名「胭脂红」。
胭脂红釉的呈色有深、浅之分,深者称「胭脂紫」,浅者称「胭脂水」,比胭脂水更浅淡者称「淡粉红」。
胭脂红不同于以往御厂制瓷时所用的铜红和矾红,它是一种以金着色、带有紫色调的粉红色,由于釉中含金,因此也常被人称为“金红”。
这种将金熔入釉内来着色的方法并不是景德镇瓷工发明的,而是1650年荷兰人卡西亚(Cassias)发明。
1680年开始应用于瓷器绘画,直到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才开始在景德镇使用,当时称其为“洋彩”,胭脂红则被称为“洋红”。
官窑中“胭脂红”一词只是人们对上述带有紫色调金红釉的统称,由于配方、配料比例以及施釉方法、烧制情况等不同因素,“胭脂红”可呈现多种不同发色状态。
例如,除局部绘画渲染装饰的胭脂红外,仅其色地釉就可以大致划分为“粉红”、“胭脂红”、“胭脂水”、“胭脂紫”等。
国画里的胭脂用红蓝花、茵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属于水色,也叫透明色。用植物制作而成,所以含有植物的特性,稀释之后呈现透明的娇艳,渲染多遍都不会厚重凝滞。胭脂的美,美在典雅平和,淡淡渲染,便如淡妆的美人,风致嫣然。染上十遍,就添了些故事,那种颜色,是可以一直吸引眼睛看下去的。胭脂和朱膘色加少许墨是柔和的绛红色,胭脂加少许墨调出用来渲染牡丹花瓣的根部,有一个极美的名字叫做胭脂墨,聊斋中《江城》一篇亦以胭脂虎形容善妒凶悍的美妇人。
胭脂红是天然使用色素,最早的胭脂红染料来源于一种仙人掌上长的胭脂虫,从好几万只这种小昆虫里才得到一两胭脂红染料。现在食品中用的一般是1-氨基萘-4-磺酸经重氮化后与2-萘酚-6,8-二磺酸钠偶合而成的,分子式C20H11N2Na3O10S3
酸性苋菜红是食用色素红色2号,分子式 C20H11N2Na23O10S3 ,紫红色粉末,可溶于甘油及丙二醇,不溶于油脂。001%水溶液呈玫瑰红色,遇硫酸呈紫色,稀释后呈桃红色;遇浓硝酸呈亮红色,遇浓盐酸呈棕色,有黑色沉淀。水溶液遇浓盐酸呈品红色,遇氢氧化钠溶液呈红棕色。属偶氮型酸性染料,耐细菌性差,有耐光性,耐热性,耐盐性,耐酸性良好,对柠檬酸,酒石酸等稳定,对氧化,还原作用敏感。由1-萘胺-4-磺酸重氮化后,在碱性条件下与2-萘酚-3,6-二磺酸钠(R盐)偶合,经食盐盐析,精制而得。
^-^胭脂红(英文名:PONCEAU 4R)——食用色素。胭脂红又名酸性大红3R,水溶性合成色素,鲜艳的黄光红色,单色品种。可安全地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饲料、烟草、玩具、食品包装材料等的着色。溶于水、甘油,难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动物试验无中毒现象。但是,超标食用将损害人体肝脏。
意思 像胭脂的红色:~的野百合|~的朝霞。
基本字义〔胭脂〕一种红色颜料,可作化妆用品,亦是国画色。简称“胭”,如“胭粉”、“胭红”(“脂”读轻声)。
详细字义〈名〉形声从肉,因声双音词“胭脂”:红色颜料。妇女用于涂脸颊或嘴唇。
常用词组胭粉、胭红、胭脂。
《广韵》乌前切《集韵》因莲切《正韵》因肩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