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点为母玄凤的耻骨距离,大概能放下一粒花生米的宽度。
绿色为公玄凤的耻骨距离,大概能放下一粒米的宽度。
2
这种方法摸玄凤幼鸟不一定准确,通常在玄凤鹦鹉6个月以后摸比较准确。
看翅膀下面,公玄没有斑点,母玄有**斑点,准确率高,尤其换过羽的玄凤更加容易分辨,具体请看配图。
3
外表行为分辨:头部全黄,腮红较深,尾羽无黄斑为公鸟。头上淡黄,腮红较浅,鸟尾部有**横斑为母鸟。公鸟会花叫,母鸟只会单音叫。公鸟站姿昂头挺胸,母鸟则趴着。公鸟喜欢照镜子,母鸟则不大喜欢。通过镜子很容易判断公母。
4
公鸟在快换羽的时候,腮红就会变淡。所以不能完全相信腮红,还要通过其他方法综合确定性别。
5
最准确还是验卡,鹦鹉玄凤幼鸟很羽毛行为都还没有形成,所以不好判断。或者拿一只产过蛋的母玄放进笼子观察两只玄凤鹦鹉,互相亲昵则能分辨另外一只。这种方法也适合大型鹦鹉公母的鉴别。
黑色鸡尾鹦鹉 (成鸟) :
成熟公鸟飞羽内侧皆为黑色,没有任何的斑点!
成熟母鸟飞羽内侧会有浅**的斑点分布!
2黑色鸡尾鹦鹉 (中鸟) :
未成熟公鸟靠外端飞羽之内侧也仍然存在**的斑点,在这些外侧飞羽中已经有几跟换过毛的,而那些换过毛的飞羽不带**斑点,此时这一只鸟我们可以很肯定的说他是一只公的中鸟!
也叫鸡尾鹦鹉(学名:Nymphicus hollandicus)在香港和台湾多称玄凤鹦鹉,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中型鹦鹉之一。野生种群产自澳洲,繁殖数量多使得它们相当的普遍,手养幼鸟十分活泼,喜爱亲近主人;鸡尾鹦鹉有许多的变种,较常见的是灰色、白色、珍珠等品种;据说鸡尾鹦鹉Cockatiel名称的由来是荷兰船员在澳洲发现它们时,以葡萄牙语称它们“cacatitho”,意思是“小型的巴丹”,因而得名,它们在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1百万只,而且数量仍继续地成长中,其族群十分稳定且安全。
玄凤鹦鹉之所以会有腮红,是因为这种鸟类的脸颊部位长有一些特殊的羽毛,这些羽毛生长在脸颊的皮肤表层下面,覆盖着鹦鹉的耳朵和眼睛周围,呈现出红色或橙色的颜色。
这种腮红的存在,可能有多种原因。一种可能是,这种颜色反映出了玄凤鹦鹉健康的状况。类似于人类的脸红,当人体充满血液,面部会呈现出红润的色彩,这是健康的标志。同样,玄凤鹦鹉的腮红颜色明亮,可能也反映出它们身体健康的状态。此外,这种鸟类在繁殖季节时,其腮红的颜色会更加鲜艳,这也是显示其繁殖能力和吸引异性的特征之一。
另外,腮红也可以作为玄凤鹦鹉的社交信号发挥作用。这种鸟类是群居动物,它们之间通过各种行为和声音进行交流,以维持群体内的秩序和协调。在这个过程中,腮红也被认为是一种交流手段。它可能被用来警告其他鸟类,表达地盘和食物的所有权,或者表示良好的社交意愿。
总之,虽然玄凤鹦鹉的腮红看起来有些神秘,但它确实对这种鸟类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健康状态和社交行为的一个标志,也是这种迷人鸟类独特的外貌特征之一。
一号是公鸟
我教你个方法去辨别雌雄:
母鸟玄凤的羽毛内侧带有**的斑点。
公鸟玄凤的羽毛内侧是没有**的斑点。
公鸟玄凤腮红深 接近红色。
母鸟玄凤腮红浅 为淡橘**。
玄凤鹦鹉脸上真的是红毛。玄凤鹦鹉公鸟的腮红颜色鲜艳,比母鸟的颜色深一些。而玄凤鹦鹉母鸟脸蛋上的腮红颜色则要淡很多,**不太鲜亮,有的甚至是灰色的。有一些品种的玄凤鹦鹉公鸟只有在换毛后脸上才会变成**,而母鸟还是未成年时的灰色。
可以根据冠羽来辨别雌雄,所谓冠羽,也就是头上的黄毛。冠羽多的为雄性,少的则为雌性。还可以通过耳羽颜色区分雌雄,所谓耳羽就是指鹦鹉的红脸蛋,颜色鲜艳为雄性,颜色暗淡为雌性。还可以通过声音来辨别玄凤鹦鹉雌雄,雄鸟叫声宛转悦耳,雌鸟叫声单调而嘈杂。
外表行为分辨:头部全黄,腮红较深,尾羽无黄斑为公鸟。头上淡黄,腮红较浅,鸟尾部有**横斑为母鸟。公鸟会花叫,母鸟只会单音叫。公鸟站姿昂头挺胸,母鸟则趴着。公鸟喜欢照镜子,母鸟则不大喜欢。通过镜子很容易判断公母。
玄凤鹦鹉喂养注意事项
家庭饲养的玄凤鹦鹉没有固定的繁殖时间,发情前出现独特的歌唱,侧身飞行并在飞行中突然回转展示自己的飞行技巧,雄性寻找巢箱,雌鸟每隔两天产一枚卵,每窝产卵4到5个,偶尔能达到8个,18至19天孵化出幼雏,幼雏初步生长期大约33天成为幼鸟,幼鸟在此后还需要亲鸟喂养三周左右 。
玄凤鹦鹉8个月左右性成熟,即可参加繁殖,繁殖季节大多在当年8月开始12月左右结束,但是玄凤几乎可以在一年内任何时候繁殖,这主要取决于比较适合的气候条件,连续几个首尾相接的育种周期也是可能的,野生的玄凤鹦鹉喜欢在比较高的枯树洞中筑巢,繁殖期间表现出领地意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