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画面很美,对黑白片的恐惧症算是从此纠正过来了。颜色很柔和,构图相当简洁,每一个静止的画面都像一幅画,至今想起这部片子脑袋里还有呈现出教士服肃穆的黑色,和走在干净的小道上树的枝丫毛乎乎的看上去很舒服。片子很早,除了没有长镜头,镜头的间接稍稍有点突兀,几乎无可挑剔的表达方式。。很多场景,如身临其境。尤其是那一场,窗外是一片喧闹,女人提着裙子挎着男人走在街上,纵声大笑,是一片灿烂而跳动的灯光;然后镜头拉回来,这边是躺在床上的教士,只有屋外透来的光线,他躺着,却睡不着,那种隔绝的孤独是人类共有的。另外还有一场,在下雨的时候,他在屋子里写日记,我记不清楚是不是雷声,屋子里的光线随着窗外变化着。那种一个人在台灯下面对四个白墙的感觉。还有那场,他和伯爵女儿的对话,伯爵女儿从镜头里走出去,然后他在镜头里出现,看着这个女孩走过去,清晰的神情,再移过去,照伯爵女儿说话,最后她走出去,非常简洁地交待人物关系,而且没有切换特写。
每个镜头都很仔细地关注着人,他走路的样子,神态,立在那里姿势,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乡村的感觉是我很熟悉的,和我现在住着的城市很像,我尤其能体会到那种冷漠。
另外,葬礼的黑色衣服,苍白的村路和枝丫的树下用手捂着心脏的教师慢悠悠地走着。。这些画面都十分养眼。。
最喜欢的还是情节,改编自一个天主教作家的书,据说这个导演经常把一本名著的一个片断改编。年轻,敏感,体弱,经历一穷二白的帅哥教士来到乡村,而此地成为他的教区,如果可能,他将在这里奉献一生。尽管画面很完美,出于个人习惯,我仍然还是先被故事题材打动了。若干个冲突点都集中在一个普通而并不平凡的事件,但又绝对是真实的。它要讲一件什么事呢,一个孤傲、纯朴因而不懂得变通的年轻人试图融入一个冰冷而又坚硬的圈子,而且并不是可以泛泛地含糊其辞地融入,他是被派去统治他们的灵魂的: 他要安抚这些人良心的不安,了解他们,倾听他们的心灵。而让虔诚而执著的年轻教士无法理解的是,这些人的心灵被一层厚厚的东西蒙住了,历经多年的所谓身在人世的折磨、失落和无奈,以及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可以缓解疲惫的生活惯性,还有一个,一个群体为维持稳固所形成的冰冷的默契。这层厚土是他未曾想到的,是他可以想象,却未曾接近也难以体会的,因此他摒弃它,不肯妥协,像每一个一开始抱着满腔热情的青年一样。
然后这个青年教士本人又是一个奇特的现象,他是多么敏感,瘦弱。而他的精神世界纯粹到可以折断的地步。可以想象,在那场他和伯爵夫人的对话中,他对上帝的热爱是多么的炙热和深刻。尽管如此,他仍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胃不好,却过着一种苦行僧似的生活,吃硬面包占着红酒和糖,似乎可以让他在心灵上肯定自己,欣慰地感到自己正过着圣洁的生活。然后他又说,他的胃不好所以无法消化肉。他这样喝酒,村民们议论纷纷,觉得他是一个醉鬼。而他确实也由此变成一个酒精依赖者。
同时,又让人看到,天主教,一个存活了好几个世纪的精神乌托邦,在最后的日子里,这个庞大的身体的末端发生着细微而可怕的变化,就体现在这个乡村牧师的身上。刚开场的剧情是,有人来找他主持葬礼,他出于信仰要求村民出更多的钱以便把仪式做的完整一些,村民却不肯出钱。他们只需要的是一个体面的葬礼,却不管所谓的仪式是否足够虔诚。在他们看来,生活,就是最大限度的容忍这世界的本来面目,尽量减少于一切事物的摩擦,因此任何一种过度拷问心灵的生活方式都会失去它的活性。年轻牧师让人怨恨而又动人的地方就在于他内心还并没有真正接近罪恶,因为他二十年来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拿出来自省,和他人相比,他是轻松坦荡的。而所谓积极的,洗涤心灵,让人毫无惭愧的生活方式是多么的奢侈,无论在一个人的一生,或是漫长的人类历史中都是如此,最终,它会被习俗取代。。题外话,由此想到天主教乌托邦的幻灭,正如圣经中写道的那样,你们不相信我而相信习俗和法律。因为那是更简单更容易让人接纳的,为何我一定要把一切想明白,最终面对我心灵的缺陷?赎罪券与其说是天主教发明的罪恶,不如说是教民自己需要的,这只是想要简单生活的一种天真而善良的愿望。如果一种试图说服人们正确积极生活的机构,最终渗透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那么它最终会变成它的反面,可怕的习俗,成为社会的一部分,而它想要达到的初衷,自然就变成荒谬可笑的了。
我不知道原本的故事是怎样的,然而光看**,已经把小说要表达的东西全都抓住了。**里只展开了村民中的一个家庭,伯爵家,和家庭教师私通的伯爵,因儿子死去而心如死灰的伯爵夫人,和因为缺乏爱而疯狂地恨着一切的女儿。情节是靠着三次死亡逐渐推进的:一个无神论的,但却有着执著追求的医生的死;伯爵夫人的死;还有乡村牧师自己的死。我很喜欢这种自传体的角度,前两件事,医生的死和伯爵的死,尽管毫不相干,却对主角的心灵产生巨大的作用。人是主观地生活在主观的时空里,在这里非常体贴地表现出来了。
让人感到惊骇的是展现了这么多侧面的一件事情,如此自然地捏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它是那个时候确确实实发生的,让人浮想联翩。
还想说的是很多人不同的宗教观,来不及谈了,
乡村牧师本人的 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纯粹的宗教观
托西的教士 老于世故的却仍不减虔诚的。
伯爵夫人 女人的任性而质朴
死去医生的, 无神论者,却又坚信一些美好的观念。
还有一个路人,海军的观念
。。。。有些情节不记得了。
我一直在想,教会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到底怎么才能算得上一个好的教士和教皇。就算是为了净化心灵,为了人们过着圣洁的生活而努力的教会,也仍是一个社会,遵守社会的规则。也就是说,倘若没有野心,就做不了大主教。而管理一个教会的人,他不可能是那个最最虔诚的人。
以上种种人的宗教观,只能说明,由于人的本性不同,相互差异而产生的对宗教无法弥合的理解。而由此产生的教会,也不过是一群,自己相信什么,而天真美好地希望所有人都能相信的乌托邦式的狂热分子,并且有着一点点野心和顽强的实践能力。这样产生的团体必定会带着缺陷存活下去,却无伤大雅。直到有一天它变为一种过于刻板的执著,就像是小孩子不吃东西的体罚一样。由此可以想见,一切极权统治也并没想象中那么邪恶,它一开始也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愿望。
魔术师是完全不一样的另一种黑白片。它吸引我的更多是形式,但我仍然由此想到一些与基督教有关的事情。。
关于造型郭敬明绝对可以自成体系,有着别人无法模仿的风格,他可以把一个很爷们很开朗的帅哥化妆为阴柔之风。这不在最新作品《阴阳师》定妆片中再一次让我们大开眼界,即使有邓伦、赵又廷的顶流配置,还是很担心这个大IP被毁了,看看赵又廷和邓伦的装扮,内新充满了无比的不舒服,和《爵迹》完全一个套路。还有最近《演员请就位2》中被郭敬明大导演选中的丁程鑫也没有逃过“魔爪”,多么一个阳光的男孩成为了一个“浓妆女王”,关键郭敬明是真的以为这是美的。
当然这不是在这个舞台第一个被“霍霍”的,在第一季时干净洒脱少年郭俊辰被幸运“翻牌”,经过一番精细的雕琢,少年气完全没了,反而多了阴柔感和少女感,尤其是妆面脂粉隔着屏幕都有香味。
再看看之前的《爵迹》,还有《小时代》里面那个陈学冬的装扮,个人真是接受不了这种,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跟不上时代。还有一个最近比较热话题的是刘亦菲主演迪士尼大**《花木兰》中的装扮,虽然很多历史专家提出这个是符合中国南北朝历史的,也有人说这是在丑化和讽刺,但是不管怎样个人还是不喜欢如此的妆容。当时第一眼看到有一种“满大人”的感觉,整个脸白白的,有点奇怪,特别是郑佩佩那个角色,有种阴阳怪气的感觉,大面积的腮红,没看完就从**院出来了!在电视剧《凤求凰》播放之后一直在流传“缝纫机”发型的传说,后来终于忍不住去看了下什么情况,瞬间震惊了!
这种古代装扮不知道是哪个朝代才有的,感觉有哗众取宠的嫌疑,再说这么有难度的发型在古代没有发胶怎么做到的。不知道这么大的头饰品会不会把关晓彤还没有发育好的身体压得更厉害,对于演技相信也是一种影响。陈妍希的小龙女装扮耿耿于怀,不知道于正妈妈是怎么想法?当年被李若彤的小龙女彻底美到了,瞬间吸引住,笔记本、文具盒都是古天乐和小龙女的贴画,那个气质太无敌。《那些年》中的陈妍希以一种青春婴儿肥的美也是吸引了一大波人,万万没想到在《神雕侠侣》中成了一位毫无气质感的“小龙包”,太失望了,难道我这么一个低级趣味的人都能看到不足,那些专业人士竟然没发现?这不挺美的呀!
我的童年回忆杀包括购物、玩玩具、打游戏、读书参加活动和食物。
1 童年玩具: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很喜欢玩具,特别是那些有趣的玩具。比如,我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玩积木、拼图、泡泡枪、飞行棋等,这些玩具能够给我带来很多乐趣和刺激。
2 童年游戏: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玩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跳房子、抓虫子、躲猫猫、过家家等。这些游戏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和智力,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和交际能力。
3童年读物:我小时候很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籍,比如童话故事、科普读物、漫画书等。这些书籍不仅能够开拓我的视野,还可以培养我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4 童年活动:我还记得小时候参加的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夏令营、露营、游泳、做手工等,这些活动让我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同时也让我学会了独立和自我保护。
5 童年食物:我小时候很喜欢吃各种美食,比如糖果、巧克力、冰淇淋、汉堡包、炸鸡等。这些美食不仅能够满足我对美味的渴望,还能够增加我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综上所述,我的童年回忆杀包括玩具、游戏、读物、活动和食物。这些回忆杀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还为我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比如锻炼身体和智力、培养团队合作和交际能力、开拓视野和增强认知能力、感受生命的美好和学会自我保护等。这些回忆杀成为了我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热情和动力。
僵尸之夜
导演:
Mathias Dinter
主演:
缇诺·麦威斯曼努尔·科特兹Thomas Schmieder
看点:
僵尸丧尸青春恶搞活死人德语
地区:
德国
年代:
2004
片长:
Germany: 89 分钟
剧情:片名就带有调侃的性质,曾经有一部很有名的僵尸**叫做《活死人之夜》,我想导演把片名就是嫁接在这之上吧,但是这是一部十足的青春喜剧片,带着一点血腥和恐怖的气氛(毕竟也是描写僵尸的**啊)。看过之后觉得挺有意思,德国人的喜剧功力还是有些进步的。
故事讲的是三个倒霉蛋:Philip、Wurst、Konrad很受学校的恶霸欺负,但是参加了一个招魂仪式之后身上沾上了恶鬼的骨灰,之后三个人非常傻得死于车祸(当时的状况是开车的Wurst因为用了新买的烟壶,整个车里全是烟看不清方向,结果车子撞倒了大树上,他们就这样翘掉的)。但是由于沾上了恶鬼的骨灰,不久他们就复活了~~不过是以僵尸的面貌~重生后的他们发现自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还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尤其是三个人里面的眼镜兄Konrad,他的表现尤其像个僵尸,喜欢吃生肉、喝献血,其他两个倒相对正常些。他们回到学校后打倒了以前一直欺负学校弱小的SG恶霸Wolf,赢得了群众一片支持,三个人开始变得很风光,Philip还终于得到了他一直倾心的原来恶霸的女朋友的芳心,不过这让一直喜欢Philip的Rebecca挺不舒服的。后来Konrad的行为越来越不正常,他总是喊饿,总想吃掉别人,他已经把体育老师吃到只剩一只脚,还咬死了前来报仇的SG恶霸,Philip也出现了比较恐怖的僵尸症状。而如果他们找不到解救的办法就会永远成为僵尸,到处咬人吃人。在Rebecca的帮助下,Philip和Wurst配置成了还原药水,两个人顺利恢复了人形,只有Konrad顽固不化,非要当僵尸,又是一番斗争,在以牺牲Philip生命为代价的条件下,Konrad意识到做一个正常人的可贵,他用自己的血让Philip先变成僵尸复活,然后两个人一起服下还原药水回复常人。然后三个好朋友开始了新的生活,Philip和自己真正喜欢的Rebecca在一起了
1初中观看**《长津湖》有感600字
看完抗美援朝**《长津湖》后,心里有许多的感想。蓝天白云间,一架架飞机掠过长空,发动机的轰鸣声成了危险降临的信号,朝鲜半岛上数以千计的中国 军人奔跑、呼喊,寻找掩体、拯救战友。炮弹一一落下,鲜血、残肢在朝鲜半岛的土地上零落成泥。伍百里战死了,伍千里还在,伍万里也应征入伍了,一个普通百姓家的三个儿子都在战争的硝烟中笑过、哭过、成长了。
抗美援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自1840年至1945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不是被八国联军侵略,就是被日本鬼子侵略。多少亿两白银被掳走,多少珍宝被豪夺,多少生灵被涂炭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使中国有了今天的地位,抗美援朝一战保证中国的70年和平。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一个列强把新中国看在眼里,就连战败的小日本也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但抗美援朝一仗,让日本对新中国刮目相看。
朝鲜战争还起到了威慑作用,在中苏交恶最严重的时期,苏军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境,都不敢轻举妄动。中国以不公开的两次地下核试验,结束了苏联最后的幻想。直到前苏联解体,都没有任何一个苏联***,敢跟中国 军队在正面战争一较高下。
1840年以后我们屡战屡败,1949年以后我们战无不胜。抗美援朝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种精神,那种精神是不信邪、不信神不怕鬼的自信精神,是不畏强 暴、敢于亮剑的英雄精神。它说明,貌似凶猛的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的确是一只纸老虎。中国人从那时开始,就不再害怕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前国际形势下,尤其不能忘记开国领袖的话: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狭路相逢勇者胜,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神圣义务与光荣使命!
就如今的中美关系而言,这个纪念章颁发的时机恰逢其时!这是向以美国为首的、蠢蠢欲动的一切反华势力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美国非要把我们当敌人,我们一定要做个合格的敌人。
2初中观看**《长津湖》有感600字
观看时,我的双眼在顷刻间不知不觉地湿润了——这许多鲜活的生命与灵魂,为什么会无怨无悔地把自己奉献给异国的灾难这种高尚又伟大的情怀,到底从何而来“是的,中国与朝鲜是朋友啊!唇亡齿寒——朝鲜没了,新中国能长久吗”爸爸笑着答道,看着五岁的我的好奇的眼睛。现在一想,一定是爱国的精神在支撑着烈士们奋勇杀敌。他们是真的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啊!
1950年,中国第九兵团初入朝鲜。当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正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中时,需要再一次踏入硝烟弥漫的战场的消息又一次传入了他们的耳边。这些为我们挡风遮雨的烈士们,在当时,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步入异国他乡的呢我想不明白。但是,任何人都清楚,他们如此奋勇、如此拼命地战斗,是为了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忍受着寒冷,端着步枪,在凛冽的寒风中,甘愿化为冰雕,也丝毫不愿退缩的。这种极其伟大和乐观的精神,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全部来自于烈士们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和对于大家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爱国。是的,就是这两个伟大却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这些战士们的心中扎了根。当那许多无名的烈士们,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当那许多无名的英雄们在雪地里冻僵时,正是这两个简单的字在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发扬壮大的时刻。爱国情怀支撑着他们已近奄奄一息的躯体,一次又一次地击败美国的王牌军团,一次又一次取得近乎无人可及的胜利。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同样应当好好学习,奋勇拼搏,才能够对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们的生命和鲜血。中华民族的崛起,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任务。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是的,我们一定要如饥似渴地学,吃苦耐劳地做,才会使自己强大,才会使我们祖国的未来强大。身为学生的我们,其实也可以做到“精忠报国”。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算是在为祖国分担。未来的中国,就一定会强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寄托在了我们的身上。你,准备好为它而奋斗了吗
3初中观看**《长津湖》有感600字
今天我观看了《长津湖》这部**,战争的残酷让我的双眼在顷刻间湿润了。我这才明白:之所以战旗美如画,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之所以大地春长在,是英雄的生命开出了鲜花。英雄为人民付出,我们为他们喝彩,长大后我们也要做一个保卫国家,建设国家的英雄!
当看到**中,伍千里手捧哥哥的骨灰回家和爸爸妈妈弟弟团聚的画面,我还为他们庆幸,战争终于结束。但突然镜头一转,打仗的消息又一次传入了他的耳边,他又要踏入硝烟弥漫的战场,听到号令,伍千里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告别家人,奔赴抗美援朝的前线。
那是一个零下40度的夜晚,他们一呆就是一夜,鹅毛大雪一直在下,而他们只有一个土豆充饥。当画面转到美军阵地时,我看到的是美国大兵正在过圣诞节,他们有诱人的鸡腿,新鲜的鹅肝,丰盛的牛排,还有那香喷喷的米饭,我不禁痛恨起来,为什么我们的战士不能吃上这么好的食物呢妈妈告诉我说,因为我们的国家才刚刚建立,还没有空军,不能空投食物,而当时美军的科技比较发达,他们不仅能吃上丰盛的食物,打起仗来还有战斗机在空中投掷炸弹,向地面扫射。多么悬殊的装备,但志愿军战士没有胆怯,因为他们有必胜的信心。
当看到美军的战斗机轰炸志愿军战士的场景时,我的爱国热情被点燃,我无比愤怒;看到我们的战士一个个牺牲在战场时,我的眼泪都留下来了,我为他们不惧生死的精神所感动。
勇敢的七连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迎着无坚不摧的坦克,仍然不服输,只见连长躲在了一个茅屋后面,拿起手榴弹,朝着目标投了过去,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坦克被炸得四分五裂,旁边赶来支援的美军也被炸倒了一堆,看到这个场面,我特别想为我们的战士欢呼叫好。可是没过多久,敌军的机枪就扫射了过来,我军毫无防备,直接被击了个正着,但后面的战士们并没有退缩,他们一排排又迎了上来,战争的残酷真让我想想不到,中国人民支援军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无比感动!
他们是谁是那些无名英雄,是很多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是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他们为我们挡下了这一切的艰难和辛苦,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