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草镇地处绥阳县北部,东临湄潭,西接茅垭,北接温泉和青杠塘镇。全镇地域面积272平方公里。镇内有全省十七个万亩大坝之一的旺草大坝。可耕地面积50025万亩,其中田26469万亩,土23556万亩,S207省道横穿旺草坝区而过,是通往正安、道真的重要交通要道。
中文名称
旺草镇
外文名称
Wangcao Zhen
别 名
旺草
行政区类别
乡镇
所属地区
中国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
下辖地区
镇辖12个村,2个社区
政府驻地
光华村
电话区号
0852
邮政区码
563304
地理位置
中国
面 积
272平方公里
人 口
2010年 总人口70529人
方 言
贵州话
气候条件
属亚热带高原山区
著名景点
中华奇石园,三涨水
机 场
遵义新舟机场
火车站
遵义火车站,遵义火车东站
车牌代码
贵C
目录
1 乡村简介
2 辖区人口
3 自然资源
4 产业结构
5 历史文化
6 地方名人
7 科教文卫
8 旅游文化
9 旅游景点
乡村简介
编辑
旺草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城北部,东与湄潭县双石乡、绥阳县温泉镇、大路槽乡交界,西与本县茅垭
旺草镇
镇相邻,南与本县洋川镇毗邻,北与温泉镇、青杠塘镇接壤。旺草镇属亚热带高原山区,海拔780--14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9度,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2℃,年降水量1156mm,总日照数11285小时,无霜期290天。
辖区人口
编辑
旺草镇(5张)
镇辖12个村,2个社区,面积27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28%,耕地面积48205亩(其中:田24649亩,土23556亩),2010年末总人口70529人,其中农业人口67833人,非农业人口2696人;境内有贵州省17个万亩大坝之一的旺草大坝。为本镇的水稻、油菜籽等的主产区;是全县的四大粮仓之一。黄壤广泛分布于全镇,小河口村、石羊村有紫色土壤分布,鹿山社区和尹珍社区有鸭屎泥分布。自然资源
编辑
旺草镇属亚热带高原山区,年平均气温18度,年降雨量1156mm,无霜期290天,海拔780—1400米,森林覆盖率328%。镇内动植物旅游资源丰富,地球上同纬度仅存的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在镇境内,国家级地质公园双河溶洞群距旺草30余公里,著名的芙蓉江河流经旺草40余公里,渔业资源丰富,江内有鲢鱼、白鱼、黄鱼、团鱼、二胡子鱼等10多种鱼类。旺草大坝是全省17个万亩大坝中唯一没有受到占有,保存最完整的大坝,有丰富的水资源,芙蓉江灌溉工程主干渠159公里,支渠175公里,确保灌溉。旺草是一个盆地地形,环境优美,没有一点工业污染,最适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长,在全县相比,农作物要提前一周上市,是外商最喜欢的农产品生产基地。2006年4月,在距旺草集镇12公里的广蓉村新发现有方园一公里的石林群“中华奇石园”。
全镇除有一定储量的媒、硫铁矿、铝土以及砂石等地下矿藏外,还有丰富的适合制造页岩砖的页岩资源,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产业结构
编辑
旺草镇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种植业方面主要抓住以结构调整这条线,以市场为导向,以支部加协会为基础,培育经济人,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促进定单农业的发展。在2006年开展了定单农业5300亩,建立协会17个。
历史文化
编辑
旺草之名,伊始秦汉夜郎,牂牁之“望山草塘”的简称。汉时尹珍设“旺三草堂”后沿称旺草至今。旺草镇有着丰富久远的人文历史资源,有文字可考又有历史遗迹佐证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夜郎的周边有一小国“蹩”,治所就在旺草场,境内有蹩水,入正安。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东汉时,汉儒先贤尹珍先生(字道真,东汉母敛县人)远道洛阳求学,被东汉王朝任命为荆州刺史,尹珍不愿为官,就在旺草创设“旺三草堂”,开堂讲学教授生徒15年播下了旺草文化的种子。千百年来,尹珍文化源远流长。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绥阳知县詹淑曾刻碑勒石,铭文曰:“矫矫尹氏,生遐荒,不囿于地,游学北方,归而设教,爱有此堂。我兴其宇,其道重光,矫矫尹氏,山高水长。”一千八百多年来,人才辈出。人们对尹珍的启蒙教化之功十分崇拜。在旺草,乡人为其构建起怀古楼,先后把旺草场、旺草初级小学、旺草区蓉江中学这分别更名为尹珍场、尹珍小学、尹珍中学。
旺草镇民风淳朴,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一千八百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镇内有书画协会、音乐协会、篮球协会等,各项民间文娱活动十分活跃,2007年10月,旺草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书画之乡”。
地方名人
编辑
旺草人祝熹,笔名祝樵,曾任太原市文联美协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花鸟和山水画,作品曾为山西省政府、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安门陈列。其作品《云岗风光》作为山西省政府礼品赠送周总理陪同访问云岗的法国总统逢皮杜。
科教文卫
编辑
全镇14个村(居)中,通邮的有14个,通电的有14个,通公路的有14个,通有线电视的有6个。镇内汽车站1个,供水站1个,银行5个,综合性集贸市场2个,镇内公路里程352公里。2005年,粮食总产量31865万吨,油料产量3681吨,肉类总产量5675吨;财政总收入1250万元,其中预算内收入197万元,财政支出1246万元。、2005年末,全镇有学校38间,其中中学3间;学生总数12954万人,其中中学生4666人;教师630人,其中中学教师286人。有卫生院(村卫生室)共50个,医生70人。
旅游文化
编辑
境内有革命教育基地晨光合作社纪念碑(毛泽东按语);有页岩、天然气和地热资源(106地质大队将在3月份帮助我镇钻探);有宽阔水国家级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旺草石林、芙蓉江风景带和香树湾等为龙头的丰富旅游资源。有雨量充沛、落差较大的芙蓉江水能可以开发利用;有九竹兰竹编和旺草大贰等工艺产品;有源远流长的尹珍文化;2002年被省文化厅授予“书画之乡”称号。
旅游景点
编辑
宽阔水原始森林和让水洼
宽阔水林区位于旺草镇北部,东西宽3公里,南北长8公里,森林覆盖率876%,春夏秋三季气候宜人,动植物物种多已闻名省内外。在这片全球同纬度仅存的原始森林,有木本植物66科、135属、261种和12变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二级保护植物香果树、鹅掌楸,三级保护植物穗花杉、领春木、红花木莲、白辛树等;有鸟类148种,分属15目33科,其中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为国家保护珍稀鸟类;有小型兽类25种,其中云豹、豹、林麝、毛冠鹿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小灵猫为三类保护动物,花尾斜鳞蛇、黑脊蛇、白头蛙和紫灰锦蛇为贵州珍稀种类,沙巴猪、巴鼠、微尾鼹为林区特有种。
林区地处海拔1400——1700米之间的中山峡谷地带,不仅岩溶丰富,谷壑众多,而且原始森林环合拥抱,群峰盘郁苍劲,四季风景如画,其主要景点有分水岭、穿洞、太阳山、飚水岩、金木山等。在这里,春可徜佯杜鹃花海,吸幽兰王者之香,观鸽子花飞舞灵动悦目;夏可信步通幽曲径,喝清冽山泉消暑,听百鸟啁啾忘忧;秋可登太阳山极顶,拥万亩林涛撼山,揽百里胜景壮怀;冬可穿越皑皑雪原,咏红装素裹妖娆,品冰雕玉砌神奇。
宽阔水原始森林这颗镶嵌在中国贵州旅游皇冠上的“绿色宝石”,既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生物基因库,又是一处风光无限的山水画廊,极具科考和旅游双重价值。自1990年被列为贵州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的旅游业便逐渐兴旺。至2006年底止,林区共接待赏花、观鸟、消夏、采风、科考等各类游客10余万人次,创税近30万元。
作为宽阔水的门户,让水洼地自身也极具魅力,同样是避暑、休闲、养生的好地方。它不仅四周青山叠彩,中间有一块面积达600亩的洼地,而且有四个溶洞各具特色。其中以东面的大洞为最大,仅洞口之高就达10余米,常年消水,若发山洪爆发,洼地积水,则有大量的鱼从洞中游出。其余三洞,又以莲花洞厅堂为大,有暗河与宽阔水相通,日出水量达100吨;以鸡公洞最长,曾有乡人钻一天一夜也未见尽头,且岩溶堆积姿态万千,人物花鸟虫鱼无不毕肖。
芙蓉江风景带
发源于枧坝镇的芙蓉江,一路斗折蛇行,穿旺草镇境而过,留下20余公里的旖旎风景带。在这个风景带上,既有胜水三潮、独摇石、阁老宝地等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又有8座大小不一、样式各异的石桥、吊桥点缀生花,更有历尽3000多年风雨一路积淀下的鄨国废都、尹珍讲堂、芙蓉古城、播州先治等人文景观,让人思绪难平。
观音洞在贵州城南油榨街左侧湘黔公路上。明朝已是旅游地。洞外有佛殿,又有客室三楹,重楼高耸。康熙时陈鼎在其所著《黔游记》中称:“洞深五百余里,从洞中行,秉七日烛,可达都匀境。”民国二十八年(1939),贵州省政府正式组织人员入洞勘察,深至十余米处,即顽石凝聚,坚不可入,陈恒安特撰《观音洞开掘纪实》一文,说集工挖掘,无路可通,断定所谓远通都匀之说实属臆造。
(或许你看到上面的叙述会很感失落。但我想其实这也只能说明历史记载中的五百里观音洞或许并不是在这里,而并不能排除这个记载的真实性。我又帮你找到一些资料,你可以参考下。)
一、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清康熙年间,江阴人陈鼎在其所著《黔游记》中有贵阳观音洞之如是记载:“观音洞深五百里,从洞中行,秉七日炬可达都匀境,从来少人穷其穴者。明有直指方君(方绍宗),曾尽游焉。余有好奇之癖,因具十日炬,裹一旬粮而入,初数里甚宽敞,愈入愈窄,止可容一身,若是者十余里,及后愈窄,侧身以行者三里,三里之外,则可驰五马驾高轩矣。中有楼、台、殿、阁、人物、花鸟之景,皆碧乳融成者也。至七十里,举炬四照,则无涯。因循石壁以行,壁之畔有泉一弘,甘香如醴。泉之畔,有铜鼓一,可容十升。壁上有题句云:‘隆庆三年(1569),钱塘方绍宗于此煮泉。’行十余里,则不复广矣。竟行九日半始得达后洞口,乃都匀府之东尽境究麻地方。再五里,即苗□中矣。”
这是一条奇闻!从贵阳可经过溶洞一直到达都匀东境?陈鼎记录竟是如此的具体,于是两百多年来,远近流传,引诱无数的好奇者前去探索,但是都无结果。难道这是作者在开一个《桃花源记》似的玩笑?但人们还是这样认为:宁可信其真,不想信其无。民国年间,张其昀编撰中学地理教科书附录了该文,蜀人但懋辛则将文章镌刻在位于贵阳市油榨街的许马山观音洞洞口石壁上,形成摩崖,谜底就留给后人去考查,这是民国二十三年的事情。
二、“挖麻洞”之谜
据史料记载,从贵阳市油榨街观音洞入口,沿东南方向蜿蜒500余里可达都匀的挖麻洞。清《黔南丛书》第二集记载:明朝明期,有位名叫方绍宗的人,曾经穿洞而过。清康熙年间,江阴县人士陈鼎,也漫游过此洞。
陈鼎为清代贵州巡抚,江苏省江阴县人。他在《黔游记》一书中写道:“观音洞深五百余里……可达都匀境。从来少人穷其穴者,明有直指方君,曾尽游焉。余有好奇之癖,因具十日炬,裹一旬粮而入。初数里甚敞,愈人愈窄,止要容一身,若是者十余里,及后愈窄,侧身以行者三里,三里之外,则可驰五马驾高轩矣。中有楼台殿阁,人物花鸟之景,皆碧乳融成者也。至70里,举炬四照,则无涯矣。因循石壁以行,壁之畔,有一泉,甘香如醴。泉之畔,有铜釜一,可容十升,壁上有题句云: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钱塘(今杭州市)方绍宗,于此煮泉。笔墨淋淳,字画遒劲,大可爱是,盖直指公所书也。余亦续题云: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江阴人陈鼎,亦于此煮泉。
行十余里,则不复旷荡矣。竟行九日半,始达后口,乃都匀府之东尽境挖麻地方,再五里,既苗樊中矣。”
陈鼎在游记中叙述游过镇远府诸葛洞、华严洞、白云洞;黄平飞云洞(崖);兴隆大风洞、云溪洞;平越府(今福泉)竹王祠、葛镜桥、仙影岩;贵定母珠洞、古洞;龙里留人洞;贵阳黔灵寺;长顺白云山、碧云洞;铜仁梵净山等15个洞穴景观和一批名胜古迹,其中有14个洞穴至今依然存在,游人可揽,唯独他记述的都匀府之东的“挖麻洞”,不知今在何处。都匀附近的洞穴较多,有人说是尧林洞,仙人洞,有人说是摆楠洞,也有人说是谷江洒畔的翁麻洞。但这些洞穴据探行者称都没人到达过贵阳观音洞。“挖麻洞”至今成了悬在人们心中的一个世界洞穴之谜。
几百年前,古人方绍宗、陈鼎先后仅依靠火把走通贵阳至都匀的挖麻洞,行程500余里,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虽然由于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的变化已使“挖麻洞”隐去其“庐山真面目”,但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挖麻洞之谜将会被揭开,自然界将给我们一个惊喜。
三、谜一样的五百里观音洞
五百里观音洞,这名称可真使人咋舌称奇,当然,它是因清代康熙年间陈鼎在《黔游记》中的记载而得名。
陈鼎在《黔游记》中曾写道:“观音洞深五百余里,从洞中行,乘七曰炬,可达都匀。从来少有人穷其穴者。明(代)有直指方君曾尽游焉。余有好奇之癖。因具十日炬,裹一旬粮而入。初初里宏敞,愈入愈窄,可容一身,若行者十余里,乃后愈窄,侧身以行者三里。三里之外,则可驰五驾高轩矣。(洞)中有楼台殿阁,人物花鸟之景,皆碧乳融成也。至七十里,举炬四照,则无涯也。因循石壁以行,壁之畔有泉一泓,甘香如醴;泉之畔有铜釜一,可容十升。壁上有题句云:‘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钱塘方绍宗于此煮泉。’笔墨淋漓,字画遒劲,大可爱人,盖直指公所书也。余亦续题云‘(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江阴陈鼎亦于此煮泉。’行十里,则不复旷荡矣,竞行九日半,得达后口,乃都匀府之东尽境空麻地方,再五里即苗夔中矣。”
因对陈鼎《黔游记》中的五百里观音洞是否存在的说法不一致,所以本人对此并未在意。
一次偶然的机会,竟然使我对这个经贵州省政府和龙里县政府曾经组识数人在贵阳市通往贵定县的古驿道上,历经61天的找寻而毫无结果的“五百里观音洞”而兴趣大增。
那是1998年春节,我来到距贵阳20公里的龙里县谷脚缜一个名叫王关村的地方访亲。酒足饭饱之余,围坐在火塘旁,亲朋好友就天南地北,从古到今的摆起了龙门阵。闲聊中,一个年约80余岁的老翁给我们摆谈起他在60年的一次经历,当时为躲土匪,曾在当地一个名叫“风洞”的岩洞里转了四、五天,靠着火镰和洞中的枯枝,才和另一名伙伴九死一生地爬出洞口。听他讲述在洞中的经历,除了与陈鼎的《黔游记》中的描述大致相同外,其中他还讲到洞中还有一个三个脚带耳朵的铜锅,因饥饿无力只好作罢,当时他们还以为是熬硝盐的丢在里面的。和他一块出洞的伙伴,不知是何原因,出洞不久就生病死了,而他自己也生了一场大病,病得死去活来的。为此,乡邻们都说他二人在洞中可能遇上了“山魈”(当地民间传说中的一种鬼怪)。
问起风洞名称的来历,才知道由于在岩洞口都能听到洞内的风声。村上人就称之为“风洞”。
一提起风洞,大家的话题就打开了,一个说他年青时打猎,曾经追捕一头被打伤的岩羊进入过风洞,由于不了解洞中的情况,他似进洞数百米就不敢再往前走了……
另一个说,他家养的一条狗也是因为追一只野兔进入风洞后,就再也设出来。
趁着酒兴,大家起讲越有劲,从“风洞”的故事又讲到了“王关”村地名的来历。
王关村,是古代从龙里通往定番(惠水县)的古驿道上的一个关卡,因村里人皆姓王,故而称之。据村里现存的王姓族谱中的记载:“黔南军民府属龙里卫千百户指挥王氏起祖,原藉江南徽州休宁县王家村人氏,因明洪武年间开辟黔疆,奉调来黔征剿蛮夷有功,蒙发往(龙里谷脚)乌(巫)山谷眼(远)安插苗民,建立王官屯田,有事为军出征效用,无事屯田为业……。”从中可以基本认定,王官(关)应是当年通往定番(惠水县)、罗甸的交通要道。
王关村曾是否属明清时通往南部的交通要道,1995年出版的《龙里县志》中记道:“……(三)南部驿道……经过境内多为崇山峻岭,地形复杂,弯多被徒,修筑标准较低,利用价值不高,废弃年代较早,几不为今人所知……。”
根据亲友的摆谈和原先我所查阅到的上述资料,使我产生了一种假设;如果当年的陈鼎是沿着这条早己被人们遗忘了的龙里南部驿道行进,王关的风洞是否是当年陈鼎《黔游记》中“五百里观音洞”呢?这个假设能成立吗?
丛着对风洞可能是当年的“五百里观音洞”的浓厚兴趣,数日后,我与好友带上摄像机、照像机和照明器材,从距贵阳24公里的龙里县谷脚镇下车后,踏上了通往王关的道路,去探寻假设中的“五百里观音洞”。
从谷脚镇到王关村寨,除了翻越几道起起伏伏的山梁,实际上就是从山脚爬到山顶。
走在弯弯曲曲凸凹不平的曾经是古驿道的石板路上,除了偶尔被飘过来的云彩半遮半掩的大青山山峦外,沿途却只看见从经历了千余年的巫山岩画大坡到大青山之间依稀可辨的古墙垣和烽火石碉的遗迹,闲聊中,同行的乡亲告诉我们;这儿曾发生过多次争斗,特别是清朝同治年间,清军首领赵德光趁苗民起义军不备,从贵筑(阳)自王关小路突入县年,偷袭己占领了龙里县城的苗民起义军,双方在此来来往往地交战拾数天以及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时,从王关小路越过巫山峡谷,占领倪儿关后堵击蒋介石从云南调入贵州的增援部队的战斗故事……
在乡亲绘声绘色的交谈中,眼前依稀可见的残垣和弯蜒曲折的山道,是乎呈现出当年一幕幕有声有色和激动人心的故事情景,真是金戈铁马、悲歌慷慨、动人心魄、催人泪下……
在老乡的带领下,翻过一道道被泥土掩盖的青石板残路,越过一丛丛的竹林灌木,我们来到那让人神秘莫测的“风洞”旁。站在洞口,只见洞口的下面己被当地的村民用石块砌成一堵墙,以防止小孩由于好奇走进洞内而发生危险。洞的上部己被一些不知名的树丛和藤蔓遮掩着,如果不里老乡的指尘点,根本就不知这是个山洞。
一靠近洞口,就可听见从洞中传出一阵阵的风声,根据常识判断,这个洞一定会有出口,不然哪儿会有这么大的风声呢?站在残缺的古驿道上,看着四周山坡上屋垣的残迹,心里顿时涌上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这就竟会是让我心往神驰令人神往的“五百里观音洞”吗?
在王关村褰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开始了寻找五百里观音洞的冒险活动。
初进洞时,正如《黔游记》中所记载的一样,我们都是侧身行进,有时还要从低矮的窄缝中双手着地才能爬行。因溶洞狭窄昏暗,还要顾及安全,所以就无法欣赏洞内的景观。随着溶洞越来越宽敞,这时,我们才有时间和兴致用有限的照明去观察四周的溶洞景观。
在灯光的照耀下,只见各种差参不齐的石笋、石柱和类似各种动植物造型的钟乳石错落有致地巧列其间,数棵高达几十米的钟乳石柱如中流砥柱直擎洞顶,溶洞上似片片云朵钟乳石飘荡在天顶,举目四看,有的钟乳石形如各种各样的野兽似窥如踞,两壁间有向下如吸水的蛟龙,各种大小不一、雄浑纤细水流状的瀑布般的石幔张挂其间,相互映衬,更觉大自然的奇妙与神秘,整个洞厅给人的感觉仿佛是走进了一座立体的画廊。奇怪的是在叮叮咚咚的滴水声中,脚下却有一条约4 ~ 5米宽但很干燥的泥土沉淀路。此时虽然听不到呼呼的风声,但却能感到风的存在。顺着平坦的土道,随着移动的灯光,走马观花的观赏了几公里的溶洞景致后,接着出现在眼前的可不是前面那种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的溶洞奇景。而是横七竖八、杂乱无章地躺着许多倒塌下来的巨大的钟乳石柱残骸,大如巨象,小如桌子,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当我们吃力地在石柱的间隙行走时,又惊讶地发现,在一些断裂的石柱上,又布满了许多高低不一的、大大小小的但高度不超过5厘米的似蘑菇如银耳的石乳。在灯光下,除别致的造型和晶莹剔透的视觉外,小巧玲珑得使人爱不释手。穿行在这杂乱无章的缝隙里,还得不时的提醒后行的同伴,可别忘了放“标志线”。
经过一段时间的穿行,我们终于走过了这个令人讨厌但又让你惊奇的“乱石区”。路又能越来越窄,我们又像刚进洞时那样慢慢的前进,但岔洞也逐渐的出现,这些岔洞除了平行的,有些地段还是双层的,甚至有三层、四层的,这些大小不一样的岔洞口,就象一个个张开大嘴的怪兽,正等送进口中的美味。此时此刻,在静寂的黑暗中,心里由衷的敬佩陈鼎老先生当年独闯“五百里观音洞”的非凡胆识。经同伴的提议,我们将手中蜡烛点燃,一个紧跟一个,顺着风向,终于走出了这一群张开大口,准备随时吞蚀我们的“恐怖区”。嘿!真奇怪,刚进洞口时的干燥泥道又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脚下,宽敞平坦得真可以并排行驰两辆大型的汽车。但周围的洞壁却平淡得没有值得一看的景致,可是大家的兴致还是很高,却十分仔细地查找着所经过的地段,希望能发现任何一丝一毫的痕迹,来证实此洞是否是史书上记载的“五百里观音洞”,在昏暗的灯光下,我们当然是一无所获,没有任何的迹像表明,这里曾经有人闯入。这时,前面突然传出欢呼声,噢,原来是又一个更大更宽敞的洞厅又出现了。后面负责放“标志线”的同伴说,他手中长达40公里的标志线已经全部放完,其中最大的失误就是忘了带干粮,看来只好打道回府了。同伴建议何不如休息一下,就在附近探寻,拍一些资料带回去不枉此行。于是,我们就开始了观察我们心目中的所谓的“五百里观音洞”。
当我们用亮程可达百余米的由贵阳矿灯厂捐赠的2盏矿灯直射洞顶时,80余米高的溶洞顶倒悬着无数条像极光一样的钟乳石幔,其中有一幅宽达十几米的半透明的石幔犹如帷幕一样从数十米高的洞顶垂下,离地仅不足一米。两棵巨大的石柱拔地而起,直抵洞顶,旁边的石钟乳丛生,雪白可爱。用于敲打石幔,就会发出如铜钟浓厚雄壮的响声,如果一个懂音律的专家来敲打石幔不同的部位,或许会演奏出一首首美妙动听的乐曲。为了不迷路,每隔一段距离,我们就放置一棵燃烧的蜡烛。当我们绕过石幔,发现有一个数米宽但不知多深的四周被钟乳石堆得象莲花一样成簇的水潭,潭水非常清透,叮叮咚咚的水滴不时地从洞顶落入潭中,激起阵阵涟漪。溶洞内的石钟乳,有的象巨龟、有的象孔雀、有的似巨狮、有的如观音、有的如武士……。紧接着我们又发现了形状非常壮丽奇特的溶洞景观:有的如层峦叠嶂的高山,有的如弯曲的雪山峡谷、有的如流淌的冰川,高入云天的石柱,透过山川,还可以看到田舍、乡村和道路……。在摇曳的烛光下,这些千奇百怪的钟乳石,有的白得似寒宫的雪雕,黑得如乌釉古陶壁金山,浅紫、淡黄浸杂间其。
当我们顺着“标志线”,背着全是划痕的摄影器材走出洞口,已是当天深夜4时。村寨的乡友们正准备天亮后进洞去搭救我们呢,虽然我们的此行比不上省政府与龙里县政府联合探洞小队的经历。可想而知,如果不是陈鼎的“虚构”,这《黔游记》中的五百里观音洞具有多么神奇的魅力啊,这真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
谜一样的“五百里观音洞”,你究竟在哪儿?
四 都匀发现世界罕见溶洞群 洞中走10天可到贵阳
金羊网 2002-05-23 08:38:06
wwwycwbcom
新快报讯 (文隽永)中美洞穴考察团在贵州都匀境内发现世界罕见的溶洞群奇观。
据介绍,该溶洞群主要集中于墨冲、凯口、石龙及平塘、独山等地,方圆数十公里,是由第二、三次造山运动断裂形成的,大小洞穴有数百个,仅墨冲境内有50多个,其中桃园洞和白云洞闻名遐迩,我国著名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寻访过此洞,当地人把桃园洞称为“国家洞”(意思是可容纳“一个国家”)。
据《黔南丛书》第二辑记载,曾有人从观音洞进洞,走了近10天竟走到贵阳,这组溶洞群交织一起,互相通连,大多数保存完好。
万州历史悠久,历史悠久,名人荟萃。 早在西周,其地属秦,置巴郡。秦一统天下后,分置三十六郡,川东始置县,以“万川毕汇”、“万商毕集”而得名,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
长江三峡西段,跨大巴山、巫山、七曜山和盆东平行岭谷区,地处三峡工程库区腹地,举世闻名的大、小三峡均在其中。它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隅,扼川江咽喉,东临三峡。
水路上距重庆327公里,下距宜昌321公里,为川东水陆要冲,素有“川东门户”之称。远古时代,我们的先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大溪文化”。
这里的阳光雨露,造就了巴蔓子、严颜、甘宁、秦良玉等历代忠烈战将,哺育了刘伯承、林铁、薛子正、彭咏梧等民族精英,养育了刘诗白、巴识途、何其芳、刘淑芳等天赋学子。
这里的名山大川,吸引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黄庭坚、诸葛亮、张飞、张献忠、李来享等曾在 钟鼓楼这里演出一幕幕悲壮剧。
夏商属梁州地,周属巴子国,秦属巴郡朐忍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刘备分朐忍地置羊渠县,治城今长滩,为万州建县之始。
蜀汉建兴八年(230),省羊渠置南浦县,治城迁至今万州区南岸。西魏废帝二年(553),改南浦为鱼泉县,徙治江北(今万州区环城路)。
北周时期(557-584),先改鱼泉县为安乡县,后又改万川县,与南州和万川郡同治。隋开皇十年(598),废万州郡,改万川县为南浦县,与南州同治。
炀帝大业三年(607),省南州、南浦县归属巴东郡。唐武德二年(619)置南浦郡,领梁山、南浦、武宁3县;武德八年改南浦郡为浦州。
贞观八年(634)改浦州为万州,天宝元年(742)改万州为南浦郡,乾元元年(758)恢复万州,仍与南浦县同治。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省南浦县入万州,领武宁一县。
明洪武四年(1317),并武宁县入万州,六年(1373)降万州为万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设万县专区。1917年3月,英国控制的重庆海关在万县城东钟鼓楼上游锦江台处正式设立分关。
1925年7月,段祺瑞政府宣布万县正式开埠,从此万县成为四川省第二个直接报关出口的通商口岸。杨森于1928年成立万县市,自任市长,认为“入其国,田野不辟,教化不修,不可谓之治国。
入其市,道涂泥泞,尘秽山积,不可谓之良市”。他“仿欧美各国,移风易俗”,着力推行其“新政”,大刀阔斧开始市政建设,委任留日学生任海暹为工程师。
在老城的基础上规划新城,先后修整环城路、文明路、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西山路、果园前路、果园后路、长城路、望江路、电报路等12条泥结碎石马路。
动工兴建万安桥、福星桥;开辟钟鼓楼、南津街两处新市场;兴建西山公园,建成高大的西式钟楼,为长江沿岸仅次于上海、武汉的第三大钟楼,至今仍是万州的标志性建筑。
继而整顿市容,规划区域,划定商铺、住宅地段,修建公厕,古老的万州面貌一新,商业日臻繁盛,一跃成为四川的三大城市之一,有“成、渝、万”之称。
1950年设万县专区,属川东行署区。万县专署驻万县市,辖万县(驻沙河镇)、开县、城口(驻复兴镇)、巫溪、云阳、奉节、巫山、忠县等8县。1952年万县专区属四川省领导。
原由川东行署直辖的万县市划归万县专署领导。辖1市、8县。 1953年万县市改为省辖市,委托万县专署代管。原大竹专区所属梁平县划入万县专区。辖1市、9县。
1970年万县专区改称万县地区,地区驻万县市。辖万县市及万县(驻沙河镇)、开县、城口(驻复兴镇)、巫溪、巫山、奉节、云阳、忠县、梁平等9县。
2005年,撤销龙宝、天城、五桥3个移民开发区,由万州区直接管理镇乡、街道,辖13个乡、28个镇、11个街道,幅员面积3457平方千米。
2005年6月24日,万州区人民政府驻地由太白岩街道迁至陈家坝街道(即由高笋塘82号迁至天城大道756号)2010年,重庆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已全面完成。
万州是最大的三峡移民区,迁入移民263万人,三峡库区有1/5移民迁移到万州。万州因成为三峡移民的主要迁入地,规模扩大,变成重庆第二大城。
扩展资料:
万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缘,重庆市东北边缘,面积34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万亩,其中田5849 万亩;大于25度坡地5014 万亩,其中旱地3249万亩),城市面积325 平方公里。
区内山丘起伏,最高点普子乡沙坪峰,海拔1762 米,最低点黄柏乡处长江边,海拔106 米,西北部高升乡凤山材肖垭口,海拔高度为13733 米,境内相对高差分别为1845 米、12668 米。
低山、丘陵面积约占四分之一,低中山和山间平地面积约占四分之一,极少平坝和台地,且零星散布。境内河流纵横,河流、溪涧切割深,落差大,高低悬殊,呈枝状分布,均属长江水系。
长江自西南石柱、忠县交界的长坪乡石槽溪(海拔118米)入境,向东北横贯腹地,经黄柏乡白水滩(海拔106米)流入云阳县,流程804公里。
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江北的苎溪河、渡河、石桥河、汝溪河、浦里河,江南的泥溪河、五桥河、白水溪河共八条,溪沟93条,总水域面积为163万亩(10866平方千米)。
境内出露地层的地质年代多见于中生代三叠纪和侏罗纪,形成时间距今23~137亿年,以侏罗纪分布最广,三叠纪次之,局部地方有距今285~23亿年的古生代二叠纪地层。
也有距今250万年的新生代第四纪地层,境内地质构造线,属新华夏系第三巨型隆起带武陵山褶皱带西缘与大巴山弧形褶皱带控制的四川菱形构造盆地的北东三北东方向延伸出境外。
消失于七曜山背斜构造的北西侧,形成向突向北西的万县弧形构造线。万州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多雾;夏热,多伏旱;春早,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
秋长,阴雨绵绵,以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气温和,无霜期长,霜雪稀少。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77 ° C ,最高年平均气温190 ℃ (1982 年),最低平均气温176 ℃(1974 年)。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 ℃ (1972 年8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7 ℃ (1955 年1月27日,1975 年12月15日),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14844小时,最高年日照时数1713小时。
最小年日照时数924小时,据境内大滩口水文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1243毫米,最多年降水量为15496毫米(1982 年)。最低年降水量为9819 毫米(1976年)。
-万州区
锦江是万载主要河流,流域面积148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46秒立方米,主河长775公里,坡降00011,落差66米,水能蕴藏量22605千瓦,可开发利用的为3575千瓦,现已开发495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38%,还有3080千瓦待开发。
白水河发源白水老山,流域面积104平方公里,主河长19公里,坡降00105,多年平均流量296秒立方米,落差20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4140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为3900千瓦,已开发570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46%,还有3330千瓦待开发。
黄茅水发源于黄茅镇兴源冲,流域面积74平方公里,主河长266公里,坡降00043,落差110米,多年平均流量206秒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586千瓦,可供开发的700千瓦,已开发550千瓦,占可供开发量的786%,还有150千瓦待开发。
山口水发源于赤兴乡书堂村黄家坊,流域面积901平方公里,主河长14公里,至双桥柏树街入蜀江,坡降00043,落差260米,多年平均流量256秒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3075千瓦,可开发量1900千瓦,已开发500千瓦,占可开发量的263%,还有1400千瓦待开发。
牟溪水分东、西两源,正源西溪发源于仙源牟源里九龙山之南;东源出黄皮尖下,至江口(亦为双江口),东、西二源汇合后经西江出双桥。流域面积1577平方公里,主河长245公里,坡降00082,多年平均流量499秒立方米,落差206米,水能理论蕴藏量9986千瓦。可开发量9665千瓦,已开发6750千瓦,还有2915千瓦待开发利用。
龙溪水流域面积715平方公里,主河长244公里,坡降00081,落差122米,多年平均流量198秒立方米,水能蕴藏量4000千瓦,可供开发量为2670千瓦,已开发1515千瓦,还有1155千瓦待开发。
龙河流域面积102平方公里,主河长12公里,坡降00033,落差40米,多年平均流量296秒立方米,水能蕴藏量812千瓦。可开发量400千瓦,已开发175千瓦,待开发量为225千瓦。
白水河流域面积1779平方公里,主河长185公里,坡降00086,多年平均流量505秒立方米,落差160米,水能蕴藏量5656千瓦,可开发量2065千瓦,已开发1540千瓦,待开发量525千瓦。
泰溪水古称“康乐水”,流域面积3956平方公里,主河长347公里,坡降00104,多年平均流量104秒立方米,落差360米,水能蕴藏量34208千瓦,可供开发量34190千瓦,已开发16170千瓦,还有18020千瓦待开发。 截止2005年底,万载县发现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矿泉水及地下热水等18种,各类矿产资源储量潜在经济价值50亿元左右。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无烟煤、烟煤和金。无烟煤资源量14701千吨,基础储量2200千吨;烟煤资源量1990千吨,基础储量335千吨。金矿资源量为4039公斤,其中基础储量为20634公斤。万载县最具资源潜力的矿产资源有水泥用灰岩、白云岩、砖瓦粘土、建筑用砂和陶瓷土等。水泥用灰岩和建筑用石料以马步乡量大质优,估计资源量在1~12亿吨;白云岩分布在鹅峰东溪,储量约542吨;砖瓦粘土分布在康乐、鹅峰等地,资源量在1000~1500万吨;建筑用砂沿蜀江分布,资源量500~600万立方米;陶瓷土(高岭土)主要分布在白水、赤兴、茭湖、高城乡境内,资源总量在311万吨。
石英矿
石英矿又名硅石,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主要分布在西坑、九龙、罗城、白水、赤兴等乡镇,万载县总体储量约300万吨。其矿床呈脉状产出,储量丰且品位高的当数白水老山(储量约163万吨,品位含二氧化硅为998%),双桥白石尖(储量445万吨,品位含二氧化硅为9976%)。
瓷土矿
瓷土又名陶瓷土(石)、高岭土,多属风化残积型矿藏,主要成份为三氧化二铝,万载县瓷土储量丰富,万载县总储量为311万吨,广泛应用于瓷器、陶釉制品和化工原料,主要分布于:
①赤兴浙桥:资源储量为396万吨;
②茭湖槽头:资源储量为1132万吨;
③仙源山枣:资源储量为1008万吨;
④白水槽岭:资源储量为674万吨;
⑤高城燕仔窝瓷土矿,地处高城粮管所附近,地质普查储量100万吨,矿石形状呈片状结构,属风化矿土。该矿石泥经淘洗含三氧化二铝37%以上,且杂质少,白度达84%。用途主要用于制作建筑、生活瓷制品,还可作造纸填料,涂布等。
长石
万载县长石有钾长石、钠长石及钾纳长石。地表因风化作用多形成高岭土,深部则为长石,多为细晶岩脉侵入形成,也有部分为伟晶岩脉型。长石呈脉状产出,脉幅宽一般为1~5米,长几十至几百米。主要分布于赤兴乡淅桥、皂下村、仙源新市村、茭湖乡槽头村,储量估算约为100万吨左右。长石用途多为化工原料,如用做陶瓷坯体配料、釉料玻璃熔剂、搪瓷原料等。
万载县钾、钠长石开采始于2001年,以赤兴乡为先,继而仙源、白水、茭湖逐步开发。至2001年底开采量达4万吨。矿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浙江等地。2005年开采量达5万吨。
白云岩
白云岩分布于鹅峰东溪村、马步布城村、黄茅镇光明村等地,储量约5000万吨,用于做耐火材料,提炼金属镁等。
金矿
①高城桃源金矿区,位于县城西13公里的高城乡境内。矿体为石英脉型与硅化破碎带型。矿石以含金黄铁矿和银方铅矿为主,伴生矿物有闪锌矿、磁铁矿、赤铁矿及辉铜矿、钨、铋、锡、铷等。初步勘查工业储量19吨,地质储量2吨。
②岭东金矿区。位于丰顶山花岗体的北缘,桃源岩体的南端,岩石性及矿石类型同桃源金矿,品位均在10克/吨左右。
青石
出金钟湖,青质黑理,有松竹纹,可为屏。又一种出东坑,色青黑有黄斑,细润而坚。土人琢以嵌桌櫈,佳者琢为砚,亦出墨。
麻石
麻石俗称苏石,出吹藜、丁田,色白质,粗无纹理。石工雕镌精巧,无所不可。旧时万载城内街道所铺石料皆取之于此。
菊花石
菊花石位于黄茅新泉村泉塘组地下,呈深灰色,敲开可见小菊花纹,是制作砚台的上等石料,蕴量不多。
袁石
袁石,江西八大观赏石之一。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杜绾著《云林石谱》载:距万载县县城十余里,石无数,出野田间,其质嶙峋,微青色,间多峰峦,岩突四向,又有石罅,中上下生小林木,蓊郁可喜。或高三四尺,或五六尺,全如一大山气势,经行凡数百步不断。地名为乱石里(即八角亭)。土人以石占田砻,有妨布种,恨不之去。惜乎地远,人罕知之。 万载县8公顷以上的湿地6 9处,总面积为2525853公顷,占万载县土地总面积的1474%,其中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湿地2处计7257公顷(即三十把和锦江水库);面积在8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湿地6 6处,面积为17 9 95公顷,均为长年性淡水水域;万载县水稻田湿地计2273333公顷。另万载县8公顷以下的水库8 6个,山塘1 8 3 8个,溪流154条。
按湿地环境类型分:万载县天然湿地即河流湿地面积15618公顷;人工湿地面积2369673公顷。 1998年7月至1999年3月,万载县组织技术力量首次进行了万载县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通过此次调查,万载县境内分布的野生动物约92种,其中:
鸟类:白鹭、池鹭、罗纹鸭、鸳鸯、灰胸竹鸡、白鹇、白颈长尾雉、环颈雉、董鸡、山斑鸠、珠颈斑鸠、凤头麦鸡、四声杜鹃、草鸮、斑头鸺鹠、领鸺鹠、普通鵟、夜鹰、家燕、冠鱼狗、斑鱼狗、普通翠鸟、白胸翡翠、蓝翡翠、栗啄木鸟、灰头啄木鸟、树鹨、白头鹎、橙腹叶鹎、棕背伯劳、丝光椋鸟、八哥、红嘴兰鹊、喜鹊、灰树鹊、褐河乌、黑背燕尾、灰背鸫、乌鸫、画眉、红嘴相思鸟、大山雀、凤头长尾山雀、白腰文鸟等。
兽类:刺猬、猕猴、穿山甲、华南兔、花松鼠、豪猪、褐家鼠、白腹巨鼠、狼、赤狐、貉、豺、黄鼬、鼬獾、猪獾、狗獾、水獭、小灵猫、果子狸、食蟹獴、豹猫、云豹、野猪、牙獐、黄麂、水鹿。
爬行类:蝾蚖(四脚蛇)、眼镜蛇、银环蛇、金环蛇、乌梢蛇、滑鼠蛇、灰鼠蛇、王锦蛇、尖吻蝮、蝮蛇、竹叶青、水蛇、泥蛇。
两栖类:青蛙、树蛙、中华蟾蜍、虎纹蛙(俗称土蛤)、刺胸蛙(俗称石怪)、乌龟、鳖。
珍稀古树名木:通过普查统计,万载县共有珍稀古树 、名木1766株,树种有27科32种,其中树龄100年以上胸径50厘米以上的1112株,主要分布在白良、三兴、罗城、高村、高城、仙源、黄茅、株潭、茭湖等乡镇。
1998年5月被国家林业局选入《中国珍稀古树奇观》专刊的有3株,分别为白良乡歧里村一株黄檀树,白良村一株南酸枣和该村一株胸径达170厘米的苦槠树,为宜春地区胸径最大的经济树种之最。
珍稀树种有:南方红豆杉、银杏、罗汉松、闽楠、苏铁、半枫荷、猴欢喜、广玉兰、三尖杉、金钱松、柳杉、红钩栲、兰果树、三角枫、肉桂、紫薇、鹅掌楸、锥栗、厚朴、杜仲等。
古树名木有:古樟树、柏树、苦槠、枫香、猴獐、皂荚、木荷、酸枣、苦楝、杉木、马尾松、桂花树、牛根树、榴连牙、重阳木、黄檀、罗木石兰等。
珍稀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苏铁、银杏、金钱松、香榧、粗榧、半枫荷、樟树(香樟)、闽楠、鹅掌楸、厚朴、凹叶厚朴。
省级重点保护植物:罗汉松、大叶冬青、杜仲、紫薇(所有科)、广玉兰、桂花、山茶、野茶树、三尖杉、竹柏、柳杉、枸骨、黄杨、草珊瑚、猴欢喜、云锦杜鹃、江西杜鹃、重阳木、大叶青冈、野核桃、肉桂、紫荆、黄檀、玉兰、木莲、亮叶含笑、深山含笑、无患子、红花油茶、杨桐、实心竹、厚壁毛竹、七叶一枝花。
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