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末,春光明媚,惠风和畅,携同窗好友同游星德山。
星德山位于桃源县与慈利县交界的热市镇,与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毗邻,属武陵山脉。与张家界遍地的喀斯特山貌不同的是,这里以丹霞地貌为主,赭红色的岩石矗立在群山之巅。
山下,一条清溪从山谷直泻下来,清冽的山泉从赭红的石块间流过,遇到落差处,便一跃而下,扯出一匹匹洁白的瀑布,在底部的石块上溅起一串串碎玉般的水珠,发出泠泠的水声。一挂挂流瀑击打着石块,如一位妙龄乐女弹奏古琴,好一曲悠扬的高山流水,和着树丛间的鸟鸣,响彻山谷。我们忍不住如孩童般弯腰戏水,捧一捧清泉入口,清凉甘甜,享受与平素完全不一样的水滋味。一古稀老者赶着一群咩咩叫唤的山羊从山上下来,说我们好福气,因昨日暴雨,罕见的山溪水满,我们才遇到这飞泉流瀑的壮观景象。
沿山谷拾级而上,山谷两旁竹树环合,黄绿鲜嫩的叶芽如婴儿般依偎在不可胜数的枝条上。脚下的溪水畔长满鸢尾草,淡蓝色的花朵藏在绿带一样的叶丛中,妩媚娇羞,与山岩下那一簇**的迎春花的热烈奔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间或,一树雪白的梨花,几支粉色的桃花,如穿着花布衬衫的村姑从山坡上迎面走来,野性又俏皮。还有数不清的不可名状无法绘色的野花羞羞答答地藏在山岩间,忙坏了那些嘤嘤嗡嗡的野蜂。绿叶此时还显得势单力薄,烂漫的山花为我们铺展开了一个春意盎然的星德山。
上得半山腰,凌乱的石阶拐了个弯,折向山坡,与山谷的溪流分道扬镳。我们四肢并用,猿攀缘配合高抬腿,亦步亦趋,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在三三两两下山游客的鼓励下,终于爬上了山脊。视野豁然开朗,山下层层叠叠的梯田,开着**的油菜花,夕阳下,如一块块**的地毯铺在村落间,一个个山塘和水库泛着白光,公路若隐若现,宛若一根根玉带缠绕在山野。清风拂面而来,顿觉神清气爽。山下的野花野草不见了,一簇簇紫色的杜鹃花遍布山峦,圆圆的花朵迎着夕阳,如一阵阵会心的欢笑。平素行走在大街上,封闭拘谨,表情冷漠的人们,到了这山野,竟然放下一切包袱,完全没有了陌生感,见面热情招呼,“你好,上山还远吗?”“加油,不远了,山上美着呢。”上山途中,遇到几位也来自常德的登山者,竟然如旧友,相谈甚欢,结伴而行。
山脊蜿蜒向上,但相对平坦。一座神奇宏伟的建筑横在眼前,方方正正,似庙堂,又如宫殿。整个建筑不见一砖,没用片瓦,全部用赭红的石块搭建而成,显得古朴厚重。殿门两侧各蹲一尊雕工精美的石狮,门楣两刻有一副对联,上方的横梁正面刻着“星德山门”,上面四周是石砌的栏杆,每一面的正中都坐着一尊神态鲜活的神像。屋顶是圆圆的古塔一样的尖顶,规则的石块铺成瓦楞,四角是高高翘起的飞檐。殿堂正中石墩上卧着一个青色石器,似盆似槽,甚是怪异,我们疑惑地端详,一路过游人告诉我们,那叫聚宝盆。
穿过山门,一列规则齐整的赭红色石阶立在眼前,少说也有上百级,两侧有木质扶手,宛若天梯。一口气登上顶端,视野又开阔了一层,恍惚间有一种羽化而登仙的感觉。又一座石砌的殿宇横在眼前,比刚才所见的山门更为精美,仿佛中世纪的罗马古堡,殿内供奉着神像,香烟袅袅。前方山崖突出的山岩上,几颗迎客松苍翠遒劲,如夕阳下晾翅的巨鹰,又有几座殿宇庄严肃穆地掩映在苍松之下。另一侧一块巨石横空悬在山崖之上,如巨佛伸出的一根食指,指向遥远的东方。几个游客像嬉戏在枝头的小鸟,摆出飞翔的姿势拍照。我们倦意全无,轻捷地登上横在眼前的一级级台阶,迫不及待地跨上佛的食指,伸开双臂,想象自己是一只翱翔的山鹰,让风从指缝间穿过,让相机留下一个个舒展的身影。
这里还不是山顶,前方高耸的崖顶上,屹立着一座更为雄伟的宫殿,大殿有两层屋檐,四角高高翘起,直指苍穹。檐下是粗壮的石柱,檐下形成一个宽阔的回廊。殿外立着一个大肚子的赭红色石质香炉,两侧护卫着两尊高大威武的石狮子,石狮前方是站着两座石塔,石塔旁一面鲜红的国旗迎风招展。再一次登上一百零八级规整的红色石阶,我们攀上了最高峰——星子峰,这一座宏伟的神殿就叫星子殿。走近神殿,殿内香烟绕梁,身材魁梧的神端坐殿中,让人油然而生敬慕和虔诚。大殿周围的石壁上惟妙惟肖地雕刻着大象、狮子、麒麟等神性动物,还有许多不明就里的神像。
绕着大殿四周,凭栏远眺,暮色中,周围世界尽收眼底,山下的村庄和田野如隔水看花,迷蒙一片。远山怪石堆叠,沿着山脊线,山峰一座连一座蜿蜒伸向远方,一座座红石殿与烽火台一样盘踞在一个个山头。山脊线两侧,一簇簇紫色的杜鹃花忘情地绽放着,吐出一缕缕清新无比的幽香。我疑心自己到了一个神话中灵异的世界,心中有一股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又有步入仙界的迷幻。
暮色渐浓,我们脚步无法一一抵达远方那一座座神秘的殿堂了,我们不抵达,丝毫不影响神的存在,就让它们静谧地立在群峰之巅吧。在星子殿下的岩壁上,我终于找到了关于这些神秘雄伟的建筑的来历。原来这是一组以星子宫为中心的道教文化古建筑群,最初由明洪武年间的知名道长张道会创建,明末清初经几次扩建,几十座全石结构的宫殿星罗棋布地分布在这群山之巅,六百多年的时间凝固在这山野的春风里。
下山,我们找到了捷径,由山顶找到了一条下到山谷的小径,沐浴着山岚,有野花的幽香,有啾啾的鸟语,有哗哗的溪水,一路把我们送到山下。结识的同行者上山时就在山下农家预定了晚餐,邀我们共进晚餐,饥肠辘辘的我们也不推辞。正宗的农家土鸡早就炖得酥软,久违的豆腐渣炖青菜,油而不腻的农家腊肉,清香扑鼻的蒿子粑粑……好一顿丰盛的晚餐。车灯刺破幽静的山野,鸣一声喇叭,就此作别,同是天涯云游客,相逢何必曾相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