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水的时机:
运动前不可以大量喝水,不然水会停留在胃里,在运动中使得胃部不适。但运动前要保证身体处于不缺水状态(不缺水的大概判断标准为口不干,口腔湿润),可以在运动前一小时多喝点水,也可以在运动前紧急补充少量水分。
除了少数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比如骑车,马拉松长跑)一般运动中不需要喝水,就算喝了也没那么快吸收进身体。
每次运动后,不管是否出汗,都必须补充水分,因为水分的消耗不仅仅在于汗液,水分也充当了我们关节的润滑液,保持身体不缺水,能保证关节更不容易磨损。
水分补充量:
运动前紧急补充的话,喝一百毫升水就好了,也就是两三口。
运动后最少喝三百毫升,也就是一杯水,长跑的话需要补充更多。
水分补充的方式:
建议喝凉白开或矿泉水,最好是淡盐水。蒸馏水虽然纯净,但对健康没什么帮助。能量饮料也可以,说实话我觉得没白开水好喝。
绝对不可以喝碳酸饮料,其他的甜的饮料。因为市面上的饮料糖水比例一般都是2:1,大概就是一口饮料中有三分之二都是纯净的白砂糖的感觉。会不会影响运动效果就先不说,饮料能补充的水分太少,而且糖水的吸收也比白水慢的多。
运动时会口渴,健身运动中应该如何补水呢?
一、运动前补水
为了避免在运动中或者运动后脱水,我们可以在运动逐渐前半小时喝水。
这是由于运动前喝水可提升身体的热调整工作能力,减少运动中的心跳。着重强调,早上运动前一定要先补水。夏天到了,早晨的温度相对性清凉,大多数是人喜欢在早上开展身体锻练,那样一天都是会觉得心旷神怡。可是在外出以前就需要充足填补水份,由于通过一晚上的歇息人身体内的水份早已被新陈代谢的寥寥无几,这时假如让身体在少水的情形下运动,非常容易脱干。
二、运动中补水
当运动抗压强度较为低或者时间较短,这时身体微量元素的流动量非常少,因此没必要有意填补,只需立即饮用水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就可以了。假如开展超强度的练习或是运动时间超出1个钟头,独立补水就还不够了,最好吃些盐水,假如不太喜欢喝淡盐水,那麼就每运动15-20min上下慢下来喝一口运动饮品,填补人体内排汗后会导致的身体内微量元素的外流,保持身体功能的一切正常运行。
三、运动后补水
运动完最好是等的身上汗微干,脉搏和心跳修复到正常的水准以后,再适当补水,留意补水要少量多餐,不必一次很多饮用水。
绕开2个补水错误观念喝低温的水。很多人喜爱运动后喝冰饮的水,朱绍英说,平常人的体温在37℃上下,运动后可升高到39℃上下,假如食用低温的水,会明显刺激性消化道,造成肠道平滑肌痉挛、毛细血管忽然收拢,导致肠胃功能紊乱,造成消化不好。
一次喝很多的水。运动中大量出汗,饮水量大,运动后5分钟要立即补水,但不可以一次喝足,要分批食用。一次饮水量一般不可超出200mL,2次饮用水间距最少15分钟。此外饮用水速率要慢,不能过猛。
把握补水的机会
运动前,要做保护性补水。运动前15~20分钟补水400~700mL,可以防止运动中脱干,并让人们在运动时感觉舒服。保护性补水要少量多餐摄人,每一次100~200mL。假如在酷热的天气状况下开展室外运动,饮水量可再提升200~300mL。
运动时要适当补水。要选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补水,使身体持续获得水分的填补。补水量要依据流汗量的几个而定,一般情形下,每钟头补水总产量不适合超出800mL,在运动中可以每过15~20分钟补水100~300mL,或每跑2~3千米补水100~200mL。
运动后充足补水。运动候补水量的多大可依据重量降低量明确,如运动前后左右重量相距1kg,那麼补水量应是15kg,即1500mL。此外,除开喝水还能够用蔬果汁、水果汁、牛乳等来补水。
运动中补水的原则是维持平衡,因为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了维持人体体内的温度,就会有大量的热量以及电解质排出体外运动中补水,应该分为三个阶段,运动前补充运动中美15到15分钟,间断性的补充,然后运动后补充
补充水分应该分为前、中、后三阶段,运动前补充500cc左右的水,运动中每10~15分钟间断补充100cc~150cc的水,运动后尽量补充。
由于水分从摄取,到进入肠胃到进入肠胃道,接着被人体吸收,需要一段为时20~30分钟的时间,因此一次喝下大量的水,反而会使的饮用的水集中在胃里,而不能真正达到补充水分的目的。_
至于运动前一次喝下大量的水,可能导致“胃下垂”的说法,则可能忧虑过度了;在运动前补充超过负荷量的水,的确有可能因此产生饱涨感进而影响运动的表现,不过倒不至于产生胃下垂。
如果是一般性的轻体力运动:
白开水、蒸馏水、矿泉水都可以,一些微酸的饮料可以增强口感,促进饮用,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参与的是一些强度高、时间长、出汗量大的体育运动,最好选择运动性饮料。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运动时需要补水,运动前后也需要补水,最好在运动前2小时至半小时内补水300毫升左右,运动后先休息10分钟左右,再慢慢喝水。
运动过后,满头大汗几乎是每一个走下运动场的健身者的“标准配置”,特别是在从事篮球、羽毛球、网球等大运动量的体育项目的时候,体内的水分随着汗液快速流失。
健身者很快就因为脱水而感觉脱力,势必会出现由于脱水的原因而使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下降,因此,在运动过程中如何科学补水至关重要。
以非常消耗体能的网球运动为例,科学的补充水分并不是从爱好者走进网球场开始,而是从进行练习或者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就要开始注意补水,并且在饮食方面要保持饮食营养的平衡,达到不口渴或有腹胀的感觉。
在运动开始前两小时,为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专家建议爱好者在此时段分多次补充500毫升的白开水,以便于身体的吸收和消化。
在运动过程中,爱好者也需多次少量的补充白水和运动饮料,或者淡盐水,在补充身体水分时切忌大口喝水,而且水温应保持在15至20摄氏度,切勿饮用8摄氏度以下的水,容易导致胃痉挛。
在运动后,大量出汗的运动者在喝水的同时更需要补充含有钠、钾、镁、钙、磷等电解质,建议爱好者饮用矿物质饮料,原则上也是少量多次,目的是恢复运动者体内水与电解质的平衡,使身体得到恢复。
扩展资料:
运动后喝水注意事项:
1、应尽量不喝各种饮料,诸如汽水之类。要喝白开水,或者绿豆汤,或1%的淡盐水等,以去热除暑,及时补充体内由于大量出汗而丢失的钠。
2、忌服过冷的水。因为平时人的体温在37度左右,经过运动后,可上升到39度左右,如果饮用过冷的水,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突然收缩,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
3、饮水的量。运动中出汗多,需饮用的水量自然大,但不能一次喝足,要分次饮用。一次饮水量一般不应超过200毫升,两次饮水至少间隔15分钟。
4、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综上所述,运动时,水分的汲取不可过多也不能过少,要掌握适当的时机适量补充才行。
人民网-少量多次淡盐水——学会在运动中补充水分
运动不仅消耗能量,也消耗水分,尤其是在夏日,运动时体内的水代谢要远远强于不运动时。运动时出汗是体温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水是这一过程的关键物质,运动过程中肌肉收缩时物质和氧气的需求量及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会急剧增加,水在这些物质的运输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仅就这些功能而言就可以知道水对运动时人体的重要性。
如果运动前没有充分的饮水,运动中又不注意补水,就会因脱水而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热量发散不出去,聚集体内可使体温升高,还可导致机体代谢的废物排泄受阻。
运动补水注意事项
如果是比较正规的比赛,如马拉松式的比赛,组办方肯定会安排工作人员在沿途放置补水装置。运动员需要补水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取,不过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大家都需要补水,有时候只是一部分人有这个需要。因为人员比较多,在补水的时候容易发生碰撞,同时,补水后的器具也不要乱扔,不要影响到其它运动员。
大运动员后,不管在运动之前和运动当中如何补充水份,这个时候身体的水份流失都会比较大,身体处于一种脱水的状态,只是因人不同,脱水程度不一样而已。所以运动后一定要注意补充水份,不过也不宜立即补水,待身体充分得到休息后,至少半小时后再补充水份。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运动前后如何正确补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