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的特点

北京天坛的特点,第1张

北京天坛的特点:

1、天坛地处北京,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年)。

2、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

3、天坛(Temple of Heaven)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扩展资料:

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

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北京天坛

9月25号晚上到达首都国际机场,带爸妈去首都旅游。

住宿:建议选择地铁沿线入住一个酒店,交通方便,不用根据不同目的地安排,比如劲松一带。

7天行程安排,考虑到有老人,不是很紧张

劲松-地铁10号线-国贸-1号线-天安门广场-故宫-景山公园-北海公园-后海夜景及酒吧-6号线-呼家楼-10号线-劲松,景点间都是步行,一天;

劲松-34路-天坛(西门出)-120路-前门-大栅栏-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1号线-国贸-地铁10号线-劲松,一天;

劲松-地铁10号线-海淀黄庄-4号线-北宫门-颐和园-4号线-圆明园-北大-4号线-海淀黄庄-地铁10号线-北土城-8号线-鸟巢-8号线-北土城-地铁10号线-劲松,一天;

劲松-地铁10号线-国贸-1号线-建国门-2号线-积水潭-步行-德胜门-919、880-八达岭长城-919、880-德胜门-5路-鼓楼-南锣鼓巷/北京胡同-6号线-呼家楼-10号线-劲松,一天;

劲松-地铁10号线-亮马桥-701-798艺术中心-688、401-东直门-东直门内簋街夜市(餐饮,酒吧得去三里屯)-北新桥-5号线-东四-6号线-呼家楼-10号线-劲松,一天;

劲松-34、特12、步行-潘家园古玩城-28路-十里河天娇民俗文化城,半天;

劲松-地铁10号线-国贸-1号线-建国门-2号线-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雍和宫站-5号线-东单-1号线-木樨地-114路、步行-钓鱼台银杏大道-木樨地-1号线-国贸-地铁10号线-劲松,一天;

东便门簋街夜市?不知道,是不是城墙啊,要是的话,可以安排在十里河后面,十里河-地铁10号线-宋家庄-5号线-崇文门-步行、44路-东便门-城墙-步行-北京站东-674-劲松

问题一:天坛里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祈年殿为砖木结构,殿高38米,直径32米,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建筑独特,无大梁长檩及铁钉,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支撑着殿顶的重量。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童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祈年殿的藻井是由两层斗砑耙徊闾旎ㄗ槌桑中间为金色龙凤浮雕,结构精巧,富丽华贵。

圜丘:位于天坛的最南端,外面有二层圆形围墙,中间是三层圆形石坛,上层台面四周环砌台面石,中心一块圆形石板称“天心石”。其外环砌石板九块,再外一圈为18块,依次往外每圈递增九块,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声音特别浑厚、洪亮。

皇穹宇(回音壁):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砖木结构,殿内没有横梁,全靠8根檐柱、8根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三层天花藻井,层层收进,极有特色,为古建筑中少有。正殿外就是著名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对话石。

斋宫:斋宫是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斋宫在天坛圜丘坛成贞门外西北,坐西朝东,平面为方形。宫墙两层,外层叫砖城,周长为6607米;内层宫墙叫紫墙,周长为4133米。斋宫正殿,面阔五间,殿座全是汉白玉石基和石柱,建筑结构和正式宫殿一样,重檐垂脊,吻兽俱全,但殿顶成拱券形,不露栋梁榱桷痕迹,故名无梁殿,是北京著名的古建筑。殿前左右各置配殿3间,丹墀(露台)之上,左右各置一座高大的白石亭子,左边的叫斋戒铜人亭,右边的叫时辰亭。

神乐署:神乐署坐落北京天坛西门内稍南侧,坐西向东,是天坛五组大型建筑之一,是专司明清两代皇家祭天大典乐舞的机构。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2年)。又名神乐观,清乾隆八年(1743年)称神乐所,乾隆十九年改今名。神乐署是管理祭天时演奏古乐的机关,是专门用来培训祭祀乐舞人员的机构。

希望有帮助

问题二:天坛有哪些神奇特点 天坛是现今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重要、规模最为宏大的一组封建王朝的祭祀建筑群,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最为珍贵的实物资料与历史遗产。 它充分运用了各种建筑手法与建筑形式,充分体现了美学、力学、声学、几何学的原理,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成就。 天坛的建筑设计思想是突出天空的辽阔与高远,从而表现天帝的至尊无上。 为此,在布局上摆脱了传统的中轴线为对称的设计,天坛设有呈“回”字形的两重坛墙,把整个建筑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在内坛中,但内坛并未放在外坛的南北正中线上,而位于中轴线偏东,在主体建筑群以西留出了一片旷大的空地。 人们从西门进入天坛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开阔的天宇,神圣、博大与至高无上的天帝立刻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凸现出来,人们顿时会感觉到自身的软弱与渺小,因此便会心甘情愿地向天帝顶礼膜拜,祈求保佑。 祈年殿、圜丘坛等建筑的设计,也遵循了同样的原则。 天坛建筑可分为三组,以祈年殿为中心是一组,以圜丘坛为中心是一组,斋宫又是一组。三组建筑呈“品”字排列。 祈年殿 是天坛的象征,是三层重檐圆形攒尖顶建筑。 大殿采用上屋下坛的构造形式,基座平面呈“中”字形,高出地面达4米,分为三层,四面出阶,正中为祈年殿。 大殿全部为木结构,不用大梁长檩,而用28根楠木大柱与36根枋桷衔接支撑,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也是为人称道的。 中间24根构造独特的通天柱(又叫龙井柱)高达192米,直径12米,直通殿顶。 龙凤和玺彩画金碧辉煌,装饰精美,殿顶蟠龙藻井富丽堂皇,雕刻精工。 祈年殿结构雄伟,架构精巧,内部空间层层上升,向中心聚拢;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造成了强烈的向上动感,显示了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 祈年殿没有象通常的传统建筑那样用高围墙封闭起来,而是又用高度仅为18米的矮墙环护。 三层洁白的台基把大殿高高托起,院子地面高出院外地面4米,院外高大茂密的柏树林仅露树冠,相映对衬,大殿“超然在上,似有凡界尽在脚下之感”,进入视线的仅仅是矗向天空的祈年殿和其上的冥冥青天,以及在下的色调深沉的大片柏林,静谧、肃穆、与天接近之感不觉油然而生。 圜丘坛 祈年殿的南边与之位于同一直线尽头的是圜丘坛,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又叫祭天台,坛四周有两重们交坊ぃ内圆外方;坛分三层,逐渐内收。 嘉靖九年用蓝色琉璃砖和汉白玉石建成,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加以扩建,坛面改为艾叶青石。这些石板大小形状相同,拼合的严丝合缝,密不容针,二百多年来,依然水平如镜,更没有上翘下沉的现象发生,足见当是工匠设计之精妙,技艺之高超。 坛中心的一块石板称作太极石或天心石,当人站在这块石板上轻轻呼喊时,就会有回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清晰响亮。但站在圆心以外说话或听起来,却没有这种感觉。 原因在于从天心石发出的声音传到四周石栏后被迅速反射回去,而从发音到声波被反射回来仅有007秒,所以很难分出原音和回音,听起来声音极宏亮,而周围的人是无此感受的。 当年皇帝站在天心石上,周围寂静无声,只有自己响亮无比的声音在天空回荡,仿佛自己真能与上天对话,他的内心,一定是充满了庄严与自豪之感的。 斋宫 斋宫是也一处较为重要的建筑,属于祭天的辅助性建筑,供皇帝祭祀之前斋戒沐浴之用。 斋宫坐西朝东,平面是一个正方形,两重高大的宫墙把宫殿围得严严实实,两道宽宽的御河令人望而生畏,外沟内岸还建有163间回廊,是皇帝斋戒时侍卫兵士放哨警卫的处所。 斋宫主要有正殿、寝宫、钟楼等,布局严谨,结构规整,有小皇宫之称。 大殿面阔五间,是拱券形砖石结构,没有一根粱枋木柱,技艺超群,手法精湛,被称作无梁殿,确>>

问题三:天坛公园有哪些景点 你好。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回音壁是天坛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

问题四:天坛里面有什么 天坛的主要建筑物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端,其间由一条宽阔的丹陛桥相连结,由南至北分别为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和皇乾殿等;

问题五:天坛公园里有哪些名胜古迹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回音壁是天坛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

问题六:天坛内的主要建筑及功能有哪些 圜丘坛建筑群从南侧起是昭亨门、具服台、棂星门、外们健⒛们剑圜丘坛、皇穹宇。在内外们街间东南侧是燔柴炉和铁燎炉。西南侧是望灯杆。圜丘坛外们蕉侧是南神厨和南宰牲亭。

历史沿革: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圜丘坛建筑群的历史沿革。明朝的嘉靖皇帝在位期间改革礼制,在天地坛的南部新增了圜丘坛这组建筑群。它是为皇帝每年冬至祭天、孟夏祈雩所用。清朝的乾隆皇帝在改造天坛的同时,对圜丘坛进行了扩建。这组建筑一直保存至今。

圜丘坛建筑群的主要作用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的地方,每年冬至祭天、孟夏祈雩均在这里举行。圜丘坛建筑群有四个坛门,即东为泰元门、南为昭亨门、西为广利门、北为成贞门,这四个门的名称出自《易经 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这四个字赞美的是天的本质,也称为天之“四德”。

外围布局:

进入昭亨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具服台。天坛有具服台两座,南为圜丘坛具服台,北为祈谷坛具服台。冬至祭天大典前,具服台临时搭起幄次,就是帐篷,供皇帝在此盥洗和更换祭天礼服。再往前走是内外两道们剑们绞侵附ㄖ物周围的矮墙。两道们骄为天青色琉璃瓦覆盖,象征着天,内们轿圆形,外们轿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内、外们降乃拿娓饔腥座石门,共有24座石门,称“棂星门”。南面的内们胶屯们降牧降黎星门大小不一,中间的最大,是皇天上帝所用之门;东面的次之,是皇帝所走之门;西面的最小是陪祀人员所走之门。内外们街间东南方有望燎位、燔柴炉、瘗坎各一个,铁燎炉8只,东西棂星门各有铁燎炉2只,内外们轿髂衔望灯杆。

建筑特点:

下面我再介绍一下圜丘坛的建造特点:圜丘坛分三层,通高57米,四面有台阶,通体铺以艾叶青石,围以汉白玉栏杆。第一层台面直径九丈为“一九”第二层台面直径为十五丈为“三五”,第三层台面直径为二十一丈为“三七”,三层台面直径相加为四十五,喻义“九五”之尊。四面的台阶有三层,每层九级为“三九”,三层台面一、三、五、七、九阳数俱全,相加为“二十五”以应天数。

圜丘坛上层的中心圆石叫天心石,它是天坛的三大声学现象之一,围绕天心石这一层共铺九圈扇形石,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18块,每圈都是9的倍数,以此类推,直到第9圈81块。第二层台面也是9圈扇形石,从第10圈开始到第18圈,第三层台面从第19圈开始,直到第27圈,每圈均是9的倍数。9是极阳数,用9的倍数递增,使之最大化,是为了强调天的崇高、神圣。

配套设施:望灯杆、燔柴炉等

圜丘坛外们侥谖髂戏轿涣⒂型灯杆。望灯杆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杆高九丈,举行祭天大典时,望灯杆上吊挂直径13米、高215米的大灯笼。灯笼内立巨烛5支。它既是祭天位置的标志,也是祭天仪式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嘉靖年间,当时仅建了一座,崇祯年间增至三座,现仅存其一。

圜丘坛外们侥诙南方位立有用绿色琉璃砖砌筑的燔柴炉,祭天大典开始时,先将一只刳净牛犊置于燔柴炉上,掌炉官点燃燔柴炉,以通达天神,称“燔柴迎帝神”。祭典告成,将正位幄次撤下的牲牢、祝版、祝帛等祭品投放进燔柴炉内焚烧。燔柴炉西侧设望燎位,皇帝在此行望燎礼,称为“望燎”。 瘗坎位于燔柴炉东侧,由绿色琉璃砖砌成,像个巨大的盘子埋在地下,直径约1米,深约03米。它是用于瘗埋牛尾、牛毛、牛血的以示不忘祭地之意。

圜丘坛周围共由燎炉12座,分布在三处,瘗坎旁,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排列着8个铁燎炉,内们蕉西棂星门外各有一对燎炉。撤馔后,从配位幄次撤下的清代8位皇帝的祭品分别在8个燎炉内焚烧。从4个从位幄次撤下的祭品分别送到内们蕉、西棂星门外的4个燎炉内焚烧。

祭神典礼:

下面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

问题七:北京天坛里有哪些景点? 南进北出,

圜丘坛部分:望燎炉以及与其配套的燎炉,灯杆,圜丘,天心石

皇穹宇部分:皇穹宇,回音壁,三音石

皇穹阀西北有棵树九龙柏

接下来是海漫大道,大道上有具服台和鬼门关,尽头就是祈年殿

祈年殿部分:祈年殿,祈谷坛,皇乾殿

以上为中轴部分,东西两侧还有七星石,斋宫,牺牲所,72连廊

问题八:天坛公园门票多少钱?天坛里面有什么好完的? 开放时间:大门6:00-22:00,内部景点8:00开放。门票价格:淡季10元,旺季15元,联票淡季30元,旺季35元3月1日~6月30日:大门16:00止售联票,景点17:30关门。  7月1日~10月31日:大门16:30止售联票,景点18:00关门。  11月1日~次年2月28日:大门15:30止售联票,景点17:00关门。 祈年殿+圜丘+回音壁=20元,不单售其中任一景点门票;神乐署+斋宫 =10元,不单售其中任一景点门票。 淡季:4月1日~10月31日,旺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电 话:010-67028866地 址:北京市 崇文区天坛内东里7号 历史文化景点,提升自身文化素质

问题九:北京天坛里有什么东西 主要的是:祈年殿、回音壁、圜丘,这三个地方要进是收费的

其实,祈年殿=回音壁(里面的正殿)+圜丘

如果你需要,可以回复,因为我前些日子,刚刚陪人去过。

问题十:天坛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天坛和地坛的区别在于:天坛祭天,祈雨等;而地坛是祭地。

天坛是进行祭天礼仪的地方。天坛在故宫东南方,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4倍,是明、清朝两代帝王冬至日时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礼的地方。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祭天作为人类祈求神灵赐福攘灾的一种文化行为,曾经是中国古代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至清末,一直举行祭天典礼,绵延约五千余年,可谓渊远流长。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政府宣布废除祭天祀典,并与1918年改天坛为公园。祭天典礼延续了约五千年。祭天礼仪即从历史角度系统介绍中国古代的祭天礼仪,展示中国的祭天历史即中国古代的祭天文化。

地坛是进行祭地活动的地方。

祭地活动源于远古。据文字记载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史料载:夏以五月、商以六月、周以夏至招地于泽中方丘)。起初,由于文化知识水平所限,人们尚不能认识与驾驭自然及社会力量,对自然界的众多事物现象解释不了,就臆想出超自然的什么“神鬼”,出现迷信,把万物归宿于天地神鬼的造化安排,若遇不解之事就求救天地神鬼给以保佑和恩赐,臆造出“皇天”、“地祇”掌管天、地之一切,是至高无上的。

1 描写天坛的句子有哪些

1、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

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2、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

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北围墙为弧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

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徵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3、外坛墙东、南、北三面均没有门,只有西边修两座大门--圜丘坛门和祈谷坛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3396333门(也称天坛门)。

而内坛墙四周则有东、南、西、北四座天门。内坛建有祭坛和斋宫,并有一道东西横墙,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

4、除祈谷坛和圜丘坛之外,天坛还有两组与众不同的建筑群,即斋宫和神乐署。 斋宫实际是座小皇宫,是专供皇帝举行祭祀礼前斋戒时居住的宫殿,也有城河围护。

5、神乐署则是隶属于礼部太常寺之下,专门负责祭祀时进行礼乐演奏的官署。它是一个常设机构,拥有数百人的乐队和舞队,平时进行排练,祭祀时负责礼乐。

署衙的位置在外坛西部,与斋宫隔墙相邻,是一组标准的衙署建筑。 6、天坛面积辽阔,相当于紫禁城的四倍。

在极小占地的建筑周围种植着苍松翠柏,深绿颜色在古代表示崇敬、追念和祈求之意。这也是在坛、庙、陵寝种植松柏的原因。

7、进入天坛,树木葱郁,尤其在南北轴线和建筑群附近,更是古柏参天,树冠相接,把祭坛烘托得十分肃穆。据统计,天坛仅古柏就有4000株。

8、祈谷坛上为祈年殿。殿高33米,直径242米,宏伟壮观,气度非凡,是昔日北京的最高建筑之一。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取名大祀殿,为宽12间,纵深36间的黄瓦玉陛重檐垂脊的方形大殿。 9、大祀殿与其说是祭坛,不如说是一座宫殿,后来嘉靖皇帝旨意拆除,并于1545年在大祀殿原址上建成大享殿,清王朝建立后,用它来举行祈谷礼。

1751年,正式将大享殿更名为祈年殿。清干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祈年殿,更换蓝瓦金顶。

光绪十五年(1889年)八月二十四日,雷雨交加,祈年殿不幸被雷电击中,焚烧。因楹柱为檀香木,香飘数里。

10、据传,北京古建筑材料中有着名的四宝,即祈年殿沉香木楹柱,太庙前殿正中三间沉香木梁柱,颐和园佛香阁内铁梨木通天柱,谐趣园中涵远堂内沉香木装修格扇。现在所看到的祈年殿,是雷击后重修的,其形状和结构都与原来的一样。

11、祈年殿是一座宏伟而又极具民族风格的独特建筑,鎏金宝顶三层出檐的圆形攒尖式屋顶,覆盖着象徵“天”的蓝色琉璃瓦,层层向上收缩,檐下的木结构用和玺彩绘,坐落在汉白玉石基座上,远远望去,色彩对比强烈而和谐,上下形状统一而富于变化。 12、天坛的构造比皇穹宇复杂,外部是三层高阁,内部则是层层相叠而环接的穹顶式,仿佛像砖砌的券殿,但又没有一砖一石,全部采用木结构,28根大柱支撑着整个殿顶的重量。

13、天坛内外楹柱各12根,中间四根楹柱叫通天柱或龙井柱,高185米,大头直径12米,古镜式的柱础,海水宝相花的柱身,沥粉堆金,支撑着殿顶中央的“九龙藻井”。 14、三音石:皇穹宇殿门外是一条由大长方石铺成的甬路,站在甬道第三块石板上,敝开殿门,并将全殿窗户紧闭,使殿门到殿内正中神龛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物,然后面对殿门说话,就可以听到非常洪亮的三声回声,而且站在殿外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

15、北京天坛,宏伟、壮观、精致。皇帝祭天,供奉神、灵、日、月,都在这里显示出来。

人来在天坛,仿佛看见了当年皇帝虔诚的神志,仿佛看见了皇帝恭恭敬敬的动作。古时候,科学的落后,就连皇帝也希望自己得到上天的保佑,让上天保佑自己的江山代代相传,让上天保佑自己的天下长久永远。

2 关于北京天坛的资料、古诗、歇后语、传说

天坛传说是北京市的汉族民间文学。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

民间文学

类别的第一项:由北京市崇文区申报的“天坛传说”入选。

建坛传说

《天坛的由来》、《天坛建立之说》、《建祈年殿的故事》、《嘉靖重修祈年殿》等传说,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皇家与天坛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神童相助修圜丘传奇》中讲述说,乾隆扩建圜丘时,一个要饭的小童,帮助工匠们画出“九九祭坛图”,完成了皇上要求的“从坛面到台阶,所用石料都应是九或九的倍数”,阐释了天坛建筑中的“九”的象征意义。

景物传说

景物传说或风物传说,在中国特别发达。老百姓把自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都赋予灵性,创造出美丽动人的传说,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坛的景物也一样,成为老百姓口头创作的重要题材。对于北京地区的老百姓来说,天坛是皇帝与天对话的地方,是个神圣而神秘的地方,所有的建筑都充满了神奇色彩,每座建筑的构成都由“天”主宰,体现着“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观念。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天坛景物传说题材的天坛建筑群大多不是自然物,而属于人造物,工匠们把建筑科学与人文理念融为一体。我们看到,天人感应观念的融入,为天坛的景物传说涂上了一层神奇和神秘的色彩。

天坛故事

传说的创作,一般是有现实生活的人物或事物作为依据,其体裁特点是解释性的。而天坛的汉族民间传说中,有一些在流传中显然突破了传说体裁特点的限制,虽然也还保留着某些解释性的痕迹,却更像是幻想故事或生活故事。如“益母草的传说”。清乾隆年间汪启淑著《水曹清暇录》里就有关于天坛益母草的记载,清道光时麟庆著《鸿雪因缘图记》中有《天坛采药》一章,清吴长元著《宸垣识略》中也有此传说的记载,这说明,汉族民间早就有关于益母草的种种传闻,逐渐被民众附会到天坛的传说中来了。再如《甘泉与天坛的甜水井》的传说,也是有渊源来历的,清人王士祯曾做诗:

“京师土脉水甘泉,

顾渚春芽枉费煎。

只有天坛石好,

清波一勺买千钱。”这里的“清波一勺买千钱”指的就是传说中天坛甜水井的水,说明天坛甜水井的传说,至少在清代就已广为流传。

坛根儿传说

“坛根儿”是北京老百姓对天坛周边地区的称呼,以天坛为中心,北有金鱼池、西有天桥、东有法塔和四块玉、南有筒子河,这些地方俗称“坛根儿”,历来都是普通劳动者的聚居之地。

在这里流传的传说很多,如《金鱼池和龙须沟》、《龙晴金鱼》、《沈万三脚跺金鱼池》等,反映出生活在社会

最底层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被称为“坛根儿”的天坛周边地区的一些传说,被逐渐附会、纳入、融合或兼并到了天坛传说的系统中,从而丰富、扩大了天坛传说的内容和领地。从“坛根儿”的传说中,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天坛传说中神圣性的部分,受到现实生活变革的制约,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而属于世俗性的部分,则逐渐扩大,越来越多。

人物传说

历代帝王天坛致祭活动的逸闻轶事,近现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行迹,历来成为市民的

街谈巷议,在坊间广为流传。在这类传说中看到的乾隆、光绪等封建帝王,都是民众通过一

两件事情来展现,而不是对这些人物的整体描写,不可避免地偏离人物或史实本身,有一定程度的虚构。但在这些传说里,老百姓对这些人物有自己的褒贬评价,有时不免黑白分

明,脸谱化了,但他们所表达的无疑是平民的立场和观点,跟正史不会一样。而这正是这类传说的价值所在。

3 语文书上有一篇史铁生写天坛的课文叫什么

《我与地坛》

1、作品梗概

《我与地坛》这是一部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而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全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2、创作背景

作者是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3、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4 描写天坛的英语短文120字左右 还有中文翻译

The temple of heaven in Beijing is located in Beijing, in the southeast of Beijing WaiCheng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the palace, the south east ZhengYangMen outside In the eighteenth year of yongle (was built in 1420) Ancient Chines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emperors, praying Area for 273 hectares Qing dynasty emperors used to "good", "the ceremonial buildings The temple of heaven in Beijing area 272 million square meters, the area is also forbidden palace (,) are o walls wall, and the altar, and major architectural form QiNianDian, huang arch, the space The building in the vertical axis The altar round, the symbol of the south north wall round In the south, the high places round in the north, o good places on the altar with a north-south axis, the middle wall

北京天坛地处北京,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圆丘。圆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圆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

5 描写春节的文言文,2篇

传说,很多很多年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阳山下,有个不太大的村庄。村头山坡上,有间小石屋,住着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他家境贫寒,以打柴挖药为生。那时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无法种田。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想把节令定准,可是,不知从哪里下手。

一天,万年上山打柴,坐在树下歇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就制了一个日晷,测日影计算一天的长短。可是,天有云阴雾雨,影响测记。他就想再做一件记时器具,好弥补日晷的不足。那天,他上山挖药,来到泉边喝水,崖上的泉水有节奏地滴答滴答地响着,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望着泉水出了神。思索了一阵,回到家里,画了画,试了试,做成了五层漏壶。从此,他测日影,望漏水,勤勤奋奋。慢慢的,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从头重复一遍。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那时的天子叫祖乙。节令失常,使他很着急。就召集百官。朝议节令失常之困。节令官叫阿衡,不知道日月运行的规律,就说是人们作事不慎,得罪了天神。只有虔诚跪祭,才能得到上神的宽恕。祖乙就斋素沐浴。领百官去天坛祭祀,并传谕全国,设台祭天。

但祭来祭去,不见收效,时令照旧很乱;各地的老百姓为了修建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真是胆汁拌黄连。苦中加苦。万年忍不住了。就带着他的日晷和漏壶会见天子。

万年见了天子,说了冬至点,讲了日月运行周期。祖乙听罢,心中大喜,即令大兴土木,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上日晷台,造上漏壶亭。又拨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万年让六

个童子守日晷,六个童子守漏壶,精心记录,按时报告。

一天,祖乙让阿衡去日月阁询问制历情况,万年指着草历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一听,深觉是理,心中却不安起来。他暗想:要是万年把节令定准,天子心喜,重用万年,谁还听我阿衡的?阿衡想啊想啊,一心想把万年除掉。

那天阿衡打听出一个善射的利客,就派人请到家里,摆上酒筵,说明原由,许以重礼。刺客答应当夜就去行刺。天交二鼓,刺客趁酒兴离开了阿衡,向日月阁奔去。怎奈天坛周围,日月阁下,有卫士严守,刺客不能近前,就拉弓搭箭向日月阁上正观星象的万年射去。谁知刺客喝酒过多,眼睛发昏,飞箭只射中万年的胳膊。万年哎呀一声倒在地上,众童子急呼拿贼。卫士们听到喊声,一齐出动,捉住刺客,扭见天子。

祖乙问明实情,传令将阿衡收了监,又立印出宫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非常感动,指着申星说:“申星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夜交子时,旧岁已完,时又始春,望天子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爱卿入阁,三载不出,披肝沥胆,以月圆为准制出太阴历,真是功高德重。如今爱卿被奸佞暗算,且随我到宫中调养吧。”

万年说:“太阴历虽然草创,但还不十分准确,岁尾还剩有点滴时辰。如不把这岁末尾时润进去,日月如梭,过来过去又会错历。臣负众生所望,深受天子之恩,愿碎心日月阁,细心推算,把草历定准

天坛是北京最大和最繁忙的周末散步之一,尤其是在春天。周围的公园面积是紫禁城的三倍多,是故宫博物院和其他热门目的地游客蜂拥而至的假日周末游览的理想场所。

关于天坛,首先要记住的是没有庙宇。从技术上讲,该建筑群是一系列祭坛(altars tán)。中文是特定于仪式空间的,这是许多其他语言所没有的。 Temple sì、temple miào、pause gōng 和 guan guān 只是北京地名中众多汉字中的一部分,英文翻译为“temple”、“temple”、“temple”和“temple”,但它们都有不同的含义和他们原本的中国内涵。

天坛/天坛与北京许多其他寺庙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天坛不是公共聚会或个人祈祷的空间。它是专门为皇帝和朝廷举行的仪式而建造的。虽然现在的天坛建筑群建于 1420 年,但这里举行的仪式可以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早期,比道教和儒教的出现或佛教的到来早几个世纪。中国 历史 上最早记载的连接统治者和宇宙力量的仪式形式是甲骨文,为商代国王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 1200 年左右。

仪式继续发展,但统治者充当天地和人类宇宙力量之间的枢纽的想法,以及这些例行仪式对于维持和展示统治者使命至关重要的想法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当你站在圆坛中央的石头上,或者走在圆坛和祈年殿之间的灵道上,你就是在整个北京最重要的宇宙学和灵性基础上行走。

从东门开始;这是距离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East Gate of the Heaven of Heaven)站最近的入口。继续前行,直到到达综合体的内墙。内外墙北端呈弧形,南端呈方形。这代表天空和正方形与地球的交点。进入内墙大门前,绕道北行至运动场。是的,我们知道中国每个公园都有阿姨和叔叔在锻炼,但天坛的设施往往会吸引更高级别的博奥马尔的运动天赋,尤其是在周末的早晨。

就在内墙之内是天坛1420,公园内第一家全方位服务的咖啡店。当永乐帝的顾问[r 1402-1425]建造祭坛建筑群作为皇帝迁往北京的一部分。他们更关心风水和设计计划的风水影响,而不是从哪里获得适当的泡沫拿铁咖啡。这不再是问题,感谢天坛 1420 热情的咖啡师。

从咖啡店往南走,直到你看到一堆奇怪的石头在草地上排成一排。这些不是一些导游可能试图告诉你的,一群陨石从天而降,向皇帝指出放置天坛的最佳位置。 (这种大小的陨石一般不会装饰性地粘在草坪上)。目前对“星石”的解释是,它们代表了山东泰山七峰,这是帝王宇宙学的另一个重要地点。 (还有第 8 块石头,显然是由 1644 年继承该空间的清朝统治者添加的,以向位于今天朝鲜和中国边界的满族圣山长白山致敬。)

石头后面是一个小广场,小径通向南方。根据一周中的哪一天,焦虑的父母经常使用这些方法与成年子女结婚。爸爸妈妈把所有相关的细节都写在纸上,然后交换信息,希望能结对。就像是低 科技 版的 Tinder,只不过刷卡的是家长。

沿着小路往南走,他们将带您穿过美丽的常绿森林和阴凉的空地。许多人使用这些空间进行乐队练习、舞蹈、武术和闲逛。花点时间穿过树林。祭坛建筑群已经存在了 600 年。您将等待 15 分钟与那个美丽的阿姨聊天,并了解她是如何凭借她的剑术成为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坏蛋(剧透警报:练习。史诗般的练习量。)

它看起来并不多——通常的比较是由混凝土制成的非常对称的蛋糕——但这是帝王们的宇宙中心。每到冬至,帝王都会来这里举行必要的仪式,祭拜天军,表明上帝确实继续赋予王朝继续统治的权利。使命。无压力。喜欢数学的朋友请注意,每个楼梯有九级台阶,上层中央石头上的圆石也以九的倍数排列。在过去,九是一个充满宇宙魔法的数字。中央石头也是皇帝与天空交流的地方,但现在是他的臣民后代自拍的热门地点。

圆形祭坛的北面是皇帝圆顶。拱顶本身就是帝国建筑的一个惊人例子。加入队列,走上楼梯,看看里面。确保您抬头并欣赏每根木梁、柱子和柱子是如何在没有任何钉子、螺钉或支架的情况下布置和安装的。帝国金库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空间,但它只是一个储藏室。有趣的事实:圆墙是回声墙。是的,它确实有效。专业提示:不要出于身体原因直接对着墙大喊大叫。将你的声音稍微偏向一侧,就好像你在酒吧里和你旁边的人说话一样,会让你的声音沿着光滑的墙壁“跳跃”一段令人惊讶的距离。

离开圆形祭坛,向北前往精神之路。如果你看到一棵被人围着的大树,那就是九龙杜松,这是公园里最著名、最古老的树木之一。这个名字来自对“龙卷风”的松散解释,它似乎缠绕在树干上。这个圆形大院是服务员存放年度仪式用具和精神牌匾的地方。

灵岛北端,正式名称为丹壁桥,是祈年殿。这座 36 米高的塔是公园的亮点,但在仪式意义方面却是个小伙伴。这是皇帝在北京举行仪式以促进良好农业的众多地方之一。

当你是一个大农业帝国的统治者时,丰收就是好政治。如果您还记得帝国穹顶的宏伟天花板和结构,您就会明白将其中三个穹顶堆叠在高架平台上意味着什么。

大厅是前现代工程的一个小奇迹。 (最近的一个项目——大厅在 1889 年被烧毁,第二年重建了现在的结构。)两个展厅展示了与公园 历史 及其建筑相关的展品。

塔东门(面向祈年殿前在右手边)返回公园东门,也我们步行的起点。也就是说,公园很大,还有其他值得 探索 的建筑和空间,或者只是找一个好地方坐在花草树木中,看着人们享受北京南部最令人惊叹的绿地之一。

新华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张旭)2010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北京市旅游局推出了以“美丽北京”为主题的节庆、游园、文艺演出、节庆展览、京郊生态游、秋季采摘、美食、购物等八大系列旅游活动。

21日,北京市旅游局召开2010年中秋、国庆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旅游局局长张惠光介绍了今年中秋节和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的旅游节活动、旅游市场总体情况和具体实施措施。她表示,在确保假日旅游安全的基础上,北京将全力满足假日旅游市场供应,维护假日旅游市场秩序。

今年中秋和国庆假期靠得很近,给游客提供了更充裕的时间和更多的旅游选择。北京市旅游局将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时下人们的各种旅游需求相结合,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重点推出新型乡村旅游产品。

张惠光介绍,北京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提出从单纯注重经济功能向更加注重旅游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功能转变。目前,北京正在大力推进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绿篱、生态渔村、休闲农庄、景观房、养生山吧、民族风情园等八大乡村旅游新业态及其集聚区建设。

今年双节期间,北京郊区旅游主打的牌就是各种乡村旅游新品。如京郊延庆县推出千家店百里水廊等自行车骑行路线;昌平区为游客准备了健康的温泉游;传统的乡村采摘活动,融入京郊特色后,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各种登山旅游深受游客欢迎。丰台区第三届龚蓓森林公园彩叶节、南宫秋瑾文化旅游节等特色旅游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在金秋时节走出去,领略郊区的秋色。感受生态家园汽车露营地体验会邀请市民亲近自然,感受户外生态家园。同时,北京市旅游局还启动了魅力京郊主题摄影大赛,鼓励市民拿起相机,拍摄假日旅游的精彩瞬间,记录北京最美的金秋。

据了解,今年东北旅游双节期间,北京市旅游局联合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物局等部门,在16个区县开展了73项非遗活动,充分展示了北京的文化魅力,彰显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梨园剧院、梅兰芳剧院、长安剧院、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等剧院将上演124场古典戏剧、京剧和古典音乐会,以及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儿童剧。此外,还将举办特别的相声和评书会,以推广民间艺术。

在节日展系列中,北京130多家单位近300个展览或活动在双节期间举行。北京的数百个公园和旅游景点将组织丰富多彩的节日和游园活动,如东城区的龙潭灯会、北京房山2010长阳音乐节、2010北京798艺术节等。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组织游览了著名的皇家园林,继承了历史和文化活动,并在颐和园、天坛、北海公园、景山公园等12个市政公园开展了一系列品味历史、欣赏文化、朗诵诗歌和诗歌的活动。

双节期间,北京市旅游局和北京市商务委员会联合推出了一系列

此外,北京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双节期间,北京市旅游局将通过手机、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向游客发放30万张景区免费电子门票,并通过北京各大出境旅行社向境外旅游团队和游客发放《出境旅游文明手册》张。还将在北京的四个火车站和重点长途汽车站设立专门的地图发放点,工作人员将为来京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和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4119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随机推荐

  • 去黑头产品哪些效果最好?用牙膏去黑头有效果吗?

    很多妹子最讨厌的草莓鼻,一直在脸上挥之不去,想要找一款好用的去黑头产品,但却总是发现买的产品效果不好,用了之后是可以去黑头,但鼻子上的毛孔却会变大,还会造成鼻子上的粉刺,那么去黑头产品哪些效果最好?用牙膏去黑头有效果吗?1、去黑头产品哪个效

    2024-04-15
    65600
  • 妮维雅小白瓶 这个和小蓝瓶有什么区别吗

    两个完全不是一个系列啊小白瓶是男士舒安系列,就是男士敏感肌专用,无香精无刺激无添加。小蓝管我用的就是,就是补水不粘腻,效果也还行如果你皮肤很敏感容易发红,脱皮,就小白正常的话小蓝  可以配合洁面乳和清爽化妆水使用。也可以配合洁面乳单独使用,

    2024-04-15
    61700
  • nivea是什么牌子

    1、妮维雅(NIVEA)是一个由德国公司Beiersdorf所有的大型全球性护肤品与身体护理品品牌。1911年Beiersdorf硏发了拥有Eucerit的油基乳剂皮肤软膏后成立该公司,该乳剂为同类第一种稳定的乳剂。2、今天,在全球公认的最

    2024-04-15
    56500
  • 香奈儿彗星系列口红158适合什么皮

    适合白皮。香奈儿彗星系列158是一种橘粉色的口红,偏橙色的是暖色,适合白皮。香奈儿口红最大的好处就是它的每一个颜色都非常饱满,其实颜色都很好看,就看自己是什么颜色皮肤,要画什么样的妆。如果皮肤色发黄,就要区分口红中的冷色系和暖色系口红。偏紫

    2024-04-15
    42300
  • nivea妮维雅水感防晒乳真假辨别对比图

    nivea妮维雅水感防晒乳我是代购买的,担心自己买到了假货,想学习下如何分辨真假。那么nivea妮维雅水感防晒乳真假怎么辨别下面我为你提供妮维雅防晒乳对比图。真假辨别瓶身正面:正品的瓶身正面下方是有一行日文文字的,而假货的该位置却是

    2024-04-15
    43600
  • sk2清莹露怎么用

          sk2清莹露是属于清洁水,就是洗完脸,第一个用的,是给皮肤一个再次清洁的作用。sk2清莹露用在神仙水之前,洁面后第一步是SK-I      sk2清莹露是SK-II品牌出品的明星产品之一,一般sk2清莹露和sk2神仙水搭配使用,

    2024-04-15
    38300
  • 李佳琦直播预告清单10.21 李佳琦直播预告10.21

    李佳琦直播预告清单1021 李佳琦直播预告1021。10月21日的李佳琦直播将在16:00正式开始,那么今天会有哪些内容,这次都卖了些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佳琦2021年10月21日双十一直播的内容预告,一起来看看吧。李佳琦直播预告清

    2024-04-15
    448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