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剧烈运动中和运动前后,均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运动时的饮水应以少量,多次为原则,最好饮用淡盐水或含盐饮料,以保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运动不仅消耗能量,也消耗水分,尤其夏日进行运动,往往口干舌燥,该如何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第一是饮水的质量问题。应尽量不喝各种饮料,诸如汽水之类;要喝白开水,或者绿豆汤,或1%的淡盐水等,以去热除暑,及时补充体内由于大量出汗而丢失的钠。
第二就是忌服过冷的水。因为平时人的体温在37度左右,经过运动后,可上升到39度左右,如果饮用过冷的水,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突然收缩,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
第三是饮水的量。运动中出汗多,需饮用的水量自然大,但不能一次喝足,要分次饮用。一次饮水量一般不应超过200毫升,两次饮水至少间隔15分钟。另外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
运动前后补充水分有讲究:
进行重量训练及健身时,身体水分、盐分代谢旺盛,丧失的水分很多。合理适时的补充水分不仅有助于血液能量的维持,对身体的血液循环和身体的散热也是相当有利的。那么如果体内水分不能及时补充的话,就会引起血液浓缩、脉搏跳动加快、体温升高、运动能力下降、很容易就会产生疲劳。
运动前
要合理的补充水分,但不能过多,过多会使得胃部不适、影响食欲及消化吸收,水分太多同时影响了心脏、肾脏、排泄器官的负担,也使得血液较为稀释。
运动中
运动进行中及训练后也不宜大量喝水,在运动中及运动后必须以少量多次的方式来补充水分,使得身体逐渐得到水分的补充,以保持水分的平衡。以每15分钟补充一次,每次250CC左右,每小时不超过1000CC为宜,水温在8至12度之间最佳,对于降低运动时所产生的体温及预防过热较有帮助。
预防性补充。
运动前2~3小时内,应该摄入2~3杯(500~700毫升)水,保证在运动前身体不缺水。如果你始终都处在水饱和的状态中,水的摄入量也不用太多,因为身体也无法储存太多的水分。但如果是夏季,天气热,消耗大,补水的频率也要适当增加。
运动后因为身体还处在兴奋期,心跳速度也没有马上恢复平缓,因而在尽量保持饮水速度平缓的前提下,节奏尽量和心跳保持一直,再间歇式地分多次喝。这样才能让心脏有序地、充分地吸收水分。无论是运动前、运动中、还是运动结束后都不要喝过冷的水,以免对肠道进行过分的刺激,水温可在37℃~39℃即可。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运动饮料补水效果最好
运动中,水代谢速率加快,大量水分遗失,因而每15~20分钟就应该补充一次水,每次喝0.5~1杯(120~230毫升)水。但当运动时间过长,超过60分钟,或者从事的是高对抗运动,这时就需要喝运动饮料。因为,剧烈运动会导致体内电解质代谢过程也加快,大量的电解质伴随汗液遗失。
因此,要把水、糖和电解质一起补。如果运动时不注意补液,可导致运动性脱水。运动饮料一般都含有糖和电解质,其中各种营养素的组分和含量能适应体育锻炼者的生理特点和格外营养需求。而不少运动员比赛间隙喝的饮料就是运动饮料。
人民网—运动前后如何正确补水
运动过后,满头大汗几乎是每一个走下运动场的健身者的“标准配置”,特别是在从事篮球、羽毛球、网球等大运动量的体育项目的时候,体内的水分随着汗液快速流失。
健身者很快就因为脱水而感觉脱力,势必会出现由于脱水的原因而使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下降,因此,在运动过程中如何科学补水至关重要。
以非常消耗体能的网球运动为例,科学的补充水分并不是从爱好者走进网球场开始,而是从进行练习或者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就要开始注意补水,并且在饮食方面要保持饮食营养的平衡,达到不口渴或有腹胀的感觉。
在运动开始前两小时,为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专家建议爱好者在此时段分多次补充500毫升的白开水,以便于身体的吸收和消化。
在运动过程中,爱好者也需多次少量的补充白水和运动饮料,或者淡盐水,在补充身体水分时切忌大口喝水,而且水温应保持在15至20摄氏度,切勿饮用8摄氏度以下的水,容易导致胃痉挛。
在运动后,大量出汗的运动者在喝水的同时更需要补充含有钠、钾、镁、钙、磷等电解质,建议爱好者饮用矿物质饮料,原则上也是少量多次,目的是恢复运动者体内水与电解质的平衡,使身体得到恢复。
扩展资料:
运动后喝水注意事项:
1、应尽量不喝各种饮料,诸如汽水之类。要喝白开水,或者绿豆汤,或1%的淡盐水等,以去热除暑,及时补充体内由于大量出汗而丢失的钠。
2、忌服过冷的水。因为平时人的体温在37度左右,经过运动后,可上升到39度左右,如果饮用过冷的水,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突然收缩,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
3、饮水的量。运动中出汗多,需饮用的水量自然大,但不能一次喝足,要分次饮用。一次饮水量一般不应超过200毫升,两次饮水至少间隔15分钟。
4、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综上所述,运动时,水分的汲取不可过多也不能过少,要掌握适当的时机适量补充才行。
人民网-少量多次淡盐水——学会在运动中补充水分
1、运动前先补水
如果不想在运动中或是运动后脱水,可以采取运动前2个小时先提前喝水的办法。这是因为运动前喝水可提高身体的热调节能力,降低运动中的心率。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前补水需要提前2小时喝,因为需要给肾一定的代谢时间,这样肾才能将多余的水分从身体排出。
2、补水不易温度过高或过低
不管是白水也好专业的运动饮料也罢,即便是大热天进行完运动,也不要急着找一瓶冷冷的灌下;当然过热水的也不好,会增加出汗量,也会让身体不舒服。温度在8~14℃是最合适的,也就是普通常温的温度。
3、早晨运动需要先补水
很多人喜欢在早晨进行身体锻炼,这样一天都会感到神清气爽。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早晨锻炼需要在锻炼之前就要补充水分,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人身体内的水分已经被代谢的所剩无几,这时如果让身体在缺水的情况下运动,很容易脱水。
扩展资料:
运动饮料饮用的原则
运动饮料不能随便喝,在不需要补充的时候补充,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功能性饮料除了水之外,还含有葡萄糖、钠和钾等,这些物质只有在大量流失后才需要补充,如果运动没有造成钠、钾等溶质是的流失,就喝进大量功能性饮料,就会增加钠、钾的含量,可能会影响到水电解质的平衡。
运动补水非常有讲究。运动强度、时间长短、天气情况等都有影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体重来判断。由于脱水是运动后体重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根据“运动前体重减去运动后体重再除以运动前体重”的方法,来计算脱水占体重的比例。
当脱水量小于体重的1%时,你会感觉到轻度口渴,此时只需要补充普通水;当脱水量占体重的2%—3%,以50公斤的体重为例,运动后体重下降1—15公斤时,需要补充浓度低于 09%的盐水;只有当脱水量大于体重的4%时,才需要补充运动饮料。
此时运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电解质、钠和钾等物质也随着大量流失,补充运动饮料可以帮助恢复人体机能。
人民网-运动过程中可喝淡盐水 教你运动时正确补水
当运动时间<1小时,可补充简单的纯水,持续≥1小时的剧烈运动就必须补充运动饮料。这样除了解决口渴问题,还能进一步解除体渴,补充身体所需能量。
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100-150ml/次,10分钟一次)。通常一小时补水不能超过800ml,运动过程中大量血液流入肌肉,消化系统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供应暂时减少,此时大量补水胃肠无法高效吸收,水堆积在胃肠道,从而影响呼吸。
运动中每15~20分钟饮水150~200毫升,每小时的总饮水量不超过600毫升,这样既可以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又不致因为大量饮水增加心脏和胃肠的负担。也可以采用运动前饮水的方法,在运动前1小时补水300毫升。
运动后补水也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由于水分流失的同时,体液也在流失,体液包含钾、钙、钠、镁等电解质,也随之流失。因此也可以选择补充些运动饮料(稍加盐的凉开水或低糖饮料也可)。但是饮料的含糖量不能过高,因为糖的浓度过高,会使饮料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过长,反而使水分不能及时进入体内。
运动注意事项
注意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防治运动中出现拉伤,崴脚的情况。
运动的时间控制:运动常常人们有一个错误的概念:运动时间越长越好。其实是错误的,运动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50分钟内为最佳。所以注意运动的时间控制,否则会使肌肉酸痛。
以上内容参考 凤凰网-运动时如何正确补水?、人民网-运动后该怎么补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