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水的时机:
运动前不可以大量喝水,不然水会停留在胃里,在运动中使得胃部不适。但运动前要保证身体处于不缺水状态(不缺水的大概判断标准为口不干,口腔湿润),可以在运动前一小时多喝点水,也可以在运动前紧急补充少量水分。
除了少数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比如骑车,马拉松长跑)一般运动中不需要喝水,就算喝了也没那么快吸收进身体。
每次运动后,不管是否出汗,都必须补充水分,因为水分的消耗不仅仅在于汗液,水分也充当了我们关节的润滑液,保持身体不缺水,能保证关节更不容易磨损。
水分补充量:
运动前紧急补充的话,喝一百毫升水就好了,也就是两三口。
运动后最少喝三百毫升,也就是一杯水,长跑的话需要补充更多。
水分补充的方式:
建议喝凉白开或矿泉水,最好是淡盐水。蒸馏水虽然纯净,但对健康没什么帮助。能量饮料也可以,说实话我觉得没白开水好喝。
绝对不可以喝碳酸饮料,其他的甜的饮料。因为市面上的饮料糖水比例一般都是2:1,大概就是一口饮料中有三分之二都是纯净的白砂糖的感觉。会不会影响运动效果就先不说,饮料能补充的水分太少,而且糖水的吸收也比白水慢的多。
运动不仅消耗能量,也消耗水分,尤其是在夏日,运动时体内的水代谢要远远强于不运动时。运动时出汗是体温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水是这一过程的关键物质,运动过程中肌肉收缩时物质和氧气的需求量及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会急剧增加,水在这些物质的运输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仅就这些功能而言就可以知道水对运动时人体的重要性。
如果运动前没有充分的饮水,运动中又不注意补水,就会因脱水而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热量发散不出去,聚集体内可使体温升高,还可导致机体代谢的废物排泄受阻。
运动补水注意事项
如果是比较正规的比赛,如马拉松式的比赛,组办方肯定会安排工作人员在沿途放置补水装置。运动员需要补水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取,不过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大家都需要补水,有时候只是一部分人有这个需要。因为人员比较多,在补水的时候容易发生碰撞,同时,补水后的器具也不要乱扔,不要影响到其它运动员。
大运动员后,不管在运动之前和运动当中如何补充水份,这个时候身体的水份流失都会比较大,身体处于一种脱水的状态,只是因人不同,脱水程度不一样而已。所以运动后一定要注意补充水份,不过也不宜立即补水,待身体充分得到休息后,至少半小时后再补充水份。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运动前后如何正确补水
我个人建议是:运动前两小时至半小时饮用 300-500毫升毫升水,低温运动饮料效果更好,因为他有助于降低体温升高,这样的有效延缓脱水的发生。
据我了解到的最新消息里面,对一般人来说的话,大部分的人体他们一天排出的尿液量约为 1500毫升左右,其次加上小伙伴的粪便,还有呼吸还有皮肤蒸发的一些水分,总耗水量大概约为 2500毫升左右,然而,我们人体可以从食物和新陈代谢中补充的水每天大约只有 1000 毫升左右,所以作为一个正常的人。
他每天至少需要喝 1500毫升毫升左右的水,大约一天就是8杯左右。只有这样,我们大部分人才能保持我们正常的身体代谢功能,特别是一些小伙伴,有锻炼比较刺激的运动时,如果我们从事剧烈运动,我们需要摄入更多的水来防止我们的身体脱水,这样不仅是为了防止我们身体因过度缺水而崩溃。
而且它还可以确保小伙伴的身体始终处于最佳运动状态。因为在运动前的 2 ~ 3 小时内,小伙伴应该摄入 2 ~ 3 杯作用, 大概是500 ~ 700毫升毫升的水,这样可以确保小伙伴的身体在运动前不缺水,如果小伙伴总是处于水饱和的状态,那么水的摄入就不应该太多了,因为我们的身体不能储存太多的水。
然而,如果是夏天的话,因为天气炎热,消耗量还很大,我们的补水的频率也需要适当增加。我个人觉得,最好补充含糖和电解质的饮料,但禁止遵循少量饮用的原则,一次不要喝太多就可以。
最后,关于以上的问题,如果小伙伴还有其他想法,可以在下面评论或者讨论。
运动后补水很重要
运动后补水很重要,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补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运动期间身体水分随着汗液流失很快,不及时补充水分容易导致运动无状态、头晕目眩。所以掌握运动后补水很重要。
运动后补水很重要1运动减肥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随着运动,身体相应产生一些变化,最显著的就是发汗流失很多水分,所以很多人运动后,都会觉得口渴,想喝水,但是运动后补水也很重要,补得不对反而对身体有害。
太多太猛伤身体。运动后一次性快速大量喝水,血液浓度迅速稀释,会给心脏带来巨大负担。尤其刚运动后,心脏的负荷需一定时间缓解,喝水速度太快会使血容量增加过快,加重心脏负担,引起体内钾、钠等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心力衰竭、胸闷、腹胀等情况。此外,暴饮还会让身体反射性出汗,使本就缺水的身体再一次面临透支危险。喝得太快太急还易将空气吞入体内,造成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
平缓多次是道理。科学补水应遵循积极主动和少量多次的原则。马拉松专业选手补水时,都会捏住瓶口,使单次补水量减小,并多次补给,从而达到快而有效的补水效果。所以正确的方式是保持补水速度平缓,并间歇多次进行,每次饮水量不宜超过200毫升,两次补水至少应有15分钟的间隔。
首选天然矿物质水或运动饮料。运动时会丢失大量汗液,其中98%~99%的成分是水,剩余的则是尿素、乳酸、脂肪酸和各种电解质。过多丢失体内电解质,对运动能力及健康有严重影响。因此大量运动后既要补水,也要补充矿物元素。1小时以内的运动补充液体以水为主,长于1小时或在极端气候下,建议喝运动饮料。纯净水不适合作为运动时或运动后的饮用水,因为不含矿物质。此外,运动后内脏器官也处于高温状态,喝太多冰水会引起腹泻,加剧脱水。剧烈运动时,咽喉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受凉刺激,也易引起喉部发炎、咳嗽。
别忽视运动前的补水。不注意运动前和运动中的及时补水,会加速身体脱水症状的出现,最好在运动前2小时至半小时内补水300毫升左右。天气炎热时,运动人士还应额外补充250~500毫升水。运动前后不能喝汽水,其含有的二氧化碳会让胃部胀气,不利于运动健康。运动后,心跳恢复需一段时间,所以尽量不要立刻喝水,先休息10分钟左右,待心跳恢复正常后,再慢慢喝水。
运动后补水很重要2运动前:补充适量水分,防止运动时缺水
我们习惯运动后补水,而往往忽视运动前和运动中补水。一般在运动前30~120分钟需要补充水分大约300毫升,这样可以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降低运动中的心率,给肾脏代谢充足的时间,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有足够时间使多余的水分从体内排出。
尤其是跑步前,补水至关重要,有不少人会忽略跑步前的水分补充。其实当感觉到口渴时,机体已经失去了约3%体重的汗液,所以感到口渴才进行补液是不行的,补充水分要提早。 在特别热的天气里,额外补水250~500毫升也是很有必要的。
运动中:小口慢饮多次补水,切忌一饮而尽
运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补充水分,千万不要以为运动时想怎么喝水就怎么喝水,否则会让身体吃不消。运动时出汗量较大,选择合适的'时机补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般认为,水的胃排空速率约为每分钟13毫升,中小强度的运动对胃排空水的速率影响不大,即使运动至疲劳状态,胃排空速率也不会改变。所以, 运动中少量多次补水,即每隔15—20分钟补充150~300毫升,不会引起胃痛。
千万不可一次补充太多,否则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胃痛、恶心、呕吐等现象。 另外水温控制在15摄氏度至22摄氏度,一定要小口小口地喝,切忌为图痛快一饮而尽。
运动中补水时,还需要注意根据运动强度大小的不同,灵活调整补水间隔时间、补水频次及补水量。运动强度由强到弱,分5分钟~10分钟一次不等进行补水,每次补水量一般为100~200ml,不可一次补水的量过大,也不可补水频度过高。
运动后:以平缓速饮水,间歇分次饮用
运动后,出汗较多,并且呼吸也较快,所有这些都会使口腔、咽喉感觉干燥而口渴,特别是剧烈运动后,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剧烈运动后身体消耗较大,身体各部分机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时如果大量饮水,势必会造成心脏负担过重。
有的人图一时痛快,运动后马上大量喝水,这是非常不好的。因为运动时,大部分血液都流向身体各部位肌肉,胃里的血液少,如果大量饮水,水积在胃里,会感到腹部沉重闷胀,影响呼吸。而且心脏也会因为要分解进入血管里的水分,增加负担,得不到充分休息。
正确的饮水方式是,尽量保持饮水速度平缓,再间歇式分次饮用,这样才能让心脏充分地、有序地吸收水分。一次饮水量一般不应超过200毫升,两次饮水至少间隔15分钟。
运动前和运动中补水,可提高运动能力,延缓疲劳发生。运动后补水有助于体能的快速恢复和疲劳的尽快消除。想要保持最佳体能状态,应该注意保持体液平衡的小细节,根据具体情况使得补水达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