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 根据当前汉江水情和丹江口水库蓄水水位偏高的实际情况,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4月到6月期间向北方启动生态调度,累计向天津、河北、河南三受水区生态补水507亿立方米,这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运行三年多以来,首次正式向北方进行生态补水。
根据近日下发的《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丹江口水库向中线工程受水区生态补水工作的通知》,针对当前汉江水情和丹江口水库蓄水水位偏高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水库防洪、受水区供水和汉江中下游用水情况,经研究,决定今年4到6月组织中线工程向受水区实施生态补水工作。
据介绍,初步确定的507亿立方米生态补水规模中,天津市为047亿立方米,河北省为31亿立方米,河南省为15亿立方米。
长江委将根据丹江口水库来水蓄水情况,在优先保障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和水库月末水位控制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态补水调度规模和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伟大的工程!
连日来,位于同安区五显镇的竹坝水库满库运行,放水涵洞闸门打开,汩汩碧水通过涵洞,流向汀溪水库总干渠,源源不断为下游的同安区和翔安区输水。
这是我市首次通过水库联合调度实施跨区生态补水。市水利局表示,竹坝水库是我市重要的应急备用水源,此次实施跨区生态补水可以更大程度发挥竹坝水库水资源效益,通过科学调度,尽可能保障河道生态补水及农业灌溉。
时隔26年
竹坝水库再度满库
蓝天白云下,竹坝水库碧波荡漾,放眼望去,山峦似黛,绿水如蓝,美如画卷。
然而,去年同期的竹坝水库,蓄水量仅为今年的十分之一。“竹坝水库这个‘水盆子’,多年来一直装不满,甚至只有一个底。”汀溪水库高级工程师邵美娇说,竹坝水库虽然是一个中型水库,但由于集雨面积小,建库以后的蓄水量一直偏少,多年来一直都是低水位运行,“今年是竹坝水库建库以来第二次蓄满溢洪,前一次出现在1996年。”
位于同安区竹坝华侨农场的竹坝水库于1984年6月竣工,集雨面积约94平方千米,目前定位为应急备用水源。为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水库于2011年3月进行除险加固,2014年2月进行库区清淤及扩容,清淤后的总库容为1294万立方米。
邵美娇说,由于集雨面积太小,竹坝水库功能一直无法充分发挥。
蓄丰补枯
“水资源银行”灵活调配
今年流入竹坝水库的水来自哪里呢?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康永滨介绍道,厦门水资源匮乏,用水大部分依靠外调。近年来,我市实施一批水源及水源连通工程,把石兜水库、莲花水库、汀溪水库群、西山水厂、翔安水厂等重要水源、水厂连接起来,构成一张巨大的“水网”,从而实现水资源的互补互济、联合调度、联合保障。
得益于水源连通工程,竹坝水库与汀溪水库群、莲花水库的水网实现连通。市水利局通过联合调度,把汀溪水库群和莲花水库的汛期弃水集中到竹坝水库,从而也提高了汀溪水库群的调蓄能力。
“汛期里蓄水,枯期放水,就像是蓄丰补枯的‘水资源银行’,几个水库之间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配水资源。”康永滨介绍道,“距离竹坝水库20千米之遥的莲花水库库容大,但调蓄能力小,一旦下大雨,水库就要泄洪,水白花花地流掉,很浪费。现在把莲花水库的水调配到低水位运行的竹坝水库,竹坝水库成为‘蓄水池’,承接莲花水库溢出的水,增加了水库库容,节约了水资源。”
开闸补水
总供水量超60万立方米
从莲花水库调来的水“喂饱”了竹坝水库这个“水缸”。如今,竹坝水库不仅水量充足,还有“余力”——开始向干枯了40多年的汀溪水库总干渠进行生态补水。
在竹坝水库的放水涵洞,水声轰鸣,一渠清水奔向干涸已久的汀溪水库总干渠。水库工作人员说:“我们通过调度,以每秒1立方米的流量向下游补水,每日供水量在9万立方米左右,从8月23日至29日,总供水量超过60万立方米。”
据悉,竹坝水库润泽的汀溪水库灌区总干渠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当时主要的灌溉人工渠,全长40多千米,流经同安的汀溪镇、五显镇和翔安区的新圩镇、马巷街道、内厝镇、新店街道。
由于城市发展需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汀溪水库改型为饮用水源地,也是从那时候起,汀溪水库不再为干渠供水,干渠因此干枯至今。
注入活力
满足农业灌溉需求
本次生态补水的起点为竹坝水库,流经同安的五显镇后进入翔安辖区,全长近30公里。除了同安区五显镇的59公里外,其余部分均在翔安辖区,也就说地处“风头水尾”的翔安区受益最大。
翔安区河长办负责人周小东说,这次竹坝水库为干渠生态补水,不仅可以给长期水资源较为匮乏的汀溪水库总干渠注入活力,还可以满足干渠周边农户的灌溉需要。
“这下,我们种植户不用再担心缺水了!”听闻汀溪水库总干渠通水了,翔安区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防十分激动,“水是农业的命脉,决定着农产品的品质。缺水的时候,不仅产量下降,农产品品质也受影响。”
得知汀溪水库总干渠即将通水,翔安区提前数周对干渠清杂清淤。周小东表示,曾经参加建设的长辈和在干渠周边成长起来的群众对干渠有着特殊的情感,多年来一直期待干渠能早日恢复通水,“这次通水将极大缓解干渠沿线农业灌溉需求,同时水流动起来,还能有效改善干渠水质,提高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 (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链接
我市将构建“八源三线”大水网
为了应对水资源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我市明确了“开水源、增储备、优布局”和“外引内蓄,以蓄补引”的水源配置总体思路。
预计到2035年,我市将构建“八源三线”水资源互联互通格局,保障各区供水双水源双通道。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先行推动溪头水库配套原水工程(同安东路至翔安北水厂段)建设,沿新324国道建设DN2000原水管道75公里,总投资25亿元,保障翔安北水厂的水源供应。
“八源”
为“4+4”,其中4个外调水源为北溪引水工程、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闽江北水南调工程(规划),4个辖区内水源为石兜水库、莲花水库、汀溪水库群、溪头水库(筹建)。
“三线”
具体是: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石兜水库-莲花泵站-汀溪四林泵站原水高线连通,溪头水库-翔安北水厂原水中线连通,北溪引水-集美泵站-翔安水厂原水低线连通。
会导致用水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导致天气变热,空气非常干燥,从而影响气温,导致气温升高。
江西省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由于持续的高温,其水位一直很低。2022年8月18日上午8时,鄱阳湖杏子湖水位1014m,鄱阳湖地区通江水域面积745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减少2195平方公里,比3800平方公里洪涝期减少近3000平方公里;容积168亿m3,即86亿m3。
长期低水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渔业、采矿、工农业和生活污染造成的危害。湖泊生态、农业灌溉和饮用水安全面临着多种挑战。湖区是都昌县广阔的湿地、水生态环境和重要的越冬候鸟分布区。每年秋天和冬天都有大量的候鸟迁徙到这里过冬。干燥的湖泊可能会给这些飞行的候鸟带来问题。
水资源部将妥善处理上下游用水、左右岸用水、当前和未来用水、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之间的关系,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牲畜用水和秋季作物灌溉。鉴于长期缺乏有效降雨的最不利条件,该部将准确制定和实施流域和地区的水资源规划计划。做好水库规划,连接用水户,认真利用两侧用水,尽力满足人们对饮用水和秋季作物灌溉用水的需求。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尽快实施水库接驳、水库接驳厂等项目,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率。
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加快实施原水互助工程、清水补充工程和县际调水工程。在高地,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水源的潜力,对流域内的河流进行拦截和改道。采取节水、引水、减少供水、集水等综合抗旱措施,增强抗旱能力。最后,组织水利系统人员和旱地技术人员到前线,开展项目和区域开发,并尽最大努力提供技术服务和协调指导工作。
湿地生态补水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 维持湿地生态平衡:湿地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其水位通常较低。然而,低水位可能会破坏湿地的生态平衡,对湿地内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通过生态补水,可以维持湿地水位的稳定,从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恢复湿地生态功能: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蓄水、调蓄、净化和生态文明等。通过生态补水,可以恢复和保护这些生态功能,有助于维护区域内的生态安全。
3 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但由于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破坏,湿地生物多样性常常受到威胁。生态补水可以帮助保护和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从而维护区域的生态安全。
4 促进湿地生态经济发展:湿地生态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生态补水可以帮助维护湿地生态环境,从而促进湿地生态经济的发展,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湿地生态补水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促进湿地生态经济的发展。
2023年3月25日。根据查询石家庄政府官网显示,石家庄新乐大沙河属于南水北调工程环节,于2023年3月25日上午11时向石家庄市沙河生态补水,流量为每秒10立方。生态补水是恢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能助推正常的水循环和水体功能,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对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有些定义为生态需水,有些定义为环境需(用)水,有些定义为生态环境(需)用水,有些将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进行区分。文献[2]对此作了如下阐述:
Covich认为,生态需水就是保证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所需的水量。Peter H Gleick提出了基本生态需水(basic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的概念,即提供一定质量和一定数量的水给天然生境,以求最大程度地改变天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并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整合性;同时应该考虑气候、季节变化等因素对生态需水的影响,认为基本生态需水应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动的值,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值。
杨振环、崔宗培、徐乾清等将环境用水的概念定义为:“改善水质、协调生态和美化环境的用水”。汤奇成界定了干旱区的生态环境用水量概念,认为生态环境用水,一是指对一些重要(对绿洲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周围生态环境起重要作用)的湖泊进行补水,不主张对干旱区所有萎缩和干涸的湖泊进行补水,如罗布泊、台特马湖等;二是人工造林及人工草场的用水量,以土地沙漠化的面积不再扩大为原则。贾宝全等认为,生态用水就是环境用水或生态环境用水,并给出了干旱区生态用水的粗略概念:在干旱区内,凡是对绿洲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及环境质量维护与改善起支撑作用的系统所消耗的水分,称之为生态用水。谢新民等认为:所谓生态需水量是指为解决生态问题(如保护湖泊、湿地、水生生物、生态防护等)所需要的水量。刘昌明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用水的关系,提出了“四大平衡”的原理,即水分能量平衡、水盐平衡、水沙平衡与水量平衡(含水资源供需平衡)。钱正英等认为;“从广义上讲,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包括水热平衡、生物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所需要的水都是生态环境用水”,“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其狭义概念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建设用水。根据狭义观点,钱正英等从保护和恢复内陆河下游的天然植被及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和水保范围之外的林草植被建设、维持河流水沙平衡及湿地水域等生态环境的基流、回补黄淮海平原及其他地方的超采地下水等方面,估算了全国的生态用水,认为全国的生态用水低限应为800×108~1000×108m3。
综上所述,应该看到,生态需水和环境需水是有区别的:
(1)环境需水是指为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及其水环境所需要的水量。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①改善用水水质。对于河流,应保证枯水期的最小流量,使其保证河流最基本的环境功能,达到一定的污径比,以改善水质。对于湖泊,主要是加强受污染水体的水量交换,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和降低单位容积的纳污量,以达到湖泊功能要求和水质标准。②协调生态环境。为维持水沙平衡、水盐平衡及维护河口地区生态环境,需要保持一定的下泻水量或入海水量。③回补地下水。为遏制超采地下水所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需要一定的回灌用水。④美化环境。主要指城市净化、绿化及公园湖泊等用水。
(2)生态需水是指维持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生物物体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量。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①维护天然植被所需要的水量,如森林、草地、湿地、荒漠植被等;②水土保持及水保范围之外的林草植被建设所需要的水量,如绿洲、生态防护林等;③保护水生生物所需要的水量,如维持湖泊、河流中鱼类、浮游植物等生存的用水。
文献[3]主张“生态用水”概念,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支撑生态系统完整性所需用的水量”,同时指出,在操作时应根据研究区具体情况,划分生态系统类型,进而划分生态用水类型与范围,针对每一生态用水计算区进行计算,再汇总。显然,这里的完整性包含了环境的含义在内。文献中列举了生态用水计算模型和生态用水定额的确定方法,描述了生态用水量与水资源量的关系以及水资源配置中如何考虑生态水的建议。
笔者认为,“环境”与“生态”有交互重叠的部分,但只用“生态需(用)水”或只用“环境需(用)水”都难以完全涵盖用以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水需用量。因此,采用“生态环境需水量”一词较为贴切。
改善廊坊河流生态环境,提升河湖生态功能。
1、永定河生态补水会增加河流的流动性,减少河流污染改善廊坊河流生态环境。
2、永定河生态补水会提高河流的自洁能力,提升生态功能。
是的,6月7日至7月9日,中线工程向滹沱河、大清河等河北省多条河流实施夏季生态补水,中线总干渠补水总量达114亿立方米。此次补水,助力滹沱河、瀑河、南拒马河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子牙河、子牙新河等已断流的河道重现生机。
补水后的滹沱河,流水潺潺、波光粼粼。与2018年补水前相比,滹沱河沿线两侧10公里范围内,地下水水位回升054米。良好的水环境带来了生态的改变,滹沱河广阔的水面有效调节两岸的温度和湿度,对温度的调节在4℃左右,湿度调节超过20%,生态回补效果明显。
石家庄市启动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等一系列工程,经过整治和修复,石家庄市形成了268054公顷水面、1039882公顷绿地。
中线工程确保供水安全的方法
为确保供水安全,中线工程运用高新科技手段,建设自动化调度闸控系统,实现水位、流量、闸门开度等调度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各类闸门的远程自动控制。
结合全线的水情、工情,科学制定和下达调度指令,各级调度机构精准开展输水调度。“统一调度、集中控制、分级管理”,实现了调水过程自动化、远程监控可视化、运维管理信息化。
以上内容参考 光明网-水利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400亿立方米 直接受益人口增至7900万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