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既是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自然河,又是一条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母亲二字本身就包含着丰厚的人文内涵。所以,对黄河旅游区的开发,应把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统一起来思考,尽可能做到二者的完美结合。只有如此,我们开封的黄河旅游区才能显示出个性并独具魅力。
黄河为什么是母亲河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隋、唐、北宋等几个强大的统一王朝,其核心地区也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许多古代经典文化著作,也产生于这一地区;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城市建设、文学艺术等也同样产生在这里。所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意义就在这里。
黄河的水质有三大特点,一是水少沙多;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即径流地区分布不均,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三是水沙异源。黄河水沙来源地区不同。水土流失是指由水力、重力和风力等外力引起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除了觉得黄河是一个祝福,也觉得它是一个诅咒。因此,黄河有中国的骄傲和中国的痛这两个别名。在历史记录当中,这些信息首次出现在602年,直到现在。河流的所经区域已经有5次关于方向的大转变。黄河现在的流经是从1897年的最后一次变化而产生的。
黄河的**是由于河里的泥沙引起的。过往几百年的淤泥淤积,令河水流在周围的农地上面。因此,洪水对于居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历史上有很多村庄被洪水破坏的例子。
在中国的历史上,黄河对两岸居民有很大的影响,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但无论如何,黄河一直养育了很多中国人,所以中国人又称黄河为“母亲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炎黄儿女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之树绵延不断的根!俗话说:"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流域优良的自然环境,才促进了中原文化的不断发展,并为世人称道。然而,今天的黄河早已没有往日的风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肥沃良田变成了贫瘠、水分缺乏、洪涝灾害频繁的不毛之地。
1、问题
水土流失
几千年来,许多地区由于滥垦、滥牧、滥伐等恶性开发,引起森林、草原和耕地的严重退化以及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6%,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竟达到90%。黄河在上中游地区,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由于黄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黄河洪水威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其根源就是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与水灾一样,黄河流域的旱灾,也存在着灾情重、频率高的特点。
水资源供需矛盾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2010年缺水40亿立方米,2030年缺水110亿立方米,2050年缺水160亿立方米。水资源的奇缺,使大多数河流每年大部分时间内干枯,甚至出现黄河断流现象。
水污染
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重点河段,符合标准的二、三类水质河长仅占38.7%,四类水质河长占20.1%,五类和劣于五类水质河长占41.2%。随着黄河流域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废污水排放量将持续增加,据预测,2010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将会超过65亿吨,同时,面污染也有进一步扩大之势。如不采取治理措施,黄河干支流大中城市所在的河段水质有可能全部劣于五类水质标准。
有一首“新保卫黄河”
风在吼,沙在叫,
黄河断流了,黄河断流了,
河东山岗万丈焦,
河西河北森林砍了,
万山丛中水土流失真不妙,
母亲之河欲哭无泪憔悴了。
挥起铁镐钢锹,
快快植树种草。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2、治理措施
保卫母亲河,就必须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黄河中上游地区还耕于林是一条必由之路。自然界本应是和谐统一的,植物生长离不开水资源,而水资源的保护离不开植被。很显然,要解决大西北严重缺水的困境,出路只有植树造林。控制黄河等水系的水土流失,减免风沙危害,建立农业的良性生态环境,具有深远意义。
加快建设中游下游的水利枢纽工程,进一步提高黄河的水沙调节能力。
在上中游,已修建了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和小浪底4座。在黄河下游,除三门峡水利枢纽,还修建了伊河陆浑水库和洛河故县水库,以及"引黄济青"、"引黄入卫"等跨流域调水工程。为缓解黄河"水荒",未来十年间,国家将在黄河流域全面推行节水技术和措施,包括对黄河灌区进行大规模节水改造、严格限制高耗水重污染项目,还将于2010左右开弓建设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为黄河补水。同时,还将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实行计划用水和用水定额管理。
保护母亲河行动
“保护母亲河行动”以保护哺育中华民族和一方人民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及其它主要江河为主题,通过举全团之力,广泛动员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少年,充分吸纳社会资源,建设“保护母亲河工程”、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周(日)”活动、创建“保护母亲河基金”,在“母亲河”流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国家生态工程建设,为母亲河更好地造福于中华民族和实现全球性生态平衡作贡献。
“保护母亲河工程”是“保护母亲河行动”的核心。先期规划从1999年开始,利用5年的时间,主要在黄河、长江及其它主要江河流域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治理区,建设100万亩以上绿化工程。实行工程造林、项目管理。工程统一名称,即“保护母亲河工程**项目”。严格按项目科学设计,通过申报审批制确定项目。全国重点工程应在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国家林业局确定的重点生态工程治理区,以及地方政府规划的造林绿化区内选项,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团委、林业部门申报,经同级政府和省级“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机构同意,报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审批。各地也可确定当地的重点工程,并由当地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实施。所有项目均按工程组织实施,强化管理。同时,积极探索资助贫困农户植树,推动乡村林业发展等其它实施方式。全国重点工程采用按比例团组织资助、国家林业局等部门专项投资、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含县级)政府匹配资金的办法,落实建设资金。地方重点工程的建设资金由各地团组织、绿委、林业、青基会与当地有关部门协调落实。各级绿委办可从公民义务植树绿化费中切块支持工程建设。
在日常开展青少年植绿护绿活动的基础上,把植树节作为“保护母亲河行动周”,将国际地球日、环保日、防止荒漠化日等作为“保护母亲河行动日”,集中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资金募集和植护实践活动。
“保护母亲河基金”是共青团推动工程建设的主要经费来源,以“5元捐植一棵树”、“200元捐植1亩林”和捐建命名纪念林等为主要形式募集。基本途径为:(1)鼓励在本地暂时缺少条件履行植树义务的公民,通过自愿交纳一定费用履行植树义务。尤其是在18岁成人教育活动中采用此种方式帮助青年履行第一次公民义务。(2)面向积极关注和参与祖国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大业的国内企业、团体和公民个人募集。(3)面向关注中国和世界环境、生态、绿化建设的国际组织和海外企业、团体、有识之士募集。
云南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剧《母亲河》
第一场《母亲河》
母亲河流淌的痕迹中孕育着普米历史,孕育着普米文化;母亲河流淌的足印里,有了生命,有了灵魂,有了普米,这就我们心中那条永恒的母亲河
第二场《劳作颂》
精犷的普米男子,挥舞着结实的肩膀,用尘烟唱响大山的旋律,善良的普米女子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堑谷的轮廓。没有净土,也没有乐土,只有劳作才会有收获。
第三场《火之韵》
三脚上,有我们独特的文化,火塘里,有我们渊古的故事。一个老者的诉说,道出我们的历程,迁徙的路途还再延缓,昨天的故事还再承传。
第四场《篱笆恋》
姑娘的心思就是篱笆上的结。是打结,还是解结?就要看小伙怎么解篱笆上的千千结。
第五场《生之魂》
咪咪嗦、咪咪嗦,来吧!让我们随着龙跳舞的节奏,一同打歌,打出绚丽的生活;来吧!让我们随着龙摆尾的舞步,共同踏歌,踏出辉煌的明天。
当全世界都开始注重环保时,那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孕青了无数生命的河流就被亲切地称为“母亲河”。仅仅有3万人口的云南普米族对养育了他们世世代代的“母亲河”澜沧江充满了尊敬和爱意,普米人由此在去年创作了《母亲河》,这被称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剧目多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
昨日,创作和参加《母亲河》演出的有关人员汇聚一堂,创作班子就《母亲河》从6月8日到6月12日公演期间的成绩做了简要的总结。这部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母亲河》公演获得了巨大成功,票房收入达到了65万。这又是一个成功走上市场道路的艺术佳作,在这样的基础上,有关人士表示:尽管在很多方面缺乏经验,但是《母亲河》对推广普米文化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出国公演,然后转回国内,最后将在昆明做一个结尾,然后积极投入到云南的旅游建设中,在云南丽江大理等旅游城市长期演出《母亲河》。
近年来,黄河中上游的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等部分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许多高载能、高污染的工业园区相继建立,林立的烟囱占据了原来的村庄,浓烟遮蔽了天空,污水流入黄河,废渣倒入草原。不少居民还仍然生活在被严重污染的环境中,疾病时常爆发。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近20年来,黄河排污量增加了一倍,十几条重要支流成为“排污沟”,干流近40%的河段丧失水体功能。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比“十五”期末减少10%,这意味着从2006年开始,平均每年要削减2%,2007年是关键的攻坚时期。
“生活在我们这里的人都得少活10年以上。”位于内蒙古和宁夏交界处附近的乌海市公乌素镇,一位出租车司机对着眼前的黑烟发着无可奈何的牢骚。他很多次要经过109、108国道去往宁夏的石嘴山市或者内蒙古的东胜等地,“天空中到处都是厚厚的如同乌云的黑烟,太阳被遮住了,大白天从公路上走,都要开着车灯。”他补充说。
据了解,近年来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电石、焦化、硅铁等企业相继在当地建立,所产生的“三废”污染正在深刻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
2006年4月26日,公乌素镇北山村村副主任袁广深回到村里,眼前一片搬迁后的狼藉。“由于乌海市西来峰工业园区的开发,乡亲们已全部搬走了。”袁广深说,北山村是公乌素镇唯一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子,小小的村庄生产的粮食和蔬菜供给着周边的厂矿。村子往东不远便是鄂尔多斯草原,向西越过黄河则是无边无际的阿拉善沙漠。
据介绍,从2001年始,北山村近两万亩草原被工业园区占用。随着工业园区的建设,上百个炉子开始冒出黑烟,污浊的空气弥漫着整个小村庄。空气污染给当地的农作物带来了最直接危害:西红柿、茄子等瓜果出现了黑点和腐烂现象,蔬菜也销售不出去了。“但我们并没有拿到补偿,直到前不久才与区上达成一个补偿协议。”袁广深说,乡亲们搬出了厂区,但离开了世代耕种的土地,大家都无事可做。
以前,这个深处沙漠和草原边缘的村庄,与绝症没有什么联系。从2003年开始,村里陆续有人患上癌症等疾病死去。“如果赶上刮风天,还好些,否则满屋子都是呛鼻子的味道。”袁广生望着那些正在开工的工厂摇了摇头说,“如今我们大都患有呼吸道疾病。”
西来峰工业园区只是内蒙古乌海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交界处众多工业园区中的一个。2000年前后,三地像是比赛似的,争相在黄河两岸数十公里的狭长地带开设工业园区,无一例外都是以高载能、高污染的企业为主要的引进对象。公乌素镇开发区、乌达工业园区、乌斯太工业园区、阿拉善左旗工业园区、棋盘井工业园区都挤在内蒙古西南部与宁夏交界处的弹丸之地
棋盘井工业园区占用的土地原是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鄂尔图克嘎巴的牧场,著名的阿尔巴斯羊就产自这里。“2004年开始,家里的羊一年要死十几只,羊绒也变黑了。”蒙古族牧民王吉拉一边赶着羊一边说。200多只羊在20多根吐着黑烟的烟囱附近艰难觅食,一条黑色长龙从公路边上延伸过来,足有一公里。“这原本是一个河床,从去年开始,附近的电石厂把废料和炉渣倒在这里。”他说。向东不到两公里远,是一个被铁丝网围着的自然保护区。王吉拉是坚守在工厂污染区域里所剩不多的几户牧民之一,更多的阿尔巴斯牧民放弃了羊群,迁移到了几十公里外的小镇上谋生。“以后也许就没有阿尔巴斯羊了。”王吉拉感叹道。
从公乌素镇向西南走10公里左右是一个叫拉僧庙的小镇,镇子是由一个化工厂发展起来的,现在这个化工厂卖给了一个广东老板,装备了一个火电厂:废水沿着池子一级一级自上而下流淌,最后排到一个与黄河相连的深沟。化工厂的废料被卡车装载倾倒在低洼的大坑里,不远处便是黄河。化工厂自备火车站,停靠着几列等待装货的车皮,上面醒目地标明:“危险品,剧毒!”
工厂西南方向,便是宁夏石嘴山市的河滨工业园区,数不清的烟囱排着浓烟,烟雾朝黄河压了过来,那里同样是几乎没有蓝天。“我们的果树每年都成片地死去。”石嘴山园林林场职工田富岭说,他承包的果树在四年之内死了60来株。工厂将冒着热气的黄浊的废水直接排进了黄河,而田家的果园每年都要靠黄河水来灌溉。
2006年下半年,当地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关于对石嘴山市等乌海市周边高载能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情况反映》信访投诉件转办函的要求,对数十家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的企业做出限期整改,关掉一批小土焦、小泡花碱等“十五小”企业。“好多工厂在这里被关闭了,又转到另一个地方建立起来。”一位环保官员坦言,目前的形势还不容乐观。</CA>
后来,人们懂得了保护黄河,就等于保护人们的母亲一样,黄河终于又恢复了和以前一样美丽的黄河!
赞颂黄河的诗
母亲的乳汁
是滔滔黄河水
用青春和生命过滤后
酿成的香甜
而黄河的泥沙
则在她坎坷曲折的心中
永远沉淀
母亲苍老了
她的心越来越厚重
她的乳汁几乎为我流尽
而她焦虑过的那条河
在我生命中继续流淌
我心中也沉淀了厚厚的泥沙
我奉献不出乳汁
唯有热血和汗水
黄河仍然在流
流着乳汁流着泥沙
流着冰凌流着憧憬
流着几千里上游与下游
许许多多年轻母亲
的似水柔情
黄河仍然在流
但有时已流不到大海
大海和中华儿女都离不开乳汁
都对永恒的母爱
充满了殷切期待
在宁夏有哪些比较推荐小伙伴们前去游玩的旅游景点?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宁夏非常值得游玩的景点,其中有沙坡头、鸣翠湖、水洞沟、九彩坪拱北等景点,详见下文。
1、沙坡头看过《爸爸去哪儿》的你一定对中卫沙坡头印象深刻,沙坡头位于中卫市区西20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南缘、黄河北岸。古时称沙陀,元代名为沙山。乾隆年间因在黄河北岸形成了一个宽约2000米、高约100余米的大沙堤而得名沙陀头,讹音为沙坡头。沙坡高150米,倾斜60度。每当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时,人坐在沙顶上倾侧下滑,沙坡内便发出一种"嗡嗡"的轰鸣声,犹如金钟长呜,悠扬宏亮,故得"沙坡呜钟"之景胜,是中国四大响沙。
2、鸣翠湖鸣翠湖、阅海分别位于银川的东侧和北侧,被称之为银川的"前厅"和"后花园"。来自国内林学、地学、生态等领域多名专家组成的考察组一致认为,鸣翠湖和阅海湿地承载了古老的黄灌文化,体现了塞上江南水乡文明的特色;既有显著的湿地生态特征和生态过程,湿地景观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又是我国西部地区鸟类迁徙的中转站之一,作为干旱地区存在的湿地景观,具有长期稳定的补水来源;独特而丰富的湿地人文旅游资源,奠定了建设湿地公园的基础。同时,专家建议在规划和建设中,要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适度利用与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设立绝对生态保护区、鸟类繁殖期禁游区等。
3、水洞沟宁夏的历史从水洞沟开始,水洞沟是中国长城保存最完整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被国家列为全国文物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水洞沟遗址记录了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历史见证,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三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同时,水洞沟地区又是我国北方明代古长城、烽燧、城堡、沟堑、墩台等军事防御建筑大观园。保护区内,蜿蜒东去的长城、高台耸立的墩堠、古朴神秘的城堡、曲折幽深的沟堑令人目不暇接,令人遥想当年"甲士拥矛驰战垒,将军拔剑逐胡兵"的壮烈场面。
水洞沟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南缘,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使这里充满了雄浑、奇特的荒谷神韵,经历了千万年的风沙雕蚀,这里集中了魔鬼城、卧驼岭、摩天崖、断云谷、柽柳沟等二十多处土林奇绝景观,使人望而生奇,大有地老天荒、旷古玄远之叹。
如今,水洞沟旅游区已经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科学考察、休闲娱乐、军事探险为一体的旅游区。
4、九彩坪拱北九彩坪拱北距中卫海原县城39公里,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50年),是回族嘎德忍耶第七辈、九彩坪门宦的创始人杨保元,第二辈老人安洪雄、第三辈杨枝云等十六位老人的陵园。九彩坪拱北是具有伊斯兰文化独特风格的建筑群。
5、寺口风景区寺口子风景区位于中卫市宣和镇南20千米,距银川市170千米,是宁夏十佳景区之一。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优越,人文景观丰富,自然风光独秀,有"历史博物馆"之称。寺口子有奇险雄美的"寺口大峡谷"、"灵仙谷",怪石嶙峋的"石匣子"。
6、海原清真大寺海原清真大寺是海原县最古老的一座伊斯兰教寺院,始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寺院座落在海原县城内西北侧,即大寺巷内,是该县穆斯林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海原清真大寺经多次重修扩建而成,占地面积为4100平方米,内有建筑面积1025平方米,修建经堂和大殿460平方米。式样采用中国宫殿式和阿拉伯建筑艺术相结合,经堂五间,大殿七间,为砖木结构。
7、贺兰山沙湖沙湖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中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年接待游客百万人次,因其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观而被选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中国十大魅力休闲旅游湖泊之一,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
沙湖地处贺兰山下、黄河岸边,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38公里,景区总面积为8010平方公里,2252平方公里的沙漠与45平方公里的水域毗邻而居,构成了西部罕有的沙漠湿地特色景观。因其融江南水乡之秀丽与塞北大漠之雄浑为一体,被誉为“塞上明珠”。
8、西夏王陵西夏王陵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
西夏陵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都是独立完整的建筑群体,坐北向南,呈纵长方形,规模同明十三陵相当。目前可供参观的有"昊王陵"和"双陵"两处景区。
为再现当年神韵,陵区现已设置了声光装置。每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从地上射出的灯光呈黄、蓝两色照在陵台、角楼、神墙上,宛若神话世界。游客可乘坐马车从东面进入陵区,游览陵园遗址,观看"西夏王"等介绍西夏历史的激光影片。
9、贺兰山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因岳飞《满江红》而闻名天下。
贺兰山脉主要景点有贺兰山岩画、滚钟口、三关口、拜寺口、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另外观赏贺兰雪也是贺兰山旅游一大特色。
从银川向西遥望,贺兰山巍然屹立,层峦叠嶂,绵延起伏,横亘与沙漠与绿洲之间。贺兰山位于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处,是宁夏平原西部屏障,巍峨壮丽,树木葱郁。
10、马兰花大草原马兰花大草原位于陶乐月牙湖一带,每年的四五月份,辽阔的马兰花大草原草长莺飞,鸟语花香。马兰草一簇簇、一片片,染绿了茫茫戈壁,朵朵紫色的花朵随风摇曳争奇斗艳。放眼望去,一片片紫色的花海。蓝天、白云、沙滩、鲜花,勾勒出一幅人间美景。相传,马兰花是天宫仙女送给人间的快乐花,以其朴素纯洁的风格倍受人们青睐。夏秋季节,牧草丰茂,牛羊肥壮,正是大草原风光最美的时节。
去了一趟内蒙回来我懂了!!!
呼伦贝尔:呼伦贝尔草原免费、成吉思汗广场免费、莫尔格勒河免费、186彩带河100元、额尔古纳湿地45元、呼伦湖免费、海拉尔免费
呼和浩特:大昭寺35元、内蒙古博物馆免费、农业大学免费、伊斯兰风情街免费、昭君博物馆65元
包头:希拉穆仁草原免费、赛罕塔拉10元、城中草原10元、春昆山15元、五当召170元
鄂尔多斯:沙响湾130元、成吉思汗陵170元、库布奇沙漠30元、七星湖100元、鄂尔多斯博物馆免费
兴安盟:阿尔山180元、乌兰毛都草原免费、白狼峰景区免费、哈拉哈河299元、驼峰岭天池免费
何拉善:额济纳神树免费、巴丹吉林庙免费、巴丹湖100元
通辽:银沙湾40元、薰衣草庄园40元、科尔沁草原40元
内蒙游玩建议
建议01:草原上的饮用水盐碱含量较高,南方人刚到难以适应,有必要准备一些矿泉水
建议02:蒙古餐饮以肉类食品、北方菜系居多,南方人可能会不太习惯,所以南方的小伙伴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常用的健胃消食的肠胃药,防止消化不良。
建议03:在骑马、骑骆驼时,不要随身携带照相机等其他贵重物品,以免丢失、摔坏或沙粒损坏镜头!
建议04:车上一直要有水、干粮,清凉油、U型枕、毛巾被等,内蒙古景点之间的路程很长个
建议05:高血压、心脏病、孕妇、儿童等一定要慎重考虑最好不要参加骑马活动
建议06:不要摸骆驼的屁股,不要站它身后
建议07:上马时遵从从马的左边右边下的原则,上马后用脚的1/3处踩住马蹬,小腿不要夹马肚子太紧只要紧贴就可以了,以免擦伤小腿
建议08:天气不好的时候不建议骑马,不要再马背上大喊大叫马容易受惊
建议09:蒙古服饰20~50租一套还挺好的,喜欢拍照的可以租一套自己拍一不要用他们的相机拍
建议10:景区里磨成粉的中药不要买,没有什么野生的,都是人工养殖的
建议11:车上一直要有水、干粮,清凉油、U型枕、毛巾被等,内蒙古景点之间的路程很长
建议12:到牧民家做客,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
建议13:忌讳在河流中沐浴,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
建议14: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与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
建议15:旅游旺季要提前预订机票和车票,否则一趟心心念的旅游很有可能搁浅了
内蒙游玩建议
证件类:身份证、学生证等优惠证件
电器类:充电器、充电宝、手机、电池、自拍杆
衣物类:薄卫衣、村衫、风衣、内衣裤、平底鞋、运动鞋(内蒙早晚温差挺大的,外套一定要备好)
生活类:洗护三件套、补水用品、防晒霜、晴雨伞
药物类:肠胃药、驱蚊水、晕车药
穿搭建议:带上防晒衣+墨镜+大沿边帽子+晴雨伞
内蒙住宿攻略
呼伦贝尔:刚到达呼伦贝尔建议住在海拉尔区草市路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吃行都比较方便
呼伦贝尔草原:入住当地牧民帐篷,感受当地牧民生活
额尔古纳:金雀街、爱民街、白桦路、额尔古纳大街附近,都是集美食、逛街挺好的选择
满洲里:华埠大街万达广场附近,附近游玩的地方较多
黑山头:可以住在黑山头镇上,游玩出行都比较方便
呼和浩特:敕勒川大街、学苑东路、前达门路、如意南路这几个地方,离美食街很近,逛街美食都是最优选择
希拉穆仁:住草原蒙古包,感受牧民生活
鄂尔多斯:创业大厦、文明东路、安达路、可汗附近。商圈中心,吃住行都是很方便的
包头:建议住敕勒川,离敕勒川草原近,住汇元商城附近,美食多
阿拉善:一般每年10月1日,会有中国最大的越野会,建议提前预定位置,临时找费用会很高
Tips:
内蒙古城区各种档次的酒店一应俱全,选择面很广,可以重点看名宿/酒店的差评、位置及装修时间(一般装修时间越新酒店设施越好)。沿途的其他地区有不少特色住宿,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情
内蒙特色美食
手把肉:内蒙最具特色传统美食,去到内蒙草原游玩不吃一顿手扒肉,就没有领略到草原的食宿风味
烤全羊:是几百年游牧民族的传统佳看。不管你是在哪里尝过都是不地道的,这里才最地道正宗
羊肉松:是呼伦贝尔地区的独特美食
牛肉干:风干牛肉干被称为“成吉思汗的行军粮”现在已成为休闲先吃领域屈指可数的风味小吃
奶酪:内蒙是奶制品大省,分为两种:生奶酪、熟奶酪
哈达饼:是内蒙赤峰地区的传统著名点心小吃。如果不小心掉在地上就成了“粉身碎骨”的样子
羊血肠:用大肠衣包着羊血,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蘸酱吃
内蒙景点推荐
呼伦贝尔: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草场面积占80%
海拉尔:海拉尔有许多的景点,如呼伦湖、满洲里国境旅游区辉南子草原等
希拉穆仁:可以来这里骑马,乘驼,欣赏民族歌舞,参加篝火晚会品尝美味的草原风味餐饮
成吉思汗广场:是海拉尔中心城区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满洲里:集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域特色,被称为东亚之窗
额尔古纳:中国目前原状态保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深受摄景爱好者的青睐
莫尔格勒河:有“天下第一曲水”之称
黑山头:一个以华俄后裔与俄罗斯族为主
驼峰天池: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俯视角度最美
银沙湾: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完整,风光宜人风景秀丽
科尔沁草原: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是清"孝庄”的出生地
大召寺:采用汉传寺庙的形式,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佛殿等经堂和佛殿连在一起,统称为“大殿”
响沙湾:“这里的沙子会唱歌”而得名的响沙湾
白桦林:四季分明的白桦林,春天除了白桦树还有紫色杜鹃花
成吉思汗陵:是铁木真的衣冠家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地处库布其沙漠的东北部
内蒙古博物馆: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极具民族特色
内蒙交通推荐
抵达内蒙
蒙东机场:海拉尔机场,距离市区3km,可以乘坐机场大巴10分钟就可以到达市区。
蒙西机场:呼和浩特赛罕区白塔机场,距离市中心14km,同样也有机场大巴,分为一号线二号线,都通向不同的目的地,根据自己的行程选择即可~
蒙东火车站:海拉尔站,离市区2km左右
蒙西火车站:呼和浩特站(高铁站),呼和浩特东站(不通高铁只有绿皮火车)到达市区可以乘坐地铁,二号线转一号线
内蒙市内交通
公交:呼和浩特的公交线路较多,公交车多为无人售票。有一条旅游专线,联通了市内的主要景点。
地铁:呼和浩特共2条地铁线路,分别为1号线、2号线
内蒙游玩路线
Day 1:抵达呼和浩特, 安排入住酒店
Day 2:呼和浩特-希拉穆仁草原--不限时免费骑马(访问牧民,祭祀敖包,草原无人区)--挤牛奶熬奶茶看男儿三艺表演--火晚会,住星空蒙古包
Day 3:草原日出--畅玩响沙湾(骆驼, 滑沙, 越野车) --鄂尔多斯
Day 4: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勒川--哈素海
Day 5:昭君博物馆--蒙亮风情园--呼和浩特, 返程
为什么没人把内蒙旅游说明白!!!
景点|门票|开放时间|交通
呼伦贝尔大草原|免费|全天|跟团/自驾
阿尔山|195元|08:00-17:00|火车(60元)
满洲里套娃广场|148元|全天|6/10路
国门景区|70元|09:00-17:30|6/10路
大召寺|35元|08:30-16:00|209/38/42/58路
呼伦湖|40元|全天自驾/跟团
额尔古纳湿地|65元 |08:30-17:00|2路
俄罗斯民族乡|免费|全天|自驾/跟团
库布齐沙漠|免费|全天|自驾/跟团
希拉穆仁草原|免费|全天|打车/跟团
居延海|60元|05:30-19:00|跟团/自驾
黑山头|免费|全天|跟团/自驾
响沙湾|90元 |09:00-17:00|跟团/自驾
莫尔格勒河|20元|08:00-16:00|跟团/自驾
腾格里沙漠|免费|全天|包车/跟团
白桦林|55元|08:00-19:00|跟团/自驾
乌兰晴达地质公园|免费|全天|跟团/自驾
莫尔道嘎|100元|09:00-18:00|跟团/自驾
成吉思汗陵|170元 |07:30-17:30|跟团/自驾
额济纳胡杨林 |120元|07:00-21:00|打车前往
内蒙景点怎么玩
出行准备
证件类:身份证、学生证等优惠证件
电器类:充电器、充电宝、手机、电池、自拍杆
衣物类:薄卫衣、村衫、风衣、内衣裤、平底鞋、运动鞋(内蒙早晚温差挺大的,外套一定要备好)
生活类:洗护三件套、补水用品、防晒霜、晴雨伞
药物类:肠胃药、驱蚊水、晕车药(长途车
穿搭建议:带上防晒衣+墨镜+大沿边帽子+晴雨伞
行程计划:多看看攻略,总结适合自己的计划
行前安排:
1做好个人工作交接,避免旅行被工作影响
2不要让家人好友担心,记得把行程告诉他们哦
内蒙游玩季节
内蒙古最主要的特点是昼夜温差较大,一般可达10C左右一定要带保暖衣服,最佳旅游时间5、6、7、8、9月份
①、内蒙6月份之后,大草原呈现出碧草蓝天的迷人景象,成为南方游客避暑、旅游的好地方
②、夏季7月份以后草原上蚊子较多,应适当带些风油精(当地有售)最好穿旅游鞋而不穿凉鞋,以免蚊虫叮咬)
③、6-9月题季旅游最好的季节,但是早晚温差较大,可提议游客多带些衣物。不能只穿短袖衫、短裤或裙装,应适当带长袖衣服,随时加减
抵达内蒙
蒙东机场:海拉尔机场,距离市区3km,可以乘坐机场大巴10分钟就可以到达市区。
蒙西机场:呼和浩特赛罕区白塔机场,距离市中心14km,同样也有机场大巴,分为一号线二号线,都通向不同的目的地,根据自己的行程选择即可~
蒙东火车站:海拉尔站,离市区2km左右
蒙西火车站:呼和浩特站(高铁站),呼和浩特东站(不通高铁只有绿皮火车)到达市区可以乘坐地铁,二号线转一号线
抵达内蒙
公交:呼和浩特的公交线路较多,公交车多为无人售票。有一条旅游专线,联通了市内的主要景点。
地铁:呼和浩特共2条地铁线路,分别为1号线、2号线
游玩路线
Day1:抵达呼和浩特,安排入住酒店
Day2:呼和浩特-希拉穆仁草原一不限时免费骑马(访问牧民,祭祀敖包,草原无人区)-一挤牛奶熬奶茶看男儿三艺表演一火晚会,住星空蒙古包
Day3:草原日出-一畅玩响沙湾(骆驼,滑沙,越野车)一鄂尔多斯
Day4: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勒川—-哈素海Day5;昭君博物馆一-蒙亮风情园一—呼和浩特,返程
内蒙特色美食
手把肉:内蒙最具特色传统美食,去到内蒙草原游玩不吃一顿手扒肉,就没有领略到草原的食宿风味
烤全羊:是几百年游牧民族的传统佳看。不管你是在哪里尝过都是不地道的,这里才最地道正宗
马奶酒:马奶酒是蒙古族不可取代的饮品,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
羊肉松:是呼伦贝尔地区的独特美食
牛肉干:风干牛肉干被称为“成吉思汗的行军粮”现在已成为休闲先吃领域屈指可数的风味小吃
奶酪:内蒙是奶制品大省,分为两种:生奶酪、熟奶酪
哈达饼:是内蒙赤峰地区的传统著名点心小吃。如果不小心掉在地上就成了“粉身碎骨”的样子
羊血肠:用大肠衣包着羊血,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蘸酱吃
葱香皮冻:嚼劲和脆感平衡的凉菜,似冻又富有韧性,在两者平衡中给人
内蒙景点推荐
呼伦贝尔: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草场面积占80%
海拉尔:海拉尔有许多的景点,如呼伦湖、满洲里国境旅游区辉南子草原等
希拉穆仁:可以来这里骑马,乘驼,欣赏民族歌舞,参加篝火晚会品尝美味的草原风味餐饮
成吉思汗广场:是海拉尔中心城区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满洲里:集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域特色,被称为东亚之窗
额尔古纳:中国目前原状态保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深受摄景爱好者的青睐
莫尔格勒河:有“天下第一曲水”之称
黑山头:一个以华俄后裔与俄罗斯族为主
驼峰天池: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俯视角度最美
银沙湾: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完整,风光宜人风景秀丽
科尔沁草原: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是清”孝庄”的出生地
大召寺:采用汉传寺庙的形式,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佛殿等经堂和佛殿连在一起,统称为“大殿”
响沙湾:“这里的沙子会唱歌”而得名的响沙湾
白桦林:四季分明的白桦林,春天除了白桦树还有紫色杜鹃花
成吉思汗陵:是铁木真的衣冠家
内蒙住宿攻略
呼伦贝尔;刚到达呼伦贝尔建议住在海拉尔区草市路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吃行都比较方便
呼伦贝尔草原;入住当地牧民帐篷,感受当地牧民生活
额尔古纳:金雀街、爱民街、白桦路、额尔古纳大街附近,都是集美食、逛街挺好的选择
满洲里:华埠大街万达广场附近,附近游玩的地方较多
黑山头:可以住在黑山头镇上,游玩出行都比较方便
呼和浩特:救勒川大街、学苑东路、前达门路、如意南路这几个地方,离美食街很近,逛街美食都是最优选择
希拉穆仁:住草原蒙古包,感受牧民生活鄂尔多斯:创业大厦、文明东路、安达路、可汗附近。商圈中心,吃住行都是很方便的
包头:建议住救勒川,离救勒川草原近,住汇元商城附近,美食多
阿拉善:一般每年10月1日,会有中国最大的越野会,建议提前预定位置,临时找费用会很高
Tips:
内蒙古城区各种档次的酒店一应俱全,选择面很广,可以重点看名宿/酒店的差评、位置及装修时间(一般装修时间越新酒店设施越好)。沿途的其他地区有不少特色住宿,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情
鸣翠湖、阅海分别位于银川的东侧和北侧,被称之为银川的“前厅”和“后花园”。来自国内林学、地学、生态等领域多名专家组成的考察组一致认为,鸣翠湖和阅海湿地承载了古老的黄灌文化,体现了塞上江南水乡文明的特色;既有显著的湿地生态特征和生态过程,湿地景观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又是我国西部地区鸟类迁徙的中转站之一,作为干旱地区存在的湿地景观,具有长期稳定的补水来源;独特而丰富的湿地人文旅游资源,奠定了建设湿地公园的基础。同时,专家建议在规划和建设中,要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适度利用与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设立绝对生态保护区、鸟类繁殖期禁游区等。
位于银川东郊的鸣翠湖湿地生态旅游区,距市区9公里,邻黄河2公里,规划面积10000余亩,是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会议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园区。
鸣翠湖是黄河古道东移鄂尔多斯台地西缘的历史遗存,是明代长湖的腹地。游人至此,芦丛荡舟,曲径通幽,迷宫观鸟,乐而忘返,一望无垠,如诗如画。 到鸣翠湖湿地观鸟,静闻百鸟齐鸣的天籁之音,可以说是人生一大乐事。鸣翠湖有鸟类97种,其中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大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鸣翠湖园区内的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构建了“水车苑”、“芦苇迷宫”、“野生垂钓”、“观鸟赏花”等旅游项目,是一处休闲养性的好去处。
游人至此,芦丛荡舟,曲径通幽,迷宫观鸟,乐而忘返,一望无垠,如诗如画。有以世界最大的芦苇迷宫为代表的十大景点景观:
“车水排云”吐氤氲,“碧水浮莲”戏虹鳟。
“千步廊桥”杨柳色,“百鸟鸣翠”啁啾声。
“苇花追日”飞白絮,“青纱漏月”点碎金。
“迷宫寻鹭”千百度,“白沙落雁”三五踪。
“绿帐问茶”清几许,“东堤夕照”黛色新。
流域水污调查:“母亲河”已成“三害”
5月下旬,记者在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的黄河两岸采访,亲眼目睹了黄河中上游水污染的现状和日益加剧的危害。随着城市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黄河流域污染已形成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的严峻形势,黄河污染程度已远甚于淮河。污染的黄河使西北和华北约1.6亿城乡人民深受其害,而受害最深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
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由于污染治理严重滞后,污水处理率偏低,不少企业未能实现达标排放,部分企业偷排偷放屡禁不止,导致每年排入黄河的废污水量不断增加。而随着国家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旧的高污染还没有彻底治理,新的高污染项目又在西部上马。一些东部污染企业纷纷涌入西部,加剧了黄河污染形势。
据2004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黄河流域废水排放量达39.5亿吨,比2000年增加了13.8亿吨;主要污染物COD年排放量已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13.3%。
地处黄河上游宁夏灌区的农用水源几乎全部来自黄河。近年来,由于宁夏及上游地区的大量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相继开工建设、投入生产,大量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引黄支渠,导致在一些个别时段内部分灌溉面积近似于污水灌溉。
工业污染物污染水体,被污染水体又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农作物因污水灌溉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时有发生。去年,山西省介休市松安村用被污染了的汾河水浇地,致使200亩玉米及杨树死亡。2002年,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东庄村的近百亩小麦,引溉了污染的湟水后被活活烧死。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引湟水浇地,先要看河道里的水,水多了才敢浇,水少了灌进地里,苗子准烧死。"
据水利部黄委会专家测算,目前沿黄地区引黄灌溉面积已发展到1.1亿亩,用水占黄河总用水量的90%。黄河水污染不但造成农作物品质下降,还使一些农田水利设施报废,给农业造成的损失每年最高已达33亿元。
污水处理厂多数晒太阳
目前,黄河流域8省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5座,日处理能力217万吨,而实际日处理能力只有86.8万吨,流域内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13%,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甘肃省环保局局长赵伟民介绍说,作为黄河惟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目前兰州市的污水管网普及率只有12.2%。较小的污水处理和收集能力远不足以处理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水,致使黄河沿岸排污管、排污沟密布,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黄河。
记者调查发现,黄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滞后,一是黄河流域内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建设污水处理厂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污水处理厂市场化机制推行慢。黄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费低,收取晚,收取面不宽,一些地区甚至不收。三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管网不配套现象,实际处理能力远达不到设计要求,出水水质不达标使一些污水处理厂事实上成了排污场。
陕西省渭南市是地处渭河最下游的城市,渭河从这里汇入黄河。渭南市投资1.2亿元修建的城东污水处理厂去年年初就已建成,然而由于缺少运行费,只试运行了一个月就一直停运。市区每天形成的近5万吨污水虽然收集到了污水处理厂,却仍然未经治理排入河流,污水处理工程成了"晒太阳"工程。
陕西省环保局副局长李孝廉介绍说,陕西渭河沿岸宝鸡、西安等5个大中城市,目前基本至少都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但都存在闲置或"吃不饱"的问题。
臭水入村、毒水浇地、脏水进肚,黄河水成“三害”
时下,正是黄河上游沿岸水稻插秧即将结束的季节,可甘肃省白银市四龙镇民乐村的村民却每天站在自家的稻田边心急如焚。民乐及周边金山等几个村的村民祖祖辈辈用黄河水灌溉,但让村民欲哭无泪的是,这两年浇水烧苗的事几乎年年都有。5月下旬,村民们已经是今年第三次插秧了,前两次的苗已全部被烧死。望着田里泛着浓稠白沫的水,民乐村村民王太良说,水稻一直是他们的口粮和经济来源,可这几年水稻种不成,村里有农户挖池塘养鱼,结果去年秋季引了黄河水鱼就全死了,损失了10多万元。"鱼养不好,眼看着水稻也没活气,我们可怎么活?"王太良说。
黄河自兰州进入白银,汇聚了白银市区大量冶炼、焦化、化工等企业和生活污水后,先后流经白银市的四龙镇、北湾乡、靖远县,涉及沿途十几个村庄。当地村民不仅依靠黄河水浇灌,而且直接饮用经过简单沉淀的黄河水。"用过河水锅里经常有白色硬块,饮过水后常拉肚子,而且头痛。水的咸味重,而且每周总有个别天,家里储水窖里还能看到漂着油花。村里人更喜欢喝雨水。"靖远县大芦乡庄口村村民段兴平说。
记者从靖远县大芦乡卫生院门诊部了解到,在大芦乡饮用黄河水的几个村庄里,胃肠道疾病和头痛十分常见,找不出病因的怪病更多。"肯定和饮水有关,但还没听说谁检测过水质。我们一般是查不清的头痛按感冒治,腹泻就反复用抗生素,直到不泻为止。"乡医马克俊说。
在黄河沿岸,直接饮用黄河水的农民已经成了各种怪病的"高危人群"。近年来,山西临猗县牛杜村村民因水环境被污染,年龄在40至60岁的村民中,患脑血栓、瘫痪和癌症的人数逐年增加。村民在一张控诉状中说,由于水源被污染,到去年6月已有42人得怪病死亡,目前还有患怪病者28人。白银市四龙镇金山村中心小学学生王永胜告诉记者,在他们班里28个男生中,20个男生都有白头发。而且还有不少同学和他一样,经常肚子痛、头痛。
一方面是农民备受黄河污水之害,而另一方面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黄河水环境污染最难治理的硬骨头。中科院院士朱兆良说,在未来几年里,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由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业导致的面源污染,对水质污染的"贡献率"将日益凸显。
一条黄河,多种“扯皮数据”;下游忙治理,上游忙排污;干流控制紧,支流排污易……记者5月份在黄河中上游及其部分支流采访时了解到的这些现象犹如一个个"怪圈",牵制着流域内治污成效。记者采访的部分环保、水利专家及地方政府主管领导呼吁,建立黄河流域"和谐治污机制",真正还母亲河以"清白"。
下游忙治理 上游忙排污
陕西省武功县东方纸业集团是当地最大的造纸企业,也是当地最大的工业污染源。2005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将“东方纸业集团公司污染渭河案”列为首批挂牌督办的环境违法案件之一。5月中旬,记者来到武功县,发现其境内渭河黑水流淌依旧,而在武功境内注入渭河的渭惠渠和漆水河臭气熏天,长达数里都是泡沫,有的地段泡沫高出水面1米左右。沿途的老百姓告诉记者,东方纸业集团被勒令停产治理后,武功县境内的造纸厂污染减轻了许多,但是上游宝鸡市的造纸企业继续偷排污水。
武功县环保局局长徐耀华告诉记者,对于上游宝鸡市来水污染问题,他们曾多次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与宝鸡市有关部门协调,但收效甚微。徐耀华说:“境内水源又黑又臭,老百姓发牢骚,上头施压,环保部门夹在中间实在憋屈。谁愿意背着恶名挨骂?我也想把水弄清啊,可我一个小小的武功县环保局局长总不能跑到人家宝鸡市去搞什么协调吧?”兰州副市长马琦明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对于兰州境内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黄河的问题,政府花了很大力气来协调,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效果比较明显。但对于上游湟水河来水长期处于IV类水的问题该如何处理,政府觉得非常棘手。
同样污染监测数据大不同
治污首先要摸清污染的“家底”,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水利和环保两大部门提供的黄河污染监测数据完全不同。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2004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数字显示,黄河流域废水排放量为39.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约占总量40%,生活污水约占总量60%;而水利部2004年底所下发的《关于黄河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的文件中,指出“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为42.7亿吨/年,其中工业废水约占总量69%,生活污水约占总量31%”。比较可以看出,两部门关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比例有“天壤之别”。由此,两部门制定的黄河污染治理方案中的重点也有所区别。
黄河只有一条,数字却有多种,到底该以哪个为基准?记者所采访的各路专家莫衷一是。一致的观点是,国家对黄河流域内的水污染应由统一部门监测、管理并发布相关数据,受权的部门应摒弃部门利益。
流域问题需综合治理
当前,黄河流域内污染正呈现逐步加重态势,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问题突出。如何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流域重大资源可持续的利用统筹起来考虑?基层环保人士建议,国家对于水环境应加强规划和立法工作,考虑全流域的管理,综合治水,统一监管,统筹协调解决,由区域管理上升到流域管理,解决目前出现的包括部门扯皮、立法分散等在内的问题。
针对黄河治污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利益纠葛,记者采访的部分环保、水利和水环境专家开出了建立流域"和谐治污机制"的"药方":尽快制定《黄河法》,确立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合理机制,依法规范和管理好黄河,修改现有《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中不完善的部分;确立统一的污染监测、管理和信息发布体系,避免多部门联合导致的利益扯皮、监管不到位;建立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和省、市、县界断面水质、水量双控制制度,强化黄河水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管,建立总量控制指标、水环境质量指标考核制度,特别要加大跨界断面水质监测和考核力度,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加大政府和企业的压力,有效制裁违法排污,同时强化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加大对工业污染的防治力度;在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证上游的污染治理,有序有效地进行污染治理,确保治一段好一段,避免撒胡椒面方式造成的花钱不奏效或“花大钱收微效”的局面
近年来,黄河中上游的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等部分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许多高载能、高污染的工业园区相继建立,林立的烟囱占据了原来的村庄,浓烟遮蔽了天空,污水流入黄河,废渣倒入草原。不少居民还仍然生活在被严重污染的环境中,疾病时常爆发。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近20年来,黄河排污量增加了一倍,十几条重要支流成为“排污沟”,干流近40%的河段丧失水体功能。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比“十五”期末减少10%,这意味着从2006年开始,平均每年要削减2%,2007年是关键的攻坚时期。
“生活在我们这里的人都得少活10年以上。”位于内蒙古和宁夏交界处附近的乌海市公乌素镇,一位出租车司机对着眼前的黑烟发着无可奈何的牢骚。他很多次要经过109、108国道去往宁夏的石嘴山市或者内蒙古的东胜等地,“天空中到处都是厚厚的如同乌云的黑烟,太阳被遮住了,大白天从公路上走,都要开着车灯。”他补充说。
据了解,近年来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电石、焦化、硅铁等企业相继在当地建立,所产生的“三废”污染正在深刻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
2006年4月26日,公乌素镇北山村村副主任袁广深回到村里,眼前一片搬迁后的狼藉。“由于乌海市西来峰工业园区的开发,乡亲们已全部搬走了。”袁广深说,北山村是公乌素镇唯一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子,小小的村庄生产的粮食和蔬菜供给着周边的厂矿。村子往东不远便是鄂尔多斯草原,向西越过黄河则是无边无际的阿拉善沙漠。
据介绍,从2001年始,北山村近两万亩草原被工业园区占用。随着工业园区的建设,上百个炉子开始冒出黑烟,污浊的空气弥漫着整个小村庄。空气污染给当地的农作物带来了最直接危害:西红柿、茄子等瓜果出现了黑点和腐烂现象,蔬菜也销售不出去了。“但我们并没有拿到补偿,直到前不久才与区上达成一个补偿协议。”袁广深说,乡亲们搬出了厂区,但离开了世代耕种的土地,大家都无事可做。
以前,这个深处沙漠和草原边缘的村庄,与绝症没有什么联系。从2003年开始,村里陆续有人患上癌症等疾病死去。“如果赶上刮风天,还好些,否则满屋子都是呛鼻子的味道。”袁广生望着那些正在开工的工厂摇了摇头说,“如今我们大都患有呼吸道疾病。”
西来峰工业园区只是内蒙古乌海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交界处众多工业园区中的一个。2000年前后,三地像是比赛似的,争相在黄河两岸数十公里的狭长地带开设工业园区,无一例外都是以高载能、高污染的企业为主要的引进对象。公乌素镇开发区、乌达工业园区、乌斯太工业园区、阿拉善左旗工业园区、棋盘井工业园区都挤在内蒙古西南部与宁夏交界处的弹丸之地
棋盘井工业园区占用的土地原是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鄂尔图克嘎巴的牧场,著名的阿尔巴斯羊就产自这里。“2004年开始,家里的羊一年要死十几只,羊绒也变黑了。”蒙古族牧民王吉拉一边赶着羊一边说。200多只羊在20多根吐着黑烟的烟囱附近艰难觅食,一条黑色长龙从公路边上延伸过来,足有一公里。“这原本是一个河床,从去年开始,附近的电石厂把废料和炉渣倒在这里。”他说。向东不到两公里远,是一个被铁丝网围着的自然保护区。王吉拉是坚守在工厂污染区域里所剩不多的几户牧民之一,更多的阿尔巴斯牧民放弃了羊群,迁移到了几十公里外的小镇上谋生。“以后也许就没有阿尔巴斯羊了。”王吉拉感叹道。
从公乌素镇向西南走10公里左右是一个叫拉僧庙的小镇,镇子是由一个化工厂发展起来的,现在这个化工厂卖给了一个广东老板,装备了一个火电厂:废水沿着池子一级一级自上而下流淌,最后排到一个与黄河相连的深沟。化工厂的废料被卡车装载倾倒在低洼的大坑里,不远处便是黄河。化工厂自备火车站,停靠着几列等待装货的车皮,上面醒目地标明:“危险品,剧毒!”
工厂西南方向,便是宁夏石嘴山市的河滨工业园区,数不清的烟囱排着浓烟,烟雾朝黄河压了过来,那里同样是几乎没有蓝天。“我们的果树每年都成片地死去。”石嘴山园林林场职工田富岭说,他承包的果树在四年之内死了60来株。工厂将冒着热气的黄浊的废水直接排进了黄河,而田家的果园每年都要靠黄河水来灌溉。
2006年下半年,当地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关于对石嘴山市等乌海市周边高载能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情况反映》信访投诉件转办函的要求,对数十家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的企业做出限期整改,关掉一批小土焦、小泡花碱等“十五小”企业。“好多工厂在这里被关闭了,又转到另一个地方建立起来。”一位环保官员坦言,目前的形势还不容乐观。
如果气候持续变暖,黄河源区的水量在十几年内就会减少50%。到那时,面临困境的不仅是这个地区的牧民,而是整个流域。
在“九曲黄河第一县”的玛多,80岁的老县长拉保不断感叹“沧海桑田”。20多年间,他亲眼目睹这个县二十多年的变化。
1966至1984年,拉保担任黄河源头的青海省玛多县县长。1979到1982年,玛多是中国最好的草场,一跃成为全国首富县。现在由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玛多县是全国贫困县之一。
“30年前,因为黄河水太多,县城周围都是湿地,玛多县城搬迁一次。”拉保说,“现在,它面临第二次搬迁———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全县吃水成了问题。”
全球气候的变暖,是黄河源头以至长江源头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这一点,老县长拉保也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蛛丝马迹,“现在气候变得越来越暖和。过去我们在冬天都要穿厚厚的棉毡衣,而现在穿一件绒衣就能过冬了。”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鲁安新博士说,在未来25年内,青藏高原的温度将会上升14摄氏度。如果这种气候变化的趋势持续下去的话,黄河源区的水量在十几年内就会减少50%。到那时,面临困境的不仅仅是一地区的牧民,而是整个流域。
今年6月,鲁安新考察了黄河源头的阿尼玛卿山。25年前,中外冰川学家在这里设置了冰川观测点。博士目测,25年之间,冰川已退缩了近1公里。
阿尼玛卿山是藏族的四大神山之一,山中孕育着千万年来的积雪和冰川。这些冰川占黄河源区冰川总面积的96%。每年夏天,雪冰融化,汇成水晶细流,为黄河源源不断地补充水源。冰川十分敏感,即便是微小的温度变化也能引起冰川的变化,因此通过长时间观测冰川,可以获得有力证据证明气候变化的趋势。
如果按照英国哈德利中心(Hadley Center)的预测,到2100年,青藏高原的温度将比现在升高2-36摄氏度。粗略估算,到2050年,中国西北部的冰川将有超过一半彻底消失。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冰川面积近40年平均减少了7%,目前冰川年融水径流量相当于一条黄河。
姚檀栋说,中国冰川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高亚洲地区的冰川,由于气候不断变暖,上世纪中叶以来,大多数处于强烈退缩状态,一些曾经前进或稳定的冰川,也随着气候变暖加剧而转为后退。
冰崩
从长期来看,冰川消退会导致世界主要河流从源头开始变得干涸。而从短期来看,气候变化和冰川退缩还会引发其他灾害。
在鲁安新探查冰川的路上,许多当地人以为他们是冲着“大雪崩”去的。2004年3月18日,阿尼玛卿山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雪崩”,超过2640公顷秋季草场顷刻间被毁。
在“雪崩”现场,所有的考察人员都被惊呆:绿油油的草场犹如骤然被一座巨型煤矿所覆盖。各处散落着黑色的岩石和砾石,在脚下,山坡上,沟壑中到处都是,好像经历过一次火山喷发。鲁安新给了一个更加令人吃惊的结论,他认为这并不是一次雪崩,而是一次“冰崩”。气温的迅速上升引发冰川迅速融化,不同的部分融化的速度不同,因此整个冰川的压力分布极为不均。此外,阿尼玛卿山西侧陡峭的地质特征加剧了冰川退缩带来的危险,引发了最终的崩塌。崩塌时威力巨大,夹杂着庞大体积的积雪和黑色冰碛物的冰川直削下来,甚至将山体的一部分也撕扯了下来。直到14个月后,当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留下的余威仍然让到访者心有余悸。
然而,滑落的冰川与冰碛物在清水河、权隆河、达玛曲河汇入的曲什安河的河谷处,形成横向5公里、纵向3公里、平均厚度300米的冰雪大坝,将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因为上游不断补水,这个湖泊的面积每天都在扩大;与此同时,由砾石和冰川碎屑组成的冰碛坝也每天都在松动。坝体本身松散而多孔,而且其中冰冻部分由于温度上升和水浪冲击,融化的速度越来越快,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三条突出的冰碛边缘已经可以看到明显的裂缝,甚至能听到冰缝裂开的声音。小块岩石和冰的碎片不断从坝上脱落,滑入湖中。坝体最低处仅仅比水面高5米,一阵暴雨或者气温陡升造成的加速融化就能让这条千疮百孔的堤坝彻底决口。今年7月,这个堰塞湖终于“轰”的一声倒塌,河水奔泄而出,冲走一些房屋和牲畜,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冻土不再
在离花石峡镇59公里的地方,鲁安新博士抬手一指,“看那条沟!我们现在已经在冻土地带了。”在黄河源区冻土分布十分广泛,但厚度很薄。因此,这里的多年冻土更容易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一旦有一片地下冰融化,在地面上就会形成一条沟渠。之后,地表土的温度平衡被打破,沟渠不断扩大,两侧消融得越来越快,形成所谓的冻融滑塌。
鲁安新说,最近20年中,黄河源区的多年冻土在大规模消退,主要表现为土地平均温度升高,活动层加深以及多年冻土下界升高等方面。
在214国道上的一个岔口,考察队看到了一座废弃的住所。中间有一个院落,四周有16间房屋。所有的墙上布满了既长且深的裂缝,有一些甚至开始倾斜。冻土层融化直接影响到房屋地基的牢固,因此墙体倾斜开裂。由于地基融化松动而废弃的房屋在该区域随处可见,就连高速公路也不能幸免。尽管路基的设计和建造经过了周密的计算,并且考虑到各种气候条件的影响,但在气候变化面前也难以为继。地下的冻土层融化速度之快出乎人们意料,因此路基之上曾经平坦顺畅的柏油路现在变得如波浪起伏,道路中间的黄线被拉扯得七扭八歪,看上去颇有几分滑稽,被人戏称为“跳舞的公路”。虽然鲁安新所在的考察队已然对此多加防备,还是发生了一起轻微的车祸。政府每年都要对青藏高原上的公路进行整修,每3年还有一次大修,否则这种路况会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与此同时,地下水位下降还会导致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水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黄河源区土地大规模退化和沙化。在黄河源区的水文循环中,冻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由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导致深层永冻层的严重退化是不可逆的。并且在此过程中还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升温加剧,引发更严重的冻土退化和冰川退缩。这样的恶性循环似乎预示着人类不加节制的发展已经把自己逼入了死胡同。
考察队把营地扎在海拔4200米高的阿尼玛卿山时,碰到了住在这里的索保。索保是个藏族小伙,35岁,头发卷曲,目光清澈。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请不要乱丢垃圾,请不要玷污圣水。没有了圣水,这里的一切生物都会凋亡。”他说的“圣水”就是黄河。
可是,仅仅不乱丢垃圾并不能拯救这“圣水”。全球变暖缘于畸形工业发展所排出的大量温室气体。“只有世界各国切实负起自己的义务,工业发展做到‘可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才能共同应对这一危机。”一位专家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