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特祭坛画
作为15世纪尼德兰美术的标志,乃是凡·艾克兄弟的《根特祭坛画》。这幅出现在尼德兰文艺复兴初期的艺术巨制,具有一种里程碑的意义。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欣赏过扬·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之后,就会了解个中的道理。
《根特祭坛画》是应根特市长约多库斯·威德于1415年向凡·艾克兄弟订制教堂屏风画。胡伯特·凡·艾克(1370-1426;关于他的生年史料,一直有争论)与其弟扬·凡·艾克(1385/90-1441)从这一年开始合作,直到1426年哥哥胡伯特·凡·艾克去世,由其弟一人画至1432年完成,历时18年,可谓宏篇巨作。
祭坛画全部完成后,共有20个画面,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一件教堂艺术品,善男信女都想走进根特市圣巴伏教堂一睹为快。它是尼德兰民间传统的细密画之集大成者。现将这整幅约343×440厘米大的祭坛画的所有画面逐一作些分析介绍。 所谓祭坛画,乃置放在教堂圣坛的前面,形似屏风,其实比屏风还大,木板组成,由内外共20个画面构成一种折叠式画障。这套组画在平时,由于祭坛两翼合拢着,只能看到它的外侧,外侧的画分为上中下3层。上层画的是预告耶稣降生的男女先知共4个,分隔在屏风的弧形顶部。中间一层画着传统题材《受胎告知》,在这一层,空间比较宽敞,报知喜讯的天使与满怀激情的马利亚,被分别安排在四幅的两端。中间描绘着空阔的房间,除了窗台、壁龛以外,没有什么陈设。光线从窗外射入,环境极其单纯,透视感极强。似乎为了强调马利亚的圣洁,细节处理得很简约。中间的窗台露出城市的景色,给人以当代人的起居生活的印象。洗脸盆与挂着的洗脸巾被描绘得细致入微,甚至连壁龛内一物件的高光都纤毫无遗地描绘出来。在天使与马利亚的画面背后还有依稀可辨的花格窗棂、书本等细节,天使背后的阴影非常写实,显示了风俗画风格,中间两尊雕像为施洗约翰与使徒约翰;两边是供养人约多库斯·威德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布柳特,他们都占满画面。供养人跪着,作为祭坛画的捐献人,表示对基督的虔诚。这两幅跪者像具有肖像特征。画家的技艺甚高,形象神态逼真,结构严实。中间两尊雕像的摹绘,则运用了高度熟练的素描技能,画在神龛里几可与雕像乱真。可以看出这两位画家在造型写实能力上的造诣,这也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祭坛屏风在管风琴庄严的圣乐声中徐徐展开时,内面的全部画面则更显得光辉夺目,令人神往。一幅幅光彩熠熠的彩画一下子象发光的金子一般,使人眼花缭乱。这12幅画,随着圣曲的悠扬节奏突然显现时,会把信徒的感情升华到一个神化的境界,从中获得了强烈的美的感受。 这12幅画面的中央一面,分上下两层;上层三幅画着上帝、圣母与施洗约翰。正中的上帝是这三幅画的核心,他比周围其他人物都要魁梧:上帝正襟危坐,双目直视,毫无表情,这是一种画上帝的公式,人们已习惯了这种最高形象的木讷感。他左手持权杖,右手微举为祝福的仪式。但上帝身上那件镶金大红袍却被画得极有生气,画家似乎有意把艺术的感情投在这件袍服的褶襞上,而不去刻画他的脸。在这一层,以这一尊偶像为中心,庄严地摆开了圣秩的阵势。左右两侧的圣母与施洗约翰,形象比较潇洒自如,色彩也很饱满,人物虽相对而坐着,但姿势丝毫不显得局促。 在中央下层的一幅是《羔羊的颂赞》,它也是整个组画的核心,是一幅最富戏剧性的横幅面的宗教传说场面。这个题材取自圣经《启示录》第七章第九、十两节: 此后,我观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地各方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神,也归于羔羊。 《启示录》属于《新约全书》的最后一篇,据说是使徒约翰所作,文字富于隐喻性。所谓无罪的羔羊,在这里是隐指基督徒、以色列人和受压迫者,圣经说只有他们才能得到上帝最大的恩典。在这一幅《羔羊的颂赞》上,画家按照宗教所述的场面,作了概括性的处理。圣经上是这样写的: 约翰到了天上,见到一宝座,宝座上放着一本圣书,上有七道印封着。约翰想读它,但没法揭开这七道印封。正在发愁之际,宝座周围的长老中有一人劝约翰别犯愁,印封可以揭开。此时,宝座上出现一只被伤害过的羔羊(象征以色列人在世上受难),羔羊有七角七眼(象征耶和华的七个灵)。羔羊便拿起圣书,周围四个活物和二十四个长老见此情景都跪下礼拜,一个长老对约翰说,唯有它可以揭开七道印封。这是一幕富有神秘色彩的场景,但画家尽可压缩宗教的抽象含义,赋予颂赞自然与美丽的生灵的内容。在这幅画上,众多的长老、圣职人员、天使与男女信徒们的形象,是运用细密画的功夫一个个仔细地描绘出来的,构图采用中轴线对等划分,场面显得肃穆而又呆板,自然风光画得很好,显示了画家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 在左右两侧:左侧上层是人类始祖亚当与圣歌班两幅画;下层是公正的士师与基督的军队。右侧上层是夏娃与圣歌班的另一半两幅;下层是苦行僧与香客。上边一排属特写式人物,尤其是圣歌班的天使们,画得十分抒情,含情脉脉。下边一排连同中央的一幅《羔羊的颂赞》,共为五个画面,是统一的风景构图,它们都展示了辽阔的野外自然景色。这种处理颇令人赞叹,当祭坛画板全部展开时,这五幅横向的画面成了一个统一体,给人以一种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兴奋感。这在尼德兰的早期宗教画中是很少见的。 除了特写式的圣歌班天使的妩媚形象之外,亚当与夏娃的裸体,则体现了画家对人体解剖的研究,就风格上看,它们很象出自其弟扬·凡·艾克之手的。这我们可从《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一画上获得启示。 细密画在东方民族和一部北欧民间生活中十分流行,凡·艾克兄弟作为民族艺术的继承者,进一步发展了它的写实技巧,由于它的细致入微,在色彩上必须作更多的实验,凡·艾克在这方面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这一套祭坛画就是被研究的重要艺术文物之一。至于根特祭坛画上究竟哪些幅是胡伯特画的,哪些幅是扬·凡·艾克画的,一直是美术考古家们争论的问题。据有的学者分析,若把其中每一幅画完成的时间考证出来,便不难区别它们的作者。从开始合作到1426年,几乎每一幅都有两人共同完成的业绩,但全画是在1432年由扬·凡·艾克一人最终完成的。由此可以判断,其弟扬·凡·艾克的画,应是祭坛外面和两翼内面的几幅,但即使是两人合作的画面,其弟的笔迹也能从中区别出来。兄弟俩在整个合作时期,胡伯特是起着领导作用的。从绘画技巧来判认,扬·凡·艾克的画要更娴熟些,尤其是在人物形象的性格刻画上。扬·凡·艾克的一生在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他的油画技法的改进,更被油画史所重视。根特祭坛画作为尼德兰绘画发展的里程碑,其意义也即在此。此画现存根特·辛特·巴夫大教堂。
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在美术史上堪称卓越超凡。不过,这样一件名作原本并不象我们许多人在试图给它下定义时认为的那样,是一幅肖像画,或者是一件风俗画之类的作品。阿尔诺芬尼是在1420年被菲利普公爵封为骑士的真实人物。画家真实地描绘了典型的资产者形象,不仅再现夫妇的外貌和个性特征,而且对室内的环境什物作了极其逼真的描绘,显示了画家特殊的造型才能。《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中的人物手势动作、环境道具都有民俗的含义,十分有趣:阿尔诺芬尼夫妇的手势表示互相的忠贞,托着妻子的手表示丈夫要永远养活妻子;而妻子手心向上表明要永远忠于丈夫。华贵衣饰表明人物的富有;画面上方悬挂的吊灯点着一支蜡烛,意为通向天堂的光明;画的下角置一双拖鞋表示结婚,脚边的小狗表示忠诚,女子的白头巾表示贞洁、处女,绿色代表生育,床上的红颜色象征性和谐,窗台上的苹果代表平安,墙上的念珠代表虔诚,刷帚意味着纯洁;画面中间带角边的圆镜代表天堂之意。所有这些象征物既有基督教的信仰,又有世俗的观念,画家都一一收入画中,作了极为细致的描绘。在人物中间的墙上挂着一面镜子,镜框带有10个突出的朵状方形,每个方形内又置一个小圆形,每个圆形内画一幅耶稣的故事画,图像细小到难以识别。中心圆镜内反射出整个房间的景物。这种精微工整细腻的油画世界罕见,也只有在尼德兰的细密画中可以见到。据说这种精微的描绘连现代摄影家都为之惊叹,使用镜子反射来扩大画面的空间,是这幅杰作的又一特色,这些艺术特色对后来荷兰的风俗画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
洛林大臣的圣母像
66×62厘米 画于1435年左右 玛格莱塔的肖像
为了像镜子一样反映现实的全部事实,凡·艾克不仅改进绘画技术,还发明了油画颜料,用油来调制颜料以便涂到画板上。以前的画家所用的颜料大都是有色的植物或矿物制作,首先把有色的植物或矿物磨成粉末,使用前,加上一些液体使粉末形成糨糊状,液体最初用蛋清制成,但是干的太快,色彩也不易慢慢地相互转化以达到柔和。凡·艾克对那种配方不满意,开始用油代替蛋清,这样作画时就可以从容的多。他制作出光亮颜料,能够用于透明的色层,而且可以用尖的笔在画面上画出高亮度带,取得更逼真的效果。
埃克托·柏辽兹(Hector Berlioz)法国作曲家、指挥家、评论家、浪漫乐派,1803年12月11日出生于法国南部小镇拉科特-圣安德烈,1869年3月8日逝于法国巴黎,终年66岁。
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没有哪位音乐家的命运比柏辽兹更为悲惨了!吃人的资本主义制度残酷地摧残着柏辽兹以及他的艺术创作。他不得不进行一种艰苦的生存斗争,他必须亲自筹划自己的音乐会而进行商务谈判,他必须为报纸副刊写杂文和评论文章来补充他微薄的、不定时的收入,他须忍受逼人最甚的金钱的苦痛。柏辽兹说:“有一天夜里,我在梦中听到一首交响乐……当我 第二天早晨醒来,我还记得它的第一主题……我很想把它记录下来,但我一考虑:如果我把这个主题写下来,它会使我激动地要把整个交响乐作完,那么,我就无空再写什么副刊杂文了,我的收入就会减少,……而且写完之后,我就得找人抄写这首交响乐的乐谱,这样我将会负上1200法郎的债……我还会举行一次音乐会演出,它的收入不够开销的一半,……那么,我将丧失掉我根本没有的、无法筹措我可怜的病妻必要的东西以及儿子的膳食费和我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因而我克服了它的诱惑,我一再强迫自己将它忘掉,……第二天早上,对于这首交响乐的记忆就让它永远地消失掉吧。”在这样的自我剖白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柏辽兹的痛苦;但我们也很痛苦,一首可能成为经典的交响乐,就为了几篇无聊的副刊文章而消失无踪。这真是人类经济体系里最无奈的事情了。
1803年生于格勒诺布尔的拉科特-圣安德烈,早年学过长笛和竖笛,后来又学吉他,但从未学过钢琴;
1821年他遵从父命赴巴黎进医科学校;
1822年申请学习音乐并开始创作歌剧;
1823年成为勒絮尔的私人学生后,又创作了一部清唱剧;
182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雷哈和勒絮尔;
1827年在奥德翁剧院观看英国肯布尔剧团上演的《哈姆雷特》;进而迸发出对剧中扮演奥菲利娅的爱尔兰女演员哈里特·史密森狂热的爱情;
1830年创作的《幻想交响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它体现了音乐与文学、音乐与戏剧结合的理想,副标题为“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自传式地描叙他对于史密森**的爱情,此交响曲于同年12月5日演出;这部交响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追随标题的五个乐章,交响曲提供了一个代表所爱的人的“固定乐思”,它以不同的形式贯穿于整部交响曲的各个乐章之中。
1832年12月他终于见到了史密森**,10个月后同她结了婚。在此后的几年中创作了一些他笔下最伟大的作品,其中包括《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是柏辽兹在游学意大利期间构思创作的交响曲,它同样运用了“固定乐思”的手法)、《葬礼与凯旋》、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纪念亡灵大弥撒曲》等;
1841年他的婚姻破裂后,与歌唱家玛丽·雷西奥同居。随后的几年中他经常旅行,访问过俄国、英国、意大利;
1856年开始歌剧《特洛伊人》的写作,是晚期最重要的做作品;
1858年完成歌剧《特洛伊人》,这部歌剧是柏辽兹的杰作,因规模过于庞大,在剧院上演的种种努力未能实现;
1860-1862年完成他的最后一部歌剧《比阿特丽斯和本尼迪克》后就再没写作;
1869年柏辽兹在巴黎去世。
艾克的时之沙和原计划进行比较的话,如果你希望技能更加酷炫,以及特效更好一点的话,建议你选择原计划如果你你是在注重于手感,而不注重于它的特效的话,那建议你选十智商,因为我个人上手这两款皮肤我都用过,个人上手感觉的话觉得时之沙的技能释放以及评论的时候整体手感要比原计划好,很多。
不想活了。她最后留给艾克的表情很微妙,有种不装了、解脱吧的感觉,有点可怜,又有点抱歉,很明显是在跟艾克说再见,艾克都看愣了。剧情里这一战之前,蔚带着凯特琳走了,从这时起,她们就都明白一切都回不去了,蔚知道自己无法接受金克丝,金克丝知道自己不再是她想要的爆爆。得不到最重要的人,活着也没意思。
1385年出生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附近的马塞克城,与同时期的胡伯特·凡爱克合称为凡·爱克兄弟。二人同为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的伟大画家,是尼德兰文艺复 兴的奠基者。1425年扬·凡·爱克任菲力蒲·卢·蓬公爵的宫廷画师,曾经充任使节到过葡萄牙等地。他以写实的精细描写和微妙的光影表现,使作品闻名于 世。他把神圣的内容拉入现实世界中,着力描绘现实生活、现世人生的丰富多彩。
1422年,成为“残酷的”约翰伯爵的宫廷画家,在荷兰的海牙 为 其装饰过宫廷建筑。1424年约翰伯爵去世,他移居佛兰德尔,以其卓越的才华受到勃艮第公爵的青睐,定居在布鲁日。著名的根特祭坛画是由凡·艾克兄弟先后 持续完成的,但整个祭坛画中究竟哪些部分是出自胡伯特·凡·艾克(1426年去世)之手,哪些部分出自扬之手,至今只能根据推测加以鉴别。1432年祭 坛画完成时,曾使扬·凡·艾克的名声大振,在一片褒奖声中,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早已去世的胡伯特为此画作出的贡献。但是具有高尚美德的扬‘凡·艾克却在作 品的铭文中记叙了他对兄长的敬爱之情。扬·凡·艾克的早期代表作品是《书房中的圣哲罗姆》和《教堂中的圣母》。晚期作品有《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1434)和《罗林的圣母》(1435)等。这些作品表现出他对空间、光线以及细节、质感的高超把握。他以写实的精细描写和微妙的光影表现,使作品闻名 于世。他把神圣的内容拉入现实世界中,着力描绘现实生活、现世人生的丰富多彩。《阿尔诺非尼夫妇》(The Arnolfini Portrait)是这位大师的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著名美术史家帕诺夫斯基称扬·凡·艾克同时是一个“望远镜和显微镜”。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中,主要 致力于肖像画的创作,注重刻画人物的表面细节和内在情感,并成为近代肖像画的开拓者。他的主要追随者有克里斯图斯等人。
阿诺菲尼夫妇﹝Portrait of Arnolfini and his Wife﹞1434 年,油彩画板,818 x 597 公分,国家画廊,伦敦﹝London﹞,英国
在美术史上堪称卓越超凡。不过,这样一件名作原本并不象我们许多人在试图给它下定义时认为的那样,是一幅肖像画,或者是一件风俗画之类的作品。阿尔诺芬尼 是在1420年被菲利普公爵封为骑士的真实人物。画家真实地描绘了典型的资产者形象,不仅再现夫妇的外貌和个性特征,而且对室内的环境什物作了极其逼真的 描绘,显示了画家特殊的造型才能。《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中的人物手势动作、环境道具都有民俗的含义,十分有趣:阿尔诺芬尼夫妇的手势表示互相的 忠贞,托着妻子的手表示丈夫要永远养活妻子;而妻子手心向上表明要永远忠于丈夫。华贵衣饰表明人物的富有;画面上方悬挂的吊灯点着一支蜡烛,意为通向天堂 的光明;画的下角置一双拖鞋表示结婚,脚边的小狗表示忠诚,女子的白头巾表示贞洁、处女,绿色代表生育,床上的红颜色象征性和谐,窗台上的苹果代表平安, 墙上的念珠代表虔诚,刷帚意味着纯洁;画面中间带角边的圆镜代表天堂之意。所有这些象征物既有基督教的信仰,又有世俗的观念,画家都一一收入画中,作了极 为细致的描绘。在人物中间的墙上挂着一面镜子,镜框带有10个突出的朵状方形,每个方形内又置一个小圆形,每个圆形内画一幅耶稣的故事画,图像细小到难以 识别。中心圆镜内反射出整个房间的景物。这种精微工整细腻的油画世界罕见,也只有在尼德兰的细密画中可以见到。据说这种精微的描绘连现代摄影家都为之惊 叹,使用镜子反射来扩大画面的空间,是这幅杰作的又一特色,这些艺术特色对后来荷兰的风俗画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
罗林大臣的圣母﹝The Madonna with Chancellor Rolin﹞1431 ~ 1435 年,油彩画板,66 x 62 公分,罗浮宫 ,巴黎,法国
为了像镜子一样反映现实的全部事实凡·艾克不仅改进绘画技术,还发明了油画颜料用油来调制颜料以便涂到画板上以前的画家所用的颜料大都是有色的植物 或矿物制作首先把有色的植物或矿物磨成粉末使用前,加上一些液体使粉末形成糨糊状液体最初用蛋清制成,但是干的太快,色彩也不易慢慢地相互转化以达 到柔和凡·艾克对那种配方不满意,开始用油代替蛋清,这样作画时就可以从容的多他制作出光亮颜料,能够用于透明的色层,而且可以用尖的笔在画面上画出 高亮度带,取得更逼真的效果
包着红头巾的男子﹝Portrait of a Man in a Red Turban﹞1433 年,油彩画板, 33 x 26 公分,艺术史博物馆 ,维也纳﹝Vienna﹞,奥地利
包着红头巾的男子是著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在1433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此油画作品为橡木板画,属肖像画,油画描绘了一个头包红头巾的男子,油画裱框上画有作者的创作日期和名字。
这幅肖像画的主人公身份是个谜。由于男子流露出权贵所拥有的沉静睿智表情,所以有人认为这位男子是杨·凡·艾克的上司或是一位权要,也有人认为他是一名富 商,甚至还有人因为他的面貌与杨·凡·艾克的妻子神似,而认为这名男子是杨·凡·艾克的岳父,但这些猜测都不曾获得证实。
大师对光与影的微妙和经意刻画功底已达极致。画中主人公像是在黑暗中浮现出来,他的脸和头饰映出左边照来的光线,栩栩如生。从正面欣赏,参观者将完全被画中主人公深邃的眼神所吸引。
在这幅画作上,相当引人注目的大块红色头巾突出了人物脸部的线条,眼部的皱纹和眼线位置的每一个细部,都表现得相当细腻,观者似乎能从主人公的眼神看透他内心深处的思想。头巾皱摺的交会处具有完美的透视结构,搭配光线的运用,令人物相当具有真实感。
扬·凡·艾克的肖像画,虽然受到意大利传统画风的很大影响,但在基本特征上却截然不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会将人物予以美化,而杨·凡艾克所创造的法兰德斯派则实事求是,即使画面不赏心悦目或比例失调,也要真实呈现人物的原来面貌。
根特祭坛画﹝The Ghent Altarpiece﹞1432 年,油彩画板,外部画面,335 x 229 公分,圣巴蒙教堂,根特﹝Ghent﹞,比利时
一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作,凡·艾克兄弟于1415年起先后合作绘制了著名的根特圣贝文教堂祭坛画。祭坛画是指安置在教堂圣坛前的木板画。标志着人文主义 艺术的诞生和美术新时代的开始,奠定了尼德兰文艺复兴的基础。根特祭坛画》局面宏伟,人物众多,由12幅木板画联结组成,分为上、下两层,为多扇“开闭 式”上层7幅,下层5幅。画面色彩鲜艳,富丽辉煌,充溢诗意,具有强大的视觉感染力,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件真正的油画作品,由此开创了欧洲绘画的新时代。 由于《根特祭坛画》首次运用油画颜料绘制,因此凡·艾克兄弟被认为是现代油画的奠基人。
这套组画在平时,由于祭坛两翼合拢着,只能看到它的外侧,外侧的画分为上中下3层。上层画的是预告耶稣降生的男女先知共4个,分隔在屏风的弧形顶部。中间 一层画着传统题材《受胎告知》,在这一层,空间比较宽敞,报知喜讯的天使与满怀激情的马利亚,被分别安排在四幅的两端。中间描绘着空阔的房间,除了窗台、 壁龛以外,没有什么陈设。光线从窗外射入,环境极其单纯,透视感极强。似乎为了强调马利亚的圣洁,细节处理得很简约。中间的窗台露出城市的景色,给人以当 代人的起居生活的印象。洗脸盆与挂着的洗脸巾被描绘得细致入微,甚至连壁龛内一物件的高光都纤毫无遗地描绘出来。在天使与马利亚的画面背后还有依稀可辨的 花格窗棂、书本等细节,天使背后的阴影非常写实,显示了风俗画的特色。下面的4 个画面,中间两尊雕像为施洗约翰与使徒约翰;两边是供养人约多库斯·威德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布柳特,他们都占满画面。供养人跪着,作为祭坛画的捐献人, 表示对基督的虔诚。这两幅跪者像具有肖像特征。画家的技艺甚高,形象神态逼真,结构严实。中间两尊雕像的摹绘,则运用了高度熟练的素描技能,画在神龛里几 可与雕像乱真。可以看出这两位画家在造型写实能力上的造诣,这也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祭坛屏风在管风琴庄严的 圣 乐声中徐徐展开时,内面的全部画面则更显得光辉夺目,令人神往。一幅幅光彩熠熠的彩画一下子象发光的金子一般,使人眼花缭乱。这12幅画随着圣曲的悠扬节 奏突然显现时,会把信徒的感情升华到一个神化的境界,从中获得了强烈的美的感受。 这12幅画面的中央一面,分上下两层;上层三幅画着上帝、圣母与施洗约翰。正中的上帝是这三幅画的核心,他比周围其他人物都要魁梧:上帝正襟危坐,双目直 视,毫无表情,这是一种画上帝的公式,人们已习惯了这种最高形象的木讷感。他左手持权杖,右手微举为祝福的仪式。但上帝身上那件镶金大红袍却被画得极有生 气,画家似乎有意把艺术的感情投在这件袍服的褶襞上,而不去刻画他的脸。在这一层,以这一尊偶像为中心,庄严地摆开了圣秩的阵势。左右两侧的圣母与施洗约 翰,形象比较潇洒自如,色彩也很饱满,人物虽相对而坐着,但姿势丝毫不显得局促。
在中央下层的一幅是《羔羊的颂赞》,它也是整个组画的核心,是一幅最富戏剧性的横幅面的宗教传说场面。这个题材取自圣经《启示录》第七章第九、十两节: 此后,我观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地各方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于坐在宝座上 我们的神,也归于羔羊。
《启示录》属于《新约全书》的最后一篇,据说是使徒约翰所作,文字富于隐喻性。所谓无罪的羔羊,在这里是隐指基督徒、以色列人和受压迫者,圣经说只有他们才能得到上帝最大的恩典。在这一幅《羔羊的颂赞》上,画家按照宗教所述的场面,作了概括性的处理。
卡农的圣母﹝The Madonna with Canon van der Paele﹞1434 ~ 1436 年,油彩画板,122 x 157 公分,公共美术博物馆,布鲁日﹝Bruges﹞,比利时
天使报喜﹝The Annunciation﹞1434 ~1436 年,油彩画布, 93 x37 公分,国家艺廊,华盛顿﹝Washington DC﹞,美国
三连祭坛画﹝Small Triptych﹞1437 年,油彩画板,275 x 215 公分,绘画陈列馆,德勒斯登﹝Dresden﹞,德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