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出处和大意是:
这首诗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春难留》,全文如下:
春难留,秋难留,待到冬来霜满头,明月照空楼。
爱无由,恨无由,去年相思今日愁,别时忘回眸。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春天和秋天都无法长久地留住,而冬天的霜雪却会覆盖头顶的明月。爱情也是如此,没有任何原因和理由,却让人在思念中痛苦不已。别离时刻的回眸,也是人生中难以忘怀的瞬间。整首诗以冬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深情而又感伤的情感世界。
梦话凄凉——苏轼《江城子》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乙卯即熙宁八年。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
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上片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王弗病故至苏轼作此词时恰为十年。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然而,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怀想至切,却生死相隔,不得一见。“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值得注意的是“茫茫”前着一“两”字。“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读此一句,仿佛听见了诗人对亡妻凄苦的告语:十年呵,我日夜思念你,杳无音讯;你呢,也日夜思念我,同样音讯杳无。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
“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不去想它,却又实难忘怀。在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某种缠绕心间、摆脱不掉的思绪,这种体会几乎人人都有。这里,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想见得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无处话凄凉”一句,说者多解释为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寻索下句词意,这种解释自然是不错的。但又还不够。此句从“千里孤坟”而来,自应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这两句直承开首“两茫茫”句意,同样是将无知作有知写,是概括了生者与死者两个方面的。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揣其语气,这三句便是诗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所以用了一个“纵使”。“纵使”表让步,其效果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下面说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遭际不幸,转徙外地,艰辛备尝。可以说,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作此词时,苏轼年仅四十,说“鬓如霜”不无夸张,但由此可见其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
上片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片即转入写梦。因“思”而成“梦”,先写所“思”后写所“梦”,自然成章。“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上片词意虽不涉梦,但写“思”即是写“梦”,仍然切合“记梦”的题意。“夜来幽梦忽还乡”,笔墨轻巧地一转,即十分自然地折入写梦。“梦”是“幽梦”,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忽还乡”的“忽”字也值得玩味。梦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也可以打破冥冥世界与人间社会的幽隔。“忽”字写出了千里归乡之快速,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平时多少个日日夜夜,想望殷切而不可得,现在倏忽之间就变成了事实,这不是太快也太容易了么?唯其太快太容易了,便依稀透露出这不过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入梦是轻快的,所表现的感情却极为沉重。仔细吟咏,不难体味出隐含其间的亦喜亦悲的复杂感情。
“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往时,不知有过多少次,爱妻在小轩中临窗梳妆,诗人一旁怀着愉悦的心情观看、欣赏,或许还指点评说呢。诗人抓住了这一具有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断,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然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泪流满面,却是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四目相视,两心相印,万千思绪尽在其中了。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三句总束全词,是感情发展的高潮。“短松冈”,是说种着矮小松树的山冈,承上片“千里孤坟”,指亡妻的坟墓。据《本事诗》:唐开元年间,有一位姓张的幽州衙将,妻死后留下五子,受后妻虐待,亡妻忽从冢中出,题诗告张说:“死生今有隔,相见永无因。……欲知断肠处,明月照松冈。”苏轼在此化用其意,却十分贴切、自然,不露痕迹。“料得”是“料想”、“猜想”,推测之词,语气却又十分肯定。“年年”,是年复一年,既指已经过去的漫长的十年,亦指未来的无尽的岁月。梦中情景,何等真切,醒来却一切化为乌有,便又重陷入生死相隔、渺茫不见的深沉的悲哀。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怎样孤寂凄哀的情景啊!身处此情此景之中的亡妻自然是悲痛难言,而念及此情此景的诗人亦不免肝肠寸断。“肠断处”是指亡妻的孤坟,“断肠人”则是概指生者与死者。遥承开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意,首尾相接,全诗浑然融为一体,使感情得到充分的发展、强化。
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冈,则更苦。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
这首词如春蚕吐丝,如幽山流泉,从诗人胸臆间泻出,质朴自然。无矫饰之情,无故作之态,不以使事用典取胜,亦不以锻炼词句生色,纯以平常语出之。然而千百年来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以情动人。
1、《相思风雨中》歌词如下:
难解百般愁相知爱意浓,(难改巴bun搜桑基爱一浓)
情海变苍茫痴心遇冷风,(琴海宾苍忙七桑遇朗风)
分飞各天涯他朝可会相逢,(分飞国听唉他纠活微桑凤)
萧萧风声凄泣暴雨中,(修修风星凄哑bou鱼中)
人海里飘浮展转却是梦,(羊海雷piufao斤君柯系梦)
情深永相传飘于万世空,(琴伤wing桑群piu于漫塞轰)
当霜雪飘时,(当桑须piu细)
但愿花亦艳红,(但晕发亦影红)
未惧路上烟雨蒙,(梅归漏桑音鱼朦)
啊寄相思风雨中,(啊给桑西风雨中)
啊寄痴心风雨中,(啊给七桑风雨中)
抱月去化春风云外,(剖雨灰发春风丸艾)
追踪鸳侣梦,(追踪云累梦)
恨满胸愁红尘多作弄,(韩mun轰搜红尘多作弄)
难解百般愁相知爱意浓,(难改巴bun搜桑基爱一浓)
情海变苍茫痴心遇冷风,(琴海宾苍忙七桑遇朗风)
分飞各天涯,(分飞国听唉)
但愿他日重逢,(但晕他牙重逢)
夜漫漫路上珍重,(夜漫漫漏桑粘重)
人海里飘浮展转却是梦,(羊海雷piufao斤君柯系梦)
情深永相传飘于万世空,(琴伤wing桑群piu于漫塞轰)
当霜雪飘时,(当桑须piu细)
但愿花亦艳红,(但晕发亦影红)
未惧路上烟雨蒙,(梅归漏桑音鱼朦)
啊寄相思风雨中,(啊给桑西风雨中)
啊寄痴心风雨中,(啊给七桑风雨中)
抱月去化春风云外追踪鸳侣梦,(剖雨灰发春风丸艾追踪云累梦)
恨满胸愁红尘多作弄,(韩mun轰搜红尘多作弄)
难解百般愁相知爱意浓,(难改巴bun搜桑基爱一浓)
情海变苍茫痴心遇冷风,(琴海宾苍忙七桑遇朗风)
分飞各天涯,(分飞国听唉)
但愿他日重逢,(但晕他牙重逢)
夜漫漫路上珍重,(夜漫漫漏桑粘重)
寒夜里霜雪飘时,(寒夜雷桑须piu细)
但愿花亦艳红别后路上珍重,(但晕发亦影红比后漏桑粘重)
2、相思风雨中》是由张学友、汤宝如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时长4分10秒。收录在汤宝如于1992年2月1日发行的专辑《BTB First Love》中。
光阴薄冷,可深可浅;世事无常,不避不惊。
历史 是一场浩荡的风,吹散那年的才子佳人,吹淡那年的日色花影,却吹不散纸浓淡的情意,吹不淡墨里柔软的情肠。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当时事,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
尘世的暖,是否可以透过黄土的薄凉,传递给他们一米阳光。
尘世的念,是否可以透过月色的荒凉,传递给他们一纸情深。
谁徘徊在光阴的路口,守候那段青梅的旧事;谁留恋桃花的渡口,期待一场时光的重逢。
人世的美好,莫过于守着一段流年初好的情缘,任世事变迁,任红尘风雨,只与那人,执手地老天荒。
人世的沧桑,莫过于那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情依旧,人已非,一片伤心难画,一段深情难赋。
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宋代: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梧桐半死,鸳鸯失伴,仍是那年长长的巷,仍是那年的落花天气,而那个说好要和你一起走的人,却半道失约。
一片衰草,一垅黄土,却是阴阳两隔。还是当日的窗,还是当年的雨,一灯如豆,一心如旧,仿佛还能看到那个挑灯补衣的人,低眉时洒落的温柔。
《沈园二首》
宋·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少年情事老来悲,他一生飘零,一生追寻,一生追忆,一生相思。
还是那年的斜阳画角,还是那年的亭台池阁,还是那年的春色如旧,还是那年绿影清波。只是佳人不再,徒留词人独自徘徊,独自怀念。
她是他的青梅,他是她的竹马,她是他的红袖添香,他是她的枕边檀郎,他是她的情深不寿,她是他不老的相思。
或许人生本是一场阴差阳错,在相遇和离别之间,才有了扼腕的叹息,有了繁华的凄凉,有了伤感的重逢,有了无尽的惆怅。
最终,她为这段情殉葬,她也成了他心上永远不会淡去的朱砂痣。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十年生死,梦里相逢,他已天涯踏遍红尘,他已风尘满面,两鬓如霜;她还是旧时的模样,对镜理妆,风韵如旧。
漫漫红尘,谁不是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谁不曾痛彻心扉地失去,谁又不曾刻骨铭心地记得,谁不曾彻夜地痛哭,谁又不曾长长地思念。
只是走过岁月沧桑,心底总有一段情,深藏着那年的美好与温暖;总有一个人,停留在那年的时光里,住在记忆的入口处。
《国风·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有一种尘缘,叫似水流年;有一种宿命,叫碧海青天。
我仔细记得你每一个小习惯,却再找不回你浅浅的笑颜;我妥贴保存着所有关于你的从前,却再难描你眉间的风月;我轻抚着你的旧衫,却再触碰不到你的温暖。
流水辗过时光的长廊,我在人间,拾一枚记忆的红叶,写一段浅浅的离殇。
离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
死生契阔是当年的诺言,花前月下是回忆里的画面,无论你如何修行,也未必能够换来一个陪你到最后的人。
紫陌红尘的路上,太多的擦肩,你无意的转身,便将一切往昔,一切恩情抛于身后,再无重逢。
时光冲散了永远,而今只剩一个人的沧海,一个人的巫山,一个人繁花,一个人的寥落。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清代:纳兰性德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今日繁花满树,明日已是落红成雨。
年华易逝,聚散有定,可有些故事,终做不到放下;有些人,终做不到忘记。
鸳鸯零落,往事微凉,离开的人已经走远,留下的人,却还停留在那年的梦里,不愿醒来。
此情已自成追忆,我们都在时光里流浪,无论情愿与否,终将被带往远方。时间治愈了一切,却留下触目的伤疤,让他在每个深夜,独自舔舐。
红尘梦一场,月光飘洒漫天的惆怅,他每日独品一杯隔夜的苦茶,拾捡过往的记忆,想拼凑起残缺的日子。
有些 情感 需要隐藏,有些心事注定要埋葬。所有的温柔,所有的美好,所有的赌书泼茶,所有的梨花似雪,都被漂染成沁凉的泪水。任他如何将高楼望断,秋水望穿,那远去的人,也终究不会归来。
长长的人生路上,谁是谁的落花,谁是谁的流水,谁是谁的初见,谁是谁的画扇,谁是谁的白首不离,谁又是谁的当时惘然。
世间万般事,与生死分离相比,都是飘尘。
愿你在有限的生命里,拥有自己可以拥有的,珍惜自己能够珍惜的,不负此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