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帝王妻妾。
嫔:原意为宫廷女官;多指皇帝的妾,侍从。亦可作动词,帝王女儿出嫁之意。历史上有八嫔临御,指“僖嫔、端嫔、穆嫔、熙嫔、道嫔、通嫔、襄嫔、静嫔”。
妃:原意为配偶,多指帝王的妻,位次于皇后;亦指太子、王、侯的妻。
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
扩展资料
一、僖嫔
赫舍里氏,赉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僖嫔,四十一年九月薨,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
二、端嫔
董氏,员外郎董达齐之女。康熙十年生皇二女,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端嫔。死期不详,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初九日奉安。
三、穆嫔
陈氏,陈歧山之女。康熙五十五年生皇二十四子诚亲王胤秘,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帝晋尊为皇考贵人。死于雍正年间。乾隆元年五月,乾隆帝追封为皇祖穆嫔。
四、武贤妃
武贤妃,唐玄宗后宫嫔妃之一。原为良媛,后晋为贤妃。武惠妃最初的封号是婕妤,
五、华妃
华妃(?—?)刘氏,唐玄宗妃嫔之一。刘华妃生唐玄宗长子奉天皇帝李琮、靖恭太子李琬、仪王李璲。
-嫔妃
-嫔
-妃
东六宫
景仁宫:恂嫔(霍硕特·蓝曦)已殁、恭贵人(林氏)、禧贵人(西林觉罗氏)、诚贵人(钮祜禄氏)
钟粹宫:纯惠皇贵妃(苏绿筠)已殁、婉妃(陈婉茵)、秀贵人
承乾宫:容妃(寒香见)
景阳宫:庆贵妃(陆璎珞)已殁、忻妃(戴湄若)已殁、怡嫔(黄绮澐)已殁、晋嫔(富察氏)、瑞贵人(索绰伦氏)、白常在、陆常在
永和宫:豫妃(博尔济吉特·厄音珠)已废、玫嫔(白蕊姬)已殁、揆常在、平常在
延禧宫:愉妃(珂里叶特·海兰)
西六宫
储秀宫:舒妃(叶赫那拉·意欢)已殁
翊坤宫:皇后(乌拉那拉·如懿)已殁、惇妃(汪芙芷)
永寿宫:令懿皇贵妃(魏嬿婉)已殁
咸福宫:慧贤皇贵妃(高晞月)已殁、颖贵妃(巴林氏)、恪贵人(拜尔果斯氏)
长春宫:孝贤皇后(富察·琅嬅)已殁
启祥宫:淑嘉皇贵妃(金玉妍)已殁、慎嫔(索绰伦·阿箬)已殁
扩展资料:
清代后宫嫔妃居住情况
清康熙朝规定:皇后一人居中宫,其下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等,都没有具体的名额限制。
居住方面,清朝的嫔以上是可以分居东西十二宫,各有专房,即可为一宫主位,贵人以下则完全没有专房,只能随居东西各宫,即一个宫殿里还有很多小的殿或者 “阁”“轩”“斋”等等。
即使东西六宫空的很,贵人也只能住有主位的宫殿,即入住的宫殿必须有上司(嫔以上)。皇后则是住坤宁宫,不过清朝在雍正朝以后的历代皇后,皆不再以坤宁宫为寝宫,而是在东六宫和西六宫选定一坐空宫为寝宫。
纵观清朝历史,除皇贵妃、贵妃之外,也还有其他妃号,如庄妃、瑾妃、珍妃等。制度规定尽管十分严格,但各皇帝妃嫔数目的多少出入较大。
康熙、乾隆的妃嫔都大大超过规定,而同治、光绪等又远没有那么多的妃嫔。所以如果不得皇帝宠的,大概封了嫔也不能为一宫主位,只能继续挤在其他嫔妃为主位的东西六宫里面了。
-后宫·如懿传
乾隆的妃子及行宫如下:
1、乾隆孝贤纯皇后富察氏,长春宫。
2、乾隆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咸福宫,后移居延禧宫。
3、乾隆容妃,今天的西华门。
4、乾隆婉贵妃,乾隆帝死后,移居寿康宫,寿康宫首位。
5、乾隆敦妃,翊坤宫。
6、令妃魏氏,永和宫。
7、愉妃珂里叶特氏,承乾宫。
8、舒妃叶赫那拉氏,永寿宫。
9、婉嫔陈氏,永寿宫。
10、颖嫔巴林氏,景仁宫。
扩展资料:
纯帝继皇后生平
雍正十二年(1734年)被指婚为宝亲王侧福晋。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封娴妃。乾隆十年(1745年)晋娴贵妃。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十一,孝贤纯皇后去世,七月初一,谕旨册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
乾隆十四年(1749年)四月初五,行摄六宫事皇贵妃册封礼。
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册为皇后。
乾隆十七年(1752年)生皇十二子爱新觉罗·永璂,乾隆十八年(1753年)生皇五女,乾隆二十年(1755年)生皇十三子永璟。
乾隆三十年(1765年)闰二月十八南巡之时因剪发触犯国忌失宠失权。
乾隆三十年五月初十,晋令贵妃为皇贵妃。五月十四,收缴四份册宝,后位名存实亡。次年七月十四日崩,终年49岁。葬于裕陵妃园寝纯惠皇贵妃墓穴内,无享祭。
:乾隆嫔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