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楼是一座体现明代中国族建筑风格的古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
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从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楼体及宝顶三部分组成。楼体为木质结构,深、广各三间,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攒顶”建筑形式。自地面至宝顶通高36米,面积137764平方米。基座为正方形,高86米,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宽均为6米的券形门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楼分两层,每层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中国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也是我国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屋檐四角飞翘,如鸟展翅,由各种中国古典动物走兽图案组层的兽吻在琉璃瓦屋面的衬托下,给人以形式古朴、艺术典雅、色彩华丽、层次分明之美感。高处的宝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使这座古建筑更散发出其金碧辉煌的独特魅力。
由钟楼北侧台阶而上,一层大厅天顶“万道霞光”的圆形彩绘图案首先映入眼帘,四周伴有184块由四季花卉组成的彩绘天花,鲜亮艳丽、栩栩如生。一层大厅的西墙上分别镶嵌着三方碑刻 ,第一方是1953年西安市人民政府翻修钟楼后留下的碑文记载;第二方是清乾隆五年大修后由陕西巡抚张楷书写的《重修西安钟楼记》碑;第三方是由陕西巡抚龚懋贤在钟楼东迁后亲笔提写的《钟楼东迁歌》碑,(这三块牌匾由于钟楼2楼展厅装修的原因,已经被展柜遮挡住了)将钟楼的价值及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色彩给予恰如其分的体现和评价。
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鼓楼横跨北院门大街之上。鼓楼和钟楼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距仅半里,互相辉映,为古城增色。鼓楼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当初的钟楼早建4年。楼基面积比钟楼楼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丽不亚于钟楼。古时楼上悬挂一面大鼓,傍晚时击鼓向全城居民报时,故称鼓楼。
主持修建鼓楼的有长兴侯耿炳文、西安知府王宗周等人,据说是在微雨朦胧之中为鼓楼工程奠基的。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乾隆四年(公元1740年)曾先后两次重修。据乾隆五年《重修西安鼓楼记》载,上年陕西小麦丰收,“陇有赢粮,亩有遗秉,民不俟命”,出现了“男娶女归,礼兴讼息”的太平景象,于是效法古事,重整鼓楼。长安县令王瑞具体负责修缮事宜。重修后的鼓楼,面貌崇隆敞丽,灿然一新。登楼远望,闹市风光、秦川景色历历在目。
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同时,夜间击鼓以报时,“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报5次。明代的西安城周长119公里,面积为87平方公里,鼓楼地处西安城中部偏西南,为使鼓声能传遍全城,就必须建造高楼,设置大鼓。明、清两代,鼓楼周围大多是陕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级衙门,这些衙门办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离不开鼓声,鼓声亦成为当时人们最熟悉的悦耳之声了。李允宽所书写的“声闻于天”的匾额,画龙点睛,说明了鼓楼的实际意义。楼内设有楼梯,登临楼上,凭栏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楼是城内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标志和代表之一。
1 西安鼓楼是现存中国最大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南端,东与钟楼相望。
2 登上楼,我看见一个巨型大鼓和24面小鼓,每一小鼓鼓面上都写着一个节气,二楼还有一个展厅,展厅里展出着各种各样的鼓,许多都是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如毛员鼓、蜂鼓、象脚鼓、都昙鼓等等,让我大开眼界。
3 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昔日在楼上放置巨鼓,每日击鼓报时,故名鼓楼。为砖木结构,高34米,面积1804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明代建筑,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在这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周末里,我和爸爸、妈妈去游览家乡的名胜古迹—鼓楼。
5 鼓楼高大而威严,它笔挺地伫立在城市中央,而它还有一个好邻居,想必大家都猜到了吧,那就是钟楼。
6 鼓楼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城楼,在西安市中心。上了城楼,我看到的二十四面小鼓和两面大鼓,小鼓上分别写着二十四节气,每敲响一面鼓就代表到了一个节气。
7 到了鼓楼第二层,我一眼就看到了一面巨大的鼓,它已经记录在了吉尼斯世界记录上。
8 鼓楼里还有一面高达十米的大鼓,最奇怪的是那口鼓的鼓面,上面竟然没有任何接缝,哪来那么大的一张整皮呀?
9 鼓楼和钟楼很像。一上去最抢眼的就是一面特别特别大的鼓,那鼓立在那儿足有三米高,一米厚!让人禁不住想去敲两下。
10 明、清两代,鼓楼周围大多是陕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级衙门,这些衙门办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离不开鼓声,鼓声亦成为当时人们最熟悉的悦耳之声了。
11 鼓楼地处西安城中部偏西南,为使鼓声能传遍全城,就必须建造高楼,设置大鼓。
12 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比钟楼大四岁,鼓楼和钟楼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距仅半里,相互辉映。
13 钟鼓之声沧桑、浑厚,让我想到一切永恒的东西。我想,这旷野上的回响是一种广博包容的心境。
是的,因为西安的工资标准普遍很低。西安的工资待遇一般就是在3500左右徘徊,这个标准来说都是算高的了。不过也是要根据具体岗位而定的。
拓展:Innisfree(悦诗风吟)是韩国化妆品品牌,也是由韩国第一化妆品集团AmorePacific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潜心研制的自然主义化妆品,是高科技和自然的完美结合。这一品牌的化妆品的特性:自然、健康、朴素、时尚。从推出第一支产品迄今,悦诗风吟一直坚持这些理念,并运用先进科技,不断对品牌进行提升,追求自然与肌肤的完美融合。
西安工资低的原因
1、西安高校众多,每年有大批毕业生进入职场,入职竟争大;
2、西安第三产业总量偏小,使人才的供需难以很好的匹配;
3、在中西部发展中,西安发展势头和潜力较大,吸引了很多创业者,而多数企业在创业初期,由于资金的周转与节流,难以给出理想的工资;
4、西安是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浓厚,很多年轻人喜欢留在西安,对能基本维持生活开支的收入感到满足;
5、刚步入社会的学生只有文凭,没有实践操作经验,也就是说没有相应岗位的能力;
6、企业追求效益,给初入职的新职员提供的成长空间有限,看中能直接上手的工作人员。
登钟鼓楼记
李自立
休假途中,只因妻子常年在家,照顾孙子务农,几乎就没有机会来古城玩。玲(我爱人简称)今生,来西安次数也很有限,因此打算回古城约来西安,准备游玩数日再回故乡。
原定于元旦节前,回故乡彬州,因为父亲身体微恙,故时间有所改变,在给父亲办理完住院事宜第二日,弟请假前来病房护理一天,以缓解归乡沿途之累。
说良心话,今生不陪玲西安游,总觉着心里过意不去,作为现今社会和时代人臣,女人既不是个人私有奴隶,亦非掌终玩物。然,按当时现实情理讲,父住院儿女游,从感情上,对父亲是大不敬,对玲来说,却不够真情,亦不算尽放天性,因此,从内心深处,总觉矛盾难决。
然而,事已至此,只好硬着头皮作罢,父亲病得治疗,陪妻子游得去,因此弟弟换班之时,暂且忙里偷闲。
从弟家到钟鼓楼,距离很近,坐车也就半个时辰,携带孙子皓轩,顿饭功夫,钟鼓楼截然眼前。
钟楼、鼓楼周边、包括书院门、碑林博物馆、南门、东南西北城墙等,自高中毕业后,开始务工来去自由,可以说,没有不去之地,且次数绝不至一两次。
前数次,或许年轻,或许青春单纯,只侧重于玩,因此,除碑林石碑字,其他,印象不深。此次,虽过程匆匆,却令人远思,感慨青春荒芜,光阴虚度!
西安钟楼,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距今600余年。原址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至现址,昔日楼悬一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
钟楼为砖木结构,三层檐四角攒顶形式,内有楼梯,可攀其顶。屋檐覆盖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雕梁画栋,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以钟楼为中心,四方四条大街通达,分别与明代城墙四门相接。有关钟楼传说、历史、铭文等较多,历史悠久,资料详实,上网可阅。
钟楼整体,典型明代风格,随着城市发展,券洞难适应交通,已封闭。钟楼今建有公路转盘,地下有行人环道。
钟楼门扇窗雕,精美典雅,展现明清装饰风格。每层门扇上,均有浮雕八幅,每幅浮雕,蕴含典故,寓意深远,教育后人,传承文化。
逐如“虬髯客”“、“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吹箫引凤”“、“红叶题诗”“、“班昭读书”“博浪沙椎秦”“、“唱筹量沙”。“长生殿盟誓”、“连环计”““黠鼠夜扰”“挂角读书”“卞庄刺虎”“嫦娥奔月”“东坡题壁”“李白邀月”、“文王访贤”“伯牙鼓琴”“画龙点睛”“斩蛇起兵”“伯乐相马”“柳毅传书”“舜耕历山”“把桥授书”。”“李陵兵困”“由基射猿”“龙友颂鸡”“黄耳传书”“孙期放豚”“陶侃运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单刀赴会”、“击鼓金山”、“岳母刺字”、“孟母择邻”、“子路负米”、“画荻教子”、“温娇绝裙”、“闻鸡起舞”。“写经换鹅”、“茂叔爱莲”、“灞桥折柳”、“踏雪寻梅”、“陶潜爱菊”、“寻隐不遇”、“孤山放鹤”等等,内容丰富,逐个精美,浮想联翩,开阔世人眼界。
钟楼有巨钟,据考唐景云年间铸,名“景云钟”,原为长安城内的,景龙观(现西安西大街)所用,明初移至钟楼。后景云钟碑林博物馆藏,故仿制景云钟一,悬挂于钟楼,仿制景云钟,外观与原钟逼似,纹饰、铭文酷近原钟,音质嘹亮、雄浑俨然,可与媲美,供观赏。
钟楼古报时,今记录关中变迁,沧海桑田,铭刻三秦大地,悲怆骄傲。世纪交替,灯火辉煌,盛世广元。今惠风和畅,甚幸登楼,钟楼见证,人生足迹,历史赋予,感慨今生福祉,绝美事哉!
钟楼,见证政通人和,党与百姓,生死攸关,风雨同舟,开元盛世;更不放过,贪官污吏,结党营私,妖魔鬼怪,狼狈为奸。鈡,警钟长鸣,以示后辈儿孙,引以为戒!
与钟楼晨昏相伴者,乃是鼓楼,鼓楼坐落于四街交汇处,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内有楼梯,可攀。檐上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她和钟楼比美,以鼓楼为中心,通四大街,并与明城墙四门相接,乃中国最大鼓楼之一。
鼓楼钟楼,孪生兄弟,相距半里,相互辉映,为古城增色,为三秦添彩。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早钟楼四年。雄浑秀丽,美观大方,不亚于钟楼。明清时期,楼上悬大鼓,傍晚击鼓报时,故称鼓楼。
古,击钟报晨,击鼓报暮,“晨钟暮鼓”之称,自然而然。同时,夜间击鼓报时,“三鼓”即“三更”,“五鼓”即“五更”。明长安城,周长约十二公里,为使鼓声报时,能传遍全城,因此建高楼,设大鼓。明、清时期,鼓楼,乃陕西、西安府署,衙门及周边,居民生活,皆跟钟鼓楼有关,离不开鈡鼓时晨。鈡鼓楼,三秦大地,西安城内,明清建筑,重要标志,代表性建筑也。
钟鼓楼,时1996年前后,均重置修复,历史参考,文献资料,传说故事,碑石文物,墨宝字画,古典家具,钟鼓器皿等,不计其数,不必祥叙,若细观细赏,真可谓一言难尽矣!三秦历史悠久,人物奇观,令人往复,激情澎湃,眷恋仰慕。
印象深者,莫过于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面鼓,一鼓一节,形象逼真,布置精美,设计新颖;设计者,挖苦心思,绝思维空间之妙,令人惊叹,思绪飘然,四季俨然眼前。可以说此举措,陕西关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二十四节气,传统计时方法之保护举措,值得华章称赞。
为纪念夫妇二人,此次西安之行,以表达此刻心情,故摄二十四节气鼓照留存,以藏之。
鼓楼二层大鼓,可以加冕中华鼓王之美誉。以槌击鼓,方圆十里,可闻鼓声。钟鼓楼建筑、陈设文物,墨宝字画,漆油家具,纹刻细雕,钟鼓花样,屋檐斗拱,今生未见,前所未闻。辞行不舍,恋恋不忘,触景生情。
钟鼓本乐器,故人用以计时。唐韩愈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曰:“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 清昭连《啸亭杂录·銮仪卫》:“午门钟鼓,凡上祀郊庙受朝贺,则鸣钟鼓以为则。”《吕氏春秋·顺民》:“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 唐朝李涉《六叹》诗:“但将钟鼓悦私爱,肯以犬羊为国羞。” 宋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若敬从上人之命,即止水后,诛求聚敛,广蓄姬侍,坐於钟鼓之间,使家败而身疾,又如之何?”古代击鼓用作报时之器。唐杜甫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诗:“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也曾用作佛教法器,清郑燮《别梅鉴上人》诗:“云山有约怜狂客,钟鼓无情老比邱。”
今彬州文昌阁庶人游子,登钟鼓楼望三秦福地,满腹怅然,望而兴叹曰:《登钟鼓楼偶感》一首,文/李自立,自古西安千载秀,可悲遍野竞风流。朝中帝子今何在,殿上王孙事已羞。钟鼓楼台笙管乐,星辰日月几家愁。红尘烟火休贪念,美女金银万户侯。
2019年2月7日晨文昌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