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护肤品行业规模将温和增长
根据欧睿信息咨询(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4年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护肤品市场规模虽然持续增长,但整体增速较低;2015年,由于欧元区需求持续不振以及巴西出现大幅经济衰退,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同比下滑;
2016-2019年得益于大中华地区的消费增长和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带动,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在2019年有所回暖,2019年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达1400亿美元。受疫情影响,前瞻认为,2020年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将有所下滑,为1251亿美元,同比下降106%。
面部护肤仍是主流
护肤品按照使用部位不同分为面部护肤品、身体护肤品、手部护肤品和护肤套装产品,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市场规模最大的护肤产品为面部护肤品,其市场规模占护肤品整体市场规模的比重达7664%,身体护肤品的市场规模占比为1387%,手部护肤品和护肤套装的市场规模占比较小,分别为233%和716%。
亚太地区是护肤品行业的主要市场,且占比仍在持续扩大
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亚太地区是全球主要护肤品市场,根据L’Oréal BMS estimates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9年,亚太地区护肤品行业增速加快,市场规模占比扩大至56%,较去年同期占比扩大一个百分点。西欧地区的占比有所下滑,2019年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20%和14%。
欧莱雅在全球护肤品市场份额最高
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护肤品行业集中度CR5为279%,护肤品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别为欧莱雅、拜尔斯道夫、雅诗兰黛、联合利华和资生堂,其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重占比分别为10%,49%,46%,43%和41%。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护肤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大学生的假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好好利用起来的话,真的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
作为一个大三老学姐,之前荒废了一个假期的我回到学校,直接被宿舍的小伙伴们卷死,所以我痛改前非,在今后的寒假和暑假都去做了自己感觉很有意义的事情,几个假期下来感觉收获颇多。
首先是生活方面
1、健身
假期真的很容易长胖,但也很容易减肥,作为吃一点就肥的我,在家胡吃海塞的同时,没事干随便把肉肉减掉。不然到开学我真的会肥上10斤以上,那可是我以前惨痛的教训。
健身教程可以去b站找,里面有很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就好,这样开学回校大家都长肉肉,而你却掉肉肉,卷死她们哈哈哈。
2、兼职
为了开学能有钱买买买,利用假期兼职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因为是为了钱而兼职,所以推荐的都是体力劳动,因为体力劳动挣得多(当然,如果你有一技之长的话选择脑力劳动更好),比如去优衣库、宜家、zara、无印等兼职,时薪在18-20左右,有点辛苦,但比进电子厂轻松,虽然进厂挣得多,但是我去过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想去了,很痛苦。
3、旅行
这是我每个假期最期待的事情了,可以跟家人、朋友见识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吸收不同的文化,丰富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格局。
19年的暑假我打完工,在开学前跟一个朋友去珠海看了林俊杰的演唱会,那是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的事情。不过旅行前提条件是有钱钱,而且现在疫情还是蛮严重的,还是不要到处乱跑了。
其次是个人提升方面
1、学习英语
这个真的很重要,因为在大学期间是要考四六级的,别到时裸考不过求神拜佛痛哭流涕(坎井儿一生之痛)。
2、报班
看你的兴趣爱好,喜欢什么就是报,例如舞蹈,吉他,跆拳道,画画、摄影等,喜欢什么就去干,以你突出的能力,说不定能还能收获甜甜的恋爱呢。
当然,如果你说这些自学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你有很强大的意志力和自控力。
3、形象改变
女生嘛,爱美是天性,可以利用假期学学穿搭、化妆,可以提升个人气质,让自己变得更美,而且在家里无论你怎么造别人也看不见,他们只会看见你开学后光彩夺目的一面。
4、读书看剧
可以多读书,各种各样的书,乱七八糟的书,可以看**、纪录片,多看看总是没有错的。
最后是社会体验
1、志愿者
我假期做过最多的志愿活动就是小区测量体温了,哈哈哈很有意思,可以听保安大叔和小区大妈们讲的各种各样的八卦。可以锻炼你的社交能力,让你从社恐进阶成社牛。
最有意思的一次志愿活动就是做群演啦!
2、实习
也可以利用假期去找一个专业相关的实习,结合我自身的经验,可以明确的在此回答,大学生实习越早越好。根据大学生遍地走的就业环境,你所拥有好的实习经历,可以领先一大部分人。
因为是实习,最看重的方面是学习,所以工资可能会没有,毕竟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嘛。
以上就是我在假期期间做过的事情,当然不可能在一个假期内做完所有事情,可以选择你最想做的,然后全情投入就好啦!
——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国际化妆品市占率较低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珀莱雅(603605)、上海家化(600315)、丸美股份(603983)、水羊股份(300740)、贝泰妮(300740)、青岛金王(002094)、华熙生物(688363)等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规模;企业竞争格局;市场行情走势
——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较快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欧美及日韩大牌化妆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下,国内消费者的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增强,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11-2022年我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2011-2019年市场规模增长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我国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230944亿元增长到了2022年的616433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93%。
——中国化妆品行业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
我国化妆品市场按价格和目标消费群,可以划分为高端(奢侈)化妆品、高档化妆品、中高端化妆品、大众化妆品和极致性价比五个细分市场。五个细分市场均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
高端(奢侈)化妆品市场和高档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如娇兰(Guerlain)、克里斯汀•迪奥(CD)、香奈儿(Chanel)、娇韵诗(Clarins)、兰蔻(Lancome)、雅诗兰黛(Estee
Lauder)等。该类品牌主要定位于较高收入水平的少数消费者,其利用其国际品牌优势在国内大城市的百货商场设立专柜,以树立高端品牌和高端消费的形象。
中高端市场上,外资品牌化妆品和国内经典国货品牌共同竞争,外资品牌保持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国货品牌也逐步向中高端市场发展。该类品牌中外资品牌主要包括玉兰油(Olay)、巴黎欧莱雅(L'OREAL
PARIS)、资生堂(SHISEIDO)等,国货品牌则包括佰草集(Herborist)、丸美(MARUBI)等。其一般通过百货商场专柜、大卖场、超市以及专营店等进行销售,并通过建立有效的营销渠道和进行大规模媒体宣传等方式,充分发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大众化妆品被部分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分占。该类品牌主要针对中低收入的消费群体,一般通过大卖场、超市以及专营店等渠道进行销售,目前在电商中的布局也相对最广。该领域品牌数量较多,外资品牌包括妮维雅(NIVEA)、旁氏(POND'S)等,本土品牌包括相宜本草、自然堂、丁家宜等。
2020年受疫情冲击,中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化妆品网上销售额也在不断增长,不论是中高档品牌还是大众品牌都在进行互联网布局,通过电商渠道扩大覆盖范围提高销售能力,电子商务给各品牌提供了实体店以外的另一个竞争平台。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国际品牌注重产品营销、研发投入,产品品质有保障,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国内化妆品企业则以中小企业为主,化妆品安全问题频出,也阻碍了国内品牌的发展。
基于Euromonitor的数据来看,中国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化妆品企业占据,排名前三的企业为欧莱雅、宝洁和雅诗兰黛,市占率分别为122%、9%和54%。市占率排名前十品牌的国产企业仅有上海百雀羚和伽蓝集团,分别排名第七和第八,市占率分别为2%和19%。
注:截至2023年1月,Euromonitor未公布2022年数据。
——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国际化妆品市占率较低
由于国际化妆品市场大部分都被如欧莱雅、宝洁和雅诗兰黛等国际化妆品龙头企业挤占,且中国化妆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因此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国际化妆品市占率较低。根据欧睿的数据,2021年,全球化妆品市占率前5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仅有5家,包括百雀羚、伽蓝集团、上海家化、上海上美和云南白药,其市占率分别为03%、03%、02%、02%和02%。
——中国化妆品行业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综合来看,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市场规模较大,预计在未来五年将会持续保持全球化妆品行业领军市场的地位。而且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化妆品市场,未来,在即时性美容需求的推动下,以及对个性展现的追求,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将以快速度增长,前瞻预测到2028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9374亿元,2023-2028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11%。
注:该预测值包括脱毛膏等特殊化妆品。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1年8月16日,中国上海—— 欧莱雅集团旗下美即品牌在上海举办“品牌18周年”暨新品媒体分享会,宣布正式 进军院线级护肤市场 ,并推出 首款院线级家用护理套装“美即毛孔桑拿舱” (正式产品名: 美即焕肤净亮护理面膜 ),旨在让更多中国消费者享受宅家院线级清洁护理体验。这一全新产品线的发布,展示了美即品牌始终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通过为中国专研的创新夯实“以成分为基础,以功效为导向”的品牌发展战略,同时升级功效性体验感,是 欧莱雅集团在护肤品类开拓中的一次重要首创。
01 品类进阶,入驻院线级护肤蓝海市场
美即在品牌“18周年成人礼”之际,推出 首款院线级家用护理套装“美即毛孔桑拿舱”, 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宅家净享院线级护理体验。 “美即毛孔桑拿舱” 采用 欧莱雅专利技术 及 首创贴片式泥膜设计 ,打造以 “自发热安瓶焕肤、片状泥膜净澈、定向净肤” 为核心的全新面膜三部曲, 旨在攻克消费者面临的黑头、毛孔粗大问题,还原消费者净澈透亮的肌肤。
欧莱雅中国美即品牌总监李晓梅表示:“美即作为中国面膜品类创新的引航者,致力于通过 科技 创新赋能品牌全价值链, 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高功效的全方位护肤体验,为中国面膜品类与护肤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得益于欧莱雅集团强大研发能力的支持,以及美即对创新投入的长期主义精神,如今品牌在 转化能力、留客能力、招新能力和产品单产均不断打破记录。
“美即毛孔桑拿舱”是我们进军 院线级护肤市场 的处女作,其研发工作由5位权威科学家和11位资深研发人员共同开展,历经了15个月的上百次实验,综合了超过百位消费者反馈,进行了11次的配方优化。我们相信:它将进一步夯实美即在高功效护肤领域的竞争优势,也诠释了我们打造中国护肤市场创新孵化器的坚定决心。”
后疫情时代下,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其中非手术类的轻医美占比持续提升,未来成为中国医美行业的主流趋势明显,据《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预计,随着医美人群的扩大化,到2023年医美市场规模将达到3115亿元,其中轻医美市场规模增速将高于手术类医美,成为市场主流。
02 创新 科技 加持,拓宽高功效产品矩阵
一路以来,美即专注于用 科技 创造美力,为消费者带来肌肤的美丽蜕变。今天,品牌已经建立起了 覆盖保湿、美白、修护、抗初老等不同功效的全新产品矩阵, 满足中国消费者日趋多元的护肤高功效需求。
03 创新引领现代中国美,打造护肤市场创新孵化器
回顾过去,美即更是不断在数字营销、渠道拓展、可持续发展和品类创新等多个领域里,为集团和行业树立标杆,向市场和世界传递 “Modern C-Beauty现代中国美” 的力量。
外资,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
今年以来,中国吸引外资持续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吸收外资破万亿元,前10个月引资规模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在全球跨国投资疲软的背景下,中国引资规模稳定增长、引资结构不断优化,印证大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为世界各国创造互利共赢新机遇。
引资稳步增长 彰显经济韧性强
近期,德国科技集团贺利氏在上海、浙江、辽宁等地持续推进多个新项目,今年在华投资规模再创新高。
贺利氏大中华区总裁艾周平说:“中国一系列稳外资措施,更好支持外资在华投资制造业,帮助企业减负增效,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让我们扎根中国、持续发展的信心更强。”
为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的不止贺利氏。
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反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环境复杂演变的背景下,我国吸引外资逆势增长,前10个月引资108986亿元,同比增长144%。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全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9998亿元,2021年前11个月突破1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就突破1万亿元。
经济稳定增长,是外资青睐中国的根本所在。
《华尔街日报》近期报道称,疫情以来,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保持较高增长,主要归因于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经济持续恢复,加上政府推出稳外资举措等。
健全重大和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机制,实施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开展外商投资法执法检查,发布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出台15条举措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吸引外资……
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效能不断释放,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举措加力提效,“三驾马车”共同持续发力,中国经济稳步回升,展现出强大韧性。
彭博社援引高盛集团的报告称,持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中国GDP增速可能会在2023年下半年加快,并在2024年延续这一势头。
“退出中国将使我们失去机会。”西门子、巴斯夫、博世等8家德国大型跨国企业首席执行官近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联合撰文称,“我们坚信中国会保持基本的增长动力。”
引资结构更优 折射高质量发展活力足
12月2日,ABB机器人超级工厂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正式落成投产,超级工厂内设有全球研发中心。“机器人造机器人”的前沿理念在这里正变为现实。
前10个月,上海实际使用外资2056亿美元,同比增长84%。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1家,外资研发中心19家,累计分别达到882和525家。
今年以来,我国引资不仅增长快,而且大项目稳,含金量足。前10个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1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572%,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5%。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引资结构不断优化,折射出中国高质量发展活力足,逐步形成引资新优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说,我国以低成本驱动开放的传统优势逐渐弱化,而以不断升级的内需市场、完善高效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不断提升的科创能力以及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驱动开放的新优势正在显现。
得益于新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逐步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生产环节转变,并更加重视全产业链布局。
巴斯夫广东湛江一体化基地开工建设、空中客车中国研发中心落户苏州工业园区,欧莱雅首次在华成立投资公司,阿斯利康在青岛成立以罕见病为主题的创新中心……
ABB机器人业务部中国区总裁梁锐说,在超级工厂,“在中国,为中国”乃至“为世界”的愿景得以实现,来自中国团队的创新智慧将被应用到全球工厂中。
共享中国机遇 彰显高水平开放潜力大
世界经济寒潮下,中国密集举行的国际经贸盛会不断释放开放合作暖意。
12月9日,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举行,315个项目洽谈签约,涉及意向投资总额8790亿元。覆盖先进制造业、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众多领域。
11月,第五届进博会总成交额7352亿美元,同比增长39%;10月,第132届广交会上传展品超过306万件,创历史新高;9月,2022年服贸会共达成各类成果1300余个;7月,第二届消博会吸引2800多个知名品牌参展……
“连续五年如期举办进博会,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释放了中国全面扩大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积极信号,展现了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中国担当。”《世界开放报告2022》如是评价。
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今年以来,中国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开放的中国大市场,必将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更好引进外资;促进深层次改革,离不开更好引进外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更好引进外资。在华外资企业应积极把握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共享深化国际合作机遇。”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