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要用英语,但你准备英文简历,准备一些英文的自我介绍也许更好,因为这体现了你对这个面试的重视,还有,多看一些关于欧莱雅公司方面的介绍,包括发展历程啊有哪些产品啊代言人是谁啊,另外,随时关注欧莱雅官网的招聘信息。
[面试]拿到offer,分享欧莱雅面经
周三拿到的欧莱亚羽西的Offer,受斑竹之托,也上来写写“面经”,一拖就是三天,向斑竹诚恳道歉!从来没写过,也没想过自己会写,其实个人感觉,面经的用处并不是很大,以前也没怎么看过,不过至少也能让贸大前仆后继的XDJM们心里踏实些。
说起欧莱亚,我之前从来没有对其产生过多么强烈的感情,基于仅仅知道是个跨国公司,而且貌似挺牛,就投了。算来算去正经八百地做的网申也就这么一个,然后就拿了Offer。没什么厉害的,也没什么神秘的,由于没有笔试,就出现了我这种漏网之鱼。反倒是越往后,对其的认识和感触便愈发强烈。
一面是大家所熟知的“群殴”,11月23日上午11点。
我计划上午面完下午就坐火车回趟家,于是拎着手提电脑和一个旅行包打车到了赛特广场。身着黑色正装长裤,条纹正装上衣,外穿一件大红色的立材版型很好的瘦款风衣。当天我的着装还是比较乍眼的,但个人感觉良好,尽管吸引眼球,我还是自信地接受了大家的注目。毕竟没有穿着清一色的黑,那些传统的面试服装只能让你看起来更嫩,而非成熟。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欧莱亚的三次较量,服装都是自己挑选搭配的,而非简单的套装,那件红色的风衣也的确给我加了不少分。在这里各位千万要注意,绝对不要在里面穿着整洁的套装,外面随便披一件棉袄或羽绒服,那样非常影响整体效果,而且非常不职业。
我在西门子的老板曾经对我说过,我们在世界500强里工作,学的就是如何变得更加Professional,我的理解,Professional绝不仅仅是在工作方面,更是举手投足之间,待人接物的气质。而在欧莱雅这样的时尚行业,更应处处留意,绝不可过于平庸,过于随便。
初面同组10个人,分为两个小组,首先是个人介绍,欧莱雅的特色:抽一张卡片,根据介绍自己,没有任何准备时间。中英文皆可。
我当时看大家都很犹豫,便自愿第一个发言。我想既然无准备,所以第几都一样。我抽到的是一颗水滴跃出水面。我想既然是要联想就没有统一的答案,于是我在做完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说(千万不要过于冗长,你的所有个人经历都已经在简历上了,他们既然选择了你就一定会认真看的),这颗水滴与其说是水滴,不如说是钻石(形状的确很像钻石),然而所有的宝石都需要细心打磨与雕琢才能彰显价值本质,金子到哪里都发光,钻石更是光彩夺目,永世留传,我并非最出色,但我绝对拥有最出色的潜质,给我一个舞台,我会做到精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谦虚,尽情地展现自己就好了,包括展现自己的自信。 Presentation的时候我选择了中文,虽然是学英语的,但既然没有规定必须英文,干吗要难为自己后面有人选择英语自我介绍,但多数都弄巧成拙,本来这个环节就有一定的难度,HR主要是看你的思维敏捷性与发散能力,所以没必要班门弄斧,再为自己增加难度了。
其他人有抽到水中的王冠,地板上的奶嘴,三色的冰淇淋,多面的水晶球,粉红的调色盘……抽到调色盘的女生很有趣,拿着反而一个一个问我们是什么东西,所有人都说调色盘,并加了各种各样的定语,轮到我这里的时候,我掷地有声地冒出来两个字“胭脂”,连我自己都吓一跳,不过想想很贴切,所谓前面的人说的 “五颜六色的调色盘”纯属胡扯,明明只有粉红色系的粉末与膏体……窃以为,这一创新也是给我加了些分的。所以,对于公司的文化了解,临危不惧的心态,高度紧张的思维运转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环节是,5人一组完成项目。假设你们为公司筹备一场年终晚宴,没有任何其他要求(真是够发散的)。
在这里,有必要跟大家讨论一下关于“Aggressive”的问题,很多面经里面也都提到了。我个人认为,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视情况而定,自己需不需要做一个“Aggressive”的角色。千万不要在事前就给自己定位为“计时员”或者“Leader”,HR都不是傻子。切忌为了显示自己而显示自己,而是要基于团队的合作来作出相应的定位;同时更没必要主动说“我来给大家计时吧”,简直就是有预谋地扮演傻瓜而已。如果有一个十分积极的人,你就多听听他说话,如果他说得不对,你要勇于提出自己的改进。“倾听”,“思考”,“探讨”和“妥协”四者缺一不可,重要性不分先后。这才是所谓的团队精神!
我上来首先说道“‘年度晚宴’决不能是简单的吃吃饭交流交流感情!我们要总结上一财年的工作成果,进行员工嘉奖,同时展望新一年度的工作,邀请公司的重要客户,建立良好的新财年的业务发展远景。”由于我在西门子半年的实习学到的东西非常可观,于是发言也比较有力度。这一定位立刻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我们组根本没有计时员,因为没有必要,Leader也不是我,在后期我主动放弃了Leader的角色,因为大家都很出色,想法都非常有效。我们分工也十分明确,我作为最后的总结,要提出整场晚宴的财政预算支出。准备时间有限,没有来得及在纸上画的会场设计图也被我急中生智,随便抄了支笔边讲边画出来了。我们的Presentation非常完整,包装华丽,内容丰富,功能性强。实际证明,我们才是专业的。
而对手组则设计成了一场化妆晚会,更多着眼于精神传递与细节介绍,由此看来,我们已是胜利在握。事实证明最后进入二面的我们组有两人:我和一个北大的女生;对方组一名:一个北外的女生,也是唯一一个英文Presentation没有被搞砸的。
一面时长1小时。
中午大家都到旁边的麦当劳吃午饭。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二面就定在了下午,然后果然半个小时之后接到了电话通知下午3点20面试,男朋友赶快去北京西站退票换票,折腾到3点终于把火车票改成晚上6点半的,才重又回到赛特广场找到我,原定3点20的面试一直被拖到4点才开始。
第二轮面试:一对一。面试官:新加坡女士Josephine。
本轮就跟考官狂侃就行了,根本没有小组合作的内容,是技巧性最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能让考官最大限度了解你的环节。大家主要注意几点:
首先,不要做作,尽可能地在有限时间内展示自己,千万不要伪装自己,40分钟,怎样天衣无缝的伪装都会被慢慢拆穿,相信自己既然能进入二面就是有实力。
其次,尽量多倾听考官的有限语言,这些都将是你在作答时需着重考虑的方向,他的每一句话都会带有一定的导向性,我们应当明白他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所在,投其所好。
第三,不要像挤牙膏一样被动地回答问题,而是要主动地介绍自己,顺藤摸瓜式的积极态度最可取。考官给出话题之后我们将其拓展开来,并有目的性地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既满足了他的好奇,同时又将话题转到自己所熟知的领域。不要给考官留下太多时间问问题,最好由你自己来控制安排时间,否则他很可能会突然想到一个刁钻的问题来让你解答,或者随手抄来一本杂志让你分析里面的广告设计(这种情况我在上海三面的时候,听一个清华的研究生姐姐很无奈地抱怨过,不过我个人没有遇到)。
第四,不要自以为是地说太多校内的细枝末节,也许在你看来很重要,但是走进社会你会发现,在校园里面的小风小雨,经历的那些琐碎事情实在是在玩儿过家家而已,既然走进欧莱雅二面,大家在校园里面都应当是出类拔萃的,你经历的那些学生活动啦,大家都经历过,所以尽量找几个自己的闪光点来准备,其他一带而过,或根本不提反倒体现了自己有一定阅历的成熟。如果有实习经历,一定要着重介绍实习期间的所学所想,这才是校园与社会的最佳过渡期和结合点,最能体现你对工作的适应性和可塑性的方面。
我个人主要介绍了我在西门子的半年工作经历,如何在原有的业务基础上,加入了个人才智附加值,将原有工作进一步拓展和改进,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同时强调了个人责任感与工作态度的体现方面。
我在实习期间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实习生。否则将有如下两种结果:一,你事事低人一头,自己从心理上就觉得自己是个实习生而已,根本找不到那种“主人翁的责任感”。二,别人也仅仅把你当作实习生,很多工作根本没法要求同事们与你配合。有些工作无法达到目的,不要动不动就找上级去用权力给别人施加压力,而是要找合适的出口自己解决。声音洪亮地告诉他们:你是某某部门负责某某事务的XXX,现在遇到问题需要他们全力配合。
时值被卷入公司的一场小型内部斗争,感慨良多,有针对性地同时带有一定保留地向HR大概介绍了一下,显然就比其它简单实习经历略胜一筹。其他在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校内的各种活动荣誉有的根本没提,有的一带而过。Josephine很感兴趣问我为什么这些工作经历没有谈一谈呢我说,相比之下在西门子半年才是真正的工作经历,仅此而已。其余都是让简历上好看些,无甚实际意义,顶多拓展了些人脉关系(笑)。
第五,既然一对一,就是一个平等的谈话关系,不卑不亢是重中之重,不要有考官高高在上的错觉,这样谈话效果才能最佳,在遇到一些自己没有准备好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发问才可以随机应变。试想大家在家跟父母争论某事时,从来都是语言流畅,思维敏捷吧。面试也是一个道理。
其间,Josephine问了我一些对于羽西的了解,我坦言我是今天刚刚知道羽西已经被欧莱雅收购了。但谈话期间我的一些个人创业思想与羽西的精神不谋而合。
最后面试结束,Josephine作了一个简短的总结,
她笑着说:“我们的谈话很精彩,我很喜欢你,不过我看不到你对于欧莱雅的Strong Motivation。”
我也笑,回答说:“是的,欧莱雅目前只是我眼中众多光鲜外企中的一个,我对于她的了解太少,不像在西门子半年错综复的感情,没有培养过,哪里来的 Strong Motivation呢但我就是一萝卜,扎进一坑里就老老实实长根,不太喜欢频繁变动,变动本身就带来了成本的浪费,每个员工的离开都是身负许多重要责任的,就算是变动也应当等作出一定成就来再无愧地离开,否则便是在违背我的做人原则。”
Josephine又笑,“如果你能够进入第三面,请注意面试你的将是品牌经理级别的人物,她也许会问你一些更为专业的问题,同时你也应该多多作些 Homework,在网上多作些调查哦!”我表达了感谢之后,保证一定会做充足的相关工作的,同时说,“期待我们上海再见!”起身,离开。
关于二面,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在准备进场之前的时间内,不要漫无目的地跟所有人闲聊。我个人是很讨厌那种表面八面逢缘的活跃分子,谁都知道在场的诸位都是竞争对手,那么表现得过于亲热反而虚假,也没什么意思,更不要妄图从对方嘴里套话出来,大家都是聪明人。有的学生会说两句奉承话,诸如“你们学校学生英语好呀”,“你们学校如何如何呀”云云……,我坦然接受称赞,但是绝不盲目赞美别人。拍马屁这样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妙,大家就拿实力说话。若单纯论学校而言,我们学校声誉显然不如北大,清华高。但学生水平却未必比他们差,相反和一些所谓北大清华的学生或研究生聊两句话,我就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强大的优势,根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心情受一堆叽叽喳喳等待面试的对手影响,就干脆缄口不言,坐在一旁看书,保持“神秘”就行了。
以上便是我的二面经历。时隔10天,周二的下午我接到来自上海的电话,通知我12月10日下午2点去上海三面,那个时候我的浙江神州行手机号码刚刚换成北京动感,虽然电话通知了北京欧莱雅人事,但因为是用小灵通接到的,所以由此看来北京HR们并没有将信息传递给上海,上海人事应该是翻出来我的简历查到的,推测之后对于上海总部人事的尽心负责表示感谢。
在此不说太多关于面试的事情,因为同样是一对一面,只是面对的是羽西品牌经理。我是个很懒的人,不过在最后一面之前还是拜Josephine的嘱托做了很多功课的,包括对于整个收购过程的了解,靳羽西女士本人的态度,前前后后的代言人的更换,由大众品牌向高端品牌的转型,品牌精神与公司给予的厚望等等…… 还包括前任,现任品牌经理的做事风格。
我终于发现,其实作调查并非是为了去应付面试,而是更深层次地发掘这个公司,了解这个职位到底适合不适合自己。在做了很多搜索阅读之后,我终于发现,羽西,一个转型期的高端新秀将为我的职业发展积累可遇不可求的经验,带来丰厚的回报,因为变革总是会创造机遇。在Doing homework期间,我几次深深地产生共鸣,感同身受到陈学勤先生的无奈和蒋巧龄女士的抱负。我觉得这将是一片崭新的天地等待开发,像 Josephine所说,这是欧莱雅人的一个使命,全世界的女性都有权利使用中国的羽西,而欧莱雅是在利用专业化的品牌打造理念,专业化的销售团队和销售网络在实现这一国际化使命。
“收购各种光怪陆离却代表形态各异的文化的品牌,打造一整套法国式的优雅包装,然后推向有着不同细腻需求的细分人群市场,在各种品牌精确的市场定位和不同渠道中,欧莱雅可以以不同的形象接触差异性很大的不同客户群体。而非让人感觉到是在把西方人的审美情趣强加于世界人民。”这种定义非常准确。
我的飞机原计划于10日早上9点起飞,由于赶上北京的第一场大雪,全国各地的飞机几乎全部延误,一直到12点多才缓缓离开跑道,之前给上海打过电话解释情况,拜托他们为所有北京的面试另作安排,因为料想所有北京学生都将乘坐同一架飞机飞往上海。
晚上5点半我才走进欧莱雅的面试会场,大家都在有序地办公,我们的面试只是众多工作当中在悄悄进行的一项工作而已。没有紧张的感觉,坐在沙发上随便翻阅着公司内部杂志,和几个来自北大,清华,南京大学的学生闲聊,人很少,很清静。
由于上一个学生面试的时间非常长,所有等待面试的学生都不停地抱怨,说今天“点儿背”,“天降大雪不宜出行”云云……轮到我走进办公室,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况且我们晚上还要赶9点的飞机飞回北京,所以我一进门,蒋巧龄女士就跟我说,很抱歉,我们的时间只有20分钟……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张,更不要语无伦次。面面俱到,娓娓道来是不可能了,一定要捡重点说,把不必要的废话全部删掉,一针见血切入主题。如果你的话题足够有力,吸引人的话,面试官是不会打断你的,关键是怎样把她的兴趣调动起来。
最后蒋女士的点评道:“你非常聪明,能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把我吸引,把几乎所有的重点全部涵盖,而且向我充分展示了你的职业素养和才华。”
所以,有的时候不利条件同样可以转换为有利条件。我敢很肯定地说,我给蒋女士留下的印象并不比上一个面试学生差,相反也许会更为深刻。
她最后给了我一张名片说,我给你一个机会问我一个问题。
我问出了我在飞机上思考很久的一个问题:“为何欧莱雅在签订收购协议的时候要求附加条件是‘靳羽西女士今后不许再从事化妆品行业’”我说,“靳羽西女士被视为8、9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中崛起的中国女性引领时尚的一个里程碑,这个传奇女人以及她打造的传奇品牌羽西化妆品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能把二者割裂开来羽西没有了靳羽西岂不就失去了灵魂”
这个问题其实算是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完全是我自始至终的一个必须要问的疑惑。在蒋女士的回答中我发现这个问题果然被我言中,欧莱雅在收购初期的确与靳羽西发生过一些摩擦,但现在摩擦已经消除,二者的关系逐渐升温,同时将越来越密切,一切后期转型尝试都将慢慢回归羽西本色。我感到如释重负……
送我出门之前,蒋巧龄女士跟我告别:“非常非常希望今后能在羽西团队中与你共事。”我微笑着说“希望我们下次再见。”然后差点又补一句,我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呵呵~~
9点的飞机晚点到11点起飞,半夜两点才回到宿舍。大家在上飞机前不停地抱怨,说公司应该给安排住宿一晚,改签机票……我只是听着,什么都没有说。我觉得,你要明白自己是来做什么的,抱怨如果有用我就跟你们一起抱怨,全程机票都是公司报销,难不成你打算做几个小时的火车回北京么如果是来旅游的,你大可以去投诉公司,但是你是来面试的,不说最后能不能入职,我们现在根本没有任何资格去要求公司。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不能容忍这家公司的“不以人为本”的恶劣工作方式,那么就直接告诉他们已经把他们炒掉鱿鱼,不要再给你发Offer好了。无谓的抱怨,在我看来,实在幼稚可笑。
12月13日,从上海回来两天之后我接到了Josephine的电话,她笑着说:“猜到我为什么给你打电话么”于是,我便拿到了欧莱雅羽西的口头 Offer。她问我,手里有没有其他Offer呀我很诚实:“没有,拿了一个就够了。欧莱雅开始面试后就没有再投其他的。”我真得很诚实,太诚实了……>____<
另外,也看了很多网上,BBS上大家对于欧莱雅的负面讨论,并非我拿到了Offer就有了狭隘思想感情,我只想说树大招风,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旦机构庞杂人员繁多,就会出现各式各样难如人愿之处。具体到人际关系复杂这种情况,如果作为一个走出校门准备迎接社会挑战的职场人士还疲于应付或极力回避这些的话,就只能说明你还没有做好准备步入职场。社会与校园的不同之处我已经有所感悟,因此也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去迎接那些事与愿违,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加倍努力,如果不想将就,就努力去改变。
而众口铄金,三人成虎,很多事情也许只是冰山一角,一人失意之感在网络上,众人舆论中都会被无限地扩大,几倍地脱离事实情况,最终造成一种普遍的认识偏差。我只是说有这种可能,当然,初涉世事还是小心谨慎为好,很多给我提醒的朋友我表示十分感谢,但是有一句话我很认同,就是“小马过河”的道理,做什么事情,自己先去试试水深,再决定趟不趟这条河……
没想到一写就写出了这么多话,仅一家之言,没有任何权威性,稳操胜券的成功面霸在咱们学校海了去了,单凭我一人在这里妄加评论实在难服众心。在此谨祝贸大求职大军的所有兄弟姐妹们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眼前一点点挫折不算什么,任何事情发生都是有它的道理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一本书,一门课,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公司的爱都是可以培养的。
最后感谢我的男朋友,尽管这个工作岗位是在上海,家在北京,工作也在北京的他仍然对我表示绝对的支持,二面的时候整整等了我一天,临着包跑到火车站换票,替我解决了所有困难,为的是能让我安心面试。飞往上海前又给我找了很多很多关于公司的评论文章,没有这些,我根本不可能拿到Offer。最令我感动的是,他目前也在努力寻找去上海工作的机会……
离开学校之际,很多恋人都将要面临抉择,如果你的身边也有一个能够无条件支持你,敏感话题在敏感时期暂不涉及,只全心全意对你体贴入微的人,请你一定好好珍惜,好好爱他/她。
--
一张木头的大书桌,一直是我的愿望。可以在上面放上电脑,CD唱机,音箱,酒红布面灯罩的黑铁台灯,很多木头像框,叠成一堆一堆的CD,书和笔记本。包括铅笔,尺子,蜡笔,橡皮茶杯,香水,烛台,香熏炉,放水果的磁碟……所有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有兰花和仙人球。
天亮了,我也就该睡了……
;
欧莱雅的人力资源管理
L"Oreal Group 欧莱雅集团是《财富》世界 500 强之一,世界著名化妆品生产厂家1907 年,28 岁的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无毒染发剂,并由此创立了欧莱雅集团。历经一个世纪的努力,创立了欧莱雅集团,欧莱雅已从一个小型家庭企业跃居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头羊
欧莱雅: 欧莱雅:让员工在宽松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才华 欧莱雅集团亚洲区人力资源总监 Tony Russell 法国的欧莱雅化妆品是全世界爱美女性心中永恒的梦想,因为它象征着美丽,时尚,品味等等女士 们所梦想拥有的一切!女士们耳熟能详的品牌,除了巴黎欧莱雅外,还有美宝莲,兰蔻,薇姿等等无一 不是欧莱雅旗下的品牌 欧莱雅在人力资源方面有个很著名的说法,即诗人+农民的用人标准。作为百分之百的化妆品公司,强调创造性,前瞻性化妆品是介于个人护理和 时尚间的一个行业,在这个行业去引领时尚的话,要求员工对美、对人文有深刻的理解,要求人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想象力是要对整个概念的原创,要有深度,要挑战现有的观念这并不仅仅是在营销上,还包括产品的研发上,想象力与创造力及对艺术本身的爱好会转化为对产品的创新的一种驱动欧莱雅要求员工,特别是市场营销人员要有这一方面的素质这就是所说的诗人素质自然,这并不是要求他们真的去写诗另一方面,化妆品是个极具竞争的行业员工充满概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业务上, 这就是农民的概念充满想象力还要脚踏在地上,所谓脚踏实地就是能够非常接近客户哪怕你充满想象力,在客户面前也要非常谦虚地倾听客户的需求,发现他们的需求,理解他们的需求,要能够非常勤劳地工作这个行业跟零售业是息息相关的,有时周末要求员工去站柜台,这是很辛苦的这种能够解决问题和能够接近客户的素质,叫做农民同时,对于公司资源的管理,要象农民珍惜自己的种子和土地一样,每一分钱都要花到恰当的地方,要能够最有效地发挥这些资源最后,还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种地很辛苦,但你必须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而且要适应天气的变化,直到收获那一天
1在招人、发展人和用人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做法在世界各地的欧莱雅公司推广以招募为例,有"欧莱雅校园企划大赛-Marketing Award"与"欧莱雅全球在线商业策略竞赛-L"Oreal e-Strat Challenge"这两项赛事是欧莱雅在全球范围内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每年吸引着全球成千上万的大学生、MBA 参加企划大赛。
企划大赛针对大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参赛者要在 3-4 个月内设计出产品并拿出样品,制定出产品的销售、推广,、广告计划和财务平衡表。整项赛事侧重于创意,对产品概念的新的想法和设计。
在线策略竞赛则模拟新经济环境下国际化妆品市场的真实情况与各类商业竞争要素,让未来的管理者通过网络运行一个虚拟的公司,对研发、市场,、、销售、品牌定位、广告宣传等作出战略决策这项赛事侧重于非确定情况下领导决策能力的煅练 国际化和本土化并举。
2欧莱雅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在业内是非常完善的
员工入职培训:欧莱雅为每一位新进员工提供入职培训,向他们介绍公司的历史,企业文化及各个业务和职能部门运作
专业技能培训:欧莱雅根据员工不同的潜质和公司对他们的期望,定期地组织各类人员,如销售、市场策划、财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员工不仅可以及时更新知识,而且增强了竞争力
管理技巧培训:欧莱雅一贯坚持与名校的合作,在中国,欧莱雅与中国最具实力和规模的中欧工商管理学院合作,为具有发潜力的员工提供在职 MBA 课程(项目管理,非财务人员的财务
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战略等模块)及相关技巧培训(如谈判技巧,人际交往能力等),为年轻的中国经理制定长期的职业发展计划同时,欧莱雅十分注重合作,通过高效团队的建设培训,寓教于乐,团队合作所需的各种品质,如信任,团结,竞争与合作等
每年公司的高级经理将有机会被选送到法国总部巴黎, 参加欧莱雅集团和欧洲著名商学院 INSEAD 合作的名为"Leadership for Growth" 的领导才能培训学员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管理精英接触到顶尖的MBA 教授,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 1998 年, 欧莱雅在新加坡建立了集团第一个管理培训中心——亚太区管理培训发展中心, 该中心针对亚洲市场的特点和员工的特定培训需求,组织相应的管理培训项目,为集团培养高级管理人才 欧莱雅中国每年派大量的公司精英去新加坡参加各项培训课程,使他们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经理人进行交流在中国国内,除了入职和专业技能培训,还和中欧国际商学院合作,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提供在职 MBA 课程及各种课程,为年轻的中国经理定制长期职业发展计划 欧莱雅除了提供吸引人的薪资,还重视职业发展方向,重视个人价值体现在欧莱雅,员工的职业、薪资、职业发展方向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交错的很多人刚进公司时可能不太了解情况,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了解公司的具体运作之后,他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比如做市场的可以改做销售, 做销售的也可以转做人事,公司会为员工提供相应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海外培训:对于高级管理人才,欧莱雅为他们提供海外培训,目前欧莱雅和法国一所著名的商学院 有很多合作项目,公司派送中国高级经理到法国商学院本部和加坡进行 MBA 培训 薪酬水平:欧莱雅的薪酬水平在化妆品行业中居前列,具有高度竞争力福利项目除国家法定的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项目外,公司还提供医疗报销(包括家属),每两个月派发一次本公司产品
3作为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公司,欧莱雅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同时又了解当地市场的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在这方面实行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做法欧莱雅从来不用所谓的企业文化来给员工设框架在欧莱雅,员工有很大的自由空间,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同时也包括犯错误的权利当然,在公司看来,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是衡量员工职业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欧莱雅,高层管理人员更是鼓励下属挑战,为公司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4成立于 1907 年的欧莱雅,却是中国市场的迟到者,直到 1996 年末才进入中国但是,成立六年多, 欧莱雅却后来居上,显示出了王者风范,2002 年欧莱雅中国的销售达到了 886 亿人民币,比上一年猛 增 613%其中,兰蔻,美宝莲,薇姿三大品牌分别占据高档化妆品市场 ,大众彩妆市场和药房活性健康化妆品市场的第一名据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统计,2002 年美宝莲更是占据中国唇膏市场 239%的市场份额,是第二名的 25 倍欧莱雅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公司,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公司,他们创造出一个氛围,让每个员工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才华"
5欧莱雅集团全球总裁欧文中先生曾说,一个企业成功的最终标准是它能不断地更新自己,招聘优秀人才是使公司自我更的积极方法,这也是欧莱雅一百多年来成功的奥秘 重视招聘应届毕业生是欧莱雅的传统,每年全球都有 700 到 800 名来自 50 多个国家的应届毕业生加入欧莱雅欧莱雅的招聘方式主要是举办校园招聘,欧莱雅比较关注综合性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等欧莱雅的招聘考核主要是面试,在公司到校园作宣传介绍,收取并筛选简历后,由人事部门进行第一轮面试,人事部门把初试情况带回公司与各部门 讨论后确定所需人数的职位,对入选者进行筛选,由各需求部门进行每二轮面试 最需要积极主动的人才,欧莱雅希望来自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年轻人加入,造就一支富有创造力的队伍,他们思路开阔,能够预见市场并抓住瞬息变化以及顾客和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对于大学生,他们应该有鲜明 的个性:大胆,富有想象力,能够经常提出新主张,为公司全球性的,长期的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要有主动积极,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在欧莱雅工作,自由度很大,开放性很强,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也不会象在其它一些企业那样按部就班,上司不会给你安排和布
置任务,一 切都要自己去想,去争取,去开拓 欧莱雅总部位于法国,工作语言是英语欧莱雅在招聘时对学生的外语水平特别要求能进行工作沟通。对于欧莱雅的企业文化,最大的特色就是多元化和包容性公司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融合,期望汇聚世界各地员工的智慧与灵感,推动个人与企业的全球发展进程 欧莱雅是一个法国公司,但是它所经营的品牌却是来自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阿根廷等不同国家,与这些相应,公司在人员构成上也是多国家,多民族,多种文化背景,共同组成一个国际化大家庭 国际化大家庭 国际化大家庭 史晓白说,在世界 500 强中,很少有由非本国人担任公司 CEO 的,而欧莱雅的 CEO 不是法国人而是英国,欧莱雅中国公司总经理是一位意大利人,这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公司的国际化,公平机会的文化理念 在管理上, 欧莱雅一直坚守两条原则:行为及行动——欧莱雅追求"诗人"与"农民"的完美结合, "诗人"需要有主见,有眼光和想象力;"农民"的特点是现实,自律和脚踏实地另一个管理重点是尽快给已成功完成任务的年轻人安排新的职位和任务,以不断挑战他们的个人能力在欧莱雅,很少有员工在一个职位上做很长时间,这和某些公司的轮岗制度不同,它不是一种规定性制度,而是客观的需求在欧莱雅公司,不断有新的职位产生,这些职位公司首先会考虑从老员工中选拔人才来补充,由此空出来的职位又需要人来作,这样就使人才在内部流动起来欧莱雅对员工有一个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每年会对员工的业绩和技能进行评估,针对其能力和差距设计一个培训方案欧莱雅的培训不是"营养液"式的, 而是针对不同员工的需要度身定做的, 公司投入巨资, 希望借此培养出欧莱雅未来的高级管理人才
欧莱雅,作为一家世界最大的化妆品集团,在近一个世纪的历程里,不遗余力地追求着美,创造着美。而其拥有的世界知名品牌如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兰蔻、薇姿、卡诗和赫莲娜等,已为众多时尚女性所钟爱。欧莱雅于1996年正式来到中国,不但参与并加剧了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同时也为跨国公司的人才争夺战增添了几分新鲜感。
与一些跨国公司靠猎头公司、高薪挖人不同的是,欧莱雅将自己的人才宝库建筑在校园招聘这块基石上。
像诗人一样富有激情像农民一样努力实干
提起欧莱雅,大概不会有人不知道她的法国血统,但欧莱雅的集团总裁是英国人,而中国分公司的总裁是意大利人,这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
在欧莱雅,没有人关心你的国籍,中国人、意大利人、德国人、希腊人、法国人,都是一样的员工。在欧莱雅集团内部,也很流行互相推荐,像美国和法国员工在区域之间,在国与国之间的调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换岗的活跃是因为要资源共享。对于一直以来都在推崇“美无疆界”理念的欧莱雅来说,人才亦无疆界。
欧莱雅的发展与其人才的扩充是分不开的。与许多跨国公司一样,欧莱雅将人才招聘的着重点放在了校园,但是与已经在中国的著名大学里具有根深蒂固关系的老牌跨国公司相比,欧莱雅要想在每年的毕业生中招聘到自己满意的人才,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将诗人和农民结合在一起作为招聘人才的标准是欧莱雅的一大特色。欧莱雅中国区人事总监史晓白说,之所以提出这种口号,是因为希望招聘的人才像诗人一样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又要像农民一样勤恳、脚踏实地。
为了实现自己的招聘目标,欧莱雅的纳才计划基本上没有季节性,“根据市场的需要,随时在招人,也随时可能会裁人,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裁过人”,史晓白说。和许多跨国公司招聘要过五关斩六将不同,欧莱雅不崇尚笔试,更在乎直觉和求职者的实际能力,每次招聘就像是寻宝一样,不是说计划招几个人,而是看能找到几个合适的人。欧莱雅的纳才计划,在沿海一带主要是通过校园招聘和网上招聘来实现,在内地则更注重报纸招聘。
区别于每年毕业季节各种公司在校园的招聘会,欧莱雅对人才的物色更显示出开放的态度。2000年,欧莱雅在中国区举办“欧莱雅校园企划大赛”,受到了大学生们的欢迎,复旦和北大队员并列头奖,他们被邀请到巴黎的欧莱雅总部参观,欧莱雅相信这一系列活动一定会给学生们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
2001年底,欧莱雅推出了全球在线商业策略游戏,让参加游戏的大学生们在互联网上模拟商战,并许以重奖。中国有150多个队在网上注册报名,报名数在全世界各区排名第二。史晓白说,这是欧莱雅培育自己的后备力量的策略之一,这样一个“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吸引进公司”的策略,已经成为欧莱雅人才良性循环的法宝。
招聘会现身说法
在欧莱雅的招聘会上,现身说法总能给人最直接的印象。毕业仅仅一年的张桃,从初级实习生升为兰寇产品经理的经历吸引着每一位试图走进欧莱雅的毕业生。
“欧莱雅相信年轻人,公司给了我们极大的上升空间,从进公司开始,我们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老板手中接过一份详细的培训计划,可以说,我这一年中,就是一路的‘培训’,伴随着一路的升职。”
张桃的第一个培训项目就是实实在在地走上街头,从最开始的商场促销开始。在刚进公司的时候,张桃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竟然会是站柜台!可是张桃就是在这种锻炼中,清楚地知道了欧莱雅的顾客都是些什么人;哪些在柜台前稍做停留的人可能成为其潜在客户;哪些产品是奢侈品;哪些是大众档的牌子;各品牌的差别在哪里。张桃最直接地知道了欧莱雅的口红是什么红,香水到底是什么样的味道,这些简单的事其实就是很多复杂问题的答案。
“慢慢地,我开始感觉到,每一天我都在学习,每一天都会有新的东西在我的脑子里生根发芽,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就是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培训,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回头看看这才发现这一年里,我去了那么多的地方,真是不敢想像。”
在欧莱雅,张桃的经历只是其用人策略的一个缩影,人员的年轻化在欧莱雅已经初具规模。在上海地区的200多名员工中,平均年龄只有28岁,而在欧莱雅的整个公司中50%的品牌总经理不满40岁,25%甚至是不满35岁的后起之秀。
欧莱雅会频繁地提升年轻人,公司经常指派一个产品经理去其他国家锻炼,这样,一个在中国开始职业生涯的员工就会经历完全不同的市场,比如日本或意大利,这会增加这个人的创造力。
如今公司将近80%的入职员工均为应届毕业生或工作经验在两年以下的新人。这种明显倾向新人的招聘策略,不但为公司的发展储备了生力军,更不断地让年轻人的新潮观念和创意冲出公司已有的概念,给公司注入新鲜血液,带动长远的发展。
“我给自己设计的是每两年就换一家公司,所以我做过很多外企,不过,看来我的这个人生计划要为欧莱雅而放弃了。”市场部总监虞萍女士微笑着告诉应聘会上的毕业生们,“在欧莱雅虽然很辛苦,但你很充实,我们的责任是创造美,美是人的一部分,所以,‘人’在欧莱雅是一个很崇高的概念,我们尊重每个员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