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护肤品行业规模将温和增长
根据欧睿信息咨询(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4年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护肤品市场规模虽然持续增长,但整体增速较低;2015年,由于欧元区需求持续不振以及巴西出现大幅经济衰退,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同比下滑;
2016-2019年得益于大中华地区的消费增长和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带动,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在2019年有所回暖,2019年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达1400亿美元。受疫情影响,前瞻认为,2020年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将有所下滑,为1251亿美元,同比下降106%。
面部护肤仍是主流
护肤品按照使用部位不同分为面部护肤品、身体护肤品、手部护肤品和护肤套装产品,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市场规模最大的护肤产品为面部护肤品,其市场规模占护肤品整体市场规模的比重达7664%,身体护肤品的市场规模占比为1387%,手部护肤品和护肤套装的市场规模占比较小,分别为233%和716%。
亚太地区是护肤品行业的主要市场,且占比仍在持续扩大
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亚太地区是全球主要护肤品市场,根据L’Oréal BMS estimates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9年,亚太地区护肤品行业增速加快,市场规模占比扩大至56%,较去年同期占比扩大一个百分点。西欧地区的占比有所下滑,2019年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20%和14%。
欧莱雅在全球护肤品市场份额最高
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护肤品行业集中度CR5为279%,护肤品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别为欧莱雅、拜尔斯道夫、雅诗兰黛、联合利华和资生堂,其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重占比分别为10%,49%,46%,43%和41%。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护肤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化妆品类零售总额接近3000亿元
在国内经济面临着较大增长压力的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化妆品市场仍然可以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类零售额为2992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8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化妆品产量增长明显
2013-2016年,中国化妆品产量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每年产量维持90万吨左右。2017-2019年,中国化妆品产量增速明显,2019年产量达124万吨,同比增长6%。我国的化妆品市场一直是一个供大于求的状况,每年过剩的化妆品要通过出口来消化掉;近几年我国化妆品行业产销率均在75%-85%之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有上涨的趋势。
护肤类化妆品细分市场规模最大
根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高达47772亿元,同比增长1384%;2010-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82%。2019年,护肤品、护发和彩妆是化妆品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三者占据中国化妆品市场份额约75%,其中护肤品市场约为244415亿元,占比高达5116%。从增长速度来看,彩妆则成为增长最快的化妆品,2014-2019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95%,远远高于整体行业增速。
中国化妆品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
2019年,我国化妆品市场CR3为238%,CR5为304%,CR10为417%。2019年,市场集中度的三项指标与前三年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我国化妆品行业CR10超过了40%的水平,CR5超过30%,说明我国化妆品市场己经由竞争型转变为寡占型。2019年我国化妆品行业企业市占率排前三的分别是欧莱雅、宝洁和雅诗兰黛,其中欧莱雅市占率为102%,宝洁市占率略低于94%,排名第三的雅诗兰黛与欧莱雅及宝洁的市占率相差较大,低于5%。
2019年我国化妆品市场份额前五的公司均为外资品牌,可见目前外资品牌主导中国化妆品市场。但近年来,由于90后消费迅速崛起,不少内资品牌及时响应年轻一代的需求,积极从品牌、成份、营销、设计等方面迎合年轻人的口味,而年轻人对于国货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根据Euromonitor 的数据显示,尽管内资企业起步发展晚,但近年来前10家中国本土化妆品公司市占率已经从2015 年的119%提升到2019年的135%,可见内资品牌在把握住机遇的情况下仍有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行业前景分析
2019年,全球人均化妆品消费最高的是中国香港地区,达到475美元;日本紧随其后,人均消费309美元;美国作为全球化妆品消费第一大国,人均化妆品消费却不是最高的,2019年人均消费282美元。反观中国,2019年人均消费仅有50美元,与中国香港、日本、挪威和美国的差距较大。考虑到我国居民(尤其是女性居民)对自身外形重视程度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化妆品消费水平将得到提高,行业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此外,目前化妆品市场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新的消费族群90后已经成为化妆品消费主导者。这类消费者有思想,有个性,有品位,有旺盛的消费力。相对来讲,90后随着消费实力的逐步提高,将带动行业市场进一步增长。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雅诗兰黛是全球最大的护肤品、化妆品、香水公司之一,公司旗下有顶级品牌海蓝之谜,一线品牌雅诗兰黛,二线品牌倩碧和悦木之源,这里所说的雅诗兰黛价格差异主要指的是该公司旗下一线品牌雅诗兰黛品牌产品的价格。雅诗兰黛在国外和国内的差价主要是因为税费和运费和品牌的定价策略。
一、化妆品进口销售需要缴纳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这些税费将直接导致产品的成本上涨。
所有国外化妆品和护肤品进入到国内市场销售都需要适应国内法律法规,缴纳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其中自然也包括雅诗兰黛的产品。雅诗兰黛产品的普通关税为150%,最惠国关税约为10%左右,增值税是13%,消费税是30%,这些税率相加直接导致了产品在国内的销售成本大幅上涨。
二、产品由原产国运输到销售国家的运费和仓储费也是造成产品价格差异的原因之一。
任何产品在原产国的销售价格肯定会比其他国家的销售价格低,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产品从生产出来到销售要经历一系列的运输,运费高低与距离的远近和运输条件的难易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雅诗兰黛的产品原产国不在中国,所以它从原产国运输到国内销售的运费肯定比直接在国外销售高。
三、品牌的定价策略是影响产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说到品牌定价策略就不得不提撇脂定价法,撇脂定价法指的是品牌商在产品刚进入新市场时将产品价格定在高位上,以争取在竞争对手研制出同类产品之前尽可能地多赚取利润,以便尽快收回投资成本。雅诗兰黛身为国际一线化妆品品牌,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费用自然不低,所以为了尽快收回投入成本,在国内市场投放新产品时自然就会采用撇脂定价法,这也是该品牌产品价格在国内外相差甚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好啦,关于雅诗兰黛在国内外的价格差异原因就分析到这里,其实不只是雅诗兰黛,所有产品在国内外的价格差异基本都适用于以上几点,所以如果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就请动动您的金手指在文章下方给小编点个赞哦。
代购499雅诗兰黛精华液是真的。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正规的代购渠道都是真的,某多多百亿补贴时也有过499元包邮,从价格方面看,代购价格合理,但也需要仔细鉴别。问清购买渠道以及有没有代购的凭证,比如小票,报关书等。雅诗兰黛精华主打高能修护科技成分,能够极速作用改善肌肤泛红表现,深入肌肤促进皮肤内自我修护速度。特别运用生物因子SOS科技,提升精华的急救护肤效果。
中国化妆品市场接近10000亿元
随着消费者收入增长和颜值经济崛起,中国化妆品需求量呈现增长趋势。2017-2021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21年接近10000亿元,较2020年增长12%。
高端美妆市场超过1200亿元
在化妆品市场繁荣发展的背景下,高端美妆市场也在逐渐拓展领地。2018-2021年中国高端美妆市场规模从694亿元增长至1280亿元,复合增速达到2264%。
高端护肤市场规模占比达到63%
高端美妆市场主要分为高端护肤、高端美妆以及高端香水市场,其中高端护肤和高端彩妆是高端美妆市场的主要消费产品。2021年中国高端护肤市场规模达到810亿元,占高端美妆市场份的63%。高端彩妆市场规模占比为27%,高端香水占10%左右。
中国化妆品市场高端品牌竞争格局
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中,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品牌占据,海蓝之谜、赫莲娜、迪奥、香奈儿、娇韵诗、兰蔻、雅诗兰黛等品牌竞争实力较强。近年来,随着中国化妆品品牌建设能力和研发实力的提升,开始有部分品牌迈入高端市场,包括毛戈平、珀莱雅等品牌。
在2022年天猫平台“双十一”期间,欧莱雅、雅诗兰黛、兰蔻等品牌销售额领先,其中欧莱雅销售额超过27亿元,排名天猫美妆品牌第一。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美妆新零售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雅诗兰黛UK版本价格便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生产地区不同:虽然雅诗兰黛原产国是美国,但雅诗兰黛有七个生产地,分别是英国、加拿大、瑞士、日本、比利时、澳大利亚和美国。由于生产地区的不同,成本和价格也会有所差异。
2 销售渠道不同:雅诗兰黛在多个国家销售,不同的销售渠道可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3 市场竞争情况不同:在某些地区,雅诗兰黛面临的市场竞争可能更为激烈,为了提高销售量,公司可能会调整价格以吸引消费者。
4 税收政策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收政策可能不同,这可能会影响产品的价格。
5 促销活动:有时,雅诗兰黛会举办促销活动,如折扣或买一送一等,这可能会使产品价格降低。
总的来说,雅诗兰黛UK版本价格便宜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价格便宜并不一定代表产品质量或效果不好,因此购买时仍需注意产品的来源和质量,以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雅诗兰黛裁员会对中国产生一定的影响,裁员就代表失业人员人数增加,社保中有失业保险,国家要帮助失业人员过渡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现在在疫情之下,就业困难,许多企业或者门店都面临倒闭或是裁员,任何一家的公司或者门店倒闭,都会加重国家的担子,目前重要的是要让大家有工作,有工作才有收入,有收入才不会挨饿,其实都是连发的问题,所以在此之前,要出台一些政策让大家恢复信心。
之前国家出台了摆摊经济,鼓励人们自主创业,也是有一定的效果,厂家的库存积压得到缓解,资金回流,而摆摊的人们可以有一份收入,能维持基本生活,不至于闲置在家。街道上也恢复了人烟的气息,不再那么冷清,显得死气沉沉。
这样的景象是可以给到人希望,如果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是不利于大家的正常生活需求。除了摆摊经济,我们国家也认可自媒体的岗位,今年也把自媒体部分岗位纳入职业的规划中,这也是国家对于现状做的一个调整,也是大势所趋。
新冠病毒,我们基本已经挺过来了,经过几个月的折腾,我们要开启新的生活,积极向上。新媒体是最近火的一个新领域,很多朋友辞职投身于此,现在新媒体还处于红利期,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新媒体接纳度很高,对学历没有要求,只要你有技能或者能帮助别人的一个技能,都是可以在这个领域得到回馈,新媒体你可以在写作,短视频,公众号等等领域,挑选适合自己,不要怀疑自己,去尝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适合,放手去做吧。
其实在没有出路的时候,关注一下时代发展的需求,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要气馁,总会有机会出现,看你能不能捉住而已。
█ 新冠疫情让雅诗兰黛集团的火爆势头步入时乖命蹇的关口。同时,继承人兼董事会成员 Ronald Lauder 近来陷入的种族歧视丑闻,更是给品牌形象 “雪上加霜”。 雅诗兰黛将扭转这一切的希望寄托在了集团任命的首位女性执行总裁身上。
店铺关闭和 旅游 零售业下降使雅诗兰黛集团多年持续增长的销售额遭遇 “滑铁卢”。截至 3 月 31 日,该集团季度销售额下降 11%,至 335 亿美元,利润下降 14%。竞争对手欧莱雅的同期表现则更好,销售额仅下降 48%。
这家美国集团还面临着 5000 多名雇员,以写公开信的方式希望解雇其继承人兼董事会成员 Ronald Lauder 的要求。背后的原因是 Ronald Lauder 一直在为特朗普竞选活动捐款,被视为与 Black Lives Matter 倡议的多样性背道而驰。
今年 7 月初,Jane Hertzmark Hudis 被提升为集团的首位女性执行总裁。她专注于改革雅诗兰黛的使命,正式将这个 74 年 历史 的集团引入数字时代。她在当前的挑战中看到了机遇,并表示她的最终目标是将集团打造成 “数字化的美容巨头”。为此, 她正在制定一项战略,在扩大公司的在线营销和服务的同时,重新调整产品蓝图,以更好地吸引当今的消费者。
近年来,以雅诗兰黛为代表的大型美妆集团已在尽力追赶那些更灵活的自主品牌,新冠疫情和门店关闭是否会促进更快的变革亟待证实。
分析师看好雅诗兰黛的前景。在机构证券公司 Piper Sandler 最近的一份报告中,高级研究分析师 Erinn Murphy 指出:该公司的数字和护肤品市场份额可能会保持高位。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女性一直喜欢购买美容产品,在这 16 周内也不会改变,” Murphy 在位于纽约市的公寓里接受电话采访时说道,“改变的是你如何满足她们的需求,超越她们的期望。”
自 1946 年雅诗兰黛创立以来,消费者购买美容产品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混合搭配不同价格、品牌的产品,并在社交媒体上展示。Hudis 说:“人们购买这些品牌并不是因为一个品牌的名字,而是因为它们的明星产品。” 她进一步指出,集团下的明星产品包括雅诗兰黛的高级夜间修复产品、海蓝之谜的面霜、悦木之源的灵芝水和 Bumble and Bumble 的隐形润养发油 —— 它们能够吸引新客户,重复购买率高达 50% - 60%。
明星产品也是公司收购战略的核心。去年收购韩国药妆品牌 DrJart+ 时,其广受欢迎的 Cicapair 修复新生系列产品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卖点。 雅诗兰黛集团还希望确保任何新的收购都有精明、有创造力的创始人,并显示出全球扩张的潜力,意味着他们的产品将在国际范围内吸引女性。 Hudis 表示,亚洲护肤品牌仍然是收购的主要目标。
像 Dr Jart 的 Cicapair 修复新生系列和雅诗兰黛的高级夜间修复霜这样的明星产品,是 Hudis 战略计划中的
过去十年来,由于市场数字化和 Ulta 这类连锁中间商的兴起,奢侈品和大众美容产品之间的距离已经缩小,这使得企业必须以各种价格和接触点来满足消费者。尽管 Hudis 和她的同事们承认,品牌的声望已经和价格的亲民程度有所联系,但他们仍然有一些指导方针,将雅诗兰黛的产品和那些放在止痛药和卫生棉旁的开价美妆品牌区分开。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产品必须通过有声望的渠道销售,而且必须以高品质的体验培养客户。” Hudis 提到,DrJart+ 的产品虽然价格区间大,但坚守这一原则:比起药店货架,它选择了能够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体验的丝芙兰。
多元化仍然是价格点、品牌战略和产品类别的首要目标。这是当今跨国集团无法忽视的一个转变。她说:“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单一化经营企业。 ”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该公司期望一半以上的业务由在线销售驱动。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有望推动全球 66% 的高端美容产品的增长。因此,雅诗兰黛还计划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数据和个性化是公司整体战略的核心,给公司带来了很多启示,包括美国女性和中国女性常用产品数量的差异,以及哪个产品在世界各地最能引起共鸣。Hudis 举例说,参考消费者调查结果,雅诗兰黛的 DW 持妆粉底液将其持久度作为在美国市场的宣传点;而在日本,该产品的营销重点则迎合该国消费者的偏好:能经受近距离观察考验的无暇感。
新冠疫情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挫折点,导致了店铺关闭和消费者支出减少。
在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预测,美容行业今年将下降 30% 至 35%。但美容企业的高管们正指望该产业像 2008 年经济危机时一样,再次证明其韧性。麦肯锡的数据显示,在中国,2 月份疫情达到顶峰时,美容产业销售额同比下降 70%,但随后一个月迅速反弹,仅下降 20%。为了在美国和欧洲获得类似的结果,美容公司必须转变营销和产品策略,更好地服务于疫情带来的全新生活方式。
雅诗兰黛越来越重视护肤品类,因为它是目前美容领域增长最快的品类。“人们关心自己时间越来越多,” Hudis 解释道。在这段时间里,来自雅诗兰黛、海蓝之谜和悦木之源的护肤品销售表现也确实强劲。
但 Hudis 并没准备忽视化妆品。相反, 她认为,化妆品行业的低迷(本财年第三季度,化妆品销售额下降了 22%)是一种呼吁,要求该行业更加创新。 Hudis 表示,该公司现在专注于对戴口罩的人来说越来越重要的底妆、眼妆和持久度高的化妆品,“总有生意做,你只要去寻找就行。”
麦肯锡的研究发现,许多美容行业参与者在疫情期间的在线收入增长了 20% 至 30%。为了跟上潮流,雅诗兰黛迅速转变了面向消费者的营销方式和服务方式。Hudis 说:“以线上为主的销售方式已经逐渐成熟,一旦我们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这是全球消费者唯一可以购买我们产品的地方。”。
Bobbi Brown 致力于 Hudis 所称的 “永远在线的艺术技巧”,在其网站和社交媒体上提供化妆课程。雅诗兰黛集团旗下各品牌店内的美容顾问也转向社交销售,继续在家推销产品。例如,海蓝之谜品牌在中国的员工可以给所有最忠诚的消费者打电话和发邮件,询问他们是否想在家里补充产品。雅诗兰黛同名品牌的美容顾问也化身 influencers,依靠 Instagram Live 和一对一视频聊天来完成店内指导。
“我们将网站看作是媒体渠道,妥善经营它们即是对品牌未来的投资,” Hudis 解释说,“品牌的线上渠道意味着什么、能够提供哪些数字化产品或服务,仍有待 探索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