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购买过的韩国商品有这些:
1 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的化妆品:雅诗兰黛是韩国化妆品市场上非常知名的品牌之一,其产品线涵盖了护肤、彩妆、香水等多个领域。韩国的化妆品品质一直以来都备受消费者认可,因此其销量也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
2 LG电子的电视:LG电子是韩国著名的电子产品品牌,其涵盖了电视、手机、家电等多个领域。LG电视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一度非常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3 三星(Samsung)的手机:三星是韩国最大的跨国企业之一,其旗下的手机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知名。在中国市场上,三星手机也一度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4 观世音(Kuan Yuan Lian)的面膜:观世音是韩国知名的面膜品牌,其产品主要以天然植物为原料,深受消费者喜爱。在中国市场上,观世音面膜一度非常热销。
然而,目前韩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人气下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冠疫情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也使得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发生了变化。在疫情期间,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和安全,对于进口商品的购买意愿有所下降。
2 国内品牌的崛起: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国内品牌的崛起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一些国内品牌在品质和价格方面与韩国商品相当,甚至更具有优势,因此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选择国内品牌。
3 线上购物的普及:随着线上购物的普及和电商平台的发展,消费者有更多的渠道购买商品,韩国商品面对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如果韩国商品不能通过线上渠道进行推广,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4 韩国商品价格的高昂:相对于国内品牌,韩国商品的价格往往较高。这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为实惠的商品。
鉴于以上原因,建议韩国企业在扩大线上营销渠道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价格的竞争力,并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活动,提高消费者对韩国商品的认知和信任度。同时,韩国企业也可以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推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重新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和信赖。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规模;企业竞争格局;市场行情走势
——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较快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欧美及日韩大牌化妆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下,国内消费者的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增强,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11-2022年我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2011-2019年市场规模增长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我国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230944亿元增长到了2022年的616433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93%。
——中国化妆品行业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
我国化妆品市场按价格和目标消费群,可以划分为高端(奢侈)化妆品、高档化妆品、中高端化妆品、大众化妆品和极致性价比五个细分市场。五个细分市场均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
高端(奢侈)化妆品市场和高档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如娇兰(Guerlain)、克里斯汀•迪奥(CD)、香奈儿(Chanel)、娇韵诗(Clarins)、兰蔻(Lancome)、雅诗兰黛(Estee Lauder)等。该类品牌主要定位于较高收入水平的少数消费者,其利用其国际品牌优势在国内大城市的百货商场设立专柜,以树立高端品牌和高端消费的形象。
中高端市场上,外资品牌化妆品和国内经典国货品牌共同竞争,外资品牌保持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国货品牌也逐步向中高端市场发展。该类品牌中外资品牌主要包括玉兰油(Olay)、巴黎欧莱雅(L'OREAL PARIS)、资生堂(SHISEIDO)等,国货品牌则包括佰草集(Herborist)、丸美(MARUBI)等。其一般通过百货商场专柜、大卖场、超市以及专营店等进行销售,并通过建立有效的营销渠道和进行大规模媒体宣传等方式,充分发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大众化妆品被部分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分占。该类品牌主要针对中低收入的消费群体,一般通过大卖场、超市以及专营店等渠道进行销售,目前在电商中的布局也相对最广。该领域品牌数量较多,外资品牌包括妮维雅(NIVEA)、旁氏(POND'S)等,本土品牌包括相宜本草、自然堂、丁家宜等。
2020年受疫情冲击,中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化妆品网上销售额也在不断增长,不论是中高档品牌还是大众品牌都在进行互联网布局,通过电商渠道扩大覆盖范围提高销售能力,电子商务给各品牌提供了实体店以外的另一个竞争平台。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国际品牌注重产品营销、研发投入,产品品质有保障,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国内化妆品企业则以中小企业为主,化妆品安全问题频出,也阻碍了国内品牌的发展。
基于Euromonitor的数据来看,中国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化妆品企业占据,排名前三的企业为欧莱雅、宝洁和雅诗兰黛,市占率分别为122%、9%和54%。市占率排名前十品牌的国产企业仅有上海百雀羚和伽蓝集团,分别排名第七和第八,市占率分别为2%和19%。
注:截至2023年1月,Euromonitor未公布2022年数据。
——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国际化妆品市占率较低
由于国际化妆品市场大部分都被如欧莱雅、宝洁和雅诗兰黛等国际化妆品龙头企业挤占,且中国化妆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因此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国际化妆品市占率较低。根据欧睿的数据,2021年,全球化妆品市占率前5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仅有5家,包括百雀羚、伽蓝集团、上海家化、上海上美和云南白药,其市占率分别为03%、03%、02%、02%和02%。
——中国化妆品行业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综合来看,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市场规模较大,预计在未来五年将会持续保持全球化妆品行业领军市场的地位。而且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化妆品市场,未来,在即时性美容需求的推动下,以及对个性展现的追求,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将以快速度增长,前瞻预测到2028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9374亿元,2023-2028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11%。
注:该预测值包括脱毛膏等特殊化妆品。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欧美及日韩大牌化妆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下,国内消费者的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增强,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11-2020年我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2011-2019年市场规模增长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我国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3318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732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922%。2020年的疫情对整体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此环境下化妆品市场规模仍能保持683%的正向增长率,充分体现了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
梯队划分较为明显
我国化妆品市场按价格和目标消费群,可以划分为高端(奢侈)化妆品、高档化妆品、中高端化妆品、大众化妆品和极致性价比五个细分市场。五个细分市场均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
高端(奢侈)化妆品市场和高档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如娇兰(Guerlain)、克里斯汀•迪奥(CD)、香奈儿(Chanel)、娇韵诗(Clarins)、兰蔻(Lancome)、雅诗兰黛(Estee Lauder)等。该类品牌主要定位于较高收入水平的少数消费者,其利用其国际品牌优势在国内大城市的百货商场设立专柜,以树立高端品牌和高端消费的形象。
中高端市场上,外资品牌化妆品和国内经典国货品牌共同竞争,外资品牌保持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国货品牌也逐步向中高端市场发展。而大众化妆品被部分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分占。该类品牌主要针对中低收入的消费群体,一般通过大卖场、超市以及专营店等渠道进行销售,目前在电商中的布局也相对最广。
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国际品牌注重产品营销、研发投入,产品品质有保障,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国内化妆品企业则以中小企业为主,化妆品安全问题频出,也阻碍了国内品牌的发展。
基于Euromonitor的数据来看,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排名前三的品牌为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路易威登,市占率分别为184%、144%和88%。高端市场中,市占率排名前十品牌的国有品牌仅有广州阿道夫和云南贝泰妮,分别排名第七和第九,市占率分别为3%和23%。
宝洁欧莱雅在大众化妆品品牌市场中优势明显
在大众化妆品市场,宝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为121%,其次是欧莱雅,占比约为89%。本土品牌百雀羚、珈蓝集团、上海家化、和上海上美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9%、37%、23%和19%。
我国化妆品行业CR10在40%左右波动
2011-2020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集中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016年CR3/5/10到达低谷,分别为22%、278%和386%。2020年CR3/5/10分别为256%、322%和429%。
整体来说,目前国内的化妆品市场竞争梯队划分较为明显,高端市场几乎由国际大品牌垄断,我国本土的化妆品品牌只在大众化、平民化市场中才占有一席之地。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近年来,国货护肤品回潮,不创新是不可能的,有些在全球也有做出一些成绩。
自然堂
一提到自然堂就会想起面膜,我一直用的都是这款雪域百合补水面膜,很清透,敷完很水润,经常熬夜的姐妹可以隔三差五敷一片,来拯救一下既干燥又出油的皮肤,并拥有抗辐射和保湿舒缓的功效,面膜的味道香香的,面膜取出来后,几乎没有精华液残留在内需要手动挤出,成分安全温和,使用后皮肤光滑饱满,喝饱了水一样弹弹的,准备买面膜的姐妹可以入手。佰草集
他家的水乳适合大干皮,爽肤水的质地很清透,流动性很强,上脸很清爽好吸收,在脸上拍一拍就好了,用完后皮肤摸着还蛮软的,水分感很足,乳液也是属于水润型的,有一定的流动性,抹开轻薄不粘腻,皮肤看着还水润饱满,保湿力也不错,现在天气还是比较干燥的,我用完它之后就没有涂面霜了,一晚上下来,脸也不干燥,没啥粗糙感。花西子
花西子套盒从包装来看,花西子的设计真的是非常用心了,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他们家的刷子,里面的刷子毛软,上脸也不扎,第二层和第三层是眼影盘和口红,眼影盘整体很有分量,高光的两款可以做眼中的提亮,很好看,右边的几个颜色也日常,粉饼上雕花非常好看,雾面哑光的粉质特别细腻,口红非常的有质感,上面的雕花非常好看,总体使用感受是非常不错的。我觉得李现代言雅诗兰黛雅带货能力毋庸置疑,目前李现新浪微博粉丝数量为1923万,这或许也是雅诗兰黛进一步发力中国市场的信号。
雅诗兰黛官宣微博点赞量30万,转发量43万,评论34万,而其中评论区内多为其粉丝组织的“晒单”,李现的带货能力可见一斑了。暑期他与杨紫主演的《亲爱的,热爱的》火爆网络,如今的李现已经成为了娱乐圈内的新晋顶流,微博明星势力榜单内地榜上排名第四。
根据雅诗兰黛集团最新财报,雅诗兰黛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89%至359亿美元,这已是雅诗兰黛集团连续5个季度业绩超过分析师预期。期内净利润下滑155%至157亿美元。从地区看,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依然是增长的主要动力,第四季度内,该市场销售额增长18%至832亿美元,全年收入则增长21%至367亿美元。
随着李现代言雅诗兰黛的新广告片在抖音上线一日点赞即突破百万,大型娱乐圈流量商战剧“抖音,记录李现的美好生活”也迅速来到了下半场——夏天开花,秋天结果,还真是安排得明明白白。而到了下半场,市场对流量江湖的这种变化正及时做出反应——新流量迅速得到了商业价值的认可。9月,李现密集官宣新代言,雅诗兰黛品牌代言人正是其中最重磅的一个。
雅诗兰黛是全球最大的护肤品、化妆品、香水公司之一,公司旗下有顶级品牌海蓝之谜,一线品牌雅诗兰黛,二线品牌倩碧和悦木之源,这里所说的雅诗兰黛价格差异主要指的是该公司旗下一线品牌雅诗兰黛品牌产品的价格。雅诗兰黛在国外和国内的差价主要是因为税费和运费和品牌的定价策略。
一、化妆品进口销售需要缴纳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这些税费将直接导致产品的成本上涨。
所有国外化妆品和护肤品进入到国内市场销售都需要适应国内法律法规,缴纳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其中自然也包括雅诗兰黛的产品。雅诗兰黛产品的普通关税为150%,最惠国关税约为10%左右,增值税是13%,消费税是30%,这些税率相加直接导致了产品在国内的销售成本大幅上涨。
二、产品由原产国运输到销售国家的运费和仓储费也是造成产品价格差异的原因之一。
任何产品在原产国的销售价格肯定会比其他国家的销售价格低,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产品从生产出来到销售要经历一系列的运输,运费高低与距离的远近和运输条件的难易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雅诗兰黛的产品原产国不在中国,所以它从原产国运输到国内销售的运费肯定比直接在国外销售高。
三、品牌的定价策略是影响产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说到品牌定价策略就不得不提撇脂定价法,撇脂定价法指的是品牌商在产品刚进入新市场时将产品价格定在高位上,以争取在竞争对手研制出同类产品之前尽可能地多赚取利润,以便尽快收回投资成本。雅诗兰黛身为国际一线化妆品品牌,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费用自然不低,所以为了尽快收回投入成本,在国内市场投放新产品时自然就会采用撇脂定价法,这也是该品牌产品价格在国内外相差甚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好啦,关于雅诗兰黛在国内外的价格差异原因就分析到这里,其实不只是雅诗兰黛,所有产品在国内外的价格差异基本都适用于以上几点,所以如果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就请动动您的金手指在文章下方给小编点个赞哦。
分类: 商业/理财
问题描述:
现在日化品市场细分程度越来越高,如牙膏出现早用和晚用,化装品就更不用说了,一整套的化装品会有好多瓶。不知道这样繁杂的市场细分,到底有多大的区隔效果?这类产品的市场状况到底如何呢?作为消费者,你又是如何看待呢?对这类市场细分,你买帐吗?
解析:
1、中国日化产业特点及吸引力
(1)从国内外产业发展的趋势看,作为生活必需品,日化产业生命周期很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没有被替代或出现衰退的危险;
(2)中国人口众多,是全球未来增长潜力与规模最大的日化市场。2005年至2008年间,中国将成为世界四大化妆品生产和销售国之一;
(3)主要产品大类附加值高,与其他产业相比有良好的获利表现;
(4)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发展迅速,在可预见的将来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
(5)由于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成功企业(如宝洁)、品牌将获得极大的社会声誉。
2、中国日化产业主要产品类别及市场规模
根据传统的产业分类,日化产业习惯分为以下六大类,整体市场规模约850-900亿元人民币/年:
(1)化妆品(含美容化妆品、清洁化妆品、护肤品、发用化妆品)市场规模450亿元(2003年);
(2)洗涤用品(含皂类、洗衣粉、洗涤剂)市场规模320亿元左右;
(3)口腔用品(含牙膏、漱口水等)市场规模60亿元左右;
(4)香味剂、除臭剂市场规模约10亿元;
(5)驱虫灭害产品市场规模约20亿元;
(6)其他日化产品(如鞋油、地板蜡等)市场规模约10亿元。
进入21世纪,伴随中国加入WTO,整个中国市场出现一系列变化对日化产业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中国日化产业已然呈现出转型期的特点。
1、产业聚合的关键因素由技术主导转变为市场需求主导;
传统意义上的化妆品与洗涤用品主要从技术、工艺、设备的可替代性上分类,企业也通常按此组织品牌延伸、产品销售等产业聚合的工作。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如洗衣皂的品牌还可生产香皂,销售洗洁精的公司一定能销售洗发露,具备生产条件就以为可以销售。技术导向已使众多企业在盲目延伸中遭受挫折。
但随着市场发展,实际上现在更多化妆品与洗涤用品成功企业正在按行业成功因素相似、顾客的可替代性、成本共同分担等市场原则组织产业聚合工作。事实上依据国际市场分类,日化市场可分为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家居护理用品三个主要行业大类,不同的行业有着完全不同的市场规律,目的更方便企业对产品进入、开发、延伸、组合进行战略判断与投资选择。成功的领导型日化企业均围绕核心产品大类采取渐次推进的方式向在同行业内的其他产品大类进行产品(品牌)延伸,而对进入其他行业应保持慎重。
2、产品由高价、稀缺的奢侈品逐渐成为相对廉价、饱和的大众消费品;
中国日化市场在国际以及本土企业近20年的不懈拓展下,日化产业主要产品大类由几乎都由过去的奢侈品成为真正的大众消费品甚至必需品。变化体现在:
(1)主要产品单价持续下降,仅洗衣粉品类近3年价格指数下降近35%,沐浴露、洗发水也体现同样趋势;
(2)消费购买量稳步提高;
(3)产品渗透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如洗发露在城市市场的渗透率已达到98%。
这些转变要求企业由注重产品利润率变为注重产品渠道渗透率以及消费者对价格的满意度,为消费者真正提供物超所值,随处可买的产品与服务。雕牌的成功以及外资洗衣粉品牌的溃败就是明证。“买得起”与“买得到”是日化产业主要品类在未来将长期面对、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3、各产品大类的平均利润由高额暴利回归到按消费者需求层次合理分布;
日化产业尤其是化妆品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长期受到抑制,进入改革开发后恢复性的增长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缺口使得产业增长迅速,在需大于供的卖方市场下以及市场不透明,造成进入企业利润极为可观。
然而根据市场规律,价格必须反应价值,随着整个产品的普及,日化产业各产品大类的利润必须由产品满足需求层次决定。正如通常香水不会比香皂的利润低,洗洁精不可能比洗发露的利润高一样,事实上各产品大类是按满足人的需求层次及产品平均利润率呈连续性分布。这种分布带有长期性与稳定性,虽有个别产品在个别时期超越所在产品大类的利润区间,却不能长期改变整个产品大类在整个日化市场中的地位与获利表现;同样当某种产品如果在技术或推广上的创新而使消费者得到更大满足时,在利润上也会有更好表现。
4、市场增长方式由粗犷的模仿型增长转变为集约的创新型增长;
“后发展效应”是指通过对成熟经验或技术的模仿而获得的增长,国内日化市场正是通过对成熟市场的产品模仿技术模仿营销模仿而获得迅猛增长。经过20年的市场发展,化妆品及合成洗涤剂市场的“后发展效应”减弱,增长趋缓,市场规模稳定扩大,成熟产品利润水平将有所下降,市场格局趋于稳定。
在未来(2005-2010年)化妆品市场增长仍高于国民经济增长,合成洗涤剂市场虽增长不快,但在部分细分市场仍可能获得较快成长。市场增长将主要来自产品与功能的创新、开发新的细分市场与满足特殊需求,提高品类渗透率、满足顾客更高的心理需求以提升产品平均售价等方式。创新未来将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5、产业集中度由两极分化转变为资本日趋向优势企业集中;
1998年底,全国共有领取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3514家,其中绝大部分为既无科研优势,又无品牌优势的中小企业。据2000年7月统计,约有洗涤剂生产企业270多个,其中制皂企业105个,生产能力150万吨,合成洗涤剂企业124个生产能力400万吨,生产能力过剩。
2003年我国化妆品工业产值仅为54亿美元。与发达国家比较,1996年美国生产化妆品、盥洗品的企业仅500多家,年销售额近400亿美元。整个中国日化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企业过多已是基本事实。近年以洗发水、洗衣粉市场为例,在市场力量主导下优胜劣汰的进程在加速。随着整体市场壁垒逐步形成,消费者品牌意识初步觉醒,特别是近几年的市场淘选,一批企业已淘汰,资本正向拥有综合优势的企业如纳爱斯集中。其中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作为市场竞争型产业日化产业中的国有经济成分逐步退出将是必然,而众多中小化妆品企业的出局也将在所难免。
6、核心市场区隔由二元以至多元化的城乡市场逐步转变为一体化的大中华市场;
中国市场幅员辽阔,因地域、文化、经济、民族而造成的市场差异极大,特别是长期以来的城、乡经济文化差异,造成城乡二元化市场,这些差异体现在交易方式、渠道结构、消费行为等诸多方面,通常体现在城市品牌难以进入乡村,而在农村销售品牌也难以进入城市,这也是在众多快速消费品品牌在中国市场营销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基本事实。
但随着户籍管理制度的方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交易方式的规范,沟通方式的一致,城乡间的差异逐步消解,日趋成为一个统一的市场。特别是现代零售形式的快速推进加速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对多数日化企业而言区域性的优势还会存在,但必须更多关注连锁KA店以及全国性市场。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以及经济全球化,台湾、香港、澳门也日益正在成为大中华市场的一部分。尽管二元化的城乡市场还将存在很长时间,但市场一体化终将到来。
7、产业环境由无序混沌转变为相对规范透明与国际接轨;
长期以来日化产业的经营环境不佳,地方保护与多头管理盛行。尤其是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同时由于农村市场广泛存在的现金交易,使得偷逃税款成为日化企业一种普遍的经营行为。这也令行业发展缺乏透明存在大量灰色地带,估计仅此部分销售就接近200亿元。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引进国际标准及惯例,法规政策将进一步规范并与国际接轨。市场交易的透明与成功经验的扩散,企业将比以往更容易获取进入市场的关键信息。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成熟,市场秩序逐渐规范,企业从发展需要出发必然要从灰色地带走向阳光(如部分潮汕企业搬迁至广州),甚至透明(如企业上市)。企业经营日趋理性,自律性更强,不仅有助于减低整个产业经营的风险更有助于减低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
8、企业间的竞争由单一市场竞争转变为多元、综合的搏弈;
由于市场相对封闭与独立,过去日化企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业内的市场竞争。从目前看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一方面,更多产业之外的资本因素加入到产业竞争,如五粮液、恒安等企业投资化妆品行业。
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与市场发展,在日化产业众多企业中,国有企业由于体制问题,竞争水平普遍较低;而中小企业虽机制灵活,但难解决管理与研发问题,加之现实原因难以通过上市、借贷等方式融集资金,企业后续发展乏力;而国际企业仍会因本土化不彻底,而受到国内企业的冲击。因此面对挑战,单一的市场竞争手段难以解决,实际意味着日化企业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面临解决企业生存之后更深层的内在矛盾,企业需要借助综合搏弈的多种形式加强竞争力,如企业改制、并购(如欧莱雅意图收购小护士、联合利华意图并购南风)、上市(上海家化、索芙特)、企业同盟(如纳爱斯与国内22家企业建立合作生产关系)、合资(如传化与花王合资)、成立研究机构等形式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
9、市场竞争格局由强势的国际品牌主导转变为本土与国际品牌共同主导;
在90年代中对我国2500余家化妆品企业调查中,国有企业占123%,集体及私营企业占542%,三资企业占214%,其他经济成份占12%,其中450余家合资企业化妆品销售就占中国化妆品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化的影响日趋明显,在以品牌为主导,注重高附加值的化妆品、护肤品等领域国际企业如资生堂、欧莱雅、雅诗兰黛拥有显著优势。然而从纳爱斯、立白、丝宝、隆力奇等一批本土企业的崛起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注重价格与分销的大众消费品领域如洗衣粉、洗发水市场,本土企业拥有的自身优势仍将有所作为。整个日化市场国际品牌独霸局面必将打破,换而呈现的是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依据各自优势,在各自区隔有序竞争,共同主导市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