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也算是问对人了呢!我其实以前还是比较少使用国产牌子的护肤品,因为从我开始护肤开始都是用国外的牌子,也是无意之中了解到其实有些国产的牌子一点都不会比国外牌子的护肤品差劲。就比如丸美吧,使用感还是比较不错的,今天给大家数叨一下有多好用哇!
1 丸美雪睛眼霜
女孩子20岁之后基本就要开始保养我们自己的皮肤了,毕竟胶原蛋白满满的时候就那么几年,之后我们的皮肤状态还是要我们自己多操心的。这个眼霜也是挺不错的,我本来脸上都会长了一些小细纹,抹完之后都在慢慢消失。放声大笑都OK,不怕把眼角纹笑出来!
2 丸美BB新肌洁面乳
现在市面上面的洁面乳真的太多太多了,而且很多妹子其实也不止一种洁面乳,因为每一种洁面乳其实使用感和作用都是不一样的。这款洁面乳算是我最近比较钟意的了,使用感真的超棒啦,它是很浓稠的质地,不会稀稀拉拉,很水很假,清洁力也很好,洗完觉得脸都超干净的!
3 丸美巧克力丝滑系列
这个系列我是因为这个名字才入手的,主打的是紧致皮肤,我用了几个月了,整体的效果都还是很不错的,一点也不输给国外的一些牌子。而且一整套的护肤品,什么用途的都有,很方便我们平时进行护肤。
刚看到“爱彼迎”这个名字,以为是场赚眼球的营销事件。
后来事实证明,居然不是,瞬间像被塞了一口土,满腔满嘴的难堪。它既不田园,也不都会,仿佛被打进城乡结合部永世不予超生。抱歉,笔者狭隘和偏激了。
还有一处尴尬,“彼”跟“迎”放在一起很容易读成“Bing(三声)”,于是在口口相传中品牌就成了“爱 Bing”,不知道有无预设的深意。有朋友说“爱彼迎”看着就像情趣用品,读着好像味道更浓了。不要问我为什么,难以名状。
还不如叫“爱拼”,slogan 就借鉴朋友圈里的智慧,叫“爱拼才会赢”。“Airbnb,爱拼才会赢”,读出来工整对障,仿佛听见这句广告词响彻在地铁电视里和芒果台荧幕上。
然而,管它呢,品牌如今是人尽皆知了,快销快买的时代,谁还在乎什么格调。
分外怀念那个有格调的时代。宝马,奔驰,家乐福这样顺口达意的外国品牌中文名,如今看来,简直就是文案界的良心。而说起外国品牌的中文翻译,不得不提的是隐藏在“可口可乐”背后的一段无从考证的轶事。
话说,1927 年“可口可乐”刚出现在上海市场上时,叫“蝌蝌啃蜡”,大概是呼应了产品嘟嘟冒泡的特征,以及当时人们还不能适应的它那“味同嚼蜡”般的口感。
公司觉得丢范儿,隔年登报悬赏 350 英镑征集中文译名,恰好被当时正在伦敦大学亚非大学教授中文的蒋彝教授看到。蒋教授毕业于民国国立中央大学,是享誉国际的诗人和画家,灵光闪现给了这款汽水一个通俗顺口、俏皮别致的名字,沿用至今。
有人说,蒋教授拿了 350 镑,回国买了栋房子。也有人说,其实只拿了 6 镑,那是蒋教授人生的第一笔稿酬。而他留下的这笔“文化”遗产,显然绝不能与一个数字等量齐观。
蒋彝亲笔信札 |
漂亮的外国品牌翻译还有很多。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一组,无一例外从传统文化取材,有的直接节选自金句名篇,有的则让人轻易联想到一些古典诗文中的意象,雅致地不要不要地,让人不禁跪服作者的文才。这些译名让人信服,所谓“内容人才稀缺”,真的不是一句无病呻吟。
Mercedes-Benz 宾士
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奔驰”。但我更喜欢这个文绉绉的台湾名字。
《三字经》里教导,“自修齐,至宾士”。修身齐家,做一个尊贵不凡的名士,是古人对自我修养的至高要求,也是封建社会里身份地位的晋升法则。作为一个汽车品牌,“奔驰”扼要地传达出了速度感,但对于品牌力求建立的尊贵形象和地位象征,显然不如“宾士”来得有力、有世家风范。
Hazeline 夏士莲
据说,“夏士莲”这个翻译来自出版家、商务印书馆曾经的董事长张元济先生。
1916 年左右,张先生受当时一位在上海租界开药行的英国人所托,把“Hazeline”翻成了“夏士莲”,并将“Hazeline Snow”译为“夏士莲雪花膏”。
张先生是浙江人,吴方言里很多声母是“x”的字都以“h”发音,这样一来,把“Hazeline”开头翻译成“夏”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夏士莲最初的英文名是 Sunsilk,烈阳下的柔顺丝发,放佛“夏”字的意境也很贴切。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象和清洁用品的品牌气质倒是很搭,而“雪花膏”这个带着浓浓上海风情的称谓,仍旧是爷爷奶奶们的口边词,现在却面临着被“面霜”赶下历史舞台的局面,一“雪”一“霜”,对产品性状都是很贴切的形容。
有意思的是,“夏士莲”品牌的母公司 Unilever 的中文名也很妙,叫“联合利华”,“利华”……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公司之一,也是友好地没边了。
Evian 依云
名字很美,“依偎着云彩”,但好像跟矿泉水没什么关系。
“依云”这样一个意象,在古汉语里也有,依偎的不是“云”,是“云渚”。
唐朝的李贺在《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七月》写到,“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云渚”指的是银河,好像有点关联。接下来的这句,意思就更明朗了,白居易在《题王处士郊居》说,“半依云渚半依山,爱此令人不欲还。”这里的“云渚”指的是山间的河流,汩汩清水,对应了“依云”的内涵和调性。
IKEA 宜家
没想到“宜家”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很有关联,同样出自春秋 《诗经·国风·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循环往复,说的就是一个意思,桃花开得鲜艳繁茂,有这样一个姑娘,若是娶进了门啊,定使婚姻美满、家庭和顺。
善于布置房间的女人“宜家宜室”,一个不错的广告立意。
Clear 清扬
《诗经》真是古典文案的宝库。“清扬”一次最早出于《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清”和“扬”都是形容眼睛的美。
无外乎也是“姑娘美丽,爱得不行”的套路,这回姑娘美在“眉目传情”,于是一见倾心。
跟洗发水没什么关系,爱上甩头的小S么?
Revlon 露华浓
李白写的《清平调》,用来取悦杨贵妃的: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见到云就想到她的衣裳,看到花就想到她的面容。春风吹拂着栏杆,花朵在露水的滋润下更加浓艳了。她若非群玉山头的神女,便是瑶池月光下的仙娥。
用了产品真能变成这样就好了。
Lancome 兰蔻 & Estee Lauder 雅诗兰黛
“蔻”和“黛”真是化妆品品牌文案的万能字眼,前者豆蔻其实是一种香料,黛是一种画眉的颜料,古人为女性创造了这么多美妙的字眼。关于二者的各种诗句也很多,不赘述了。
下面就列一列各大品牌可能所映射的古诗词,不瞎做讲解了。
Clinique 倩碧
清朝 况周颐《沁园春·绿樱花第三咏》
东都妙姬,南都石黛,倾国倾城。
恁宜笑宜颦,盈盈晚翠,如烟如梦,冉冉春青。
妒煞鹦哥,误它凤子,照影前池澹不胜。
芳菲节,倩碧云捧出,天外飞琼。
Clarins 娇韵诗
宋朝 辛弃疾 《念奴娇·赋白牡丹》
对花何似,似吴宫初教,翠围红阵。
欲笑还愁羞不语,惟有倾城娇韵。
翠盖风流,牙签名字,旧赏那堪省。
天香染露,晓来衣润谁整。
Make Up For Ever 浮生若梦
唐朝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最后分享一个在知乎上看到的有意思的,说是有家欧洲著名律师事务所,叫 Bird & Bird, 来到中国,脑洞大开才情横溢,中文名字叫作“鸿鹄”,鸿鹄之志,燕雀安知!
这个年代没文化,被小看也无奈。
本文来自互联网
产品外包装既关乎产品信息的展示又关乎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感受,外包装方案的制定需要设计、生产和风控的共同参与。外包装合规是产品能够正常在市面上销售的基础,合规后的下一步才是美观和价值情怀的展示。如一味追求美观,但漏印强制标识或违反标签国标,实属本末倒置。所以,生产型企业和品牌公司应当将对设计和开发的外包装合规培训提上日程。
梳理关于产品外包装的法律法规之后,可以发现,法律层级的相关规定相对简单、笼统,这种条款背后的逻辑是对多种多样产品的普适性。但是食品、化妆品、卫生医药用品因其特殊性,对其标签和外包装必须有专门的更为细致的约束,因此,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层面的要求层出不穷,非业内人士很难全面掌握。故,本文旨在简析产品外包装的普适性规则,并对与外包装相关的知识产权之申请提出合理建议。
一、基础法律规定
所有产品外包装都应遵守的规定有《产品质量法》第27条,《商标法》第23、24条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法条不做赘述,其背后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信息真实、展示完整;禁止混淆;不得修改商标。
信息真实、展示完整较好理解,也有大量的国标规范作为参考,生产线的企业。禁止混淆,则是禁止“傍名牌”“搭便车”的行为,即不得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而不得修改商标,值得讨论。不得修改商标是指不得修改商标所使用的字体和排列方式,但是可以修改文字或图案的颜色。因为所有商标申请时的图样都是黑白的,应用于外包装时可以使用不同的配色方案。同时,商标周围可以加上简短的slogan,即使这句slogan没有和原商标作为组合一同申请。Slogan必须简单、直白,比如阿里那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二、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与外包装相关的知识产权主要有三种:商标、美术作品著作权和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是产品必须具备的基础标识,在产品开发、命名和实验阶段(即面市前)就应当申请一类或多类商标,抢占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早期的商标体系不够完善,很多领域的通用名称已被人注册,且没有被驳回、宣告无效或被异议。如“爆炸盐”一词,已经成为此类商品的通用名称,但依然可以找到8个在审有效的商标。商标应当具备显著性,对于已经成为通用名称的词语,不论其是否是注册商标,使用者都不应当被认定侵权。
为外包装上的元素申请美术作品著作权,实际上是打假、控价的有效手段。这些元素可以是艺术化的字体,可以是图案,其获得著作权登记证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远远小于以产品外部装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目前市面上的控价公司,在客户缺乏有效商标作为支撑时,都会建议申请美术作品。其发证周期小于一个月,申请成本较低,实为值得考虑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
综上,外包装合规既需要法律专业知识又需要行业内实务经验,还需要能随时了解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动态。能做此类业务的律师并不多,这也并不是一片容易开发的蓝海。企业法务们唯有深入业务,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减少产品外包装相关的合规风险,避免更换包装可能产生的巨额损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