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不踏实老哭闹?试试这些方法,全家都能睡好觉!
如果你问我当初养娃最不愿意回忆的经历,那肯定是孩子头几年晚上动不动就哭闹了,他不睡全家人都别想睡。
后来,我也看了很多科普类的文章,才知道娃晚上睡踏实可能是因为下面这些原因:
小月龄宝宝(0-3个月)
1、尿了、拉了
小月龄的宝宝还是无法控制身体的本能反应的,最常见的表现就是随时可能尿尿或者拉臭臭。
如果孩子晚上突然哭闹了,咱们不要慌,先看看娃是不是尿了或者拉臭臭了,如果是给娃擦干净后换个干净的尿不湿就OK了。
2、饿了
咱们大人饿了可能还能忍,但宝宝可不会忍。如果你家娃晚上突然哭闹,也不是因为尿了拉了,那有可能就是肚子饿了。小月龄的宝宝是有吃夜奶的习惯的,所以当娃出现哭闹时,我们要及时给娃喂奶。
如果是喂奶粉,记得先把奶瓶和奶嘴用热水消毒再冲泡奶粉,冲奶粉的最佳水温是40度-50度,给宝宝喝之前先滴在手上看看是否烫嘴。
3、衣物包裹太紧
咱们大人如果平时穿衣服太厚太紧也会难受,更何况皮肤稚嫩的宝宝呢。如果宝宝晚上哭闹不是因为尿床或者饿了,咱们可以试试把孩子的衣服弄的宽松一些,让宝宝睡得舒服一些。
4、胃胀气
小月龄宝宝晚上哭闹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胃胀气。记得有一次,我家大宝晚上突然不知道为什么就哭闹了,我和老公检查了尿布、喂了奶,宝宝还是哭的厉害,最后去医院看了看,医生说是胀气了。
原来,婴儿的肠道发育还不成熟,很容易受到胀气的影响,特别是3个月大的宝宝。所以,如果大家遇到宝宝胀气了,可以学习一些按摩的方法用来给娃排气,这样他们就能睡得香了。
5、缺钙
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宝宝体内缺钙,会导致其体质较弱、食欲减退、夜里哭闹、头发稀疏等状况。如果咱家的娃晚上哭闹不是因为上面4种原因,那也许就考虑是否是缺钙所导致的了。
最好的方法还是去医院做个系统的检查吧。
大宝宝
1、睡觉老翻身
当宝宝长到4个月左右的时候,他们在睡觉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的翻身,翻身就会让宝宝睡觉睡的不踏实,容易醒来哭闹。讲真,如果宝宝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哭闹,咱们是无能为力的,只能慢慢等待,陪孩子学习翻身吗,等学会了他们就不会这样了。
2、睡前太兴奋
如果咱家的娃睡觉前过于兴奋,也是很难睡得踏实的。作为家长的我们要注意孩子的作息规律,让孩子定时睡觉,同时确保宝宝睡觉的环境温馨舒适,不要有异味,尽量关灯,温度要适宜。
3、太焦虑
不要以为只有大人、孩子才会焦虑,其实几个月大的宝宝们也是会焦虑的,特别是和妈妈分开后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
休完产假的妈妈们又要开始上班了,但家里的宝宝可不管这些,就是想每天都有妈妈的陪伴,见不到妈妈就容易哭闹。这时候,我们尽量给宝宝高质量的陪伴,尽量和他们同时入睡,告诉宝宝爸爸妈妈都陪在他的身边没有离开,他可以安心睡觉觉了。
所以,如果咱家的宝宝晚上总是哭闹,可以按照上面提到的方法试试看。希望好奇姐的这些方法能帮到宝爸宝妈们,让你们也能睡个好觉。
缺乏安全感
孩子都喜欢安全感,如果妈妈陪着睡着的,醒来看到的也是妈妈,孩子哭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如果陪睡的是妈妈,醒来看到的是奶奶,孩子就会有些恐惧,这样前后不一致,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
我家大宝就缺乏安全感,他小的时候,我上班忙,经常顾不上他。晚上能陪他睡的话,早上他就看不到我。有时候他睡着了,我才回家,第二天早上,他还没醒,我又走了。就这样,每次醒来,大宝都会哭,长期以往,形成了习惯。
我家二宝为什么醒来开心呢?因为每天都是妈妈陪他睡,醒来看到的也是妈妈,心里很踏实,所以只要身体舒服,都是开心的笑。当我离开他几天,他同样也缺乏了安全感,也开始哭起来。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给孩子安全感,最流行的说法就是给孩子最多的陪伴。
不是自然醒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有起床气,就是睡觉的时候没睡够,被吵醒了。如果处在深睡眠状态,突然被吵醒,会特别痛苦,孩子的表现就是哭。如果处于浅睡眠状态,醒来就不会难受,也就不哭。
小孩子是需要长时间的睡眠的,吃饱喝足,没有什么挂心事,很容易进入深睡眠状态。如果晚上睡得很晚,睡不够,早上又被急着上班的大人吵醒,自然就很不舒服。
所以,保证孩子睡得充足很重要,晚上让他早睡,早上睡到自然醒,养成好习惯,就不哭了。我家大宝就是晚上睡太晚了,早上又得早起,所以特难受。
寻求关注当孩子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时候,只能用哭泣、动作来向大人传递信号。哭就是孩子最好的语言,一哭,一家人都会关注他,对他疼爱有加。孩子聪明着呢,知道哭这一招管用,就屡试不爽。谁不想被关注、被疼爱,醒来就哭,就有大人来抱、来安抚,他喜欢这种被关注的感觉。
大宝就是经常哭着寻求关注,哭的时候会用双手捂住眼睛,五指分开,看到有人关注他,他就会哭得更凶一些,看到大家都在忙,他会休息一下。长大后,当他知道父母是疼他的,只是因为工作原因不能总陪他,他就不哭了。
所以,我们要在孩子哭之前就要对他关注,让他知道自己是受重视的,慢慢地就会笑比哭多了。
我分析孩子醒来总是哭是这3个原因,不知读者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我们一起想办法,让孩子们过好快乐的每一天。
你家孩子多大会说话的?12个月还是16个月,或者更早一些?妈妈们聚在一起聊的比较多的,就是孩子的发育问题,如果谁家孩子说话晚了,啧啧啧……带去医院看看吧,可能是语言发育迟缓。听起来是关心的话,但不一定是正确的哦!
有位妈妈咨询说,自家孩子已经19个月了,但连"
爸爸、妈妈"
都说不清楚,只会说"不要、没有"之类的二字单词,有些着急了,就拉着家长,拼命的摇头或者点头,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怎么教他,
他都不会说
。同龄的孩子早都会说短句了,我家孩子是不是语言发育迟缓了?
说话晚的孩子,是语言发育迟缓吗?
《发展心理学》认为,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基本在10-14个月之间。这样看来,宝宝如果过了14个月还没开口说话,父母就要引起重视了,或者有些心急的家长会带着孩子去医院做轮番检查。
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专门从事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研究的易进副教授认为,孩子具体什么时候开始说话,个体差异非常大。而所谓的"开口说话",是说孩子能表达出具有概括意义且能被他人理解的词语,就是"开口"了,其中不包括"baba、mama",这样的谐音。
家长在用"别人家孩子"的语言发展状态,跟自家娃对比的时候,其实就是家长焦虑了。别人家孩子几个月会叫"爸爸、妈妈";别人家孩子多大会唱歌;别人家孩子多大会说英语……这些焦虑会传达给你的孩子的!
就像上文中咨询的妈妈,她的焦虑感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更别提在她身边的孩子了。19个月不会说话,一方面源于自我发展阶段的局限(个体差异);一方面源于无形中受到妈妈过多的期待。
一树梨花各不同,我们的孩子也一样。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尽相同,单凭年龄来划分,有失公允。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吧,五楼的小姑娘闵闵,2岁多了不会连贯的说完整句子,但现在刚三岁,每天都能听到她在楼下唱歌、朗诵古诗,奶声奶气却咬字清晰。我们能说她是语言发育迟缓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孩子的语言系统发展速度并不是一致的。
为什么有的孩子说话晚?
"贵人语迟,敏于行却不讷于言"。这句话被解释为两种意思,一种是说孩子说话晚,家长赋予的"安慰"心理;一种是说"不善言谈",很少说话。而孩子说话晚,除了和语言发育速度有关,还和周遭环境以及照料者的养育方式密不可分。
《美国儿科学会》App认为,儿童的语言发展遵循一定特点:
2-3个月:从用哭声表达需求过度到发出简单的单音节"啊、喔、哦"等;
4-5个月:模仿成人发音,能发出时高时低的语调,且喜欢玩发音游戏;
6-9个月:模仿程度加深,且叫他名字有反应,会发出不同音节;
12个月:能发出清晰的单音节,"ba、ma、da、ga,理解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15-18个月:遵从简单的指令,可以摇头表示"不";
24个月:可以说出包涵2-4个词语的短句,且平均说出50个单词;
36个月:运用简单的桔子进行表达,会说自己的全名,大部分表达可以被听懂。
每个孩子身心着重发展的领域有不同,孩子说话晚,家长需要做的是,给他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和完善其语言能力,而不是着急定性,孩子是不是语言发育迟缓。
遗传因素:不可否认的是,遗传基因对孩子语言系统有很大影响,有的父母小时候说话就很晚,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开口比较晚。
语言环境: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建立在其有一定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如果家长提供的语言环境不健康,那么他的语言发展也会受阻。比如,家长不爱说话,孩子的成长中得不到语言刺激,说话也就晚一些。
《wow!你的宝宝是天才》一书中提到:创造、维持,并且使用复杂的有意义的有声语言进行交流,是人类特有的功能之一,它来源于我们独特的大脑皮层。我家大宝说话也晚一些,因为当时我跟他的交流少,而二宝由于有了前车之鉴,我常常跟他"聊天",他也会看着我的口型模仿,22个月他已经掌握了100多个单词,且会用"妈妈,我要"、"给我,这个"、"我不吃"等短句沟通。
养育方式: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有些家长常常会"替"孩子做决定,比如宝宝刚开口说"yao……",马上递给他。这样孩子体会不到说话的快乐和成就感,自然也就很少开口说话了。
孩子从出生到3岁,是"心理胚胎期",也是孩子自由生长的阶段,因此,家长不需要过多的干预。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合适"的环境,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少替孩子"说话",他才能有机会"开口"。
听力以及其他:宝宝出生后48小时内就会做听力筛查,如果不过关需要在一个月内复查。即使当时过关,之后的感染、感冒以及噪音刺激也可能会导致孩子听力受损。
另外,孩子有智力低下、构音器官、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也会影响其语言系统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