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1日,同事贾伟英得到消息,有人发现了耶律遂正的墓志,举报人要2000元好处费。我把情况报告了旗博物馆,由于馆里缺乏资金,此事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正巧6月17日刘凤翥教授来了一个电话,我就把耶律遂正的情况告诉了老先生,老先生二话没说立即汇来2000元钱,叫我们务必将墓志抢救回来,交给巴林左旗博物馆。我同贾伟英找来知情人,做了好多工作,他才同意把墓志送到博物馆。博物馆的高娃姐亲自为刘老先生拓了一份拓片,寄给了北京的老先生。从遂正墓志的内容我们知道他也叫韩昌。这一发现,着实是叫辽史学者们百思不得其解。
刻于统和十五年的韩德威(遂正之父)《墓志》记载,“德威生子四人:长曰遂忠 次曰昌。”说明遂正就是韩昌,为韩德威的次子。同时刻于太平七年十月的耶律遂正《墓志》记载,“公讳遂正,烈考讳德威 公(遂正)即侍中(德威)第二子也。”韩昌是韩德威的次子没错。
遂正次子耶律宗福的《墓志》也同样记载,“他叫宗福,是侍中韩德威的二儿子,他的兄长叫元佐但为什么我们发现的墓志主人也叫韩昌呢,为什么韩德威的长子也叫遂忠呢?
学者们通过对照墓志的汉文和契丹文,基本理清了韩知古家族的世系,并订正了《辽史》中的一些错误。同时对韩匡嗣第九子韩德昌家族谱系中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特别是汉文《耶律遂忠墓志》的墓主是否为同一人的问题,进行了深度辨析。
韩德昌,字克柔,契丹名富哥,韩匡嗣第九子,辽穆宗应历四年(954年)出生,辽景宗乾亨五年(983年)去世,享年29岁。其生平经历《辽史》无载,统和十九年韩德让曾被赐名德昌。直至出土了汉文《韩德昌墓志铭》,我们才对其履历和子嗣有了大致的了解。墓志中写到“有子二人:长子郭三、次子解里阿钵”。
《辽史•韩知古传》附《韩德凝传》:“子郭三,终天德军节度使。孙高家奴,终南院宣徽使;高十,终辽兴军节度使。”根据《韩知古传》对韩德凝履历的介绍,对照出土的《耶律隆祐墓志铭》我们可以确认,《辽史》中之韩德凝,实际上本名叫韩德颙,韩匡嗣第七子,后赐名为耶律隆祐。他育有二子,长子耶律遂贇、次子耶律遂成,大概是由于儿子在父亲去世不久便早逝,没有孙辈继承,故而从五哥韩德威的次子耶律遂正那里,过继第二子耶律宗福(遵宁•涤鲁)继承家业。而另一方面,韩德昌本人的墓志以及孙子(王宁•高十)孙女(曷鲁里)的契丹小字墓志铭证明,他的儿子有名留宁•郭三者、孙子中有名高家奴、高十者。显然是《辽史》误将韩德昌的子孙当作韩德颙的子孙。相关墓志的发现,让我们廓清了这个疑团。
然而对于汉文《耶律遂忠墓志铭》的解读,刘凤翥认为耶律遂忠即留宁•郭三,理由也很简单,因为《韩高十墓志铭》中只记载了韩德昌与夫人只有一子名留宁•郭三,那么另一子解里阿钵大概是幼年早逝,不计入墓志,所以耶律遂忠就是留宁•郭三。
根据以上《墓志铭》的记录,大致整理出耶律遂忠的一些子女信息。我个人认为,耶律遂忠本人应该是有五男二女。其中长子耶律元佐与堂兄耶律遂正的长子重名。他的父亲叫韩昌韩克柔。而韩德威死后,为他撰写墓志的人将“遂正”的俗名或者契丹语名“昌”字刻在了墓志中也不足为奇。本来很简单的事,由于契丹语和汉语不同的表达方式,给现在不懂那已经消亡的契丹语的我们,增加了几分神秘感,所以我们才有了墓主人到底是谁的困惑。
据刘凤翥老先生讲,辽代只有契丹贵族才有权利学习契丹文化和文字,普通百姓只会说契丹语不会书写。辽史是辽亡几百年后,元代人根据当时有限的文献编纂的。当时,蒙古人也不是十分了解契丹文字的事(比如耶律楚材专门找老师学习契丹文字,是在辽亡近百年后)。由于资料缺乏,加上朝廷编修史书时间紧,叙事也比较混乱,辽史可以说是二十五史中疏漏最多的一部。编写过程中,当时的学者根据辽代留下来有限的资料来回删改,造成了很多误解。特别在传记中,祖辈的传记没交代完,直接就说后代了,这种情况在辽史里非常普遍。人们只有根据新出土的墓志、碑篆等,对不完善的辽史有进一步的补正。
如今韩氏家族的多方墓志整齐地排列在巴林左旗博物馆的三楼展厅里,默默地等待着人们的欣赏。契丹人那篆刻的功底,彰显着超然的古韵;那流畅的书法,在天地间演绎着一黑一白的写意。在懂得欣赏人的眼中,慢慢的沉淀,产生共鸣,透过文字,仿佛看到了韩氏家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无论是谁,沉浸在古老的文字中,都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淡然、洒脱的契丹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大辽帝国的记忆如一抹繁华的艳阳,夹杂着轮回,瞬间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韩氏家族的兴衰史也悄然展现在人们眼前。
思绪回神,从公元916年辽建国倏忽已过千年,此时祖国的北方草原,依旧是微风不燥,岁月静好。
《杨家将》里的杨老令公真的是头撞李陵碑为国捐躯的吗?穆桂英真的大破过天门阵吗?大辽萧太后、韩昌究竟是野蛮胡夷,还是一世人杰?
若想寻觅辽帝国的遗踪,若想还原韩昌家族的历史印记,就不能错过巴林左旗的四方城遗址。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城,埋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走近它,我们会了解杨家将和辽宋的真实故事。
我第一次接触四方城遗址是在1999年。当年4月6日,我在处理一起治安案件时得到了一条线索:碧流台乡张家营子村,有人为了躲避公安机关的打击,于1995年11月的一个晚上将在白音罕山拉回来的一块石碑砸碎了,扔在了村子东边的河里,具体地址不详。这类话对于当警察的我来说,司空见惯,当时也没往心里去。
4月25日下午3点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刘凤翥教授来到巴林左旗,考察辽代玉田韩氏家族与辽朝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之间的关系。由于乡政府没有招待所,老人家就住到了派出所。从那时,我结识了老先生,也由此结下了我和韩氏家族的不解之缘。我和老人家聊到很晚。就在那一天,我才知道四方城乡的古城址,是辽代名臣韩匡嗣的私城(辽史记载的头下军州,又名全州)。当我提到4月6日张家营子村河里墓志的时候,老人家来了兴趣,他告诉我“不管有没有,一定要想办法到河里打捞一下,或许有新的发现”。我说“可以,村子离派出所的驻地不远,明天就去打捞”。
这一打捞不要紧,我们发现了一个埋藏于地下千年的惊天秘密……
1999年4月27日早晨,我与同事贾伟英将居住在碧流台乡邢家营子村的国某叫到派出所,请他带几个人到张家营子的小河里帮忙打捞,看能否发现墓志的残片。
国某说“可以,十元钱一天,能不能捞到就不好说了”。我在刘老先生面前夸了海口,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我在乡政府门前的小卖部,给他们买了三瓶红梁酒,加了十升汽油,就让他们出发了,我留在乡政府陪老先生在附近的山上踏青。
天黑了,还没有国某的消息。乡党委书记张海晨在政府的食堂里为刘老先生准备了饭菜,乡长申凤林坐陪。到了晚上11点,仍没有音讯。申凤林乡长一看时间不早了,就叫秘书张伟把电褥子给刘老先生拿来,铺在床上让他老人家早点儿休息。当时的四方城乡没有闭路电视,只能收看一个台的节目,电视一停,大家也就各自回屋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5点27分,我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正是国某和他的同伴。他们用纤维袋子装回来几块石头。原来,国某等人用了半个多小时就找到墓志了(他们当中肯定有人知道)。由于时间太早,怕我不给他们工钱,就回家喝酒去了,一喝就是半天,全都喝多了。怕我发现他们的猫腻,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宝贝来领赏了(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我看墓志找到了,赶忙叫醒老先生,同时叫国某把石块放到乡政府会议室前面的水井旁。刘先生一听说找到了墓志,立刻来了精神,马上来到墓志的残块前,洗净一拼,又皱起来眉头,问国某:“就这几块吗?”国某马上回答说都在河里还有十几块,不好往外搬。老先生又说:“你们再辛苦一趟,把它们都捞上来。”国某支支吾吾说没办法往回运。正赶上当时的巴林左旗公安局局长黄景祥和办公室主任张玉刚开着一台三菱警车来看望刘老先生。黄局长马上叫张玉刚主任开车前往张家营子村,协助国某把余下的墓志残块都拉回来。中午12点15分墓志基本凑齐。墓志共残存29块。在冲洗的过程中,我有幸聆听了刘老先生亲自讲解的一些关于辽代与墓志主人的真实的故事。至此,我才知道四方城乡还埋藏着一个这样大的秘密!
墓志的主人就是辽国汉臣秦王韩匡嗣的后代,影射的是评书《杨家将》中那个大名鼎鼎韩昌的儿子耶律遂忠。它的发现帮助辽史学者破解了许多辽史的不解之谜,一方面提供了印证资料,另一方面还还原了评书《杨家将》的故事。
韩昌的形象来源于民间传说杨家将的故事,“杨家将”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和辽对峙时期,人们出于对抗敌英雄的崇拜,通过想象和艺术夸张,塑造了几代杨家人的英雄形象。明清以后,戏曲舞台上有关杨家将的剧目品种繁多,由于受中华民族汉家正统思想的影响,这些小说、戏曲的内容与历史存在很大出入。
在杨家将英雄传奇流传的同时,与杨家将对立的反面形象也出现了,那就是辽国的韩氏战将。《杨家将演义》中出现了辽将韩德让、大将韩延寿。约在明末清初,说唱艺人又给韩延寿起了个单名昌,同时又给韩昌增加了新的官职辽国兵马大元帅、辽国大都督,至此,他作为敌国将领的反面形象丰富起来。
演义里将韩昌视为杨家将的对手,实在是一桩历史冤案。耶律遂忠墓志的出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墓志的开头几句:“祖讳匡嗣字昌世,烈考讳德昌字克柔”,直接就说墓主人爸爸叫韩昌。其实在辽宋军事史上,韩昌与杨家将从未有过接触。《杨家将演义》中描述的“幽州之战”、“血战金沙滩”,其原型就是历史上的“高梁河之役”。宋太宗被辽军乱箭射中,只得乘驴车逃跑。宋军没人指挥,被辽军打得大败。从此韩德让声震天下。
《杨家将演义》中描述的“杨令公狼牙谷”之战,是发生在公元986年宋太宗发动的“雍熙北伐”。当时承天太后和辽圣宗率辽军迎战。由于军事指挥韩德让采取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双方在岐沟关一带展开激战。韩德让的弟弟韩德威与名将耶律斜轸合兵一处在陈家谷设下伏兵,杨业身中流矢伤重被俘,绝食三日而死。其子杨延玉及所率宋兵全部被歼。这场战争发生时,韩昌还是个孩子,不可能发挥什么作用。
历史上真正与杨业父子对阵交锋、拼命厮杀的辽军主将,乃是韩德让、韩德威等。因此,韩延寿的艺术形象,实际上是以韩德让、韩德威、康延寿(辽军猛将)等几个人为原型塑造的。
正当辽史专家将耶律遂忠墓志刚刚破译准备写进考释的时候,一个让专家匪夷所思的问题出现了:巴林左旗白音罕山又发现了一方汉字墓志,根据已经出土的墓志记载,墓主人也叫韩昌。
颂莲假怀孕是为了搏得姥爷的欢心,是为了争宠,如果不是丫鬟发现了,她最少也能蒙混几个月,在这几个月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只要老爷喜欢她,说不定就真的怀上了。宋莲是个大学生,其间利害想必也有考虑,但当时的那种情况,她也顾不了许多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女人命运的悲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