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浚奉不时得翻译 宋史 王大宝传翻译
浚奉不时得——张浚的俸禄(工资)不能按时领取。
浚:张浚,此时被贬谪。奉:古同“俸”,薪金。
即工资。不时:不及时。
不时得:不能及时领到工资。这一段原文:赵鼎谪潮,大宝日从讲《论语》,鼎叹曰:“吾居此,平时所荐无一至者,君独肯从吾游,过人远矣。”
知连州。张浚亦谪居,命其子栻与讲学。
时赵、张客贬斥无虚日,人为累息,大宝独泰然。浚奉不时得,大宝以经制钱给之,浚曰:“如累君何?”大宝不为变。
翻译:赵鼎谪居潮州,王大宝跟从他每日讲习《论语》,赵鼎感叹道:“我来到这里后,从前所荐举过的人没有一人来(看过我),只有您还愿意跟着我,比他们强多了。”后来王大宝担任连州知州。
张浚也被贬谪,王大宝就让自己的儿子王栻去给张浚做讲学。当时看来赵、张二人的贬谪日子看不到尽头,大家都为此长叹,王大宝却很泰然。
张浚常常不能及时领到俸禄,王大宝就从“经制钱(一种税收)”中先垫付给他,张浚说:“怎能这样连累您呢?”王大宝并不因此而改变。
2 浚奉不时得翻译 宋史 王大宝传翻译浚奉不时得——张浚的俸禄(工资)不能按时领取。
浚:张浚,此时被贬谪。
奉:古同“俸”,薪金。即工资。
不时:不及时。不时得:不能及时领到工资。
这一段原文:
赵鼎谪潮,大宝日从讲《论语》,鼎叹曰:“吾居此,平时所荐无一至者,君独肯从吾游,过人远矣。”知连州。张浚亦谪居,命其子栻与讲学。时赵、张客贬斥无虚日,人为累息,大宝独泰然。浚奉不时得,大宝以经制钱给之,浚曰:“如累君何?”大宝不为变。
翻译:
赵鼎谪居潮州,王大宝跟从他每日讲习《论语》,赵鼎感叹道:“我来到这里后,从前所荐举过的人没有一人来(看过我),只有您还愿意跟着我,比他们强多了。”后来王大宝担任连州知州。张浚也被贬谪,王大宝就让自己的儿子王栻去给张浚做讲学。当时看来赵、张二人的贬谪日子看不到尽头,大家都为此长叹,王大宝却很泰然。张浚常常不能及时领到俸禄,王大宝就从“经制钱(一种税收)”中先垫付给他,张浚说:“怎能这样连累您呢?”王大宝并不因此而改变。
3 文言文卢怀慎传翻译译文; 卢怀慎是滑州人,大约是范阳的著名家族。
祖父卢悊,任官灵昌县令,于是成为灵昌县人。卢怀慎在儿童时已经不凡,父亲的朋友监察御史韩思彦感叹说:“这个儿童的才器不可 !”到他长大,中了进士,历任监察御史。
神龙年间,升任侍御史。中宗去上阳宫谒见武后,武后诏命中宗十天一朝见。
卢怀慎劝谏说:“往昔汉高祖受命为帝时,五天一次去栎阳宫朝见太公,因为从布衣登上皇位,拥有天下,将尊贵归于父亲,所以这么做。现今陛下遵守成法、继承皇统,怎么可以效法呢?何况应天门离提象门才二里多,骑马不能成列,乘车不能并行,从这里屡出,万一有愚人进犯车驾,虽将他问罪也来不及了。
愚臣认为应将太后接到内朝以尽孝养之情,这样可以免去出入的烦难。”中宗不听。
升迁右御史台中丞。上章疏陈述当时政治,说: 臣听说“善人治理国政持续到一百年,可以克服残暴免除杀戳。”
孔子说:“假若用我主持国家政事,一年仅差不多了,三年便会很有成绩。”所以《尚书》说:“每隔三年就要考核政绩,经过三次考核就决定提拔表彰或罢免惩罚。”
昔日子产为郑国宰相,变更法令,颁布刑书,第一年众人怨怒,想杀他,三年后众人感德而歌颂他。子产是贤人,他治理国家尚且需要三年才有成绩,何况平常的人呢?最近州刺史、长史司马、京畿都畿县令或者一二年,或者三五个月就迁官,而不论政绩。
这样就使没有迁官的人倾耳而听,踮足盼望,争相冒进,没有廉耻,还哪有闲暇为陛下宣布风化、抚恤民众呢?礼义不能施行,户口更加流散,仓库越益匾乏,百姓日见凋弊,都因为这个缘故。民众知道官吏任职不长,便不听从他的教导;官吏知道迁官日期不远,也就不竭尽他的气力。
地处爵位而偷安,用来养成资历声望,虽然圣明君主有勤劳治理天下的志向,然而侥幸的道路已经开启,上下之间互相欺骗,怎么能尽力作到至公呢?这是国家的疾病。贾谊所说的脚掌反转不能行,是小小的毛病,这个病不治好,虽有名医和、名医缓也将不能治。
汉宣帝考核名实,大兴治理,致使风俗向化。黄霸是优良的太守,宣帝对他加官秩赐黄金,就地表彰他的政绩,但终于不肯将他迁官。
所以古时担任官吏的,以至能延长到子孙。臣请求都督、刺史、长史司马、畿县县令任职不满四年,不能迁官。
如果治理的特别优异,或者可以加赐车马裘服俸禄官秩,派使节慰问,下诏书劝勉,须等到有公缺,才提拔上来以鼓励治理有才能者。对那些不称职或贪婪暴虐的人,则免官放归乡里,以表明赏罚的信义。
昔日“唐尧、虞舜稽考古事,建立官职,只有百名官员”。“夏朝、商朝官吏加倍,还能够任用才能之士”。
这是说减省官吏。因此说:“官员不必完备,只在他的才能”。
“不要荒废百官职务,上天设立的官职,由人来代行。”这里讲的是选择人才。
现在京师各官司员外官,多出数十倍,是近代以来没有过的事。若说官员不必完备,这就是多余;若说人能代行天职,这些人却大多不掌事务,然而俸禄的支出,一年达亿万之巨,白白空竭了府库的储藏,这难道是求得治理的本意吗?现在民力极其凋弊,在黄河渭水扩大漕运,也不足以供给京师,公室私家损耗无数,边境尚不平静。
如果水旱成了灾害,租税收入减少,边境出现敌情警报,赈救的谷物储量不足一年,陛下将用什么来解决危难呢?“不要轻易使用民力,这会使人危难;不要安于其位,因为这很危险”。这是说要谨小慎微。
审查这些员外官员,都是当世有才干的良吏。因才能提拔他们但不发挥他们的作用,用名位尊敬他们但不竭尽他们的才力,从过去以来,使用人材难道是这样吗?臣请求将那些员外官中有才能可以担任地方长官或高级僚佐的官员,一并加以升迁,让他们在地方上出力,由朝廷核查他们的政绩。
若有年老有病不能任职的,一切停罢,使得贤者与不贤者能截然分开,这就是当前的迫切事务。 争思宠,贪贿赂,欺侮鳏夫寡妇,这是政事中的祸害。
臣见朝廷内外官员中有贪污受贿、声名狼藉,以及残害平民的官员,虽然被流放贬官,但很快就升迁回来,仍然作地方长官,被委任在江淮、岭表、沙漠地方,只是粗略表示一下惩罚贬斥。他们内心中自暴自弃,使贪财聚敛不顾其身,到底也没有侮改之心。
圣明的君主对于万物应该平分恩泽没有偏向,用有罪的官吏治理远方,等于是给奸人恩惠而遗弃了远方的民众。远方州郡,哪点辜负了圣明教化,要单独承受这种恶政呢?边境地方夷族与华人杂居,恃仗险要依靠路远,容易扰乱而难于安定。
如果长官没有治理的才能,就会使平民流亡,起事成为盗贼。由此说来,平凡之才都不可用,何况奸猾的官吏呢?臣请求因贪赃而被停罢官职的人,罢官不到数十年,不得赐思录用。
《尚书》说:“识别善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童疏奏上,没有答复。
升任黄门侍郎、封爵渔阳县伯。与魏知古分别掌管东都的选举事务。
开元元年,进任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任黄门监。
薛王舅舅王仙童暴虐百姓,御史台调查掌握了他的罪行,已经申报立案,这时又有诏书命紫徽省、黄门省覆核查实。卢怀慎与姚崇上奏说:“王仙童罪状十分明白,如果御史都可。
4 文言文《张方平传》翻译张方平,字安道,应天宋城人。
从小聪明过人。被举荐为茂材,才能出众,任昆山知县。
赵元昊将要反叛,他写来文辞轻慢的书信,打算(意图)让朝廷谴责他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方平向朝廷请求说:“(应)顺从他的意思,让他没有发动反叛的籍口,赢得短暂的时间,在这期间(趁此机会)挑选将领,操练士兵,加固城墙,修整器械,(这是)必胜的方法。”
当时国事强盛,都认为他的意见是姑息纵容,(最终还是)决定用兵。方平奏上《平戎十策》,认为:“入侵的敌寇的后方巢穴防守一定空虚,应该挥兵直扑那里。”
宰相吕夷简赏识他的计策但最终没有实行。夏人入侵边境,四路因向上回复失去了时机,刘平等军队覆没,各路主帅都获罪受责。
元昊臣服后,与契丹有嫌隙,来朝请求断绝与契丹的往来。方平说:“(如果这样做,这是)得到了新近依附的西夏,却失去了长久和好往来的强大对手,不是合适的办法。
应该赐诏给元昊,让他谨慎处理,只要嫌隙早晨消除,那么封册就在傍晚下达。这样,对于西、北就能两得。”
当时肯定了他的计谋。任益州知州。
还没到任,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在南诏,将要入侵,摄守急忙调兵修筑城墙,日夜不得休息,百姓很受惊扰。朝廷听说后,调发陕西军队,不断前往守蜀。
下诏催促方平随之前往,答应他能斟酌事宜自行处事,方平说:“这一定是谣传。”路上遇见驻守兵卒,都让他们回去,其他劳役都停止。
(此时)正值上元节张灯,(方平让)城门三天不关,蜀地百姓才安定下来。正值西部边境用兵,两蜀多有征调,方平因此上奏免除(两蜀)额外赋税四十万。
又建议:“国家在陈留建都,不像雍、洛那样有山川可以凭恃,只是依靠重兵来立国而已。军队依靠粮食,粮食依靠水道运输,水运以汴水为主,其便利可以直通南海。
天圣以前,每年征调百姓对汴水进行疏浚。其后,浅薄虚妄的人争着把裁减劳役费用作为功劳,汴水日渐堵塞,这是得到了尺寸的小利却失去了丘山那样大的好处。”
于是上奏了十四条计策,皇上称好,都按照他的意见实行了。不久,张方平以工部尚书的身份做秦州统帅。
侦察人员报告夏人将逼近边境,方平清理检查兵士战马,扬言(发兵)出塞。后来敌寇没来,言事者弹劾他轻举妄动,曾公亮说:“军队没有出塞,怎么叫轻举妄动?敌寇没来,(是)有防备的缘故。
如果对他治罪,以后的边境大臣,将不敢事先进行防备了。”王安石放松铜禁,奸民每天销毁铜钱作为器用,铜钱渐渐亏缺。
方平极力论述其害,请求责问王安石:“把几朝的法令典制,一下子全部废除,是什么用意?”皇帝采用了他的意见。元祐六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
5 钱缪传文言文翻译,急~钱镠,是临安石鉴乡人。
唐僖宗在任时,平定了浙江的倭寇王仙芝,外拒黄巢,消灭了董昌,积累了许多功德,自然显现出来。梁开平年间,梁王封钱镠为吴越王。
有人怂恿钱镠拒绝梁王的任命,钱镠笑着说:“我怎么能失去一个孙仲谋呀!”于是接受了(梁王的)任命。这年,钱镠祭扫祖坟,邀请故老,各种乐器一齐吹响,荣耀遍布山谷。
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妇,拿着一壶泉水相迎与道路左边,钱镠急忙下车下拜。老妇抚摸他的背,叫着他的小名说:“钱婆留,我很高兴你长大成人了。”
原来钱镠出生的时候房间里充满了奇怪的光,他的父亲感到恐惧,想把他扔到溪里淹死。这位老妇苦苦相留,于是给他起名为婆留。
钱镠摆出牛和酒,来给乡人吃喝。钱镠起身劝酒,独自唱还乡歌来给宾客娱乐。
这时将要修筑宫殿,观测云气占卜的人说:“如果扩大原来的宫殿,(其益处)不过一百年;如果填平半个西湖,(其益处)可以有千年。”钱镠笑着说:“怎么会有千年而不出贤明的君主的事情呢?为什么要让我的民众们受苦呢!”于是不再改造宫殿。
6 《王建传》古文翻译你好是这个吗?
破慕容主于参合,帝(魏道武帝)乘胜将席卷南夏。于是简择俘众,有才能者留之,其余欲悉给衣粮遣归,令中州之人咸知恩德。建以为宝覆败于此,国内空虚,获而归之,纵敌生患,不如杀之。帝曰:“若从建言,非伐罪吊人之义。”诸将咸以建言为然。建又固执,乃坑之。帝既而悔焉。
翻译;
王建是北魏初年魏道武帝拓跋珪手下将领。初为左大夫,后迁散骑常侍,为冀、青二州刺史,封真定公。
东晋太元二十年(395)王建随拓跋珪在参合陂(今山西大同市东南)大破后燕慕容宝的军队。开始,拓跋珪想留下有用的人,遣返数万俘虏。王建则坚决反对,认为是纵敌养患,应全部杀掉。拓跋珪采纳了这个建议,全部坑死,可不久又后悔了。
7 任涛传 文言文翻译任涛,筠川人,很早就有擅长写文章的名声。乾符中(指唐僖宗的年号,唐僖宗在位6年),多次参加了科举考试,每次都差一点考上。李常侍骘(官名人名照原样翻译)视察江西,平时就听说了任涛的名声,把他的诗拿来看,诗中写道:“露抟沙鹤起,人卧钓船流。”很赞赏地说道:“任涛真是非同一般的人才,为什么不成就他的才华名声,我理应举荐他。”特别准许免除他在乡里的杂役,并仍然按照乡里规定优待他。当时市井之人相互议论着这件事,李骘宣布说:“江西境内,只要有作诗比得上任涛的,马上同意免除他的杂役,难道只有任涛一个人这样吗?”过了不久,任涛就死了,有出众才华却寿命不长,真正让人感到惋惜。他写的诗集一直流传到现在。
翻译如上,不知答到你的要求没有,谢谢!
8 房玄龄传文言文翻译1、翻译 房乔,字玄龄,是齐州临淄人。
小时候就很聪明,广泛地阅读了经书、史书。工于草书和隶书,善于写文章。
十八岁时,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的官职。父亲生病绵延十个月,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
太宗攻占渭水北边的土地,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太宗一见他,就像老朋友一样,让他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玄龄已经遇到了知己的人,偏用尽自己的全部心力,知道的没有不马上去做的。每次平定贼寇,众人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玄龄先接受杰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
当有谋臣猛将,都跟他们暗中互相结交,各人都表示愿为太宗竭尽死力。玄龄在李市民秦王府中十多年,常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写军书奏章,停马立即可成。
文字简约义理充足。一开始就不用草稿。
高祖曾经对侍臣说:“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每当替我儿陈说事务,一定能了解人的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对面说话一样。”
隐太子李建成因为玄龄、如晦为太宗亲近礼遇,很憎恶他们,在高祖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因此玄龄跟如晦一起被驱斥。隐太子(太子李建成的谥号)将要发动兵变时,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和如晦,叫他们穿道士的服装,暗中带进内阁商量大事。
等到太宗成为太子之后,提升玄龄担任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玄龄代萧瑀为中书令。
太宗论功行赏,把玄龄跟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作为第一等,进爵为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贞观三年,任命他为太子少师,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
第二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卜射,改封魏国公,监编国史。已担任总领百司的官职以后,日夜虔诚恭敬,用尽全部的心力,不想让每一个人才失去应当处的位置。
听到他人的长处,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他对行政事务明晰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
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议论的人都称赞他是良相。
高宗成为太子之后,加玄龄为太子太傅,仍或主持门下省事务,监管编撰国史像原来那样。不久因撰写《高祖太宗实录》成,赐下玺书表彰,赐物一千五百段。
这一年,玄龄因继母去世丁忧服丧离开职位,朝廷特地下诏在昭陵赐给他墓地。不久,他又从回本官职位。
太宗亲征辽东时,命玄龄在京城留守,亲手写诏书说:“你担负萧何一样的重任,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军队的兵器、战士的粮食,都交给他下令处置调发。
玄龄多次上书说不可轻敌,尤应当警惕小心。不久跟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编《晋书》。
贞观二十三年,皇上驾临玉华宫,当时玄龄老病复发,皇上下诏令他睡在总留台。到他渐渐病重,玄龄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
太宗对他流泪,玄龄也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下诏派名医救治。
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满面凄怆。
后病情加重,就凿开宫墙开门,多次派宦官问候。皇上又亲自光临,握手叙别,悲不能忍;皇太子也去跟他诀别。
不久去世,享年七十。朝廷三日不上朝。
2、原文 旧唐书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
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旬月,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
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
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
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
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
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
贞观元年,代萧璃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
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
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
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
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后顾之忧矣。”
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
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
9 沈约传文言文翻译《南史·沈约传》原文(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
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
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
翻译(家境)孤苦贫寒,志向坚定而且热爱学习,日日夜夜不知疲倦。他的母亲担心他因为太劳累而生出疾病,时常让他少添灯油(熄灯)。
而(沈约)白天所诵读过的文章,晚上就能够背诵,于是精通众多典籍,能够写出很好的文章。从家中被起用接受朝廷征聘。
济阳蔡兴宗听说了他的才能很赏识他。蔡兴宗时为郢州刺史,引荐沈约为安西外兵参军,兼任记室(官名)。
蔡兴宗曾经对他的几个儿子说:“沈约的为人堪称师表,你们应该好好地向他学习。”。
10 筠溪翁传文言文翻译筠溪翁传
明归有光
原文
余居安亭。一日,有来告云:“北五六里溪上。草舍三四楹,有筠溪翁居其间,日吟哦,数童子侍侧,足未尝出户外。”余往省之。见翁,颀然晳白,延余坐,瀹茗以进,举架上书悉以相赠,殆数百卷。余谢而还。久之,遂不相闻。然余逢人辄问筠溪翁所在。有见之者,皆云翁无恙。每展所予书,未尝不思翁也。今年春,张西卿从江上来,言翁居南澥浦,年已七十,神气益清,编摩殆不去手。侍婢生子,方呱呱。西卿状翁貌,如余十年前所见加少,亦异矣哉!
噫!余见翁时,岁暮,天风憭栗,野草枯黄。日将晡,余循去径还家。媪、儿子以远客至,具酒。见余挟书还,则皆喜。一二年,妻儿皆亡。而翁与余别,每劳人问死生。余虽不见翁,而独念翁常在宇宙间,视吾家之溘然而尽者,翁殆加千岁人。
昔东坡先生为方山子传。其事多奇。余以为古之得道者,常游行人间,不必有异,而人自不之见。若筠溪翁,固在吴淞烟水间,岂方山子之谓哉?或曰:筠溪翁非神仙家者流,抑岩处之高士也欤?
1、举架上书悉以相赠,殆数百卷。——把书架上的书全部赠给了我,大概有几百卷。
2、视吾家之溘然而尽者,翁殆如千岁人。——与我家门中那些突然去世的人,老先生就好像是活了一千岁的人。
有人疑惑,当年潮州八贤宋代礼部尚书王大宝的墓地风水是不是传说中的风水宝地,我觉得如果根据流传的下来的史料记载的话,确实称得上是风水宝地了。
因为王家世代流传,即使是朝代更替,他们这个家族依旧繁荣昌盛,可以说如果墓地的风水没有保佑他的话,很难达到这个地步。
因为当时是送的,之后宋代灭亡了之后到了元朝,由于一些原因,当时的国师发现这里是王尚书的目的,但是似乎是一个真龙墓,为了保护元朝的统治,这个国师就强行将龙脉切断,确实元朝统治又延续下来。
但是这位国师却早早的去世了。有人说正是因为这个割断龙脉而折寿是真是假,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确实,似乎之后的王家慢慢的也没有那么的兴盛了。只是没有出一个当皇帝的而已吧。
但不管如此,他们只是失去了当皇帝的命,其他方面还是做得很不错的,在各个方面他们也是有极其杰出的成就,尤其是在艺术音乐方面,说实话已经做得足够的棒了。
关于风水的是真是假,说实话,如果是相信科学道理的话,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这些事情我们并不能完全的当真。
因为大家的努力成就还是得靠自己的奋斗,并不能完全依靠祖宗的庇佑,祖宗的必要或许是我们精神方面能够得到安定,但是我们自己的成就肯定是要靠自己的拼搏努力才能够得到的。
归湖镇地处潮安县北部山区,濒临韩江,东连文祠镇、凤凰镇;南衔湘桥区;西接赤凤镇和万峰林场;北通凤凰镇,是2002年省委、省政府调整镇级行政区划,由原归湖镇、原风南镇撤并组建而成的山区镇。旅游景点有:幽谷逸林、溪美凤凰溪、狮峰白鹭湖、王大宝墓、陈吊王寨。
1、幽谷逸林:这是集山水瀑布群于一体,汇探险寻幽,浪漫情调为主题的自然风景区,它坐落在归湖镇高原枋一个叫枫土的自然村内,一条长约5公里,名为陂头坑的山沟峡谷中。距潮州市区约40公里,只有8户人家,20多口人的枫土村。自然景观和地理位置十分独特,东接凤凰山三级水电站,西连省级森林保护区万峰山林场,南通汕风公路临韩江,北与丰顺县接壤。海拔高度只有300多米。它长期藏于人未识的深闺风景区,与时下流行的自然生态园有共同特点,深藏6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水流瀑布群,其溪流奔泻逶迤而下,既有潺潺流水,又有涓涓细流,还有泉水叮咚响,其高达100米,展现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图景,令人流连忘返。
2、狮峰白鹭湖:自然景观保存良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归湖镇狮峰村,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今年,该村还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备选村和省旅游精品路线。
夏日炎炎,穿行在狮峰村占地100亩的白鹭湖上,秀色无边的荷叶挨挨挤挤,微风送来阵阵清凉。曲径通幽处,传统潮汕民居改造的迎宾客栈清新雅致。崭新的沥青路通向古朴的公祠、书院,非遗文化展示精彩上演,这是宁静雅致的狮峰。
波光潾潾,狮峰村一眼望不到头的千亩鱼塘上,数以万计的鱼儿翻腾跳跃。狮峰村的养殖基地是目前我市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也是狮峰产业振兴的基石所在。从这里,衍生出“公司+基地+农户”的种养模式,迸发了潮菜技师培训的灵感。短短几年间,村民种养获得持续增长,全村潮菜烹饪技师迅速达到100名,色味俱佳的全鱼宴成为游客狮峰行的新牵挂。这是活力四射的狮峰。
3、王大宝墓:位于潮安县归湖镇神前村的神前山,其地俗称沉江月,占地约4亩,筑于宋乾道六年(1170)。墓地向西,墓碑高约23米,楷书阴刻“宋礼部尚书大宝王公墓”。墓前排列着南宋大型石雕群,计文武翁仲、石狮、石羊、石笋、石望柱、石马等14件,石雕线条粗扩,工艺简练古朴,反映了南宋的雕刻艺术水平和风格,是广东省现存为数不多的大型宋代石刻。
王大宝(1094-1170),字元龟,潮州龟湖汤头(今归湖金光乡)人,“潮州八贤”之一。生于宋绍圣元年(1094),他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廷试中榜眼,初授南雄州教授,后知连州,除国之司业兼从政殿说书,直敷文阁,又知温州,提点福建广东刑狱除礼部侍郎,兵部侍郎。乾道元年(1165)为礼部尚书。
王大宝一贯主张抗击外侮,因为在朝廷中敢与秦桧斗争,有绰号“王老虎”之称。王大宝性刚直不阿,力主抗金,为世人所传颂。
孝宗于隆兴(1164),向金屈辱求和,历史上称为“隆兴和议”,王大宝见朝廷腐败无能,就辞了官。他病逝时,宋孝宗特赐御葬故里,至今在他的墓碑前仍刻有“御葬”两字。乾道六年(1170)卒,终年77岁。
大巷村
大巷村位于东凤镇北部,背靠滔滔韩江,东邻东凤村,东北接下七都祠(崇正书院)旧址和关爷涵旧址,北与龙湖镇市尾村接壤,西邻庄西陇村,西南与天宁村隔渠相望。镇道星新公路通过本村连接省道护堤公路和潮汕公路,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现全村有397户,人口1900多人,耕地面积四百二十八亩,以种植水稻、果蔬为主。
大巷村始创于明朝中期,先后有刘、郑、黄、潘、周、余、李、吴、陈等九个姓氏迁入。相传刘氏先祖最先迁来,现古寨门楼内为刘氏祖居处,各姓氏0来自不同地区,刘氏来自福建,黄氏来自金石黄厝巷,潘氏来自金石潘厝,余氏来自潮州城内余厝,陈氏派系繁多,有浮洋花宫陈、潮州厦寺陈、官塘秋溪陈、东凤陈等。郑、周、李、吴等村内姓氏来源无以稽考,现吴氏已绝户,全村尚有八个姓氏。创乡初期为龙湖大地主黄作雨的庄园,村民多为黄的佃户。历史岁月沧桑变幻,村属辖管多次更迭。明清至民国28年(1939)属隆津都辖下,1939年夏归属南桂区东凤联乡(日伪时期)管辖。1954年归属浮洋区,1956年并入东凤乡,并改名星光村,意为象群星一样璀璨于太空。公社化后与庄西陇村、新光村合建新大陇大队,归属东凤公社。1983年村改制,设立大巷乡政府,恢复大巷村名。相传先祖为御外扰,村舍一字对应排开。中间留一大巷道以便各姓氏成员出入往来,互相呼应,故得此村名。先祖虽姓氏繁多,但和谐相处,睦邻而居。
建国前,乡周围旱地坟穴挨挨挤挤,村民进出跨越墓地。民舍低矮,巷道崎岖不平,污水淤泥,每当强风雨来临,房舍摇晃坍塌,污水横流,蚊虫滋生,惨不堪言。建国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村政决策,挖地整渠,兴修水利,修路筑桥,规划建设新民居。近几年来,村“两委”干部多方筹措资金进行改水、改灶、改厕,铺设环村水泥大道1500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也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改革开放带来发展的机遇,村的农业、民营企业发展良好。农业主种水稻,最有特色的是室外栽培的大堋蘑菇,皮嫩肉厚,营养丰富,饮誉潮汕地区。民营企业主要有茂源鞋业、大东鞋业、兴达石油气公司、红星医疗器械、绍孝瓷业等,服装、珠绣等手工业也蓬勃发展,至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3000万元。多元化的经济结构盘活了农村经济,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2013年人平收入达到8000多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03年,富裕起来的大巷村斥百万巨资在村西片新建一所占地145亩的完全小学,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有一幢三层教学楼,一个运动场,学校礼堂、教室、仪器室、教师休息室等一应俱全。该校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办学理念。现在校教职工10名,学生110名。教职员工安教乐教,无私奉献,学生纪律严明,勤奋好学,教学质量连年攀升。2013年该校被评为“潮州市规范化学校”。村现办幼儿园1所,有教师3人,入园人数达到60多人。幼教事业成绩喜人,幼儿多次参加镇级以上的表演,均受好评。大巷村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村民素质大大提高。2008年至2013年,全村有大学生52名,是大巷村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大展鸿图连四海,巷深港宽通五湖。文明富裕,安康的大巷村正沐浴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春风中,昂首阔步走向明天,走向新世纪。
大巷村附近有龙湖古寨、凤凰天池、龙湖寨建筑群、王大宝墓、凤翔峡原始生态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有凤凰单丛、潮汕贡菜、潮汕橄榄菜、大吴泥塑、“后陇红”番薯等特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