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 美容/塑身
问题描述:
想问一下,大家知道玫琳凯吗觉得玫琳凯的产品怎么样呢做玫琳凯真能赚大钱吗
解析:
看了楼上的发言,有些心酸。
我现在在一家房地产顾问公司工作,大学期间我在玫琳凯工作了3年,做她们的培训助理。我想以一个了解和现在不是玫琳凯人的身份来回答这个问题。
1、关于公司性质:
玫琳凯是直销公司(marykay),公司的要求在未得到公司允许下不能私自开设玫琳凯工作室,更不允许以店面形式来经营玫琳凯。她是一家纯女性公司,能够经营玫琳凯这份事业的只能是女性。
2、关于产品
玫琳凯的产品是我用过化妆品中我最信赖的护肤品(我用过兰蔻、资生堂、还有一些美容院的产品),玫琳凯的产品是需要美容顾问做指导和售后服务的,当然负责的美容顾问是会照顾到你皮肤的改变,乃至整个形象的改变,如果消费者不愿购买正价的产品,这样就无法保障有人精心来服务你,因为谁做生意都是想挣钱的。现在市场的混乱导致消费者得不到最好的服务,这也是某部分消费者觉得玫琳凯产品不好的原因。
3、关于事业道路
我能肯定的告诉你:脚踏实地地来经营玫琳凯事业是能赚大钱的。
从普通的美容顾问——红外套顾问——准经销商——经销商——资深经销商——明星经销商——执行经销商——精英执行经销商——首席经销商的过程也是很辛苦的;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无论你从事什么事业,只有辛勤的付出才会得到回报。很多人开始经营玫琳凯后就把这种想法抛弃了,天天想着不做就能赚大钱那是不可能的,也是空话。从我接触到的玫琳凯人中有不少是因为坐想天开,而没有作为离开玫琳凯的;象我接触到的首席经销商孟兵、唐可和一些资深级、执行级经销商她们从事玫琳凯前期都是很辛苦地开发自己的顾客和美容顾问才能得到现在的成绩。如果你下决心要做玫琳凯就要有辛苦工作的态度和对顾客负责的心态去从事你的事业。只要你按照公司的奖励计划你会用很快的时间(成为经销商公司也有时间和业绩考核)做到经销商。在期间你还要坚持去听她们的培训、参加活动,这样你才有能力和有计划性去工作,遇到困难一定要想办法去克服。
4、关于玫琳凯的文化
她的文化是我最欣赏的,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当你在玫琳凯这种执着、热情的文化氛围中工作你会越来越有干劲。当然,因为她的门槛很低,进入玫琳凯公司的人的素质也是不一样的,只有跟对人,做对事,不要想有捷径可走,你一定能达到你的目标。
5、关于我自己
很多人看了以上的肯定会问我:你说得那么好,怎么没有去做玫琳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只是时机未到。经营自己的事业也是需要人脉的,为什么很多玫琳凯人她要到街上做预约或者从亲戚开始,就是因为她的人脉关系不够。我没有勇气去做陌生预约,但我是个很善良的人,朋友信任我,等到我的人脉足够多时,我会选择玫琳凯的!在玫琳凯的三年是我收获最多的三年,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换位思考,如何有计划地工作等等,直到现在我在工作中所用知识或经验都来自于玫琳凯,很感谢玫琳凯!
祝福你一生幸福,也拥抱你,拥抱是玫琳凯的独特方式,在拥抱中你可以体会到心贴心的温暖。
奖金=常规产品79%奖金比例
额度=常规产品>=26008%/常规产品<2600667%
所以绩效=(常规产品+额度)/117-奖金
这就是美容顾问的绩效
计算常规2600的满单绩效如下:
首先奖金:260079%30%=616
绩效=(2600+208)/117-616=1784
所以一张合格的2600满单的绩效是1784。
这样算清楚了吗?至于奖金比例可以找到你的美容顾问详细问,或者登陆玫琳凯官方网站上去查看一下,希望能够帮助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美容顾问通常在网上下定单,下单的定额达到一定数量可以享受一定的服务费,比如一个月的累计订单金额达750-1199元,公司会付给你133%服务费,1200-1799元得186%的服务费,1800元以上得22%的服务费;同时订上一定数量的产品,可以享受00667的点数,比如1800元的产品将得到120的点数,美容顾问可以凭着这个点数以非常便宜的价格购买玫琳凯产品,120点就是可以120元买600元的产品,这叫自用产品。所以你还会享受到600-120=480元的福利。
13次奖金按顺序排列为顾客服务费、月结奖金、业绩奖金……皇冠、皇冠大使。顾客服务费分6个等级:1400提成3%、4200提成6%……70000提21%。另外为体系高额优势,在80000的基础上提成为27%。
“业绩奖金并非只是根据你一个人的业绩计算,而是根据你与你的所有合作伙伴整组业绩来计算。”林先生说。如:假设你推荐了三个朋友A先生、B先生、C先生,A先生这个月的销售业绩是8500元;B先生的销售业绩是4500元;C先生的销售业绩为2600元;你的业绩只有1200元;小组的业绩总额为16800元。依据相对应的百分比,A先生奖金为765元;B先生奖金是270元;C先生奖金是78元。扣除ABC奖金,你本月所得的奖金为903元。
〔一位长期做安利且不愿透露姓名的**说,为完成业绩,一些“经销商”不得不采用囤货的方式做大业绩,因为吃货量越大,提成就越高,外加安利产品的使用周期与其它同类日化消费品类似,要想原有的消费者扩大购买量不太现实,只能大量发展新人“进货”来拉升业绩。〕
调查对象·玫琳凯
分配制:9个分配阶梯
顾问:囤货完成任务加大提成
10月25日,已经改做玫琳凯“红外套”的张**在透露玫琳凯的分配制度时,首先画了一张草图,讲明做玫琳凯产品一共有9个阶梯,根据排列的顺序为:美容新顾问、资深顾问、明星、红外套……首席经销商。
在9个阶梯中,从红外套开始有提成,而红外套提成的理由是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小组提成。其他一直到首席经销商是层层提取。要想成为首席经销商必须得从底层开始做起,首先必须购买2400元的产品便成为新顾问。
具体的表现形式为,假设以你为中心,你购买2400元的玫琳凯产品后,必须在你的下线中发展1-2个美容新顾问,你便升为资深顾问,如发展到3个新美容顾问又升为明星,在你的下线3个新美容顾问中,每人必须又发展1-2个新美容顾问。如果在下线的下线中又发展了1-2个新美容顾问,你就晋升为“红外套”。一个小组就这样形成,随后你进入玫琳凯的“红外套”大学进修,也开始收取管理费和小组提成,随着下线的增多你也会层层升高,最后到首席经销商。
据该“红外套”**说,现在重庆做玫琳凯的首席经销商是一位姓刘的先生,大概月薪在35万元左右。
玫琳凯对发展下线并不受区域限制,下线可以来自国内的每个地方,而业绩不会受影响。该“红外套”**说,由于开始时成为新美容顾问只购买了2400元的产品,但玫琳凯的产品是针对女人消费,通常会找出女人容易退货和换货的理由来让下线囤货,一般情况下每个人会囤积4000-6000元的产品。她说其主要目的是完成制度所规定的任务,加大提成量。
〔一个新美容顾问直言不讳,普通市民买的少之又少,其实买主基本上是刚进入玫琳凯的新美容顾问。记者问其如何看待这一销售模式,她答称,“做传销和普通单位差不多,没有大的差别,例如厂长压车间主任,主任又压工人。工人被车间主任盈利,车间主任又被厂长盈利。”〕
背景资料(一)
传销与直销
传销是否等于直销?传销和直销的关系是什么?
直销有多种表述方式,最基本的是离开固定销售地点,即无店铺销售。成立于1978年的世界直销联盟(WFDSA),是全球直销业自发组成的一个自律组织。该联盟认为直销是一种直接将产品及服务销售给消费者的经营方式,直销有多种组织形式和计酬方式,而传销只是直销的一种。在我国由于翻译上理解不同,出现了“传销”、“直销”、“网络营销”、“单层直销”、“多层直销”等多种概念,造成对传销与直销的混淆。直销除传销经营方式外,还包括邮购、目录购货、电话行销、电子购物、自动售货、会员服务、访问销售、家庭聚会销售等。
背景资料(二)
从传销到直销
传销到直销的路径。据资料显示,1998年6月18日,国家出台了《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外商投资传销企业必须转为店铺经营”,促使在中国的10家外资直销企业转型经营。2002年2月21日,国家再次发布《关于〈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中有关问题的规定》,对转型企业中雇佣推销人员的方式、报酬、合同订立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再次强调店铺经营。这也是国家对外资转型企业规范最严格的一次。
文件明确规定了推销人员的计酬标准和从业限制,强调“转型企业不得将雇佣的推销人员以部门、团队、小组等名目组成网络”,也就是常人所云的“发展上下线”。同时“推销人员只能按其个人直接推销给最终消费者的产品金额计提报酬,不得以介绍加入等名目为由计提任何报酬”,“每个推销人员只能在一家店铺所在地、市辖区内从事推销活动,不得跨地区从事推销活动”。(见习记者 吴相权/文 见习记者 彭述罡/图)
稿件来源: 重庆经济报 编辑: 邬丽红
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推荐给朋友:
玫琳凯是合法的直销品牌,不是传销。
玫琳凯虽然也是靠人脉发展线下产品,但它不需要缴纳入会费,通过工厂直接拿货的形式加快了销售速度,精简了销售环节。
并且,传销除了从会员入会费中抽取利润之外,还会根据每一个人发展了多少线下合作者来决定业绩,通过组建团队而吸引更多的人缴纳入会费。
但玫琳凯的直销模式主要是允许销售者自营自己的商店,业绩是通过销售额来决定。
扩展资料
识别传销的三个特征:
1、入门费
是否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取得加入资格或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
2、拉人头
是否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并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给付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3、计酬方式
是否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如果符合以上特征,就有可能涉嫌传销。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 跨界营销:玫琳凯用色彩传递正能量
参考资料来源 玫琳凯
俗话说:无知而无畏。是有人说玫琳凯的种种不是,其实是不了解导致的;玫琳凯般的直销在国外已是个成功的销售模式了,不用怀疑;你完全可以是一个应用型的消费者,也可以成为一个经营型的消费者,完全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任何一个工作我们都要为此付出,直销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在传统工作模式中,更多地存在着“天花板”效应,而直销就打破了这个“天花板”,可以凭你的能力去尽情地发挥,所以,很有可能你与同学同时参加了工作,你在传统行业中的收入会远远不及在直销业的同学的收入;这是因为直销中无论哪个级别你都可以凭业绩来超越,而传统行业里却不能!
另外,直销的工作时间是弹性的,它为不能全职工作的人提供了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时间的工作,所以有很多人加入了直销,尤其是做了妈妈的人或是家庭负担重的人。任何工作的收入都会跟你的付出挂钩的,如果你在商城里碰到一个热情向你推介商品的售货员,你会认为她“魔魔怔怔”的吗?
还有,任何产品都会有人说三道四,玫琳凯也不会例外。如果是一个玫琳凯合格的美容顾问,我想她会给你用玫琳凯产品解决绝大部分皮肤护理的问题——有很少部分的不能解决(如严重的过敏性体质的人)也会给出你合适的护理建议。
你那个高材生的同学之所以是高材生,我想与她的确实聪明是分不开的,她比一般人早地看到了玫琳凯的商机和个人为之奋斗的前景,所以她加入了;你与她比起来,她就先你开始开拓市场了,若你现在终于看懂了,也只有奋起直追的份了,你可能不屑我的话,但是我敢断定3年后你再看她,就会吃惊的!——前提是她能顶住传统的压力坚持下来。
最后要说的是: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尽管直销在国外已不是新生事物,接受新生事物也是需要勇气的!虽说你是“碍于情面”走进过玫琳凯的课堂,还是要恭喜你——因为你的勇气!如果你也能坚定地走下去,成功非你莫属!
另外说明一下“一次要订3000元货”的问题:商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按玫琳凯的业绩利润率计算,每次订货在3000元以上才会得到最大利润,这也是你同学为你着想才如是说吧。
很容易亏钱的行当。没有工资,你得自己掏钱购买产品再卖出去。不许打折卖,卖不出去就你自己吃进。当然你可以自用,但这同样是你的成本——生活成本!
直销系统往往会偷换了一些基本的财务概念。比如,公司会让直销员以零售价进货,再返还一些钱,称之为“奖金”或者“工资”。使你误以为,在掏钱备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赚钱了。
其实,赚钱一定一定要等到销售时才实现。备货的时候你是在花钱。备货价低于零售价根本不能算作什么优惠,因为你承担了所有滞销和收款的风险。
直销这个行当,就我看来,至少有六个地方很可疑。
第一:直销的所谓“业绩”只考核你每个月订了多少产品,拉了多少人进来。根本不考核你到底能卖掉多少产品。哪些所谓的“督导”也好,“明星”也好,其实是订货大户,拉人大户。订货是需要花钱的,到底有没有卖掉,谁知道?
拉人加入的赚钱方法非常象传销。公司既然是以卖产品为主,为什么不去考核直销员的销售数量呢?
第二:直销员和公司到底是什么关系?很明显,直销员不是公司的正是职工。她们和公司签订的绝对不是劳动合同。她们掏钱订货,是公司的客户,却从来不能讨价还价。备货的价格,销售的价格,产品的质量性能,都得听公司的。由于公司不会去考核直销员的销售情况,产品本身和销售价是否能经受市场的考验非常值得怀疑。假设产品不受欢迎或者价格不合理,直销员就会卖不动。有趣的是,这种情况下公司不会由任何损失(因为产品已经卖给直销员了);而直销员想赚钱只有靠拉人了,而拉进来的人又会成为公司的客户,使公司赚更多的钱。
第三:直销,把所有的成功都归于“积极”和“勤奋”,把所有失败都归于“消极”和“懒惰”。你不可以质疑直销公司的游戏规则,也不可以计算自己投入的时间和收入的关系。因为,那些是非常“消极”的事。直销公司总是特别强调“梦想”,“执着”,“自信”,“爱”,“付出”和“信仰”。总之,如果你的业务发展不顺利,要么是你丧失了“梦想”,要么是你还不够“执着”,要么是你缺乏“自信”,要么是你没有了“爱”,要么是你“付出”的远远不够,要么是你的“信仰”不深刻。
虽然如此,在考核业绩的时候,直销公司是不会把“梦想”,“执着”,“自信”,“爱”,“付出”和“信仰”作为标准的。想得到“晋升”,还是得看你订了多少货,拉了多少人。说到底,是看你为直销公司带来多少利润。
可笑的是,虽然直销公司几乎无一例外拒绝“消极”,他们自己在经营的时候却非常注重控制风险。存货量,现金流,都要进行严格控制;每一笔投资都要精打细算。市场风险,法规风险都要仔细考虑。
第四:直销公司的文化象极了宗教。一旦你加入,人们就会不断地叫你去参加培训,无休止的沟通,描绘赚钱的前景,分享未经考证的成功故事,给你各种美丽的头衔。只要你不停的备货,或者找到下线,赞美声是不停的。会场里的狂热,热泪盈眶的分享,阵阵鼓掌和喝彩,在外人看来,简直有些可怕。这个系统里的人们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什么信仰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其实,这份事业早已取代了很多直销员的信仰了,家庭倒被抛在了后面。
第五:信息披露。你加入的话,上线可以直接抽头赚钱,所以她们肯定只挑好的说。她们往往会大谈公司的奖励,出国游,粉车之类,天花乱坠,但是对于取得这些奖励的条件,比如每个月订货的条件,还有成功的可能性之低,以及产品多么难卖,却故意省略。有的美容顾问在冲督导的时候,以为督导的收入肯定过万,根本不知道做到督导之后业绩要求,比如每两个月中有一个月订货达到2万。还有,公司给她们粉车只是使用权,她们想无偿使用,必须按月达到订货量,否则,使用的钱她们得自己出!这些信息往往在你加入之前是不会告诉你的。还有,哪些自称赚钱的人,是不会给你看最近十二月的进销底帐的。
很多直销员缺乏最基础的财务知识。比如:不知道什么是产品滞销。滞销就是说,如果你不打折扣,就卖的很慢的意思。如果平均下来,每年的进货量和销货量基本持平,那就没有滞销。如果平均每月的进货量远高于月销货量,那么,财务状况风险很大。如果存货余额在逐月递增,那进货非常盲目。还有,怎样控制现金流,怎样制定一年的财务计划。这种好话,“积极”的直销员是很难听进去的。
第六:畸高的流动率。一个正常的行业,一年的人员流动会超过60%吗?既然人员流动那么大,为什么不在招聘的时候不进行筛选呢?原因只有一个,只要招人就赚钱!
直销公司总要你去尝试一下。没有尝试你怎么知道它不好?天下之大,可以试的东西太多了。有人说喝尿也可以治病,得亲自尝了才知道。你要去试吗?
我曾是玫琳凯的督导,负债累累。本来不想发这个贴,但是不想让更多的人受害。所以才会写出来。我不知道其他直销是怎么样的,但是玫琳凯已经让我深恶痛绝。可惜的是还有许多的人在为玫琳凯努力“奋斗”着,只为了那个万元督导的梦。其实万元督导真的只是一场梦。美容顾问永远都不会知道督导的事情,因为在玫琳凯,督导必须告诉美容顾问你要走事业道路,你要做督导,做上督导会怎么怎么好,月收入万元。其实等真上了督导,才知道26000的业绩,收入2600,有的督导走事业道路的美容顾问只不过两三人,所以不管怎么样,收入就在3000-3600左右,可是每个月督导都要支付工作室1000的租金,还要订单,还要生活,连吃饭都成问题。别提万元收入。而一个首席团队,基本上只有50人左右能维持这个业绩,其他的都靠补单。玫琳凯公司很聪明,明文规定不许补单,可是每次的开会学习,不停的洗脑,放大梦想,就是变相的诱惑督导补单,国家查了几次都没有办法。如果想拿粉车,只要每个月七万四到七万五的业绩,这个业绩的人能拿到1万以上的收入,但是看看身边几个督导有粉车,就知道她们压根做不到这个业绩,而且远远达不到。就算达到,也不是净收入,要出去工作室费用1000,订单2000-10000,还要生活,所剩无几。于是你得不停的卖货,不停的开发人,因为低于13人在职,和26000的业绩你就会从督导的位置上掉下来。所以亲爱的,只要算算业绩,就知道玫琳凯赚不赚钱,就算做上首席,你也得承受巨大的压力,因为如果首席的母沙龙掉下来,她一样不是首席。一生都要面临巨大的压力。玫琳凯的美容顾问,哪个不负债,我没见过不负债的美容顾问,督导更是负债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亲爱的们,慎重吧,多少人几百万进去,200块出来。做直销,如果不是持续大型的会议学习,团队很快就会散掉,就是不停的洗脑,让你坚定所谓的梦想,于是你不停的订单,投钱,到最后你实在撑不下去了,就没人理你了。如果你揭露内幕,还在做的那些督导们就会视你为敌人,她们的心已经被大型会议洗脑洗的太深了,负债累累,还说为了荣誉。就像一个赌徒,投了许多钱,美容顾问指望做到督导翻本。督导指望成为首席来翻本。最后害了自己。喝彩杂志上每个月都出六七百的新经销商,可为什么每年的经销商都是1万多,实际上从来没有增加呢,就是因为太多的督导撑不下去,只能放弃,都倾家荡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