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 美容/塑身
问题描述:
想问一下,大家知道玫琳凯吗觉得玫琳凯的产品怎么样呢做玫琳凯真能赚大钱吗
解析:
看了楼上的发言,有些心酸。
我现在在一家房地产顾问公司工作,大学期间我在玫琳凯工作了3年,做她们的培训助理。我想以一个了解和现在不是玫琳凯人的身份来回答这个问题。
1、关于公司性质:
玫琳凯是直销公司(marykay),公司的要求在未得到公司允许下不能私自开设玫琳凯工作室,更不允许以店面形式来经营玫琳凯。她是一家纯女性公司,能够经营玫琳凯这份事业的只能是女性。
2、关于产品
玫琳凯的产品是我用过化妆品中我最信赖的护肤品(我用过兰蔻、资生堂、还有一些美容院的产品),玫琳凯的产品是需要美容顾问做指导和售后服务的,当然负责的美容顾问是会照顾到你皮肤的改变,乃至整个形象的改变,如果消费者不愿购买正价的产品,这样就无法保障有人精心来服务你,因为谁做生意都是想挣钱的。现在市场的混乱导致消费者得不到最好的服务,这也是某部分消费者觉得玫琳凯产品不好的原因。
3、关于事业道路
我能肯定的告诉你:脚踏实地地来经营玫琳凯事业是能赚大钱的。
从普通的美容顾问——红外套顾问——准经销商——经销商——资深经销商——明星经销商——执行经销商——精英执行经销商——首席经销商的过程也是很辛苦的;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无论你从事什么事业,只有辛勤的付出才会得到回报。很多人开始经营玫琳凯后就把这种想法抛弃了,天天想着不做就能赚大钱那是不可能的,也是空话。从我接触到的玫琳凯人中有不少是因为坐想天开,而没有作为离开玫琳凯的;象我接触到的首席经销商孟兵、唐可和一些资深级、执行级经销商她们从事玫琳凯前期都是很辛苦地开发自己的顾客和美容顾问才能得到现在的成绩。如果你下决心要做玫琳凯就要有辛苦工作的态度和对顾客负责的心态去从事你的事业。只要你按照公司的奖励计划你会用很快的时间(成为经销商公司也有时间和业绩考核)做到经销商。在期间你还要坚持去听她们的培训、参加活动,这样你才有能力和有计划性去工作,遇到困难一定要想办法去克服。
4、关于玫琳凯的文化
她的文化是我最欣赏的,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当你在玫琳凯这种执着、热情的文化氛围中工作你会越来越有干劲。当然,因为她的门槛很低,进入玫琳凯公司的人的素质也是不一样的,只有跟对人,做对事,不要想有捷径可走,你一定能达到你的目标。
5、关于我自己
很多人看了以上的肯定会问我:你说得那么好,怎么没有去做玫琳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只是时机未到。经营自己的事业也是需要人脉的,为什么很多玫琳凯人她要到街上做预约或者从亲戚开始,就是因为她的人脉关系不够。我没有勇气去做陌生预约,但我是个很善良的人,朋友信任我,等到我的人脉足够多时,我会选择玫琳凯的!在玫琳凯的三年是我收获最多的三年,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换位思考,如何有计划地工作等等,直到现在我在工作中所用知识或经验都来自于玫琳凯,很感谢玫琳凯!
祝福你一生幸福,也拥抱你,拥抱是玫琳凯的独特方式,在拥抱中你可以体会到心贴心的温暖。
玫琳凯能用。用过玫琳凯基础护理款,是调理皮肤的,用着还行,坚持下去就见能到效果,虽然痘痘不是完全不长,可是少许多,现在就慢慢不用了,因为皮肤回复到健康的状态,另外长期用一个品牌也不好。
玫琳凯是全球护肤品和彩妆品直销企业之一,创办于1963年9月13日,总部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是一家业务遍布五大洲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5000名员工和300余万名美容顾问的跨国企业集团。
扩展资料
2002年起玫琳凯中国开展了春蕾项目,旨在帮助贫困女童重返校园。截至2002年,玫琳凯中国已累计捐资842万元,通过全国妇联在全国共兴建10所玫琳凯春蕾小学。玫琳凯中国还鼓励员工和销售队伍通过捐款、志愿服务等方式,来切实地关爱和帮助春蕾儿童帮助春蕾儿童。
玫琳凯中国于2008年推出了精心设计的“Love自然Kiss”环保袋,将现代女性崇尚的爱和环保的元素融入其中。2008年,玫琳凯中国通过积极鼓励其美容顾问和顾客使用环保袋,有效减少使用白色塑料袋300万个。
中国经济网记者梳理今年媒体关于获牌直销企业的报道,发现玫琳凯等因违规问题遭媒体曝光。之前有报道表示,在玫琳凯各种计酬方式中,除个人业绩以外,无一不是以部门(小组)为单位的计算基数,玫琳凯的多层次奖金计酬与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规范相悖。
-玫琳凯
麦予甫丰富女性人生是我的使命创业励志故事
2007年迁入恒隆广场新址后,玫琳凯中国也迎来了又一次全新的发展。作为玫琳凯中国的掌舵人,麦予甫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在过去11年中,正是他把玫琳凯中国带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站在过去的成就与荣誉之上,麦予甫会否日渐生出高处不胜寒之感?未来,他又将带领玫琳凯中国往何处发展?麦予甫的回答是:“丰富女性人生,将是我毕生的使命。”
玫琳凯大中国区总裁麦予甫
回想起11年前刚接受玫琳凯邀请时的情景,麦予甫不胜感慨。那时,整个公司只有几十名员工,所有的员工都很年轻,大家一起挤在一栋小写字楼内的'数间办公室内办公。当时麦予甫是上海一家著名合资企业的营运总监,但他还是选择了这家在中国刚刚起步的公司。
说到玫琳凯的创业史,麦予甫娓娓道来。1960年代,一位名叫玫琳凯·艾施的美国女性在公司里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一名男性下属被提拔为她的上级,并且薪水是她的两倍。玫琳凯当时的工作非常出色,然而因为她是一名女性,公司便不愿给她更多发展机会。经历了这一切后,她辞职了。1963年9月,玫琳凯拿出自己仅有的5000美元积蓄,创办了一家旨在帮助所有女性获得成功的公司,她用自己的名字为这家公司命名,并把“丰富女性人生”作为公司的使命,这便是玫琳凯公司的起源。
45年后的今天,从达拉斯一间仅有50平方米的店铺中起步的玫琳凯,已发展成为一家业务遍布五大洲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全世界有180余万名女性的生活因为玫琳凯而变得更丰富精彩。
“先进的技术、管理的经验都可以复制,唯有企业文化是无法复制的。”在麦看来,玫琳凯公司的成功与其企业文化价值观密不可分。玫琳凯信奉“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别人”的黄金(161,2。99,1。89%,吧)法则,倡导“无条件帮助别人”的乐施精神,遵循“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的生活优先次序,并希望所做的一切能够“让别人感觉自己很重要”,这些看似与商业无关的话语,却正是玫琳凯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持续发展的“独家秘诀”。
正是因为深信并认同玫琳凯的文化,1997年麦予甫放弃了稳定的事业,来到了玫琳凯中国,并自1998年起掌舵至今。
麦予甫最喜欢的是玫琳凯女士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玫琳凯公司所获得的成功远远不是金钱、一幢幢高楼和企业资产所能概括的。玫琳凯公司真正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够改变女性的生活,让她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
回到中国
麦予甫对自己不够标准的普通话向记者表示歉意。他解释,自己来到中国后才开始学习普通话,因为他出生在广东省的一个华侨世家,所以自小只会讲广东话。
像沿海地区的很多家庭一样,麦家的祖辈很早便到美国谋生。上世纪50年代末出生的麦予甫,4岁时便被祖父母带离广东到香港和澳门分别生活了数年,并于1976年全家移民到美国。尽管好几代都是移民,但麦家还是保留了浓厚的中国传统:家里人说的是广东话,一日三餐吃的是中国菜,过年过节也都沿袭中国人的风俗。麦予甫年幼时还曾练习过毛笔字,至今还常写上几笔。这些都让麦予甫毫不怀疑地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不管生活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