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讲给0~4岁宝宝的25本套绘本

适合讲给0~4岁宝宝的25本套绘本,第1张

下午走在路上,大儿子突然指着路边的一堆大纸箱说:爸爸,那里面的东西与洗发水或者沐浴露有关,对吗?

本来我在和他聊天,并没有去留意那些纸箱,有两三个人正在从一辆车上把它们卸下来。我盯着看了一眼,上面确实有“洗护用品”的字样,但并没有能看出是洗浴相关的图标,所以很惊讶:你怎么知道的?

他说:因为我们家的一瓶沐浴露上也有那个标志呀。我这才发现,有一个产品logo在上面,我好像有点印象了。

对这个事,我最大的感慨是觉得孩子观察很敏锐,他眼中的世界与麻木的大人大不相同。小时候对世界的观察在他的成长中未必谈得上什么实际意义,他以后也可能都不记得,但此时此刻,他眼里的世界比我精细和生动得多。

由此我想到这几年来给他讲过的绘本,同样的故事和图画,落在他的眼里、耳里,感受应该也和我非常不一样。这些绘本他长大了绝大部分也不会记得,但我却希望自己记住这些在绘本里和他一起度过的时光。

正好二宝又到了开始读绘本的年龄,所以今天对这三年给他讲过的绘本(也包括严格来说不算绘本的一些图书)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大宝大概一岁开始接触绘本,我们并没有严格按照年龄进程来给他选绘本,而是讲给他听的时候才能感觉到他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兴趣。绘本让孩子感兴趣,很多时候真是要看眼缘。

以下对绘本的排序属于意识流派,更多是穿插一些回忆在里边。其中的评星也比较依据个人化的感受,其中四星和五星是我觉得一定值得入手的绘本,仅供正好有这方面需要的朋友参考。

01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这应该是最早读给他听的那一批里的。语句是重复循环的结构,英文有韵律感,如果按中文翻译就不会那么有趣了。读起来可以非常夸张,然后大大的动物图案和鲜明的颜色是吸引孩子的主要的点。

他那会说,最后出现的teacher是妈妈

推荐指数

02

《蹦》

低龄阶段,重复循环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叙述结构,这本也是,一个个小动物蹦起来,然后发现有的蹦不起来,最后是自己(最后一页是镜子)蹦起来。

一开始讲这本绘本的时候,他还不会真正意义上的蹦呢,后来才学会两脚离地跳起来。然后每次讲到一个“蹦”时就在床上蹦一下,所以这是一本可以蹦着看的《蹦》。

推荐指数:

03

《爸爸,我要月亮》

这是在最早的一批里他最喜欢、给他讲得最多的一本。

一个小女孩想要天上的月亮,于是他爸爸爬上天去给他把月亮带下来。其中还写到了月亮大小的周期变化。

关于这本印象最深的,是他把书页撕烂了,然后拿透明胶带着他粘好了。到如今他已经学会了爱惜书,反而是他弟弟到了折腾书的年纪,让他不胜其扰。

推荐指数:

04

《I am a Bunny》

最精美的绘本之一,一只小兔子的春夏秋冬。孩子最初可能不太会对这种缺乏趣味情节的绘本产生兴趣,但慢慢地也开始从画面中欣赏世界和大自然的美好。

推荐指数:

05

《好饿的毛毛虫》

一条小毛毛虫,从星期一到星期天吃了什么,最后长大变成美丽的蝴蝶。历数他每天与星期“几”数量对应的食物是非常有意思的。

在星期天那一页,儿子当时说,怎么这里只有一片大叶子,我们就去摘了两片绿萝叶子用透明胶粘上去,现在叶子已经变成褐色标本啦,时光荏苒。

推荐指数:

06

长颈鹿卡蜜儿系列

这是我自己最喜欢最推荐的一套故事书了!法国经典 游戏 力绘本,一套25册,每本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场景非常广泛,做苹果馅饼、开飞机、粉刷房子、爬喜马拉雅山、去火星……

故事分为三辑,书的自我介绍是说第一辑“在 游戏 中学会与人相处”,第二辑“学会和自己玩”,第三辑“学会和朋友一起玩”。长颈鹿卡蜜儿独立、勇敢、 情感 丰富,经历各种各样的有趣事。

这里面他喜欢的就太多了。比如《亲亲抱抱》那本,是他一岁多那会特别喜欢的,他妈妈给他讲到“我要妈妈亲亲,抱抱”的时候他就会给妈妈一个拥抱;讲人类祖先的《曾曾曾曾曾祖母》、过万圣节的《南瓜南瓜,咔嚓咔嚓》,他每次听到就要笑死;看完《滑梯就像过山车》,他那段时间出去坐滑滑梯就要给一个几颗星的评级……

而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大脚印,小脚印》。他当时听完都哭了,哪怕作为大人也深受感动。从小时候卡蜜儿“穿着靴子,牵着爷爷的手”,“走了好长好长的路”,到卡蜜儿长大,爷爷过世,“轮到她带着宝宝,穿着靴子,走好长好长的路了,就像当年爷爷带着她那样”。

推荐指数:

07

《My Fun Spot》系列

翻翻书,英文原版,一套8册。是朋友送的,个人感觉很不错的一套。但好像他一直没有太感冒,所以讲得不算太多(普遍来说他对英语原版绘本的兴趣就是差一些,还是语言隔阂)。作为翻翻书最大的玩法当然是一起和他来做书里的 游戏 ,比如寻找被遮挡的复活节彩蛋。

推荐指数:

08

迪士尼宝宝故事会系列

一套多册,是三岁前儿子听得最多的故事书之一。很多我们大人都熟悉的经典童话,出现在迪士尼银幕上的那些,如《白雪公主》《匹诺曹》《小美人鱼》《狮子王》《花木兰》《冰雪奇缘》等也包括在其中。

故事类型很丰富,三观超正,对孩子来说,能从中看到世界的奇妙与美好,学习善良勇敢、诚实正直、遵守规则、合作互助、正视输赢、控制情绪、战胜挫折等,感受友情、亲情也学会正视告别和分开。

以前有人说如果全国人民人人都遵守“小学生守则”,这个 社会 就非常好了;当陪伴孩子去讲故事的时候,就会感觉成年人的世界这么复杂,很多时候缺乏的就是对基本品质的重视和坚守。

推荐指数:

09

巧虎系列

此前订了12个月的巧虎,每月寄来一套相应月龄的图书加玩具。其实性价比还不错。这个内容就比较多样。

比如有一本是《妈妈去上班》,按下书里的按钮就会响起妈妈和巧虎的对话。现在每次听到这个对话,就想起以前他还小、特别找妈妈的时候。那时他妈妈晚上经常还要去上课。我在家陪着他玩,等他妈妈回来,他玩不了多久就开始想妈妈那个可怜劲。

推荐指数:

10

《我们的身体》

这本书有点小贵,但比较值。是一本有很多互动设计的身体科普童书,从里面告诉他妈妈是怎么生下他的,他将会怎么发育长大,身体各部分组成和运作方式,怎么爱护自己的身体等。

比如有一节说到“结痂”,他后面再不小心受伤流血时就想起伤口处的血液凝固阻挡病菌入侵。

推荐指数:

11

“学会爱自己”系列

帮助孩子心理成长的一套绘本,包括“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不要随便欺负我”“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嘲笑我”“不要随便否定自己”“不要随便对待自己”“不要随便改变自己”“不要随便顺从别人”“不要随便放纵自己”“不要随便发脾气”等。从标题就能看出,是告诉孩子保护自己、善待自己。

没有直接说教,夸张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很喜欢。当时讲了“不要随便放纵自己”,他在吃东西、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就会问:

这是“有点儿少”“刚刚好”还是“太多了”?

推荐指数:

12

《父与子》

这个是经典的漫画书了。父与子之间的故事充满想象力,有趣而不乏温情。他大约到3岁后开始迷上这本书。一开始是给他讲,后来他就可以自己看图会意,有段时间天天自己看。

那时就和他一起用橡皮泥做了父与子的形象。

推荐指数:

13

《丰子恺儿童漫画集》

中国漫画史上的经典,用毛笔画的,风格自然不同。一幅幅儿童的日常生活情景,活灵活现,富有童趣。从中也能观察到那时的风土人情。

因为并没有连续的故事情节,可能作为成年人更能理解其中情趣,但儿子看了也觉得很好玩。比如看到里面有一幅是给凳子腿穿鞋,他就拉着我一块给自家凳子也用纸做了四只小鞋子穿上。

推荐指数:

14

《The Runaway Bunny》(逃家小兔)

和《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一样,非常经典的亲子感情主题的英文绘本。

推荐指数:

15

《Goodnight Moon》

这也属于一定要用英文讲的绘本。因为主要的乐趣就在于循环往复的音节押韵。非常适合睡前讲,和周围的每一样东西都说晚安,“Goodnight stars""Goodnight air”,在诗意和静谧里入睡。给儿子讲的时候,他就会自己再加上和家里各种东西说的晚安。

这是上世纪创作出来的绘本,可以看出那时候人的生活环境和节奏与现在很不一样。读书的一个乐趣可能也在于此——你出生于人类 社会 怎样的文明阶段无法选择,但经典的书籍可以让你感受“从前慢”的心境。

推荐指数:

16

《野兽国》

非常推荐的一本经典绘本。迈克斯在家里捣乱,和妈妈起了冲突,然后回到房间,房间长成了树林,他进入了野兽国,在野兽国和野兽们一起尽情玩闹后,他还是决定回家,“回到那天晚上,回到自己的房间,发现有晚饭等着他,还是热的呢”。

这本书想象奇特,像一个寓言。我自己的理解是,去到野兽国就是孩子自己释放和消化情绪的时间。给予耐心让他去 探索 自己的情绪,他就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意识到家人的爱。

但绘本的共性就是没有说教。孩子喜欢这个故事,并不是非要他悟到其中道理,只要让他能够共情,就能有所收获。

儿子自己发明的一个 游戏 是,模仿迈克斯和野兽们狂欢时,在画面上呈现的动作姿态,然后让我猜是哪一只野兽。

大部分时候很好猜,有一次我没有猜着,谜底竟然是他模仿了画面里那顶帐篷的“姿势”!

推荐指数:

17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

作为爸爸,特别喜欢这一套,哈哈。里面熊妈妈就没有出现,每一本都是熊爸爸和儿子之间做一个事情,包括聚会、当厨师、搬家、看世界等。在 游戏 中,小熊不知不觉学会了独立,成长为一个小男子汉。

书里的互动的一些具体 游戏 ,是可以直接借鉴的。记得那时就和儿子一起用面粉制作并烤了其中的“甜棕熊卷”,虽然不像书里说的美味,但从外形上做到了,儿子很兴奋。

推荐指数:

18

数学 游戏 故事绘本系列

一套训练数学思维的绘本。故事很有趣,中间结合情节提出思考问题,解决方式包括理解指令、观察、区分、归纳等,难度很适合3岁左右的孩子。

推荐指数:

19

“蒙施爷爷讲故事”系列

这套故事孩子也非常喜欢。故事风格很特别,属于打破常理的怪诞故事,猛一听不知道要表达什么,但孩子才不管呢,他觉得好玩!是有超级想象力,能带来很多欢乐的类型。

推荐指数:

20

《大卫不可以》

就像《我妈妈》《我爸爸》一样,很著名的不用多介绍的一个绘本。虽然想象力稍逊,但思路和《野兽国》有点类似。

“胡闹”是孩子的天性,引导他、也理解和包容他,给他一个温暖的怀抱。绘本里顺着他说出了他的内心天性,他在现实里反而不会一味任性。

推荐指数:

21

《等爸爸回家》(Town is by the sea)

这本从语言到绘画风格都很特别,淡水彩的画面甚至带有一丝伤感。但故事并不是悲剧,而是一个孩子讲了“我家”(在加拿大一个岛的煤矿小镇上)日常而普通的一天,对他身为矿工的父亲的担心。它没有特别浓烈地表达什么主题,

不知道孩子听的时候具体是怎样的感受,但我觉得有一些生活的淳朴的美的东西在里面,就像平和安静的海面一样。

推荐指数:

22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

告诉孩子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人造物从自然界的原料开始,是一步步怎么来的。因为也是上世纪的书,生产方式都比较传统,跟现在的一些工业流程可能不太一样,但是孩子非常感兴趣,对他初步理解工业世界还是有帮助的。

类似的博物方面的绘本还有一本《山居鸟笔记》,介绍鸟类知识的,也很不错,不过这本可能适合更大一些时候看,儿子目前不算特别感兴趣。

推荐指数:

23

《艾莫有了个小弟弟》

有了二胎后,为了帮助大宝做好心理建设,入手了几本兄弟故事,除了这本还有《我哥哥》《当哥哥真好》等。但他最喜欢的还是这本。站在哥哥的角度,讲述有了一个弟弟后的心态转变,从“一切都变了”到“这种感觉可真好”,真实细腻又饱含童趣。

大儿子现在对弟弟挺好的。除了玩具不会让着弟弟,在一起玩时都比较注意保护弟弟了,还很会逗弟弟开心。弟弟也很喜欢哥哥,总是凑到哥哥身边去,跟哥哥哈哈大笑。有一回不好好吃饭,哥哥给他喂了几口,他竟然吃得格外香。

推荐指数:看是不是要二胎…

24

“我可爱的恐龙伙伴”系列

几乎没有哪个男孩不爱恐龙吧。这个系列画面精美,各种恐龙都有出现,最后有相应的恐龙知识介绍,儿子非常喜欢。

顺便感慨,孩子对于恐龙、僵尸、吸血鬼、海盗、变形金刚、机甲战士这些形象真是很热爱。对于恐龙和僵尸,他的知识比我丰富多了。

推荐指数:

25

《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

小鸡卡梅拉是非常经典的绘本形象啦。这套故事非常有趣,孩子超级喜欢。缺点是,每一本都很长,讲完一个真的要很久!

推荐指数:

最近几天我们又把《一园青菜成了精》翻了出来,因为大宝准备表演这篇童谣。我家大宝从五岁左右看了这本书,现在已经把它通篇背下来,不仅仅因为喜欢,更是因为它朗朗上口,好记又有趣啊!

《一园青菜成了精》这是一个北方民谣,由东方娃娃的主编周翔先生改编并作画,读起来朗朗上口,画面又十分生动有趣,孩子一读起来就高兴得不得了!

首先,这首童谣的内容本来就十分有趣,适合孩子热爱幻想的特点: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

最近几天没人问,他们个个成了精。

哈,蔬菜成了精,个个神气十足,萝卜们模仿人,开始称王称霸了:“绿头萝卜称大王,红头萝卜当娘娘”。

隔壁池塘里的莲藕不服气,于是和菜园里的植物们打起来啦!

小葱端起银杆枪,一个劲儿向前冲。

茄子一挺大肚皮,小葱撞了个倒栽葱。

韭菜使出两刃锋,呼啦呼拉上了阵。

黄瓜甩起扫堂腿,踢得韭菜往回奔。

每个蔬菜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有各自的独门绝招:小葱的银杆枪、茄子的大肚皮、韭菜的两刃锋、黄瓜的扫堂腿。

再后面歪嘴葫芦放大炮后,把各种蔬菜打得落花流水,更是生动,感觉有点水浒传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味道:

歪嘴葫芦放大炮,轰隆轰隆炮三声,

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黄瓜上下青,

打得辣椒满身红,打得茄子一身紫,

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

这里我觉得有点不合理的地方就是豆腐、凉粉怎么会在菜园里出现呢?不过,孩子觉得打得很过瘾啊!好玩极了!

当然,除了整首童谣的音律之美、情节有趣,周翔先生的画也是非常有特色,是中国国画风,用墨少,留白多,但画得生趣十足。那个“胡萝卜挂帅去出征”,更是京剧里先锋的装扮,肩上插了三角旗,手里拿着令旗呢!

最后莲藕一头栽进烂泥坑,结束战斗!

整篇童谣加上周翔先生国画风格的绘画,让孩子体会中国的文字之美、传统的绘画之美,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爱上我们中华文化,就这么简单呀!

《一园青菜成了精》整首童谣如下: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

最近几天没人问,他们个个成了精。

绿头萝卜称大王,红头萝卜当娘娘。

隔壁莲藕急了眼,一封战书打进园。

豆芽儿跪倒来报信,胡萝卜挂帅去出征。

两边兄弟来叫阵,大呼小叫争输赢。

小葱端起银杆枪,一个劲儿向前冲。

茄子一挺大肚皮,小葱撞了个倒栽葱。

韭菜使出两刃锋,呼啦呼拉上了阵。

黄瓜甩起扫堂腿,踢得韭菜往回奔。

莲藕斗得劲头儿足,胡萝卜急得搬救兵。

歪嘴葫芦放大炮,轰隆轰隆炮三声,

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黄瓜上下青,

打得辣椒满身红,打得茄子一身紫,

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

藕王一看抵不过,一头钻进烂泥坑!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

陪孩子读100本童书,今日推荐 二胎三胎 家庭必备绘本《妈妈肚子里有座房子》。

如果你也对绘本感兴趣,一定看到最后, 文末有绘本资源分享

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逐步开放实施,身边好多朋友进入了二胎时代,也有少部分进入了三胎时代。面对新成员的到来,其实大宝和爸爸妈妈一样期待呢,怎么以儿童的视角解释弟弟妹妹的到来呢,持续高居英国畅销书榜的二胎家庭必备绘本《妈妈肚子里有座房子》来告诉你。

推荐这本书的 三大理由

1告诉了大宝他和弟弟从哪里来?将妈妈的肚子比做房子,有趣而易懂。

2理解妈妈的辛苦:想象自己肚子上也抱个房子,体验妈妈的不容易。

3提前体验大哥哥的角色,高兴迎接新成员。透过小房子,与小宝宝“打电话”,提前培养感情,并对新成员充满期待。

英吉尔斯•安德烈/文

英瓦尼萨•凯班/图

徐廷廷/译

大小:12开,定价:47元

绘本页数不多,适合3-6岁亲子阅读,7+岁可独立阅读,是一本介绍孕育之爱和手足之情的绝佳绘本。

作者吉尔斯•安德烈是英国著名的童书作家,其作品畅销全球数百万册,代表作《想要爱的小狮子》《内裤》获得了英国最负盛名的童书奖之一 红房子奖 ,作品《不会跳舞的长颈鹿》获得 谢菲尔德奖 。(谢菲尔德图书奖这个奖我不太了解,百度里也没有查出来,有知道的朋友麻烦科普一下。)

妈妈怀孕了,小男孩非常好奇,大人们告诉他,妈妈肚子里有座小房子,并且他也住过这个小房子。

书中语言通俗易懂,采用儿歌般的叙述词娓娓道来,无论是大人读给孩子听,还是孩子自己读,都非常朗朗上口。

爸爸说那座房子,我也住过,可是我没有什么印象。

爸爸告诉我,透过医院的电视可以看到那座房子,宝宝在房子的浴缸里睡觉。

小宝宝很能吃,妈妈每天要吃很多东西,房子越来越大,妈妈的肚子也越来越大。

妈妈每天很辛苦,我要学着照顾妈妈,爸爸,你别打扰妈妈休息。

我有很多玩具,等待小宝宝出生,和他分享,陪他玩,我好想透过房子的小窗户看看他。

今天真开心,我给小宝宝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爱你”,他很喜欢听我说话,还用动作回应了我。

终于我见到了我的小弟弟,小房子空了,不知道下次是谁住进去?

需要绘本资源的, 点赞关注 我并 私信 绘本名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点赞关注我,您的鼓励会是我坚持的最大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0334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6
下一篇2024-01-16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