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认的说法,这个不是仓央嘉措的诗。
有很多网友认为是一度君华的,出自2009年的入库的《冷面楼主和尚妻》。
也有网友认为是出自比这个更早的2008年入库的妖柒《红颜梦》。
顺便说一句,免得你还去纠结,因为感觉你也是蛮喜欢文学的。
最典型的是《见与不见》,早前很多网友认为也是仓央嘉措的诗。
目前的官方定论是广东肇庆的一个女子写的,扎西拉姆·多多,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现追随十七世噶玛巴大宝法王在印度菩提伽耶修行。
一、《见或不见》的原版是藏族语言,是藏族诗人写的,这首诗的作者大多数人说是仓央嘉措,也有说是一个藏族女诗人写的。
网上考据(新周刊曾在微博更正,称《见与不见》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说是这首诗实际上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作者叫扎西拉姆·多多。
1、这一首的灵感,是来自于莲花生大师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表达的是上师对弟子不离不弃的关爱,跟爱情、跟风月没有什么关系。
2、标题后来更被篡改为《见与不见》,被很多人误传为是六世喇嘛仓央嘉措的作品。
二、详细介绍:
1、扎西拉姆多多是个广州女孩。扎西拉姆·多多是她后来起的藏文名字,她的真名叫谭晓静,大学里爱写诗,毕业后在一家国内的IT公司工作。她是位虔诚的佛教徒。现追随十七世大宝法王在印度菩提伽耶修行。
2、这首诗歌实际上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班扎古鲁白玛,为音译,意思为莲花生大师),作者扎西拉姆多多,出自其2007年创作的《疑似风月》集的中集。
2008年,这首诗被刊登在《读者》第20期,改题作《见与不见》,署名为仓央嘉措,因此多被讹传为仓央嘉措所作。此事并非出自作者本意,后《读者》为此事道歉。
见与不见》原题《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作者:扎西拉姆·多多
此诗出自《疑似风月集》,由扎西拉姆·多多于2007年5月15日撰写于北京,题作《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班扎古鲁白玛”即梵文“莲花生大师”。
2008年,被刊登在《读者》第20期,改题作《见与不见》,署名为仓央嘉措,因此多被讹传为仓央嘉措所作。 在2010年12月22日首映的**《非诚勿扰2》中,由李香山(孙红雷饰)的女儿川川为其父念诵。 **中朗诵时的背景音乐是石进的《夜的钢琴曲(五)》。
**爆红
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捧红一首小诗《见与不见》。这是片中李香山(孙红雷饰)的女儿在父亲临终前的人生告别会上送他的诗。它探讨了爱与生命两大主题,内敛而深情,不少观众热泪盈眶。其作者一度被传为17世纪著名诗人仓央嘉措。记者昨日获悉,作者其实另有其人,她是一位名叫扎西拉姆·多多的当代女诗人。 《非2》中,川川对父亲李香山深情朗诵的《见与不见》因风格与仓央嘉措作品极为相似,一直被认为是他的作品。网友被这首诗深深打动,有人在微博缅怀这位诗人,也有人走进书店寻找他的诗集。 不过,这首诗真是仓央嘉措写的吗?百度贴吧,有人给出这样一个答案,“《见与不见》实际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班扎古鲁白玛,音译,意思为莲花生大师),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近日,新周刊也在微博更正,称《见与不见》属于扎西拉姆·多多。
《见与不见》全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寂静喜欢。
仓央嘉措轶事典故
相传仓央嘉措在入选达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他便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
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脚印进入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随后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也有说法只是将情人驱逐出拉萨放逐到远方),采取严厉措施,把仓央嘉措关闭起来。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作者:扎西拉姆·多多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相关介绍:
此诗出自《疑似风月中集》,由扎西拉姆·多多于2007年5月15日撰写于北京。 关于这首诗,作者曾有自述: 这一首的灵感,是来自于莲花生大师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我想要通过这首诗表达的是上师对弟子不离不弃的关爱,真的跟爱情、跟风月没有什么关系。
作者讹传
2008年,被刊登在《读者》第20期,改题作《见与不见》,署名为仓央嘉措,因此多被讹传为仓央嘉措所作。 2010年12月22日,在**《非诚勿扰2》中于片尾出现
《见与不见》作者并不是仓央嘉措,而是扎西拉姆多多。
诗歌原文:
《见与不见》
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仓央嘉措介绍:
仓央嘉措(1683—1706年),为第六世达赖喇嘛,门巴族人,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1683年(藏历水猪年,康熙二十二年)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
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1705年被废,1706年在押解途中圆寂。仓央嘉措是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情歌。
最为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汇集了仓央嘉措60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他的诗歌已经超越民族、时空、国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扎西拉姆多多介绍:
扎西拉姆多多别名谈笑靖,是位虔诚的佛教徒。现追随十七世噶玛巴大宝法王在印度菩提伽耶修行。已出版图书作品有《当你途经我的盛放》《喃喃》《小蓝本》。现任陈坤出品MOOK书《我们》主编。
这几句诗作者是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 。
出自《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班扎古鲁白玛,为音译,意思为莲花生大师)。出自其2007年创作的作品集《疑似风月》。此诗出自《疑似风月中集》,由扎西拉姆·多多于2007年5月15日撰写于北京。 关于这首诗,作者曾有自述: 这一首的灵感,是来自于莲花生大师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我想要通过这首诗表达的是上师对弟子不离不弃的关爱,真的跟爱情、跟风月没有什么关系。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作者简介:扎西拉姆多多是个广东女孩。她是位虔诚的佛教徒。现追随十七世噶玛巴大宝法王在印度菩提伽耶修行。已出版图书作品有《当你途经我的盛放》《喃喃》《小蓝本》。现任陈坤出品MOOK书《我们》主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