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最终让你做的这个决定——生二胎?
是来自 长辈的“催生” ?是来自对身边人都在二胎的 那份从众 ?是为了 给大宝留个伴 ?是为了 减轻大宝以后的养老压力 ?还是其他……
这些我们常常听到的答案,仔细想来似乎都是站不住脚。长辈催生你就生吗?难道二胎是给长辈生的吗?生了之后谁来带孩子?长辈吗?我们早已知道他们没有这份义务!
别人生你就生吗?你们的家庭条件一样吗?你难道没有自己的想法吗?别人怎样你就怎样吗?
而对于为了大宝生二胎,“给大宝留伴、留个亲人”的这种说法。 一位32岁的妈妈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她就是 曾经的那个“扶弟魔”, 但现在 她已经觉醒了 ,她的这份觉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对于生不生二胎这件事,她又有什么感受呢?
下面,我们一起听听她是怎么说的!
我叫苗苗,1989年出生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那是一个 农村人头胎生了女儿就一定会生二胎的时代 ,那时要不要二胎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如果父母没有给大女儿取名字叫 “招娣”、“盼弟”、“来娣” 已经是对她很大的恩情了。在我12岁那年,父母终于费尽“千辛万苦”生了弟弟。他们成了人人羡慕的 “儿女双全”家庭 。
在我的童年里,妈妈很爱我,我对妈妈的话更是言听计从。自从有了弟弟,妈妈对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要好好学习,以后长出息, 我就靠你这个女儿了。你要管你弟弟,我和你爸都没有本事,挣不到钱,我们什么也不用你孝顺,你管你弟弟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 ”
这些话,我从小听到大, 深入我的骨髓,深以为然,认为弟弟就是我与生俱来的责任,我就要管弟弟。 我也是这么做的,弟弟在我心中是第一位的! 我深信他是我父母百年之后,我在世上的亲人!
无论什么事情,我都把弟弟放到心里,也会挂在嘴边。我的舍友们、朋友们都很吃惊,她们从没有见过我这样的“姐姐”!用她们的话说:“ 从没见过一个姐姐,能像你这样对弟弟这么好! ”
是我要结婚的时候 , 当我要拥有自己小家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觉醒!
我不才,即便学习很努力,也只读了一个二本院校,没能成为妈妈心中能光耀门楣、帮她减轻负担的 “能女儿” ,毕业之后,也每月也只能领到4000多元的工资。
我要结婚了, 妈妈要10万彩礼! 我和老公是大学同学,一路走来,我当然知道他们家的经济情况, 我们两家经济实力上可谓是“门当户对”!
他们家的钱有数,给10万彩礼,就要从婚房首付中拿出10万。 但我看上的那套婚房,少了这10万元,是付不起首付的!
我就和妈妈坦白说了这件事, 说我们不要彩礼了,用来买房子 。但 妈妈的反应让我吃惊——她坚决不同意!
她说:“你们可以买小一点的房子,买二手房也行啊,没有必要买那么好的房子! 但彩礼是必须要的,要不你嫁过去,他们家不拿你当回事! ”
妈妈这番话, 突然让我感到了她的“双重标准”!
从小她对我的教育是 做人做事,不用在乎形式,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不用被那些繁琐的礼节束缚! 每当看到有人大张旗鼓的结婚时,她总是用讽刺的语调说到:“弄这些形式干什么, 自己过得好就行,结婚时再怎么风光,该离的还是会离 !”
而到我这,她 怎么又这么在乎这份彩礼?一份彩礼就能换来婆家对我的重视与疼爱?我不认同,我认同的是我老公的为人! 这个房子也是我们一起千挑万选的,还考虑到了等以后有了孩子,他的上学问题,也算得上是学区房吧。为什么要换成小的?二手的?
谈不拢,这个问题就搁置了,婚期也延后了。 因为老公家拿不出彩礼,我还坚持要这套房子。当然,分手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我和老公毕业之后,因为工作原因,处于异地状态过了好几年。所以等我们终于解决了异地问题,打算结婚的时候,我已经28岁了。这时,我身边的几个好友大多已经结婚了。
28年来,我 从没想过还有嫁妆这件事情 ,因为当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妈妈就经常对我说:“我们家没钱, 能供你上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你看你那个同学芳芳,初中还没毕业,家里就不让她上了, 你能一直上学已经很不错了 。 等你结婚,我们只能给你两铺两盖(就是一共4床被子的意思) !”
每当这时,我都会说:“ 我什么也不要 !”
可能这段对话,早就在我的心里 生根发芽 ,我的潜意识里知道 我是不会有嫁妆的。
但我看到我同事小王,家也是农村的,也有一个弟弟。她结婚,父母给她买了一辆车作为陪嫁。
我的好友欣欣,家也是农村的,也有一个弟弟。她也要结婚了,父母也准备给她买车。
我不会开车,也不想要车,更知道我父母根本拿不出买一辆车的钱,可想到妈妈口中那“两铺两盖”时, 心里很不舒服。
别人都有嫁妆,我父母没钱,拿不出来。 我绝不去攀比,我从来不想要父母的一分钱,也总觉自己回馈给他们的不够。 我更知道我的父母挣钱的艰辛,就像有位作家曾这样描写过自己的家庭——“ 我们家,其实是属于底层,也就是那种得小心张罗着看别人脸色,但别人却不用看我们脸色的人。 ”我们家也是这样的家庭。
但我突然意识到的是妈妈的心! 在妈妈的心里,她从来没想过要给我嫁妆,她的“不能”我能理解,但她的“不想”让我心痛。
我妈妈常常嘲笑那些“重男轻女”的家庭,那些只让儿子吃好的,却让女儿吃差的家庭;那些不让女儿上学,只让儿子上学的家庭。每当这时她总会说:“ 闺女和儿子不是一个样嘛 !”
我第一次意识到她对重男轻女的这些“嘲笑”,只不过是“ 五十步笑百步 ”而已。如果此刻是我的弟弟要结婚,妈妈是不是就会费尽心思去凑彩礼呢?
至于彩礼,我以前以为是给女方父母的。我本心最讨厌彩礼、嫁妆这些事情!也不懂这些事情。但我要结婚了,也会听到周围同事朋友们关于彩礼、嫁妆的一些议论。
她们说:“ 现在很多家庭都把彩礼直接给女儿,有的还会再添上些陪嫁,作为两个孩子小家的启动资金 !”
我没有嫁妆,但我为什么不能把这10万彩礼直接放到房子首付里,用来买我想要的那套房子呢! 妈妈为什么要用这10万元彩礼为难我?还说是为了我好。
我认为 用彩礼去考验老公、考验婆家的做法是很愚蠢的 ,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女孩与其 要结婚的时候 在彩礼上纠结, 不如睁大眼睛好好去谈恋爱,去了解自己找的“这个人”值不值得嫁。
即便婆家给你100万彩礼,婚后你的这位老公家暴,你还是要离婚的,当初要再多的彩礼有什么用呢?对于彩礼, 婆家有钱,这根本不是一份考验;婆家没钱,仅仅是一份为难!
我有这样的想法,人生第一次不听妈妈的“指挥”。
我结婚了,没有给她10万彩礼。
曾经我把所有的 情感 都寄托在原生家庭之中,也从中获得温情与力量。但如今 这份 情感 ,从我要结婚时开始就在一点一点往外抽离,然后注入到我与老公组建的小家之中。
我也不再是扶弟魔了。
我第二次觉醒,是我女儿出生! 我经历了一个女人一生中 最大的痛苦与无助 ,而我的妈妈只去医院呆了20分钟,就是说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忙,我婆婆照顾我,她很放心,立刻就走了!
我生孩子,她没照顾我一分钟;我的女儿,她没抱过一次。却常常对我说:“再生个二胎吧,趁着你婆婆还能看孩子!要是头胎是个儿子,不要二胎还行。 但我们是个女儿,还是要再生一个的! ”
不仅如此,更可笑的是,妈妈还想让我以后帮我弟弟带孩子。以前,在我还没结婚的时候;在我还没有觉醒之前; 在她说什么,我就坚持什么的时候。 她就常常有意无意地对我说:“ 你看我们村小刘家的孩子,是他姐姐在帮忙带! ”其实,当时我还没有领会到她想以后让我帮弟弟带孩子这层意思。
但人的记忆就是这么有趣,曾经的一些事情,平时记不起来,却储存在你的脑海里, 一旦觉醒,一幕幕立马浮现在眼前。
我夜里带孩子,累到崩溃的时候,竟突然想起妈妈的这句话!一旦想起,就常常想起,以致于难以释怀。
为什么?
我有孩子了,你从没帮帮我,却计划着要我以后帮你的儿子带孩子? 我要是你的儿媳,你是不是就“责无旁贷”的来帮忙带孩子了?难道这就是你口中的闺女儿子一个样吗?
女儿家的孩子不关你任何事,儿子家的孩子就是你的责任,你年纪大了带不了的话,还想让女儿来代替你帮儿子家带孩子。因为这样的话,女儿其实是在孝顺你这个妈妈!这到底是一份怎样的逻辑!还振振有词!
对于我觉醒之后的愤愤不平,老公曾对我说:“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很有道理,告诉你: 母女之间,也是要看破不说破,这样母女才有的做 。”
可我不听,还不死心,非要那个赤裸裸的真相!
那次我带着女儿回娘家,气氛还不错,我就问妈妈:“你是不是还想以后让我给弟弟看孩子?”
没想到,妈妈直接说:“ 等我要是死了,你还不帮帮他? ”此时, 我的妈妈56岁,我32岁,我的弟弟20岁,还在读大学。
从小妈妈就喜欢拿“死”威胁我,“ 你要是不听话,我就去死了算了!”“不是为了你,我早死了!”
这次, 她在我的心中彻底“死了”。
以后余生,我会“看破不说破,母女有的做”。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她自己独一无二的印记,这就是我的印记。
基于这份印记,我是坚决不要二胎的。理由太多了,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我自己经历的这份觉醒,坚决不让女儿再去经历、去承受 。 我不能保证再有一个孩子,自己不会偏心。即便我能保证自己,也不能保证家里的其他人不会偏心。更何况她是一个女孩,家里还有那么多人在盼男孩!
至于,那种说为了给大宝留个伴、留个亲人的说法,我是最不赞同的。就像有人说的那样:“ 兄弟姐妹就是小时候的玩伴,长大后的亲戚 。”每个人成家之后, 世上的亲人就是自己的配偶和子女 (父母百年之后)。
在你心里若不是这样,把兄弟姐妹置于与自己家庭同等的地位,甚至更优先的地位,不能保持好那份距离。那么,你自己的家庭就会出现一些不要的麻烦与问题,比如“扶弟魔”。而这肯定不是“为了大宝有个伴”去选择生二胎的那些父母,想要给大宝带来的结果吧。
“亲人”也是有顺序排位的, 作为父母留给大宝的这个亲人,只能排在大宝亲人队伍中的 “第二顺序” 。
所以,“为了大宝有个伴”去生二胎,这种说法我最不赞同。至于 陪伴,我更希望女儿能有自己幸福的家庭,有一个爱她的老公,一个活泼 健康 的孩子,这才是她未来人生中,最好的“伴”。
苗苗的这番心里话,听起来有点沉重,也或也有点偏激,但作为一番人生体会,却总能给我们或多或少的一点启发吧,愿读者能有所收获。
至于要不要二胎这个问题,我认为“为了大宝有个伴” 确实不是一个选择生二胎的理由 。生或不生, 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决定。
在我看来,不生二胎的理由,有千万;而生二胎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 喜欢孩子,一个不够,再来一个。
今日话题:
苗苗的心情你能体会吗?你认同她的观点吗?
图文无关
我觉得最主要是的千万别动不动就说“你是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结合自己,我小时候就恨透了这个理由,本来不讨厌妹妹的,但什么都要让着妹妹,所以小时候关系特别不好!后来长大些了,才和妹妹有感情的!所以我觉得,作为老大,其实对弟弟妹妹的到来原本是跟欣喜的,但就因为不均等的对待,离间计老大老二的感情。一碗水不能完全端平,但の尽量端平吧
很多父母选择多生一个孩子,除了在二宝身上寄托了父母自己的期盼,也希望两个孩子长大后能相互照顾,成为彼此的 情感 支撑。父母生二宝的初衷是好的,但品尝家有二宝的快乐时,也需要有耐心和智慧去面对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的天然的竞争与嫉妒。
有些大宝觉得自己的地位被二宝取代了,自己的存在变得不重要了、没有价值了,所有人都去爱二宝不爱自己了,自己没人爱、没人疼了,在家里没有归属感了。部分大宝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如伤害自己(自杀、自残、离家出走、自我堕落等)、伤害弟弟妹妹(故意让二宝走丢、攻击二宝等)、伤害父母等。
近日《人民日报》报道,杭州市一女孩,因和家人赌气而爬上24楼窗户外沿要跳楼。据了解,女孩今年14岁,家里还有个5岁的弟弟,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女孩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够好,感觉家里人更宠爱弟弟,跟自己沟通时简单粗暴,对弟弟总是很耐心,便赌气爬窗想要跳楼。女孩情绪非常激动,不允许家人靠近,并说“反正他们有弟弟了,我跳下去,(他们)也不会伤心的。”
24岁女孩小敏在父亲与继母的睡房中打开液化气罐阀门,试图杀害熟睡的父母。之后又因担心父亲咳嗽,折回睡房想拧紧阀门,但拧错了方向,气体越漏越多并产生“吱”的声音。惊醒过来的父亲发现情况后迅速报警,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嫌犯是自己的女儿。在警方面前,小敏谈起作案动机,称“父母对弟弟太好了,心中不平衡”。小敏还说,中途放弃是因为后悔了。
类似于这种因为嫉妒弟弟妹妹而发生的案件是非常多的,有的因为嫉妒弟弟妹妹而故意让其走丢,有的因为嫉妒二宝而有意无意导致其受伤害,有些表面上听父母的话照顾弟弟妹妹,但经常趁父母不注意而攻击弟弟妹妹。
这些案件有个相似之处:大一点的孩子,因看到父母对弟弟妹妹那般疼爱,而对自己慢慢疏忽,对比之下他们觉得是因弟弟妹妹的出现,导致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于是对父母、弟弟妹妹充满憎恨、怨气。大孩子对自己的攻击(自杀、自残、离家出走、自我堕落等),其实也是在攻击、控诉父母——“我伤害你的孩子(我自己),看你心不心疼、后不后悔!”
在 青少年心理咨询 中,很多大孩子在对咨询师信任后,表露自己想离家出走或自杀自残,是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觉得自己离家出走或死后,父母会担心、痛苦、绝望,会不断思念自己,并不断反思、忏悔他们的过错,希望自己离家出走的行为或自杀的行为能够惊醒父母,也让父母切身体验一下自己内心常常体验的痛苦、绝望,看到他们痛哭流涕、不断悔过,自己才会原谅他们曾经对自己的伤害。
一个家庭系统中,新成员的到来必定会影响这个系统的平衡性。弟弟妹妹未到来之前,大孩子在家庭中一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内心会觉得“爸爸妈妈只爱自己一人”。
弟弟妹妹这个“竞争者”的突然出现,往往会让大孩子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非常恐慌,甚至出现退行行为,变得比之前更弱小、更“幼稚”,比如本来可以一个人睡,突然不敢一个人睡了;本来已经不尿床了,突然又尿床;本来学习还可以,突然学不会、考不好了,需父母经常督促;经常生病、容易受伤……这些表现都是潜意识里渴望获得父母更多关爱。
关于是否要提前跟大孩子商量二宝的到来,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师徐文娇老师认为,父母要不要生二胎,是父母自己的决定,不是大孩子的决定与责任。二宝是父母自己的孩子,是夫妻之间的决定与责任,二宝不是大宝的孩子,也不为大宝而出生,大宝没有责任、更没有义务去承担二宝是否出生的选择。最好父母自己做选择,但同时也尊重大宝在家庭的地位,提前告知大宝TA将有一个弟弟或妹妹的存在,让大宝接受这个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并做好心理准备。
此时,父母可以告诉大宝对TA的爱不会因为二宝而减少,但更重要的是“说到做到”!大宝在之前的人生经历中体验到的是“父母只爱我一个”,这个信念将被二宝的到来打破,新的信念“父母爱弟弟妹妹,也爱我”还未建立,也还未被经验到,大宝自然既想相信父母所说的,又心存怀疑。所以,父母既然承诺对大宝的爱不会因为二宝到来而减少,那么在二宝出生后的前两三年里就需要对大宝做到,这样大宝才真的确信“弟弟妹妹不会抢走我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一如既往地爱我”。
二宝出生后,父母需要明白:爱二宝是父母自己的事情,不是大宝的事情,大宝可以爱也可以不爱,大宝爱弟弟妹妹,是因为TA爱爸爸妈妈,而顺带爱爸爸妈妈的孩子——弟弟妹妹。然后在与弟弟妹妹的相处中,有了 情感 链接,而发自内心地愿意照顾、呵护弟弟妹妹。
很多父母渴望做到公平、公正,对两个孩子均分爱,但这很困难,一是因为两个孩子本身就存在着客观差异,如何“均”才能“公平”呢这“均”的标准太过繁杂,也难以让孩子真正的认可;二是孩子想要的是“完整”的爱,而不是被“均分”的爱。在对待两个孩子时,不需要平均分,而要独特,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有一份独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爱,也明白自己是独立个体,各自不同,无需处处与对方比较。
一般而言,在二宝出生的前两三年里,父母越认可大宝,越尊重大宝,越爱大宝,大宝越愿意友善对待二宝,跟父母一同照顾、爱弟弟妹妹,甚至有些父母会发现,大宝二宝很亲密,二宝比较信任、依赖大宝,大宝也有了做哥哥姐姐的担当。
而若大宝与二宝关系越亲密,二宝越是崇拜大宝,觉得大宝很厉害,也想模仿、跟随大宝,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就促进了二宝的成长。大宝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被依恋、被信任、被崇拜的美好感觉,也更愿意帮助、指导二宝,从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甚至自豪感。
当然,两个宝贝的相处中,大宝和父母都会面对一些挑战,比如两宝需求相冲突,大宝和二宝面临的是得与失的选择,父母面临的是如何平衡冲突。当大宝二宝发生冲突时,父母不要做评判者、仲裁者,而是要做个调节者,看见冲突中每个孩子的情绪与需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处理。
一般而言,父母的仲裁、评判会让孩子感觉父母维护了其中一方、批评了另一方,这样反而会加剧冲突。而且,有时孩子间的冲突就是为争夺父母的爱,父母本身就是他们冲突的根源,因此父母不宜介入,让孩子们自行处理,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两个孩子都无偏爱的迹象,孩子们才会学会在冲突中或坚持或妥协,学会更好的平衡自己的需要与别人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会更懂得合作,也更擅长处理冲突。
听说吧心理咨询 结语:曾经有人说,对孩子来说世界上最好的礼物就是“手足”,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成长,当父母都已老去时,他们仍在彼此的生命中举足轻重!希望爸爸妈妈在孩子早期,能够让孩子们之间的竞争、嫉妒变为良性,促进孩子们的 健康 发展和手足之情,学会更好的爱与被爱。
写在后面:
“亲爱的妹妹,谢谢你让我知道生命中除了妈妈,还有一个女人那么爱我!”
“亲爱的兄弟姐妹,谢谢你和我一起来到这个世界,让我不那么害怕!”
在你的童年里,我就是你的哥哥,你的朋友,你永远的 游戏 伙伴。
现在的家庭自从有了二胎后,老大的心理是什么样的呢?宝妈一定要注意,二孩政策开放以后,很多家庭诞生了他们的二胎宝宝。
沉浸在欢乐气氛的同时,也不乏有些爸妈遇到这样一些棘手的问题:家里两个孩子相处实在太难了!但是有的家庭两个娃娃在一起就很好相处,老大照顾老二,老二调皮老大!不过大部分家庭有了二宝,忽略了老大,导致老大心里会乱想,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是不是不想要我了,或者把老大送到爷爷奶奶那里,姥姥姥爷那里等等,这肯定会让老大产生不平,而咱们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一定要特别顾及老大的感受,多多关怀一下,一定要比以前跟更加的多多关怀,关心,关爱。
有时候两个孩子的年龄差距也是有原因的,相差3岁到6岁,麻烦事多点,如果相差的8岁10岁的我感觉应该很好相处的,关键在于家人对孩子正确的引导,调整好老大的心理状态。
所有的家长们,要永远记得不管自己有几个宝宝,不管他们有什么优点,缺点,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要对老大说你大了,要让着弟弟妹妹,什么叫让着?不能这样教育,这样会让孩子的心里扭曲的。
孩子的心里,其实很简单,但是咱们一定要仔细去了解,不要动不动就吼孩子,那样反而对孩子是一种特大的伤害。
其实所有的心理不平衡都是自己的原因就好像一件事怎么都想不明白一样,比如生了二胎后由于孩子太小所以需要多方面照顾导致对大宝的关心有所下降有可能就会导致大宝心理上的不平衡认为家里有了二宝后就对自己不够关爱全都关心二宝没人关心自己,这就造成了逆反心理可以在父母在家的时候让大宝陪着二宝玩让大宝帮你照顾但是也不要玩一些危险的 游戏 ,最后不要认为大宝有心理上的负担就把关心平分应为二宝还小需要多方面的照顾。
有了二宝,大宝如何平衡心理?
第一,这个大宝多大了?是3、4岁的幼童,还是我8、9岁的孩童?抑或12、13岁的少年?
年龄不同,孩子对新出生的弟妹的嫉妒心理表现也不同,大宝能否平衡自己的嫉妒心理,因年龄不同而表现也不一样。
要引导大宝告诉他要爱护,呵护,弟弟妹妹,建立大宝在弟弟妹妹心目中的位置
一个人要有担当和责任
你好,我是传宗老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接待的咨询客户,确实有这种情况,一般大宝学习成绩都会出现明显下滑,曾经有个女孩
昨日礼拜六,依照日常,去为四个孩子教手鼓课。
这四个孩子,三男孩一女孩,曾共住于一个胎里,已是五岁。明日元旦,若按洋人算法,便增一岁,为六岁。若按中国之规矩,则为农历廿四小年既过,方为六岁。这四个孩子,虽未同胎所生,生长之差别是极大。先生者名“大宝”,次生者名“二宝”,三生者名“三宝”,末生者为女孩,名“晶晶”。先后之时候相差自是不多的,然四人之中,二宝生长最快,次之为大宝,末之为三宝。生长虽有差别,父体、母体但无差别。父体、母体虽无差别,父母待孩子而有千万之差别矣。
我头一回为孩子教课,为二宝与三宝先上课。来时见二宝哭腔喊着不喜欢上课,把头埋在母亲怀里,母亲十分亲和的安抚二宝要他随我来上课。课至中途时,二宝与三宝要出去食东西,一位可作我大姐姐年纪的女士打开书包拿出一袋零食,二宝则一面食着一面跑着,三宝则十分乖巧紧紧坐于我身旁食着,讲要坐老师旁边。
一堂课中,三宝是练习的十分之勤快,课后,大宝与晶晶进来。因孩子来时已晚时且课中大宝与晶晶闹腾的很,在到下课时候,我便延长了十几分钟课时,恰巧这延长的时间里,母亲已按时来接孩子,见我未下课,便停留于门外,我亦不知晓,晶晶恰巧闹着要唱歌,母亲便冲了进来直接拿手打在晶晶的嘴巴边,口中一面气冲冲念叨着“啊什么啊你,不听老师的”。
这等情形我自幼亦不曾有见到,实在慌乱的很,便急切解释到晶晶一直是极认真的,只在这时讲要唱歌而已。大宝便望望母亲的一切举动及晶晶,晶晶则一句话不敢讲,极其委屈的望着我,两眼淌下的眼泪,如同我的眼泪。我这心里实在是难受的很,若我不延长这课时,母亲按时来后便把大宝与晶晶接了去,一切情形皆是极好的。
课后出去前厅,母亲便拿了装好水的小水瓶给大宝,亲和讲着要喝完水再走之事,对晶晶则仍带了口气讲着“自己喝,喝多少?快点喝”。一旁则那大姐姐在偶尔的照顾晶晶。我便蹲下身来擦去晶晶的、两眼挂着两条眼泪大概安抚着,我实在不知晓该如何的做,只在母亲面前强调两孩子都练习极好。喝完水后,父亲与母亲带了大宝走出前厅,一面喊着晶晶把外衣拉链拉好,晶晶着急拉链未拉好,而后拉不上去,母亲已走去许远,催促声亦渐远,晶晶便急着要出去跟随父亲母亲,教课地方的前台女孩便同我讲着别要再拉,怕是晶晶未及时跟上母亲等人又要挨打了,我则拉着晶晶坚持要把拉链拉好,外面较冷。拉链总算拉好,前台女孩便催促晶晶快些跑去已走远的母亲身旁。
过后,前台女孩便同我讲孩子母亲较喜爱两个大的,不喜欢晶晶,我便反问孩子父亲如何,前台女孩便讲亦是如此的。自此,我方才明白,课中为何晶晶问我我会如何同母亲讲她学习之状况,若我讲学不好,母亲便要打她,我讲母亲不会打她,她便强调着会打她,当时我是十分不明白的,而后又问我可会打她,我便答道不会。
一起来寻找生命中的光
写这个题目并不是想说,我日常的生活非常的忙碌无为或者生活没有目标。
反思走出校园的十年间,我努力工作,认真生活。奋斗的目的更多是因为自己,自己的前途也好,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也罢,总之是为自己一个人。
再后来,当结婚生完了孩子,又开始为大宝,二宝忙碌。这一切的一切之中,唯独没有考虑过为自己的父母做点什么?心中由衷地感到自己的有罪。很少关注父母,很少电话联系,很少在一起团聚和用餐。之所有这样,是觉得父母还年轻有力,身体健康,自己有照顾自己和解决自己生计的能力。父母也一直给我们灌输一种理念,工作重要,孩子重要,似乎一切都重要,不要耽搁,只有他们不重要,自然而然就觉得他们不需要我们的任何帮助。
可回头想来,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记得母亲经常生病,因子宫肌瘤而多次疼痛难忍,多次进医院,同时还坚持上班。父亲劳动时受伤,手腕骨折,一直未向我们倾诉过他因为受伤而生活的不便,当我们知道事情原委的时候,伤已经完好了。还有几次父亲胃炎发作,自己去了医院住院,也不告知一下。目的只有一个,不想给做女儿的生活添堵和麻烦。
相反,我们还得到来自父母的很多帮助。就如同我们小时候,他们为我们付出一切的那么自然。做着一切的同时,他们并没有给出过一点的压力给予我,无论来自哪方面的压力。他们总是远远地,安静地看着我,关注着我。时刻还紧张着我,心疼着我:工作忙,带孩子幸苦,养孩子不容易。可当初他们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啊!
母亲坚持上班的理由是:当自己还能劳作的时候,理应努力工作,除了多挣得薪水,为作女儿的减轻经济负担,还有就是当自己还有力气的时候,能多为社会做点事情,哪怕是打扫大街,当清洁工,还是在工厂做工,还是当技术指导员,还是其他工作。这种活到老劳动到老的精神从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给我最直观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外公外婆,直到80多岁去死时,才停止了劳动。爷爷90多岁时还在劳动,做些力能所及的事情。他们的人生是朴素的,单纯的,勤劳的。
当有一天,我告诉母亲,我不想上班了。理由是:想当全职妈妈,好好照顾孩子。当时母亲的反应着实吓我一跳。她非常反对。甚至痛苦并万分生气地告诉我,她花费了一生的心血来养育培养我,然后大学本科顺利毕业,正是学有所长,年轻奋斗的年纪,可以为家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做出更大的贡献,就这样放弃了!当初培养我的出发点,可不是仅仅让我做一个全职家庭主妇,养尊处优,让别人来养,当个闲人。老实说,我被母亲的话刺激了,也觉得羞鬼难当。面对一个小学文化人我感到无地自容,我退化了。也让母亲失望了。
从此以后,再也不提不工作的事情,无论有多么的艰难险阻,无论工作中有多少难题和难关,都一一咬牙顶着,我不敢松懈,不敢偷懒,因为不能做退化的人,比我年纪高出许多,文化程度比我低很多的父母,却仍然奋斗着,哪怕是做一个很不起眼的小角色,也在社会的一角做着自己力能所及的事情,为社会的繁荣和平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生命短暂,一路走下来,为谁奔波为谁忙?
内容创业如何赚钱?一下科技,很着急。
因为,一下科技坐拥秒拍、小咖秀和一直播三个不同调性的产品,而且目前在国内移动视频居于头把交椅,对于不缺流量不缺关注的它来说,当务之急,是将平台的流量转化为商业价值,同时也要为其入驻的10000位行业KOL及热门网红们,找到生存的法门。
毕竟,没钱,只有关注,谁也不能持续出精品太久。
必须有商业化大招,给自媒体,也给自己找“钱”景。
直接打广告,这样也能赚到钱?
一下科技最近刚出的大招,看上去似乎平平无奇——上广告。
2月,秒拍推出商业化大动作:在短视频播放前加入6S视频贴片广告,贴片范围可以覆盖平台内40余个垂直品类的原创作者和内容摘编账号。这是该领域启动前贴片广告的第一家短视频平台。
很多玩视频的平台都用过这一招,而早前视频站点的实践告诉我们,这一招不好用。
尤其是将近一年前,长视频代表罗辑思维操盘,以2200万元天价成功卖掉Papi酱一条短视频贴片广告,而那仅仅也是一个个例。
秒拍这是重蹈覆辙的节奏吗?
仅从其招商用的投放示例“秒拍情人节”活动广告看,两天时间,投放视频播放量达13亿次,广告覆盖上亿粉丝,似乎疗效不错。
其实,秒拍真正的商业化路径并非简单的打广告,而是垂直。
一下科技高级副总裁刘新征在之前的一次商业推介会上曾放风:垂直领域更容易满足品牌方的推广需求,这样庞大市场不会被品牌忽略。
而这一次秒拍的硬广策略也是如此,做垂直。品牌方在:通投(选择播放量较高的账号进行投放)、行业定投(选择需要的行业垂直账号进行投放)两类模式之外,还有第三个选择——账号定投(在签约媒体库内挑选需要的账号进行投放)。简言之,就是可以做到粉丝混搭。
一个可以想象的情景是,内容创业者或许和品牌主并非处在同一个领域,却可能拥有其品牌最贴切的目标受众,之后的事你就知道了。
秒拍意图搭建的是一个基于短视频广告的“自助超市”,品牌方可以根据其想要触达的目标人群,想取得的传播效果自助选择贴片广告投放方向和数量,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广告投放边际成本,达到效益最大花。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也还是要靠之前已经完成垂直化布局,比如秒拍和一直播,早已从泛娱乐的单一模式,完成了拥有明星、创投、搞笑、星座、美食、健身、母婴等40余个品类的垂直搭建。
不然,这个想法再好,也玩不转。
但如果你以为就是更精准的投放硬广,就能开启商业变现之路,那就错了。还要有更多大招。
无互动不营销,让用户自己打广告这样也行?
“基于优质用户的定制广告,一定是基于优质内容的,我们是有着UGC基因的公司,里面有很多的用户互动,是偏向于普通用户能够参与的。”刘新征的这番言论,其实在很多内容平台的宣传中都曾经出现过。
尤其是社交平台,一直都希望能够让用户增大“参与感”主动为品牌做推广,可成功者寥寥,而且往往难以持续。
秒拍和小咖秀正在做这样的尝试。
玩法并不复杂,在合适的时间,或用户乐于接受的方式,主动打广告。但做起来却往往很难。
走搞怪、模仿路线的小咖秀是用户原创内容(UGC)的重镇,但其实天生和广告植入八字不合。可一记#再看我就把你喝掉#的模仿秀,成功实现旺仔牛奶经典广告词音频入库,并通过情怀效应引导用户大面积模仿,“智”造出绕不开品牌的UGC,视频参与数近8万,也就是说,旺仔牛奶花了1份的钱,却做了8万份广告,这是怎样一种情况……
结合短视频成为拜年新年俗的大潮,在别家平台刚刚开始用萌哒哒的滤镜和挂件时,已经第3年玩此项目的秒拍选择了“加餐”。
餐点很有味道,一个很常规的活动悬赏,但因为结合了新年,用户因此十分主动的参与并结合秒拍为大宝品牌定制的视频贴纸,制作大量新春祝福视频,同时通过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转发并参与悬赏,一时间,大量“大宝”满世界用短视频拜年,品牌植入再次情怀化。
真正有效地激发用户参与,并且是在短视频这样一个多少有些门槛的内容项目上实现,一下科技确实有两下。
15分钟卖光3万份油,电商直播VS电视购物
整合营销的卖点就是多渠道、新玩法和更分众。而且必须具有碾压性的优势。
“一直播正在创造直播营销的模式,联合秒拍与小咖秀,能够将品牌营销效果达到最大化,实现共赢。”一下科技副总裁涂晖说。
可怎么直接让内容变成销量呢?传统营销天生的滞后性和转换率的问题怎么破?
这是在品牌营销之外,对于内容创业最大的挑战,而一直播的解法则是“直播+明星+电商+分众+微博”的矩阵。
最近一个案例很“恐怖”:
1月12日,喜剧演员沈腾、马丽这对“黄金搭档”在一直播平台上玩了1小时16分钟的直播。事后数据统计,整场直播的在线峰值达到2713万、点赞达5628万、累计观看为3100万。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开播15分钟,3000万分金龙鱼油就被粉丝给扫完了!!
这显然是一个极高转换率的导购,而且基于明星的粉丝聚合效应和产品本身多年积淀的口碑,同时以厨房、做菜来有效植入品牌,并与合作伙伴分众传媒提前在线下的楼宇电梯广告、灯箱广告上为直播预热。
多重属性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强度极高的整合,而远飞非电视购物一般声嘶力竭的叫卖可以比拟。
“我们基本上就可以找到中国所有最优秀的短视频作者。除了客户定制,我们会自己策划一些活动,去搅动整个UGC、PGC、客户和全网的资源”,刘新征的自信中,基于对未来的两种考量:
一是将旗下秒拍、小咖秀、一直播三种生态不同的移动视频平台整合,在目前分头进击取得一定成效下,进入到“三台合一”的新阶段,提供给品牌商更多的实现方案。
二是将平台中的作者整合,根据内容创业者的属性,甚至可以协助品牌商直接从作者手中定制“广告”,从而让广告分发,变成个性产出。
或许,还有更多的可能……
从剧情来看,该剧是很吸引观众的,尤其是当下即将面临的大学生,对这部情有独钟,因为这部剧的四位女主人公都很真实地描述了当今的社会生活。高冷漂亮的梁爽与富二代的感情纠葛,权力、长相、金钱都三无的姜小果,在职场事事不顺,后顾无忧的罗艳,还有随遇而安的富二代段家宝,似乎每个人的人设在我们身边都似曾相识的存在。
看到《二十不惑》的演员阵容,相信能够让大家眼前一亮就是绝美身材的关晓彤了,其次就是我们熟悉的“乔英子”了,不少人都忽视了其他两位演员的存在,而我们今天要讲到的就是段家宝的扮演者董思怡。
段家宝在剧中的人设是一个出身富豪家庭、生活无忧无虑的大学生,她迷恋追星和美食,她的生活是无数人所羡慕的。她在剧中的人设令人羡慕,对生活无忧无虑,然而戏外的她却承受了太多的苦,据说董思怡为了适应段家宝这个角色,两个月增胖数十斤,只为了演好胖胖可爱的段家宝。
也许增胖数十斤在很多眼人中很简单,然而在一个爱美的女生面前,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痛苦,对比董思怡增胖前后的照片,才知道董思怡是这部剧付出最大的演员。两张生活照前后对比之后,简直就是判若两人,拍戏前的她身材唯美,长相清纯,如今为了拍戏,肥胖的体型却令人难以接受。
剧中的大宝,虽然戏份没有小果多,长相没有罗艳清纯,知名度也没有关晓彤高,但却活出了真实的自己,也是剧中最出彩的角色。在如今审美皆以身材苗条为标准的时代下,80公斤的大宝显然不会被人注意,在众多姐妹中更谈不上美丽,但是大宝的胖胖可爱、为朋友着想却令她变得很美。
大宝应该是四位女主人公中最幸福的女孩了,因为现在只有大宝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大熊,大宝和大熊因为吃走到了一起,两人般配的爱情虽然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但也是令人十分羡慕。大熊喜欢做菜,而大宝喜欢吃菜,两人似乎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大熊每天最幸福的,就是为大宝做一桌好吃的,这也让大宝看到了自己的爱情,但是面对大熊的突然表白,大宝却不知所措。直到那天大宝的突然转身,答应大熊:不过,我们可以在一起试一试,于是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看到剧中的大宝,她的长相与身材虽然不是最美的,但她的心灵却是最美的,虽然有着胖胖的体型,但是大宝可爱的性格却是非常惹人喜爱的。
为了演戏,董思怡不惜增胖数十斤,剧中也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挚爱,在四位女主中,董思怡饰演的段家宝才是最出色的。
孟鹤堂离婚是因为两人性格不合。
孟鹤堂,本名孟祥辉,1988年4月2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阿城市(今哈尔滨市阿城区) ,中国内地相声演员。孟鹤堂在没有进入德云社之前,原来是于谦老师饭店的大堂经理。19岁的孟鹤堂在北京选择北漂,进入了于谦老师的饭店,当了大堂经理。知道不能敢一辈子的大堂经理,就在同学的介绍下报考德云社。
孟鹤堂的妻子是郝舒涵,新浪微博曾经用过郝大宝,通常粉丝都大呼孟鹤堂老婆为大宝,网曝两人二零一四年结婚,但在2017年年底两人疑似离婚了。孟鹤堂老婆郝舒涵以前在德云社做节目主持人,在孟鹤堂结婚的当时,德云社的很多艺人如烧饼、郎鹤炎、张鹤伦等也在微博上祝愿两人。
德云社简介德云社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型专业相声社团之一,全称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曾经名为北京相声大会,2003年更名为德云社。以“让相声回归剧场”,“做真正的相声”为要旨。2011年7月3日,德云社在北展剧场开辟新形式,用方言以及话剧和相声混搭方式表演相声剧等,为观众演绎从清朝、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种风格流派的相声。
“德云社”是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养曲艺人才、服务大众为主旨的曲艺演出团体。社团最初由著名相声演员张文顺已故、郭德纲、李菁退出于1996年创建,经历了二十六年的风雨历程实属艰辛,但是值得欣慰的是经过郭德纲先生和众多位新老相声演员的不懈努力,德云社正在逐步走向辉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