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宝马M3和M4作为近段时间的最热门车型之一,备受车迷关注。最近,宝马发布了全新M3和M4官方的相关,并且就在新车亮相之前,新车官图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曝光,值得一提的是两款新车将在北京车展正式亮相。
从官图中明显看得出,全新M3采用了宝马少见的马恩岛配色,而M4则采用的是圣保罗黄作为配色。
并且两款新车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全新宝马4系的前脸造型设计,便是那备受争议的巨型双肾格栅造型。并且下方还有更加夸张尺寸的散热口,而且格栅内部配有标志性的M车型标。
车尾造型方面,全新宝马M3和M4的尾灯都采用立体式设计,还配有小型的固定式后扰流板,同时都配有四个排气管以及大尺寸扩散器,使其整车的运动气息爆棚。
内饰方面,全新 宝马M3和M4都配有采用装有双拼色镂空Merino运动型桶椅,并且车大量内采用了Alcantara材质以及碳纤维饰板,相比于老款车型,两款新车的内饰更加运动,更加富有战斗气息。
动力方面,两款全新的宝马M3和M4都搭载一台30L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普通版车型最大功率353kW,最大扭矩650N·m,匹配6速手动变速箱或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并提供后驱和四驱两种驱动形式。而雷霆版车型最大功率375kW,并且雷霆版标配四驱系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每天为你带来车界最新最IN最火热的新闻,欢迎来到丰评汽车频道!在这里除了每日新闻,也会经常分享各类汽车评测,车主故事,经典车和老车那些事儿,改装车的小知识,欢迎大家的关注~
写在开头:本文所有内容均转自汽车之家车市资讯新闻,仅对汽车之家全天车市重点新闻进行梳理及汇总。
丰评新闻目录
一:宝马家族式超大双肾终于到了X3身上 前脸变化明显 中期改款宝马X3路试谍照
二:优雅与豪华,运动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专属配色 雷克萨斯LC 500特别版官图
三:逐渐嚣张 全新格栅设计 雷克萨斯新款LX570泄露
看点一:宝马家族式超大双肾终于到了X3身上前脸变化明显 中期改款宝马X3路试谍照
日前,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中期改款宝马X3的路试谍照。从谍照上来看,新车主要在前脸和尾部进行了调整。据海外媒体预测,新车有望在2021年率先海外进行亮相。
前脸来看,新车头部披上了厚重的伪装,相比于现款车型来看,新车有望在保险杠、进气格栅以及前大灯造型上进行升级。另据海外媒体报道,新车不会采用如全新宝马4系造型夸张的前格栅设计。尾部来看,新车尾灯组也有望采用新的样式。
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车内饰有望与现款车型保持一致,外媒预计新车或推出新的内饰装饰。此外,新车将采用宝马更全面的互联系统以及最新版本的iDrive系统。
动力方面,参考现款海外版车型。宝马X3提供三款汽油发动机以及两款柴油发动机可选,全新宝马X3 M40i车型将搭载一台30L六缸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60马力,峰值扭矩达到500牛·米。此外,宝马还将提供搭载20T发动机的高低功率两个版本车型。
编辑点评:
现款的宝马X3作为第三代车型已经推出超过2年的时间,此次拍摄到了它的中期改款车型,可以看出新车更改的幅度并不是很大。不过,相比于海外版车型,国产版的宝马X3更值得我们关注。自2018年全新宝马X3正式国产后,销量表现也不负众望,月均销量过万的成绩,值得肯定。宝马X3凭借高颜值、足够称职的越野能力赢得消费者喜爱。但仍需注意的是,当下宝马X3的对手们都开始在轴距上下功夫了,没有加长的X3会不会因为空间而让消费者“移情别恋”,残酷的市场竞争很快就会告诉我们答案。
看点二:优雅与豪华,运动与个性的完美结合专属配色 雷克萨斯LC 500特别版官图
日前雷克萨斯官方发布了LC 500敞篷车Regatta特别版的官图,该车是为了庆祝雷克萨斯LC 500敞篷版开启预订而打造的。
雷克萨斯发言人表示,雷克萨斯LC 500 敞篷Regatta特别版的产量将在10台以内,目前这批车已经全部被定出去。这款特别版的特之处体现在颜色的搭配上,该车采用了深蓝色的车漆,车内方向盘、内饰板、座椅等均为白色,而头枕和门板等部位也增加了蓝色装饰。
雷克萨斯LC 500敞篷版是在去年年底发布的,这款采用了软顶敞篷结构,使用雷克萨斯最新研发的纤维材料。该车的折叠软顶机构可以在31英里(约合50公里)以下的时速操作,开启时间约15秒,关闭时间约16秒。
动力系统部分,这款车与硬顶版本一致,搭载50升V8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477马力,峰值扭矩540牛·米,匹配10速自动变速箱。
编辑点评:
虽然普通版还没有正式交付,但厂家已经不是第一次推出特别版车型,比如此前的第一台量产版就是被拍卖的特别版本,此次推出的Regatta特别版也进行限量发售。作为一款定位小众的高端敞篷车,我们预计它未来还会推出更多特殊版本,毕竟它的车主们追求的就是与众不同。
看点三:逐渐嚣张全新格栅设计 雷克萨斯新款LX570泄露
近日,海外媒体曝光了2021款雷克萨斯LX570中东规车型的外观专利图,新车相比于现款车型将在外观方面将进行小幅升级,同时我们预计新车也会在内部安全辅助配置方面再次得到提升。
作为雷克萨斯旗舰SUV,2021款LX570将升级全新的进气格栅,相比现款更具锁子甲风格的纺锤型中网显得更加立体,除此之外,前包围造型采用了老款TRD套件的风格,看起来并不呆板。除此之外,新车还将获得全新的21英寸十辐铝合金轮圈,视觉效果显得更加具有力量感。
不过此次曝光的2021款LX570疑似中东规,这与即将在8月6日发布的2021款LX570日规不同,后者的升级主要来自安全辅助系统、调整车漆配色(取消宝石蓝和水银灰云母,增加黛青云母色)、调整内饰配色(取消黑+白内饰)、灯光控制器优化等,不过新车并未针对动力进行升级调整。
编辑点评:
这一代LX570诞生已经12年有余,至今在全球市场上它仍然是豪华大型SUV市场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此次推出新款车型可以看出雷克萨斯还是非常重视中东和日本本土市场的,不过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动力总成未进行升级,相信其将继续无缘中国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日,全新一代 宝马M3、M4车型在海外首发并与北京车展正式亮相,虽然新车在动力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提升,但毫无疑问外观方面风格的巨大变化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不少粉丝也表示有些难以接受,更加喜欢上一代车型的设计风格,那么我们不妨来对比一番看一看,究竟哪种看起来更顺眼。
本次全新M3和M4前脸部分都采用了全新4系为基础打造的激进外观,但实际上一代两款车型也采用了相同的前脸设计,只是因为本身老款3系和4系在外观方面差异并不算明显,所以没有引来如此大的争议。
在具体风格方面,两代车型无疑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异,老款车型采用了扁平化的设计语言,双肾格栅与大灯组几乎等宽,且有着当时家族式的开眼角风格。而全新一代车型毫无疑问巨型双肾吸引了所有的眼球,而更加扁平细长的大灯也并不开眼角,可以说有彻底革新的设计语言。而保险杠部分新一代车型同样有着更加夸张的多段式镂空装饰,尤其是左右两侧进气道装饰的尺寸几乎占据了车头的绝大部分高度,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在车身侧面,新老M3车型保持了一定的传承,只在C柱三角窗霍夫曼斯特拐角,车身腰线及翼子板处特殊的M标志等处有所不同,新款仍然在整体上显得更加积极运动。
而全新M4则和上一代车型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如果说上一代M4只是简单的双门版M3的话,本次全新M4则有着完全不同于3系的流畅动感线条,复杂的多段式腰线与后段上扬的动感窗线,重新调整过后更加流畅的溜背线条,配合更加低矮修长的车身,显示出更接近于跑车的运动姿态,颜值有了不小的提升。
在车尾部分与车头的状况类似,两代M3主要的变化在于尾灯,宝马家族最新的双色尾灯样式显然在科技感方面较上一代有着显著的提升,而后保险杠部分双边四出排气和扩散器装饰也更加夸张,显得更加运动。
而全新M4同样采用了颠覆性的设计,扁平细长的三角形尾灯内部有着犀利的勾状红色灯带,而整个尾箱线条也更加动感,配合黑色的小尾翼及同样更加夸张的双边四出排气,运动赶大幅度提升。
在内饰部分,两款新车当然也有着巨大的变化,全新3系这套家族内饰无论是双大尺寸液晶屏带来的科技感,多种材质和颜色工艺嵌套的中控台面带来的精致感,在新一代M更加激进的大量翻毛皮材质,碳纤维工艺和红色细节点缀的运动套件带来的战斗感加持之下,比上一代车型有着显著的提升。
从外观和内饰静态来看无疑新一代M3、M4车型较上一代有着显著的提升,唯一问题可能是前脸那一副大鼻孔时刻突破着你的心理防线。在海外,新一代车型的价格与上一代相比变化不大,未来两车何时能够在国内正式上市,非常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全新一代宝马4系双门轿跑版一经发布,就以极具个性的前脸造型及动感的车身线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而随后发布的全新M4雷霆版更是把这种犀利运动的风格发挥到极致。
在前脸部分新车在招牌的巨型贯通式双肾格栅内部采用了宝马M系列标志性的黑色横条幅中网点缀,左右两侧则有着熏黑的带激光大灯模块的LED大灯组,定下了战斗的基调。而在前保险杠部分,新车则有着非常突出的车身同色的前唇包裹着尺寸巨大的双肾下方两侧进气道装饰,配合左右外侧纵向车轮进气道及黑色翼片,显示出极强的战斗感。甚至新车在机盖上方由双肾引出的隆起线条中段还增加了额外的向下凹陷,进一步显示了顶配性能车的身份。
在车身侧面,全新一代4系双门轿跑本就低矮修长的运动线条在碳纤维后视镜罩,大尺寸黑色轮毂,金色刹车卡钳,粗壮的黑色侧裙及翼子板处,M标志等细节的加持之下显得更加激进,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战斗感都不亚于价格上百万的传统跑车。
而在车尾部分,新车则同样对尾灯进行了熏黑处理,并在尾箱盖末端增加了黑色的固定尾翼,后保险杠部分夸张的双边四处排气及扩散器左两侧则连接着与前杠对应的黑色碳纤维翼片,中段引出了犀利的纵向细节装饰,一眼看去就是不好惹的狠角色。
在内饰部分新车同样的战斗感超强,不同于普通版本M4相对保守的设计,M4雷霆版采用了相当激进的风格,全车各处都采用了大面积碳纤维面板装饰,甚至方向盘细节及换挡拨片本身都为碳纤维结构,满足碳纤维爱好者的一切需求。
与此同时新车采用了包裹感极强的赛道级运动座椅,夸张的护翼,镂空的造型配上了蓝色、灰色和**三种颜色的醒目撞色搭配,整个椅背完全由碳纤维打造,加上大量翻毛皮材质座椅表面及 M3色纹理的安全带等细节,战斗感非常之强劲。
在动力方面,新车则搭载巨大功率510马力的30T直列六缸发动机配8AT变速箱及M xDrive四驱系统,并不惧怕任何一款跑车的挑战。此前宝马曾经声称他们并不需要制造超跑,M8本身就是超跑,本次全新一代 宝马M4同样不逊于任何一辆百万跑车,未来能有怎样的表现非常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提起高端车,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到的是“BBA”,也就是奔驰、宝马、奥迪。上次查博士在“汽车进化论汽车进化论 汽车的鼻祖——梅赛德斯·奔驰”中为大家介绍了梅赛德斯·奔驰的前世今生。今天查博士就为大家带来另一款同级别品牌的介绍——宝马。
宝马的全称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德文为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总部位于巴伐利亚的慕尼黑,也被经常称为Bimmer。在1992年之前,BMW在中国并不叫宝马,而是被译为“巴依尔”。那时的宝马虽然在海外已经声名远扬,然而中国人对这个汽车品牌仍然十分陌生。而将中文名改为宝马后,品牌逐渐受到了消费者关注,销量也逐步扩大。宝马的中国高层曾解释宝马名字的由来:“宝马这个名字突出了BMW车系高贵豪华的气质,又与中国传统称谓浑然一体,同时发音也与BMW相差不大。”
早在1916年3月7日,吉斯坦·奥托建立了BFW公司,是一家以制造流线型的双翼侦察机闻名于世的飞机工厂。而1917年,BFW公司开始重组,正式命名为BMW,这就是宝马公司的前身。1923年时,BMW制造了第一台摩托车发动机。1923年末,BMW特约在慕尼黑开始生产摩托车,挂有BMW商标的R32摩托车首次在市场上销售。
宝马BMW的蓝白标志象征着旋转的螺旋桨,这正是公司早期历史的写照。然而现任的宝马总裁说,人们总以为蓝白标志是螺旋桨,其实应该是,宝马的总部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慕尼黑,而巴伐利亚州的州旗是蓝白相间的,宝马的名字又是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宝马就代表了巴伐利亚,代表了德国最精湛的发动机技术。
如今的宝马,主要有i、X、Z、纯数字4个车型,1、2、3、4、5、6、7、8等几个系列,还有在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M系,也就是宝马官方的高性能改装部门。BMW是世界上最成功、效益最好的豪华汽车品牌之一。2002年,公司成功销售了超过100万台BMW和MINI品牌汽车,销售记录首次突破了一百万台。2008年,宝马集团销售了大约140万台汽车,实现了40%的增长。同年,集团的年销售额突破500亿欧元。
宝马作为高端汽车品牌,不仅在国内的新车市场占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还推出了官方认证二手车宝马“尊选”,成为2003年在全球豪华品牌中首推的全球统一二手车认证项目。2005年12月,宝马在中国启动了宝马尊选二手车认证项目。
说实话,我有那么一点点窃喜——没有在现场看到最新一代 宝马M3/M4的巨型双肾格栅。否则,估计当时的我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心脏难以承受的肾上腺素飙升,“简直太TM敢玩啦”有可能是我在现场爆出的开场白;二是我很有可能被这对肾给丑哭了吧!
但是,不论怎么说,宝马M系列,尤其M3/M4是我个人至今为止依然最喜欢且时不时会思念一番的BBA出品“西装暴徒”。此次参展的两台车都标配有碳纤维车顶,夸张的尾部扩散器与车头的巨型双肾简直是绝配,再加上原厂配置已经显得有点先声夺人的尾喉,也许是最后一代搭载燃油发动机的M3/M4,想一想都觉得眼前这样一个外观看起来有些出格的性能“魔兽”,确实理所应当有这样的一身行头。
内饰部分,M4显然比M3更有卖点,尤其是那个独享的M碳纤维赛车桶椅,据说
桶椅结构和功能性做了赛车化的加固,虽然还是采用的三点式安全带,以及加热功能可选的电动座椅。
全新宝马M3内饰
全新宝马M4独有的碳纤维桶椅
动力方面,两部车都搭载了M家族最新的性能机器,30T S58直列六缸高转速发动机,标准版最大马力输出480hp、峰值扭矩550Nm,雷霆版则分别为510hp和650Nm,两个版本的0-100km/h加速时间分别为42(后驱+6MT)和39秒。
此外,新车还首次搭载了M xDrive智能四驱系统,配合M主动式限滑差速器,让M3/M4第一次拥有了4WD、4WD Sport和2WD(纯后驱)三种驱动模式可选择。不过,想要拥有如此出格且”骚包“的全新M3/M4,要等到2021年夏季以后才行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