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梦想爸爸。
随着生育政策的改革,很多家庭都有了二胎,父母的心愿是希望能够给大宝一个伴,等孩子们长大了能相互帮助。
但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随着二宝的出生,我们家长会发现,原本乖巧听话的大宝似乎变了一个人,每天不是发脾气就是哭,甚至黏在妈妈身上不下来,还总是欺负二宝。
这不,一大早就听到邻居家里在吵闹,又有孩子哭的声音。我赶紧敲门问问是怎么回事。邻居不好意思的说是家里俩孩子又闹矛盾呢。
邻居家大宝已经上一年级了,二宝才两岁。按说这么小的孩子之间能有什么矛盾呢?结果邻居的话让我大吃一惊。
原本早上送大宝上学是妈妈的事情,奶奶在家里照顾二宝。但是因为这几天奶奶有事回老家了,妈妈需要在家里照顾二宝,就让爸爸送孩子上学。结果大宝不乐意了:“我就要妈妈送我上学,呜呜”!“你们都喜欢弟弟,不喜欢我,我讨厌他。”
听了二宝的话,爸爸气坏了,就打了大宝一下,这下更惹祸了。本身大宝心理就不平衡,这又挨了打,把气都撒在了二宝身上,对着二宝的小胳膊就拧了一下。二宝也疼的哭了起来。
唉!看着爸爸妈妈围着俩孩子闹,也是够焦心的。
我提醒邻居赶紧送大宝去学校吧。可是二宝拉着妈妈的衣服不放开,大宝也拉着妈妈的衣服不松手,怎么办?
我提醒他们,要不就带着二宝送孩子上学吧,别迟到了,有什么事等孩子放学了再说。
等他们送完孩子回来,邻居家爸爸来到我们家和我聊了一会儿,说的都是俩孩子之间的矛盾,真的是让人头大。
邻居问我:“你家俩孩子是不是也经常这样掐架?大宝是不是经常无理取闹?”
我想了一下,这种情况在我家出现的几率不高。
因为大宝之所以讨厌二宝,并不仅仅因为是自私,而是觉得二宝的出生,夺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家庭温暖。自己在家里的地位降低了,失落感让大宝的情绪受到影响。再加上很多时候,父母都会要求大宝让着二宝,导致大宝的心理不平衡。
也就是说,大宝不喜欢二宝,一则是因为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二则是因为爸爸妈妈的区别对待。
但是我家大宝和二宝几乎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是因为从我家二宝出生前,我们就开始和大宝一起进行心理建设,让大宝有一个心理的准备和接受的过程。
比如我们会让大宝猜一猜妈妈肚子里的宝宝是弟弟还是妹妹?我们会带着大宝一起去陪着妈妈做检查,让大宝见证二宝的成长过程;我们会带着大宝一起给二宝准备衣服、玩具等,还会让大宝帮忙挑选、、、、、这样的话,就让大宝对二宝的到来有了一个心理的接受过程。
而等二宝出生后,我们也没有忽略大宝的感受。尽管有时候我们对二宝的照顾时间多一些,但是我们总是能够注意到大宝的情绪变化,及时的进行疏导。尤其是当俩孩子有矛盾的时候,我们也会及时的进行分析,听他们的辩解,然后根据事实处理。
所以我家俩孩子相处起来还算是比较和谐的。
我对邻居爸爸说,家里有两个孩子,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让两个孩子和睦相处。
1、培养大宝的责任感
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大宝多参与到二宝的照顾中,让大宝见证二宝的成长。
比如我们可以让大宝帮忙给二宝穿衣服,喂饭,陪二宝玩游戏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大宝强调:你是一个大孩子哦,是很能干的。弟弟/妹妹还小,需要你的帮助。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夸奖大宝:你看二宝看到你就笑,说明二宝喜欢你呀!你真能干,都能够帮助妈妈照顾二宝啦!你越来越有哥哥/姐姐的样子了,你是二宝的榜样哦,二宝要向你学习、、、、、、
通过这样的行为和语言暗示,我们就会逐渐培养大宝的责任感,让大宝明白,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要互相帮助。
2、培养二宝的感恩心
很多父母都认为大宝照顾二宝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孩子之间的很多矛盾也由此而起。
当我们对大宝做出要求的时候,我们也要对二宝做出相应的要求,首先就是要让二宝学会感恩。
比如当大宝给二宝零食的时候,我们要教二宝说“谢谢”!当大宝让着二宝的时候,我们要教二宝说“姐姐/哥哥真好!”
只有二宝懂得了感恩,大宝的付出才会被看到,大宝的内心才会平衡。
而责任和感恩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3、一碗水端平
这一点是对我们父母的要求,无论是对大宝还是二宝,我们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是当两个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大宝错了。而是要耐心地听一听孩子的说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公平的处理。
一碗水端平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当我们给二宝买东西的时候,不要忘了给大宝也准备一份;当我们带二宝出去玩的时候,不要忘了叫上大宝;当我们和二宝玩耍的时候,不要忘了带上大宝一起玩、、、、、、
家有俩娃,想要处理好孩子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技巧,更需要父母的爱。
现在各地公立学校对这方面要求的都很严,别说差20多天,就是差一天都不行。对一小部分人来说好像是不公平的,但对绝大多数人反而是公平的。因为你让差一天你上学了,那差两天你呢?让差两天你上了,那差三天你呢?这样一直下去反而不公平了。
还有一点,孩子晚上一年学对孩子没坏处,9月23号出生的跟1月1号出生的,相着了8个月,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这8个月的差距是很大的,除非孩子天赋好,智商高,自理能力强,要不然接受能力相差是挺明显的。老师面对四五十个孩子,不可能单独照顾你家孩子,很有可能学习跟不上。
我家老二10月31生日,等于是晚上一年,在她们班学习好你几个大部分是她这样的,跟她们班主任交流,也提到生日小的孩子更难管理一些,学习上也更吃力一下。
我的经验告诉你,赶着末班车上学并不是很香!
前提:我宝是8月份出生的,当年还觉得太好了,可以6岁上小学!
为啥不好,以下两点原因:
1同班同学大多在6岁半到7岁之间,我们明显地相差了半岁到一岁的距离!心理成熟程度比别人低!
2咱可是个大大咧咧不怎么想事的男宝,又比同龄的女孩子要幼稚一些!
导致出现的问题:
宝宝上了一年级各种不习惯!不适应!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做什么?
晚一年上学不香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区间,可能大宝差的20多天,就是注定的事,上学不一定早就好,童年那么短暂,在让他自由一段时间吧,放宽心,没关系的,我的儿子现在30个月,吃饭去卫生间自己都知道,家人也总劝说我,可以送幼儿园了,但是自私的我,总想让他在我身边在撒欢儿一年,虽然有的时候被气的冒烟,但终归童年太短暂,它的长度又不是我们能控制了的,所以啊,在给他一年时间吧,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礼物哦!
我女儿差19天,上了四年幼儿园。我们这卡的死,错一天都不行。现在上二年级。不管任何时候,都有赶不上时间的孩子。所以没什么纠结的。
你怎么没上幼儿园,我小孩2岁多被他们送到幼儿园,已经上了三年幼儿园了但是还没有满6岁,今年读一年级不知道报不报得上,我们这边9月6号报名。哎 如果报不上还得上一年幼儿园,那就是上四年幼儿园了 太辛苦孩子了 烦死了
我家宝宝说920号,我让他晚上了一年,虽然比同班孩子大了一岁,但是学习什么的接受能力很强,如果让孩子早上一年,孩子以后学习一定会压力大的,三四岁的孩子差一岁差距就特别大,接受能力动手能力,理解能力都比小孩子好的多
晚一年上学其实挺好的,我家宝生日日期比你们大一天,就是晚一年上的,这一年可以让孩子上一个学前班,把基础知识学踏实,上了一年级,拼音这块学的很快,而且晚一年上学,孩子上一年级,你可以放心很多,老师教的知识,孩子接受接受能力也很强,不用那么费劲。所以老老实实让孩子按规律上学就可以了,不要着急。
这个简单 去派出所改出生日期 花点嘛
找教委,现在新生入学,并不会严卡生日,只要具备入学条件的话,是可以入学的。
当家里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会发现每一天在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孩子依旧很抗拒。身为家长要知道在面临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段里边,孩子都比较害怕和家长分开,所以导致孩子都比较抗拒上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要让孩子应对属于自己的新生活。有很多孩子正是因为在上学期间会比较害怕和家长分开,所以导致孩子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家长如果再看到孩子总是比较抗拒,上学时应该多鼓励孩子,要让孩子知道学校里边有更多的同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
孩子已经入学一个月了在如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宝妈在面临孩子上学的时候,都会发现孩子入学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孩子还依旧很抗拒。而对于家长如果再看到孩子比较抗拒上学的问题时,就应该多鼓励孩子,或者是让孩子认知到学校里边有很多同龄的小朋友,能让孩子们在一起进行玩耍。同时幼儿园里边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健身娱乐器材,也能提供给孩子进行玩耍,只有通过这样一些玩耍的项目刺激孩子上学,才会发现孩子会更爱上学。
孩子比较抗拒上学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属于比较抗拒上学的类型,家长就需要告知孩子正确的应对上学,才是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长每一天都会接孩子上下学,并不会考虑把孩子直接丢弃在学校里。有一些孩子是因为比较害怕家长不来接孩子放学,所以让孩子比较抗拒上学的问题。
鼓励孩子好好上学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应对上学的时候,都会发现孩子容易出现抗拒的心理。而作为家长如果再看到孩子比较抗拒的时候,就应该多鼓励孩子或者是让孩子更好的应对上学的事情。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孩子只不过是上幼儿园,幼儿园里边一般都是以培养孩子的素质教育为主。
一:学习用品
2B铅笔、笔帽、转笔刀、橡皮、纯色笔袋、作业本(一般学校都会统一发放,购买一套备用即可)、书皮儿、尺子。
这些学习用品准备起来比较繁琐,不提前准备,很容易“抓瞎”,我每学期开学前半个月写清单,购买,这样有目标去购买,省时省力,效率很高。
二:美术用品
水彩笔、蜡笔、小剪刀、固体胶、彩色纸。
学校会发一些美术工具,比如素描纸,但是水彩笔、蜡笔等还是需要自己去准备,而且有时候别的课上也会用到呢。
三:书包
书包:大贝上学开始我看了很多书包,也观察过小朋友们的书包,最后觉得书包的选择上还是轻便为主,因为孩子每天背的书比较多,书包本身再沉的话,加上课本就更沉重了,会影响孩子的脊椎。所以建议用户外运动的书包,会更适合孩子。
相信所有的宝妈们在带孩子过程当中都会遇到一些困扰,这些困扰来源于很多方面,对于一些已经上学的孩子们来说,抗拒上学也是一种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家长们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入学很长时间却一直都保持一个非常抗拒的状态而感到非常的疑惑以及焦虑,所以便会咨询很多教育专家有关于孩子教育这方面的问题,其实孩子们抗拒上学也很正常,因为孩子们在没有上学之前都是一个非常自由的个体,在上学之后,不仅仅要维持一个坐姿不变,而且还需要在上课的时候不断去接收老师教给孩子们的知识。
而且对于绝大部分的孩子来说,已经习惯了天天和自己的妈妈或者是爸爸呆在一起,所以在刚到学校的时候,便会感觉到非常的焦虑,而且和学校的老师并不是非常的熟悉,所以一直都保持一个非常抗拒上学的状态。家长在这个时候能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情,就是对孩子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只有这样子,孩子才能够敞开心扉,认真的在教室里面学习,而不是天天到坐立难安。
在孩子每天白天放学之后,晚上就把老师给孩子讲的内容稍微回顾一下,这样子孩子们就会回想到在上课时候经历的场景,慢慢的,孩子们就会在脑海中形成对教室最深刻的印象,而且家长在这时候必须得非常的耐心,一定不要太过于不情愿,或者是太不会暴躁,否则孩子不仅仅会不愿意上学,还不愿意和家长们沟通自己在学校所遇到的困难。
家长们也可以和学校的老师多沟通沟通,并且要求孩子们去老师家做客,或者是把老师邀请到自己家来做客。这样子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意识到和老师呆在一起是非常安全,而且也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会把孩子们照顾的非常的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