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金婚》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中充满泪水,只因与你一起慢慢变老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漫漫婚姻路,坦途坎坷,多少对夫妻中途夭折,最初的承诺,只能变为最后的一声叹息。佟志和文丽携手50年,在他们50年的婚姻生活中,几乎每对夫妻都能找到自己的缩影,《金婚》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婚姻史,像一锅文火炖着的好汤,一点点的唤醒我们已有些麻木的心,不觉间,泪水已出。 张国立和蒋雯丽都属于那种不是特别漂亮,但看了会让人感觉舒服、安心,由他们来出演走过50年婚姻的夫妻,很合适,很像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寻常夫妻,富有代表性。虽然有人说他们演20来岁时,有扮嫩的嫌疑,但我觉得这个不必太苛求,演戏吗!再说,由同一个人由年轻演到老,更富有慢慢变化的感觉,让人感受更深一些。林永健演活了大庄,爱吹牛、喝酒、抽烟、撒谎、自私、耍小聪明、好面子、打老婆、没事儿跟女人调个情,简直集所有的缺点于一身,但演到最后,让人并不觉得大庄有多么讨厌,还觉得看他说话是很好玩儿的事。大庄是继范伟的药匣子之后第二个让人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小人物,演出了人性中小奸小滑小可爱的那一面,人物形象很饱满、很立体。大庄的媳妇也很有意思,生活中,这类女人也很常见,刀子嘴豆腐心,泼辣中透着善良,马虎中透着女人特有的小心眼。佟志的妈妈、文丽的妈妈演得也很不错。 这部戏,很有中国特色,浓缩了我们大多数的人婚姻生活模式;这部戏也很感人,在婚外情、一夜情等各种情闹得鸡飞狗跳、家破人亡,人人不得安宁时,这部戏呼唤了一种久违的相濡以沫的夫妻情。天长地久必将是喧闹之后的回归。 婆婆:家庭的守护神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是个宝。佟志妈妈刚来时,似乎给这个家庭添了不少乱,但随着长期相处,文丽和婆婆处得越来越好。佟志妈妈就像粘合剂,总是把佟志和文丽往一块儿拢。又像守护神,只要一发现佟志有变心的倾向,就会把佟志往回拉。老人总是希望儿女能过得美满幸福,他们对外来入侵者有种非常敏感的排斥性。 有两个细节,让人特别感动。佟志妈妈告诉文丽,男人嘛,都是那个样子的。劝文丽要把心胸放平和些。这是女人和女人之间的一次对话。临终前,老人又告诉佟志,自己的儿子她是知道的,劝佟志这个家不能丢,文丽是个好女人。这个场景,很常见,老人都是这样告诫自己的儿女的。这也是让人特别感动的一种温暖的百姓情怀。确实,面对老人意味深长的劝,有哪个当儿子的会不羞愧的悔过? 人们都说,婆媳是天敌,其实,哪里有那么大的仇。对老人好点,也就是对自己好了。 佟志:男人也有倦怠期 佟志人品不错,对家人,对朋友,对工作,都诚心诚意,安分守己。按理说,这样的一个人会很安全,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生命会有困惑,人到中年的佟志对自己的一事无成,感到恐慌;对妻子的唠叨,四平八稳平淡无味的家庭生活感到厌倦;年轻漂亮的李天骄的闯入,惊醒了佟志沉睡的心,他开始把触角向外延伸。此时的佟志像是要给自己的生命翻个身,作为观众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佟志内心发生变化,既为他作为一个男人被家庭生活磨得像没有生气的小老头感到难过,也为他见到李天骄之后,脸上的那种开心感到难过。佟志和文丽的家处在风雨飘摇中。 李天骄就这样断断续续的在佟志心里贴了10多年,李天骄对于佟志来说是一道甜蜜可口的点心,对于文丽来说,就像一只苍蝇,刺激了她10多年。佟志总是振振有词的说自己什么也没做,连手都没有拉过,还总说男人找个红颜知己怎么了?找红颜知己无罪,很多男人都理直气壮,岂不知丈夫和红颜知己的那份暧昧常常会让做妻子的心滴血,发疯,比明目张胆的出轨更能让一个女人的心支离破碎,痛苦不已。 看了佟志的出轨,我就想再好的男人,也有对老婆对家庭厌倦的时候,挡也挡不住。做妻子的与其痛苦不堪,倒不如干脆给丈夫的心灵一个私人空间,任他甜蜜的飞翔一次,让他对家庭叛逃一次,就当他累了,出门去旅行。 文丽:女人的温和宽容很重要 文丽是个好女人,用佟志的话来说,就是单纯善良,性子直。但文丽有个略嫌矫情地缺点,太小资。臭美,文丽就像《白雪公主》里的那个王后,天下谁最美,她最美。太看重自己的容貌,所以她才会在中年到来之后,老担心自己变丑了,佟志不要她。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漂亮,刁蛮任性,年老的时候,又严重的心理失衡。这大概也是很多漂亮女人会犯的毛病;心理优越感超强,文丽最见不得大庄媳妇跟她比,也看不起大庄媳妇这位乡下来的女人。在这种心理促使下,难免会显得不讲理,不招人待见;小性儿,文丽年轻时在佟志面前太小性儿,有时简直是蛮不讲理。刚结婚时,也许做丈夫的还能忍,时间久了,再好脾气的丈夫也会有烦的时候。佟志会对李天骄心动,文丽自己也要反思一下。 不过,文丽是越活越成熟,她在打一场婚姻保卫战,在李天骄卷土重来之后,文丽学乖了,不再吵闹,她安静的伺候老人孩子,忍耐着佟志撒开会学习的谎言,忍耐着佟志天天晚回家。文丽像鸵鸟一样把头埋了起来,心却在滴血。看到这里,真会觉得浪潮暗涌,惊心动魄。最后,佟志满怀惆怅的说了句,她走了,再也不回来时。文丽的眼睛闭了闭,咽下了眼泪,没说话。第二天,文丽收拾好佟志的衣物,要跟佟志分居,告诉佟志他愿意干嘛就干嘛去,再也不会管他了。这两个细节处理得简直精彩极了,把文丽这10多年受到的委屈,屈辱,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此也可以感受到,在一个家庭里,女人的慷慨、温柔、宽容其实才是稳定一个家庭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风雨里行船的稳定舵手,没有这份心胸,家庭很容易解体。 金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很多,但愿我们每一对夫妻在生活发生变故时,不离不弃,抗得住风险,相互体谅,携手走过50年,把一份经历过风雨的真情进行到底。但愿中国人在经历过情感开放带来的危害之后开始回归,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稳定、安宁、幸福。
文/竹英
《金婚》是一部经典电视剧,小时候看过,从前还小,不更事,更看不懂这电视剧里面的婚姻爱情。
如今我重看《金婚》发现整部电视剧的主角佟志,他从未爱过他的妻子——文丽。
他对文丽这一生没有爱,只有欲。
而文丽是因为爱情和佟志在一起的,但是佟志是因为满足自己的欲跟文丽在一起的。
而他们却就这样度过了一生,如果后来没有李天骄的出现,恐怕文丽这一生都不知道原来佟志这一生都没有爱过自己。
最开始文丽是在大庄的婚礼上认识的佟志。
文丽的表妹梅梅原本和大庄谈起恋爱了,但是大庄最后没有娶梅梅,而是娶了老家的童养媳庄嫂。
大庄虽然表面上和梅梅谈恋爱,但是骨子里是个封建的男人,他和梅梅谈恋爱是因为梅梅长得漂亮,还有文化,是个老师,而庄嫂是个典型的乡下妇女,长得不好看,没文化,不能满足大庄的虚荣。
但是大庄不想和梅梅结婚,却选择庄嫂,是因为他觉得男人结婚就是要找个能够每天伺候自己的女人,这一点梅梅不符合,庄嫂符合,而且娶了庄嫂还能全了自己在老家的好名声。
大庄这样的男人骨子里早就被封建思想腐蚀了,无论表面上装得多有文化,多先进,骨子里却对女人有一种奴性。
他没办法婚后洗衣做饭,所以他不会选择像梅梅这样的有文化提倡男女平等的女性,而是选择了传统的庄嫂,一辈子为他做牛做马。
文丽就是看不惯大庄这种行为,瞧不起大庄,也为自己表妹梅梅不值。
所以当梅梅得知大庄和庄嫂结婚的时候,就跑到大庄婚礼上大闹,破坏了这原本完美的婚礼。
当时文丽也在场,陪着自己的表妹,为表妹抱不平。
而佟志是大庄的朋友,而且还是最好的朋友。
那一晚,佟志和文丽认识了。
当时佟志觉得好好的一个婚礼被梅梅破坏了。
然后这句话被文丽听到了,她觉得大庄原本和梅梅好好谈着恋爱,最后一声不响娶了别人,是不道德的,闹婚礼这件事虽然梅梅做得有点出格,但是自己也说了梅梅,但是这件事最根本的错误是大庄的错误。
结果佟志不认同,他觉得大庄是不得已,是有苦衷的,因为庄嫂是童养媳,大庄不能不娶她,而且梅梅又没有失身,算不上什么伤害。
从一开始两人注定就不合适了,为何开头就是被破坏的婚礼上相识?也许在未来冥冥之中注定了两人不合适。
从一开始,文丽觉得梅梅真心被欺骗,心灵上受到了很大的创伤,而佟志却觉得梅梅又没有失身,又没有什么损失,这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文丽注重精神上的爱情,她追求的是俄国小说中那种浪漫的爱情,而佟志虽然是从农村走到城市的技术人员,他的身份脱离了封建 社会 ,但是他的思想和大庄一样,停留在那个封建时代。
但是为什么后来文丽会嫁给佟志呢?
其实经历了大庄婚礼那一闹,文丽对佟志的印象非常差,觉得这个世界什么还有这种人,居然还有这种封建思想。
那是因为后来佟志欺骗了文丽。
后来文丽的父母要她去相亲,原本她不愿意,但是抵不过父母的要求,最后只好去了,结果一去却发现是佟志,文丽话不投机半句多就走了,因为梅梅的事情立场不同,文丽说佟志不是个好人。但是佟志却觉得自己在文丽心中印象这么不好,他要去证明自己是个好人。
其实一开始文丽觉得自己和佟志不合适,但是佟志面对这样一个美丽有文化的女人,是他的师傅介绍给他的,他看上了文丽的美丽。
他不想娶像庄嫂那样的老婆,他想娶一个像文丽这样的美丽有文化的城市老婆,从一开始佟志就看上了文丽的美貌,因为文丽的外表完美的满足了他的欲望。
所以有了这个机会,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把文丽追到手,甚至不惜欺骗她。
佟志的这段话说的是巴金小说《家》中的大哥觉新原本和梅表姐真心相爱,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后他不得不娶了门当户对的瑞钰,最后这场婚姻中有三个人不幸福,巴金的小说写得是封建 社会 下大家族的勾心斗角和封建思想下男男女女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封建思想的反抗。
其实佟志他根本不懂小说中说的那种爱情,也不在乎大庄是不是真的难受,他在乎的是能不能说服文丽,让文丽喜欢上自己,接受自己。 所以他才会说出那种欺骗文丽的话,但是文丽却相信了佟志一时的欺骗。
她以为佟志和大庄不一样,大庄是封建的,而佟志是浪漫的,是有文化的,是和她一样喜欢看爱情小说的,她以为自己找到了灵魂伴侣。
后来两人恋爱了,不久后便结婚了。可以说当初佟志那番巴金小说的谎言决定了文丽后来会不会嫁给他, 最后文丽成功被狡猾的佟志欺骗了,嫁给了他,可悲的是文丽还一直以为自己嫁给了爱情,直到李天骄的出现。
但是为何两个不同的人,却和睦生活了十几年呢?
因为性和谐。
当初佟志是为了欲娶了文丽,而文丽却被佟志欺骗以为自己嫁给了爱情,这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却安安稳稳地生活了十几年都没有事情,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性生活非常和谐。
其实在佟志和文丽的新婚当夜是无性的,因为文丽以为结婚后两人谈情说爱,谈文学,谈风花雪月,但是佟志结婚是奔着欲去的,所以当晚他什么都听不进去,却将文丽吓坏了,结果那一晚他们度过了无性的初夜。
为何会度过无性的初夜呢?
因为文丽性无知。
是的,文丽长这么大,到了结婚当晚还是个性无知的小女孩,她的脑海中装的全是浪漫爱情小说的样子,对于性,文丽是无知的,是恐惧的,所以新婚当夜她将佟志踢出了床,跑回了娘家。
经过母亲和姐姐的教导,文丽才明白什么是性。
所以回去后两人却出乎意料的性和谐,不仅仅佟志非常满意文丽,而文丽本人也迷恋上这性和谐, 可以说后来他们的婚姻能够稳稳当当度过那么多年,都是归根于他们之间的性和谐。
娶了文丽的佟志这一生满足了他的欲,但是他对文丽是没有爱的,他娶文丽是从世俗现实角度考虑的,不仅仅文丽可以满足他的欲,而且这样美丽漂亮有文化的老婆带出去也是很有面子的。
但是直到李天骄的出现,那个时候佟志已经四十多岁了。
李天骄是大学生,和佟志是同行,而且还是厂里重点培养的第三梯队,而且还被分给佟志当副手。
李天骄就像一剂清风吹进了佟志心中,让他无法忘记,甚至着迷。
但是佟志这种人是个典型的现实男人,他不会真的和李天骄在一起,因为他那个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他事业有成,有儿有女,有娇妻可以帮他照顾孩子母亲,所以他不会为了李天骄放弃世俗的身份地位和名声。
但是他愿意和人家不清不楚,他喜欢李天骄,甚至后来越来越变本加厉,和人家约会,说自己心中喜欢的是她。
当然后来文丽知道了,也发脾气,也哭,也闹。
这句话让文丽有些动摇,她觉得佟志连她的手都没有碰过,也没有出轨,但是又好像出轨了, 文丽有些迷糊了,她变了,不是当初那个为表妹梅梅打抱不平的文丽了。
因为文丽是从始至终都是爱佟志的,所以面对佟志的话,她相信了,哪怕有些犹豫,有些不清楚,她还是相信了,后来就这样一直和佟志生活,但是李天骄却始终成为一根刺扎在文丽心上,时不时让她难受。
但是在我看来佟志说自己连李天骄的手都没有碰过,这是对文丽最大的讽刺。
因为连李天骄的的手都没有碰过,说明佟志对李天骄是动了真情的,而且这种感情和他当初爱上文丽的感情不一样, 他当初爱上文丽,追文丽,完完全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当然这么多年的婚姻生活文丽是很大的满足了佟志的欲。
但是欲是肉体上的快感,但是佟志却在李天骄这里感受到了精神上的爱,所以他说自己连李天骄的手都没有碰过,是对文丽最大的讽刺。
我不想说什么精神上出轨和肉体上出轨谁严重,总之这两件事情都是错的,而佟志精神上出轨却折磨了文丽后半生。
佟志一边想要世俗的美满家庭,一边又想要灵魂契合的情人,他什么都想要,这样的男人最坏,也最可恶。
我看了《金婚》后,我觉得最可怜的是文丽,因为她是真真切切爱了佟志一生,为他生儿育女,为他操持家庭,为他照顾年老的母亲,文丽对佟志是真心的,但是佟志这一生都没有爱过文丽,他对文丽这一生只有赤裸裸的欲,而他的爱情却在几十年后给了李天骄。
直到今天,其实像佟志这样的男人有很多,希望所有对婚姻充满了向往的女孩这一生都不是文丽。
《金婚》是拍五十集,五十年,当时我就打鼓,这好像违反艺术规律,因为人的生理都有高潮起伏,一年一集,流水帐一样的,有的矛盾冲突不可能在一集里面解决,所以我当时就打鼓这部戏怎么拍。后来看了以后矛盾解决了。
我看完以后,真实感觉,四点:第一,很真实。第二,很细致。因为真实如果不细致的话,真实就没有意义了。第三,很疲惫。第四,很沉重。
这部戏后来我看带子的时候,外面到处都在谈《金婚》,包括公交车上都在谈《金婚》,这好像成了近年来少有的现象,这就让我想起当年《渴望》,还有《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我就想到这部戏实际上是很平常、很平凡的,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谈呢?我觉得就是找到一种通感,和老百姓的感受贴近,和老百姓婚姻生活里边,看这个戏一定会联想到自己婚姻生活许许多多的事情。我大概算这里边婚姻比较长的,过了四十多年了,希望有金婚。我就感觉到找到了老百姓的通感,老百姓在看这部戏的时候,无形中间和自己的婚姻生活发生联系,和这个时代发生联系,和走过的道路发生联系,感受到普通人平凡婚姻的整个历程。包括朋友一个是小学教师,一个是工人,这里边所有的政治,经历过所有大的事情,跟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里边一句豪言壮语都没有,但确确实实是普普通通的。
就使我想到我们经历过的,我们有一种习惯定式,每一年发生什么运动,但是不是有些老百姓就是这么过来的,因为我现在退休在家,我接触一些退休老工人,很多人我发现了,确确实实在大风大浪里他们也有过小风小浪,但还是这么平稳过来的。很平常,但确确实实是经历了很多东西,并不见得有很大冲突,但找到了通感。但每一个普通人都是由于感情是内心的世界,很多人都有通感。这部戏很真实,很细致地表现出婚姻生活的过程。
我想起电视剧定位的问题,电视剧是平民百姓的第四餐,就是精神食粮,为什么像《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样,因为确实是和老百姓联系在一起,因为电视剧是平民艺术。搞的好还有《最浪漫的事》,其实都是写普通老百姓的事,有一个特点就是中间状态,人物不是特别高大,凡是特别高大的,思想特别纯正的就没戏,一般表现普通百姓的常态生活,很真实、很细致表现了常态生活。我觉得这部戏和老百姓找到了通感,互通的东西,参与进来了,所以这部戏就把大家吸引过来。
第二个支撑点就是演员,特别是蒋雯丽和张国立,没有他们,这部戏很难撑起来,普通老百姓生活里也有一个规律,一个表现力,一个要有好演员,能演出感觉和感受,如果出不来就不行。他们的表情表现很有层次,婚姻生活表现很有层次,另外我特别感觉到演员都很有激情,都很自信,两个人吵架,你要盖过我,我要盖过你,都有理,每一个人都没有说要趴下,蒋雯丽的演技最凶了,这个在里面就咬住了,让人家感觉到很好。两个主要演员都很自信,我要斗过你,你要斗过你,蒋雯丽尽管很凶。这个戏里面演员是很大的光彩点,包括配角庄嫂,庄嫂有一段话特好,但也可气,就是要房子那一段,要房子那一段包括在局长面前,真可气,可是有力量,要表现自己,就掐住了局长的脉门,“就跟局长说,不跟别人说”。这些戏很细,包括配角子女里面大宝、多多和爸爸妈妈的戏都非常感人,让人掉眼泪,包括开始的矛盾,开始怎么样斗,到后来怎么样和解。这些演员演绎了婚姻过程,如果没有这些演员很细致、很准确、很细微的表现,婚姻过程就像流水帐了。
现在我知道了为什么要一年一年编演下去,要制造一种平凡感,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就在家常里短里面,一年一年把婚姻积淀下来,所以产生第三个感觉很疲惫,看完以后,也跟这一对夫妻一样走过了五十年,终于走完了,我真是很疲惫,但是想起来自己的经历,觉得也确确实实是这样的。
第四,我觉得很沉重。确确实实一个人人生的感触,要说很慢吧可能慢,要很快也很快,我是四十多年的婚姻,确确实实就是这个样子过来的,很沉重。另外一个沉重,剧中整天吵得我头昏脑胀,丈夫和妻子吵,妻子和婆婆吵,还有邻里之间吵,子女和爸爸吵,都吵,几乎每个人都在吵,没完没了,我就很沉重。我觉得这是很真实的,但是不是无意识写出来一种状态?伦理道德观是需要有更新,鲁迅先生当时讲了我们怎么做父亲,这个里面的吵,当夫妻一定要吵,这是肯定的,但是不是有不吵的呢?就和我们的文明程度有关系。旧社会,包括封建社会里,刚才讲了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包括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军为臣纲,这是一种规律,这个规律是封建社会留下来的,有一种规矩,我们现在什么规矩都没有,是这么一种状态。我们怎么当父亲,不太知道,我们怎么当子女,也不知道,我们怎么当丈夫,也搞不清楚,我们怎么当妻子,也弄不大明白,就是这种状态是我们时代某种程度要文明解决的问题。这个戏给我的感觉需要很多建设,但现在不能提出规范,需要有些原则、规范,为什么看到外国的**包括美国,里面没有很多物质生活,但里面也有点文明程度。
这个戏从这方面是不是也可以给我们启示,我们国家要建设很多人文方面的东西,但是需要建设起来,这个戏提出了这些问题,我看了以后,我开始的时候是以平平常常的心来看的,看完的结果蛮沉重的,但也很感慨。还是回到一句话,表现了普通人的平凡婚姻的历程,这种历程有很大的典型性、普遍性。在这里会间接认识到自己许多过去和现在,我相信对以后的文明社会建设也会有很多帮助
《金婚》电视剧四个孩子结局是三个女儿情感婚姻都不顺利,独子英年早逝。
大女儿佟燕妮没考上大学,去了佟志的工厂工作。并且跟要去当兵的刘强在一起,甚至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他结婚,还有了一个女儿改改,但是最终还是离婚了。
次女佟南方在丈夫苏戈生病后对他不离不弃,领养一女毛毛。三女儿佟多多,出生的时候,因为家里条件紧张,文丽本来是不想要了,觉得多余,所以名字叫多多。本想过继给大姐文秀,后来因为佟志去报户口的时候,谎报了多多的年龄骗取国家的城镇户口专用粮票。
佟志和文丽小儿子,由于溺爱造成大宝一开始的不争气、不明理的性格,叛逆之心远远大于三个姐姐。到后来为把劣质水泥卖出去牟利,向购买水泥公司的经办人塞钱,大宝处处需要父母操心,多次令父母失望、悲愤。最终还是悔过了,变成家居好男孩,但是最后还是遭遇车祸身亡。
剧集评价:
《金婚》成功展示了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的永恒魅力,它比古装剧、年代剧更具指导意义。尽管是一部家庭伦理性质的电视剧,但是社会学的意义是比较深厚的。关注民生,关注人情,是现实主义题材。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史上,价值和意义绝不亚于当年的《渴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