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运动发育落后,就是我们俗称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失调。要促进孩子的运动发育,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运动训练,下面我们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一、宝宝运动发育落后的原因。
1、先天性的原因。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先天性的基础会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孩子遗传了父母发达的运动基因,从小各方面身体基础就很好,尤其是肌肉发达,那么这些孩子的运动发育就不会差。但是很多孩子的运动先天性比较弱,肌肉不发达,那么先天性就基础弱。
2、后天缺乏运动。因为现在很多孩子是父母工作忙,没工夫陪孩子多运动。爷爷奶奶带孩子也是喜欢安静的环境,那么就造成孩子缺乏运动,被放在家里看电视,画画或者搭积木,缺乏大运动。
二、宝宝运动落后的几个训练方法。
1、专业的感统训练。这个需要专业的机构进行测试之后,知道自己孩子大运动发展在哪些方面是缺乏的,属于感觉统合哪方面失调,然后做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我建议运动发育落后的家长带孩子进行测试,这个往往是效果很明显的。
2、日常家庭的训练。家长可以根据上述老师给出的指导性意见,在家配合孩子练习。因为感统失调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有很明显的效果,光靠机构一周一次两次是不够的。
3、注意把握年龄。孩子感统训练的黄金年龄当然是越小越好矫正,一般三年级之前还是可以很好的调整的。尤其是幼儿园的三年时间里面。
运动发育落后会影响孩子很多事情,比如做作业的专注力、跟同龄人的互动等等,要引起重视。
幼儿大动作训练方法
幼儿大动作训练方法,众所周知养育孩子的整个过程父母都要花费很多心思,动作发育也受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新手爸爸妈妈总是会出现一些焦虑,以下分析幼儿大动作训练方法。
幼儿大动作训练方法11、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
宝宝2岁时,加强他的手指灵活性,可以促进大脑发育。家长要带宝宝一起做手指操。跟着音乐节奏,让每个手指都运动起来,还可以经常让宝宝拿一些东西。和宝宝一起搭积木就是很好的选择。
专家建议:用手指拿东西,可以刺激大脑。
2、锻炼宝宝眼脑与脚的协调性
这时候宝宝已经会慢慢走路,当孩子可以独立行走时,家长要锻炼宝宝学会自由支配双腿与双脚的运动。比如:让孩子多上下楼梯。
专家建议:多让孩子玩各种玩具,让他们体会游戏的快乐。
3、开发宝宝运动能力
宝宝2岁开始就喜欢和别的小朋友玩游戏,也可以独立完成简单的游戏动作。所以家长要多带宝宝出去玩,这样可以促进孩子反应能力与肌肉的发育。
专家提醒:由于孩子的破坏能力很强,要经常检查他玩过的玩具,以防孩子破坏的地方会割破手指或扎到眼睛。
4、玩沙子、捏胶泥对孩子好处多
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沙子、捏胶泥。家长千万不要怕脏不让孩子玩,因为对于宝宝来说,玩沙子捏胶泥是一种很好的启发性的游戏。
而且沙子也不脏,它里面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家长要教孩子玩各种沙子游戏,引发孩子的兴趣。
专家提示:在玩完沙子、捏胶泥后一定要给宝宝把手洗干净。
5、鼓励宝宝随意涂画
2岁孩子对涂画很有兴趣。家长可以给他准备笔与纸,让他可以随意涂画。不管画得好不好,家长都要表示鼓励,让他对画画的兴趣更浓。
专家提示:注意不要让宝宝独自拿钢笔或圆珠笔玩。
6、鼓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要从小教宝宝和别人相处,只要家长多带宝宝和外界接触,就能养成他们好的性格与学会怎么和别人相处。
专家提示:在饭后半小时不要剧烈活动。
7、培养宝宝的主动性
宝宝从2岁开始就逐渐独立,有了自己的意识,什么事都想自己做。家长对此不要制止,适当的`启发与引导他,因为主观能动性是智力开发的动力。
专家提示:让宝宝远离危险物品。
8、培养宝宝自立的生活习惯
让宝宝学会自己吃饭、饭前便后自己洗手、自己穿衣服或者穿鞋子的好习惯。
在宝宝运动训练时,家长们不要过于溺爱小孩。希望这些方法对年轻的家长们有帮助。另外在平时的生活上,也要让宝宝不断练习一些小运动。
幼儿大动作训练方法2立正练习
让孩子全身保持正规的立正姿势,两腿直立,两脚并拢,膝关节靠拢夹紧,挺直背部。每次立正时间不少于15分钟,每天进行3次左右。
压腿运动
将孩子的一条腿放在某个有一定高度的物体上,上半身前倾,跟着自己轻轻做压腿运动。
下蹲运动
让孩子双手叉腰,腰背挺直,双脚分开约20厘米,脚尖朝外,吸气时两膝靠拢,缓慢下蹲,蹲下后停留片刘。呼气时缓慢打开双膝,笔直站起,重复该动作10次。
练习跳远
跳远是锻炼孩子腿部肌肉和力量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跳远还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能促进孩子腿部肌肉的爆发力。
将孩子带到操场上的沙坑前,父母先做示范,然后让孩子模仿自己的样子跳远,或者由父母拉着孩子的手,和孩子一起跳,坚持每天练习。
练习走平衡木
走平衡木和走¨s”形路线的训练效果差不多,既训练了孩子一心二用的能力,同时对开发孩子的左右脑也有帮助。
将15厘米宽的木板铺在高约20厘米的砖上,做成平衡木,父母牵着孩子的手,让孩子从平衡木上走过。刚开始练的时候,木板可以铺得短一点,等到训练一段时间后,木板就可以加长。孩子刚开始练习时,不妨先扶着孩子的手,免得不小心摔倒。反复练习,直到不用扶手就能行走自如。砖不要垒得大高,以免不小心摔伤孩子。
学骑小自行车
学习骑小自行车,这是锻炼全身协调运动和视觉配合的好方法。父母先给孩子选购一辆三轮小自行车,父母先指导孩子坐到车上,然后帮助孩子将两只脚放到两个踏板上,让孩子试着用脚转动轮子。在孩子骑车的过程中,父母都不要离开,以免孩子摔伤。这项训练能够锻炼孩子腿部的力量和手眼的协调能力以及腿部的力量。
幼儿大动作训练方法3婴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是什么
1、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婴幼儿最早的动作是俯卧抬头。其他如俯撑、翻身、坐爬、站立及行走,则是按一定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2、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婴幼儿首先出现的是躯体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躯体动作、双臂动作、腿部动作等,然后接着才是灵巧的手部小肌肉动作,紧接着是准确的视觉等动作。
3、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动作的发展,婴儿最早出现的是头的动作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远近规律”,即靠近头部和躯干的部位先发展,然后是远离身体中心部位动作的发展。
4、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婴幼儿动作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的支配,呈现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的趋势。
婴儿动作是如何形成的
1、大动作的发展规律仰卧时,手、腿、脚、口的同时运动。俯卧时,可以用双手支撑体重,头和胸进一步抬高。
2、能够单独坐一会儿(几秒钟),前倾时两只手开始在前面支撑,脊柱胸段后凸并向下延伸,第二个弯曲——胸曲开始形成。
宝宝的最明显的动作莫过于学会走路,所以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孩子肢体协调度的培养。对于孩子一些其他的动作,孩子也是基本上是从上到下的学习,渐渐的可以又完整的动作,并且学会如何用动作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路上必须的。
13~15个月:
可以理解简单的话;
可以感觉到物体的多与少;
能用手指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16~18个月:
能专心地堆积木了;
开始模仿一些简单的操作;
开始产生要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
培养注意力的游戏:
1码积木
给宝宝准备一些积木块,大小以方便他抓在手里为宜。教宝宝先把积木码起来,然后推倒。为了提高宝宝的兴趣,可以找一些色彩鲜艳的积木块。玩积木不仅可以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注意力水平。
2看图画书
这个时期的宝宝好奇心很强,画面简单、形象生动的图画书最让宝宝着迷。可以一边和宝宝看图画书,一边用手指着画面上的形象问他:“这是什么呀”如果宝宝不会说,妈妈可以用手指着告诉他:“这是猫。”“这是小狗。”还可以准备一些宝宝喜欢的动物,经常给他看。这对培养宝宝持续注意的能力很有帮助。
3往桶里放球
准备一个开口较大的桶和20 个左右的球,球的大小以宝宝能抓在手里为宜。把球给宝宝,教他把球一个一个地放进桶里。你可以记录一下宝宝把球全部放进桶里需要的时间。
小提示:如果家里没有这么多的球,也可以用小橘子来代替。还可以换一种玩法,比如将球或小橘子放在宝宝旁边,妈妈在宝宝对面坐下来,让宝宝把球或小橘子一个一个地递给妈妈。
4拖汽车
在玩具汽车上系一根长约1 米的绳子,让宝宝拖着在地上走。等他玩熟练后,可以在汽车上加载玩具或其他物品。为了不让东西掉下来,宝宝需要集中精力,这对培养宝宝较长时间的注意能力很有帮助。
19-24个月
注意力发展水平
这一时期的宝宝已经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加手势来表达意思了。对于喜欢的事,宝宝的注意力可以持续集中10 分钟以上。不过对于初次面对的课题,集中注意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5 分钟。所以,请尽量选择宝宝感兴趣的事让他做,以培养他持续注意的能力。
19~21个月:
可以自由转动身体,变换方向;
开始喜欢在纸上乱写乱画;
语言能力迅速增强。
22~24个月:
可以自己翻书看;
对你提的要求会有回应;
开始关注别的小朋友。
培养注意力的游戏:
1玩拼图
准备色彩鲜艳的拼图块(以4 块左右为宜)。先给宝宝示范一下怎么玩,然后把拼图块打乱,看看宝宝能不能重新拼起来,并且记录一下宝宝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拼好。玩拼图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注意力,还能让宝宝做事更有耐心。
2摞杯子
准备5 ~ 6 个颜色各异的塑料杯子,让宝宝一个一个地往上摞。提醒他,不要将杯子弄倒。这可以有效延长宝宝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还能培养他的调控能力。
3放珠子
找一个窄口的瓶子和一些颜色各异的珠子,让宝宝将珠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窄口瓶子里。这除了可以培养宝宝的注意力外,还能很好地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4卡片配对
准备几对不同图案的卡片。妈妈从里边抽出一张卡片,让宝宝迅速找出另一张相同的卡片。这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很有益处。
Tips
1记录一下宝宝集中精力玩的时间。宝宝坚持玩哪个玩具或游戏的时间最长,说明他对这个玩具或游戏最感兴趣,可以多让他玩类似的玩具或游戏。
2宝宝专注于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随便打断他,特别是不要在宝宝玩的时候给他吃东西,可以在他的游戏告一段落后再吃。这样做可以让宝宝知道动与静的区别,掌握游戏与休息的节奏转换。
3对于精力特别旺盛的宝宝,你可以找一种他很入迷的游戏,让他痛痛快快地玩过之后,再静静地跟他说说话,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让他平静下来,然后好好休息。如果每天都能进行一次这种活动,不久,他就会成为注意力集中的孩子。
25-30个月
注意力发展水平
这一时期的宝宝求知欲和创造力都很旺盛,拿一件玩具,就能用好多种方式来玩。所以,最好给宝宝选择可以有多种玩法的玩具,鼓励他变换花样来玩。
25~27个月:
能堆10 块以上积木;
能画直线;
可以玩8 块左右的拼图。
28~30个月:
能说出自己的名字;
会数数了;
经常喜欢动手操作。
培养注意力的游戏:
1拍手唱歌
妈妈面对着宝宝坐好或蹲下来,教宝宝一起边唱歌边拍手。注意,拍手和唱歌要用相同的节奏。这有利于培养宝宝持续注意的能力。
2数数字
妈妈给宝宝一个指令,让他从一开始数,看看他能数到几。宝宝数不上来的时候,妈妈可以提醒他。等熟练后,宝宝就能自己数了。数数时,宝宝要精力集中,才能数得正确。
3盖图章
准备一张白纸,几种颜色、图案各异的小图章,让宝宝随意在纸上盖着玩。可以一边盖,一边教他仔细观察盖好的图案。这对培养注意力很有益处。
4撕纸条
准备一些废旧彩色包装纸、宣传单等,妈妈和宝宝一起撕着玩。撕完以后,把碎片扔向空中,看纸片慢慢往下飘落的样子。这个游戏对宝宝很有吸引力,可以让他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玩注意力游戏要注意什么
1要考虑孩子年龄的差异。在人们的印象中,注意力就是长时间专注于某件事。但对1 岁前的小宝宝来说,注意力的集中往往表现为瞬间反应的能力;而1 岁以上的宝宝一般也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能够集中注意力。
2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即使孩子的年龄相同,喜欢的游戏也不太一样。因此,你要观察孩子对什么游戏感兴趣,创造条件让他尽情地玩自己喜欢的游戏,等他完全熟练后,再试试别的玩法。这样来培养注意力,效果会更好。
3要考虑孩子的生活习惯。每个孩子的生物钟不尽相同,因此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也不完全一样。选择最佳时段来玩相关的游戏,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要考虑孩子的性别或个性差异。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孩子喜欢的玩具和游戏会有所区别,比如男孩子可能喜欢玩拼图,女孩子可能更喜欢穿珠子。
31-36个月
注意力发展水平
这一时期的宝宝记忆力很强,语言发展很快,在许多方面都能表现出良好的注意力状态。让他玩感兴趣的游戏,可以有效地延长他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31~33个月:
能穿20 个以上的珠子;
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能搭15 块以上的积木。
34~36个月:
对不知道的事情一定要追问到底;
能把积木搭成一定的形状;
记忆的优势开始显现。
1跳地板
准备2 种颜色的塑料地板各3 块,间隔铺在地上。让宝宝在相同颜色的地板上跳来跳去。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有好处,而且可以锻炼大肌肉力量。
2搬运豆子
准备两个空碟子,并排放在一起。先在一个碟子里放上豆子,然后让宝宝用勺子盛好豆子,放到另一个碟子里。这既可培养孩子的持续性注意能力,又能锻炼小肌肉的控制力。
3穿珠子
准备一根长绳子和穿孔比较大的珠子,让宝宝用绳子将珠子穿起来。看看他一次能穿上多少颗珠子。这可以培养孩子专心做事的能力和耐心。
4贴彩纸
准备几张彩色纸。先教宝宝把彩纸撕成若干小块儿,然后让他把这些纸块儿重新粘贴在一起,也可以粘贴成新的图案。这有利于培养孩子长时间专注于做某件事情的能力,还可以让宝宝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Tips
1很多游戏都可以用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只是在不同的年龄可以有不同的玩法。比如积木、拼图,随着宝宝能力的增强,难度可以逐渐增加。
2这里提供的游戏可以根据家里现有的玩具或实际情况来选择,也可以变换一些玩法,让它更适合你的宝宝。重要的是,你要观察孩子,看他对什么游戏、什么活动、什么玩具感兴趣,在他的年龄与注意力相匹配的前提下,适当地延长注意的时间。
3让孩子体验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的喜悦,同时,父母要对孩子取得的成果大加赞赏,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