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宝宝鞋又来了,年轻妈妈们的最爱哦!看着小宝宝健康的成长是妈妈们最高兴的事情了,不过宝宝的成长需要妈妈的呵护哦,特别是宝宝嫩嫩的小脚,在学习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有一双即合脚又舒适的宝宝学步鞋啊,这双用棒针编织的宝宝毛线鞋就非常适合的,柔软、轻便、跟脚,即可以很好的保护宝宝的小脚,又很漂亮,穿在宝宝脚上还可以给妈妈长脸呢。下面一起来学习这款宝宝鞋棒针编织教程吧。
附:编织介绍
基本概念
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用手工进行编织的工艺。
沿革: 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据《易经·系辞》记载,旧石器时代,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罟(网状兜物),内盛石球,抛出以击伤动物。在西安半坡、庙底沟、三里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纹、“人”字纹,清楚地显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还发现陶钵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残竹片。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苇席,距今约有7000年历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竹编更为惊人,约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条经过刮磨加工。这一时期的编织工艺也相当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种有篓、篮、箩、筐等。周代,以蒲草编织莞席已很普遍。汉代以蔺草(又名马蔺、马兰草、灯心草)编织为席,产于三辅(今陕西中部)、河东(今山西夏县)等地 。唐代,草席生产已很普遍,福建、广东的藤编、河北沧州的柳编、山西蒲州(今永济、河津等地)的麦秆编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艺品。其中广东藤编还有编织花卉、鱼虫、鸟禽图案的帘幕。宋代,浙江东阳竹编的品种已有龙灯、花灯、走马灯、香篮、花篮等,能编织字画、图案,工艺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积内可编织120根篾条,有的还饰以金线。至明清两代,浙江、江苏、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的草编、藤编、竹编等生产有了发展,并在19世纪末开始出口。
品类: 中国编织工艺品按原料划分,主要有竹编、藤编、草编、棕编、柳编、麻编等 6大类。编织工艺品的品种主要有日用品、欣赏品、家具、玩具、鞋帽等 5类。其中日用品有席(地席、卧席)、坐垫、靠垫、各式提篮(花篮、菜篮、水果篮)、盆套(花盆套)、箱、旅游吊床、盘(水果盘、面包盘)、门帘、筐、灯罩等;欣赏品有挂屏、屏风及人物、动物造型的编织工艺品。
在宝宝很小的时候,身体很娇嫩脆弱,需要父母全心全意的呵护,特别是寒冷的冬季,宝妈担心宝宝受凉生病,会加强宝宝的防护工作。而有时间和心情的宝妈想着手工编织一双毛细鞋给宝宝,关于非常好织的棒针婴儿鞋织法,最基本的婴儿毛线鞋的编织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编织教程学习。
1、起针钩婴儿毛细鞋的鞋底,先用别线起33针,来回钩织搓板针。然后隔一行在第二针后面加一针,再在第16针前面和18针后面加上一针,还有就是第32针前面再加一针,这里一共织了12行加针6次,这样算下来的话一共加了24针,最后鞋底针线是57针。提醒大家注意一点是加针的位置不可以变,编织过程中最好是做个记号。
2、接下来织鞋帮,先织10行元宝针。
3、10行元宝针织完就继续织来回搓板针,从第3行开始,每隔一行要记得鞋尖中间3针的前后2针并1针,然后再各减1针,钩织16行后一共减到41针。而中间平收了9针,两边都留下了16针,加起来留下了32针。
4、将鞋底和鞋帮缝合起来如图。
5、两边留下的32针织来回搓板针,织到第3行的时候要留鞋眼,是为了穿带子,一直织到16行结束就收边,然后用毛细做一根带子穿上,并且将线头整理好,这样一只婴儿毛线鞋就编织好了,另外一只用同样的方法钩就行。
以上就是我介绍的一款婴儿毛线鞋的编织方法,这款鞋子的编织过程不复杂,毛线鞋的颜色可以根据喜好更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看看。
现在虽然年轻一代的当妈妈没有老一辈的有经验,但是年轻妈妈们对宝宝的爱是一点也不少。不少年轻女性在怀孕以后都会想着自己给宝宝手工制作一些东西,如编织鞋子、袜子等。那么就棒针编织宝宝鞋子来说,其全部地教程视频是怎样的呢?另外,是否有完整全过程且带有语音讲解呢?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用棒针给宝宝编织鞋子是非常常见的,不仅编织出来非常好看,而且还具有一定保暖性,在春秋两季给小宝宝穿着是比较合适的。一般情况下,编织鞋子的方法如下:
1、打鞋底。一般先起针给宝宝编织鞋底。通常情况下建议起8针,然后在打到第二行的时候则需要各放一针,一共需要放两次,放到12行便可。另外,打到20针的时候宝妈们则需要收针了,共打23行,这样则可以完成鞋底的制作。
2、打鞋面。就鞋面来说,通常情况下是起16针,当然不同类型的宝宝鞋子其鞋面的制作是有所不同的,建议大家认真读图。
3、缝合。待上面两部都完成以后,大家则需要将鞋底鞋面进行缝合,这样便可以制作出鞋子的初形。
虽然编织起来还是有一麻烦,但是准妈妈们可以耐心地去完成,这也是不一样的体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