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共享充电宝在共享经济的带动下蓬勃发展。我国共享充电宝可以从形态分为共享充电宝有桌面固定式、小机柜移动式和大机柜移动式三大产品形态。我国共享充电宝产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同时,广东省的代表企业也最多。2021年共享充电宝产业代表性企业的动向主要包括并购、上市、跨界合作和拓宽合作伙伴增加渠道方面。
共享充电宝产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怪兽充电(EM);其他未上市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有街电、小电、搜电、来电科技等。
本文核心数据:共享充电宝全景梳理,共享充电宝区域分布,共享充电宝代表企业运营其概况,共享充电宝代表企业最近动向
共享充电宝产业产业链全景梳理:上游供应商分散且众多
享充电宝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共享充电宝的生产制作,其中包括零配件供应,技术支持,设计研发以及生产加工环节;中游为共享充电宝运营,共享充电宝分为大机柜、小机柜以及桌面式三种模式;下游渠道扩展针对各种商业场景和公共场景。最后进入到终端用户的使用。
目前,产品的质量、数量、技术创新等方面依赖上游供应商,供应商分散且众多,因此运营商的选择非常多,但能与要求较高的运营商匹配的优质资源其实不多,因此与大厂合作尤其是独家合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下游的商户渠道来看,铺设速度与铺设密度非常重要,因此行业对优质点位争夺较激烈。
共享充电宝产业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三分之一集中在广东省
我国主要共享充电宝资源分布在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区,形成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分布格局,并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共享充电宝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全国11家主要的共享充电宝企业中,广东省的企业有4家,占到三分之一。从移动充充电宝所有企业的分布来看,依然是广东省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广东、上海、北京等地代表性企业较多,同时浙江、江苏以及东北也拥有代表性企业,如小电、伏特+和易嘉科技。
共享充电宝行业代表性企业运营情况
目前,各个充电宝公司均已经拥有一定的网点已经用户的群体,同时也都分别布局了大小机柜和桌面充电宝,具体布局与网点数用户数如下:
共享充电宝产业代表性企业最新动向
2020年以来,共享充电宝产业代表性企业的动向主要包括并购、上市、跨界合作和拓宽合作伙伴增加渠道方面。共享充电宝产业代表性企业最新动向如下: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2012年,一组“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风靡网络,引发了不少80后90后的强烈共鸣,人们记住了陈欧这个名字,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以及他背后著名的产业:聚美优品。
陈欧将自己和聚美优品紧紧地进行捆绑宣传,很快便获得了极高的回报,这为他和企业带来了不少人气,陈欧私人社交平台,粉丝达到了恐怖的4200万,多次蝉联微博企业家影响力排行榜第一名,而到了2014年,陈欧可以说迎来了他人生的巅峰时期,聚美优品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超过35亿美元,陈欧凭借所持11亿美元的股份,成为了纽交所200年以来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
然而他的陨落,却比崛起还要快,就好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旋风,在2014年底,聚美优品的股价结束上涨之后,却开始疯狂暴跌,此时已经不到15美元,整个公司只剩下13亿美元,比较历史最高峰的578亿,足足蒸发掉45亿美元。
而在这两年后,聚美优品开始不断尝试转型,却总在各种新方向之间晕头转向,截止到2017年,短短三年之内,陈欧就已经亏空了将近120亿,是什么导致的呢?
聚美优品的迅速衰落,实际上是中了大部分电商平台的通病,早在2013年,就有用户质疑聚美优品的产品质量问题,声称在平台购买化妆品之后却导致脸部过敏。
在此之后,更多的争议声传出来,然而陈欧的态度,也是十分坚决,声称自己从来不卖假货,还表示如果网友晒出证据,愿意赔偿100万。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声讨,甚至国际的大型化妆品牌兰蔻等先后发表声明,表示未曾和聚美优品进行合作,以及聚美的一家供应商,被查出伪造大牌商品,从此公司的名声和产值一落千丈。
在此之后,为了寻找新的出路,聚美优品急急忙忙展开了转型,先是投资充电宝,后来又向家电方面的空气净化器发展,最后还投资了电视剧,然而在仓促而且草率的决定下,这样的转型,有着多大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其中最为著名,要数王思聪和陈欧之间关于充电宝的赌约,当陈欧宣布花费3亿,投资充电宝业务后,王思聪却发誓,认为充电宝这一项业务不能成功。
从如今来看,街头充电宝并不是没有商机,在网吧,游乐场、商场等大型公共设施附近,有着巨大的前景,然而聚美优品却相继曝光出融资失败,拖欠供应商钱款等问题,还和另外一家来电企业,陷入了专利权的争夺,虽然聚美优品赢得了专利所有权,但是根据2017年公司内部发展的财报显示,全年净利润亏损3698万人民币,而在投入街电前的上一年,同期盈利却达到了15亿,最主要的损耗,正是来自于街电的投资(133亿)。
除此之外,聚美优品的股东恒润资本,也发表公开信,指责董事长陈欧将大笔资金用于充电宝和影视业务,却没有兑现对股东的承诺。
那么陈欧现在如何了呢?对比于过去,现在几乎很难看到陈欧的身影,不过他依然是聚美集团和街电科技的董事长,截止到2019年,陈欧旗下充电宝业务街电,已经覆盖了95%的城市,累计共享充电宝用户达到了2亿,占据了整个行业的405%。
似乎陈欧找到了新的创业方向,重新开始证明自己,但是他本人的故事,却也为广大的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教训,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至于陈欧是否能够回到昔日的巅峰,还要取决于他自己了。
作为80后的创业成功者,不得不提起典型的代表陈欧。陈欧在事业取得成绩的同时还不忘对当代年轻人传授自己的创业心得。而他一直也是传播正能量,就如同聚美广告一样,陈欧就是用他独到的心路历程,向新一代的年轻人讲述着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说到聚美,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这个名字,正在潜移默化的淡出我们的视线里。至于为什么落没了,最大的原因无非是传聚美卖假货,现在当代的女性对面部还是非常重视的,一旦出现假货,后果将不可想象。原本聚美就是陈欧自己亲自代言,人气还一度飙升,“聚美优品”原本授予的意思就是聚合优质美妆的平台,专门为广大女性同胞服务,陈欧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聚美优品的最佳辉煌时期应该就是在2014年了,正式在纽交所上市,同年8月份的市值有了飞一样的进步,市值达到了565亿美元。提到陈欧,就会想到他那句经典台词“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当时还成为了火爆一时的广告宣传语,也进而让聚美优品走在了时代的最前端。
2010年创立的聚美优品,在当时发展迅速,整体交易模式到达48亿,同比增加约34%,那一年有好几个公司接连上市,阿里、京东等有关平台当时正在巩固阶段,美团也是在10年建立的,从此就有各种电商平台的出现,引起了一波浪潮。根据2015年的财报显示,聚美优品的总收入达到了约74亿元,同比增加了888%,而当时的免税店也贡献了45%的交易额。但是好景不长,就出现了问题,其中的自营业大幅度提升,导致后期的运营成本不断的提高,利润上面就出现了大幅度的减少。根据15年的财报显示,总营收达308亿元人民币,而股东的净利润只单单的增加了11%,后面又出现聚美优品的股价在不断的下滑,从一开始的167美元,下滑到983美元。
根据2017年聚美优品提交的财报上面显示,聚美优品全年营收5817亿元,同比下降了约74%,早在16年的财报上面显示,聚美优品的营收就已经在走下滑路线了,根据其中的数据统计2017年聚美优品的活跃用户就有大幅度的减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现了假货的风波,这是所有电商平台都忌讳的问题。
聚美优品又宣布了准备进军智能家居领域方面,创立独立的品牌空气净化器,结果在市场上面反应也不是很强烈。然后接下来,陈欧又为一家的无人机代言,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了。说到成功的案例,恐怕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共享充电宝街电科技了,现如今的反响还是蛮好的,其中的发展空间可想而知。
近日,又出现了一款名为“刷宝”的短视频APP,而这款产品主打就是“看视频,赚现金”,这款产品可以在各大应用商品中下载。截至目前下载量已经超过千万,其控股人是陈欧。希望聚美优品在多元化转型的道路上,重返之前辉煌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