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我3号那天才得上面买了一款玫琳凯的卸妆液,用了我的脸就过敏,以前我也用过,是从我朋友手里买的,她就是做玫琳凯的,但是从来就没有过敏过,后来我就得玫琳凯公司打电话咨询:“她们说没有和聚美优品合作”。我还喊了我做玫琳凯的朋友看过,她一看外包装就已经知道是假的,你现在就可以像哈他的东西。
聚美优品上的产品是可信的,我很欣赏聚美。
而且我与楼上的意见有点不一样哦,我认为小样很好呢,因为小样一般是给顾客试用的,如果用户试用得好的话就会去买对应的产品,所以我认为小样一定是那款产品中的精华部分。而且小样还便于携带哦。
我曾访问过很多女生,如何看待乐蜂网和聚美优品这两个美妆网站,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
1、乐蜂网上的产品时尚高端可靠,但价格贵,与代购已经差不多了;
2、聚美优品走平民路线、价钱合适,但有个问题——同样的产品寄到一线城市办公室的还好,但寄到3、4线城市或偏远地区的老家的那些产品有时就是怪怪的了,总感觉牌子越大质量越差,影响聚美的品牌和体验也影响到具体产品的品牌认知。
3这些女生进一步举例来说明在她们心目中同一个品牌好产品和怪怪的产品的区别:护肤品因为是保养性质,基本上是水和霜,不容易分辨,但美妆类产品容易分辨出来,在化妆的过程中先打粉底再用散粉再化妆,这时好的产品质地细腻光泽度好色号正宗,怪怪的的产品就可想而知了。
4我曾经评论过行业内某个黑商业企业:底线低到了脚后跟,而且这双脚还有着严重脚气。我之所以把这句难听的话写在这里,是想警诫年轻的聚美优品。陈欧,虽然你现在的一切看似皆努力得来,你可以为自己代言,但企业做大最终的诉求不能仅是停留在“代言我、表达我、成全我”的层面,换句话说,企业不能只诉求于实现做漂亮数字以实现IPO,更多的资源配置于你,是让你来承担更多责任,而不仅是自我的表达。不要打损伤消费者体验与恶性竞争的擦边球。
有没有真货不敢说,假货是一定有的。我只在他家买过一次,是玉兰油的水漾动力。之前用的是正品,用完皮肤舒服。但在聚美优品买的,用了两天就过敏,起皮发红,马上停用后一整个冬天皮肤状况都变得非常糟糕。看了有多网站讨论聚美的产品真假问题,都是异口同声地说如何如何好,我感觉都是些水军之流的居多吧。真真切切买过假货之后,就再没有关注聚美家的东西。另一方面,不要去听别人怎么说,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很多产品的价格连原产国本土圣诞季outlets都买不出来,怎么可能那么低价还是正品?
非常负责任的说,真假掺卖,我运气不好买到绝对的假货,我用了六年的兰蔻,在聚美极速免税上买了一次,一涂便知,包装的细微差别就不说了,产品气味刺鼻,质地也变薄了。电话客服沟通的解决方案是让我将产品寄给聚美自己的质检部门质检,觉得很可笑,你们有大牌的配方吗?请问你们自己质检的标准是什么?你说是正品就是正品了?非常气愤,用这种回复来塘塞顾客,我也是醉了,只怪自己摊便宜摊方便,花钱买教训。决定了依然支持专柜产品。
还是从聚美优品上买吧,聚美拆包装可以退,京东不可以退换。而且反应京东有包装被拆开的嫌疑,建议从商场购买。京东的比较全,聚美可以换。看楼主自己的决定吧。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聚美优品上一般很少有假东西,你可以比较一下价格在做判断,如果比其他地方的要便宜很多的话就要考虑一下了,是假货的可能性也就比变大了。如果真的害怕有假的话可以到官网去购买了。
聚美优品是一家化妆品限时特卖商城,其前身为团美网,由陈欧、戴雨森等创立于2010年3月。聚美优品首创“化妆品团购”模式:每天在网站推荐十几款热门化妆品。2010年9月,团美网正式全面启用聚美优品新品牌,并且启用全新顶级域名。
电子商务在迅猛发展,网购化妆品市场规模持续增大,虽然前景和市场都是相当的客观,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假冒伪劣充斥了整个网络,不仅恶化了消费环境,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信心,如何让化妆品电商行业更加的规范化、合法化、成熟化这是化妆品行业首要解决的问题。提高消费者对网购的信任度,才会使整个行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聚美优品作为首家化妆品电商一直坚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例如聚美优品开创官方旗舰店入驻的形式,先后吸引了欧莱雅(L'Oreal)、高丝、资生堂(Shisedo)、谜尚等国际知名美妆大牌的抢先入驻,迎来了新一轮的急速扩张。据市场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官方授权B2C旗舰店的出现,可以加强消费者对网购的信任度,也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及服务体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