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有观点认为,聚美退市后可能会冲击A股或港股。
企业在国内上市需要突出主业,目前聚美能拿出手的业务除了电商就是共享充电宝。一方面,聚美的电商业务体量偏小,且随着近两年电商新模式、新平台的不断崛起,外部竞争变得尤为激烈,聚美的电商业务已不足以支撑其闯关IPO;
另一方面,当前资本市场对于共享充电宝业务的热度和盈利预期都有更理性和冷静的判断,这一业务能不能经得起资本市场的推敲依然存疑,短时间内不太可能作为上市公司主业。
不过,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由于聚美优品上市后市值缩水非常厉害,目前市值仅约2.21亿美元,属于较低市值的企业,私有化所需要募集的资金难度并不算大。要判断聚美私有化以后的公司走向,重点在于其私有化资金的构成来源。
若其私有化资金主要来自于公司创始团队,那么其退市后继续保持私有化的可能性较高。若私有化资金来源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那么其退市后回国上市的目标就基本可以坐实。
扩展资料:
截至2020年9月根据聚美优品最新发布的公告,该公司已接受以公司创始人陈欧为首的买方团提出的私有化方案。根据协议,买家将立即开始要约收购聚美优品所有非买方拥有的已发行A类普通股,价格为每股2美元或每股ADS 20美元的现金。
聚美优品表示,预计该交易在今年二季度完成,之后该公司将成为陈欧直接全资拥有的私有公司,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退市。不过据媒体报道,与聚美优品四年前首次提出私有化时的境遇类似的是,部分中小股东依然认为该公司私有化价格过低,对方案持有异议。
陈欧因为一句:“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走红网络,陈欧帅气又个性,他成为很多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陈欧和他的团队,对外一直宣称,陈欧处于单身状态,陈欧也因此成为了很多女性眼中的钻石王老五。
但是,最近陈欧的日子不太好过,大概没有多少人比他对一落千丈有更深刻的感受了,几年前,聚美优品在纽交所上市,31岁的陈欧打破了纽交所历史上最年轻CEO的记录。
曾经的陈欧风光无比,聚美优品上市后,当天开盘价是2725美元,市值达到565亿美元,陈欧个人身价也超过13亿元,陈欧也因此成了亚洲十大年轻富豪。但是,陈欧应该做梦也没想到,仅仅三年后,聚美优品遭遇重重危机,市值跌至34亿美元,陈欧大概也知道了“盐撒在心里”的痛楚和迷惘了。
帅气又多金的陈欧是众多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愿意做陈欧女朋友的女孩大有人在,但是像陈欧这种帅气又多金的男人,一般都称作“别人的男朋友”,但是陈欧也确实有女朋友了,她的女朋友叫冯婴翘,网传他们已经同居多年了,从照片来看,他们郎才女貌,非常般配。
陈欧和冯婴翘合照货真价实,但是至于冯婴翘是不是陈欧的女朋友还是值得商榷的,有网友说,冯婴翘是陈欧的前任女友,已经分手超过2年了。
2013年,聚美优品三周年庆典活动,宣称与全球各大品牌合作,低价让利给消费者,用户如潮水般涌向聚美优品,导致聚美优品网站瘫痪,然而,陆续有消费者网上爆料,称聚美优品销售假货,一些国际大牌也现身表示,并未与聚美优品有过合作关系,聚美优品被狠狠的打了一回脸。
陈欧并没有停止创业的脚步,前段时间,他投资了共享充电宝,但是,共享充电宝是不是用户伪需求,还需要时间验证。
一句话,不作不死。
2014年,赶在京东、阿里之前成功上市的聚美优品一度让顶着纽交所最年轻的中国企业CEO的陈欧风光无限。聚美优品上市当天开盘价为2725美元/股,市值达到565亿美元,但短短三年后,遭遇重重困难和危机的聚美优品如今市值已经只有3亿多美元,市值蒸发将近95%。
中国在线美妆第一平台和连续七个季度盈利光环的聚美优品遭遇的第一次重击来自上市当年的那场电商打假风波。
2014年,7月底,一个名为“祥鹏恒业商贸有限公司”的供应商被曝向几乎所有的知名电商供应的奢侈品均为假货,而聚美优品也是祥鹏恒业涉及的电商平台之一。
尽管陈欧很快出面强调“假货风波,只是聚美的第三方手表业务,而非核心化妆品业务线”,但资本市场对于陈欧的回应并不买账,祥鹏恒业事件曝光后,聚美优品股价一路下跌,4个月内缩水六成,并接连遭遇多家美国律所起诉。
2014年,随着聚美、京东、阿里的先后上市,中国电商市场已经被放在了显微镜之下。而曾经一直困扰着各大电商平台的假货问题,成为悬在各家上市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于聚美优品而言,不幸的消息是奢侈品“售假门”风波的后遗症尚未完全消失,自家核心化妆品业务线很快也被拖下水。
有自称聚美海外业务的员工发邮件爆料,聚美涉嫌采购海外来路不明的,甚至是假冒的化妆品。聚美位于北京的货仓被查,海外业务孙姓总监以及两名业务人员被带走调查。虽然陈欧对此迅速发布图文并茂的长微博辟谣,但消费者对于聚美优品化妆品货源的疑惑并没有就此消散。
事实上,聚美如此境遇并不突然,早在上市之前,“假货”这样一粒怀疑的种子已经埋下,而现在不过是遇到了一个引爆点。
因为看不到化妆品电商采购的上游流程,即便看到了商家的承诺,消费者也很难放心。而且,这会造成化妆品越是便宜,消费者越不放心的尴尬局面。此外,一般非专业的机构,很难鉴别化妆品的真伪,这也会加重消费者的顾虑。
由团购起家的聚美优品一开始团购业务采用的是自营模式,2012年选择开放第三方平台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化妆品的品牌商依然处于强势地位,毕竟当时规模还不够大的聚美优品议价能力有限,货源方面会受到限制。而平台模式更有利于扩展品类和抢夺市场并且对于资金流的需求远远没有自营那么大,可以缓解处于成长期公司的资金压力。但开放平台由于商品并不入库,而是商家自行发货,质量难以把控。
最终,售假问题缠身的聚美优品决定砍掉第三方平台上的奢侈品业务,并且将第三方平台美妆业务全部转为入库自营来加强供应链质量把控。
但“断臂”平台业务转向直营模式,将盈利模式从服务费转向了采销差价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此前在业绩上一路高歌的聚美优品不得不面对转型带来的业绩下滑。在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聚美优品净亏损达8690万元(约1367万美元),是自2014年第一季度以来聚美优品首次亏损。
2015年12月,聚美优品股票再度开启跌跌不休模式。这一次,陈欧在平静面对暴跌三个月之后以股价被严重低估为由出手决定启动私有化,以7美元一股的价格提出私有化方案。
要知道,2014年5月聚美优品在美国IPO,上市首日股价最高达到2828美元,2014年8月聚美优品股价达到发行以来的最高位,接近40美元。计划以不足发行价1/3的价格进行私有化的聚美优品引发了众多小股东的发难。
让小股东们决定维权的重要原因是,聚美优品上市以来共500多个交易日,仅仅有21个交易日股价是低于管理层的7美元私有化要约价,而这21个交易日也正好是聚美优品管理层提出私有化要约的前21个交易日。陈欧也因此多了个外号“陈七块”,聚美优品这次的私有化也被众多投资者视为“蓄谋已久”。
而这背后尴尬的现实是,曾经凭借美妆这个细分市场异军突起的聚美优品在京东等综合电商加大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力度之后,重度垂直的市场份额很难承受住资本市场对它的高期望,特别是电商集体布局跨境电商之后,聚美优品的优势领域美妆已经成了各家巨头的必争之地。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互联网上的流量成本越来越高,电商零售的经营成本逐年上升,品类单一的垂直电商原本黏性不足的劣势更加凸显。
和那一批宣布回归的大多数中概股类似的是,聚美优品最终的私有化并不顺利。私有化进程受阻之后,聚美优品的股价继续下行,如今徘徊在2美元左右。
2012年,一句“我为自己代言”带火了陈欧和聚美优品。自带IP属性的“网红企业家”陈欧从普通创业者到成为创业明星用了四年,但跌下神坛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在聚美优品的主业电商迟迟不见起色之后,陈欧开始频频跨界。去年年初宣布进军影视文化业成立的聚美影视,在经历了一年半之后至今还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作品。陈欧还切入智能家居领域,推出“REEMAKES睿质”空气净化器。今年5月份,陈欧又进军共享经济领域,宣布以3亿元现金投资共享充电宝街电,却被王思聪在朋友圈怒怼,“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不论是影视业、空气净化器,还是共享充电宝,都与其老本行美妆电商渐行渐远。如此频繁地更换跑道也给陈欧带来不少质疑声。
文|财图说
编辑| 财图说
他23岁开始创业,27岁创立 聚美优品 ,靠着 “为自己代言” 火速走红。
32岁带领聚美上市,成为纽交所200多年 历史 上 年龄最小的上市公司CEO ,次年以11亿美元的身家跻身 亚洲十大年轻富豪榜第六名 ,却在最辉煌之际, 惨遭事业上的滑铁卢 。
可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站上新的风口,花3亿投资被各大互联网大佬唱衰的充电宝行业,连王思聪都发微博公开嘲讽。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再次凭借独到的眼光,成为行业领头羊,完美实现东山再起。
他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的 陈欧 。
1983年,陈欧出生在四川德阳,依旧是 “别人家优秀孩子” 的经典案例,初中跳级,考入当地最好的高中,16岁时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学习,看着如此出色的孩子,父母一心希望他能够一路读下去,最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成为行业翘楚。
而陈欧的梦想却并非如此,他希望能够成为商业传奇,当然,他也确实有这个能力和天赋。
在上大学时,由于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大家学习之余都喜欢打 游戏 。
别人打 游戏 也就是当成兴趣玩一玩,而陈欧在玩 游戏 的同时,还敏锐地发现其中的商机。
由于当时的陈欧打 游戏 水平在新加坡位居前列,于是他就拿出自己积攒的3万元奖学金建立了 游戏 对战平台 —— GGgame ,并通过平台邀请顶级高手对决。
这样的巅峰赛事,自然能够吸引到无数玩家观看,随着点击率的增加,陈欧的平台很快打出了名声,不光收获到了大批忠实用户,盈利也十分可观。
可随着公司愈发的壮大,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
首先是随着规模的持续扩张,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其次,在新加坡完成学业之后,陈欧将前往美国顶尖高校 斯坦福大学 继续 攻读MBA ,刚开始的时候,他选择专门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公司运用。
可毕竟距离太远,真的出现什么问题也没法及时解决,于是他索性直接 卖掉了手中的股份 , 套现千万 ,而那一年的陈欧, 仅仅23岁 。
2009年夏天,学成归来的陈欧准备在商界大展拳脚,开启第二次创业。
他先是选择自己的老本行,继续做 游戏 ,将当年在新加坡的成功经历复制一遍。只可惜,GGgame来到中国之后明显有些 水土不服 ,于是陈欧打算 转投其他行业 。
此时,电商刚刚兴起,大部分的创业者还处在观望的状态中,陈欧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发现中国电商领域中的化妆品市场还处在一片蓝海当中,前景非常可观。
网上还没有出现专门的平台来运作,女孩子购买化妆品还只能去实体店挑选,不仅选择的空间小,价格还高,赚差价的中间商还很多。于是,陈欧立马决定 用全部身家来做美妆平台 。
凭借超高的学历和曾经辉煌的履历,陈欧成功拉来了投资人,就这样,2010年 聚美优品前身团美网 正式上线。
先是邀请 高、中、低各档 美妆品牌入驻平台,再采取线上团购的形式售卖,这种团购方式不光成本要比单买价格低,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相当于女孩子只用花在实体店 六折 左右的价格,就能在平台上买到同样的产品,同时还能解决实体店品种少的困境。
凭借着众多优势,团美网很快就在电商圈占有一席之地,上线短短几个月,就获得 10万 注册用户,销售额也顺利突破 2000万 大关。
2010年9月,团美网正式更名为 聚美优品 ,并逐步崛起成为国内美妆电商平台冠军,尤其是在周年庆的时候,那火爆的场面,平台的服务器都支撑不住。
到了2011年3月,聚美优品的总销售额成功突破 15亿元 ,各种千万级别的投资数不胜数,作为女孩子心中的理想选择,聚美优品风光无限。
不同于其他电商平台选择明星来做代言推广,聚美优品在代言人的选择上也是独具特色, 创始人陈欧亲自上阵,自己为自己代言 。
其实,起初陈欧对自己担当代言人一事也有些犹豫,担心会影响到聚美的销售额。
可投资人徐小平却告诉他:
就这样两人经过不断商讨,最终将聚美的主打广告文案定为 “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没想到,这句广告语一经推出火遍全网,给聚美优品带来的热度超乎想象。
网友纷纷相仿,大量 “陈欧体” 出现在网络上,还有广告语中的那句 “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更是引起无数女性的共鸣,也让陈欧成为80后杰出模范,拥有一大批忠实粉丝。
同年夏天,吃到甜头的陈欧,又推出 “我为自己代言”20版广告 ,请来 韩庚 做另一位代言人,这种双代言模式更加受到粉丝们的追捧, 仅价值1000万 的广告投资就让聚美优品月销售额暴涨至 8000万 ,聚美优品也算是彻底在网购市场有了一席之地。
到了2014年,更是迎来了陈欧事业的高光时刻,聚美优品成功在 美国纳斯达克 上市,陈欧也成了世上年纪最小的上市公司CEO,并在次年亚洲十大年轻富豪榜上,以 11亿 美元的身家排名第六。
在通过“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火出圈之后,为了维持热度,陈欧又陆续参加了几档综艺节目,包括求职类节目 《非你莫属》 ,以及选秀类节目 《快乐女声》 ,都能看到陈欧出色的表现。
年纪轻轻成为总裁,学历又高长相又帅,那时的陈欧完全就是言情小说里男主角的配置,喜欢他的粉丝越来越多。
而他的身份也从单纯的集团CEO转变为了 “网红” ,坐拥 4000万 粉丝的平台账号。
作为初代“网红”,陈欧的带货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随便一条促销微博,就能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卖出二三百万的业绩,不比如今的 薇娅、李佳琦 差。
只不过他当时的带货和如今带货主播的带货还有区别,陈欧是直接给聚美优品这个大平台打上自己的标签,在推广自己的同时,也将公司推了出去。
随着持续走红,聚光灯下的陈欧成为了中国杰出创业青年代表人物之一,而聚美优品也在电商平台崭露头角,并在垂直类项目上做到了一家独大,销售额不断走高。
在当时,只要是大家想要购买化妆品,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聚美优品。
可惜,此时风光得意的陈欧还不知道, 一场危机正悄悄来临 。
2014年7月, 祎鹏恒业公司 被曝光出制假售假,而经过调查,这家公司生产的假货,大多都是在聚美优品上进行售卖的。
随着 “扒皮贴” 的持续增多,更有相关知情人指出,聚美优品上销售的产品,有九成以上都是假的。
一时间,聚美的口碑跌至谷底,直接成为了 “劣质假货销售平台” 的代名词。在此事曝光后,还有不少投资者委托美国律师事务所向聚美优品发起集体诉讼。
无奈之下,陈欧只能取消第三方业务,将所有品牌改为 自营 。
可聚美优品作为美妆平台,靠的就是第三方业务的成交量,这样的操作只会导致聚美销售额骤减,用户购买力持续走低。
而更加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当消费者跑到陈欧微博下面质问他,让他给个解释的时候。陈欧非但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跟广大消费者道歉,反而一个劲儿地为品牌方辩解,强调自己的平台没有卖过假货。
这种不负责任的处理方式,愈发导致聚美优品的形象不断下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因为失望选择离开聚美。就在这紧要关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加紧筹划自己的线上美妆业务,本着 “趁你病,要你命” 的原则,京东还在此时打出了 “全平台绝对没有假货” 的口号。
聚美优品辛苦三年积累的客户群,一夜之间便被几大平台瓜分干净,紧随其后的就是股价下跌,在上市仅过去半年的时候,市值便蒸发了接近六成,从 最高时期的55亿美元 ,直接跌到了 19亿美元 。
一蹶不振的聚美优品,再也没了和几大平台一较高下的能力,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并在2020年4月完成退市,也是因为聚美优品的接连惨败,陈欧在 短短的三年内 就 “败光” 了120亿。
若是其他人,在面对如此巨大的打击,说不定会就此一蹶不振,但大家忘记了,陈欧可是 “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的那种人。
他并没有在失败中沉浸很久,就立刻振作起来,寻找新的商机,将目标投向母婴市场,毕竟不论什么时候, 女人和小孩的钱都最好赚 。即使股东们都反对涉足这类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可陈欧还是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分析,毅然决然为当时处于亏损状态的 母婴品牌宝宝树 ,投资372亿元。
投资过了挺长一段时间,宝宝树都没有什么更好的发展,就在公司股东和高层为此焦虑不安的时候, 国家二胎政策全面放开 。
母婴领域一下子成了 热门行业 ,宝宝树也趁着这股东风成长飞速,成为了中国最大,也是注册人数最多的母婴类社区平台,净利润138亿,等到2018年的宝宝树上市的时候,陈欧的 投资增值超过6亿 。
只不过这次的成功,陈欧并没有公之于众,而是默不作声地完成了所有,毕竟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 肆意张扬,锋芒毕露 的少年了。
虽然在母婴领域取得了胜利,可陈欧并不满足,转身便投资了影视文化产业,成立 聚美影视 公司,筹拍了影视剧 《温暖的弦》 ,并担任出品人一职。
之后,为了给《温暖的弦》造势,陈欧又借着选角的名义参加了综艺节目 《一年级》 。
由于前期宣传到位,《温暖的弦》还未播出便被 湖南卫视买下了首播权 。
播出以后虽然口碑不怎么样,但播放量依旧突破了两亿,趁此这股热度,聚美又用 “温暖的盒” 作为广告,把剧情和品牌结合了起来,获得了不小的收益。
尝到甜头之后,陈欧又效仿先前的做法,以青年导师、80后企业家的身份,空降网综 《奇妙的食光》 ,企图利用自身流量来带动聚美的热度。
在 娱乐 圈游荡了一圈以后,陈欧又发现了新的商机,并在2017年4月的时候,推出了两款空气净化器。
虽然广告打得挺火,可买账的观众并不多,大家并不觉得一个美妆电商公司,能生产啥正经的空气净化器。
任凭陈欧说得多么天花乱坠,销售额就是上不去, 这次的投资就只能以失败告终 。
不过,失败对于陈欧来说,并不是什么无法接受的事情,在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他又将目光放到了才刚被发掘的全新领域—— 共享经济 。
眼看着共享单车的成功,陈欧发现,我们中国的消费者似乎对共享很感兴趣。
随着各种类型的共享经济疯狂涌进市场,陈欧看上了当时正处在一片蓝海的 共享充电宝 。
说干就干,陈欧孤身一人前往深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考察共享充电宝的工厂、生产线,又去找专门的生产商咨询,在得出五年之内手机电池技术不会有重大突破的结论后,陈欧直接花3亿资金收购了 共享充电宝企业街电 ,并亲自上阵,担任董事长。
陈欧的这个决定,不光公司的股东们反对,就连 马化腾和俞敏洪 在得知此事后,都公开表示不看好。
王思聪甚至还直接发微博嘲讽: “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当然,从如今大街小巷满是共享充电宝的身影,我们就知道,陈欧又一次胜利了。
随着年轻人对于手机的越发依赖,手机俨然成为了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别说手机彻底没电,就是还有20%的电,都足以令人焦虑了。
抢得先机的陈欧带领街电率先占领市场,并高价收购共享充电宝核心专利,在加大产能的同时扩充营销团队,不管是几线城市,只要是人流量密集的商场,都能看到街电的身影。
到了2018年,全国共享充电宝总用户超过196亿,而街电则凭借107亿的用户量,405%的用户份额,300座城市以上的覆盖率,稳居全行业第一。
2020年,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 高达400亿 ,虽然也有不少人唱衰共享充电宝,表示手机电池技术肯定会进行改革,到时候共享充电宝的前景堪忧。
对此陈欧也早做过预判,至少五年之内电池技术无法突破,那么共享充电宝未来依旧可观。
若是将来手机电池改进成功,相信陈欧也会找到更值得投资发展的新行业。
不知道曾经公开嘲讽陈欧的王思聪,在看到如今不管哪家万达都有的街电充电宝时,内心是作何感想。
这些年,陈欧辗转于多个行业,经历过创业的成功,也登上过巅峰。
虽然有过失败,但每次都能在哪摔倒在哪爬起来,一次又一次成为新型行业的****。
这也许就像是陈欧说的:
经历过种种大起大落的陈欧,如今还未到不惑之年,未来, 他又会开创什么新的领域?还能创造出怎样的新高度? 时间会给出我们答案。
2016年,彼时风光无限的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提出了私有化,但显然在当时进行的并不顺利。不过在已然失意落魄的今天,聚美优品却是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就完成了私有化,现在买方团的投票权已经达到了96%,这意味着,聚美优品的简易合并已经正式启动。
美股退市,重启在港股
聚美优品的私有化完成,其实也是敲响了美股退市的大钟,历经10年的商战浮沉,聚美优品又一次成为了一家创业企业。不过聚美优品的成立时间原本就不长,只有十余年,这一次退下来再次沉淀一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离开了美股市场之后,不少电商领域的分析师都认为这会是聚美优品的又一个机会,在这一次新的创业当中,聚美优品或许会寻求港股上市。此外,分析师认为现在聚美优品的市值严重被低估,所以会是投资者的一个机会。至于聚美优品被低估的原因,无外乎依旧是几年前的负面新闻与舆论,都说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聚美优品作为一家大公司,这一次卷土重来或许我们真的应该摒弃以前的成见,不要再戴着有色眼镜来审视它。
前世今生
在2010年,聚美优品突然就成为了一匹黑马,在美股市场混的是风生水起,然而年轻的CEO陈欧显然是没有足够的大局观,其他人也没有给陈欧好好在这个位置上边做边学的机会。随着竞争对手的攻击以及聚美优品本身所存在的假货质量问题,万丈高楼平地起,千尺高墙一昼塌,这样极端的剧本上演却只是短短瞬间,就好像是几十年的商战剧本,被按下了快进键。
聚美优品的发展道路确实称得上是传奇,身上带有明星光环的一个30岁年轻老板,带着一家独角兽公司进入了美股市场,数年时间身价便已经是水涨船高,可惜时不我待,聚美优品的发展很快就被按下了暂停键。到底是公司内部的问题比较多,还是外部竞争对手给予的恶意与压力,这一点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又或许全都有吧。
死磕共享充电宝
在聚美优品走向失败,身上的光环外衣不再之后,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事情蛮有意思,这个小插曲是关于陈欧跟王思聪。因为当时陈欧创业失败非常迫切想要寻求一个新的替代项目,然后就聊到了共享充电宝,陈欧跟王思聪在网上说话的时候还是蛮客气的,可惜用了长辈的口气,然后这话不知道是触到了王思聪的哪个神经,这个小老虎当时直接就炸毛了,直接说共享充电宝是个完全不可能的项目,如果陈欧做成了,那么他就直播吃shi。
不知道陈欧是一开始就打算在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死磕,还是被王思聪给气的,总之现在聚美优品收购了街电这个共享充电宝的平台,并且还通过这些新尝试创造了不少的盈利与收入。
多元化的新生
其实在最近这些年,聚美优品并没有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沉沦下去,而是在不断的改造当中,此时聚美优品已经成为了一家多元化的新生公司。
私有化之后的聚美优品会重新回归市场是一定的,但是否能够对阿里等公司造成冲击,再度改变目前的电商市场与格局呢?在这个二次冲击市场的过程当中,多元化或许是一招奇兵。
为自己代言的陈欧,现在过得还很不错。尽管没有昔日那么风光,但他过得比绝大多数人都要好。他现在除了管理聚美优品,还投资**,投资共享充电宝。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他,现在应该在努力地寻找更好的出路,追逐更大的成功。一个成功过的人,绝不甘心那么快就认输的。
陈欧,聚美优品的创始人,曾经的风云人物,一举一动都受尽关注。他所创立的聚美优品三年在美国上市,成为为纽交所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上市CEO。不过,他成功得快,貌似失败得也快。仅仅三年时间聚美优品的股价缩水九成。起高楼和楼塌了的速度,未免太快了。
聚美优品的失败,原因有很多。管理学上的道理,在这里不作分析。我们具体还是聚焦于陈欧个人。聚美优品的一开始的成功,一个得益于介入的时间点,另外得益于陈欧“我为自己代言”广告的巨大成功。一个企业的成功,建立于创始人的巨大人气之上,是很危险的。一旦创始人出现什么负面信息,对企业的打击是巨大的。
当时风头一时无两的陈欧,肯定想不到他的负面信息和信任危机来得这么快。电商,是最讲究信用的。当聚美优品出现假货质疑的时候,陈欧和管理团队的不当应对,失败的危机管理,迅速耗光了陈欧曾经的巨大人气,聚美优品也因此陷入困境。
尽管聚美优品风光不再,但毕竟有一定的基础在。所以现在的陈欧,还在依托着聚美优品,不断的去寻找新的机会,新的出路。希望他的未来越来越好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