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护肤品如何才能让皮肤吸收更好呢?很多妹纸只知道按顺序来涂抹护肤品,但是却忽略了肌肤的吸收力,也不知道怎么加速肌肤对护肤品吸收的用法,那么,如何让护肤品吸收得更好?怎么提升护肤品的功效?带着这些问题,跟着小编来看看。
1、让皮肤喝足水份
当皮肤吸收大量水分、充分水合后,屏障功能下降,有效成分更容易从角质层细胞透进来。为了避免皮肤中水份含量不足而影响化妆品功效产品的吸收,可以先使用化妆水,让皮肤喝足水分。或者,如果不愿意额外花钱去买一瓶水的话,也可以化繁为简,充分利用平日洗脸时皮肤的水合:洗完脸后尽快开始护肤步骤,不要等到皮肤都干了再去涂抹护肤品,更不要不洗脸就护肤。
2、“打磨”角质层
过多废旧的角质细胞没有及时脱落,使角质层过厚,不仅造成皮肤粗糙、肤色暗淡,也影响了化妆品成分的吸收。如果角质层厚度没有那么厚,整个角质层吸收“路程”变短的话,那么化妆品活性成分将更容易进入皮肤,更好地发挥其功效作用。
对于消费者来说,一般通过化妆品能使老旧的角质细胞脱落的主要方法有物理磨砂法及化学更新法。物理打磨方法是使用带磨砂粒子的洗面奶或磨砂膏等产品。而化学更新法主要是使用含果酸的产品加速角质层的更新与脱落。一般来说建议选择后者使用果酸的去角质的方法,因为这样对皮肤的伤害比物理磨砂的方式更小,而效果却更优越。需要注意的是,果酸的使用会带来一定的刺激性,正确使用果酸产品也很有讲究。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适用于这种吸收增强法所用的“打磨”角质的方法。只有那种老旧的,外观粗糙,肤色暗淡的那类皮肤,才是适合角质层打摩的促吸收的皮肤。
3、在皮肤上多停留
Fick定律是透皮吸收中广泛被认可的扩散理论。
其中,通透量(J)由D(有效成分在角质层的扩散系数)、扩散厚度(L)、K(辛醇-水分配系数)、C(外用有效成分的浓度)决定。当某种成分确定,也就是D、L、K都确定时,浓度越大,则吸收量越大。因此,在考虑了多种因素后,配方师经常会增大产品中活性物浓度,以达到更好的护肤效果。
假设有一种美白精华,其中美白成分的浓度已经达到最高。如果涂完这种美白精华后马上进行下一护肤步骤,比如涂乳液,结果二者混合,人为地稀释了原来的具有最高活性物浓度的产品。这样将使Fick定律中的C变小,向皮肤渗透的内在动力减小,从而大大影响有效成分的吸收,进而影响了产品效果。另外,产品涂抹在皮肤上后,水分与某些特殊油脂挥发,也使活性物浓度增加,有助于吸收。为了留出足够的时间给水分挥发和功效成分吸收,需要让精华在皮肤上停留一段时间。
4、按摩促吸收
渗透压理论是众多皮肤吸收模型中的一种。渗透压理论指的是,存在一层半透膜,只容许某种混合物中的一些物质透过,而不容许另一些物质透过。半透膜隔开有浓度差别的溶液,其溶剂通过半透膜由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为维持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称为渗透压。渗透压越大的话,渗透能力越强。
皮肤就是这层半透膜。它外侧的渗透压越大,有效成分的吸收越好。使用产品时,加大涂抹力度相当于施加了外力,使渗透压升高,增强了有效成分透皮吸收能力。
还有重要一点,透皮吸收的途径包括通过皮肤毛囊的吸收。按摩能使一些小颗粒的活性成分进入毛囊内部,而毛囊经常是深入皮肤的,所以活性成分进入了毛囊,可以认为是进入了一条进入基底甚至真皮层的捷径。我曾参与过一项关于按摩与渗透的初步研究:大小约320纳米的活性成分添加在水凝胶中,在没有经过按摩与经过一定按摩后,其渗透至皮肤的深度为03微米和15微米。这证明了按摩对于活性成分吸收的重要性。所以,使用产品时的正确按摩对于产品效果的提升是有益处的。
5、皮肤隔离环境
面膜贴对活性成分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它将局部皮肤封闭起来,增加皮肤水合化程度。同时皮肤温度上升,有利于分子运动(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活性成分的吸收。
所以,我们可以模拟面膜贴促吸收的原理,在使用精华类产品后,增加一层覆盖物以增强吸收。这种思路在化妆品安全评估上已有应用,检测化妆品终产品及其原料对人体皮肤潜在的不良反应时所做的斑贴实验,利用的就是此原理。那我们自己可以采取哪些类似的措施呢?
使用化妆棉。将质地致密的化妆绵润湿后涂于已抹好化妆品的皮肤上,针对色斑等需重点解决的部位进行精准处理。
使用化妆品绵+隔离成分。不过使用什么隔离成分是个问题。凡士林封闭性好,但将其涂到化妆绵上的操作不容易。
使用保鲜膜。用保鲜膜覆盖涂好产品的部位,隔离效果非常不错。
使用一些厚重的膏霜。油包水的膏霜产品可能会更适合一点。需要考虑的是,前后两层精华和膏霜料体之间会不会互相影响。
协同使用,效果最好
这五种吸收加强的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你可以配合几种方式一起使用,比如先去角质,然后使用化妆水让皮肤喝足水分,接着在使用产品后让产品多留一会儿,接着进行按摩,最后甚至使用包裹层以进行全方面的促吸收方法;同时,一种促吸收大法的也包含着另一种大法的原理。所以促吸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虽然说在一些特定的产品中,使用某一种促渗透的方法可能会没有效果,但是,如果有多种方式一起向着有利于吸收的大方向进行,这些有利因素积小成多,最终护肤效果也会有大的改善。
6、护肤保湿的成分
金缕梅——水油平衡、祛痘、收缩毛孔
金缕梅的功效:金缕梅能迅速渗入皮肤,由内而外全面调节肌肤,平衡皮肤PH值及油脂分泌,净化毛孔,修复受损的肌肤,有效调节舒张的毛孔,明显收敛粗毛孔,防止黑头、粉刺产生,使肌肤快速呈现细腻、光滑、紧致状态。另外,金缕梅提取液还可运用于纯露中,并配合玻尿酸等补水成分,复合水溶性维他命等营养成分升级为金缕梅多用途精华水,可以当作化妆水、面膜保养水和补水保湿品使用。
洋甘菊——温和、清凉、镇定、适合敏感肌肤
洋甘菊以清凉、镇定、安眠的作用著称,它温和、舒缓的特性更成为各种植物保养成分的组合良伴。正因为洋甘菊最主要的特点是温和,因此,它也最适合敏感肌肤使用。
洋甘菊的功效:减轻烫伤,水疱、发炎的伤口,溃疡和愈。帮助改善湿疹、面疱、疱疹、干癣、超敏感皮肤,及一般的过敏现象。平复破裂的微血管,增进弹性,对干燥易痒的皮肤极佳。消除浮肿,强化组织,是非常优良的皮肤保养品成分。洁面产品中加入洋甘菊成分,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舒缓作用,尤其在秋冬季节,干燥的肌肤不用担心在清洁过程中的“超负荷”。
透明质酸——保湿、预防和修复肌肤损伤
透明质酸(玻尿酸):在美容保养范畴来说,玻尿酸原本就存在于皮肤内,能够帮助皮肤从体内及皮肤表层吸得水分,还能增强皮肤长时间的保水能力。当玻尿酸吸收水分后,使得弹力纤维及胶原蛋白处在充满湿润的环境中,皮肤因此具有了弹性。
透明质酸(玻尿酸)成分的护肤功效:透明质酸作用于皮肤表面,大分子玻尿酸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透气的薄膜,使皮肤光滑湿润,并可阻隔外来细菌、灰尘、紫外线的侵入,保护皮肤免受侵害;小分子玻尿酸能渗入真皮,具有轻微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液循环、改善中间代谢、促进皮肤营养吸收作用,具有较强的消皱功能,可增加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衰老。玻尿酸还能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清除氧自由基,可预防和修复皮肤损伤。
我身边各种肤质的小伙伴都有,平时也一起讨论护肤心得,所以对不同肤质的护肤也就有了一些了解,不管是干性、油性、混合型、中性还是敏感性的皮肤,都有自己需要避免的问题,下面先图解介绍一下:
干性皮肤
❓需要避免的问题:
1-皮肤有紧绷感
2-皮肤容易起皮
3-皮肤很干,容易起皱纹
4-皮肤没有光泽感,缺乏弹性
⭐护肤重点:护肤上一定要温和,避免刺激皮肤,同时要加重保湿,修复好皮肤屏障。
❤护肤小心得:
像我室友就是干皮,以前总是跟我说脸都要起皮了,后来她找到了小诀窍,首先呢,得减轻清洁力度,也不要频繁地去角质,这样反而让保护我们肌肤的屏障受损;再者,干皮必须得注意补水,乳液面霜必不可少,坚持了一段时间,她的皮肤也改善了不少。
油性皮肤
❓需要避免的问题:
1-皮肤表面经常出油
2-皮肤粗糙,毛孔粗大
3-容易长痘,鼻子上黑头明显
4-化妆时容易脱妆
⭐护肤重点:适度清洁,清爽保湿。
❤护肤小心得:油性皮肤需要使用温和的洗面奶,水温要保持在20左右。而且可以用少量的酒精收缩水补充水分、调节皮肤酸碱平衡、收缩毛孔,从而抑制油脂分泌。如果皮肤对酒精敏感,可以用爽肤水和冷冻蒸馏水代替。
混合性皮肤
❓需要避免的问题:
1-T区、额头容易出油
2-其他部位很干,秋冬季节容易起皮
3-下颌经常起小痘痘
4-皮肤油脂分泌不平衡
⭐护肤重点:均衡油脂分泌
❤护肤小心得:混合皮最好是进行分区护理,干燥的U区使用膏霜类保湿性强的产品,出油多的T区使用乳类清爽保湿控油的产品。多补充水分来维持水油平衡。
中性皮肤
❓需要避免的问题:
1-皮肤光滑细腻,水嫩
2-皮肤富有弹性
3-毛孔细腻,不容易长痘
4-很少出现发红发痒的情况
⭐护肤重点:此类肌肤基本上没什么问题,日常护理主要以保湿养护为主。
❤护肤小心得:中性皮肤可以说是最好的皮肤类型了,护理起来也相对简单。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季节选择保湿或抑油的产品,因为中性皮肤夏天容易出油,冬天容易干燥。中性洁肤产品种类繁多,水凝胶、可作为固体或液体洁面产品,其中对皮肤有保湿效果的高档美妆皂或亲水洁面产品最好。
敏感性皮肤
❓需要避免的问题:
1-皮肤角质层薄
2-容易出现红血丝
3-皮肤容易受刺激发红发痒
4-换季期皮肤容易起小疹子
⭐护肤重点:温和低刺激,注重保湿
❤护肤小心得:其实敏感性皮肤和干皮一样,都属于皮肤屏障薄弱的状态,因此在护肤上一定要温和,避免刺激皮肤,同时要加重保湿,修复好皮肤屏障。还有就是必须要做好防晒,在选择护肤品时,避免含有酒精的护肤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