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组“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风靡网络,引发了不少80后90后的强烈共鸣,人们记住了陈欧这个名字,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以及他背后著名的产业:聚美优品。
陈欧将自己和聚美优品紧紧地进行捆绑宣传,很快便获得了极高的回报,这为他和企业带来了不少人气,陈欧私人社交平台,粉丝达到了恐怖的4200万,多次蝉联微博企业家影响力排行榜第一名,而到了2014年,陈欧可以说迎来了他人生的巅峰时期,聚美优品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超过35亿美元,陈欧凭借所持11亿美元的股份,成为了纽交所200年以来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
然而他的陨落,却比崛起还要快,就好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旋风,在2014年底,聚美优品的股价结束上涨之后,却开始疯狂暴跌,此时已经不到15美元,整个公司只剩下13亿美元,比较历史最高峰的578亿,足足蒸发掉45亿美元。
而在这两年后,聚美优品开始不断尝试转型,却总在各种新方向之间晕头转向,截止到2017年,短短三年之内,陈欧就已经亏空了将近120亿,是什么导致的呢?
聚美优品的迅速衰落,实际上是中了大部分电商平台的通病,早在2013年,就有用户质疑聚美优品的产品质量问题,声称在平台购买化妆品之后却导致脸部过敏。
在此之后,更多的争议声传出来,然而陈欧的态度,也是十分坚决,声称自己从来不卖假货,还表示如果网友晒出证据,愿意赔偿100万。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声讨,甚至国际的大型化妆品牌兰蔻等先后发表声明,表示未曾和聚美优品进行合作,以及聚美的一家供应商,被查出伪造大牌商品,从此公司的名声和产值一落千丈。
在此之后,为了寻找新的出路,聚美优品急急忙忙展开了转型,先是投资充电宝,后来又向家电方面的空气净化器发展,最后还投资了电视剧,然而在仓促而且草率的决定下,这样的转型,有着多大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其中最为著名,要数王思聪和陈欧之间关于充电宝的赌约,当陈欧宣布花费3亿,投资充电宝业务后,王思聪却发誓,认为充电宝这一项业务不能成功。
从如今来看,街头充电宝并不是没有商机,在网吧,游乐场、商场等大型公共设施附近,有着巨大的前景,然而聚美优品却相继曝光出融资失败,拖欠供应商钱款等问题,还和另外一家来电企业,陷入了专利权的争夺,虽然聚美优品赢得了专利所有权,但是根据2017年公司内部发展的财报显示,全年净利润亏损3698万人民币,而在投入街电前的上一年,同期盈利却达到了15亿,最主要的损耗,正是来自于街电的投资(133亿)。
除此之外,聚美优品的股东恒润资本,也发表公开信,指责董事长陈欧将大笔资金用于充电宝和影视业务,却没有兑现对股东的承诺。
那么陈欧现在如何了呢?对比于过去,现在几乎很难看到陈欧的身影,不过他依然是聚美集团和街电科技的董事长,截止到2019年,陈欧旗下充电宝业务街电,已经覆盖了95%的城市,累计共享充电宝用户达到了2亿,占据了整个行业的405%。
似乎陈欧找到了新的创业方向,重新开始证明自己,但是他本人的故事,却也为广大的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教训,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至于陈欧是否能够回到昔日的巅峰,还要取决于他自己了。
2017年7月7日,聚美优品股价210美元,总市值305亿美元。
对普通人如你我,这资产已足够庞大,但对聚美和陈欧而言,如今尘埃落定的,是苦涩的败局。
要知道聚美优品刚上市的时候,开盘价是2725美元,总市值38695亿美元,十成资产如今已然是去了九成。
陈欧曾被视为善于创造历史的“奇迹小子”,现在他又创造了一个历史:纽交所上市企业不到三年财富缩水到只剩一成,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速度,也是没sei了。
1
陈欧:始终为自己代言
实话说,能把一手建立的企业玩到崩成这样,也是很不容易滴。不信给你30多个亿试试,普通人就算穷尽办法地花,只要不嫖不赌不吸毒,能在三年内花到剩10个亿就算你牛笔拉轰啦。
聚美优品几乎刷新了证券交易所近年来的暴跌纪录,其下落速度堪堪与陈欧的网红事业上升速度持平,这大概不是聚美高层最初决定打造陈欧个人品牌时所期待的。
2016年2月17日,聚美优品宣布收到来自CEO陈欧、产品副总裁戴雨森,以及红杉资本组成的收购方递交的每美国存托股(ADS)7美元的价格私有化申请。虽遭各方炮轰,陈欧还是把这场战斗顺顺当当地打了下来。
这起聚美股权私有化事件,他树敌无数,成功薅了无数小股东的羊毛,但依然没能拯救困境中的聚美。
个性鲜明,强烈的自信,令无数人联想到江湖传言跑路的贾跃亭贾老板,难道陈欧也会和贾老板一样,快要被自己一手打造的事业拖入泥沼?
2
跨界玩耍:陈欧为聚美选择的路
如今聚美早就遍体鳞伤,而陈欧依旧活的漂亮,虽然业界嘲笑“陈七块”终于变了“陈两块”,但他始终还在自信满满地为聚美奔走。
也算是真情不易,痴心不改。
陈欧算是网红事业发展的有声有色的商场大佬之一啦。不过,他与王健林、马云、雷军这些同为网红的大佬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陈欧的网红事业,被他定位为救命稻草。
而为了让自己濒临崩盘的事业满血复活,他也为聚美优品选择了同样的路:人是跨界玩咖,企业要多元发展。
主营电商业务的聚美,跟随陈欧开启了“我强大所以我无所不能”模式。今年1月27日,聚美优品宣布进军影视文化行业。随后的街电共享充电宝项目3亿投资+空气净化器新品“Reemake”两连击,是陈欧领导下的聚美开始跨行进军的又一力证。
陈欧负责吸引眼球,聚美开始了对一个又一个风口的追逐。
理念棒棒哒,现实残酷哒。
没能踩中风口一夕翻盘的聚美,又被扣上了“不务正业”的帽子,今天也非常忧郁呢。
3
多元发展难道只是美丽的肥皂泡?
互联网企业的梦,永远是把自己做成平台。紧踩时代脉搏的IT先锋们,似乎有相当一部分热爱多炮塔神教,多就是美,大就是好。虽然如今业务多面手和专业高精尖都是流行趋势,但仍觉得似乎多元发展听起来就比深耕一个领域厉害得多。
尤其聚美这种已经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折戟沉沙的典型代表,更是幻想能有“外在的力量”能够打破自己如今的困境。在尝试了跨境电商等突破口依旧不能如愿之后,聚美开始漫无目的地“见风就上”。
然鹅,成效寥寥。
多元发展的策略,并不是错误的。但良药不对症,再熬百剂也是徒劳。
陈欧他们失败的华点,主要还是那一场“聚美售假”事件,对聚美自身品牌信誉的重大打击。京东遇到同样的惨剧,它挺过来了,但根基不厚实的聚美没有。
曾经只把吸引眼球和营销当成工具的聚美,因为出乎意料的奇迹般效果,如今已沉迷营销,走上了强灌鸡汤、四处搞事的网红歪路。
却忘了任你宣传得再好,没有干货也是枉然。
一般看商品里面服务:在你选中某个商品后,在产品下面,会有“聚美自营”这样的字,就是聚美的自营商品。没有就是商家。
自营产品,就是商城给客户提供的商品,商品的销售,售前和售后服务,全部都是由商城负责的,这个就叫做自营商品
自营电商是一种电子商务模式,其特征是以标准化的要求,对其经营产品进行统一生产或采购、产品展示、在线交易,并通过物流配送将产品投放到最终消费群体的行为。
商家即指私人商业者
扩展资料:
自营电商的特征:
1、品牌力强:自营电商不同于其他开放类电商平台,不易受到开放类电商平台产品来源不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的困扰。自营电商通常量身制定符合自我品牌诉求和消费者需要的采购标准,来引入、管理和销售各类品牌的商品,以众多可靠品牌为支撑点突显出自身品牌的可靠性,将电商本身打造成为极具价值的品牌。
2、产品质量可控:自营电商为保证网上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对交易关键环节的满意程度,会制定系统的商品准入标准和品牌引进原则,提高产品进驻门槛,以此来规范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卖方市场的诚信经营和产品质量问题。
3、全交易流程管理体系完备:自营电商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在商品的引入、分类、展示、交易、物流配送、售后保障等整个交易流程各个重点环节管理均发力布局,正在形成系统的理论支持和通过强大的互联网IT系统管理,建设大型仓储物流体系实现对全交易流程实时管理,这种现象使得自营电商逐发展成拥有完善的生态系统的独立个体。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我也是碰到这种情况,在手机客户端还是在网页上都是。即时到账的问题我也在支付宝钱包里注意到了,就是钱是直接打到他们的账户上去了而不是一般在淘宝上买东西那种先把钱打到支付宝,满意确认收货才确认支付,那种在支付宝钱包里显示的是“担保交易”,而聚美订单在同一栏显示的是“即时到账”。所以他才那么敢跟消费者说,等你用好了满意了多久确认收货都没关系,说得好像客户至上是的,其实是钱早到他们账上了他们才敢跟客户打包票。
如果你成功付款了但是在他那个订单状态是看到什么未付款或者付款出错什么的,相信你支付宝的信息,支付宝信息里说交易成功说明钱已经打出去了。他那个订单状态出的错,建议你等个5分钟再去刷新一下订单状态就看到正常了,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是什么技术原因造成信息延迟。
我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也很着急,但是我看很多人因为看到错误的信息就去付第二次款,这个就不知道他们最后怎么解决的,这点上看有点像骗子行为。不过幸好我过后刷新状态就显示“已付款”了,要等5到10分钟才能看到。而且之后货也送到手上了,好几次了,因为他上面特卖的东西老不同我一个月也会在上面买几次东西。所以这种情况别急,以支付宝的信息为准。
“疫情之下很多行业都受到影响,但 科技 驱动、消费升级的步伐却并没有放缓。”站在2020年8月,白领小菲对2020年的感受积极乐观。
随着 科技 的不断发展,我们的身边渐渐增加了各种各样“新奇”的服务,无人便利店、无人餐厅已落地,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随处可见,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也在迅速扩围。
根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截至8月17日,今年我国新增无人经济相关企业超过11万家,其中第二季度新增超过5600家相关企业,较去年同比增长452%。
无人经济,正在众多行业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
在无人机制造和应用领域,大疆无疑是个大玩家。根据市场研究公司Frost & Sullivan 估计,目前,大疆占据着消费和工业无人机市场70% 以上的份额;IDC的数据也显示,大疆在全球民用无人机企业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主要应用于影视、 旅游 、户外、新闻、遥感测绘等诸多实体场景。
与无人机相比,遍布便利店、咖啡厅、**院等消费场景的共享充电宝,则是“无人经济”的另一典型代表。
人们已不像过去那样,为了手机电量的稳定而随身背一个重重的充电宝,“感觉太落伍了,现在的共享充电宝到处都能找到,实在太方便。”有用户感叹。
以聚美集团旗下共享充电宝街电为例,在部分场景下,街电已实现24小时运营,并且完全可以无人值守。用户只需要通过扫码,即可实现自助借还。一方面大大延长了服务时间;另一方面,相比人工服务,也降低了运营成本。目前,街电已实现了在全国95%城市的业务覆盖,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人,成为本地消费、商旅出行的必备“神器”。
根据易观发布的《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洞察2020》数据显示,2019年共享充电市场交易规模总计达到692亿元,2020年有望突破百亿大关,“三电一兽”的行业格局稳定,行业正在步入淘汰赛阶段。
滴滴出行是共享领域又一个唱好无人经济的大将,近年来,滴滴一直下重锤推动自动驾驶的应用。
今年6月,滴滴首次在上海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此次的测试路线经过 汽车 会展中心、办公区、地铁站、酒店等核心区域,并且还邀请了央视新闻的朱广权进行了全程直播,整个过程还算完美,没有出现任何安全问题,但驾驶速度、启动速度以及全程频繁的人工干预,也暴露出自动驾驶技术不成熟的弊端。
但滴滴并没有放弃自动驾驶。不仅单独成立子公司,还不断以加大研发测试投入,加深产业合作,推进在国内外特定区域开展自动驾驶载人应用,进一步提升出行安全和效率。8月10日,滴滴正式推出自研地图业务——“滴滴地图”,被业界认为是推动自动驾驶项目的重要一步。
无人经济的红利正在释放,在未来,必将展现出更大的发展潜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