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わか waka)
是日本的一种诗歌体。
这种日本诗是对汉诗而言的。日本最初的诗使用汉字写成的,有的用汉字的意,有的的用汉字的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日本特点的诗。因为日本叫大和民族,加之写了诗要吟唱,所以便称其为和歌。
和歌包括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短歌的人愈来愈多,现已占绝对多数。为此现在人们虽仍称和歌,但主要指短歌。歌人也是主要指作短歌的人。
短歌有五句三十一个音节,是一种日本传统定型诗,格式为五七五七七的排列顺序。它始于六七世纪,根据日本最早的诗集《万叶集》记载,第一首和歌作于公元757年。和歌是受中国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影响,因此出现短歌五七五七七的形式,即使是长歌,最后也是以五七五七七结尾。日本除短歌外尚有更短的俳句,它也是定型诗五七五的格式,只有十七个字。
除短歌、俳句外,日本也有一种非定型自由体诗歌,被称为现代诗。定型诗的缺陷是不容易充分表现一个人的复杂心理。所以出现部分歌人打破定型诗而从事现代诗的创作。由于定型诗的这一缺陷,世界各国都出现定型诗趋于消亡的倾向。与世界性倾向相比,日本算是不易打破陈规旧俗的国家。如俳句,现今有一千多万人从事俳句创作,俳句有字数少,来的快的特点,灵机一动,霎时间就能写出来。
日本人很喜欢做诗,仅和歌爱好者就有一百多万。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是业余爱好者,除军人外,工农商学、家庭妇女等各界人士都有。专业歌人只不过二十几人。和歌是一种富贵型文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逐日增多,人们需要丰富的脑体操。估计从事和歌创作的人还会增加。
和歌作为日本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在历史上留下了异常清丽的风景。它以和音为基础,多用枕词、序词[1],声调庄重、流丽。有短歌(5·7·5·7·7)、长歌(5·7·5·7,……7·7)、旋头歌(5·7·5·5·7·5)等多种形式,体现了日本复杂的精神文化。
长久以来,包括笔者在内很多人对和歌有一种错误认识:以为它只是公卿贵族们自命清高、逃避现实的产物,是只知嘲风弄月的靡靡之音。但事实上,文学体裁本身并无过错,区别只在如何应用。而且随着对它的深入了解,你会发现其中不乏至情至性之作,有些更是天籁之音,几可与唐诗宋词媲美!
一 和歌的起源--记纪神话
和歌的起源非常久远,一般认为是伴随着"记纪神话"--即《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传诵而产生,具有口口相传的民谣特色,如语句反复、惯用俗语等。内容也多为传说和颂祝,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几乎可说是一种咒术或者"言灵信仰"[2]。 直到629年舒明天皇即位后,即所谓"万叶世纪",和歌才逐渐与传说、歌谣、咒颂分离,确立了抒情诗的风格。歌体也由句数音数不定的"记纪歌谣体"发展为富于韵律美的定型句式。但咒歌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其后很久。比如下面这首:
天皇圣躬不豫之时,太后奉御歌一首 ,放眼仰高天,宽旷无边;君寿久长,长如天下原。
这是天智天皇患病时太后所作的一首祈求生命力的咒歌,仰望长空,祈祝圣寿长久。其虔诚之心不仅见于简洁寓情的言辞,也表现在庄重优美的声调上。完全继承了传统的神话思想,即天孙自高天原下界为天皇,其后代大君依然圣寿丰足长久如天。 此期作品传世不多,且年代记载多不可信,不列代表歌人。
二 迅速发展--柿本人麿与万叶前期
"万叶"即《万叶集》,与《古今集》、《新古今集》并称三大歌集。现存最早的和歌总集,收录了629年至759年间的作品4500余首。这一百三十年是和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学史上又称"万叶世纪"。
如前所述,和歌在此期间与民谣分离,向抒情诗发展,而最终促成这一发展的,就是被后世尊为歌圣的柿本人麿。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将和歌用文字表述。使原本心口相传的作品得以固定,可以在书斋中创作、推敲、赏鉴。和歌从此成为一种真正的文学体裁,脱去了口头歌谣的粗鄙,逐渐具有了深刻的文学性和思想性。由于柿本在和歌发展中的划时代作用,在他之前的万叶世纪被称为万叶前期,其后则称万叶后期。
柿本也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歌人,他"才气横溢、构思宏伟、歌风雄浑、格调凝重,擅于将叙事与抒情并容"。由于这一时期的的国家体制逐渐成型,如大化改新、藤原京建成、编制大宝律令、整理记纪神话等,歌人的国家意识君主意识开始觉醒,他的作品多是赞美国家的颂歌和悼念皇族的挽歌,往往以神话为背景,气势恢弘。如下面两首:
反歌[3] 倭国志贵岛,语言之神灵: 神灵之所佑,愿君长安宁。 日并皇子尊殡宫时, 柿本朝臣[4]人麿作歌 天地开辟的当初,永固无边的天河原上, 八百八十万诸神 …… 这苇原瑞穗之国,乃天地相依的极壤, 付予神皇执掌。 …… 竟自打开天上的岩门,神升上天去了! ……
限于篇幅,后一首长歌只能截选,平心而论,柿本的和歌气势很大,但并非十全十美,后世之所以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什么史上最杰出优秀的歌人、集和歌大乘、达大圆满境界等等,恐怕一是因为他爱国,二是把天皇神化,恰巧被后来的军国主义者看中借题发挥而已。万叶前期至710年奈良迁都结束,同期歌人高市黑人、大津皇子、持统天皇等风格与柿本相似,真正具有艺术性的歌人要到万叶后期才会出现。
三 山柿之门--真正的黄金时代 万叶后期,
和歌明显的受到汉诗汉文的影响,精神性艺术性发生了质的飞跃!山柿之门一词即源自《万叶集》的编纂者大伴家持自作和歌的汉文序词--"幼年未至山柿之门,裁歌之趣,词失乎聚林矣。"(译文:幼年没有进入山、柿之门得到教诲,所以现在作歌选词难免杂芜、粗俗。作者按:倭贼别的没学好,文言文倒学个十足,比中国人写得还难懂!)
在家持看来,山、柿是和歌写作的最高典范。柿就是前面提到的柿本人麿,不说也罢;而山可就厉害了,指的是万叶后期登峰造极的两位大歌人:"自然歌人"山部赤人和"世情歌人"山上忆良,我习惯上将他们称为歌人中的李白与杜甫。
山部善于描写自然景物,笔韵清雅有唐风。如:
山部宿祢赤人望不尽山歌并短歌
粤自天地辟溟蒙,矗立巍巍此神峰。
富士雄踞骏河国,崇岳仰止蔽苍穹。
白云凝伫失通道,日月为之色朦胧。
四时大雪纷纷舞,不辨春夏与秋冬。
伟哉富士垂万世,代代传说无尽穷。
反歌
行出田儿浦,银光泻碧空。
富士高岭山,瑞雪正蒙蒙。
以上为作者仰望富士山(即"不尽山")时所作,二作虽均以简洁洗练的语言描绘了富士山的英姿,但表现手法却迥然不同。前者从开天辟地的太古时代说起,通过对日月云雪等自然现象的描述,讴歌了富士山的崇高、雄伟和庄严。后者以纯客观的白描手法绘出了白雪皑皑、高岭蒙蒙的富士山容,清澄秀丽,富于动感。这两首歌是山部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是历代赞颂富士山的文学作品中的不朽名篇!但,最充分展现山部歌作风格的,还是以下两篇:
反歌二首
吉野象山间,巨木高千寻。
群鸟啼枝头,喧闹声入云。
河滩清且澈,上植楸木林。
夜深万籁寂,惊闻千鸟鸣。
前一首赞美吉野清晨,先从吉野、象山的地名说起,逐渐聚焦到巨木、群鸟、枝头,最后集中到山涧喧闹入云的啼声上,具体准确的把握了清晨的印象,展现出鲜明而富有生气的意境。后一首描写了吉野川的夜景,夜阑人静,万籁俱寂,河滩、岩石、水流、楸木,无不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间闻溪水潺潺,忽然千鸟惊起,阵阵鸣叫划过夜空,更觉四周寂静。作者巧妙的诉之于听觉视觉,使人如闻其声,似见其景。如此佳句天成,精妙处虽唐诗宋词不外如是!
如果说山部赤人的叙景诗是自然的天籁,那么山上良忆的世情诗就是人生的绝唱。山上歌作多以贫苦,子女,哀怜为主题,他曾任遣唐使到过中国,深受儒家和佛教的影响,又曾任地方官,了解社会底层的疾苦。歌作异常深刻敏锐,正面反映人生疾苦,批判贵族社会。笔者吐血奉献,全文抄录其代表作《贫穷问答歌》!
贫穷问答歌并短歌
风雨交加夜,冷雨夹雪天。
瑟瑟冬日晚,怎奈此夕寒。
粗盐权佐酒,糟醅聊取暖。
鼻寒频作响,俯首嗽连连。
捻髭空目许,难御此夜寒。
盖我麻布衾,披我破衣衫。
虽尽我所有,难耐此夕寒。
比我更贫者,听我问数言。
妻儿吞声泣,父母号饥寒。
凄苦此时景,何以度岁年?
天地虽云广,独容我身难。
日月虽云明,岂照我身边。
世人皆如此,抑或我独然?
老天偶生我,耕作不稍闲。
身着无絮衣,条条垂在肩。
褴褛如海藻,何以御此寒。
矮屋四倾斜,稻铺湿地眠。
妻儿伏脚下,父母偎身边。
举家无大小,呜咽复长叹。
灶头无烟火,锅上蛛网悬。
忍饥已多日,不复忆三餐。
声微细如丝,力竭软如绵。
灾祸不单行,沸油浇列焰。
里长气汹汹,吆喝在房前。
手执笞杖来,催讨田税钱。
世道竟如此,此生怎排遣?
反歌
忆患兮人世,羞辱兮人世。
恨非凌空鸟,欲飞缺双翅。
写得这么直白,不用解释了吧?风雨夹雪的夜晚,贫者寒冷难耐,无以抵御。推己及人,"比我更贫者"如何度日?之后更贫者作答,先责问天地日月,为何独不容我,不照此身?!虽辛勤耕作,但依然衣衫褴褛,无以御寒,举家断炊数日,力竭如绵。此时里长又气势汹汹逼讨田税,此情此景,不由人发出"世道竟如此,此生怎排遣?"的哀叹。而反歌既是作答也是概括,虽世道不公,但又无能为力,惟有忍泣,认命了……"恨非凌空鸟,欲飞缺双翅",只留下无限的凄切与无奈。这首歌可说是日文版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歌》,兼具记叙性、论理性、散文性,山上忆良不愧为歌人中的老杜!真该让不知锅是铁打的光源氏和历代公卿们好好读一下,这才是真正的杰出和歌,千古绝唱!
真的是绝唱,因为山上在作此歌后三年去世,此间再无重要作品问世。此后几十年内"万叶歌人"作品兴盛,但多是跟在柿本、山部的后面亦步亦趋,再无山上的锐气与才情。同期歌人除二山外,还有大伴旅人、高桥虫麿、大伴家持等。最后在奈良末期,随着《万叶集》的编纂,空前绝后的"万叶世纪"终于结束。历史与和歌都进入了新的时代--别人认为是空前繁荣,而我却认为是极度衰退的"平安时代"
和歌(わか waka)是日本的一种诗歌体。
这种日本诗是对汉诗而言的。日本最初的诗使用汉字写成的,有的用汉字的意,有的的用汉字的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日本特点的诗。因为日本叫大和民族,加之写了诗要吟唱,所以便称其为和歌。
和歌包括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短歌的人愈来愈多,现已占绝对多数。为此现在人们虽仍称和歌,但主要指短歌。歌人也是主要指作短歌的人。和歌有五句三十一个音节,是一种日本传统定型诗,格式为五七五七七的排列顺序。它始于六七世纪,根据日本最早的诗集《万叶集》记载,第一首和歌作于公元757年。
和歌是受中国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影响,因此出现短歌五七五七七的形式,即使是长歌,最后也是以五七五七七结尾。日本除短歌外尚有更短的俳句,它也是定型诗五七五的格式,只有十七个字。
除短歌、俳句外,日本也有一种非定型自由体诗歌,被称为现代诗。定型诗的缺陷是不容易充分表现一个人的复杂心理。所以出现部分歌人打破定型诗而从事现代诗的创作。由于定型诗的这一缺陷,世界各国都出现定型诗趋于消亡的倾向。与世界性倾向相比,日本算是不易打破陈规旧俗的国家。如俳句,现今有一千多万人从事俳句创作,俳句有字数少,来的快的特点,灵机一动,霎时间就能写出来。
日本人很喜欢做诗,仅和歌爱好者就有一百多万。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是业余爱好者,除军人外,工农商学、家庭妇女等各界人士都有。专业歌人只不过二十几人。和歌是一种富贵型文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逐日增多,人们需要丰富的脑体操。估计从事和歌创作的人还会增加。
和歌作为日本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在历史上留下了异常清丽的风景。它以和音为基础,多用枕词、序词[1],声调庄重、流丽。有短歌(5·7·5·7·7)、长歌(5·7·5·7,……7·7)、旋头歌(5·7·5·5·7·5)等多种形式,体现了日本复杂的精神文化。
长久以来,包括笔者在内很多人对和歌有一种错误认识:以为它只是公卿贵族们自命清高、逃避现实的产物,是只知嘲风弄月的靡靡之音。但事实上,文学体裁本身并无过错,区别只在如何应用。而且随着对它的深入了解,你会发现其中不乏至情至性之作,有些更是天籁之音,几可与唐诗宋词媲美!
一 和歌的起源——记纪神话
和歌的起源非常久远,一般认为是伴随着记纪神话——即《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传诵而产生,具有口口相传的民谣特色,如语句反复、惯用俗语等。内容也多为传说和颂祝,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几乎可说是一种咒术或者言灵信仰。
直到629年舒明天皇即位后,即所谓万叶世纪,和歌才逐渐与传说、歌谣、咒颂分离,确立了抒情诗的风格。歌体也由句数音数不定的记纪歌谣体发展为富于韵律美的定型句式。但咒歌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其后很久。比如下面这首:
天皇圣躬不豫之时,太后奉御歌一首 ,放眼仰高天,宽旷无边;君寿久长,长如天下原。
这是天智天皇患病时太后所作的一首祈求生命力的咒歌,仰望长空,祈祝圣寿长久。其虔诚之心不仅见于简洁寓情的言辞,也表现在庄重优美的声调上。完全继承了传统的神话思想,即天孙自高天原下界为天皇,其后代大君依然圣寿丰足长久如天。此期作品传世不多,且年代记载多不可信,不列代表歌人。
二 迅速发展——柿本人麿与万叶前期
万叶即《万叶集》,与《古今集》、《新古今集》并称三大歌集。现存最早的和歌总集,收录了629年至759年间的作品4500余首。这一百三十年是和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学史上又称万叶世纪。
如前所述,和歌在此期间与民谣分离,向抒情诗发展,而最终促成这一发展的,就是被后世尊为歌圣的柿本人麿。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将和歌用文字表述。使原本心口相传的作品得以固定,可以在书斋中创作、推敲、赏鉴。和歌从此成为一种真正的文学体裁,脱去了口头歌谣的粗鄙,逐渐具有了深刻的文学性和思想性。由于柿本在和歌发展中的划时代作用,在他之前的万叶世纪被称为万叶前期,其后则称万叶后期。
柿本也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歌人,他才气横溢、构思宏伟、歌风雄浑、格调凝重,擅于将叙事与抒情并容。由于这一时期的的国家体制逐渐成型,如大化改新、藤原京建成、编制大宝律令、整理记纪神话等,歌人的国家意识君主意识开始觉醒,他的作品多是赞美国家的颂歌和悼念皇族的挽歌,往往以神话为背景,气势恢弘。如下面两首:
反歌:“ 倭国志贵岛,语言之神灵:神灵之所佑,愿君长安宁。”
日并皇子尊殡宫时, 柿本朝臣人麿作歌:“天地开辟的当初,永固无边的天河原上, 八百八十万诸神 …… 这苇原瑞穗之国,乃天地相依的极壤, 付予神皇执掌。…… 竟自打开天上的岩门,神升上天去了! ……”
限于篇幅,后一首长歌只能截选,平心而论,柿本的和歌气势很大,但并非十全十美,后世之所以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什么史上最杰出优秀的歌人、集和歌大乘、达大圆满境界等等,恐怕一是因为他爱国,二是把天皇神化,恰巧被后来的军国主义者看中借题发挥而已。万叶前期至710年奈良迁都结束,同期歌人高市黑人、大津皇子、持统天皇等风格与柿本相似,真正具有艺术性的歌人要到万叶后期才会出现。
三 山柿之门——真正的黄金时代
万叶后期,和歌明显的受到汉诗汉文的影响,精神性艺术性发生了质的飞跃!山柿之门一词即源自《万叶集》的编纂者大伴家持自作和歌的汉文序词——幼年未至山柿之门,裁歌之趣,词失乎聚林矣。(译文:幼年没有进入山、柿之门得到教诲,所以现在作歌选词难免杂芜、粗俗。作者按:倭贼什么都给学好了,而且文言文倒学个十足,比中国人写得还难懂!)
在家持看来,山、柿是和歌写作的最高典范。柿就是前面提到的柿本人麿,不说也罢;而山可就厉害了,指的是万叶后期登峰造极的两位大歌人:自然歌人山部赤人和世情歌人山上忆良,我习惯上将他们称为歌人中的李白与杜甫。
山部善于描写自然景物,笔韵清雅有唐风。如:
山部宿祢赤人望不尽山歌并短歌
粤自天地辟溟蒙,矗立巍巍此神峰。
富士雄踞骏河国,崇岳仰止蔽苍穹。
白云凝伫失通道,日月为之色朦胧。
四时大雪纷纷舞,不辨春夏与秋冬。
伟哉富士垂万世,代代传说无尽穷。
反歌
行出田儿浦,银光泻碧空。
富士高岭山,瑞雪正蒙蒙。
以上为作者仰望富士山(即不尽山)时所作,二作虽均以简洁洗练的语言描绘了富士山的英姿,但表现手法却迥然不同。前者从开天辟地的太古时代说起,通过对日月云雪等自然现象的描述,讴歌了富士山的崇高、雄伟和庄严。后者以纯客观的白描手法绘出了白雪皑皑、高岭蒙蒙的富士山容,清澄秀丽,富于动感。这两首歌是山部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是历代赞颂富士山的文学作品中的不朽名篇!但,最充分展现山部歌作风格的,还是以下两篇:
反歌二首
吉野象山间,巨木高千寻。
群鸟啼枝头,喧闹声入云。
河滩清且澈,上植楸木林。
夜深万籁寂,惊闻千鸟鸣。
前一首赞美吉野清晨,先从吉野、象山的地名说起,逐渐聚焦到巨木、群鸟、枝头,最后集中到山涧喧闹入云的啼声上,具体准确的把握了清晨的印象,展现出鲜明而富有生气的意境。后一首描写了吉野川的夜景,夜阑人静,万籁俱寂,河滩、岩石、水流、楸木,无不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间闻溪水潺潺,忽然千鸟惊起,阵阵鸣叫划过夜空,更觉四周寂静。作者巧妙的诉之于听觉视觉,使人如闻其声,似见其景。如此佳句天成,精妙处虽唐诗宋词不外如是!
如果说山部赤人的叙景诗是自然的天籁,那么山上良忆的世情诗就是人生的绝唱。山上歌作多以贫苦,子女,哀怜为主题,他曾任遣唐使到过中国,吸收了儒家和佛教,又曾任地方官,了解社会底层的疾苦。歌作异常深刻敏锐,正面反映人生疾苦,批判贵族社会。笔者吐血奉献,全文抄录其代表作《贫穷问答歌》!
贫穷问答歌并短歌
风雨交加夜,冷雨夹雪天。
瑟瑟冬日晚,怎奈此夕寒。
粗盐权佐酒,糟醅聊取暖。
鼻寒频作响,俯首嗽连连。
捻髭空目许,难御此夜寒。
盖我麻布衾,披我破衣衫。
虽尽我所有,难耐此夕寒。
比我更贫者,听我问数言。
妻儿吞声泣,父母号饥寒。
凄苦此时景,何以度岁年?
天地虽云广,独容我身难。
日月虽云明,岂照我身边。
世人皆如此,抑或我独然?
老天偶生我,耕作不稍闲。
身着无絮衣,条条垂在肩。
褴褛如海藻,何以御此寒。
矮屋四倾斜,稻铺湿地眠。
妻儿伏脚下,父母偎身边。
举家无大小,呜咽复长叹。
灶头无烟火,锅上蛛网悬。
忍饥已多日,不复忆三餐。
声微细如丝,力竭软如绵。
灾祸不单行,沸油浇列焰。
里长气汹汹,吆喝在房前。
手执笞杖来,催讨田税钱。
世道竟如此,此生怎排遣?
反歌
忆患兮人世,羞辱兮人世。
恨非凌空鸟,欲飞缺双翅。
写得这么直白,不用解释了吧?风雨夹雪的夜晚,贫者寒冷难耐,无以抵御。推己及人,比我更贫者如何度日?之后更贫者作答,先责问天地日月,为何独不容我,不照此身?!虽辛勤耕作,但依然衣衫褴褛,无以御寒,举家断炊数日,力竭如绵。此时里长又气势汹汹逼讨田税,此情此景,不由人发出世道竟如此,此生怎排遣?的哀叹。而反歌既是作答也是概括,虽世道不公,但又无能为力,惟有忍泣,认命了……恨非凌空鸟,欲飞缺双翅,只留下无限的凄切与无奈。这首歌可说是日文版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歌》,兼具记叙性、论理性、散文性,山上忆良不愧为歌人中的老杜!真该让不知锅是铁打的光源氏和历代公卿们好好读一下,这才是真正的杰出和歌,千古绝唱!
真的是绝唱,因为山上在作此歌后三年去世,此间再无重要作品问世。此后几十年内万叶歌人作品兴盛,但多是跟在柿本、山部的后面亦步亦趋,再无山上的锐气与才情。同期歌人除二山外,还有大伴旅人、高桥虫麿、大伴家持等。最后在奈良末期,随着《万叶集》的编纂,空前绝后的万叶世纪终于结束。历史与和歌都进入了新的时代——别人认为是空前繁荣,而我却认为是极度衰退的平安时代
1故国三韩远,秋风客意多。
孤舟一夜梦,月落洞庭波。
——朴寅亮《舟中夜吟·奉使于宋》
2《谒韩祠》 吴兴祚
(清康熙二十三年,两广总督吴兴祚参谒潮州韩文公祠所作并书的诗碑) 过桥寻胜迹, 徙倚夕阳隈。 绿水迎潮去, 青山抱郭来。 文章随代起, 烟瘴几时开?
不有韩夫子, 人心尚草莱。
3 江天漠漠醉云遥,碑坊巍巍凌碧霄。
满廓风光收眼底,千年灵气聚林腰。
山川幸得韩公姓,神话更留湘子桥。
弊事于今除未尽,何时橡木荫吾潮
--------------七律 初冬登韩祠
4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南宋 杨万里
5寄韩樽使北 首蓿峰寄家
6陈州团练乃韩滔,讨伐梁山做将骁。 策马挥枪弓箭利,骠骑穿甲尽狂飙
7幼学恩师韩少云,兼收并蓄更求新。 妆成绰约风姿美,唱罢铿锵韵味醇。 凄惋十娘足下泪,坚贞香草更传神。 升堂入室声请茂,佼佼梨园评剧人!
8湘子桥东笔架山 遥吟秦岭雪蓝关 骑牛惯看桃花水 倚阁长披凤屿烟 霹雳弓开驰壮檄 清漪日丽济轻帆 薪传桂阙扬天海 巍巍韩祠共月娴
9兵法过人谋略远,霸王恁地弃韩郎 可伸可屈原非辱,能守能攻始是强。
10十面埋伏终自俘,八面威风反为奴; 刚阿难识妇人道,韩大将军却何如 落得无节才亦疏,至死方知不如楚; 思之原为平常事,人生难为大丈夫
丰倍运输公司
事相运输公司
京仕运输公司
优明运输公司
优诺运输公司
冠妙运输公司
创发运输公司
利美运输公司
卓龙运输公司
名洋运输公司
和事运输公司
嘉娇运输公司
圣成运输公司
坚天运输公司
坚聚运输公司
大汇运输公司
大能运输公司
天汉运输公司
奥鸿运输公司
好霸运输公司
宜健运输公司
尚领运输公司
巨凯运输公司
微德运输公司
悦林运输公司
成胜运输公司
扬信运输公司
拓曼运输公司
新湖运输公司
方鼎运输公司
日欣运输公司
时南运输公司
旺领运输公司
星精运输公司
林宝运输公司
欧白运输公司
汇子运输公司
汇超运输公司
汉正运输公司
江佩运输公司
洋世运输公司
洲世运输公司
海洲运输公司
涛利运输公司
清双运输公司
玉原运输公司
用友运输公司
用星运输公司
电凡运输公司
磊维运输公司
福速运输公司
禾彩运输公司
立鑫运输公司
美东运输公司
耀振运输公司
聚林运输公司
良盛运输公司
英能运输公司
荣元运输公司
莱日运输公司
裕雅运输公司
语升运输公司
财森运输公司
越艾运输公司
辰凡运输公司
远纳运输公司
金长运输公司
银南运输公司
银西运输公司
长缘运输公司
雅盛运输公司
顺方运输公司
顺瑞运输公司
飞金运输公司
鼎利运输公司
鼎士运输公司
1 带 韩 字的诗句,急求
久不见韩侍郎 白居易
近来韩阁老,疏我我心知。
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
静吟乖月夜,闲醉旷花时。
还有愁同处,春风满鬓丝。
无题二首 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李白
昔为大堤客,曾上山公楼。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
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此地别夫子,今来思旧游。
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壮志恐蹉跎,功名若云浮。
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空思羊叔子,堕泪岘山头。
2 有关韩字的诗句《题寿安王主簿池馆》苏颋
洛邑通驰道,韩郊在属城。
《句》张籍
韩公国大贤,道德赫已闻。
韩官迁掾曹,子随至荆门。
韩入为博士,崎岖送归轮。
《赠新平少年》李白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李白
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李白
韩众骑白鹿,西往华山中。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李白
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
《酷吏词》贯休
韩娥唱一曲,锦段鲜照屋。
3 搜集有“韩”字的诗词1故国三韩远,秋风客意多。
孤舟一夜梦,月落洞庭波。
——朴寅亮《舟中夜吟·奉使于宋》
2《谒韩祠》 吴兴祚
(清康熙二十三年,两广总督吴兴祚参谒潮州韩文公祠所作并书的诗碑) 过桥寻胜迹, 徙倚夕阳隈。 绿水迎潮去, 青山抱郭来。 文章随代起, 烟瘴几时开?
不有韩夫子, 人心尚草莱。
3 江天漠漠醉云遥,碑坊巍巍凌碧霄。
满廓风光收眼底,千年灵气聚林腰。
山川幸得韩公姓,神话更留湘子桥。
弊事于今除未尽,何时橡木荫吾潮
--------------七律 初冬登韩祠
4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南宋 杨万里
5寄韩樽使北 首蓿峰寄家
6陈州团练乃韩滔,讨伐梁山做将骁。 策马挥枪弓箭利,骠骑穿甲尽狂飙
7幼学恩师韩少云,兼收并蓄更求新。 妆成绰约风姿美,唱罢铿锵韵味醇。 凄惋十娘足下泪,坚贞香草更传神。 升堂入室声请茂,佼佼梨园评剧人!
8湘子桥东笔架山 遥吟秦岭雪蓝关 骑牛惯看桃花水 倚阁长披凤屿烟 霹雳弓开驰壮檄 清漪日丽济轻帆 薪传桂阙扬天海 巍巍韩祠共月娴
9兵法过人谋略远,霸王恁地弃韩郎? 可伸可屈原非辱,能守能攻始是强。
10十面埋伏终自俘,八面威风反为奴; 刚阿难识妇人道,韩大将军却何如 落得无节才亦疏,至死方知不如楚; 思之原为平常事,人生难为大丈夫
4 有韩字的古诗词《送权二》王维
高人不可有,清论复何深。
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
明时当薄宦,解薜去中林。
芳草空隐处,白云馀故岑。
韩侯久携手,河岳共幽寻。
怅别千馀里,临堂鸣素琴。
《古东门行》柳宗元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
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
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
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岑参
满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见具袈裟。
汉王城北雪初霁,韩信台西日欲斜。
门外不须催五马,林中且听演三车。
岂料巴川多胜事,为君书此报京华。
《钱尚父生日》罗隐
大昴分光降斗牛,兴唐宗社作诸侯。
伊夔事业扶千载,韩白机谋冠九州。
贵盛上持龙节钺,延长应续鹤春秋。
锦衣玉食将何报,更俟庄椿一举头。
送刘蜕秀才赴举》齐己
百发百中□,□□□□年。
丹枝如计分,一箭的无偏。
文物兵销国,关河雪霁天。
都人看春榜,韩字在谁前。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李白
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
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
馀韵度江去,天涯安可寻。
5 关于“韩国”的诗词有哪些1、《相和歌辞·东门行》
柳宗元(唐)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鸡鸣函谷客如雾,
貌同心异不可数。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凶徒侧耳潜惬心,
悍臣破胆皆杜口。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安陵谁辨削砺功,
韩国讵明深井里。绝咽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2、《重送陆侍御使日本》
钱起(唐)
万里三韩国,行人满目愁。辞天使星远,临水涧霜秋。
云佩迎仙岛,虹旌过蜃楼。定知怀魏阙,回首海西头。
3、《满庭芳·韩国殊勋》
张元千(宋)
韩国殊勋,洛都西内,名园甲第相连。当年绿鬓,独占地行仙。
文彩风流瑞世,延朱履、丝竹喧阗。人皆仰,一门相业,心许子孙贤。
中兴,方庆会,再逢甲子,重数天元。问千龄谁比,五福俱全。
此去沙堤步稳,调金鼎、七叶貂蝉。香檀缓,杯传鹦鹉,新月正娟娟。
4、《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李清照(宋)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苑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
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5、《别谢彦国相公三首》
邵雍(宋)
和诗韩国老,见比以宣尼。
引彼返鲁事,指予来西畿。
日星功夫大,麋鹿分同微。
华衮承褒借,将何答所知。
6 韩字开头的诗句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南北朝 曹景宗 去者日以疏 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 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 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 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 欲归道无因 --古诗十九首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 题都城南庄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 水槛遣心 去岁曾经此县城 县民无口不冤声 新来县宰加朱绂 便是生灵血染成--唐 杜荀鹤 再经胡城县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 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 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辛弃疾 生查子 去年渭水曲秋时访我来 今年常乐里春日哭君回 哭君仰问天天意安在哉? 若必夺其寿何如不与才? 落然身后事妻病女婴孩--白居易 哭李三。
7 带有韩字和晨字的诗词《沁园春》
(宋) 韩信同
望紫云翁,启明在东,长庚在西。但空有寸心,荆州江汉,未能百里,弱水沙黎。菊底秋深,樵边信至,一曲阳春草木知。长吟咏,觉声如韩操,骨似陶诗。不应鬓发能稀。七十寿强如六十耆。想高谈倾坐,风斯下矣,微辞漱物,清且涟漪。谩说磻翁,休夸淇叟,用舍行藏各有时。真修养,有近思家学,字字参芝。
《赠侯喜》
(唐)韩愈
吾党侯生字叔í,呼我持竿钓温水。平明鞭马出都门,
尽日行行荆棘里。温水微茫绝又流,深如车辙阔容輈。
虾蟆跳过雀儿浴,此纵有鱼何足求。我为侯生不能已,
盘针擘粒投泥滓。晡时坚坐到黄昏,手倦目劳方一起。
暂动还休未可期,虾行蛭渡似皆疑。举竿引线忽有得,
一寸才分鳞与鬐。是日侯生与韩子,良久叹息相看悲。
我今行事尽如此,此事正好为吾规。半世遑遑就举选,
一名始得红颜衰。人间事势岂不见,徒自辛苦终何为。
便当提携妻与子,南入箕颍无还时。叔í君今气方锐,
我言至切君勿嗤。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
《闺情(一作夜闺)》
(唐)韩偓
轻风滴砾动帘钩,宿酒犹酣懒卸头。但觉夜深花有露,
不知人静月当楼。何郎烛暗谁能咏,韩寿香焦亦任偷。
敲折玉钗歌转咽,一声声作两眉愁。
《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
(唐)韩偓
楼台掩映入春寒,丝竹铮鏦向夜阑。席上弟兄皆杞梓,
花前宾客尽鸳鸾。孙弘莫惜频开合,韩信终期别筑坛。
削玉风姿官水土,黑头公自古来难。
《芍药歌》
(唐)韩愈
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翠茎红蕊天力与,
此恩不属黄钟家。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
霜刀翦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娇痴婢子无灵性,
竞挽春衫来此并。欲将双颊一睎红,绿窗磨遍青铜镜。
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花前醉倒歌者谁,
楚狂小子韩退之。
带有晨字的诗词:
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赠郭给事》 王维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早发竹下》 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晨风 诗经 》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守岁诗》 苏轼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8 关于韩翝的诗和诗词1《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章台柳的故事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韩翝进京赶考中了进士,回家省亲,与柳氏相约媒娶之期,临别涕零,依依难舍。韩翝走马上任,谋了个节度使的幕僚,平时与朋友饮酒吟诗,纵论天下大势,神采飞扬。不想安史之乱即起,人心惶惶,鸡犬不宁,李生一家走散,柳氏东躲西藏,被人骚扰不止,她日思夜盼韩翝前来相救,惧怕自己的美艳惹祸哪天被人玷污,不能还韩翝玉洁之身,犹豫再三,咬牙剪断一头乌发,颜面自毁,避难于僻静破败的山寺之中,晨钟暮鼓,祈盼韩翝早日到来。后来,安史之乱平定,韩翝也官复驾部郎中,遂派人打探柳氏下落,信上附诗一首:“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韩翝也真是,柳氏生死未卜,竟然鸡肠之心,妄加猜疑,不过情有可原,爱之切,虑之杂也。韩翝的手下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柳氏。柳氏捧信大哭,哀伤之中,回诗一首:“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不堪折!”未曾想到,信未到韩翝之手,柳氏已被蕃将沙叱利掠获,韩翝得此消息大恸,自责不已,幸得友人相帮,花重金赎回,一对可怜鸳鸯方得破镜重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