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如何评价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1张

这部钢协的重要性不用赘述 —— 无论是其作为20世纪开篇,即完成时间作为世纪开始的节点,还是100多年后仍然具有的强大魔力以及广泛的听众群,亦或是通过拉二这个窗口,打开了自己从未找到的精神世界 —— 这部作品,无论对于拉赫玛尼诺夫本身,还是作为听众的我们,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1

几乎所有人深爱拉二的人都知道,拉氏在1890-1900年这段时间,经历过心灵的惊涛骇浪 —— 若不是达尔医生出手相救,拉氏作品是否还能像今天一样绚烂而芬芳,就不得而知了。拉二创作极其特别,因接受治疗的拉氏突然迸发出灿烂的灵感,拉赫几乎以最快的速度写下了第三乐章的华彩段,并且顺利谱写出第三乐章。

几乎所有人都对第二乐章的柔美难以忘怀,但拉二的整个乐曲的关键,私以为在第三乐章 —— 暴风骤雨般的华彩带动了整个第三乐章的旋律,而第一乐章如同钟声一般灰暗而沉重的和弦,正是拉氏创作第一乐章时,对于第三乐章狂风骤雨的回应 —— 几乎所有的协奏曲都会由乐队某一乐器把主音钢琴逐渐带入,而拉二告别这样的冗长,故事般的钟声带着对于忧郁的审视,毫无修饰和渲染的将听众拖入拉赫巨大的精神世界 —— 以至于直到今天,静坐在音响旁,从第一秒开始,从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的灰暗和沉重开始,如同黑云压城般的灰暗便扑面而来,在这样的由于具有无限的张力,覆盖到你每一个神经。

所以,拉二由第三乐章开始创作,第一乐章对于第三乐章的呼应,如同橄榄胡般的忧郁画卷 —— 忧郁的展开,肃穆舒缓的第二乐章,在富有幻想,希望和快乐的画面中,回到宽广,阴暗,激昂,强烈的激版一跃而起,在宏伟的大音阶中灿烂的结束。

2

拉二的魅力,还在于拉二的交响属性。

拉二不同于拉三疯狂,执拗的难度,拉二对于钢琴演奏技巧的把握与交响乐团之间的比例,控制的恰如其分(贝小协同样如此)。而钢琴作为整个协奏曲的中心属性,从感情表达以及构思,从乐曲旋律到乐曲结构,钢琴都完全带动了整个拉二,或者说,拉二的庄严肃穆,唯美动人,激情澎拜,都由钢琴完美的表现出来,而在完整体现钢琴主题的同时,交响在钢琴的主音骨中显得增光添彩,没有任何抢戏的成分,就这一点,拉氏对于乐曲本身的驾驭能力,都让人叹为观止。

3

拉二的魅力,还在于旋律。

拉二的旋律之优美,旋律结构之和谐,古今中外都难遇敌手,用抒情性,歌唱性形容拉二绝不为过,而拉氏继承柴可夫斯基对于旋律的理解更是拉二增光添彩的关键。拉二旋律绝不做作,真诚,质朴,感染力从心来,而绝不依托于乐曲本身的节奏变换 —— 一直嘲笑俄国人不擅长复调旋律创作的音评者在拉二中几乎都惨遭打脸。拉二绝不是单条旋律线,而是常以两条或多条旋律线相合,把交响化旋律,高低声部与钢琴主音完美结合,这对表达拉赫本身的复杂思想感情大有脾益,而这样立体化的音乐思维,各个声部的完美结合,也给二十世纪的音乐创作,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PS:拉二之于我,几乎承载过我个人所有的悲欢离合。毫不夸张的说,拉二对于感情的承载力,几乎是无极限的 —— 这取决于拉二本身的完整度,感情表达的张力,以及承载在俄罗斯浪漫主义这一伟大画卷上的宏伟感情。作为如此主观,如此体现拉氏个人意志的作品,拉二所宣泄的苦闷,悲哀,暗淡,在整个作品中,体现的最为饱满,最为完整,隽永于世。

每次听拉二,几乎都像一次伟大的情怀体验 —— 每每开场17声钟声敲响,进入拉二的画卷,到第二乐章无与伦比的唯美,到第三乐章的激昂,以及最终激情澎湃的结束,每次都让人难以自拔,达到情绪亢奋的巅峰。

尽然,如贝钢五(皇帝),肖钢一,柴钢一这样的绝世之作也足够隽永,但拉二给我带来的体验,仍然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它不仅仅会伴随我的前20多年人生,更会一直陪伴我走完余生。嫩在有生之年发现拉二,爱上拉二,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PPS:

推荐几个个人非常喜欢的版本。版本见仁见智,所以不做任何评价。

1 拉赫玛尼诺夫自己演奏的版本。具体年份无从考证,但音效不错。特别是最后八个音节,流畅,绝不拖泥带水,不像其他人用延音踏板。这样,最后八个小节的连续性有了,同时,又因为柔音踏板的运用,降低了声燥,很好的避免了与交响的冲突,这样的话,交响的立体化效果非常好,并且钢琴的结尾有利而连续。音节处理上,干净利落,绝不添加任何花腔,花哨处理。

2 里赫特版本

3 Kissin版本也有不少粉丝

4 Lilya Zilberstein与阿巴多合作的版本,前面@Skywalker提到过,这个版本也非常好

5 Horowitz就不再提了,拉氏对其首肯,给出Swallow it whole的评价,虽然个人不是最喜欢,但是公认如此,也建议尝试。PS:霍老只有拉三的正式录音,谢谢Kalus指正!在此说明,不误导观众。

还有诸如:Van Cliburn,阿什肯内齐的版本,几乎每个大师都有拉二录音,在此不一一赘述。

穆拉文斯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家族的先人们曾在拿破仑战争中为沙皇效过力。穆拉文斯基家族有音乐传统,他的姑妈,耶夫金尼娅 姆拉文娜曾是马琳斯基歌剧院的首席女高音,在里姆斯基哥萨克夫的一部歌剧首演时担当女主角,曾经令得柴可夫斯基嫉妒十分。因为姑妈的身份,六岁的穆拉文斯基常有机会去马琳斯基歌剧院观看演出。据说他是在埃米尔 库帕的指挥棒的激励下走上指挥之路的。

布尔什维克革命时期,贵族的家庭成员被禁止进入音乐学院学习。穆拉文斯基的另一个姑妈,亚利山德拉·寇隆苔(ALEXSANDRA KOLLONTAI)是革命政府的福利部长,她向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ALEXSANDER GLAZUNOV)推荐了她的侄儿,穆拉文斯基才能够被“保送”进入音乐学院学习。师从尼古拉·玛尔寇(NIKOLAI MALKO)和亚历山大·高克(ALEXSANDER GAUK)。高克培育出了整整一代的指挥家, 他的老师是亚瑟·尼基什(ARTHUR NIKISCH)。 穆拉文斯基的音乐指挥生涯始于马林斯基歌剧院,马琳斯基歌剧院后来被重新命名为国家歌剧舞剧学院大剧院。一九三一年夏天音乐学院毕业后,他首次亮相就与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合作。一九三四年之后,他常到乐团担任客座指挥。一九三七和一九三八年音乐季的开幕式上他被委以指挥的重任;该音乐季的晚些时候,时值斯大林肃反运动的高峰,他首演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此次音乐会意义非同凡响,对观众来说,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是在描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经历和他们内心的恐惧。由于当时肖斯塔科维奇受到报纸头版的指责,演出他的曲目似乎是在要求穆拉文斯基为其平反并使其得以新生,成功与否,就看穆拉文斯基如何指挥了。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观众群情激昂。曲目进行到广板的时候,男人和女人们都放声哭了。曲近结束,观众们再也坐不住,他们站起来,跟随着穆拉文斯基的指挥棒在头顶挥动的节拍,用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和乐队一起完成了曲目最后的音符。

我们应该感谢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巡回演出和录音,直到那时,穆拉文斯基才被西方所了解(虽然他只有一次造访过英国和美国)。他对乐团巡回演出时的要求十分简单:“在外演出应该比在家好。”他的许多录音大都是巡回演出的实况录音;在布达佩斯演出了巴托克,在柏林演出了勃拉姆斯和贝多芬,在维也纳演出了莫扎特和布鲁克纳。然而,一九五六年出访时演奏的柴可夫斯基交响曲是他被公认最好的诠释。 彼得 赫沃兹(PETER HEYWORTH)在观察家报上如是说:“他的解读带有超常的力量和激情… 一种在西方的诠释里找不到的令人叹服的宏大。”维也纳日报报道说:“列宁格勒爱乐乐团是最高级别的乐团… 耶夫捷尼·穆拉文斯基是这个乐团的伟大的指挥和导师。”正是在这种气氛下,德意志留声机(DEUTSCHE GRAMOPHON)唱片公司为穆拉文斯基录制了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穆拉文斯基是无法比拟的,其他的录音相比之下显得缺少悲凉感,力量感,情绪的把握尺度和令人折服的才能。 穆拉文斯基现存的录音大都为现场录音。他演奏的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或西贝柳斯让我们能更加清楚地了解他对音乐制作的用心良苦。听者仿佛觉得自己置身于整个的创造过程之中,如同在欣赏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音乐一般。当然,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六一年期间,穆拉文斯基也在录音棚里录音,但他却始终认为给现场的听众演出是神圣的,录音棚出来的音乐在听众与乐队之间横着一个不受欢迎的障碍。

那么,他的音乐会又是如何呢?罗杰斯特文斯基(GENNADY ROZHDESTVENSKY)回忆起在斯克里亚宾的狂喜之诗的争战之后观看穆拉文斯基的演出时的情景时说:“情绪酝酿渐入结局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在这个辉煌而且震撼的高潮中,一种莫可名状的喜悦油然而生。”

一位听过穆拉文斯基现场的音乐学院的教师-爱拉 芭露察埃娃回忆当年在列宁格勒现场聆听穆拉文斯基指挥的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套曲时说:“这简直整个是个全新的曲目呀!效果太震撼了!”

关于布鲁克纳的第九交响曲,她说:“这个伟大的柔板令我周围的听众泪流满面。”每一次演出都有不同的解析,穆拉文斯基的一位学生,马理斯 杨森斯 (MARRIS JANSONS)曾这样描述说:“我听过三种完全不同诠释的第五交响曲。”(注: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

穆拉文斯基的协奏曲录音并不多,最常见的两首协奏曲目是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和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穆拉文斯基一共留下了三个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录音,分别是同谢列布里亚科夫(5316)、里赫特(59724)和吉列尔斯(71330)。则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同里赫特合作的录音。这款录音多次出版(目前已经有超过80款出版),是穆拉文斯基发行最多的唱片。穆拉文斯基是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首演指挥(同奥伊斯特拉赫合作),对这部作品的演绎具有天生的权威性。目前已知穆拉文斯基有两款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录音,都是同奥伊斯特拉赫合作。一款录制于561130,乐队是列宁格勒爱乐。这款录音效果比较差,更好的选择是575月在布拉格的录音,乐队是捷克爱乐。Praga PR 256012收录了这一录音。 穆拉文斯基与肖斯塔科维奇交往甚密。第五交响曲取得成功之后,第六和其他一些交响曲的首演都交给了穆拉文斯基。虽然穆拉文斯基没有在首演指挥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第十一和第十五交响曲,但肖斯塔科维奇说穆拉文斯基指挥的那些曲目才是“真正的”首演。他们之间的友谊使得穆拉文斯基能够深入地探察到作曲家的创作心理过程,与其说穆拉文斯基能够诠释作曲家的作品,不如说他是该世纪最富有悲剧性交响曲的共同创作人之一。

穆拉文斯基崇拜肖斯塔科维奇,他把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当作他事业的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后来根据资料发现,穆拉文斯基的妻子患有不治之症,将不久于人世,穆拉文斯基在三年的时间里没有做巡回演出,并谢绝了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三交响曲的首演。 穆拉文斯基的指挥风格与弗里兹·莱纳(FRITZ REINER)或乔治·塞尔(GEORGE SZELL)有些近似,不矫柔造作,注重细节并且指挥的动作很小。因为力度表现的灵活性和声音的平衡,他的指挥而与众不同。有时候很直接并且严厉,由于乐曲中哲学的线索使得说服力极强。

穆拉文斯基被认为是个疯狂的排练者,即便是很熟悉的曲目,他也要排练八到十次。有时,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研究一个曲目,最终他还是放弃演出。 1960年9-11月间,出访西欧的穆拉文斯基在伦敦的温布里镇为DG公司录制了老柴的后三部交响曲,唱片史的老柴一章却因此翻开了辉煌一页。

这套双CD唱片收录俄罗斯指挥大师穆拉文斯基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4、5、6交响曲——这个版本本公认是正宗原汁原味的俄罗斯演绎,令无数人趋之若骛。

CD时代,三首作品做成两张套正价片成为DG的镇山之宝,它的封面绿色一片,淡淡的穆氏侧面肖像浮雕般泛出庄严和沉静。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套唱片创下了穆氏录音的音效之最,甚至连他80年代在ERATO的那些唱片都无法匹敌,而且,60年代的列宁格勒爱乐无疑正处于颠峰期。冷战武器恰恰依赖于对手的技术获得完美再现,其中寓意颇为深远。

如果把这套唱片一口气听下来,你也许会同意,它毋宁说是一部宏大的连成一体的巨型交响曲,激烈、严酷的凌驾于乐队之上的铜管呈现,乐队的外形不是上扬而是水平的铺展,音调的宽阔柔厚几近人声,速度、强弱、节奏的变化惊人的自如而迅猛。

那种风格高度统一的演奏,很自然地使人想到,老柴以呈现内心世界矛盾为要旨的后三部交响曲,乃是一个同质不同形的心灵投影的三重叠加,第四里狂暴的命运击打顺利地被转移,第五里的命运消解相对阴郁无望,自我排解的味道浓了,第六则是夸张到极点的第三次书写,惊天动地的挣扎成了这次书写的主导印记,整个三部曲构成一个神经质的理想主义者的幻灭之路,但其惊人的雄强和紧迫,让幻灭如此靠近崇高,让沉痛如此靠近绚烂,又让告别如此靠近再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有趣的是,当我不再沉迷于第四的末乐章癫狂的推进,不再为第六首乐章后半段的呼天抢地而震颤的现在,我无法忘怀的反而是这套录音的柔软部分,比如第四次乐章的双簧管吟唱,第五次乐章的圆号书怀,而第五的圆舞曲乐章弦乐起奏和第六首乐章第二主题亮相的片刻弱奏,那种声音宛若消散渗透于空气中缓缓飘进心田,决非常见的静静传递,这时的穆拉文斯基,才是真正难以企及的。DG的录音师卡尔-亨茨·施耐德捕捉了穆氏军团最细微的温情表达,此后,这样高质量的技术支持再没有在穆氏身边重现。

1955年穆拉文斯基出访维也纳,在DG也录有一套老柴后三,其中的柴四出自助理桑德林之手,比之于绿色柴四,桑德林的演绎温和而留有余地,而穆氏60版的柴四强调的则是音乐的锋芒和张力,音乐形象更接近一个笑傲万里冰封的冬之神;穆氏55年的柴五、六,与60版比较结构上没有特别显著的区别,音效不及之故,音乐呈现的完满程度略打折扣。

这个1995年发行的大禾花套装至少表明,穆氏对一部作品一旦形成自己看法,那么他的诠释就基本上被固定了下来,他追求的乃是同一方向的一种精益求精。

总而言之,这个录音是柴可夫斯基交响曲的一种典范,相信再过百年也不会改变。

E时至今日,历史上只有五张唱片曾经同时登上日本究极100、日本名曲300、企鹅三星带花与留声机百大这四份权威榜单,这张就是其中之一;同时这套唱片还曾获得1988年爱迪生唱片大奖、1990年Penguin Rosette Award。 莫扎特:《唐璜》序曲、布鲁克纳:第7交响曲(1833版本,穆拉文斯基改编)、海顿:第88交响曲、柴可夫斯基: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格拉祖诺夫:第5交响曲

演奏:列宁格勒爱乐乐团

指挥:穆拉文斯基

录音: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大音乐厅

录音时间:1968年11月29日(莫扎特);1967年2月25日(布鲁克纳);1968年11月29日(海顿);1983年3月19日(柴可夫斯基);1968年9月28日(格拉祖诺夫)

唱片号:20世纪伟大指挥家系列,EMI CLASSICS/IMG ARTISTS 5 75953-2

穆拉文斯基是一位不平凡的人。他自1938年至1988年担任列宁格勒爱乐乐团首席指挥,整整五十年的经历使他能够将这支乐团训练成为最著名的乐团之一。他的学识和与肖斯塔科维奇的特殊关系成为了具有传奇色彩的一部分,并且他首演了这位作曲家不下6部交响曲。但是,在这辑唱片中并没有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而选择了其他作曲家的一些迷人的作品,这其中包括海顿、布鲁克纳和格拉祖诺夫。《唐璜》序曲开始部分的演绎是典型的穆拉文斯基的风格:非常注重细节(有着真正令人感动的弦乐刻画),同时富有戏剧效果,以引出紧接下来的剧情。

莫扎特作品的录音时间是1968年11月——而上一年的2月,穆拉文斯基和他的乐团演出了布鲁克纳的《第7交响曲》(两部作品都在1995年发行过,唱片号Russian Disc RDCD10911)。从多方面来看,《第7交响曲》都十分优秀。第一乐章的速度很自然,音乐优美而合理地呈现。能听得真正俄罗斯的双簧管和小号真是很欣喜。音乐的明暗对比强烈,穆拉文斯基对他的乐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控制非常出色。聆听音乐渐强的表达方式,每个音符都发自肺腑而对于整个作品又富于真实的表达。诚然,在第一乐章并没有一丝阳光自丛云中透出的感觉,并且乐团和音色(特别是长笛)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不可否认音乐的震撼力,并且也不能否认柔板乐章中深厚的情感那种自如而充分地流露。乐段的表达十分敏锐(特别是来自弦乐部分),但遗憾的是整个乐章的速度随着强度的增加而变快,高潮部分的演奏不是十分理想。

谐谑曲正如同所标注的“很快”那样,穆拉文斯基采用了较快的演奏速度,三重奏部分有些过于沉迷。那种在第一乐章中出现的独特的风格又在终乐章里,然而:这里显得更为优秀,有着更为优雅强烈的弦乐演奏和铜管部分的配合。乐曲的速度并没有留意布鲁克纳所标注的“激动的,但不太快”,而是:非常快。乐曲的结束非常辉煌。真不知道为什么掌声不能更激昂些呢?不能期望穆拉文斯基指挥海顿的作品有着学院派的风格,事实也正是如此。急板乐章严肃而准确,广板缓慢,其中富于颤音的双簧管非常出色。这里的小步舞曲没有舞曲的风格,显得非常威武,而三重奏活泼轻快。我感觉对于终乐章穆拉文斯基试图采用欢乐的情绪,但是却显得很困难去表达!

柴可夫斯基的《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在穆拉文斯基的指挥下成为了一部杰作,音乐的开始是很大的动态,而后是有着巨大、灰色的阴影伴随的狂风暴雨的世界。这也是这辑唱片最为精彩的部分,它证明了这两张唱片是物有所值的。在穆拉文斯基的指挥下(他指挥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非常著名),音乐显得毫不冗长,逐渐行进至高涨,令人无可挑剔。

格拉祖诺夫的《第5交响曲》是一部令人愉快的作品。穆拉文斯基采用了自己的方式来诠释他的作品,演奏充满了惊喜。在规划这两张唱片时,可能EMI最后才冒险选用了这部作品,然而它却非常值得。穆拉文斯基令人信服地表达了格拉祖诺夫的富于保守的浪漫主义。第二乐章的谐谑曲充满活力,穆拉文斯基的表达富于感情。格拉祖诺夫诙谐而具有芭蕾风格表露无疑。行板中的一些低音被穆拉文斯基所强调,因此乐章的风格近似于瓦格纳(5分30秒),但是音乐忽然一转,而后回复的俄罗斯舞曲驱散了这种念头。欢乐而精彩的终乐章对这套充满了关于指挥家众多精彩演绎的专辑来说是个完美的结束。 BMG唱片公司于1995/1996年采用20Bit技术重新制作原Melodiya版的《穆拉文斯基全集》CD盒装(CD1-10 74321-25189-2,CD11-20 74321-29459-2),共20款CD:

第一集 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舒伯特《第八交响曲》

第二集 莫扎特《第三十八交响曲》、西贝柳斯《第七交响曲》

第三集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五交响曲》

第四集 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

第五集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组曲

第六集 欣德米特《世界的和谐交响曲》奥涅格《第三交响曲》(礼拜)

第七集 贝多芬《第四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

第八集 巴托克《弦乐、敲击乐、钢琴曲》、斯特拉文斯基《阿波罗》

第九集 肖斯塔科维奇《第六、第十交响曲》

第十集 瓦格纳《歌剧序曲、前奏曲集》

第十一集 贝多芬《第五、第七交响曲》

第十二集 勃拉姆斯《第三、第四交响曲》

第十三集 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

第十四集 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

第十五集 奥夫斯亚尼科-库利科夫斯基《第二十一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第十六集 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

第十七集 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

第十八集 格拉祖诺夫《第四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

第十九集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隐城基切日的故事》、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第二十集 柴科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

钢琴专业也分学校。专业音乐学院的话,要弹的东西可多了去了。老柴《四季》就不要算在里面了。这种小品也算的话就太多没法列举了。

你应该把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算在里面。

尤其是舒曼和勃拉姆斯,作为钢琴专业不可能跳过这两个人的作品。而且数量还颇多。

除了德国这一派,还有法国那一路子。至少,德彪西就够你弹的。他的《前奏曲》《练习曲》《意象集》《版画集》《贝加莫组曲》《为钢琴而作》等等都是必弹曲目。

东边还有莫斯科夫斯基、莫歇莱斯、卡巴列夫斯基、鲁宾斯坦。

表演类曲目还有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这个现在比赛很多人用。

还有后来逃到西方去的两个最重要的钢琴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和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和《音画练习曲》都是重要的曲目,斯克里亚宾的《练习曲》《前奏曲》《奏鸣曲》等等也都是很重要的。

北边有格里格,虽然以《抒情小曲》著名,但他也写过很多有价值的作品,基本是学习舒曼的路子写出来的。

这些都弹完了那才叫差不多了。估计已经白胡子一大把了。

作为钢琴专业还有一些老派的东西要考虑。至少你不能缺了斯卡拉第的奏鸣曲,莫扎特和海顿的奏鸣曲与变奏曲等等。

20世纪音乐也有必须弹的内容。比如巴托克,怎么也是逃不掉的。普罗科菲耶夫的《奏鸣曲》和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与赋格》都是调性音乐体系内20世纪的主要作品。

游离到调性外的还有勋伯格、韦伯恩的作品。

里盖蒂的《练习曲》以及库塔克的《钢琴曲集》也是现在很多人弹的东西。

总谱的话,国内的网站不建议考虑。我给你提供几个网站,都是国外的,有些还是俄语、德语页面,但是却是能下载到很多很多谱子。 先推荐两个名气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网站,都是英文界面。 http://wwwsheetmusicarchivenet/indexcfm 这个网站以前全部免费下 载,但是后来由于下的人太多了,开始有了限制,每天只能下载两个。最左面的是作曲家名字。 http://wwwbh2000net/score/ 这个是比较权威的总谱下载网站,很棒。贝多芬、勃拉姆斯、莫扎特、老柴等的几乎所有的总谱都有! http://wwwenmdgcpcnet/pages/ 这个貌似是法语的。 http://wwwdlibindianaedu/variations/scores/ 印第安那大学的图书馆的收藏。 好东西超多,而且类别相当齐全。 居然有比才《卡门》全剧的乐谱、贝多芬的所有四重奏、巴赫的所有管风琴…… 虽然是gif格式的,但清晰度很高(880650) 就是下载起来比较麻烦~ http://muslibmmvru/scores_enghtm 再推荐一个俄罗斯的网站,按乐器分类,可以找到一些很难得的谱子。 如拉赫马尼诺夫的交响曲总谱、巴赫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等。 声乐作品里也有不少新鲜的。而且俄国的作曲家比较多一点。 http://wwwmutopiaprojectorg/ 内容齐全,更新快。速度也非常理想。 这个网站的乐谱不同于以上几个,不是扫描的,而是用电脑做的pdf http://icking-music-archiveorg/scores/ 内容很全,大部分作曲家的谱子都有。 http://wwwfree-sheetmusicorg/scoreshtml 德国人的网站,东西不算很多。有些很陌生的作曲家。 不过有些巴赫的声乐作品有多个语言版本。 http://wwwclassic-unarodru/en/indexhtml 俄罗斯的网站,有十六位作曲家。 东西不多。 我能找到的就是这些。还是那句话,找总谱推荐用GoogleUSA,GoogleDE等在国外局域网内搜索。那样搜索出来的网站,谱子质量很高,没有像国内网站的一些那样经过修改,你看到的是最原始的谱子。

求采纳

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刚面世的时候,

因为当时小提琴技术还不完善,这部作品被认为难度极大无法演绎的~

二十世纪的前十年,也只有少数人能公开演奏~

其中包括埃尔曼、津巴里斯特和胡贝尔曼(埃和津都是海菲兹的师兄)

当时人们听柴小协,更多得是冲着他们的不同演绎

(今天的小提琴家很多都“机械”地按原谱演绎,有千篇一律之嫌)~

这几个人中,埃尔曼的影响力最大~

elman浑然天成的风格,甚至对奥尔以后的学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当然包括heifetz)

也正是埃尔曼的极力推动,让柴小协风靡一时~

同时也使柴小协作为奥尔领衔的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保留曲目。

克莱斯勒、埃尔曼出现以后,代表着小提琴历史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1917年海菲兹横空出世,让除了克莱斯勒的新老小提琴家们黯然失色。

不久,年轻的梅纽因又异军突起~

30年代,米尔斯坦、西盖蒂、里奇、弗朗西斯卡迪登上历史舞台~

40年代的斯特恩。。。。。。。

再往后如费拉丝、帕尔曼、祖克曼、郑京和、3M等等~

自海菲兹之后最出名的小提琴家里,没有柴小协录音的还很鲜见~

西盖蒂可能算是个例外吧~呵呵。

作为一个古典发烧友,有一段时间疯魔过小提琴,柴小协正好是最喜欢的曲目之一。

那段时间听过的柴小协版本也有几十个,基本名家的演绎能买到和下载到的都多少听过点。

基于一种偏见,太新的小提琴家演奏的不怎么涉猎。

不过后来也下载听了不少,雷宾、沙拉张等人的录音,还听过哈恩、宁峰等小提琴家的现场。

我个人觉得,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的演绎基本上分两个路子。

一条是炫技路线,一条是抒情路线。

炫技路线的代表不用说,就是海菲兹,他录音室里应该有三个录音,

从演绎上讲基本保持了一贯的风格,HMV30年代的录音听起来更自然,

(同时期的西贝柳斯被赞誉为“冰雪覆盖的火山”),

50年代的两次(均见RCA)“火气”稍微大一些,“冷”一些(有些人形容是“王霸之气”,因为这个时期的Heifetz已经是“独孤求败”了)。

我目前听到的能和海菲兹比肩的炫技路线录音是milstein在1940年的一次录音

指挥stock,协奏CSO,绝对是一次“电光火石”的演绎。

比他后来和DG阿巴多还有在EMI的演绎要纯粹漂亮得多。

美中不足的是末乐章缺失了几分钟。

炫技派总的来说注重得是激情和速度,演绎热烈奔放、酣畅淋漓。

海菲兹的下面这版就是柴小协的标志性录音,如果评选上世纪的最出色的录音的话,

这版柴小协不出意外会是其中之一。

(海菲兹的名版,音效和演绎俱佳,论技术无出其右,你要听不了下面那些历史录音和苏俄那种差强人意的录音质量,这一版就是首选了)

(海菲兹在30年代的名版,琴声更自然一些,同张上的西贝柳丝属于标杆性的演绎)

(听过的唯一能和heifetz在技术上比肩的一版,NAXOS也转录过,但个人更喜欢biddulph转录的小提琴历史录音,和pearl转录的钢琴历史录音齐名)

抒情路线的代表我认为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这里的抒情,不是纯粹的柔和、缓慢。

而是在演绎中用音色营造出的一种纯粹地感情流露。

尤其是缓慢的抒情段落里,琴声甚至可以用“揪心”来形容。

如果想象不到,看《辛德勒名单》的时候应该有所体会。

这种抒情是在大气和雄浑的演绎反衬下更加突出,而不是一味的舒缓,

这种风格也是大卫在协奏曲录音上能和Heifetz分庭抗争的资本之一,

尤其是在贝小协、勃小协这种大气的协奏曲中。

奥伊斯特拉赫一共留下了十多次次柴小协录音

(当然部分没有cd化,还有些非正规录音没有算上)

同时作为指挥留下两次柴小协录音,可见他对这个曲目的热爱。

有个故事说梅纽因在听到奥伊斯特拉赫演奏柴小协录音以后,

说再也不会演奏这个曲目了,因为不可能比大卫拉得更好。

还有一则确切的故事说奥伊斯特拉赫第一次访问美国,

柴小协的推动者elman也在场~有人问他演出怎么样。

埃尔曼思索了一会,耸耸肩说:“还可以,可是就连‘亚沙’(Heifetz)也拉得比他好”

这个对不苟言笑而又非常自信的埃尔曼来说,这应该是非常高的评价了。

大卫比较流行的录音我多少都听过点。

在melodiya的Kondrashin和Rozhdestvensky两版、

DG的Konwitschny、CBS的Ormandy,

这几版总体来说,作为独奏的风格还是比较稳定的,

区别主要在于乐团和录音质量。

但是个人比较倾向于他和苏联乐团合作的版本~

虽然录音质量一般,但是独奏部分明显更加的放松和抒情~

CBS的版本某些地方个人觉得大卫状态不是最完美的~

比较异数的算是在BBC和Sargent的一版现场录音,

速度飙的很快,但是拉得很不“大卫”,

尽管展示了奥伊斯特拉赫也能炫技的一面~

只是抒情性低了不少。

(和康德拉申的版本)

(和罗泽的版本,见于他的5CD套装)

(和奥曼迪的名版,乐队很给力,但是觉得大卫有些拘谨,录音比苏俄那些版本好点)

其他的版本基本都参杂在这两种极端演绎之间,

目前还没有发现能超越的。

有些版本有独特的音色,

比如法比学派的佛朗西斯卡迪和后来的费拉丝,

不过法比学派的拉柴小协总是有点异样,

如果你习惯了俄国人演奏的柴科夫斯基,

法比学派的未必便是好的选择,karajan和ferras的合作,

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名版,但是很快就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

个人感觉他们两个人合作的大曲目比较一般,

ferras在“君王”的指挥下拉柴小协,还不如在EMI的那版自然一些。

早期德奥学派的小提琴家也有类似的问题,拉柴小都有些不对味。

一些女小提琴家走抒情路线,拉得即慢且柔,

这样的柴小协听起来抒情有余,

炫技、气势的成分却不足。

印象里穆洛瓦和小泽合作的柴小是这个路子,

mutter的小协里个人觉得勃小协倒是还有点气势,

而前几年在北京保利剧院听到哈恩的现场柴小协,

几乎是这种风格的极致,是我听到过最慢的柴小协,

甚至比elman晚年的柴小协还要慢,

华彩几乎已经称不上华彩了,很可惜,

这种演绎几乎让我无所适从。

总的来说,柴小协的好版本可以用比比皆是来形容,

怎么拉都能出味道,技术和感情之间找个点就OK,

比如海菲兹就偏重技术,而奥伊斯特拉赫就偏重感情。

大卫之后苏俄的另一位大师Kogan也是一位不错的演绎者,

他的诠释方式倾向于海菲兹的炫技式演绎。

不过我的感觉柴小协总的来说还是个粗线条的协奏曲,

技术难关一克服就能比较好的演绎,只在于你喜不喜欢音色和处理方式而已。

大概就谈这么多吧。

1、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本曲是贝多芬所有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部,“皇帝”这一标题并不是贝多芬自己命名的,是由于本曲在当时被誉为无可争议的“协奏曲之王”,故常被人称为“皇帝”协奏曲。

2、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此曲为柴可夫斯基创作于1874至1875年,题献给德国钢琴家兼指挥家汉斯·冯·彪罗。

3、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此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完成于1901年。

4、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此曲气势恢宏、情感细腻。全曲共4个乐章。

5、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这是舒曼唯一的钢琴协奏曲,倾注了他火热的心和高度的热情,乐曲主题鲜明,表现了作者的生活理想以及为之而奋斗的信念。

6、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肖邦的钢琴协奏曲的特点是以钢琴为主,管弦乐只是背景。《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钢琴部分美妙动人。

7、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这首乐曲具备格里格音乐的一切魅力,诸如饱含挪威民谣风格的清纯旋律,以及新奇的和弦、轻妙的节奏等。

8、普罗科菲耶夫《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此曲为普罗科菲耶夫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部协奏曲音乐语言的特点,是民俗性与复调手法的结合,显示出作曲家创作个性的高度成熟。

9、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为肖邦早期作品,虽有某些纤弱矫饰之处,但清新明快的意境,热情蓬勃的活力,使作品奏响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纯真的心声。

10、勃拉姆斯《D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无疑是浪漫主义时期一部重要的协奏曲作品,然而这部作品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承认,反而遭到很多批评。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来,它才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协奏曲之一,不断出现在公众面前。

扩展资料:

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庄严的快板,降E大调,自由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稍似慢板,B大调,低音弦乐装上弱音器,充满表情地表现这个乐章的主要旋律片断,装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予以反复。

第三乐章为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相当于谐谑乐章;第四乐章为生气勃勃、雄壮的快板,降E大调,以木管乐器为主体,雄壮地奏出这个乐章的主题,铜管有力地奏第二乐章的大提琴动机,钢琴给予华丽的应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140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0
下一篇2024-02-10

随机推荐

  • 关于雪花秀精华露的使用方法,雪花秀润致焕活肌底精华露怎么用呢?

    本文主要讲述关于“关于雪花秀精华露的使用方法,雪花秀润致焕活肌底精华露怎么用呢?”的内容。雪花秀润燥精华是雪花秀明星产品中销量第一的产品,可谓是当家花旦级别的产品,对于这样一款效果不错的产品我们应该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达到最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2024-04-15
    29100
  • 伊思蜗牛面膜多少钱一盒有几片?

    每一款护肤产品都有特自己独特的功效,不用品牌的同款护肤产品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伊思蜗牛面膜,一般的面膜都是具有很好的保湿补水效果,这款面膜不仅保湿补水,而且还能去除痘印和暗疮,还有延缓衰老的作用,那伊思蜗牛面膜多少钱一盒有几片?韩国伊思

    2024-04-15
    27600
  • 怎样鉴别我买的妮维雅是不是真的呀

    以下是鉴别妮维雅是否为正品的一些方法:1 从包装的印刷上看,正品背面的文字印刷柔和,字体略扁,文字之间的距离均等。而大部分假货的文字印制的颜色都比较深,字体看起来细长,印刷的也不是很细致,上下行之间的距离有偏差。有的文字印制的还有重影。2

    2024-04-15
    25200
  • 后的套盒哪个系列的最好?有什么区别吗?

    在韩妆界摸爬滚打多年,whoo的套盒也了解了不少。Whoo的套盒有很多系列,以天气丹,拱辰享,津率享三个系列为主推,在韩妆界是有很高的口碑的。下面我就来跟说说,这三个系列的区别在哪吧。1、天气丹天气丹这个系列的套盒主推的是修复肌肤,平衡脸部

    2024-04-15
    27700
  • 身体乳哪个品牌好

    身体乳品牌消费指南除了脸部和脖子,其实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肤都不得不重视。而说到身体护肤,首当其冲的当属身体乳这个人手一瓶的单品了,那么,身体乳哪个品牌好?润肤乳什么牌子好?身体乳品牌哪些地区分布的最多?哪里产的身体乳比较好?获得大品牌、著名商

    2024-04-15
    11000
  • 怎样可以用打火机之类的去除刺青

    一般打火机是不能去除纹身的,现在去纹身常见的有激光洗纹身法,不过激光洗纹身会比较疼,而且需要很多次才能洗干净现在有一种比较方便的去纹身方式,就是护肤结合,贝黛琪精华露涂抹方式抹在纹身处,这种方式比较方便,没有疼动感,在家都可以自己去除的。激

    2024-04-15
    9400
  • 爽肤水,精华液,润肤露,隔离霜,防晒霜怎么排序啊?

    护肤步骤1 洗脸 要是化妆的话那么第一部就应该是卸妆。。洗面奶或者洁肤皂绝对替代不了卸妆液,因为彩妆的残留是洗面奶卸不掉的。。彩妆的天敌就是卸妆液。爱美的MM们这个钱绝对不能省。。要不然就等着30岁以后色斑的突显吧!2爽肤水或者柔肤水 爽肤

    2024-04-15
    171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