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国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2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被罢后,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实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这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和沙皇俄国的既得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益加大。
军备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英国和德国从1905年起争造无畏舰,到战前的1913年,德国常备军扩充至87万,法国达80万,沙俄也准备增加到230万。
争夺摩洛哥
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欲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列强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的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法国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法属非洲作为补偿,并于该年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炮舰“豹”号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霸权,因此支持法国,态度强硬。德国被迫退让,与法国在该年11月4日达成协议,以一部分法属刚果为代价,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1912年3月,法、摩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更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益大。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导火线。
波斯尼亚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奥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因有较多塞尔维亚人)的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奥情绪。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罗斯拥有),极度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匈帝国的出兵令其希望幻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塞尔维亚因为得不到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满,因此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土耳其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大败,8月10日与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马其顿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马其顿划归希腊。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
这次事件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战事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战争的过程
西面战线
施里芬计划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德军进攻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在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变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战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参战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最后进攻
1918年,东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14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已方则损失13万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死心不惜,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因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东面战线
俄国动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头支票”,因此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持塞尔维亚,这引起德国的不满。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德俄交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国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帝国提供支持,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雷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已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逼不到俄国投降。
土耳其参战
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俄军反击
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罗马尼亚国土。
进攻君士坦丁堡
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国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于是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在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共约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伤,结果被迫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十月革命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盟国败阵
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及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海上战争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就是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在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英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沈,这大大影响了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宣战意欲,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了最强大的敌人 - 美国的参战。
世界大战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其他国家参战
在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各国亦跟随美国向同盟国宣战,结果使这场战争的范围再度扩大。但这些国家大多在名义上参战,并未实际投入战争。
中国参战
中国当时为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德国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9月,兴登堡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起义,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意大利海军水下行动突击队走近义大利海军特种部队:水下行动突击队(图) 水下武器研制:一切源於贫穷和弱小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义大利是世界上唯一能在海上突击领域做出惊人成绩的国家,至今仍占世界领先地位。在海上突击设备发展史上,二战期间的义大利海军之所以另辟蹊径,研制所谓的新武器,主要原因是弱小和贫穷,这也是义大利始终未向海军强国英国公开宣战的主要原因。海军实力弱小的义大利当时被迫寻找新武器,希望借助一种造价不高、生产能力较强的新型武器,对英国发动出其不意的打击,削弱其作战实力。 登陆后的义大利海军蛙人 当时的义大利海军潜艇支队工程兵中尉泰塞伊和托斯基积极从事这一课题的研究,在“罗塞蒂”潜水装置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更完善的鱼雷武器,由两名潜水员操纵,秘密接近目标后布雷,并能在任务完成后顺利返回基地。1936年初,少数志愿者开始学习可控鱼雷的操纵,后来成为新建的第10突击快艇支队的骨干。几乎与此同时,空军将军德奥斯塔决定用另外一种方式达到同样的目标,建议在战事之初使用飞行器向敌方舰队基地运送小型爆破艇,在舵手确信精确引导对准目标后,把爆破艇投到海上,使其高速行驶冲向敌方目标。 其后的两年内,义大利人成功进行了可控鱼雷和爆破艇的试验,但这一设想却未得到应有的发展,主要原因在於当时国际局势的变化使墨索裏尼认为战争可能会推迟进行,从而放慢了研制进程,正是这一决定导致丧失了时机,对新武器的战斗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1938年,义大利海军还是成立了第1高速反潜鱼雷艇支队,装备了新型突击设备,同时恢复可控鱼雷的研制工作,1940年,建造了12艘鱼雷快艇。 突击和破坏设备的研制和使用 二战期间,义大利海上突击破坏部队装备有排水量12吨的CA型超小潜艇,能发射2枚鱼雷,之后进行改进,研制出了排水量30吨的CB型潜艇,由4名乘员操纵。另外还装备了托斯基和泰塞伊研制的SLC型、SLB完善型可控鱼雷,后者装备部队时,义大利已准备退出战争,因此未能得到战斗使用。 为运送可控鱼雷到达战斗地区,义大利海军专门改装了一些特种潜艇,内部装配3个可控鱼雷武器运输舱。快艇大队装备速度高达32节的MTM型及尺寸稍小的MTR型突击鱼雷艇。另外还专门为蛙人研制了分别重达2千克、45千克的“奇米切”和“巴乌列蒂”特种弹药,蛙人执行任务时可在腰带上携带5枚这种弹药。 行动中的义大利海军水上突击队 “奇米切”型弹药采用定时引信,“巴乌列蒂”则有更精巧的爆破机制,蛙人把它们固定在敌方港口船只底部,这些炸弹的引信中有螺旋感应装置,当被布雷的舰艇出海达到一定的航行速度时,螺旋装置开始旋转,引信进入工作状态,一段时间后,引爆炸弹。这样,船只就在海上爆炸,通常沉没,根本无法搜寻爆炸原因。 虽然在海上突击或破坏设备制造方面有著明显的优势,但在战争初期,义大利却未能正确使用。首次接近亚历山大港的尝试以失败告终,对方航空兵发现了运送可控鱼雷的“伊吉列”潜艇,把其炸沉,部分乘员和突击队员亡。首战失败之后,针对英国海军在亚历山大和直布罗陀港的海军舰艇的攻击行动也未能成功。 1941年3月15日,第10反潜摩托鱼雷艇支队从第1支队中独立出来,由莫卡加塔中校指挥。第10支队由司令部、作战处、研究处和办公室组成。战斗分队为水面大队和潜艇大队,装备突击快艇、潜艇和可控鱼雷。另外还建有专门培训鱼雷操纵员的学校、选拔队员的生物学中心、研究队员水下长时间停留问题的潜水中心,同时开始生产各种新型突击设备,积极进行战斗训练。 尽管多次攻击敌方港口的行动都以失败告终,1941年3月底,义大利海上突击队还是取得了首次胜利。3月25日夜至26日,在苏达湾,水面部队舰艇成功袭击了1艘巡洋舰、1艘轮船、2艘油轮,导致巡洋舰严重损伤,沉没在近岸浅滩,油轮和轮船倾翻。 马尔他惨败 水面部队全军覆没 早在二战前,义大利海军就曾计划攻击马尔他瓦莱塔港,战争开始后,义大利海上突击队对岛屿、港口入口、防御设施、炮兵阵地进行了长时间的侦察,由於装备完好率低,加上恶劣的气候条件,攻击马尔他的计划两次被迫推迟。在吸取先前的经验教训后,行动计划得到完善,1941年7月25日夜至26日,开始发动第3次行动。 行动中的义大利海军蛙人 除9艘突击快艇外,还有2枚可控鱼雷分别由2名乘员操纵发动攻击。第1枚鱼雷由泰塞伊负责操纵,根据行动计划,应炸毁入口处的障碍网,为第2枚鱼雷飞袭主港开道。第2枚鱼雷由科斯塔负责操纵,任务是渗透到潜艇基地穆舍特湾布雷,至少炸毁1艘潜艇。但是,行动一开始就遭到失败,9艘快艇中的1艘发动机熄火,快艇沉没,科斯塔在操纵第2枚鱼雷时,发现鱼雷发动机工作不稳定,为排除故障,丧失了行动时间。为保障整个行动计划不被破坏,泰塞伊在港口大桥下直接引爆鱼雷,不久,桥梁坍塌,堵住了刚刚炸开的通道,冲进港口的快艇没了退路,战斗中遭到猛烈的炮火反击,6艘突击艇被当场击沉,另外2艘在撤退时被英军战机击毁。未能进入港口的第2枚鱼雷上的科斯塔及其搭档被俘。支队和水面部队指挥官在保障艇上指挥整个行动,遭到英军航空兵的袭击后,与保障艇一起沉入大海。 亚历山大港大捷 1941年9月20日夜至21日,可控鱼雷攻击行动最终取得了成功,义大利海军水下突击队在直布罗陀炸毁了英军4艘船只(3艘油轮,1艘内燃机战船),总排水量1万吨。此次行动的成功主要归功於临时负责支队指挥的博尔格泽少校,他指挥“斯基尔”号潜艇,把蛙人秘密运送到了直布罗陀海域。 行动中的义大利海军蛙人 1941年12月19日,义大利蛙人在亚历山大港取得了其战史上最大的一场胜利,使用可控鱼雷,炸沉了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先锋”号战列舰。这一胜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年11月份,德国潜艇在地中海击沉了4艘英军战列舰中的2艘:“巴勒姆”号和“皇家方舟”号。在义大利蛙人12月19日大捷之后,英国海军彻底失去了在地中海海域的兵力优势,无法与义大利海军5艘战列舰相抗衡。 此次胜利一方面归功於行动的出其不意,义大利海军在直接临近直布罗陀的阿尔赫西拉斯地区建立可控鱼雷生产基地,使用受损的义大利民用蒸汽轮“奥尔特拉”号,海上突击队员伪装成普通船员,在船舱内部建成一个可控鱼雷组装车间,鱼雷组件全部假冒普通零配件和维修设备运送而来,行动时在船舱底部的专用隔舱内发射,完成致命一击。另外,义大利积极使用外交掩护,在义大利驻土耳其领事馆秘书帮助下,使用领馆工作人员身份作掩护的突击队员摸清了亚历山大勒塔港的情况,在几艘军舰底部顺利布雷,并安装了“巴乌列蒂”特种弹药。 二战期间,义大利蛙人共击沉了英军4艘军舰,总排水量75690吨;27艘商船,总排水量189662吨。相比之下,义大利海军的损失微不足道,这充分证明海上突击队具有较高的作战效率和战斗使用必要性。如果能密切结合实际情况,正确而及时应用,完全能对战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二战后的发展 战争结束后,作为战败国,义大利军队无权拥有突击部队,海军第10支队被解散,但特种作战专家得以保留,被派到其他水下行动部队服役。1954年义大利加入北约之后,开始在二战时著名的海上突击队基础上,组建了义大利海军水下行动突击队(Comsubin),在与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进行的对抗中,其在海上突击破坏方面的突出表现受到了盟国的高度评价。 义大利海军特种部队队员 目前,水下行动突击队被纳入到义大利海军第10支队的战斗编成,队长为海军少将,由海军参谋长直接领导,基地位於拉斯佩齐亚省瓦裏恩亚诺港口。在组织体制上有3支基本作战分队组成:突击行动大队、水下行动大队、特种浮游设备大队,另外还有培训专家用的教学分队和弹药装备研究分队,教学和研究机构直接设在作战部队中,能够直接灵活地完善现役武器装备,随时弥补战斗使用过程中发现的缺陷。 队员的任务、选拔和训练 义大利海军突击队的特种任务分为直接作用行动、特种侦察、反恐行动、人道主义行动。直接作用行动包括敌后突击、破坏,攻击海上目标(军舰和其他浮游设备、海上石油平台),突袭港口和海军基地沿岸基础设施;特种侦察任务主要包括战略情报搜集,在敌境进行纵深侦察,沿岸地区侦察,为海上突击队选择登陆场;反恐行动包括解救人质,发现并消灭海上、水上交通工具上的恐怖分子团夥;人道主义行动主要是参加联合国框架内的维和行动及灾区救援行动。 义大利海军特种突击队员 水下行动突击队队员的选拔和训练由突击队培训学校体系内的教学分队负责,每年5月开始挑选候补队员,参加海军特种部队的初期培训课程,整个选拔过程持续54周。经过将近一年的残酷的体能和心理训练后,能够留下的队员只有5-15%,新队员年龄不能大於27岁,通常从海军现役人员中挑选,包括军官、士官、列兵和合同兵,也有来自陆军部队的队员,大部分来自於“圣马可”海军陆战团两栖作战部队。初期训练、选拔期间,队员的职位、专业范畴、其他成绩和特长对能否最终胜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编制训练课程共分4个训练阶段,每个阶段都以系列体能和心理考核为结束,不合格者随时被淘汰。之前先进行2个星期的初期选拔,主要是医学、生理和水上技能考核,后者包括下水、游泳、水中奔跑、突破水障、水中匍匐前进以及其他能确定未来队员特长的测试内容,之后开始进行真正的训练。 第一阶段课程内容是地面战斗训练,为期12周,学员们经常在全副武装情况下进行陆战训练,同时还要学习地形测绘,完成教学射击、急行军、战地出击等科目。全副战斗武装条件下的40公里行军要求在7小时内完成,崎岖地形下布设各种可能障碍的急行军要求在70分钟内完成。 第二阶段主要是水上战事训练,为期13周,主要进行使用水中供气装置(氧气瓶,面罩)和闭回圈装置条件下的水上和水下游泳练习。课程结束时,学员们应在61分钟内游完2公里的海面,在2小时38分钟内,穿上潜水服和脚蹼,水下潜游6000米,同时还要借助罗盘确定方位,方向和距离偏差不能超过15度和1000米。 第三阶段是两栖战训练,为期12周,主要包括平面导航学习,登陆,攻占沿岸地区,向敌境渗透,小组(巡逻队)侦察等,同时还要掌握排雷布雷爆破技能,学会使用轻武器,实施侦察,突袭地面目标。该阶段末期的考核时间比较短,但强度较大。 最后阶段持续15周,全部由系统性演练和考核组成,过了这最后一关的学员将得到象徵水下行动突击队的绿色贝雷帽及特种专业标志。 继续训练 顺利通过初期训练课程的新队员随后要进行6个月的特种训练,包括在比萨市特种训练中心进行的跳伞训练,最后决定新队员在特种部队中的专业分工。蛙人职业技能水准在整个服役期间(通常在35年以下)都在不断完善,随时根据任务需要,进行高空跳伞、登山、狙击、布雷、爆破、航空摄像、防止被俘、被俘后逃跑、医学救护常识和其他技能的训练。 义大利海军蛙人 水上突击大队(GOI)由司令部和战斗分队组成,战斗分队有6个骑兵连,每连25人,至少有连长和副连长2名军官。骑兵连由6-10人的班或行动小组构成,具体人数根据任务需要而定。骑兵连作为一个特种分队,全体人员都有非常高的训练水准,既能执行海上特种突击任务,也能进行海上反恐和解救人质行动。战斗训练时,要完成所有科目的训练内容,参加各种演练或战斗行动,提高战斗合作能力,执行任务时,队员们通常两人一组配合行动。 水下行动大队(GOS)由6个蛙人小队组成,每个小队有1名军官和7名队员,分别部署在卡格利亚裏、奥古斯塔、塔兰托、拉斯佩齐亚、安科纳、拉马达列纳港,主要执行水下排雷、防止敌方蛙人渗透等任务。 特种浮游设备大队(GNS)用於保障突击队员和蛙人的行动,装备有搜索救援船、最新型潜水装置和辅助船只。 从行动角度上看,水上突击大队和水下行动大队间的区别在於每个大队的任务不同。如果说突击队员主要从事主动的、积极的、侵略性的行动的话,那麼,水下行动部队主要是采取防御性措施,防护敌方类似破坏行动,是反水下破坏部队,主要防护港口、沿岸地段、船只不被敌方蛙人部队破坏和渗透。事实上,他们的角色可以互换,因为所有队员都既拥有潜水技能,可进行水下行动,又有突击技能,可参加水面战斗。 水下作业 在和平时期,义大利海军特种部队的蛙人们仍然从事比较危险的工作,主要是搜索和排除海底危险爆炸物。1999年5-6月南斯拉夫战争期间,义大利海军特种部队曾在齐奥吉亚沿岸5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内排除了34枚航空炸弹。对南斯拉夫地面目标实施攻击的北约飞机出现危险情况或受损后,有时会把炸弹投到大海中,为排除这些致命危险物,义大利海军派出了10艘舰艇500名官兵参加排险,其中就包括30名水下行动大队的蛙人。 蛙人装备有最新型轻装潜水装置及排除水雷和弹药的特种装置,如能以2000单位大气压向危险爆炸物喷射水流的水炮及特种简易声纳等。为搜索沉船和发生事故的潜艇,救助潜水员,水下行动大队装备有能在深水作业的特种潜水装置和设备,如MSM\1 S USEL型微型潜艇,以及能运送一次可疏散12名海员的水下救援船,并能在整个地中海海域深水作业时使用。水下行动大队还装备有加拿大生产的ADS自救潜水服,能根据下潜深度调节人体呼吸。 义大利海军特种部队队员装备使用SC70“贝雷特”突击步枪、各种MP-5改型冲锋枪、PM12型“贝雷特”冲锋枪、92SB“贝雷特”手枪、P11水下手枪,必要时还能使用M16、G3步枪,FN、M3机枪等武器。 义大利海军水下行动突击队还与美国、英国、西班牙、以色列海军特种部队密切合作,被西方专家视为训练水准和职业素养较高、人员配备较好、作战能力超强的特种部队,近年来还积极参加了索马利亚、黎巴嫩、阿尔巴尼亚、卢安达、东蒂汶维和行动,受到较高的评价。(高原)
战争的背景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国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俄国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2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就那样被罢后,可是后来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就又实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的势力范围。于是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双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沙皇俄国得到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军备的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又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是全欧之冠,不过其质素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质素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相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争夺摩洛哥
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能够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其中由法国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就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给非洲作为补偿,并于该年的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炮舰“豹”号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的霸权,因此支持法国,态度强硬。德国只好被迫退让,与法国在该年11月4日达成协议,以一部分给刚果为代价,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1912年3月,法、摩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成为法国的保护国。
因此也使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还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更加的大。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又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深厚的导火线。
波斯尼亚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奥匈帝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因有较多塞尔维亚人)的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奥情绪。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罗斯拥有),极度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匈帝国的出兵令其希望毁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第一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塞尔维亚因为得不到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满,因此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土耳其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大败,8月10日与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马其顿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马其顿划归希腊。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
这次事件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可熄灭的导火线。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一种伟大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战事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编辑本段]战争的过程
西面战线
施里芬计划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德军进攻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在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变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战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参战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最后进攻
1917年,东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14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已方则损失13万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死心不惜,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因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东面战线
俄国动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头支票”,因此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持塞尔维亚,这引起德国的不满。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德俄交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国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帝国提供支持,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雷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已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逼不到俄国投降。
土耳其参战
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俄军反击
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罗马尼亚国土。
进攻君士坦丁堡
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国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于是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在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共约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伤,结果被迫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十月革命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始。
盟国败阵
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及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海上战争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就是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在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英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沈,这大大影响了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宣战意欲,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了最强大的敌人 - 美国的参战。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其他国家参战
在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各国亦跟随美国向同盟国宣战,结果使这场战争的范围再度扩大。但这些国家大多在名义上参战,并未实际投入战争。
中国参战
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北洋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斗争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摘要:
日期:1914—1918
位置: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
结果:协约国获胜
死亡(约数)
将士:9百万
平民:7百万
合计:1千6百万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
·塞尔维亚王国
·俄罗斯帝国
·法国
·比利时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日本
·黑山
·意大利王国
·中华民国
同盟国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战雾弥漫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远因。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国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4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被罢后,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实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这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和沙皇俄国的既得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益加大。
军备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英国和德国从1905年起争造无畏舰,到战前的1913年,德国常备军扩充至87万,法国达80万,沙俄也准备增加到230万。
争夺摩洛哥
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欲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列强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的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法国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法属非洲作为补偿,并于该年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炮舰“豹”号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霸权,因此支持法国,态度强硬。德国被迫退让,与法国在该年11月4日达成协议,以一部分法属刚果为代价,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1912年3月,法、摩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更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益大。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线。
波斯尼亚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奥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克塞哥维亚,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因有较多塞尔维亚人)的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奥情绪。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罗斯拥有),极度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地利的出兵令其希望幻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塞尔维亚因为得不到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满,因此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土耳其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大败,8月10日与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马其顿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马其顿划归希腊。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
这次事件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4年7月23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战事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西线
施里芬计划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德军进攻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在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变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战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参战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最后进攻
1918年,东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14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已方则损失13万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死心不惜,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因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东面战线
俄国动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头支票”,因此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持塞尔维亚,这引起德国的不满。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德俄交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国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帝国提供支持,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雷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已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逼不到俄国投降。
土耳其参战
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义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俄军反击
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份罗马尼亚国土。
进攻君士坦丁堡
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国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于是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在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共约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伤,结果被迫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十月革命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盟国败阵
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及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海上战争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就是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在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英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沈,这大大影响了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宣战意欲,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了最强大的敌人 - 美国的参战。
世界大战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其他国家参战
在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各国亦跟随美国向同盟国宣战,结果使这场战争的范围再度扩大。但这些国家大多在名义上参战,并未实际投入战争。
中国参战
中国当时为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大战结束
在整个战争期间,协约国军队皆在战壕里作战,但是生存条件极其恶劣
德国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9月,兴登堡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起义,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巴黎和会
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持。虽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为复仇心作祟,主张严惩德国。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同时间,并未向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结果为德国在20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其它和约
战胜国与其它战败国亦分别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和约,战胜国与奥匈帝国的奥地利部份签署《圣日耳曼条约》,奥匈帝国被划分为多个民族国家;与保加利亚签署《那依条约》,保加利亚失去爱琴海出海口,并须赔款4亿4500万美元;与匈牙利签署《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领土大幅减少;与土耳其签署《色佛尔条约》 ,彻底瓜分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后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其附近小部份领土及小亚细亚的部份。
以《凡尔赛和约》及其它各个和约所构成的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就是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对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影响
民族国家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英国削弱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以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十月革命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美日兴起
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1914-1919年,日本企业实缴资本金额从2218亿日元增加到6123亿日元,工业生产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实际工业产量增加18倍,出现了以出口工业为中心的新建扩建企业高潮。造船工业1914年建造79艘,计82万吨,1918年激增至443艘,计5405万吨,从战前占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国复仇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五四运动
凡尔塞和约条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做法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5月4日中国北京的青年学生及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了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而起因正是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原来德国的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它和较早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一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巨。
军人待遇
美国的一战军人领到每人每日1美元为薪金,另加25分为每日在美国国外消费。后来由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退伍军人、其家属与其它有关团体向美国政府要求实时索取战时服务的酬劳金额不果而导致1932年美国军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进军事件。
国际联盟
鉴于第一次界大战的伤亡与物资损失巨大,英法等战胜国于是发起了一个用以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的组织,是为国际联盟(简称国联)。然而,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验的结果。
统计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交战双方军民的死亡人数的比例,协约国士兵占36%,协约国平民占20%;同盟国士兵与平民各占22%。请注意战争里平民大多是死于西班牙甲型流感。
协约国士兵的阵亡: 5,497,600
·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60,000
·加拿大:55,000
·印度:25,000
·新西兰:16,000
·南非:7,000
·联合王国:715,000
·法国:1,240,000
·法国殖民地:114,000
·希腊:5,000
·意大利:650,000
·日本:300
·黑山:30,000
·罗马尼亚:336,000
·俄罗斯帝国:1,700,000
·塞尔维亚:450,000
·美国:50,600
同盟国士兵的阵亡:3,382,500
·奥匈帝国: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意志帝国:1,770,000
·奥斯曼帝国:325,000
平民被杀:6,493,000
·奥匈帝国:300,000
·比利时:30,000
·英国:31,000
·保加利亚:275,000
·法国:40,000
·德意志帝国:760,000
·希腊:132,000
·罗马尼亚:275,000
·俄罗斯:3,100,000
·塞尔维亚:650,000
·奥斯曼帝国:1,000,000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8月 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5年5月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7年4月 美国参战。
1918年3月 俄、德国签约停战。
1918年9月 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1918年11月 德国签约停火,大战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 - 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1(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远因。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帝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援俄国工业化后,在1894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定"。这协定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定。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鄂图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被罢后,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实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这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和沙皇俄国的既得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益加大。
军备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英国和德国从1905年起争造无畏舰,到战前的1913年,德国常备军扩充至87万,法国达80万,沙俄也准备增加到230万。
争夺摩洛哥
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欲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列强在阿尔赫西拉斯(或称为阿尔及西勒)举行会议,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的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法国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法属非洲作为补偿,并于该年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炮舰“豹”号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霸权,因此支持法国,态度强硬。德国被迫退让,与法国在该年11月4日达成协议,以一部分法属刚果为代价,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1912年3月,法、摩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更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益大。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线。波斯尼亚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奥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克塞哥维亚,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因有较多塞尔维亚人)的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奥情绪。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罗斯拥有),极度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地利的出兵令其希望幻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蒙特尼格罗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鄂图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鄂图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鄂图曼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塞尔维亚因为得不到阿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满,因此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鄂图曼土耳其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大败,8月10日与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马其顿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马其顿划归希腊。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23/7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碟,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战事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西面战线
施里芬计划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德军进攻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在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逼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逼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 - 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玛恩河枣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变演变为阵地战。接著,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著对峙状态。
战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著。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著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参战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 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著,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著状态。
最后进攻
1918年,东面战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 - 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14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已方则损失13万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死心不惜,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因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东面战线
俄国动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白支票”,因此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持塞尔维亚,这引起德国的不满。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德俄交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国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帝国提供支援,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著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列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已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逼不到俄国投降。
土耳其参战
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鄂图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西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义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科孚岛。
俄军反击
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份罗马尼亚国土。
进攻君士坦丁堡
如欲得知详情,请参看加里波利之战。
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国在高加索被鄂图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于是决定联合进攻鄂图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在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共约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伤,结果被逼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十月革命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儒略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儒略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之资本主义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 ,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盟国败阵
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 - 鄂图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及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投降。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海上战争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就是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在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英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沈,这大大影响了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宣战意欲,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了最强大的敌人 - 美国的参战。
世界大战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诸国参战
在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诸国亦跟随美国向同盟国宣战,结果使这场战争的范围再度扩大。但这些国家大多在名义上参战,并未实际投入战争。
中国参战
中国2当时为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北洋政府为了获取利益,于是便投向较有利的一方 - 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大战结束
德国变天
主条目:德国革命 1918年8月 - 9月,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9月,兴登堡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起义,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11月11日,德军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巴黎和会
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ew Wilson)、英国首相劳莱乔治(David Lloyd George)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Georges Clemenceau)主持。虽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为复仇心作崇,主张严惩德国。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 - 《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同时间,并未向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结果为德国在20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其他和约
战胜国与其他战败国亦分别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和约,战胜国与奥匈帝国的奥地利部份签署《圣日耳曼条约》,奥匈帝国被划分为多个民族国家;与保加利亚签署《讷依条约》,保加利亚失去爱琴海出海口,并须赔款4亿4500万美元;与匈牙利签署《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领土大幅减少;与鄂图曼土耳其签署《色佛尔条约》 ,彻底瓜分鄂图曼土耳其的领土,鄂图曼土耳其只剩下安那托利亚的部份。
以《凡尔赛和约》及其他各个和约所构成的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就是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对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影响
民族国家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3等
英国削弱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以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共产革命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共产革命,使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从此共产主义便开始在世界各国散布,世界各地相继建立共产政党或政权,直至冷战结束,这情况才有所改变。
美日兴起
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
德国复仇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日尔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五四运动
凡尔塞和约条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做法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5月4日中国北京的青年学生及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了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而起因正是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原来德国的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它和较早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一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巨。
军人待遇
美国的一战军人领到每人每日1美元为薪金,另加25分为每日在美国国外消费。后来由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退伍军人、其家属与其他有关团体向美国政府要求即时索取战时服务的酬劳金额不果而导致1932年美国军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进军事件。
国际联盟
鉴于第一次界大战的伤亡与物资损失巨大,英法等战胜国于是发起了一个用以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的组织,是为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简称国联)。然而,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协约国士兵的阵亡: 5,497,600
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 60,000
加拿大: 55,000
印度: 25,000
新西兰: 16,000
南非: 7,000
联合王国: 715,000
法国: 1,240,000
法国殖民地: 114,000
希腊: 5,000
意大利: 650,000
日本: 300
黑山: 30,000
罗马尼亚: 336,000
俄罗斯帝国: 1,700,000
塞尔维亚: 450,000
美国: 50,600
同盟国士兵的阵亡: 3,382,500
奥匈帝国: 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意志帝国: 1,770,000
奥斯曼帝国: 325,000
平民被杀: 6,493,000
奥匈帝国: 300,000
比利时: 30,000
英国: 31,000
保加利亚: 275,000
法国: 40,000
德意志帝国: 760,000
希腊: 132,000
罗马尼亚: 275,000
俄罗斯: 3,100,000
塞尔维亚: 650,000
奥斯曼帝国: 1,000,000
参考资料:
日期: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位置: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
结果:协约国获胜死亡(约数):10,000,000人
将士:900万
平民:700万
合计:1669万
发起国家:同盟国、协约国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
·塞尔维亚王国
·俄罗斯帝国
·法国
·比利时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日本
·意大利王国(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
·希腊
·美国
·中国等
同盟国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Allied Powers)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编辑本段]战争的背景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国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俄国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2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就那样被罢后,可是后来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就又实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的势力范围。于是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双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沙皇俄国得到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军备的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又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是全欧之冠,不过其质素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质素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相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争夺摩洛哥
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能够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其中由法国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就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给非洲作为补偿,并于该年的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炮舰“豹”号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的霸权,因此支持法国,态度强硬。德国只好被迫退让,与法国在该年11月4日达成协议,以一部分给刚果为代价,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1912年3月,法、德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法国正式成为摩洛哥的保护国。
因此也使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还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更加的大。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又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深厚的导火线。
波斯尼亚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奥匈帝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因有较多塞尔维亚人)的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奥情绪。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罗斯拥有),极度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匈帝国的出兵令其希望毁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第一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塞尔维亚因为得不到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满,因此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土耳其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大败,8月10日与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马其顿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马其顿划归希腊。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
这次事件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波斯尼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可熄灭的导火线。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一种伟大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战事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编辑本段]战争的过程
西面战线
施里芬计划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德军进攻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在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变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战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参战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最后进攻
1917年,东线因俄国发生二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十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已方则损失十万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因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东面战线
俄国动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头支票”,因此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持塞尔维亚,这引起德国的不满。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德俄交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国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帝国提供支持,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雷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已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逼不到俄国投降。
土耳其参战
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俄军反击
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罗马尼亚国土。
进攻君士坦丁堡
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国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于是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在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共约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伤,结果被迫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十月革命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始。
盟国败阵
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及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海上战争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就是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在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英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沈,这大大影响了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宣战意欲,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了最强大的敌人 - 美国的参战。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其他国家参战
在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各国亦跟随美国向同盟国宣战,结果使这场战争的范围再度扩大。但这些国家大多在名义上参战,并未实际投入战争。
中国参战
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北洋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斗争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德国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9月,兴登堡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起义,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8月 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5年5月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7年2月 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因而退出大战。
1917年4月 美国参战。
1918年3月 俄、德国签约停战。
1918年9月 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1918年11月 德国签约停火,大战结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