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⑵醉⑶春烟。
儿童散学⑷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⑸。
注释
⑴
村居:住在农村。
⑵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⑶
醉:迷醉,陶醉。
⑷
散学:放学。
⑸
纸鸢:
鸢:老鹰。纸鸢:风筝。
题解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方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农村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做风筝用什么纸
糊风筝所用的纸要求纤维长,有韧性,薄而轻,透气量小,着色性好。选择用什么纸决定于风筝的大小、部位、飞行条件、着色要求等多种因素,其中以风筝的大小为主。主要可以选择宣纸或者玻璃纸。
制作风筝时要注意:
1:纸张要是塑料的,不然会被风吹烂。
2:木棍要不细不粗,太细容易断,太粗太重飞不上天。
3:线必须是钓鱼的线。
风筝用什么纸
一般的挂历纸,只要厚点的纸就行了
做风筝需要用什么纸?风筝所用的纸要求纤维长,有韧性,薄而轻,透气量小,着色性好,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变形小。传统中国风筝所使用的纸多半为手工制造的长纤维纸,如绵纸、皮纸、宣纸、雅纸、高丽纸等。现代使用的还有很多机制纸,如温州机制皮纸、美浓纸、考贝纸、油封纸、电容器绝缘纸等多种。选择用什么纸决定于风筝的大小、部位、飞行条件、着色要求等多种因素,其中以风筝的大小为主。
做风筝应该用什么纸?往风筝上涂颜色用什么颜料?传统风筝用宣纸,自从民国以后也采用亚洲其他国家的一些纸张。颜料也同上所说一样,如想自己糊风筝自然是用生宣纸,颜料尽量用广告色
做风筝用什么布好?我在网上卖布头,一般4到8元一米,我的网店叫爱玉爱生活,掌柜名:tity668,可以来看一下最好用好的里子布
做风筝用什么竹子主要用毛竹
中国风筝的骨架制作以各种竹材为主,辅以苇子,高粱杆等。现代开始用木材、玻璃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或轻金属。竹材的特点是:质轻,纤维直而密(皮部),因此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和弹性,可以劈成各种规格的条,加工方便。可以热弯曲,定型后不易变形竹属禾本科竹亚科植物,我国竹种很多,有22属200余种,主要产地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竹材的选择:
(1)纵向地看一根成年的竹杆,可大体上分成根部、中部和梢部。根部节密须多形不整,不可使用。梢部明显地变细,枝多也不可用。只可选用中段节长,粗细变化很小的那一段。
(2)横断开一竹,观其端面,最外部是竹皮,皮内纤维组织密集的部分是竹青,竹青内部组织疏松的部分是竹黄,制作风筝一般只使用竹青和竹皮部分,竹黄要削去。但削去多少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3)刚刚采下的新竹水分多,易弯曲变形,要放置阴凉处自然干燥一段时间后才能用。放置了数年,水分很少的竹子脆而坚硬,不易弯曲,一般情况下也很少使用。当然,没有长成年的幼竹和多年在地里都自然裂开的老竹也不能用。
做风筝的纸是什么纸厚的宣纸
做风筝扎骨架用什么线通常情况下风筝的骨架是毛竹篾片、玻璃钢等材料,而自己做的话,毛竹,篾片比较难找到,一般的轻质有一定韧性的材料都可以用于风筝的骨架制作,个人推荐用竹席,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易获得。
风筝,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著风势可以放上天空,深受人们喜爱。
风筝是由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资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传到了欧洲
风筝用什么线随便的用尼龙线、钓鱼线;
还有轮胎线;
编织线;
大力马风筝线比重比水轻、强度高(同样强度线径最细)、光滑;
凯芙拉风筝线{熔点高(不易被割磨断)};斯拜克风筝线光滑。
希望对您有用!
做风筝用什么竹子最好?做风筝用毛竹最好。
据资料记载,最初的风筝是春秋时代鲁国与宋国相争,为了弄清宋国都城的情况,鲁国的公输班制作了木鸢,把它放飞在空中,以窥探到宋国都城的虚实情况,最初的风筝雏形就是这么形成的。后来,人们以锦代木,出现了"锦鸢",再发展到后来,纸又代替了丝绸,出现了"纸鸢"、到了五代时期,有个叫李邺的人,在宫中专做纸鸢。一次,他用竹管代替木条,当纸鸢升空后,风入竹管,发出很响的声音。李邺见纸鸢会发声,干脆做了一个竹哨绑在上面,风吹竹哨音似古筝,因此,被称之为"风筝"。这就是风筝正式叫出名子的开始。
很快李邺的风筝普及起来,传播开来,人们在扎制风筝时,不仅做出了不同形状,还画上五颜六色的图案,有的还写上了诗词,由此就出现了一系列与风筝的相关故事。
在宋薇宗赵洁时期,有个叫候蒙的书生,此人由于长相奇丑无比,但却一心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他一直到31岁,只是个贡生。乡里人见他奇丑又屡考不中,便有了几份轻侮,几个浪荡子弟竟然把候蒙的相貌画到风筝上面,以此作为对这个书生的"鼓励"。这事恰好让候蒙看到了,他非常生气,但又不好当场发作。他取来笔墨,在画他像的风筝上题写了一首《临江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 ,看我碧霄中。
候蒙的这首风筝词,构思新颖,语句清新,又是借物咏志,表达出远大的抱负和壮志。不久,他考上进士,先后任河北柏乡县知县,监察御史,御史中丞等职,后来任当朝宰相。候蒙为官清廉,敢于直言,在当时官场上有很好的政绩和声望,为后人所称赞。他这首"风筝词"也在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对候蒙此词谙熟于心。
看过红楼梦一书的人如果仔细品味一下,这部书中薛宝钗的那首咏柳絮的《临江仙》词,虽然有候蒙这首"风筝词"的痕迹。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里,有多处地方都提到了"风筝",有的还写有谜底为风筝的诗。在该书的第22回,曹雪芹便借贾探春之口吟出一首风筝诗: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曹雪芹本人对风筝也很有研究,他曾写过《南鹤木鸢考工志》一书,详细地叙述了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还配有图式及歌诀。据说他扎制风筝也非同一般:"风鸢叫命乎百仞之上,游丝挥运于方寸之间",看起来绝对是精深的行家里手。
另从他写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对风筝在什么季节放飞保持稳定都了如指掌。风筝发展到清代,已非常完美了。从目前清代遗留的一些相关风筝资料上看,那时的风筝不仅绘有精美的图画,而且对扎制风筝用纸都很有讲究,一般都是用楮树皮制成的纸张。因楮树皮制的纸张韧性强度好,又轻又簿,用它糊风筝不仅容易升空,而且还十分结实。清代的张邵曾写过这样一首"风筝诗":
画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翩跹。
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
避雨飞来芳草地,乘风游遍绿阳天。
黄昏人倚楼头望,添个红灯到上边。
诗中解释的郭恕先,是宋朝初期有名的大画家,工绘山水,尤擅长界画,对后世画风有很大影响。清代以前的画,多是摹仿他的画法。张邵的这首风筝诗,不仅让后人知道风筝画上的相关知识,还知道了扎风筝的材质和制作的概况,以及它在空中的形状和声音。
成忠臣: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际易经学会理事,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天文地理古今事,略知一二。堪舆龙脉太极图,可
“忙趁东风放纸鸢 ”出自村居
村居
作者高鼎 朝代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创作背景
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来临的喜悦而写下此诗
扩展资料:
村居鉴赏
首联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颔联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颈联和尾联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全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翻译: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扩展资料:
尾联描述了长征最后的历程,那是一幅“喜踏岷山雪”的“长征图”。此联是对首联的回应。开头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
“更喜”承接红军在敌人的重围中杀出来的一条血路,其实,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
但二万五千里转战的目的地已经到达,三军大会师近在眼前,全军上下都在喜笑颜开。 “三军过后尽开颜”,写出了战士们的双重喜悦,一重是战胜雪山的喜悦,一重是胜利在望的喜悦。
按照林桃之前的解释是:她和郑耀先只要一方暴露身份,另一个人也难逃牵连。在她的真实身份已被甄别出来时,预示着另一半郑耀先的身份暴露也会紧随其后,与其两人共死,不如她一人独赴。
剧照
也就是说,林桃自杀是为了掩护周志乾的身份不被揭露!其实,这种解释太过于浅薄,不能够撑得起林桃复杂的情感世界。林桃认为两个人只要一方暴露身份,另一个人也难逃牵连的前提是郑耀先是国民党军统的大特务,但是当她看到郑耀先打算向组织汇报时的笔迹时,已经知道郑耀先是***员身份,即使她的身份暴露导致郑耀先暴露身份,作为中共党员的郑耀先也不会死。
而且林桃自杀的时候又选择了最决绝的方式,毁掉自己的容貌,让人无法甄别,要知道林桃曾经说过,自己不怕死,但是怕疼,不在乎别的,但是最在乎自己的皮囊,然而她却选择毁容自杀,实在是难以让人捉摸。
剧照
《风筝》这部剧中,我感觉最伤感的一句话就是宋孝安打算撤离大陆的时候说的:“女人当在战争之外 ,人类划分男和女,女人应孝亲相夫教子”!但是女人又如何能够脱身于战争之外呢?
剧中出现了一群个性鲜明的特务,比如中统的林桃、延娥,中共特工曾墨怡、江心、程真儿,军统的韩冰等人,但是他们绝对不是男性角色的陪衬!
我最喜欢的还是林桃,李小冉本来就是我喜欢的演员,其饰演的林桃,是中统代号为“剃刀”的特工,角色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刺杀郑耀先。可以看出林桃之前执行任务应该是屡屡得手,唯一在郑耀先这里吃了闭门羹,这对一个女人,尤其是美女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事情。
剧照
命运不总是那么心随人愿,林桃想和心爱人过的平凡生活,可那个动乱的年代,却不会让她有平凡人生。解放后的“鬼子六”郑耀先,既处于中统追杀,***又不认的尴尬处境,而且很可能要面临着被新政府追查出大特务身份清算毙命的后果。林桃清楚,他和郑耀先只要一方暴露身份,另一个人也难逃牵连。当知道现在她的真实身份已被新政府甑别出来时,预示着另一半郑耀先的身份暴露也会紧随其后,与其两人共死,不如她一人独赴。林桃选择了以辨不出身份的毁容自杀,企图来拯救她的爱人“鬼子六”郑耀先。
“什么的纸鸢”可以用颜色、形状、大小等形容词来形容,比如红色的纸鸢、三角形的纸鸢、大大的纸鸢。除此之外,也可以用修饰状态的形容词来形容,比如飞得很高的纸鸢。
什么的纸鸢填合适的词
1、用形容形状的形容词来修饰纸鸢,可以用长方形的纸鸢、正方形的纸鸢、圆形的纸鸢、燕子形状的纸鸢、蜈蚣形状的纸鸢等等。
2、用形容性质的形容词来修饰纸鸢,可以用漂亮的纸鸢、可爱的纸鸢、丑陋的纸鸢等等。
3、用形容大小的形容词来修饰纸鸢,可以用大大的纸鸢、巨大的纸鸢、小小的纸鸢、小巧的纸鸢等等。
4、用形容状态的形容词来修饰纸鸢。可以用高高的纸鸢、飞得很高的纸鸢、快要坏掉的纸鸢、刚做好的纸鸢等等。
1、端午节与春节等古老传统节日一样,是一个集祈福消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端午习俗活动围绕敬龙酬龙、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具体习俗活动主要有: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聚午宴、洗草药水、放纸鸢、荡秋千、贴“午时符”、系百索子、打午时水、浸龙舟水、放纸龙、龙船饭、睇龙船、点艾条、薰苍术、赠香扇、晒百日姜、挂黄葛藤、画额、佩香囊、佩长命缕、拴五色线、食粽、采药制茶、立蛋、佩豆娘、贴五毒图、游旱龙、划喜船、九狮拜象、抢青、马拉溜、挂钟馗像、品花宴等等。
2、节庆食品诸如粽子、五黄、艾草糕、艾糍、打糕、煎堆、茶蛋、五毒饼、菖蒲酒、雄黄酒、午时茶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