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约公元前2350——前1750年)的文化。因1922年起在巴基斯坦信德省以及旁遮普省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两座典型越市遗址而得名。因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故又称为印度河文明。
两城面积均约 25平方公里,人口大约3-4万,由卫城和下城(居民区)两部分组成。西城相距约400英里,形成印度河上下游的两个文化中心,为两个彼此独立的城市国家。当时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种植小麦、大麦、棉花和胡麻等,并能制造铜器和青铜器,如斧、镰、锄头、剑头和矛头等。在修建灌溉渠道、制陶和纺织业等方面也有较高水平。能够用八进位制计数。历法是30天为1月。从居住条件看,阶级分化十分明显,为原始社会已解体、正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一般认为创造这种文化的是达罗毗涂人。
哈拉帕文化的发现使印度文明史的开端从雅利安人的入侵向前推移了1000多年,从而使印度河流域被列入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
印度一词,本是地理名词,最初指印度河流域这个区域。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才逐渐包括恒河流域以至整个南亚次大陆。中国对印度的称呼在历史上几经改变。西汉称印度为羌独、身毒,至东汉,则称印度为天竺。天竺,意思就是西天佛国,中国称印度为天竺是因为汉明帝时佛教的传入,当时的中国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洛阳白马寺就建于此时。
我国用印度这个词指代现在的南亚次大陆始自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书中载:译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归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从此,印度一词成为正式的名称。 如果将印度的历史和中国做一个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实两个地区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
1、文明的起源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印度河流域,也就是现在中国的巴铁——巴基斯坦地区。这一时期的文明一般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命名,称为哈拉帕文明。
2、古典文明时期哈拉帕文明消失的原因我们无从得知,只知道取代它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新文明,这一时期以雅利安人的圣典的名字被命名为吠陀文明,它出现的时间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吠陀文明是古典印度文明的起源,种姓制度也在此时出现,古印度文明的中心也转移到现在的印度恒河流域。此时的中国则处于商周时期。
3、十六雄国时期 吠陀文明后期,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进入列国争霸时期,这一时期的印度主要有十六个强盛的王国,其范围从印度河延伸至恒河平原。
于此同时,中国也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
4、印度的第一个统一时代 十六雄国时期的印度先后被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入侵,公元前322年,旃陀罗笈多驱逐了在印度的希腊人势力,逐渐征服了印度北部,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式政权孔雀帝国。与秦同时的孔雀帝国 孔雀帝国在第三代国王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时期达到顶峰,此时的帝国几乎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是印度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阿育王也是印度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帝王。 与孔雀帝国同时的中国,秦王国逐渐一统天下,建立秦帝国,秦始皇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帝王。
如果以文明的稳定和绵延而论,印度文明不能与中国相提并论,印度与中国几乎同时进入统一时代(孔雀帝国和秦),然而中国在唐帝国时期涅磐重生进入第二个辉煌时期时,印度文明则完全沉沦。 中国虽然也受外敌入侵,但华夏文明主体不变,而印度则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分立。 如果以中国历史比附印度,那孔雀帝国相当与汉帝国,笈多帝国相当于唐帝国。但中国汉唐之后尚有宋,有明,印度则只有相当于中国清王朝的莫卧儿帝国。
哈拉帕文化属于青铜器文化时代,大约指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700年这一时期。这时哈拉帕已出现早期奴隶制城市文明,哈拉帕人已学会进行各种金属的冶炼和制造各种生产工具,也有了一定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中的排水系统、建筑技术已达到很高程度。城市中有象征政治和宗教的城堡,还有大砖砌成的城墙,城墙外有壕沟,城内有浴池、粮仓、居民住宅等。它的兴起还有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它早早开始了海外贸易,通过海路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等流域以及西方国家进行交往,出口的商品有木材、棉花、香料、象牙、珠宝等。进口的商品有铜、银、宝石、大麦、食油和羊毛纺织品,城市的文明和商业贸易使印度河流域出现最早的一批城市,并出现了早期奴隶制社会制度。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比,古印度不像那两个地区那么富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