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的音乐背景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的音乐背景,第1张

1909年10月,拉赫玛尼诺夫带着他刚刚完成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乐谱踏上了美利坚大陆。这块被欧洲人称为“美丽的新世界”的美洲大陆,在二十年前迎来过这位俄罗斯作曲家的伟大同胞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它在本世纪注定成为俄罗斯受迫害艺术家的一块心灵的自由栖息之地:诗人布罗茨基、小说家纳博科夫、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而生他养他的俄罗斯家园成为他们眼泪归去的方向。这是拉赫玛尼诺夫第一次踏上美洲大陆,八年以后,他再一次选择美国作为艺术的发展之地,而将深爱的母亲和亲人留在了俄罗斯,他的音乐,钢琴,管弦乐团,波修瓦歌剧院,伊凡诺夫卡庄园,他的马匹,图画,汽车,门前的紫丁香留在了俄罗斯。

在拉赫玛尼诺夫创作《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之前,他完成了一部19世纪音诗的压卷之作《死之岛》,这是一部音乐史上阴郁的代表画作,它在19世纪的地位好比勋伯格的《升华之夜》,死亡力度令人联想到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马勒的《亡儿之歌》。拉赫玛尼诺夫在《死之岛》的首演之后不久便成为俄罗斯皇家音乐会的副主席,到美国演出是受他的一位美国朋友亨利·沃尔夫邀请的。拉赫玛尼诺夫还不十分乐意踏上这趟劳顿的旅程。但他想到美国这块新土地上喷着浓烟前进的火车,想到纽约大街上繁华的商业气息,刚刚从二月革命的血腥场面过来的拉赫玛尼诺夫觉得似乎缺少“物质”方面的享受了,他甚至打算用此次在美国巡回演出的收入买一辆汽车。我曾经见过一张拉赫玛尼诺夫倚着钢琴站立的照片,这是高高大大的拉赫玛尼诺夫(2米高的个子)和一架同样高大宽厚的钢琴,他的脸部稍长,表情严肃,那里没有俄罗斯伟大的浪漫诗人普希金少年般的纯真眼神,也没有俄罗斯人特有的浓密的须髯,倒很像是一位英国绅士。拉赫玛尼诺夫出身于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外祖父是戎马半生的将军,父亲是一名军官。拉赫玛尼诺夫这个姓氏源于拉赫玛尼(rachmany),俄语意为“亲切”、“慷慨”。

拉赫玛尼诺夫是莫斯科的一位贵族,但作为音乐家,他的音乐是属于俄罗斯人民的,就像出身于贵族的小说家托尔斯泰,出身于皇族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而不是一生靠女人资助的柴科夫斯基。

拉赫玛尼诺夫是在横渡大西洋的轮船上练习《第三钢琴曲》的,到了美国之后,他的资助人沃尔森家族给他安排了20场音乐会。而这首曲子的第三场演出是由新上任的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古斯塔夫·马勒指挥的,两位音乐大师站在了一起,我们应该记住1910年1月16日——德国和俄国两条宽阔的音乐之河一起流淌。虽然他们的相遇没有像18世纪贝多芬遇见莫扎特那样成为一个神话,对于生活在20世纪的爱乐者来说,算是一件幸事。

《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继续,如两者饱满的情绪和沸腾般的生命力,而《第三钢琴协奏曲》是一首充满紧张的戏剧性发展的作品,拉赫玛尼诺夫的风格在《第三钢琴协奏曲》中初显端倪,多种多样的钢琴技法被织入作品里,清淡的华彩、经过句、双音、浓密的复调织体、轻快机敏的断音和大量宏伟的和弦等等,这些好比一个现代派小说家采用的写作技巧,隐喻、象征、意识流、超现实,不过一切手法都是为作品服务。协奏曲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是由一个非常俄罗斯化的古代典礼歌曲引出,任何一个接触过普希金的诗歌或托尔斯泰的小说的人——哪怕他从来未曾听过拉赫玛尼诺夫,这样富有温柔、暖性和冥想的歌曲性旋律不会不使他沉谧,想到俄罗斯牧笛升起在夏日乡村的苍穹,想到无尽的平静大草原。这个歌唱性的主题成为拉赫玛尼诺夫最迷人的旋律,成为二十世纪最暖性的阳光。俄罗斯人听到它好比捷克人听到斯美塔纳《我的祖国》里伏尔塔河的“日夜流淌”,中国人听到《二泉映月》里的“明月松间照”。但是这个如歌的主题很快失去了田园诗的风味,它在第一、第二乐章逐渐发展,许多不安的因素加进来,歌唱的钢琴变成了沉思的钢琴,美丽的俄罗斯小溪开始汇入波澜壮阔的伏尔加河。随着铜管乐器严厉的行进,钢琴变成了一把沉重的铁锤,所有的激昂、愤怒、不安、恐惧、失望、抗争和悲悼被高举。澳大利亚**《钢琴师》里的主人公在弹奏《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演奏会上当场昏厥,你可想象作品将琴手击倒的力量!

拉赫玛尼诺夫1909年对美国的访问是他日后躲避国内战争和政治灾难定居美国的前奏,这部《第三钢琴协奏曲》是时代选择拉赫玛尼诺夫成为它的最后一个击鼓者,拉赫玛尼诺夫加入流亡者的行列,他将不仅仅作为音乐家,而将作为二十世纪人类良知和道德的发言人!他如济慈所言:“你远在人类中。”消失于人类、消失于人群。逃离原来的人群是一件难事,但逃离却是对现有环境的无声抗议。布罗茨基在《小于一》里叙述了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他在一节课的中途站起身来走出学校大门的经历,他记得那一刻支配他的情感的是一种老是长不大,老是被身边的一切所控制而生出的厌恶感。另外,“还有那种由于逃跑、由于洒满阳光的一眼望不到的大街所勾起的朦胧却幸福的感觉。”一边是俄罗斯的风景,俄罗斯的春天,俄罗斯的白雪,俄罗斯的森林和湖泊而忧伤,一边是死于炮火死于饥寒的俄罗斯民众,一个诞生了契诃夫、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鲍罗丁、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的伟大文学家和音乐家的民族即将崩溃。布罗茨基在1987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无不痛心地说:“在俄国,它(文明)已结束;如果我要说它是以悲剧结束的,那么首要的依据就是人的牺牲的数量,已降临的社会和历史转变将他们掳掠而去。真正的悲剧中,死去的不是主角——死去的是合唱队。”

拉赫玛尼诺夫深知自己无法摆脱掉俄罗斯文化的旧传统,它已像血液一样渗入到他身体的各个部分,哪怕他定居到美国,作为抒情和悲壮的俄罗斯音乐形象将永远升起在他抚琴的十指底下。拉赫玛尼诺夫在《第三钢琴协奏曲》中对俄罗斯冬天满怀深情的歌唱,是柴科夫斯基对1812年的歌唱,也是托尔斯泰对战争后的和平大地的歌唱。

我们把《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简称为"拉三",而在欧洲,它被同样简称为"RACH 3",这不约而同的简称中除了实用的因素,还有一种热爱。还像我们呼唤一个朋友的小名。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的前三首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历程,可以说伴随着整个人生最大的痛苦和喜悦,所幸的是他是先忆苦后思甜的。现在我们已经无法洞悉19世纪末人们的欣赏口味,特别是结合着时代思想背景的音乐习惯。我们现在惊奇地是当时像"拉一"这样不算太杰出的作品,竟然会被当时的《格罗夫音乐词典》第五版誉为:"在拉赫蚂尼诺夫的一生中,某些极为流行的作品似乎难以维持久远。"这句斩钉截铁的评价当时是多么重地打击了拉赫玛尼诺夫,以致于他差不多三年没有再拿起笔作曲。

需要提到的一个人是列夫·托尔斯泰。在拉赫蚂尼诺夫需要来自心灵和思想的力量的时候,朋友将他引见给这位《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当时已经快要70岁的老托尔斯泰对他说:"年轻人,你能想像我人生是一切顺利的吗?你能假设我豪无烦恼,从不犹豫而且从未丧失过信心吗?你真认为信心总是和力量相等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遭逢困难的时候,但这就是人生!抬起你的头,坚持你所要走的路。"

这一段现在看来很像汪国真语录的话,当时使拉赫玛尼诺夫恢复了不少的信心,但后来他和老托尔斯泰关于艺术歌曲上的见解分歧,使大家不欢而散,而拉赫玛尼诺夫在这之后的深深地自责演变到要去看心理医生,他被推荐给达尔医师。在催眠术疗法的治疗下,拉赫玛尼诺夫渡过了一生中最痛苦的阶段,他在随后的时光里渐渐走向了幸福: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获得了不小的成功,而接下来,在去美国发展的前后一段时间,他写下了一生中最灿烂的乐篇——《拉三》,并且在新世纪的新大陆找到了知音,不仅它的弹奏技巧艰深为人瞠目结舌,而且它给聆听者建构的音乐世界是如此变化莫测,充满激情,使它简直已经与摇滚给人的冲击不相上下。

不需要给你详细地解说《拉三》,做为一个现代人,就算从没有接触过这首曲子,你只需要认真地听上三遍,就会彻底被它的旋律所编织的东西迷住,那是一种欲罢不能的像经历过山车带给人的起伏一样的巨大的享受。

听《拉三》的时候,好像每一个音符都在它自己最理想的位置,在细致的指挥下,分期分批地亮起来,一会儿像国庆礼花布满天空时的绚丽,一会儿像礼花放完第一批第二批开始装弹时的间歇里寂静下来的夜空。你会期待着那些东西以新的形式再次腾空而起,而且,你不知道接下来的绚丽将有多高,因为每次你听它的时候,最好在高潮阶段带给你的刺激并不是你上次所经历的,它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差,每一次都将是新的。

曾经用海浪比较过拉三。好像你在海边,看到平静的大海,开始出现一些小小的浪花,后来看到此起彼伏的一些白色,那时风浪又大了一些的浪尖,当你感到风的力量的时候,发现面前的大海已经不再平静,二三米高的浪头开始出现,大雨也在你的头上降临,你正在酣畅淋漓地感受这些的时候,你正在以为这些将转化成一个几十层楼高的巨大海浪的时候,一切都悄悄平息下来,雨过天晴一般,大海又开始平静,甚至你看到海滩上多了不少游泳的人,蓝天白云中,天边不知到是什么东西出现了,以很快的速度过来了,这时,当人们看清这是什么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如同中天广场般的浪,伴随着周围依然平静的海面,神话般地出现在你面前,想一想那种奇特的震撼和接下来浪打下来的样子,你一下子被音乐的海洋深深地吞没了。愉快地吞没了。你呼喊变成气泡,你失去依托,挥舞在深蓝之中。

暴击溢出吧

先把暴击堆到140

暴击饰品;满属性90装,全皮或皮板混搭。武器不义审判或正义审判;防具7级加三围附魔为主,必要时可用上一两张致命。有钱了再搞个蓝猫胸针;技术好了再刷满艾因拉赫

当代世界十大小提琴家 1、弗里茨·克莱斯勒 (Fritc Kreisler,1875—1962) 弗里茨·克莱斯勒是20世纪初叶最有影响的小提琴家。他生于维也纳的一个医生家庭 ,父亲是一个音乐迷,这对克莱斯勒产生重要影响。7岁时克莱斯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 10岁毕业后又入巴黎音乐学院从师于法比小提琴学派的著名教授马萨尔,当他以毕业比赛 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时,年仅12岁。因此,克莱斯勒的演奏兼有维也纳人的温暖人情味和法兰西式的贵族风度 ,这使得他的演奏风格新颖而独特,同时代的小提琴家几乎都受到过他的影响,如海菲兹 、埃奈斯库、蒂博、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等等。克莱斯勒的演奏最重要的标志性风格,是 对颤指(揉弦)的运用, 他赋予颤指技巧以戏剧性的风格,无论是悠扬的歌唱性旋律还是快速音型的技术性段落, 在此,颤指都已成为最有力的表情手段和增添色彩的手法,而这一点,正是他的前人们所 十分谨慎从事的事情。 2、乔治·埃奈斯库 (Georges Enescu,1881—1955) 乔治·埃奈斯库是一位通才式的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他生于摩尔多瓦地区维尔纳弗县 的利文镇。作为作曲家,其代表作管弦乐《罗马尼亚狂想曲》奠定了他作为罗马尼亚民族 乐派代表人物的地位。对于他的钢琴演奏,连著名钢琴家阿图尔·鲁宾什坦都这样说:“ 他是一位就连我也要感 到眼红的非常了不起的钢琴家。”而作为指挥家,他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完全的尊重。埃奈 斯库小提琴演奏的最重要特征在于,他将法比小提琴学派的演奏手法于他在童年时代就很 喜爱的罗纪尼亚民间音乐中的吉普赛音乐(拉乌塔里,Laoutari)的表演传统有机结合在一 起,形成了一种十分独 特的演奏风格。由于他的包括作曲在内的多方面的音乐才能,使他的演奏给人们的印象不 只是在拉琴,同时也是在即兴创作,他的每一次演奏都是新鲜的,都像是演奏新作。埃奈 斯库在小提琴演奏的运弓方面有他独到之处,他喜爱弓幅宽阔的连音奏法,这使他的演奏 充满了激情和旺盛的生 命力。 3、亚沙·海菲兹 (Jascha Heifetz,1901—1987) 亚沙·海菲兹是当今世界小提琴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他生于立陶宛的维尔纽斯,3 岁便开始学习小提琴,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6岁举行了第一场音乐会,而后,他进入彼 得堡音乐学院,师从大名鼎鼎的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奠基者奥波尔德·奥厄教授。毕业后 ,海菲兹即前往柏林、斯 堪的那维亚演出,1917年夏,他及全家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并在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首 次登台,演奏帕格尼尼的《第24首随想曲》等,这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尤其是他对左手 高难度技巧的把握,右手运弓的稳健和娴熟,令所有在场的观众,其中大部分是演奏家们 的折服。1925年海菲兹 入美国籍。海菲兹十分注意小提琴基本功的训练,尤其对音阶的练习,主张音阶练习要占 整个练琴时间的一半以上。其演奏风格体现了他魔鬼般的技术和火一般的热情的个性,现 代化的古典主义风格是他所遵循的,他的演奏像“美声”歌唱,每一个滑音都经过精雕细 琢,而每一次运弓又都 体现着音乐性,他的这种音乐性与技术性的完美结合,使他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小提琴 家,并影响了其后的很多小提琴家。 4、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David Oistrach,1908—1974)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是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生于乌克兰的敖德萨, 5岁时开始随敖德萨音乐学院教授、著名苏联小提琴教育家斯托利亚斯基学习小提琴,12 岁首次公开演出,16岁举行第一次独奏音乐会。三十年代,他获得了多个比赛的奖项: 1935年第二届全苏音乐演 奏家比赛第一名,1935年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二名,1937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国 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这些成绩使他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尤其比利时的那次比赛,在7 个一等奖中,苏联人获得了6个,由此奠定了俄罗斯小提琴学派在世界的地位。奥伊斯特 拉赫的演奏富于抒情的诗 意,艺术上曾受到克莱斯勒的强烈影响,但是他并没有完全照搬,克莱斯勒的具有唯美倾 向的发音手法,在奥伊斯特拉赫那里变成了表现内心情感的手段。他的颤指有时采用艺术 化的延迟瞬间开始,造成声音的久远延绵。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曾于1957年来我国访问演出。 5、耶胡迪·梅纽因 (Yehudi Menuhin,1916—2001) 耶胡迪·梅纽因是一位与海菲兹旗鼓相当的犹太裔小提琴家。他生于美国的纽约,儿 童时便显露出良好的乐感,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7岁便在他的老师路易·帕辛格指挥的旧 金山交响乐队协奏下演出了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1926年他及全家前往欧洲,并在巴 黎与埃奈斯库有了历史 性的会见,遂成为埃奈斯库的学生。1927年,11岁的梅纽因第一次登上卡内基音乐厅舞台 ,在纽约交响乐团协奏下,演奏了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31年他又在巴黎 音乐学院的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梅纽因早期在柏林的演奏曾得到爱因斯坦的关注和赞赏 ,他在世界各地举行的 音乐会上,演奏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品,使他闻名于世界。梅纽因在演奏时,握弓 时肘的位置明显比手高,这种高手肘“从肩部”就开始的各部分都参与的运弓方式,能使 换弓时声音保持不断,声音饱满而结实,并能在弓根以非常弱的力度,用全部或四分之三 的弓毛使人几乎觉察不 到的换弓,这种方法与他的前辈奥厄提倡的应当保持在能使肘与手形成一条直线的位置的 方法显然不同。梅纽因的双手比起正常的标准略为短些,这影响到他右手的运尤其弓子运 到弓尖时,但他恰当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演奏亲切而诚挚,清醒而脱俗,出色的手指 技巧和雄浑美妙的音色 风格,是他的个性特征所在。 梅纽因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我国访问演出。 6、艾萨克·斯特恩 (Lssac Stern,1920———) 艾萨克·斯特恩是一位俄国犹太血统的美国小提琴家。他生于乌克兰敖德萨西北350 公里的小城克里门内兹,当他出生仅10个月时,全家移居美国旧金山。斯特恩4岁随母亲 学习钢琴,8岁从波拉克学习小提琴,11岁首次公演,12岁转到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布林 德门下学习,14岁时,师 徒公开演奏了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1943年,斯特恩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一场极 为成功的独奏音乐会,由此成为世界级的小提琴家。斯特恩的演奏细腻中见出宏大,追求 精确完美,力度多变,音色温馨的品性。作为音乐家,斯特恩在室内乐方面的造诣也引起 了世人的瞩目,他与钢 琴家伊托明、大提琴家罗斯演奏的三重奏,是室内音乐的经典。 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我国访问演出。 7、列奥尼德·柯岗 (Leonid Kogan,1924—1982) 列奥尼德·柯岗是继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之后最重要的苏联小提琴家。他生于乌克兰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6岁开始在当地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10岁考取了莫斯科音乐学 院特殊儿童班,随俄罗斯小提琴学派奠基人之一A·扬波尔斯基教授学琴。1940年他16岁 时,便在莫斯科交响乐队 的协奏下,演出了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47年,柯岗获第一届世界民主 青年联欢节小提琴比赛一等奖,1951年在布鲁塞尔获伊丽莎白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和金 质奖章,由此引起世人瞩目。柯岗作为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重要代表,其艺术个性却与大 卫·奥伊斯特拉赫完全 不同,他特别擅长演奏戏剧性的音乐,动作泼辣明快,感情悲壮激昂,音乐对比鲜明,气 势刚强雄劲,这些独特的个性,被人成为“柯岗式”的手法,与海菲兹的演奏有些相似。 在柯岗的演奏生涯中,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演奏炫技性的乐曲为主,第二阶段在前 阶段的基础上,重点移 到涉猎广泛的小提琴曲目方面,因此柯岗不仅有辉煌的技术,更有广泛的曲日积累。 8、萨尔瓦托雷·阿卡尔多 (Salvatore Accardo,1941———) 萨尔瓦托雷·阿卡尔多是一位全能的意大利小提琴家。他生于意大利的都灵,3岁开 始学习小提琴,13岁在那不勒斯举行了首次职业演出。1955年在韦尔切利国际小提琴比赛 中获奖,1956年在日内瓦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第一名,两年后的1958年,又在热那亚的帕 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 中获意大利广播之春奖和小提琴比赛第一名,从此挤身世界优秀小提琴家行列。或许是意 大利人的缘故,阿卡尔多对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作品情有独钟,他是第一个全部录制帕格尼 尼所有六部小提琴协奏曲的小提琴家,同时还录制过帕格尼尼全部24首随想曲,他演奏的 帕格尼尼的作品是用心 歌唱,而不是炫耀技巧。同时,他对其它作曲家的小提琴作品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全方 位的演奏和录音。阿卡尔多的演奏注意追求非常歌唱性的声音,他认为小提琴本身就是一 个歌唱性的乐器,因此首先要歌唱,然后才是技巧,因此在他的演奏中,哪怕是平淡无奇 的乐句也会有着最美妙 的表达。 阿卡尔多曾于1996年来我国访问演出。 9、伊扎克·帕尔曼 (Itzhak Perlman,1945———) 伊扎克·帕尔曼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家。他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5岁 开始学琴,1958年13岁的帕尔曼被选到美国电视台演出,随后即移居美国。由于帕尔曼在 4岁时患小儿麻痹症,成为终身残疾,因而无法站立演奏,但他却以超常的毅力,克服困 难,最终成为世界级小提 琴大师。帕尔曼移居美国不久,就受到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的赏识,获得“以美基金会” 奖学金,进入美国著名的朱丽亚音乐学院,师从伊凡·加拉米安和多罗西·狄雷教授学琴 。1964年,帕尔曼在美国列文垂特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一等奖,被人称作“小提琴王子” 。帕尔曼演奏的最大特 点,是把浪漫主义的热情、洒脱和古典主义的和谐、均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能驾驭各 种音乐风格的作品,并图图用不同的音乐来表达不同的音乐内容。帕尔曼有一双令人羡慕 的大手,但手指却十分伶俐,他的运弓饱满且极富倾诉力,他十分注意声音的歌唱性,其 松驰的演奏,带给人们 的是情感的波动,人们从他的演奏中感受到了力和美。帕尔曼擅长演奏帕格尼尼、维尼亚 夫斯基、巴赫等人的作品,尽管他那炉火纯青的演奏技巧,面对那些炫技性的段落完全驾 轻就熟,但他对乐曲十分逻辑地音乐处理,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才是他演奏成功的基石。 帕尔曼2002年8月将到我国访问演出,先在广州,而后去北京、上海。 10、平夏斯·祖克曼 (Pinchas Zukerman,1948———) 平夏斯·祖克曼是当代世界十大小提琴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 ,从小随父亲学习音乐,8岁时进入特拉维夫音乐学院。1962年,14岁的祖克曼来到美国 ,进入朱丽亚音乐学院随加拉米安教授学习。1967年,在第25届列文垂特国际小提琴比赛 中获一等奖,由此奠定 了他世界小提琴家的地位,并开始了他作为职业小提琴家的生涯。祖克曼到目前为止已录 制发行了90多张专辑,全部为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和中提琴曲目,还获得了21项格莱美奖提 名,其中两次获奖。祖克曼的演奏有很好的控制力和分寸感,既不夸张卖弄,也不过分热 情,他在小提琴高音弦 上的演奏极富穿透力,而在低音弦上的演奏则充满了甜美和荡气回肠。他还有一个十分独 特的演奏个性,即在演奏中常常强调突如其来的重音。这些使祖克曼的演奏别具一格,十 分醒目。 祖克曼曾于1997年来我国访问演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649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3
下一篇2024-02-13

随机推荐

  • 怎样鉴别我买的妮维雅是不是真的呀

    以下是鉴别妮维雅是否为正品的一些方法:1 从包装的印刷上看,正品背面的文字印刷柔和,字体略扁,文字之间的距离均等。而大部分假货的文字印制的颜色都比较深,字体看起来细长,印刷的也不是很细致,上下行之间的距离有偏差。有的文字印制的还有重影。2

    2024-04-15
    44500
  • 妮维雅男士洗面奶女生能用吗

    妮维雅男士洗面奶女生能用吗?这是很多女性朋友经常问到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可以用。虽然它是专为男士设计的洗面奶,但其实它也适合女性使用。让我们来看一下妮维雅男士洗面奶的成分和特点。这款洗面奶含有深层清洁因子和温和保湿成分,可以有效

    2024-04-15
    47600
  • 珀莱雅精华液的功效 珀莱雅精华液的使用方法

    珀莱雅精华液的好评是很多的,很多人都觉得这款精华液好用,那么珀莱雅精华液的功效是什么呢,珀莱雅精华液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呢。珀莱雅精华液的功效 这款精华采用了海洋深层水,循环于600米深海领域,可以提供多种肌肤所需要的营养,而且这款精华

    2024-04-15
    45600
  • 韩国护肤品十大排名品牌

    韩国十大品牌护肤品如下:1、whoo后在韩国十大护肤品品牌中,whoo荣登榜首,这个品牌将宫廷的美容秘笈与现代的东方医学相互结合,让广大的亚洲女性为之倾心。2、呼吸37度在韩国十大护肤品品牌中,起着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坚持自然美丽的概念,致力

    2024-04-15
    40400
  • 苹果的功效和作用

    1、吃苹果可以降低心脏病,中风的危险!就如同服用了他丁类的药物,那如果一天吃两个苹果的话,那保护的效果会更高!2、苹果中含有的有益人体的营养元素有很多,果胶能够调节血压和血糖,还能降低胆固醇,帮助消化。能够强壮我们的骨骼,让我们的大脑保持健

    2024-04-15
    42500
  • 我买了欧莱雅的补水精华水,擦了脸上有点痒,请问是不适应吗

    使用欧莱雅的补水精华水后脸上有点痒可能是以下原因:1 过敏反应:每个人的皮肤都有不同的特性和过敏反应,即使是市场上广受好评的产品也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欧莱雅的补水精华水中可能含有某些成分,引起了您的过敏反应。如果您之前使用过其他欧莱雅产品而

    2024-04-15
    34400
  • vpo一次性电子烟能抽多少天

    2天左右。一次性的可分为200口、300口和500口的,一般一支一次性电子烟能用两天三天,500口的,根据你吸食的情况来定了。像二三代电子烟,一般电池能用一年以上了,而雾化器一般是1-3个月(雾化器是可更换的)。因为这个都取决于吸电子烟的频

    2024-04-15
    284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