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的活断层和现代地球动力学

欧亚大陆的活断层和现代地球动力学,第1张

VTrifonov GVostrikov RTrifonov OSoboleva

(Geological Institute of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7 Pyzhevsky,Moscow,109017,Russia)

摘要 本文叙述在完成国际岩石圈计划项目Ⅱ-2《世界主要活断层图》的过程中对欧亚大陆活断层的研究结果;讨论了欧亚大陆活断层作用的一般规律性:板块边界区的宽断层带,以走向滑动运动为主,现代拆离构造的表现,以及计算活动带内现代地球动力学参数的方法和结果。

关键词 活断层 全新世 晚更新世 拆离构造 变形率张量

1 引言

在40年代美洲作者和欧洲作者分别引用同义词“active fault”和“Living fault”(中文译为“活动断层”和“活断层”),来标明与新近发生的或最近的将来可能发生的构造运动有关的断裂。由于断层构造运动在时间上是不均一的,这就产生了用于恰当说明断层活动、运动方向、平均速率和有关的自然现象的特征时间问题。对于活动带,这种时间段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即约为最近10万年[1,2]。但是,这个时间段不足以估算地台区活断层作用的参数,那里的断层运动强度要低得多,与强地震有关的脉动也比活动带内的要少得多。因此,确定地台断层的活动性不仅应基于最近10万年间发生的运动,而且还应基于中更新世即最近70万年间发生的运动[3]。

1989年,考虑到研究活断层的重要性,国际岩石圈计划确定了以VGTrifonov为组长的项目Ⅱ-2“世界主要活断层图”[4]。此项目的参加者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活断层数据库,包括断层的表现、参数和地震效应的数据库。对欧亚大陆的研究进展最大。欧亚大陆的活断层已编制成1∶500万的初步图件,对许多地区还编制了较详细的图件和说明书。

本文提供了对欧亚大陆活断层的分析结果,讨论了活断层位置和位移的一般规律性,以及利用活断层数据计算现代地球动力学参数的结果。

2 欧亚大陆活断层的构造位置和位移的一般特征

分析欧亚大陆活断层的断错表明,其位移的垂直分量通常是由于冲断层或逆断层运动产生的,而不是由于正断层运动产生的。这对于活动带及中等和弱活动区域的断层是真实的。因此,本大陆的大部分现在处于附加的侧向挤压状态下,这与利用不同方法得出的现今应力的估算值是一致的[5]。

欧亚大陆活动带的活断层半数以上具有走向滑动的运动分量,这个分量相当于或大于垂直分量。在走向滑动带,最常观测到内陆运动的最大速率。这个事实说明,走向滑动消耗的能量,小于冲断层、逆断层甚至正断层的运动消耗的能量。我们对近几十年来最强的大陆地震震级与每次地震产生的效应作了相关分析。这种效应表现为地震破裂长度及长度乘最大地震位移。走向滑动地震断层的这些特征比起相同震级地震产生的其他特征要明显得多[6]。

欧亚大陆主要活断层图(图1)上标出运动速率大于1mm/a的活断层。该图说明最长的断层构成现代板块和小板块的边界。这种边界通常不以单一断层显示,而是表现为活动断裂带。大多数活断层集中在活动断裂带内及活动断裂带之内的活动构造带内。图2给出所有的活断层,不管其运动速率大小,这两种带都表现得很好(图2)。

造山带(例如亚洲的阿尔卑斯造山带)上的活动带,在地形上表现为山脉或山脉系,其间的稳定断块形成具有现代沉积作用的相对坳陷。这种稳定断块在活动带汇聚的地区是窄的,形成山间盆地。这正是在塔里木小板块延续部分的帕米尔与天山之间各个盆地的成因。活动带内的活断层控制着较小的抬升(山脉)与下降(盆地)的新构造形态。与相邻的山脉相比,这类盆地通常对应于较致密岩石(例如超基性岩体中的蛇绿岩及其碎块)构成的地区。盆地的地表已在新构造运动前发生了均衡沉降。所以现代挤压造山带的许多或者全部山间盆地,不能定为Argan的(术语)“基底向斜”[7]。它们是由于基底不均一性决定的,相当于活动带之间的稳定断块的残余,或者相当于活动带内密度较高的地壳区。

在造山运动期间,山脉与山间盆地的地形差异增大了。山脉受侵蚀,成为负荷较轻的,而盆地受碎屑物质充填,成为负荷较重的。这种均衡不平衡在深部得到岩石侧向运动所补偿。侧向运动体现在较为破碎的或较塑性的、因而其密度比相邻层位要低的岩层中。于是,盆地的基底富含有与盆地成因无关的较重的组分。

3 活动的拆离构造

地表上确定的大部分活断层只切割上地壳,不一定能切割到下岩石圈中,在下岩石圈中是以其他方式变形的。有关现代拆离构造作用的证据已发表在VGTrifonov et al,1984,YuMPushcharovsky和VGTrifonov,1990的文章中。与受侵蚀出露地表的较老的拆离构造特征不同,现代拆离构造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它们呈现为近水平带内的震中密集分布,或表现为岩石圈不同层位上构造形式和活断层作用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用有关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确定出深部活动构造单元。这种构造单元与地表活动构造相比,有时在地表上表现为不一致的构造特征。活动构造在不同深度的差异,大多是由流变性质不同的岩石对基本上同等载荷的不同反应引起的。然而,在日本中部、东天山,以及其他一些地区,岩石圈不同层位上的应力定向和运动方向是不同的。在受挤压的活动带内,已发现最复杂的活动拆离构造特征。它们的表现形式取决于区域的构造位置。

俯冲作用是大洋岩石圈和次大洋岩石圈的特征,而且在亚洲东缘普遍与俯冲岩板的碎块或受改造的物质以相当低的角度下冲在外来板块的地壳之下有关[10]。克里特岛和小安德烈斯型的岛弧是特殊情况,因为那里的俯冲作用伴有外来板块或它的地壳部分的上叠。在爱琴海地区,这种上叠现象是由于向西运动的安纳托里亚小板块侧向挤压,以及由于该区域岩石圈构造破坏产生的异常地幔上升引起的同时拉张造成的。这种机制是在分析活断层作用后得出的[3],并为GPS测量数据解释结果所证实[11]。同样的上叠现象也有可能出现在太平洋诸岛弧上[12],但是,那里大多是以俯冲作用为主。

图1 欧亚大陆主要活断层图(图上只表示出运动速率大于1mm/a的断层)

本图是由VGTrifonov、丁国瑜、AIKozhurin和RVTrifonov利用国际岩石圈计划项目Ⅱ-2“世界主要活断层图”数据库编制而成

图2 欧亚大陆活断层初步图

由VGTrifonov利用国际岩石圈计划项目Ⅱ-2“世界主要活断层图”数据库编制而成

在最大板块汇聚和挤压的地区,典型的碰撞和相互作用是地壳和地幔的解耦和独立变形,有时伴有地壳分层成几个滑块(如旁遮普-帕米尔和阿拉伯-小高加索山弧束)。这两个山弧束内的上地壳活动构造基本上是相似的。这里推覆-褶皱构造发育,活动的走滑断层广泛分布。除转换作用的走向滑动使断层一侧相对另一侧呈整体位移(如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接西边界和东北边界上的断层)之外,还有旋转的和使岩体拆离最大挤压区的走滑断层清晰可辨[6]。后两种走滑断层使碰撞带横向缩短,并使两侧岩体重新分布。

在所述的山弧束内,下地壳和地幄(地幔顶层)的性状是不同的。在帕米尔-喜马拉雅地区,地幔顶层与上覆的地壳拆离开来,在某些地方已亏损和榴辉岩化了,比起周围岩层较冷,因而密度较大,下沉在变形相当大的地幔中[13]。这种地幔的震源带处在达270km的深度。下地壳作为不同变形的上地壳与地幔顶层之间的边界带,具有最大差异运动和最强烈变形的特征。

在阿拉伯-小高加索山弧束内及其周围地区,地幔顶层受异常加热,并且可能富含深地幔分异作用的产物。这种受加热的地区呈现为年轻的横向火山带,在山弧束的北部称为外高加索隆起[14]。在南面直至北面的大高加索,晚第四纪火山带把不均质的构造带同前寒武纪阿拉伯板块分割开来。在地壳厚度约35km的阿拉伯板块内,出现具有较浅(30~40km)岩浆源的裂谷型玄武岩火山活动。这个带向北分割着具有地壳厚度不等(30~40km)的阿尔卑斯期强烈变形带和其下的可能为中生代特提斯大洋地壳的榴辉岩化岩板。这里晚第四纪火山活动属于钙碱性序列,以安山岩为主。在大高加索,由于南带俯冲,地壳厚度增至45km,基本上为酸性火山活动[15]。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认为,深部加热带的顶部位于30~40km的深度。这个带不仅占据地幔,而且在南部还占据下地壳。它的存在使地壳更易于拆离,并向北挤出。最后,它使原先存在于高加索山脉的准特提斯盆地完全上冲在早中新世地层之上。在高加索以西和以东,如黑海和南里海,仍保存着这个盆地系的已改组的碎块。在高加索地区,受岩浆分异产物的加热作用,和富含此产物的较轻的地幔顶层,没有下沉到地幔中。但在邻近的东面,在阿普歇伦海底山脊,向北倾斜的地幔震源带处于深达100km的深度。

“推压作用”是造成现代最大碰撞区以北变形分布和运动的主要机制。这在中亚和东亚的广大地区是很特征的。这种机制与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引起邻近小板块和地壳断块变形和运动有关,而后两者又引起相邻构造带运动。这种变形和运动集中在小板块之间和断块之间的边界上,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形态。新构造褶皱作用和拆离作用的强度向最大碰撞区以北和东北减弱,并被走滑运动为主的纯断层型构造所取代。拉伸构造(贝加尔和山西裂谷系)发育在大型剪切带的弯曲段上。

现代地壳的拆离作用和“推压作用”发生在欧洲阿尔卑斯和地中海区域,但是不很明显,具有局部特征,与岩石圈的拉伸特征有关,后者以裂谷带和对称盆地为代表,如潘诺宁和爱琴海盆地。这种构造的广泛产出,可能与地壳较薄和岩石圈较热(如与中亚相比)的环境中板块和断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地幔底辟作用有关。

4 利用活断层数据确定现代上地壳地球动力学

现在讨论中亚碰撞区(北纬26°~56°、东经64°~104°)(图2)。它包括天山、阿尔泰、萨彦、帕米尔、兴都库什、昆仑山脉、西喜马拉雅山脉和邻近的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西部及包括西藏在内的中国西部。

我们利用活断层参数计算了现代地球动力场。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活动褶皱产生的变形,因为很难对它进行测量,而且与总体变形相比是较小的。利用本区域的活断层数据建立了活断层参数数据库。这些数据是在实施国际岩石圈计划项目Ⅱ-2“世界主要活断层图”过程中收集的。首先利用了丁国瑜、NVLukina、PMolnar、TNakata、AANikonov、VPSolonenko、PTapponier、VGTrifonov、KEAbdrakhmatov、邓起东、VSButman、SDKhilko、KGLevi、VIMakarov、SISherman、ASinha、AVTimush和RSYeats的文章资料建立了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包括每条断层的如下参数:①数目和名称(若有名称);②信息来源;③位置,以明确的地理坐标的点数表示;④断层面倾斜方向:NO(NE,N,NW和W),或ZU(SW,S,SE和E);⑤倾角,度:min-mp-max;⑥运动的侧向分量方向:D(右旋)或S(左旋);⑦拉张分量的存在,E;⑧运动的垂直分量方向:R(冲断或逆断)或N(正断);⑨侧向运动平均速率,mm/a:min-mp-max;⑩拉张的平均速率,mm/a:min-mp-max;⑪垂直运动的平均速率:mm/a,min-mp-max。其中,“min”表示参数的最小值,“mp”表示最可能的数值,“max”表示最大值。计算了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平均速率。如果倾斜或平均速率无法用野外数据确定,我们就用断层区的一般新构造和地震数据计算它们的可能值范围。平均速率可能是稀少强震时的蠕动或位移的脉动。对此我们是利用地质、地貌和较稀少的地震或测地资料计算的。如果沿断层的任何参数(④~⑪)有变化,就把它分为各单独的段。

提出一个上地壳的“流体动力学”模型。如把活断层的分散位移从形式上表示为大的时空范围的粘性流体流动的统一过程。这种分散-连续流动过程的宏观参数之一是应变率张量。把它计算为大的时空范围的有效平均参数。这个参数乘以粘度系数便是应力张量。

时间条件是完全满足的,因为采用了晚更新世—全新世(10万年)。我们只考虑上地壳层(15km)。为了满足空间条件,这一范围的横向尺度(基本窗的线性尺度)必须比最大断层要长。另一方面,窗的尺度不能太大,因为我们把它考虑为流动的基本体积。选用于计算平均变形窗的尺度将在下面叙述。

首先将断层各单独段再分为具有恒定走向和倾向、长20~30km的基本单元。为避免位移幅度的衰减,切去断层的端部,其长度不超过断层总长的5%。单元的宽度(断层穿透深度)与断层长度相对应。根据文献[16]: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 第5卷 现代岩石圈运动 地震地质

式中:L为断层总长度;L3为单元宽度,不能超过15km。我们引入数值: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 第5卷 现代岩石圈运动 地震地质

式中:S为沿单元的位移向量大小,L1为单元长度。我们称M为“几何矩”。按这个值的意义,它乘上断层的干摩擦系数即为作用于单元的力矩。它类似于一个震源的地震矩[17],对于任何一个基本窗,可以引入正交坐标系x,y,z(分别为东、北和垂直向上方向)。然后,由下式确定几何矩张量M的分量: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 第5卷 现代岩石圈运动 地震地质

式中:l,m=x,y,z;ls、ln和ms、mn为局部坐标系方向的余弦(n是垂直于单元面的法线,s是沿单元的位移向量方向)。每个窗内张量的所有相似分量(3)经求和与归一化处理,变为单位窗体积和时间的量: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 第5卷 现代岩石圈运动 地震地质

式中:n是任何窗内的单元数量;△V是窗面积乘以活动层厚度(15km);△T是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时间段。根据BVKostrov[17], 是活断层运动所造成的应变率张量的某分量在窗内的平均值。

利用已知的岩石力学方法[18],计算了主变形率(M1,M2,M3),并把它规定在窗中心。

将研究的区域按地理经纬度划分成两种方式的基本窗:第一种是大小为1°×125°、不重叠的窗,第二种是大小为3°×375°,步长分别为1°和125°的窗。第一种划分较详细,只用于计算基本变形的方向。第二种划分显示平滑的图案,用于计算基本变形的方向和大小。于是,变形率向量用基本缩短和伸长的方向(图3和图4)和大小的等值线表示(图5和图6)。

本区的主缩短轴(图3)全是近水平的,大部分地区内大致为北走向。这点在平滑的图上更清楚,但在详细的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偏离这个总方向的残差。它们出现在旁遮普山弧束两侧:在山弧束以东的塔吉克盆地东部、卑路支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以及更显著的是在山弧束以东的活动带内,如阿尔金山脉的走滑带、西藏北部、戈壁阿尔泰、杭爱(蒙古北部)和萨彦东北部。在西藏东缘和柴达木,主缩短轴几乎为正东走向。

在这两个“异常”带内主伸长轴(图4)也是近水平的,说明沿这两个带的运动是走滑的。更复杂的情况出现在塔吉克盆地东部和卑路支斯坦,那里的主伸长轴是近直立的,相当于冲断层运动。

在本区大部分范围内,缩短轴和伸长轴都是近平行的,具有大致正北向的主缩短。它显示走滑运动为主。后者似乎是研究区的最普遍的运动类型。同时,有些地区主伸长的方向几乎成为直立的。如喜马拉雅大部分地区、天山西部和东南部、阿尔泰东南部和萨彦。显然,这些地区的主要运动类型是冲断层活动。有趣的是,有些被活断层轻微破坏的断块内,往往观察到近直立的主伸长方向,如西藏北部、柴达木、准噶尔盆地北部和内蒙古。除西藏之外,这些地区大多以大规模弱变形的山间盆地为代表。这些盆地内的地壳根部和上地壳底部相对于邻近山脉是隆起的。盆地内垂向伸长和地表相对沉陷相结合是不平常的,需要补充研究。

主缩短率M3(图5)和主伸长率大小M1的空间分布(图6)表明,它们在本区的大部分范围内差别不大。这意味着变形显然是双轴的,相当于岩石力学的纯剪切变形。然而,有些地区具有较大幅度的主缩短率M3(图5)和主伸长率M1,而且M3>M1。最大幅度的M2,即M3与M1的最大差值出现在蒙古阿尔泰的科布多断层北端、塔拉斯—费尔干断层带、天山南部和中部的邻近部分、帕米尔北部(彼得一世山脉)、阿富汗法伊扎巴德以南的查曼断层和赫拉特断层交接带,以及喜马拉雅山脉的阿萨姆和比哈尔地震的震中带。在西藏东北侧,M2也相当大,但较上述地区为小。

图3 研究区主缩短的方向线长同它们与垂线形成的夹角成比例

图4 研究区主伸长的方向线长同它们与垂线形成的夹角成比例

图5 研究区主缩短率(M3)的大小按窗口大小为3°×375°计算;图中数字的数量级为10-9

图6 研究区主伸长率(M1)的大小按窗口大小为3°×375°计算;图中数字的数量级为10-9

在分析变形率大小时,我们注意到,最大变形率出现在印度板块的现代北界: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喀拉昆仑断层、帕米尔山脉北侧和邻近的南天山部分(包括塔拉斯—费尔干断层中段)、达尔瓦兹断层和查曼断层。较小而足够大的变形率出现在西藏东边界(云南北部)、阿尔金山脉中部和海源走滑断层带(即柴达木盆地西北和东北侧)、准噶尔断层西北端及蒙古的阿尔泰等地。所有这些地区都是造山带内小板块的现代边界带。

5 结论

曾有人指出[19],现代构造现象的形成是开放构造体系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体系是一组相互联结在特定规模地质环境中的自然作用。这些自然作用直接或间接导致岩石圈运动和各种形态的构造发育。同时,一个构造体系即一种构造-应力体系,是介质组织在某种程度上由于一种参数偏离其平衡状态而出现的,这些参数可以把它描述为热力学体系。这个体系的等级是用其中各单元间联结闭合的区域规模来表示的。在此意义下,我们有全球规模体系和不同等级的局部区域体系。

全球体系是板块构造的变更形式,它考虑岩石圈各层的拆离作用、各层相对独立的变形以及这些作用的地球动力学和构造结果[20]。局部体系的规模和构造表现不一。它们是由外部因素即全球体系或更大的局部体系内的各种作用产生的。例如,异常地幔的上隆造成上地壳变形。另一方面,由于地壳断块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岩石圈破裂,会使密度减低,引起地幔加热,导致火山和构造形成。

我们讨论过由于侵蚀和沉积作用导致均衡丧失的补偿对山脉隆起和山间盆地发育的影响。构造体系的更复杂的相互作用表现在芬兰斯堪的纳维亚的全新世断层活动,在那里作为厚的大陆岩石圈对大西洋扩张的反应的横向(NW-SE)挤压,与冰川载荷消除后的不均一均衡隆起相互作用。地震与活断层的联系是明显的,但我们还发现,在阿拉伯-高加索区域强震与具有超基性岩的蛇绿岩带之间的对应关系[21]。大概超基性岩转变为蛇纹岩时会增大岩石的体积,产生一种参与地震蕴育过程的附加应力。

Teilhard de Chardin[22]用无限时间结构的瞬间断面表示现今的时间。地质构造决定着该区域的活动构造的多种特殊性。类似的而不同发育的构造,可以根据活动构造特征来判别。例如,亚得里亚山弧束,在渐新世时类似于现今的阿拉伯-小高加索和旁遮普-帕米尔山弧束,后来受到改造。它的活断层作用显示出一些新的构造单元与老的继续发育的山弧束片段的结合。

因此,活动断层作用是现今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不同构造体系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

致谢 本研究由国际岩石圈计划项目Ⅱ-2和国际科学基金会项目MPJ000资助完成的。

(沈德富泽,叶洪校)

参考文献

[1]VGTrifonovLate Quaternary tectonicsNauka Press,Moscow(in Russian)1983

[2]VGTrifonovDevelopment of active faults,Geotectonics,1985,19:95~103

[3]VGTrifonovWorld map of active faults(Preliminary results of studies),Quaternary Intern1995,25:3~12

[4]VGTrifonov and MNMachetteThe World Map of Major Active Fault ProjectAnnali di Geofisica,1993,36:225~236

[5]PNKropotkinTectonic stress in the Earth's crust,Geotectonics,1996,30:83~94

[6]VGTrifonovGeneral features and peculiarities of the recent geodynamics of the continentsIn:Geodynam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tectonosphereRGGaretsky(Ed)Nauka Press,Moscow(in Russian),1991,144~160

[7]EArgandLa tectonique de I'AsieIn:13e CongrGeolIntVaillant Carmanne,Liege,1924,171~372

[8]VGTrifonov,VIMakarov and GAVostrikovStructural and dynamic layering of the lithosphere in neotectonic mobile beltsIn:27th IGC,Reports 3Quaternary Geology and GeomorphologyNauka Press,Moscow,1984,105~117

[9]YuMPushcharovsky and VGTrifonov(Eds)Tectonic layering of the lithosphere and regional geological studiesNauka PressMoscow(in Russian),1990

[10]AIKozhurin and GAVostrikovKurile Kamchatka island arc systemIn:Neotectonics and the recentgeodynamics of mobile beltsPNKropotkin(Ed)Nauka Press,Moscow(in Russian),1988,67~135

[11]HDrewes and EGeissModellirung geodynamischer Deformation in Mittelmeerraum,SatellitengeodasieVCHV erlagsgesellschaft mbH,D-6940,WeihelmS,1990,335~349

[12]IVMelekestsevVolcanism and relief formationNauka Press,Moscow(in Russian),1980

[13]AVNikolaev,IASaninaVGTrifonov and GAVostrikov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Pamir Hindu Kushregion lithospherePhysEarth and PlanetInter,1985,41:199~203

[14]EEMilanovskyNeotectonics of CaucasusNedra Press,Moscow(in Russian),1968

[15]EEMilanovsky and NVKoronovskyOrogenic volcanism and tectonics in the Alpine belt of EurasiaNedra Press,Moscow(in Russian),1971

[16]AVSidorenko(Ed)The map of faults in the USSR territory and the adjacent areasNedra Press,Moscow,1978

[17]BVKostrovThe mechanism of the tectonic earthquake sourceNauka Press,Moscow(in Russian),1975

[18]AJeager and GCookFundamentals of rock mechanicsSciPaperbacks,NY,1969

[19]VSPonomarev and VGTrifonovFactors of tectogenesisIn:Actual problems of oceanic and continental tectonicsNauka Press,Moscow(in Russian),1987,81~94

[20]VGTrifonovNeotectonics and current tectonic concepts,Geotectonics,1987,21:18~29

[21]TPIvanova and VGTrifonovNew aspects of correlation of tectonics and seismicity,Doklady AkadNauk(in Russian),1993,331:587~589

[22]PTeihard de ChardinLe Phenomane humainParis,1958

塔利班可以说是生于乱世。塔利班普什图语的意思是“学生”,塔利班组织就是伊斯兰学生民兵组织。1994年7月,当时正是阿富汗陷入全面内战的时代,国内有大大小小上百名军阀,相互之间为争地盘、抢财物大打出手,阿富汗人民在苏军撤走后又陷入了内战的苦海之中。在阿富汗南部省份坎大哈,一名叫曼苏尔的地方军阀头子绑架并强奸了一名当地妇女,一位名叫奥马尔的阿訇看不贯混乱世道,不满地方武装骚扰当地百姓,率领800多名伊斯兰学校的学生发动武装起义,袭击了那名军阀,并将他的尸体搬在坦克上游行示众,这种行动极大地震住了其他地方武装,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支持。8月,塔利班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边境城市查曼成立。 塔利班出现后力量扩张得很快。3个月内就迅速占领了普什图人聚居的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几乎占领了阿富汗的半壁江山。1995年,塔利班以起代号为“进军喀布尔”的大规模战役,很快控制了阿富汗近40%的土地。为了瓦解敌人,塔利班与希克马蒂亚尔的伊斯兰武装和杜斯塔姆的乌兹别克民兵这两支重要力量达成妥协,共同对付拉巴尼政府。经过充分的准备,塔一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兵临喀布尔城下,顺利地占领了阿富汗西部各省,使塔利班控制的省增加到14个。经过长达11个月的围困,塔利班从喀布尔市东、南、西三个方向发动总攻。9月27日攻克该市,成立临时政府,接管国家政权。 到1997年10月,塔利班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奥马尔为“埃米尔”。随后,巴基斯坦、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先后承认塔利班为代表阿富汗的唯一合法政府。1998年8月塔又连克马扎里沙里夫,月底夺得北方重镇内杰拉卜,控制全国90%的领土。1999年底塔利班将马苏德赶回潘杰希尔谷地后,切断了北方联盟与中亚国家之间的最重要通道,但塔利班似乎走到了强驽之末,此后军事上的进展不大。去年和今年的几次进攻都无功而返。承认塔利班的国家还是只有最初的三个国家。 塔利班兴起后,人们对塔利班的褒贬不一。有人对塔利班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壮大,除了本身是主要由阿富汗主体民族普什图族构成外,主要是塔利班顺应民意,提出了“铲除军阀、恢复和平、重建国家”、“把阿富汗建成为一个统一、民主和繁荣的伊斯兰共和国”等口号,这无疑使经受了20多年战乱之苦的阿富汗人民看到了和平的曙光。塔利班在占领区采取的措施也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比如收缴民间的枪支弹药、免费向穷人发放粮食和食品,取消重重关卡,减免老百姓税额。另外,反塔联盟内部不团结也是塔迅速发展的原因。 塔利班也禁毒,以前曾被联合国称为世界最主要的毒品生产地,但从去年开始,塔利班也下令不准许农民再种植毒品,否则可能被当局处罚并要拔掉毒品。据联合国调查组今年中的调查显示,塔利班控制区已基本消除了毒品种植的情况。对待吸毒的人塔利班也毫不手软,他们强迫那些吸毒人员在下雪天受冰。而另一方面,阿富汗自身没有能力为农民找到替代罂栗种植的农作物,塔利班自己也没有替代作物的种子。 但也有人认为,塔利班过于暴力,占领喀布尔时当众处死纳吉布拉并将其悬尸示众,宣布实行严格的伊斯兰法规,要求国民穿戴传统服饰,男人必须留胡须,妇女以厚纱从头到角蒙面。塔利班认为城市居民受到了世俗外国影响的腐蚀,因此,他们严厉限制城市居民。比如,在田间劳动的妇女仍然戴着可以露出脸部的头巾,而在城市里则必须裹着把整个面部全罩上的面纱。13岁以上的女孩禁止进学校。在一名教师家的客厅里,遮盖得严严实实的女学生三三两两地来到这里,以免引起人们对她们的注意。这个屋子里的每一个人,包括儿童,只要被逮住,就会被关进监狱。塔利班对妇女受教育问题的政策已经被广泛报道。 内战爆发前,喀布尔的教师中有70%是妇女。当她们被赶出这个就业市场后,这个首都的大多数学校已被迫关闭。因此,禁止妇女任教现在除了剥夺了女孩的受教育权利之外,肯定也将剥夺男孩的受教育机会。整整一代人正在得不到学校教育的情况下成长。塔利班说,专门的女子学校等到内战结束、经济形势好转之后将会建立。与此同时,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更重要的问题上。一位笃信宗教的学者非常诚挚地解释说,塔利班知识分子中间正在展开一场辩论:一些人认为对同性恋的恰当处罚是把同性恋者从高楼上扔下去,而另一些人则坚持说,应该推倒一堵墙来砸死他们。 另外,塔利班还不准看电视、听收音机和其他娱乐活动。今年以来,塔利班相继炸毁巴米扬大佛、强迫印度教徒佩带标志,这些行为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难道塔利班真的就不知道死活非要与文明社会为敌吗?恐怕其中的理由没有那么简单…… 国际社会应该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塔利班不等于阿富汗,本·拉登不等于塔利班,我们要防止有人将这些概念搞混淆,而暗渡陈仓干见不得阳光的勾当。恐怖主义是世界性的问题,每个正义国家都应该联手行动,但我们也不能借此干涉阿富汗。历史证明阿富汗是很难被征服的。阿富汗地理上不是小国,它地处南亚、中亚和西亚的结合部,靠近中亚和里海油气富集区,地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英帝国和前苏联可以说是20世纪两个不同时期的超级大国,但这两个大国却都先后栽到了阿富汗手里。领土上也不是小国,实际上直到19世纪初期,它还延伸向从赫拉特到克什米尔、从阿姆河到阿拉伯海的广大地区。只是由于阿富汗国王阿赫马德的孙子们争夺权力的竞争,阿富汗的土地才大为缩小成为内陆国家。即使如此,它还拥有现在的652225平方公里的领土,总面积比法国加上奥地利,还要大16773平方公里。 阿富汗历来是大国争夺的牺牲品,流亡到俄的拉赫曼王朝前国王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阿富汗是一个小国,它就像两头狮子之间的一只山羊,或者像夹在两块磨石之间的一粒小麦。像这样的小国,怎么能够立于双磨之间而不被碾为齑粉呢?”虽然阿富汗屡受侵略,但阿富汗人却宁死不屈。1221年,成吉思汗的外孙穆屠根在阿富汗巴米扬的一次战役中被打死了,成吉思汗用屠城方式进行报复,人和牲畜均被杀光,巴米扬城成为一片废墟。当时的阿富汗国王被迫向印度退却,他把自己的家人一个个扔到印度河中,随后跃马入河,边退边战,连成吉思汗也佩服这种勇敢精神,决定不再追赶战败者。

 花剌子模(乌兹别克斯坦语:Xorazm;俄语:Хорезм;阿拉伯语:�1�6�1�2�1�9�1�9�1�0�1�9 Khwārizm;波斯语:�1�6�1�2�1�9�1�9�1�0�1�9 Khwārazm;英语: KhwarezmKhorazm或Choresmien)

  旧译“火寻”,是一个位于今日中亚西部地区的古代国家,位于阿姆河下游、咸海南岸,今日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两国的土地上。花剌子模有时也被写作“花拉子模”。中心城市为乌尔坚奇(旧译玉龙杰赤)。古代为波斯帝国的一省。约公元前四世纪中期,成为独立国。公元700年前后被阿拉伯帝国征服。十一到十三世纪受塞尔柱突厥统治。领土扩至波斯、阿富汗一带。1218-1220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征服。1388年又被帖木儿帝国征服。十六世纪属乌兹别克。十六世纪中都城迁至基华,通称基华汗国。1873年被俄国所并。 编辑本段地理 花剌子模位于被东部的克孜勒库姆沙漠及南部的卡拉库姆沙漠包围的干燥地带。古代阿姆河丰富的水资源为其提供了灌溉的便利,花剌子模成为农业生产高度发达的地区。 编辑本段历史 花剌子模在公元前6世纪为波斯帝国的一个省。公元前4世纪初独立,后受印度的贵霜帝国控制。3世纪时,波斯萨珊王朝重新控制花剌子模。7世纪末前后被阿拉伯人征服。11世纪到13世纪受塞尔柱突厥统治,领土包括波斯的东部和阿富汗。1219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征服。1388年又被帖木儿的铁木尔帝国征服,后又归波斯统治。

  16世纪初,花剌子模南部地区出现了独立的布哈拉汗国。1512年,花剌子模绿洲居民起义,摆脱波斯统治,拥立乌兹别克汗国王族成员为汗,建立独立的国家,即希瓦汗国。1873年被沙俄吞并。1920年建立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24年解散,其领土并入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两个加盟共和国。 编辑本段花刺子模帝国 花刺子模沙赫伊勒阿尔斯兰死(1172年)后,他的两个儿子塔喀什和苏丹·沙赫争夺王位。塔喀什失势,企图从喀喇契丹那里寻求避难。喀喇契丹的摄政皇后耶律诗为了驱逐苏丹·沙赫和帮助塔喀什复位,把率军入花刺子模的任务交给其夫。其夫完成了任务(1172年12月)。但是,尽管塔喀什把他获得的王位归功于喀喇契丹人,但由于喀喇契丹人强征贡赋的苛刻条件,他立刻就起来反抗,喀喇契丹人转变了他们的政策,支持他的兄弟苏丹·沙赫反对他。尽管他们未能够使苏丹·沙赫恢复花刺子模的王位,但他们借给他一支军队,苏丹·沙赫用这支军队去征服呼罗珊(他于1118年夺取莫夫、萨拉赫斯和图斯)。于是,苏丹·沙赫统治了呼罗珊,直到1193年他去世。他死后,塔喀什把整个呼罗珊重新并入他的花刺子模版图(1193年)。

  塔喀什一成为呼罗珊的主人之后,就入侵伊刺克·阿只迷。上面已经提到过,该省是末代塞尔柱克苏丹、吐格利尔三世的王室领地。在1194年3月19日发生在刺夷附近的一场决定性战争中,巴格达哈里发纳绥尔邀请塔喀什打败并杀死了吐格利尔三世。这一胜利结束了塞尔柱克人在波斯的统治,使伊刺克·阿只迷连同刺夷和哈马丹一起转归花刺子模沙赫。 但不久因为土地关系哈里发和花剌子模沙赫逐渐闹翻,并交恶。

  塔喀什之子、阿拉·阿德丁·摩诃末继位(1200-1220年在位)。他使花刺子模国达到了鼎盛,在他统治期间花刺子模国成为中亚的主要帝国。他的第一次行动是从古尔人手中夺取阿富汗地区。

  当摩诃末的前两代沙赫们正在阿姆河下游创建花刺子模帝国时,另一支强大的穆斯林势力正在阿富汗境内崛起。直到当时,阿富汗一直是属于突厥族伽色尼王室,该王室还拥有印度的旁遮普。大约在1150年,苏里阿富汗人中的一个氏族起兵反抗在赫拉特和巴米安之间的古尔山区的伽色尼苏丹们。是年,古尔王朝首领贾汗·索兹掠夺其都城加兹尼,1173年贾汗·索兹的继承者吉雅斯·阿德丁长久地占领了该城。伽色尼王朝的苏丹们逃到旁遮普的拉合尔避难,把阿富汗地区让给了古尔王朝。在古尔王朝著名的希哈布·阿德丁·摩诃未统治期间(1163-1206年在位),古尔帝国向东发动了一次有影响的扩张。希哈布·阿德丁·摩诃末废黜了旁遮普的末代伽色尼王朝统治者们,吞并该省(1186年),从印度王公们手中夺取恒河流域(1192-1203年)。这些是当他受到与他同名的花刺子模沙赫摩诃末的进攻时,他所取得的成就。

  两个摩诃末之间的第一次战斗发生在阿姆河畔,古尔王朝获胜,他们前往掠夺花刺子模本土(1200年)。花刺子模的摩诃末向他的宗主,即喀喇契丹的古儿汗求援,古儿汗派一位名叫塔延古·塔拉兹的人和他的另一个封臣,撒马尔罕的哈拉汗朝王子乌斯曼·伊本·易不拉欣一起领兵前往援助。幸亏有这些援军,花刺于模沙赫在赫托拉斯普才打败了古尔人,并把他们赶出花刺子模(1204年)。喀喇契丹人紧追古尔的摩诃末,并在巴尔赫以西的安德克霍给予他一次灾难性的打击(1204年9-10月)。这次胜利最终表明了花刺子模人对古尔人的绝对优势。但是,直到古尔王朝的摩诃末死(1206年3月13日)后,花刺子模的摩诃末才从古尔人手中夺取了赫拉特和古尔山区(1206年12月)。1215年,花刺子模沙赫夺取加兹尼城,完成了对阿富汗地区的征服。

  花刺子模的摩诃末把他对古尔人的胜利归功于他的宗主、喀喇契丹的古儿汗。但是,他的感恩之情是短暂的。当其权力到达顶峰之后,他这位穆斯林的皇帝(因为大约在此时他采用了苏丹称号)和伊朗三分之二地区的君主,不能容忍继续充当这些异教蒙古人的封臣和纳贡臣。哈拉汗朝的撒马尔罕王乌斯曼(1200-1212年)也是喀喇契丹人的封臣,他也有这种情绪。花刺子模的摩诃末在与乌斯曼达成了一项协议之后,于1207年占领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并取代喀喇契丹成为该地区宗主。干是,花刺子模帝国囊括了整个河中。据志费尼记述,喀喇契丹人进入撒马尔罕发起反攻,但是,在一次战斗中,花刺子模人俘虏了塔延古将军,这次战斗或者是发生在费尔干纳安集延附近的伊拉米什草原,或者是发生在怛逻斯草原(1210年)。

  摩诃末在撒马尔罕王、哈拉汗朝的乌斯曼的合作下击溃了喀喇契丹人,乌斯曼把对古儿汗的效忠转来效忠于摩诃末。但是1212年,乌斯曼对花刺子模人的这种服从感到厌倦了,起来反叛。摩诃末向撒马尔罕进军,占领并洗劫了该城,处死了乌斯曼(1212年)。于是,统治着突厥斯坦达两个多世纪的哈拉汗朝统治家族的最后一位代表也不复存在了。

  最后,花刺子模的摩诃末于1217年骑着马作了一次穿越波斯的凯旋旅行,途中,他接受了阿塔卑们(或者说波斯各省内独立和世袭的突厥总督们)向他表示效忠,特别是法尔斯的萨尔古尔朝人的效忠。他一直来到阿拔斯领地伊拉克阿拉比的边界扎格罗斯山的霍尔湾。当他正要向巴格达前进时,他与哈里发发生了争吵。甚至连阿塞拜疆(大不里斯,不属他这次出巡地)的阿塔卑,也主动承认自己是花刺子模的纳贡臣。在这时(1217年),花刺子模突厥帝国北以锡尔河为界,东以帕米尔和瓦济里斯坦山区为界,西以阿塞拜疆、卢里斯坦和胡齐斯坦山区为界,它囊括了河中、大半个阿富汗和几乎整个波斯。

  就在此后,摩诃未与成吉思汗发生了冲突。

  前文中应该记住的是,在蒙古进攻的时候,花刺子模帝国是刚创立起来的,并且以它最后的形式存在的时间不过几年。它未来得及巩固自己,甚至没有建立起任何组织。这个短时间内拼凑而成的帝国在最初的一击之下就崩溃了,这没有理由为成吉思汗的计谋感到吃惊。在构成所谓的花刺子模帝国的各部分之间的唯一内聚力是摩诃末苏丹本人。尽管他比其他东方统治者交的好运要长久些,但事实上,他也像容易激起热情一样地容易丧失勇气。必须记住,当成吉思汗开始征服这个帝国时,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归属于花刺子模帝国还不到8年,撒马尔罕城是在受到疯狂的屠杀后才归属的。在成吉思汗入侵前4年多的时间内,阿富汗地区还未完全归并于花刺子模帝国(加兹尼城是1216年并入)。西波斯不可争辩地属于花刺于模国也仅仅3年的时间(1217年)。事实上,与历史学家们的文献相反,在成吉思汗入侵时,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花剌子模国,而只有一个帝国的胚胎,帝国的轮廓,甚至缺乏国家的骨架。当成吉思汗面对像中国北部金国这样的真正国家时,他将面临着与之完全不同的艰巨任务。

  君主列表:

  阿即思

  伊勒埃尔斯兰

  苏丹沙

  塔喀什

  摩诃末

  扎兰丁 编辑本段被遗忘而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剌子模 在许多世纪以前,一些不知名的工匠在花剌子模古国地域建起了众多难以攻克的要塞,直至今日这些宏大的建筑物仍让一些科学家和旅行者惊叹不已。

  花剌子模绿洲四周的克孜勒库姆沙漠是一片神奇的沙漠。在一个个新月形沙丘中间,在苏尔塔努伊兹山支脉的荒丘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人工活动的遗迹,有呈虚线向几十公里开外延伸开去的古代沟渠残痕,有不少大村落和城市的废墟。今天这里已经荒无人迹。一些乌鸦、蜥蜴和蛇如今成了昔日花剌子模废墟的主人。人们一来到这里,便有一种置身于妖魔鬼怪王国和物质化的海市蜃楼世界之中。

  有人常把花剌子模古国地域称之为“中亚细亚的埃及”,应该说这个比喻还算恰当。因为在世界上还很难找到这么一个相对地域不大却集中了如此众多古建遗址的地方,这里仅古代要塞就不下几十座。它们像古埃及的金字塔,给第一次造访这里的人一种深深的震撼,他们不由得一下子产生好些问题:在缺乏应有建筑机械的情况下,古代工匠们是怎样建起如此高大的建筑物呢?它们又何以能保存至今?因为这些建筑绝大部分都已经有了两千年的历史。而据乌兹 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历史、考古和民族学研究所对一度曾经非常强大的花剌子模古国防御工事有过一番研究的有关专家介绍,花剌子模在新世元初期曾经相当繁荣,多处都在大兴土木。

  花剌子模所有要塞的建筑原理几千年来都保持不变。基座一定得用河沙,因为有防潮作用,而且碰到地震有减震的作用。墙是用大块砖坯砌的,这样的砖多少年来仍坚硬无比,就是现在也还可以用来盖房子。而且在每块砖坯上还能看到一种特殊记号。它们到底工匠留下的记号,还是皇族姓氏的标记,到今天也没有人能说清楚。砖坯之间的粘合剂用的是粘土,就是要塞内用梯形砖坯砌起来的拱式楼板也能把得牢牢实实。砖与砖之间用天然石头加楔。木料实际上不用,因为这一带地方不长树木,但古代的工匠看来是没木头也行。还有意思的是,新纪元初期的建筑师就已经考虑到用水管将邻近水渠里的水引进要塞。水管是用陶土烧制,直径有50~60公分粗,这样的水管可以用上很多年。

  古代工匠的盖房速度还相当快,两三个月即能盖起一座要塞。建筑师还相当懂行,对各种建材的质量都很了解,反正是经他们盖的要塞已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无论是风雨和摄氏零上50度的酷暑,还是公元712年曾率兵攻下花剌子模的阿拉伯统帅库捷伊巴和后来蒙古大军的进袭,不少要塞如今看上去仍像其主人刚刚扔下似的。可奇怪的是,尽管这些要塞如此高大雄伟,又保持得如此完好无损,可知道的仅限少数一些专家。也许是它们都盖在远离通衢要道很远的地方,没有当地历史学家当向导一般人还真去不了。

  要塞的选址问题也是古代中亚地理学史上的一个奥秘之一,对此说法不一。按说人们都是千方百计尽量择泽而居,可这里的要塞所在地离水源都很远,阿姆河畔就找不到一处大型的防御工事。这可能是花剌子模的古代居民都想把要塞建在自然高地上,可阿姆河两岸很难找到这样的高地。于是花剌子模居民决定挖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的沟渠来解决供水问题。这可是非常浩大的工程,很可能有成千上万的民工在白天黑夜不停地挖。

  另外,选址还兴这样的迷信:从相中的地块附近捉1只野兽来杀,如果医生发现该野兽有某种疾病的症状,就不能在这里盖房子,因为这种病有可能传染给人。

  除此之外,建要塞需要大批如河沙和粘土这样的建材。至今也还弄不明白,那些古代工人是怎样解决建材供应问题的。反正是河沙和粘土被源源不断地从几十公里开外的地方运来,肯定当时沙漠里有不少驮运队起到了运输大队的作用。

  其结果是花剌子模留下了令世人无不震惊和叹服的工程。就举建于公元1世纪的托普拉克·卡拉(土城)为例,该城的城墙总长就有1公里还多,是一座完整的城市,历史学家在城内发现有不下10个街区。就因为城市是建在平原上,所以一定得筑高墙以防敌人来犯。墙高10米,在最高处还建了一座城堡。

  另一座卡孜勒·卡拉要塞(红城)的宏伟程度也丝毫不比前者逊色,它曾于1~7世纪起到镇守边关的作用。尽管其规模不算太大(65х65米),但曾经是一块使敌人感到难啃的骨头。城墙是双层的,宽8米,高15米。要塞本身2层,第一层有4米高的柱脚,好让敌人的攻城炮发挥不了作用。

  要说选址得当,阿雅斯·卡拉(风城)可谓最理想。就是轻装爬上这块建有要塞的自然高地也很吃力。据历史学家推算,该要塞建于公元前4~3世纪,可奇怪的是像是没人用来抵御过敌人。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要塞不知何故没有竣工。考古学家没在里面发现有住过人的迹象,而且还找到不少已经备好却没用过的建材。更让人不得其解的是,这座已经风雨剥蚀了1千多年的古建筑就像是刚刚被人遗弃似的,其冷峻的红土墙和高耸的塔楼至今仍令人望而生畏。

  这些规模不小的古要塞遗址有着不少传说和故事。民间还传说许多要塞下面都挖有由恶魔看守的地道,谁要想进去找宝,准得把命送掉。可考古学家们多年来在这里爬上爬下,也没一个送命的。至于说下面是否有宝,科学家并不排除这种可能。问题是古代花剌子模的许多类似建筑至少还有一半没有很好研究,比如卡孜勒-卡拉要塞就干脆没人光顾过。

  总之,人们现在对古代花剌子模还知之甚少。这个古国的诸多古城直至今日都还处在沉睡之中,其编年史尚存在不少急需填补的空白。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剌子模古国迟早总会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786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4
下一篇2024-02-14

随机推荐

  • 妮维雅洁面慕斯好用吗 零皂基的洗面奶

    妮维雅新推出的这个洁面慕斯一上市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和追捧,连女星张钧甯都为他站台,这是一款0皂基,纯氨基酸配方的洗面奶,对皮肤无刺激,很温和。敏感肌和痘痘肌以及孕妈妈们都可以放心的使用哦。妮维雅洁面慕斯好用吗一、0皂基,氨基酸配方

    2024-04-15
    19400
  • 妮维雅走珠液怎么用?妮维雅走珠液使用方法

    妮维雅走珠液止汗香体,干爽舒适,清爽洁净,男女适用。那么妮维雅走珠液怎么用下面我为你提供妮维雅走珠液使用方法。妮维雅走珠液怎么用外出前或洗澡后,抹于腋下或其他需要抑汗部位,先将瓶口朝下,让走珠接触止汗香体露,然后轻轻滚动走珠,均匀涂于腋

    2024-04-15
    27600
  • 日本好用的护手霜有哪些?哪些日本品牌护手霜好用?

    除了脸部肌肤,手部肌肤也是很多人护肤所关注的,手部肌肤有时候比较粗糙,缺乏水分,需要用些护手的产品,护手霜有很多的品牌,日本有许多好用的护肤产品,适合亚洲人的肌肤使用,那么日本好用的护手霜有哪些?哪些日本品牌护手霜好用?1、日本好用的护手霜

    2024-04-15
    16600
  • 精华液和精华素的区别在哪里?哪个用起来比较好?

    两者都是利用高科技超链接技术从天然动物、植物或矿物中提取活性成分浓缩而成的精华产品。它们具有保湿、抗皱、紧致、滋养和减少皮肤色素的功效。二者的区别1质地差异:一般是精华液较薄,比精华素更容易渗透到皮肤内部发挥密集护肤效果。2功能差异:增加水

    2024-04-15
    20700
  • 妮维雅在中国有多少家工厂

    妮维雅在中国有53家工厂。总部位于德国汉堡的bdf公司在全世界拥有79家分公司及53家授权制造公司。业务遍布欧洲,美洲及亚洲地区,员工近2万人。nivea是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最具有商业价值的100个品牌之一,也是ac尼尔森市调公司评选的

    2024-04-15
    15600
  •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顺序 正确的护肤流程

    市面上各种各样的精华产品有着不同的护肤效果,精华露和精华液是两种不同种类的精华,无论是质地还是使用感方面都不同,使用顺序也不同。精华露和精华液的顺序精华露和精华液的使用顺序,一般是清爽的用在前,粘稠的用在后头。精华露和精华液其实都属

    2024-04-15
    16700
  • 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雅是哪国的品牌?

    妮维雅这个品牌大家都比较熟悉,很多人都会想到它们家的洗面奶,还经常被拿来和其他的护肤品牌做比较,比如说欧莱雅这个品牌,因为欧莱雅的护肤产和妮维雅一样也是有男士和女士的,那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雅是哪国的品牌?1、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

    2024-04-15
    97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