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邦 ( Frederic Chopin,1810-1849 )有「钢琴诗人」的美誉。父亲是法国人,侨居波兰多年,母亲是波兰人,很爱唱歌。萧邦一直把波兰视为自己的祖国,波兰人也把萧邦当作他们的民族伟人来崇拜。在十九世纪,华沙的一份报章刊登了一句话:「上帝把莫札特赐给了德国人,却把萧邦赐给了波兰人。」 由此可以证明萧邦在波兰人心中地位。
萧邦从四岁开始弹钢琴,八岁时首次华沙在公开演奏,十二岁 时,他已成为闻名波兰的小钢琴家了。人们惊异於他的才华,把他称许为 「第二位莫札特」 。当时华沙音乐院院长兼作曲家艾尔斯纳( Joseph Elsner ) 预言萧邦将来一定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艺术家,留名於波兰的文化史册上。艾尔斯纳把萧邦收作自已的学生,教他音乐理论和作曲。后来,萧邦中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华沙音乐学院,继续学习音乐。萧邦十四岁便出版了钢琴四手联弹轮旋曲,并且经常在欧洲各城市演奏,所以到了十九岁时,萧邦已是位名满欧洲的青年天才钢琴家了。
由於萧邦的老师艾尔斯纳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受到老师的影响,萧邦对祖国的文化也有深厚的感情,当时波兰饱受俄、奥、普等国家的侵略。一八三0年,萧邦二十岁,萧邦的父亲决定让萧邦出国举行旅行演出,临行前,他的朋友们送给他一只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萧邦就带著这把祖国的泥土,离开华沙到维也纳去了。萧邦离开祖国只有一个星期就听到华沙起义的消息,革命风暴迅速展开。在旅行演奏的途中,萧邦以他的音乐来诉说他对波兰的怀念和对祖国革命前途的忧虑。第二年7月,萧邦返回波兰。但途中却得到起义失败、华沙沦陷的消息。从此,萧邦拒绝到俄国演奏,也没有再回到波兰,但他的作品裏却充满了对祖国的怀念。
在巴黎的期间,萧邦认识了许多当代伟大的音乐家、艺术家和作家,也成为贵族沙龙裏的热门人物。 由於萧邦患有肺结核,不能过於劳累,他便把演奏会减少,专注教学生及作曲,因此这时期他的作品相继面世。一八四八年,法国境内爆发革命,萧邦离开巴黎前往英国,但他的健康日渐恶化,所以他在一八四九年再返回巴黎。到了当年的十月十七日不治逝世,享年三十九岁。萧邦的朋友们遵照他的遗嘱,取出他从波兰带来的银杯,把裏面盛著的祖国泥土撒在他的棺木上。并且把他的心脏用一 个匣子装好运回波兰,安置在华沙的圣十字大教堂裏。
萧邦的音乐作品几乎全以钢琴曲为主,而且大多是小品形式。他擅长使用一种称为「弹性速度」的自然节奏来表现如歌的旋律,和声丰富,旋律清新而且充满波兰舞曲的风格,例如:刚勇豪迈的波洛涅兹舞曲(Polonaise)、60首以上开朗而感情丰富的马厝卡舞曲(mazurkas) 、F 小调幻想曲(Fantasie in F minor)、2首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3首奏钢琴鸣曲(Piano Sonata)、大量前奏曲(Preludes) 、练 习曲(Etudes)、叙事曲(Ballade)、船歌(Barcarolle)、圆舞曲(waltzes)和许多优美动人,小巧玲珑的小夜曲(Nocturne)等。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主要作品有夜曲21首、圆舞曲17首、马祖卡25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练习曲27首、前奏曲24首、谐谑曲4首、即兴曲4首、钢琴奏鸣曲3首、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叙事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等等。列举(部分)如下
作品类别 作品名称 作品编码
圆舞曲 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 Op18
圆舞曲 降D大调圆舞曲 Op64 No1
圆舞曲 升C小调圆舞曲 Op64 No2
圆舞曲 降A大调圆舞曲 Op69 No1
圆舞曲 降G大调圆舞曲 Op70 No1
钢琴奏鸣曲 C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 Op4
钢琴奏鸣曲 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 Op35
钢琴奏鸣曲 第三钢琴奏鸣曲 Op58
扩展资料:
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弗里德里克·肖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