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音乐美学Aesthetics of Music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基础理论学科。音乐美学同一般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评论等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和深化,往往离不开从上述这些领域的成果中吸取营养。
(2)对象
音乐美学在研究对象上却同上述的这些领域不同。一般美学把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从总体上研究艺术的本质和普遍规律,而音乐美学则把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特殊种类,研究它的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音乐技术理论(如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配器法等)研究音乐创作的技法、音乐构成上的具体准则,而音乐美学则把音乐作为一个总体,从更概括的角度考察它的本质和规律;音乐评论从实践上把具体的音乐现象作为它的分析和评论的对象,而音乐美学则对音乐的总体进行基础理论性的学术研究,为音乐评论提供理论前提。
(3)研究角度
音乐美学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不同的角度进行:哲学的角度、心理学的角度、广义社会学的角度以及音乐作品自身的美学特性的角度。对音乐艺术进行哲学角度的研究,主要涉及下列一些问题:音乐的本质是什么?音乐的内容是什么音乐同现实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同哲学认识论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具有根本性质,是音乐美学中首先要探讨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音乐艺术所要回答的问题,诸如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人们究竟是如何感受音乐的?音乐是以何种方式作用于欣赏者的?20世纪以来,心理科学的发展为从心理学方面研究音乐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和前提,为音乐美学研究的这一新领域开辟了道路。从广义的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音乐艺术,涉及诸如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的价值标准、音乐的阶级性因素、音乐的持续存在和继承性等等一系列问题,至于从音乐作品自身的美学特性的角度研究,则涉及诸如从音乐作品的结构、诸构成因素的内在特性等方面来考察音乐美学等一系列问题。
人们可以分别从上述不同角度的某一个角度从事音乐美学的研究,但是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应该是一个具有自己完整体系的整体。对音乐艺术进行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以及音乐作品自身的美学特性的研究,这四者之间包含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任何以孤立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来贬低、甚至否定其他方面研究的价值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将以上 4个方面研究的有价值的成果综合起来,才能构成音乐美学完整的整体。
(4)历史发展
音乐美学这个概念在18世纪末叶德国音乐学者的著作中已经出现。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19世纪后半叶在欧洲逐步建立起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它已经成为一般美学和音乐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各国音乐家们对音乐的本质、音乐审美感受、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标准等基本问题的思索和探讨却早已进行了,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它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在古文献中的材料说明,先民们不仅早已具有关于音乐的审美意识,而且也发生了关于音乐的起源及其功能的种种想象性思维,认为音乐起源于对自然、风、气的模仿,音乐的功能是可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战胜敌人等等。当时这些看法都是在宗教与神话的形式中出现,成为以后文明社会中音乐思想的胚胎和萌芽。
庄子认为:音乐的规律与宇宙自然的规律之间是相通的、一致的。自然界本身含有音乐中所具有的许多因子,如节奏、韵律、合规律、和谐等等。所以在庄子看来:音乐也是以大自然为蓝本而被创造出来的,而蓝本必定胜于模本,自然美必定胜过人为美,因此无声之乐必定高于有声之乐。大约这就是“至乐无乐”的涵义所在。欧洲古代至中世纪的音乐美学思想 欧洲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早在公元前 5世纪前后古希腊时代就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西方近代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的最早的胚胎和萌芽。
毕达哥拉斯在探索音乐同数的关系上、琴弦长短同其声音高低之间的比例关系上,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把数解释为音乐的本质,强调存在一种由天体运动形成的听不见的宇宙音乐等,却明显地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甚至神秘的色彩。在古希腊奴隶制兴盛时期,对音乐本质的理解占主导地位的是模拟论。思想家们通常把音乐同其他艺术一样看作是一种模拟,所不同的是各种艺术的模拟对象各不相同。唯物主义者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40~前480)、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约前370)等人通常把音乐模拟的对象理解为自然界的实在客体(如鸟鸣);而客观唯心主义者柏拉图(约公元前428~约前347)虽然也承认音乐模拟的对象是现实世界,但这现实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派生物或影子,而音乐不过是“影子的影子”。柏拉图的贡献在于他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认为音乐能对人的精神道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反对把音乐看作是一种娱乐,主张把音乐作为培养其“理想国”公民的重要手段。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把音乐同人的感情生活联系起来,他不仅指出音乐可以模拟人的各种感情状态,而且指出音乐具有这种能力的原因在于它同人的情感一样都是一种运动过程。他不仅承认音乐的道德教育作用,而且承认音乐的娱乐作用,认为它可以使人们在闲暇中享受精神方面的乐趣,使心灵得到净化,产生快感。上述强调音乐的道德伦理作用的理论,后来被称为“艾托斯学说”。
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里士多塞诺斯(公元前 4世纪)突破了他的前辈,将古希腊的音乐美学向前推进了一步。他反对把数理解为音乐的本质这种思辨的态度,强调音乐的感性的、听觉的性质的重要性;他甚至把感觉和记忆看作是音乐理解的两个组成部分。这样,亚里士多塞诺斯便为当时音乐美学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成为后来从心理角度研究音乐的先驱。艾托斯学说在奴隶社会走向衰落的时期受到了一些人的否定。这种倾向在恩皮里库斯(公元前2世纪)和菲洛得穆斯(公元前1世纪)的著作中都有明显的体现。他们认为音乐既不能表现人们的情感和精神品质,也根本不具有道德伦理作用,断言艾托斯学说是一种明显的错误。在恩皮里库斯看来,音乐至多不过对人的感情生活起某种临时的缓冲作用。以基督教思想为精神支柱的欧洲中世纪音乐美学思想从古希腊吸取了一些观念加以歪曲和改造以适应其宗教世界观的要求,这样便使古希腊音乐思想中许多有价值的成果被抛弃或阉割。在早期基督教神父希波的圣奥古斯丁(354~430)的著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倾向。他一方面承袭古希腊的理论,把数看作是音乐的基础,承认音乐的感情作用和娱乐性,但同时又认为音乐应该使人们摆脱世俗的邪念,净化人的灵魂,加深人的宗教感情。这种倾向在对音乐有更为深入研究的罗马思想家AMS波爱修的著作中也能看到。中世纪的经院神学家们认为,音乐的内容既同现实的客观世界无关,也同思维的理念世界无关,而是同彼岸世界的上帝相联系的。在他们看来,音乐的根源是上帝;音乐的美不过是上帝在这个对象身上打下的烙印,是上帝自身性质的体现;而音乐中所表露的情感只能是对上帝的虔诚信仰、对彼岸世界的憧憬和对尘世苦难的忍耐。这种看法成为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音乐观的中心内容。
编辑本段音乐美学发展转折点中国魏晋以后音乐美学的发展 从魏晋开始,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明显地出现了一个转折。人们已不满足于就音乐的起源、 本质、 特征、功能等问题进行一般性考察,而是转入了对音乐自身的规律和各个具体部门(古琴、声乐、戏曲等)的特殊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个转变的最初代表,便是嵇康和他的两篇名作──《声无哀乐论》及《琴赋》。《声无哀乐论》的主要观点是:否认音乐具有人的情感内容,认为音乐的本质仅在于声音的单、复、高、埤、舒、疾等所构成的形式方面,音乐的美即由乐音组成的形式美。“声无哀乐”论总的倾向是强调音乐艺术的独立性,否定音乐与社会政治的关系。这种倾向虽属唯心主义,但它却符合魏晋时期出现的有关艺术自觉的时代潮流;同时对于秦汉以来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礼乐思想是一种叛逆。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琴赋》的观点与“声无哀乐”论基本一致。在此文中,嵇康对琴的音乐的和谐美、形式美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可视为对其“声无哀乐”理论所作具体形象的发挥与运用。
魏晋以后,中国音乐美学发展的重心,逐渐转向琴(七弦琴)的领域。琴的美学在中国同样发轫很早。两汉时代已经出现了不少有关“琴”的篇章。例如:刘向的《琴说》、扬雄的《琴清英》、蔡邕的《琴赋》、桓谭的《琴道篇》等等。但它们大都不够系统,这时的琴学还处在酝酿阶段。琴的美学真正的奠基时期是在唐宋时代。琴学史上第 1部较有份量的著作可算是唐代琴家薛易简(活动于742~756年间)的《琴诀》。据朱长文(1041~1100)的《琴史》所记,这部著作共有7篇,全文今已不传,只剩下一些片断。在这些片断中曾经提及:“故古之君子,皆因事而制,或怡情以自适,或讽刺以写心,或幽愤以传志,故能专精注神,……”由此可见琴的以写心传志为主的美学精神。
在宋代著作中,规模最为宏大的是朱长文的《琴史》,其中的观点,却少有对于传统的突破。而真正有所突破、真正审美地对待琴艺研究的,当首推北宋琴家成玉□(活动于1111~1117年间)的《琴论》。其中所涉及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认为“操琴之法大体以得意为主”,可说是意境论的先声。
② 提出“雅淡”、“清和”、“简静”,“自然”以及“气韵生动”等作为琴的艺术的美学准则。
③ 在取声方面,既反对“失于轻浮”,也反对“过于刚劲”,认为只有“质而不野、文而不史”,方属上乘。
④ 在论弹琴修养时,合儒、道、佛兼而用之。例如说:“攻琴如参禅”,等等。继成玉□之后,直至明清,琴学著作大量涌现,不可胜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宋刘籍(生卒年不详)的《琴议篇》、元陈敏子(活动于1314~1320年间)的《琴律发微》、明李贽(1527~1602)的《琴赋》、清苏□(活动于1744年左右)的《鼓琴八则》,以及祝凤喈的“传神说”等,虽各有特色,但大都超不出成玉□《琴论》的畛域。
明清时代,最能体现中国七弦琴音乐美学特色及其成就的著作,应属明末琴家徐上瀛的《□山琴况》。它的主要贡献是发展了唐宋以来的“意境论”。《□山琴况》写了24种琴艺术的风格、境界。其主要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意”的统率作用。它认为意境中不仅有情、有景,而且亦涵理、涵神,因而“意境”可说是“意”统率下的情、理、形、神的统一。②意境的特征是“无限”(琴中有无限滋味)、“深微”(意存幽邃之中)和在“弦外”(得之弦外则有余),意境是音乐形象的深层结构。③意境的获取需要运用想象(即“神游”),离开想象便不会有意境。《□山琴况》是继《琴论》之后的一部集琴的美学之大成的著作,它几乎囊括了中国传统的琴的审美理论的一切成就。除琴的美学之外,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还包括表演、演唱方面的美学思想。其最早的一部作品是元代芝庵(生卒年不详)的《唱论》。随后有明代魏良辅(活动于 6世纪中叶)的《曲律》、王骥德(活动于1573~1627年间)的《方诸馆曲律》、清代徐大椿(活动于1744年前后)的《乐府传声》等,皆为其代表性著作。中国传统唱论,具有应用美学的特色。其中大多数是讲吐字、音韵、声律、行腔等技术、技巧方面的问题,系统涉及美学问题则比较少见,但其中仍不乏可贵见解。中国表演美学不仅十分讲究声音的韵味美、形式美,同时也强调演唱要从内容出发,要按情行腔,须心中有意等等,由此略可窥见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所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音乐美学的发展 在欧洲统治了近千年的基督教经院音乐思想随着15、16世纪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开始被动摇了。具有新型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学者和音乐家们打着复兴古希腊文化的旗帜,把古希腊的模拟论作为他们的音乐观的基础,赋予了这种学说以新的理论内容和时代内容。这表现在他们冲破了宗教神学音乐观的束缚,把新兴市民阶级世俗的现实生活,特别是他们的感情生活,看作是音乐所要模拟的广阔对象。音乐家V加利莱伊大胆地劝音乐家们到集市上去观察各种各样人们的生活,倾听他们言语中丰富多彩的音调和充满表情的声音。人文主义的音乐学者们虽然还不能彻底摆脱神学世界观的影响,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在音乐中把人的尊严和情感提到重要的地位,宣称音乐是“人们热情的心灵的表现”。这种音乐思想对当时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时期的音乐学者们潜心于对音乐技术手段的研究,在这方面G扎利诺作出了贡献。
在17~18世纪中叶的德国,音乐美学中的“激情说”得到了发展。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音乐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发展,它对欧洲巴罗克时期音乐创作有直接的影响,它的代表人物是J马特松以及FW马普尔格(1718~1795)、JG祖尔策(1720~1779)等人。他们把音乐看作是描写各种心灵波动、各种心底意向,表达人类各种激情的艺术。他们强调音乐的目的在于表现普遍的人类情绪,承认它对人类心灵的作用。这种学说在17世纪的法国也得到发展,M梅尔塞讷(1588~1648)就是一个代表。他不仅认为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体现,而且承认音乐对人类的精神境界、道德情操产生积极的影响。18世纪后半叶,随着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发展,法国百科全书派的思想在音乐思想领域中也有所体现。J-J卢梭(1712~1776)、JLeR 达朗贝尔(1717~1789)、D狄德罗(1713~1784)以及作曲家CW格鲁克等人进一步发挥了古代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模拟论,强调音乐是对“自然”的一种模拟,而这“自然”实际上是被理解为人类本性和广泛的社会生活。他们同德国的激情说一样,强调音乐是人类情感、激情的表现。他们对音乐的社会功能的理解,更具有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色彩。稍晚一些的由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培育起来的 Lvan贝多芬要求把每一种艺术,包括音乐在内,都看作是鉴别真诚感情的过程,他认为音乐是能把人类引向更高境界的一种精神启示。
18世纪末叶,德国出现了对后来西方音乐美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I康德(1724~1804)的音乐思想(《判断力批判》,1790)。康德并不一般地否认音乐中包含着情感因素,但他从自己的哲学美学体系出发,排除了纯器乐的内容因素,将它只看作是本身并无意义、并不表现什么的一种符合目的性的形式,这就必然导致贬低音乐艺术的思想价值和社会功能的结论。康德的音乐思想为后来的形式音乐美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9世纪上半叶,在音乐思想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浪漫主义音乐美学思潮。浪漫派音乐家强调音乐是一种表情艺术,他们崇尚情感和幻想,把它们看作音乐艺术的中心内容,甚至将它们置于理性之上。他们高度肯定自身(包括自己的情感)的价值,强烈要求冲破旧的精神束缚,进一步发展个性,解放个性,他们把音乐看作是这种精神倾向能得到广阔发展的最理想的领域。这种后来被称为“情感美学”的美学观念在R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特别是F李斯特(《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1850)的音乐评论中得到鲜明体现。对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发生了深刻影响的是GWF黑格尔(1770~1831)的美学。黑格尔在自己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引申出来的音乐观中,强调只有情感这种抽象的完全无对象性的内心生活才是音乐所特有的领域(《美学讲演录》)。强调情感内容的浪漫主义音乐美学,在19世纪中叶李斯特的论著中获得了高度体现之后,便受到了以E汉斯利克为代表的强调形式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系的强烈冲击,于是在音乐美学领域中形成了内容美学和形式美学的明显对立。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音乐美学从哲学和一般美学中分离出来,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汉斯利克的先驱JF赫尔巴特(1776~1841)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已经提出从形式方面说明音乐的本质,否认音乐能表达情感的论点。汉斯利克在他的《论音乐的美》(1856)中进一步发挥了这种思想。他提出:情感表现完全不是音乐的职能,音乐的美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音乐同音乐之外的思想范围无关。他的最终结论是:音乐的内容只是乐音运动的形式。汉斯利克对浪漫主义的情感美学的批评正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前提之上。这种把形式作为本质的美学理论不久就被 Rvon齐默尔曼(1824~1898)彻底地运用到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艺术种类中去(《作为形式科学的普通美学》,1865)。
汉斯利克的形式美学在19世纪后半叶遭到内容美学激烈的反对。当时属于内容美学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AW安布罗斯、AB马克斯、Fvon 豪泽格尔等人。安布罗斯的《音乐与诗的界限》发表于1856年,马克斯的《贝多芬传》发表于1859年,豪泽格尔的《作为表情的音乐》发表于1885年。稍晚的H克雷奇马尔(1848~1924)同上述几人的观点有些不同,他强调对形式因素分析的重要性,但仍以承认音乐是有情感内容为前提而力求对之进行解释的。他是音乐释义学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音乐释义学研究的倡议》发表于1902年。后来,德国音乐学家FM加茨将欧洲18世纪末叶康德以来的上述音乐美学的不同观点之间的分歧,归纳为互相对立的两个流派,即他律论音乐美学和自律论音乐美学(《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1929)。
19、20世纪之交影响较大的H里曼是这个过渡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他的观点有折衷的倾向,这表现在他承认有些音乐种类中是存在着非音乐的内容的,而有些则并不存在,为此他把音乐划分为标题音乐和绝对音乐,而后者是更高级的音乐。里曼的注意力更多地是集中在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音乐美学。他研究的对象常常是欣赏者在感受音乐作品时所产生的听觉感受问题(《音乐美学原理》,1900)。然而里曼的这种折衷倾向并没有能消除形式美学(自律论)同内容美学(他律论)之间的对立。在里曼之后,在比较有影响的音乐美学家中具有形式美学倾向的有AO哈尔姆(《音乐中的两种文化》,1913)、EG沃尔夫(《自律音乐美学基础》,1934)以及作曲家IF斯特拉文斯基(《音乐诗学》,1942)等人;具有内容美学倾向的则有A舍林格(《音乐构成及音乐听觉的培养》,1911)、E索兰廷(《音乐表现问题》,1932)以及后来的D库克(《音乐的语言》,1959)等人。中国近现代音乐美学思想 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以后,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音乐艺术领域开始受到近代革命思潮的影响。当时的音乐理论家王光祈等人的音乐美学思想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了民主主义倾向。王光祈主张:
① 音乐是民族生活的表现,必然具有民族特性。所以中国的国乐一定要建筑在中国古代音乐与现今民间谣曲上面(《欧洲音乐进化论》)。
② 音乐应该抒发民众的感情,而不是一部分知识阶级的感情。
③ 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认为用音乐可以唤起中华民族的根本思想和完成其文化复兴运动。
④ 建设新国乐还需要借鉴西洋音乐的科学方法。另一方面,“五四”运动以后,西方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音乐美学亦开始影响中国。
音乐理论家青主的思想即具有此种特征。他著有《乐话》、《音乐通论》,对音乐的本质、内容、形式、创作、表演、功能等一系列音乐美学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其主张是:音乐是“灵魂的语言”或“灵魂的一种世界语言”(即“上界的语言”);音乐是心灵的表现,是主观的创造,并具有改善人类心灵的功能。在重视音乐内容的情感性的同时,强调音乐的思想性、精神性,强调生活阅历对创作的重要意义。其不足是对音乐的民族特性有所忽视。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者之中,冼星海是最初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音乐问题的音乐家之一。他在30年代末期,著有《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现阶段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等一系列论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发展中国民族的、大众的音乐,以及如何看待音乐的民族形式等问题。其主张大体是:
① 发展中国工农音乐是创造中国民族形式最基本的出发点。新音乐的方向是大众化、民族化、艺术化。
② 内容决定形式。新的社会现实,新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即新的内容,必定要求有新的音乐形式与其相适应。
③ 新形式与旧形式之间有继承性。新形式只能产生于对旧形式的改造、加工、变化、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必须注重对固有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掘、整理、批判、研究。
④ 要参考西洋的形式与方法,但不是照搬西洋音乐。⑤强调民族形式是民族生活传统、生活方式的反映;民族形式必须具有民族特有的风格与气派。欧洲现代音乐美学思想 欧洲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了以E库特和H默斯曼(1891~1971)为代表的新的音乐美学派别,有人称为“能量派”的音乐美学。这个学派同主张摆脱作曲家和听众的感情世界而独立地研究音乐作品自身的哈尔姆自律论有密切关系,但不同的是它显示出企图克服自律论本身在解释音乐本质时的弱点的倾向。库特认为音乐的本质并不是音响形式,而是音乐中的某种意志倾向性。这种意志倾向性同音乐材料、音乐构成的各种因素不可分割地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存在于音响现象内部的能量形式体现出来。构成旋律的音倾向的称之为动力性能量,构成和弦的音倾向的称之为潜在性能量。默斯曼在他的《应用音乐美学》(1926)中则以能量说为基础,对音响的物质材料的规律性做详细的所谓纯客观的考察。这种企图摆脱哲学世界观的制约,就音乐论音乐的倾向体现了3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新客观派”文艺思潮的某些影响。在这之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学派,即建立在E胡塞尔(1859~1938)现象论哲学基础上的现象论音乐美学的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是R因加尔登。因加尔登认为音乐属于同现实世界并立的意向世界,将音乐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意向客体”。作为这种纯粹意向客体的音乐,它同现实世界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联系。因加尔登以音乐作品同作曲家、欣赏者的意识感受之间不存在同一性,音乐作品同该作品的乐谱之间不存在同一性为前提,提出了音乐作品的特殊的存在方式问题(《音乐作品及其同一性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象论美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N哈特曼、S朗格等人的音乐美学思想。在因加尔登学说的启发下,哈特曼提出了音乐作品的层次论。他将音乐作品分解为作为声音实体的实在层(即前层)和作为内容含义的虚幻层(即后层)。前层是独立于欣赏者的意识而自律地存在着,后层则同具有艺术感受力的欣赏者的意识发生关系。这种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音乐的内容形式问题上调和他律自律之间矛盾对立的一种尝试(《美学》,1953)。朗格的音乐美学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现象论美学的影响,但他主要是从符号这个概念为出发点来解释音乐的本质。在朗格看来,音乐同其他艺术一样,是由比语言符号要复杂得多的特有的艺术符号构成的一种表现情感的纯粹的形式。这形式实际上只是一种虚像。在说明音乐形式同感情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朗格借助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同构对应理论(《情感与形式》,1953)。但无论是哈特曼还是朗格,当他们把音乐看作是一种意向的客体或是某种虚幻的实体时,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将它同现实世界隔离开来进行考察的。在50、60年代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试图解决音乐中自律他律、形式内容之间对立的尝试,一直在进行着。在格式塔心理学基础上提出综合性的形式-表现美学的A韦勒克(1904~ )的理论就是一个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从50年代起,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反映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为出发点的音乐美学研究,开始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发展起来。在这方面出现的主要著作有BB万斯洛夫的《论现实在音乐中的反映》(1950)、□А克列姆廖夫的《音乐美学问题概论》(1953)、Z利萨的《音乐美学问题》和《论音乐的特殊性》(1953)等。他们把音乐看作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构成因素,指出它归根结底是社会现实生活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反映的产物,将它同社会经济基础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并在这个基础上对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种类的特殊本质进行了探索。60~70年代,这个学派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和发展。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吸取了西方音乐美学研究中的某些成果。在他们的一些著作中有时可
以看到现代语义学、符号学的某些影响(如利萨的《音乐美学新论》,1975),有的甚至具有现象学等理论的某些印记。
70年代以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发展对音乐美学的研究开始产生影响,出现了一些这方面的论著。虽然它还处于探索性的初级阶段,但这个方向将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未来音乐美学的发展可能具有深远意义。
以弗所的赫拉克利特(公元前 500 年)是早期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之一,与其他哲学家一样,他试图确定创造世界的第一因。他拒绝了早期的理论,如空气和水,并声称火是第一因,因为它既创造又毁灭。
米利都的泰勒斯(公元前 585 年)声称第一因是水,而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 610-546 年)则认为这是一种宇宙力,他称之为apeiron(一种无限、无限的创造能量)和阿那克西美尼(公元前 546 年)声称是空气。赫拉克利特拒绝了这些建议,赞成将火作为一种创造性和变革性的元素。与其他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一样,赫拉克利特的概念最终会影响柏拉图(公元前 428/427-348-347 年)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322 年)的著作,这为西方哲学奠定了基础。
赫拉克利特被他的同时代人称为“黑暗”哲学家,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他的著作难以理解。赫拉克利特似乎蔑视对生命本质和人类生活目的的共同理解(因为,事实上,他似乎已经把他接触过的大多数人都看在眼里了),赫拉克利特将大多数人的理解与那些睡着了。对赫拉克利特来说,只有哲学家,即追求真理的人,才完全清醒,完全活着,他似乎认为自己是他那个时代唯一的哲学家。
他的核心主张总结为Panta Rhei(“生命是流动的”)这句话,承认生命的本质、潜在的本质是变化。生活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也不可能是永恒的,因为存在的本质就是变化。在赫拉克利特看来,变化不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是生活本身。他声称,所有事物都是通过不断创造和破坏的对立冲突而产生和消失的。据说他严厉批评了那些哀叹冲突和战争的人,因为他声称这两者都有助于变革。
据说赫拉克利特要么死于自杀,因为他无法再忍受与他认为比自己低等的人一起生活,要么试图治愈自己所患的疾病。根据其他人后来对他的描述,这两种说法都可能是真的,但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在试图治愈自己时去世的,因为他不信任医生,似乎除了他自己之外,似乎也不信任任何人。
挑衅与默默无闻
他的著作让许多人感到困惑,似乎是故意写成迫使读者独立思考和实现(很像佛教禅宗的禅宗公案),而不是为他们提供更多相同的催眠“哲学”赫拉克利特如此鄙视的生活。笑傲他predeccesors,如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和的相当直截了当的方式版权页的色诺芬(LC 570-c478 BCE),他始终如一地提出了他的想法是隐约地被掩盖,任何声明的最终意义,像谜语。
虽然这通常被理解为试图启发他的读者,但也可以很容易地被解释为他个人性格的简单反映。如前所述,古代作家报告说,他通过与试图以同样故意混淆的方式对待他的医生交谈而导致自己的死亡,并且根据同样的说法,他以同样的方式与其他人交谈。这些相同的消息来源表明他可能来自以弗所或附近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对“普通人”产生了鄙视。虽然确实如此,但也有可能是,在与那些似乎不关心任何比自身利益更重要的事情的人进行了足够多的互动之后,他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外表,拒绝与他人互动,因为他们预计他会。
生命是流动的
遵循早期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传统,赫拉克利特沿着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的路线阐述了物质和物理世界的物理理论,但在他著名的“生命是流动的”断言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些思想。潘塔大黄在希腊,意味着一切或所有事情都在改变)。如果人们明白变化是生活中唯一不变的东西,那么当赫拉克利特在他的“晦涩的”著作中声称“向上和向下的方式是一体的”时,就会更容易理解他所说的内容。生与死,醒与睡,老与少,都一样。” 这些事物是“相同的”,因为它们都可能发生变化,从一个变化产生又消失在另一个变化中,并且所有事物都不断地变化着,并且在这方面是相同的。
赫拉克利特断言“生命是流动的”(希腊语中的PANTA RHEI,意思是一切或一切都在改变)。
赫拉克利特在他的同时代人中是著名的,因为他毫不掩饰地蔑视所有人,同样地,蔑视他们之前的人。在我们拥有的他作品的 100 多个片段中,有一个声称:
许多事情的知识并不能教会一个人有智慧;否则它就会教赫西奥德和毕达哥拉斯,或者再一次教色诺芬和赫卡泰厄斯。(DK 22B40)
在评论这一点时,JM Robinson 教授解释说,赫拉克利特是在说其他人如何在许多事情上浪费时间进行推测——赫西奥德对众神的理论,毕达哥拉斯对灵魂的关注,色诺芬斯断言只有一个神——而赫拉克利特声称应该只关注第一个原因,这将解释所有其他原因:
知道很多事情——知道雷电和地震的原因——是好的;但最好理解所有这些背后的一件事——引导一切事物的思想。这是智慧。(罗宾逊,88)
生命的潜在形式,即赫拉克利特所理解的“智慧”,是人类状况的主要特征是冲突,即对立力量的聚集和疏远。当人们哀叹这种冲突,将其等同于痛苦时,赫拉克利特观察到同样的过程也影响了自然世界,并写道:“万物因对立而生,万物如河流般流动”(DK 22A1)。因此,没有理由害怕或试图避免冲突,因为冲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潜在力量。
赫拉克利特的世界秩序 - 徽标
这种被赫拉克利特描述为火的力量的竞争在自然界中很容易观察到,但人类 生命的自然运动并试图坚持已知的和被认为是安全的。赫拉克特声称这种“执着”是不自然的,是导致人们受苦的原因。他写道:“这个世界秩序,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没有上帝创造或任何人,但它一直是,现在和将来都是永生的火,逐步点燃,逐步熄灭”(DK22B30)。世界秩序是持续的变化和对这种变化的 是一种死亡,因为个人拒绝参与定义生命的事物。尽管他似乎永远不会承认这一点,但赫拉克利特似乎已经发展了色诺芬的概念,即关于一个单一的、永恒的“上帝”,他是万物的幕后推手,他推动了一切;他称这种力量为逻各斯。
在希腊语中,Logos 的意思是“这个词”,但也有“说话”的意思,也可以指“传达思想”,而赫拉克利特的Logos可能最适合后一种含义。该标志不断`传达认为”人类,但消息,因为人们的一致拒绝承认自己生活中的自然秩序的错过。赫拉克利特写道:
尽管逻各斯如我所说,人们总是无法理解它,无论是在他们听到它之前还是第一次听到它时。因为万事万物虽然按照这个逻各斯而生,但他们看起来像是没有经验的人,但实际上他们确实有我所阐述的言行两方面的经验,根据事物的性质区分每件事,并说明什么这是。但是其他人在清醒时和睡着时一样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DK 22B1)
该标志是理性的,自然的,普遍的'思想”,通过它宇宙应运而生,并通过它得以保持。
在这方面,赫拉克利特的信仰与年轻哲学家巴门尼德(公元前 485 年)的信仰一致,后者声称所有存在都是一体的,具有完全相同的实质,永远不会被创造或毁灭。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对应于巴门尼德的一,区别在于逻各斯告知所有事物,但不是这些事物本身。巴门尼德不同意赫拉克利特关于一切都是冲突和永恒的力量冲突的说法,坚持认为所有这些观察都是基于错误的感官解释。在巴门尼德看来,没有多元,只有统一;相反的说法是由感官解释为真理的幻觉引起的。
然而,赫拉克利特会争辩说,巴门尼德的论点是有缺陷的,因为逻各斯的运作只是生命的自然秩序,对它的理解不依赖于感官,而是依赖于理性。他写道,“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尽管[该标志]是与自己差异,它与自身相符。它反对紧张的和谐,如弓和琴”(DK22B51)和头,更进一步“在对立的情况下,不同的人之间达成了最公平的和谐”(DK22B8)和“隐藏的和谐比表面的和谐更强大”(DK22B54)。
这种“隐藏的和谐”是存在的基本“东西”,当正确理解它时,会使生活变得既合理又有意义。后来的哲学家Citium 的芝诺(公元前 336 年至公元前 265 年)将这一思想发展为被称为斯多葛哲学的思想流派,斯多葛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ctetus,公元前 50- c130 CE)等,成为罗马哲学思想的主导力量。
死亡
Diogenis Laertius(公元 180-240 年)在他著名的《名人传记和观点》的第 8 本书中,讲述了赫拉克利特的死及其与他的生活的关系:
当有人要求赫拉克利特颁布一些规则时,他没有表现出兴趣,因为这座城市的 已经很糟糕了。相反,他去了阿尔忒弥斯神庙,和孩子们玩骰子。最后他变得厌世,退出世界,住在以草和植物为食的山上。然而,他就这样昏昏沉沉地来到镇上,用谜语问医生们,他们是否可以利用阴雨天气来制造干旱。当他们不明白时,他把自己埋在牛棚里,期待着粪便的热量会蒸发掉浮肿;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起任何作用,在六十岁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今天,赫拉克利特所患的“水肿”被称为“水肿”,这是由于皮下积液导致软组织肿胀。赫拉克利特用谜语向医生提出他的问题是赫拉克利特的典型特征,因为他似乎总是在测试别人,相信他拥有高于平均水平的智力。当他们无法理解他的要求,即他们“用阴雨天气制造干旱”意味着他患有浮肿时,他通常也认为自己最知道如何治愈自己。
学者们将他的死亡时间定为公元前 475 年左右。除了斯多葛学派,赫拉克利特的思想对他之后的其他人也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谜语经常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以及后来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被引用和暗示。赫拉克利特一直被后来的古代作家引用为最杰出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之一,他们认识到他在将人类经验与自然世界相结合方面的重要性,并且在现代时代继续以同样的方式理解他
注意:“DK”引用是指凯瑟琳·弗里曼 (Kathleen Freeman) 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附属物》(Ancilla to the Pre-Socratic Philosophers) 中使用的 Diels-Krantz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碎片目录。
苏格拉底之前的希腊哲学家 [] 米利都的哲学家 泰勒斯Thales(624-546 BC)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610-547 BC)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585-525 BC) []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582-496 BC) 阿尔克莽Alcmaeon of Croton(450 BC左右) [] 埃利亚学派的哲学家 色诺芬尼Xenophanes(570-470 BC) 巴门尼德Parmenides(510-440 BC) 芝诺Zeno of Elea(490-430 BC) 麦里梭 []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535-475 BC) [] 多元论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 (490-430 BC) 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500-428 BC) [] 原子论者 留基伯Leucippus (450 BC左右)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460-370 BC) [] 智者学派 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481-420 BC) 犬儒学派 安提斯泰尼-Antisthenes 希腊三杰 苏格拉底-Socrates 柏拉图-Plato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著名古希腊数学家 丢番图,被誉为代数学鼻祖 阿波罗尼奥斯,圆锥曲线的研究 欧几里得,著有《几何原本》,奠下了以后欧洲数学的基础 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多个定理,包括勾股定理,并发现无理数 阿基米德,带动几何发展,善用穷举法、趋近观念(十分接近现代的微积分) 作家诗人:荷马(�6�7μηρο�0�9,约前9世纪─前8世纪),相传为古希腊的游吟诗人,生于小亚细亚,失明,创作了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者统称《荷马史诗》。目前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荷马的存在,所以也有人认为他是传说中被构造出来的人物。而关于《荷马史诗》,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当时经过几个世纪口头流传的诗作的结晶。西摩尼德斯(前556-前466)。 最早的悲剧作家包括“戏剧之父”忒斯庇斯、最先在戏剧中引入面具的科里洛斯等。但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悲剧作家则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口袋妖怪 X·Y里面出现的mega进化。
全国编码 名称 属性 特性 种族值
003 mega妙蛙花 草+毒 厚脂肪 625
006 mega喷火龙X 火+龙 坚硬之爪 634
006 mega喷火龙Y 火+飞 干旱 634
009 mega水箭龟 水 超强炮台 630
065 mega胡地 超 复制 590
080 mega呆河马 水+超 贝壳盔甲 590
094 mega耿鬼 鬼+毒 踩影 600
115 mega袋龙 普 亲子爱 590
127 mega大甲 虫+飞 天空皮肤 600
130 mega暴鲤龙 水+恶 破格 640
142 mega化石翼龙 岩+飞 坚硬之爪 615
150 mega超梦X 超+斗 不屈之心 780
150 mega超梦Y 超 不眠 780
181 mega电龙 电+龙 破格 610
212 mega巨钳螳螂 虫+钢 技师 600
214 mega赫拉克罗斯 虫+斗 技能连锁 600
229 mega黑鲁加 恶+火 太阳之力 600
248 mega班吉拉 岩+恶 起沙 700
254 mega蜥蜴王 草+龙 避雷针 630
257 mega火焰鸡 火+斗 加速 630
260 mega巨沼怪 水+地 轻快 635
282 mega沙奈朵 超+妖 妖精皮肤 618
302 mega勾魂眼 恶+幽 魔法反射 480
303 mega大嘴娃 钢+妖 大力士 480
306 mega波士可多拉 钢 过滤器 630
308 mega恰雷姆 斗+超 瑜伽之力 510
310 mega雷电兽 电 威吓 575
334 mega七夕青鸟 龙+妖 妖精皮肤 590
354 mega诅咒娃娃 鬼 恶作剧之心 555
359 mega阿勃梭鲁 恶 魔法反射 565
373 mega血翼飞龙 龙+飞 飞行皮肤 700
376 mega巨金怪 钢+超 坚硬爪子 700
380 mega拉迪亚斯 龙+超 浮游 700
381 mega拉帝欧斯 龙+超 浮游 700
428 mega长耳兔 普+斗 胆气 580
445 mega烈咬陆鲨 龙+地 沙之力量 700
448 mega路卡利欧 斗+钢 适应力 625
460 mega暴雪王 草+冰 降雪 594
531 mega差不多娃娃 普+妖 治愈之心 545
719 mega蒂安希 岩+妖 魔法反射 700
以及最新的口袋妖怪终极红宝石·始源蓝宝石。
增加了大针蜂、比雕、呆河马、大钢蛇、蜥蜴王、巨沼怪、勾魂眼、巨牙鲨、喷火驼、七夕青鸟、冰鬼护、暴蝾螈、巨金怪、拉帝亚斯、拉帝欧斯、烈空坐、长耳兔、艾路雷朵、差不多娃娃、蒂安希,固拉多,盖欧卡,烈空坐
你好 我是一个哲学系的学生 如果你想了解西方哲学 我建议你可以看看G・希尔贝克(Gunnar Skirbekk)的《西方哲学史》 这本书也是我们现在用的教材 感觉很不错 而且上手也不难 力荐。
另外还有一些西哲史的版本 比如罗素的 他的版本十分有趣 但是主观成分过多;苗力田的版本因为是中国人写的 有些词句你感觉会挺熟悉的 个人觉得比较适合应试 这三个版本我是读过的
其他还有 梯利 斯通普夫 全增嘏等人的版本。你可以自己选择
我觉得神奇宝贝中格斗系精灵有师父鼬,赫拉克罗斯,流氓熊猫,怪力,火暴猴。神奇宝贝,又称宠物精灵,近年来已被翻译成口袋妖怪。这是20世纪90年代发布的经典游戏。后来被改编成一系列动画。口袋妖怪非常受欢迎。可以说,这是当代非常有影响力的游戏和动画作品。随着神奇宝贝(Pokemon)的不断发展,战斗部门的许多神奇宝贝都被添加到了每一代。今天的小版本主要是盘点口袋妖怪战斗部的八个精灵,最后一个敢于与酋雷姆硬拼!
火暴猴
火暴猴是一种具有战斗属性的神奇宝贝。进化后的火暴猴整体上看起来更强壮。眼睛变小了,成了一条垂直线。眼睛变得更加狰狞,额头上青筋纵横。一直处于愤怒状态的人,会对眼前的人类发动攻击。出拳非常快,踢也非常有力。愤怒能促进血液循环,让暴躁猴子的肌肉变得更强壮。
怪力
怪力是战斗属性的神奇宝贝。虽然怪力的四只手很强壮,但他们不能完成精细的工作。它的思维速度很难跟上它身体的速度,它的拳头也很快。它是战斗系统中最强的灵魂之一。
流氓熊猫
流氓熊猫是一个具有战斗属性和邪恶属性的神奇宝藏。流氓熊猫和它的名字一样野蛮,但是一旦它咬的竹子没有被它咬,它将变得无法战斗或退缩。骄傲的手腕力量,非常英勇。如果你想在流氓熊猫成为一名教练,你只能用拳头与它谈判。
赫拉克罗斯
赫拉克罗斯是一个具有昆虫和战斗属性的魔法宝藏。赫拉克罗斯看起来有点像一只真正的独角兽,但它的性情非常温顺。然而,如果被打扰,它会用它的大喇叭无情地投掷和飞行来打扰任何敌人。
师父鼬
岳父臭鼬是战斗属性的神奇宝贝。岳父臭鼬手臂上的体毛像鞭子一样被熟练地使用。一旦连续攻击开始,没人能阻止它。这是最强大的战斗魔法宝藏之一!所以我觉得神奇宝贝中格斗系精灵有师父鼬,赫拉克罗斯,流氓熊猫,怪力,火暴猴。以上均为个人观点。
宠物小精灵里的所有神奇宝贝共493种精灵:
001妙蛙种子
002妙蛙草
003妙蛙花
004小火龙
005火恐龙
006喷火龙
007杰尼龟
008卡咪龟
009水箭龟
010绿毛虫
011铁甲蛹
012巴大蝴
013独角虫
014铁壳昆
015大针蜂
016波波
017比比鸟
018比雕
019小拉达
020拉达
021烈雀
022大嘴雀
023阿柏蛇
024阿柏怪
025皮卡丘
026雷丘
027穿山鼠
028穿山王
029尼多兰
030尼多娜
031尼多后
032尼多朗
033尼多力诺
034尼多王
035皮皮
036皮可西
037六尾
038九尾
039胖丁
040胖可丁
041超音蝠
042大嘴蝠
043走路草
044臭臭花
045霸王花
046派拉斯
047派拉斯特
048毛球
049末入蛾
050地鼠
051三地鼠
052喵喵
053猫老大
054可达鸭
055哥达鸭
056猴怪
057火爆猴
058卡蒂狗
059风速狗
060蚊香蝌蚪
061蚊香蛙
062快泳蛙
063凯西
064勇吉拉
065胡地
066腕力
067豪力
068怪力
069喇叭芽
070口呆花
071大食花
072玛瑙水母
073毒刺水母
074小拳石
075隆隆石
076隆隆岩
077小火马
078烈焰马
079呆呆兽
080呆河马
081小磁怪
082三合一磁怪
083大葱鸭
084嘟嘟
085嘟嘟利
086小海狮
087白海狮
088臭泥
089臭臭泥
090大舌贝
091铁甲贝
092鬼斯
093鬼斯通
094耿鬼
095大岩蛇
096素利普
097素利拍
098大钳蟹
099巨钳蟹
100雷电球
101顽皮弹
102蛋蛋
103椰蛋树
104可拉可拉
105嗄拉嗄拉
106沙瓦郎
107艾比郎
108大舌头
109瓦斯弹
110双弹瓦斯
111铁甲犀牛
112铁甲暴龙
113吉利蛋
114蔓藤怪
115袋龙
116墨海马
117海刺龙
118角金鱼
119金鱼王
120海星星
121宝石海星
122吸盘魔偶
123飞天螳螂
124迷唇姊
125电击兽
126鸭嘴火龙
127大甲
128肯泰罗
129鲤鱼王
130暴鲤龙
131乘龙
132百变怪
133伊布
134水精灵
135雷精灵
136火精灵
1373D龙
138菊石兽
139多刺菊石兽
140化石盔
141镰刀盔
142化石翼龙
143卡比兽
144急冻鸟
145闪电鸟
146火焰鸟
147迷你龙
148哈克龙
149快龙
150超梦
151梦幻
152菊草叶
153月桂叶
154大菊花
155火球鼠
156火岩鼠
157火爆兽
158小锯鳄
159蓝鳄
160大力鳄
161尾立
162大尾立
163咕咕
164猫头夜鹰
165芭瓢虫
166安瓢虫
167线球
168阿利多斯
169叉字蝠
170灯笼鱼
171电灯怪
172皮丘
173皮宝宝
174宝宝丁
175波克比
176波克基古
177天然雀
178天然鸟
179咩利羊
180绵绵
181电龙
182美丽花
183玛力露
184玛力露丽
185胡说树
186牛蛙君
187毽子草
188毽子花
189毽子棉
190长尾怪手
191向日种子
192向日花怪
193阳阳玛
194乌波
195沼王
196太阳精灵
197月精灵
198黑暗鸦
199河马王
200梦妖
201未知图腾
202果然翁
203麒麟奇
204榛果球
205佛烈托斯
206土龙弟弟
207天蝎
208大钢蛇
209布卢
210布卢皇
211千针鱼
212巨钳螳螂
213壶壶
214赫拉克罗斯
215狃拉
216熊宝宝
217圈圈熊
218熔岩虫
219熔岩蜗牛
220小山猪
221长毛猪
222太阳珊瑚
223铁炮鱼
224章鱼桶
225信使鸟
226巨翅飞鱼
227盔甲鸟
228戴鲁比
229黑鲁加
230刺龙王
231小小象
232顿甲
2333D龙2
234惊角鹿
235图图犬
236巴尔郎
237柯波朗
238迷唇娃
239电击怪
240小鸭嘴龙
241大奶罐
242幸福蛋
243雷公
244炎帝
245水君
246由基拉
247沙基拉
248班吉拉
249洛奇亚
250凤王
251雪拉比
252木守宫
253森林蜥蜴
254蜥蜴王
255火稚鸡
256力壮鸡
257火焰鸡
258水跃鱼
259沼跃鱼
260巨沼怪
261土狼犬
262大狼犬
263蛇纹熊
264直冲熊
265刺尾虫
266甲壳蛹
267狩猎凤蝶
268盾甲茧
269毒粉蝶
270莲叶童子
271莲帽小童
272乐天河童
273橡实果
274长鼻叶
275狡猾天狗
276傲骨燕
277大王燕
278长翅鸥
279大嘴鸥
280拉鲁拉丝
281奇鲁莉安
282沙奈朵
283溜溜糖球
284雨翅蛾
285蘑蘑菇
286斗笠菇
287懒人翁
288过动猿
289请假王
290土居忍士
291铁面忍者
292脱壳忍者
293咕妞妞
294吼爆弹
295爆音怪
296幕下力士
297超力王
298露力丽
299朝北鼻
300向尾猫
301优雅猫
302勾魂眼
303大嘴娃
304可可多拉
305可多拉
306波士可多拉
307玛沙那
308恰雷姆
309落雷兽
310雷电兽
311正电拍拍
312负电拍拍
313电萤虫
314甜甜萤
315毒蔷薇
316溶食兽
317吞食兽
318利牙鱼
319巨牙鲨
320吼吼鲸
321吼鲸王
322呆火驼
323喷火驼
324煤炭龟
325跳跳猪
326噗噗猪
327晃晃斑
328大颚蚁
329超音波幼虫
330沙漠蜻蜓
331沙漠奈亚
332梦歌奈亚
333青绵鸟
334七夕青鸟
335猫鼬斩
336饭匙蛇
337月石
338太阳岩
339泥泥鳅
340鲶鱼王
341龙虾小兵
342铁螫龙虾
343天秤偶
344念力土偶
345触手百合
346摇篮百合
347太古羽虫
348太古盔甲
349笨笨鱼
350美纳斯
351漂浮泡泡
352变隐龙
353怨影娃娃
354诅咒娃娃
355夜骷颅
356夜巨人
357热带龙
358风铃铃
359阿勃梭鲁
360小果然
361雪童子
362冰鬼护
363海豹球
364海魔狮
365帝牙海狮
366珍珠贝
367猎斑鱼
368樱花鱼
369古空棘鱼
370爱心鱼
371宝贝龙
372甲壳龙
373暴蝾螈
374铁哑铃
375金属怪
376巨金怪
377雷吉洛克
378雷吉艾斯
379雷吉斯奇鲁
380拉帝亚斯
381拉帝欧斯
382盖欧卡
383固拉多
384烈空坐
385基拉祈
386代欧奇西斯
387草苗龟
388树林龟
389土台龟
390小火焰猴
391猛火猴
392烈焰猴
393波加曼
394波皇子
395帝王拿波
396姆克儿
397姆克鸟
398姆克鹰
399大牙狸
400大尾狸
401圆法师
402音箱蟀
403小猫怪
404勒克猫
405伦琴猫
406含羞苞
407罗丝雷朵
408头盖龙
409战槌龙
410盾甲龙
411护城龙
412结草儿
413结草贵妇
414绅士蛾
415三蜜蜂
416蜂后
417帕奇利兹
418泳气鼬
419浮潜鼬
420樱花宝
421樱花儿
422无壳海牛
423海牛兽
424双尾怪手
425飘飘球
426附和气球
427卷卷耳
428长耳兔
429梦妖魔
430乌鸦头头
431魅力喵
432东施喵
433铃当响
434臭鼬噗
435坦克臭鼬
436铜镜怪
437青铜钟
438爱哭树
439魔尼尼
440好运蛋
441聒噪鸟
442花岩怪
443圆陆鲨
444尖牙陆鲨
445烈咬陆鲨
446小卡比兽
447利欧路
448路卡利欧
449怪河马
450河马兽
451紫天蝎
452龙王蝎
453不良蛙
454毒骷蛙
455尖牙笼
456萤光鱼
457霓虹鱼
458小球飞鱼
459雪笠怪
460暴雪王
461玛狃拉
462自爆磁怪
463大舌舔
464超铁暴龙
465巨藤蔓
466电击魔兽
467鸭嘴焰龙
468波克基斯
469梅卡阳玛
470叶精灵
471冰精灵
472天蝎王
473象牙猪
4743D龙Z
475艾路雷朵
476大朝北鼻
477夜黑魔人
478雪妖女
479洛托姆
480由克希
481艾姆利多
482亚克诺姆
483帝牙卢卡
484帕路奇犽
485席多蓝恩
486雷吉奇卡斯
487骑拉帝纳
488克雷色利亚
489霏欧纳
490玛纳霏
491达克莱伊
492雪瑞妮
493拉斯尤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